一直对那种作者将文学作品有机融入并尝试与剧情走向相契合的番,没有什么抵抗力。
《绝园的暴风雨》正是一部将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与《暴风雨》植入剧情的作品,并且按照着由《哈姆雷特》的悲剧转向《暴风雨》的喜剧的走向推进。
最近在补一些老番,有幸挖到了这样一部作品,看到有人说绝园的剧情拖沓看不懂火不起来之类,以我个人的观点来看,《绝园的暴风雨》的确在两棵树的设定上没有完全交代清楚以及在最后一战的处理上显得过于简单没有过多突出主角的作用,但是瑕不掩瑜,这部作品在故事设定、剧情走向、情节冲突、人物反转描绘的多元化上,我觉得是很惊叹的,这部作品有太多的跌宕起伏,我并没有觉得行进缓慢反而一直被带动着思考直到最后一切谜团被解开。
骨头社良作很多,这一部作品也可以算是很有特色了,推荐给还没有入坑的小伙伴们。
(中途弃坑了的朋友们也可以尝试重新再看看,说不定有全新的感受呢) 言归正传,在这里主要想讲讲番中没有交代很清楚的问题。
把自己的思考写在这里,便于大家理解番中的设定。
第一遍看完,其实我心中还是存在些许疑问,但后来经过重看一些细节剧情和大开脑洞后,我感觉自己的思路变得清晰了很多。
在绝园的日文番剧名下面,有一个英文翻译,"The Civilization Blaster"(文明导火线或文明爆裂),翻译的感觉还是挺扣剧情设定的hhhh.文明的爆裂,在于"起始之树"力量的爆炸,为什么"起始之树"会被投放到地球上?为什么还会出现与之抗衡的绝园之树呢?
让我们一起看一看《圣经·旧约·创世纪》中的故事吧。
(看到了贴吧一大佬把圣经与绝园剧情相联系的猜想,有点感触) 《圣经·旧约·创世纪》中,在创世的第六天,上帝依着自己的样子,用土造了个人,他对土人吹了一口气,人就成了有灵的活人。
上帝叫他亚当。
接着,为了让他造的人有居住的地方,上帝在东方的伊甸建了个园子。
还在园子里种了种类繁多的美丽的树,人能用它们的果实充饥。
生命树和能分辨善恶的智慧树被种植在园子正中间。
上帝吩咐他所造的人看守园子、管理树木。
上帝嘱咐人:“园子里所有树上的果实你都能吃,除了分辨善恶的智慧树上的果子,如果你不听劝告擅吃禁果就会死。
” 亚当独自管理着园子里的树木和各种动物。
上帝想:让那人独自生活不好,我要给他造一个配偶陪伴他。
于是上帝让亚当沉睡,亚当就迷迷糊糊睡着了。
上帝就从亚当身上抽下一根肋骨,用它,造了个女人。
上帝带着那个女人来到亚当面前。
上帝创造亚当和他的女人时,两人都没穿衣服,身体赤裸,但他们并没有感到羞耻和不自在。
有一天,上帝所造的万物中最狡猾的东西——蛇对女人说:“上帝是不是禁止你吃园子里的任何果子?
”女人说:“并非如此,上帝说了,园子里的果子我们都能吃,除了中间智慧树上的果子不能吃;甚至连碰都不能碰,不然我们就会死。
” 蛇说:“你错了,吃了那果子你不会死。
上帝不让你们吃是因为上帝知道假如你们吃了那树上的果子,你们就会心智开窍了,会变得像上帝一样聪明,就能知善恶了。
” 听了蛇的这番话之后,女人动心了。
她想:这果子这样新鲜可爱,而且它还能让人变聪明,干嘛不摘几个尝尝。
她就摘了几个果子,自己吃了,也给她丈夫吃。
一吃完果子,他们的眼睛立刻就亮了,马上意识到自己身体赤裸,感到很羞愧,于是拿无花果的叶子给自己纺织裙子穿。
当晚,上帝走进园子里,亚当和他的女人听到上帝走动的响声,就躲在树的后面。
上帝没看到亚当,就喊:“亚当,你在哪里?
”亚当只好从躲的地方走出来,对上帝说:“我听到你来的声音,怕让你看到我赤身露体,所以就躲起来了。
”“赤身露体!
谁跟你说的?
”上帝非常惊讶,就问:“你是不是吃了我禁止你吃的那树上的果子?
”亚当承认了,但他辩解说:“是你赐给我的女人给我果子,我才吃的。
”上帝就责问女人:“你怎么能这样做呢?
” 女人说:“不,本来没有要吃,是受了蛇的引诱才吃的。
” 上帝知道是蛇从中使坏,就对蛇说:“你做了这样的坏事,所以必受诅咒。
你要毕生用肚子在地上爬行。
而且,从今往后,你还要世代与女人结仇,让你们和她们的后代会互相害怕,她要打你的头,你要咬她的脚后跟。
”随后上帝对女人说:“我要让你承受生儿育女的痛苦,还要让你永远依恋你的丈夫,让他来主宰你。
” 最后,上帝对亚当说:“由于你轻信你的妻子,偷吃禁果,我要发出诅咒,让土地只长荆棘和盛藜,你只能以野菜充饥,你还要终年劳作,终生为温饱而忙碌,直到你死时归土为止。
因为你来之于土,所以要归于土。
因为人已经有羞耻之心了,上帝就用兽皮做了两件衣服给亚当和他的女人一人一件。
后来,亚当给他的妻子起名叫夏娃,意思是人类的母亲。
上帝说:“现在人已经跟我们一样能知善恶了,要是他再吃生命树上的果子,就会跟我们一样永远活着。
”于是上帝就把人赶出伊甸园,去耕种用来造他的土地。
为了防止生命树的果子被偷吃上帝还在伊甸园的东边安置健壮的天使和闪闪发光的宝剑来看守。
因为人类的始祖正当吃了禁果,所以寿命有限。
亚当一共活了九百三十岁。
他和夏娃生养了众多子孙,于是地上的人渐渐多起来了。
但人并没有做上帝认为善的事,反倒做各种坏事。
上帝看世界充满着罪恶,世人心里想的也全是恶的东西,就很非常伤心,后悔造了人。
他想把这罪恶世界上的人和各种飞禽走兽全部消灭掉。
在那个时代,只有一个义人叫诺亚,他行事从来都是遵从上帝的意愿获得了上帝的赦免,因而他被上帝悦纳。
诺亚有三个儿子:闪、含、雅弗。
有一天,上帝对诺亚说:“这世界因为有了人现而充满罪恶,所以我决定让所有的人都从地面上消失。
因此你要造一只方舟,好在我惩罚人类时你能住进去,保全性命。
因为我见你在我面前是义人,所以我预先告诉你。
你要照我说的去做。
方舟得这样做:要用歌斐木来做,方舟长三百肘、宽五十肘、高三十肘。
上面要有透光的窗,高一肘。
方舟的门开在旁边。
方舟还要分为上、中、下三层,每层都分为若干间,要一间一间地造,里外都要抹上松香。
” 这一段描绘了上帝创世之后灭世以及诺亚方舟存留生命的故事,相信大家看完以后有部分迷题已经解开了,把这段故事放在《绝园的暴风雨》里看,我们可以脑洞大开一波。
回到《绝园的暴风雨》,我们可不可以把神当成是剧情设定中文明高度发达的外星文明呢?
能分辨善恶的智慧树的果实代表文明,人类始祖吃了善恶之果,代表人类发展出文明。
再看蛇,它为什么要怂恿人吃果实?它又为何自己不吃呢?答案可能是它无法取得果实,即蛇无法发展成文明,但神让蛇与人为敌,就代表蛇需要毁灭人类。
依照绝园里的故事,蛇代表了"初始之树″。
神诅咒蛇,就是外星文明控制初始之树,企图用"初始之树"的力量毁灭世界。
锁部一族进贡文明产物实则是外星文明在检验地球文明程度,《圣经》里神认为人类已经吃了智慧树果实如果再吃了生命树的果实,就会变得和自己一样了,从而感到害怕,想要毁灭人类,而在《绝园》里就是外星文明认为人类进贡的文明产物已经达到了一定程度,如果再发展下去,地球文明就会强于外星文明,从而企图发挥"初始之树"的力量毁灭世界。
而在《圣经》中,神最后留下了诺亚一家和其他优选的生物,人类并没能被毁灭,放到《绝园》中,"绝园之树"可以被看作是制造诺亚方舟的"歌斐木",诺亚也可以看作是"绝园的魔法使"。
《圣经》中神以洪水灭世,在《绝园》中,可以看作是神投放蛇即"初始之树"灭世。
这样与《圣经·旧约·创世纪》的故事相联系后,大家是不是《绝园的暴风雨》的剧情设定更加清晰了呢?
谢谢大家的观看!
你的赞和关注是对我最大的鼓励mua٩(๛ ˘ ³˘)۶❤(B站:-御坂美婷cht-)
或许等看这个番的人长得更大写,洗掉高二病,才不会说这个番中二。
也更能听清楚这个番美妙的神采。
不多争辩啥,这个番等以后一定会为人所知 或许等看这个番的人长得更大写,洗掉高二病,才不会说这个番中二。
也更能听清楚这个番飞扬的神采。
或许等看这个番的人长得更大写,洗掉高二病,才不会说这个番中二。
也更能听清楚这个番飞扬的神采。
或许等看这个番的人长得更大写,洗掉高二病,才不会说这个番中二。
也更能听清楚这个番飞扬的神采。
制作质量很高,画风美型且作画稳定,基本没有崩了的画面,打斗场面也挺酷炫。
主要是故事非常非常有趣,人物更是魅力十足。
尤其是前期,剧情一环紧扣一环,层层展开,双男主智商一直在线,尤其是吉野,心思真的太重了,有时真的觉得蛮可怕的,中期把公主救回来之后整体气氛不造为啥有点小跑偏,突然就欢乐了起来,最后的解决方法设计也一般,不过大结局我是满意的,爱花离开后双男主太痛苦了,最后让他们各自重新得到爱情也是很不错的HE,但是如果可以的话我绝对是希望吉野能和爱花走完一生的。
再说说人物,每个角色都很有趣,真广智商武力值都很高,霸气十足随心而为,但是在自己对爱花的感情上又有些迟钝有些胆小,一心为了爱花复仇除了吉野其他都不放在眼里让人佩服又心疼。
公主也是非常可爱的女孩,勇敢果断身负重任,但是爱上了吉野之后的少女心思真的特别萌,为了吉野与爱花打架哭泣那里很心疼公主。
我最爱的角色是爱花和吉野两个人,这两人的性格其实很微妙,天生有着黑暗的一面,但是本性又是善良的,爱花仿佛一个清傲的高岭之花,非常非常吸引人,但是却又觉得不敢接近,这样的人在现实中我真的没有见过,太有魅力了,会让人不由自主爱上她,吉野也一样,面上不动声色,其实内里已经把自己逼到了绝境,在公主的追问下终于面具破裂痛哭出声那段哭死我了。
这两个人都是妙人,如果现实中有幸遇到这样的人该有多妙。
好吧,词汇量太少我就不做什么修饰了,直接说我的推论吧……首先,一般这么有这么缜密逻辑的作者不会纯粹为了“有趣”去扯这么不找边际的作品,也就是说我认为一定有个“骨干”让作者这么卖力的“锻炼肌肉”使作品充实。
当然了,也很有可能纯粹是看《哈姆雷特》、《暴风雨》产生了灵感,或者是先有灵感后与自己挚爱的作品结合,然后为了致敬伟大的莎士比亚,同时计算到爱好推理、魔法、恋爱的观众,为了问卷调查而作的漫画。
不过那样就太无聊了,“至少也要创造出一个奇迹让你接受”!
我想了想,为什么要用那么中二的外星人理论表达作品的中心,明明主旋律是魔法,fate系列也证明魔法更吸引人了吧,而且半路杀出外星人说法使剧本唐突而继续魔法神话会使它柔和作者不会感觉不道吧,除非他有想要表达的隐喻(45页漫画、风格沉重,却用这么中二不吸引成熟派的魔法题材,这让我想到了《潘神的迷宫》,事实说明这一类作品主题都是隐藏很深的),而这个隐喻就是:外星人就是美国人锁部一组是美国培植的亲美势力美国给了日本种了两颗“蘑菇”(听说有三颗,一颗没爆,我顿时理解了那幅图为何是3条龙......额,咳咳......是我想太多O(∩_∩)O),不,是两棵树:始之树——自卫队与和平,绝园之树——武器和右翼真广是the Right,追求“合理”【阿不是追求自由合理正常的行动派;吉野是the Left,只要没有悲剧就好这样的话,很扯的设定就合情合理了,而且大部分东西都能解释的通。
美国为了控制日本,一方面约束,一方面又放纵,一直的隐忍得到爆发,十一区的人们开始不再接受这种和平,终于通过那座充满“伏笔”的“小岛”,叶风看到了爱花的悲剧……(请不要脑补某岛,我没那个意思-_-!,虽说某岛也是因为美国人的“伏笔”......)一些细节:黑铁病,我想到了一些很牵强的想法不过说起来会好麻烦;蝴蝶,大概就是他自己说的意思吧。
如果说每个人都有对应的现实人物,其他人都还普通,而爱花对他们而言真是一个伟大的人,牺牲自己换来“正常”,作者是在呼吁这样的人出现吧,但是那“几十亿”的人命呢?
还有,为什么有人觉剧情扯,我认为就是因为作者一直在纠结这个蛋疼的主题才把剧情搞扯的,不过我觉得还是挺好的。
另外还记得真广说“我现在是个没力量没资格的小鬼,但是却站在30年内定能改变世界的立场上,这个世界就算没有魔法我也要让他恢复正常(country)”,所以说这部片重点不在懂意义,而是植入一种意向或是印象,外国人只懂剧情,而只有j日本人会记得这印象,在潜意识中增加反抗美国人的意志让country正常化。
当然了,看的时候感觉不出来什么的,因为需要润色使得剧情合理通顺,但看完之后回想就会有这种感觉,尤其是在日本人的角度,应该会很敏感吧!
最后,以上纯属猜测,我没有恶意也不是黑,nc粉不喜请随意喷,有证据反驳欢迎回复,反正以我的直觉这就是真相,或者这是作者的潜意识。
就算我这扯淡的分析对了,这也是部好动漫,各种意义上,因为本人是不会分析烂片的!
莎士比亚的两部作品一一哈姆雷特和暴风雨的台词和隐喻贯穿全剧,整部动漫更像是一出戏剧。
不破真广的金发红瞳,为人傲慢我行我素完全就是英雄王在世;泷川吉野冷静低调,宛如智将的存在。
两人为了同个女人不破爱花上演走向不同结局的复仇剧。
骨头社出品的动漫还是比较注重剧情,戏剧化风格在动漫番作中少见且良心。
一开始吉野和真广的妹妹在一起了,后面真广妹妹离世了,吉野和真广关系也没之前好了,吉野让真广以为自己有了其她女朋友,其实还是对她妹妹放不下。
吉野当然也在慢慢改变,4集最后给了被黑铁的两小孩饮料,第六集黄毛抱头盖骨那里有点渗人。
第八集本来要将军那里很绝,结果发现是两年前的时间。
还有真广妹妹真的好🐮,用书的剧情主导未来的走向,先是哈姆雷特,后面是暴风雨,果然🐮。
然后等到女主成功来到吉野他们的世界,吉野和真广突然暴毙,好精彩,后面女主喜欢上吉野,被黄毛点拨说喜欢上他那么他女朋友要被起始之树给杀掉。
表白那里也是绝,大家一开始猜吉野喜欢谁,最后男主说是真广死去的妹妹,后面女主去找真广妹妹,发现她是绝园使,真广妹妹用自己的死演绎了后面的剧本,结局看着觉得挺精彩但又感觉很平淡,只能说这部还好
最近又重温了一遍,顺便补了下漫画。
绝园的暴风雨融合推理,末世,恋爱,友情,文学等众多元素并且剧情出彩,人设立体实属难得了。
本作没有反派,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立场和信念。
角色的塑造是本作最为出彩的一点,真广,吉野,爱花这种性格的角色在动漫作品中极少出现,但却真实,复杂,立体。
剧情上,前12集几乎完爆后12集,尤其以8~12为本作最高潮,但后期中爱花之死也是很精彩的。
总得来说前期节奏紧凑,烧脑后期偏日常,恋爱的那种感觉了。
至于你说的那个女人,第一:动画较漫画有改编和删减,第二:相较于主角,那女人其实算比较正常了。
这部作品最吸引我的一点其实是:双男主都很强。
不是那种武力,智力或魔力的强悍,真广和吉野不依赖魔具只是普通高中生,但不管立于何处都不容小觑,存在感和气场都完胜后期“真男主”。
另外,爱花简直就是全剧的BUG。。
番是好番,不过我没太能看懂。
或许,如果看过《哈姆雷特》和《暴风雨》会更有感触、更能理解其中的内涵吧。
隐忍稳重的吉野、狂放不羁的真广、腹黑的拿着剧本的爱花,三人的性格以及前两者的颜我都非常非常喜欢。
爱花总是引用《哈姆雷特》和《暴风雨》里的台词,是因为她把自己生活当成了一出戏。
爱花说,一个好的演员就要演好自己的剧本,所以尽管还有深深的挂念,她还是毫不犹豫的选择自杀。
(血是有花纹的,她的笑是安详的,她死得很有艺术感,这都暗示了她是自杀)。
真广很爱爱花,为了帮爱花报仇,无论世界任何。
吉野为了让爱花死得更有价值,于是决定参与起始之树与绝园之树的纷争。
这一点让我很吃惊——一般来说,挂念死者的人,会哭,会悲伤;会恨,会想报仇;可很少会有人想到让死者死得其所。
吉野很懂爱花,爱花也很懂吉野,他俩真的很般配。
我真的很羡慕爱花,死了还能被如此惦念。
(印象中)真广说过:世界是一出戏剧,爱花是局限于《暴风雨》的剧本才自杀,如果是他,他一定不会让别人左右他的剧本。
这话令我颇有感触——我的剧本又是谁在左右呢?
结局是HE,吉野和叶风在一起了。
虽说这是众望所归(爱花说希望吉野和真广放下她,开始新生活)并且符合主旨(番中提到《暴风雨》是HE)的结局,但我还是很难受,我宁愿是BE,让吉野孤独终老吧!
个人感觉番的主旨是: 一切要符合常理(好像就是围绕这个展开的故事,整部番戏剧般的讲究符合常理)。
骨头社×冈妈×莎士比亚(大概为了凸显戏剧感,bgm也很有戏剧的味道)。
很值得一看的。
《绝园的暴风雨》这部番在我看来是一部充满正能量的王道作品,看完表示非常地喜欢!
从开始便一直出现莎士比亚作品的引用,可以说暴风雨the Tempest是贯穿了整部作品主线。
虽然主角一直在强调我只追寻自己的意志,对世界的未来什么的一点兴趣也没有,但主人公们如同演员按照既定的剧本(本始之树的真理)演戏一样,似乎一切都在计划之中无法反抗,但到底什么是正确的对男一男二来说根本不重要,所做的一切都是围绕本番开始就去世的不破爱花为中心,自己认为合理然后去做而已。
无论是复仇,或是为了约定让她的死不成为悲剧,才会在特定的时间,在特定的地点做貌似在真理计划中的事。
其他人包括叶风公主都曾怀疑自己所做的一切,怀疑这个世界。
只有两位男主他们从一开始就失去了自己最重要的东西,早已麻木,只为追求自己的合理性,只是他们俩共有的与别人最不同的东西,何谓合理?
没有100%的合理,只要自己可以接受,爱花可以接受就够了。
这部剧应该说涉及了好多元素,首先在恋爱这方面我认为处理的非常好,男主们的专一,兄妹间的关爱,恋人间的浪漫、互相欣赏,其他角色作为相对正常人的适度描写都非常到位,让人感觉温馨,公主对吉野的感情我觉得处理得太好了,少女的纯情害羞表现的不用说,映像最深的是勇敢表白的时候,在最合适的时候有足够的勇气,足够的理由表达了自己的心意,也让吉野第一次能在别人面前放声大哭,着实令人感动。
不拖沓不突兀,其他作品在处理恋爱情节时出现然后费半天劲解决的问题一点都没有,我认为此处可以说完美,最后能走到一起也是最正常的喜剧部分。
除过恋爱,本番十分贴近现实,各种细节都会体现出现实中我们遇到的各种问题,魔法的虚幻成分始终不是重点,生命、日常生活、工作、真广最后考虑要看书学习对无论是当公务员还是开公司都有益,对我老说感到特别有共鸣,一切的结束便是开始,开始也意味着结束,生活总要继续,我们都得坚持走下去。
再说到人物塑造方面,两位男主和爱花不用说,始终都在走自己的故事,至于牵扯到拯救世界什么的纯属意外,再说到叶风公主,尽管身份特殊,应该说是主角里最正常的人了,苦恼过、思索过、放弃过、最重要的是勇敢追寻过,但基于画风和性格我还是喜欢爱花!
本来是最平凡的日本高中生,反而和其他政府人员,魔法一族相比反而会干出别人干不出的事,所以普通人才是最复杂的生物:人。
充满着个性,故事充满着戏剧性。
Kaji配的虽然戏份很足,但终究只是故事需要的一个配角,感觉像是众多其他动漫主角的缩影,幸运的得到力量然后拯救世界,找到了自己的价值。
真广冲动有干劲,吉野温柔稳重,处于奋斗的年轻人先学习真广,在学习吉野才是更现实的做法,当然他俩共有的聪慧,坚定的意志不必多讲,值得每个人去学习。
而做事情的冷静和专注自己的目的并去实现足以征服其他人,也正是作为普通人得到众多不普通人的肯定和信赖的原因。
虽然我没看过暴风雨这本著作(打算买一本),正如主角们所说,表面上很多人便会不犹豫地认为是悲剧,但当你思考它,读懂它时,便会发现之前认为是悲剧的原因都没有什么说服力,仅仅是在特定情况下最合理的选择,尽管再难,而我们会努力不使它成为悲剧。
敢爱,敢冲,敢于直面悲惨的现实,敢于追求美好的感情和人生,读懂这部作品满满的都是正能量,而不再像开始一样始终纠结于爱花死去这个设定。
最后的最后,我只想说国家欠我一个妹妹!!!
又是一个穿越引发的血案,话说日本的穿越剧永远都是青春恋爱剧哦,中国的穿越拍出来的居然也都是,这跟起点的穿越文主流可不匹配啊。
中二病也要读莎翁+也要玩自裁+也要玩穿越+也要……,这片子集所有中二之大成,按说给个五星也不嫌多的,但我偏不。
(不中二就不叫日本动画了,这个我随便说说)从主要问题上讲,跟《环形使者》《命运石之门》都有相似的概念,不过石头门最终还是happyend,《绝园》就太苦逼了一点了。
貌似活着的人都找到了新的生活,但是谁允许你就这么自说自话的死了啊爱花,虽说是情节需要,但是我还是见不得人自裁啊,我看《海上钢琴师》的时候就说不出的别扭。
死去的人好像贯彻了自己的信念,但是这种贯彻的结果并非其能亲自去确认的,而活着的人却要永远在心里留下伤痕。
我所理解的自我了断,除了对生活本身已经绝望,就是为了报复周围的亲友。
所以真广在墓地责备爱花“你认为生活就得按着剧本来演……我认为你做错了”,让我觉得这部片子本身是格调又高了一点点,故事本身颇多细节上的感动、翻转的还算自然(啊,不要说这都是套路),但是因为爱花的自裁,我实在只能给你四星啊。
安乐死在几年前算是时髦话题,国人却到现在也不能接受这个事情,我承认生命中确实有超过承受能力的痛苦,在极端情况下让人强撑着笑面人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但是爱花显然不是没有能力去承担绝园魔法使的责任,她的死亡,是完完全全的因为其自裁事件本身导致的,或者这就是魔法世界的“理”?
虽说一旦接受了这种设定,片子看起来还挺带感的;但我还是要说,这是误导,作者简直是在偷懒。
所有的作品都来源于现实生活,又影响着现实生活,就像《哈姆雷特》《暴风雨》影响着《绝园》世界的走向一样,《绝园》在让我们感动的同时,也影响着我们的潜意识,就国人的价值观而言,受多年革命文学影响的我们,更欣赏的是唐吉可德冲向风车的劲头,而不是哈姆雷特的阴谋,更欣赏的是卧薪尝胆而不是煤山一吊,这是跟动不动就切腹的岛民确实不同的地方,中国地方大,东方不亮西方亮,总有转圜的余地。
如果说,钢琴师的死,是那部影片理念展现的必要手段的话,爱花在本片的死就太功利了,她的自裁严重削弱了两位男主舍身奋斗的正当性。
导师曾曰:人是社会关系的集合体。
所以在以往的传统社会中,隐私的范围极小,家中小事往往传诸于街巷的七大姑八大姨之间,我们如今既尊重个人隐私,却也强调团队,这并不矛盾,因此一个人的突然逝去,绝不是其个人逝去就结束了,往往要影响周围两三代人。
所谓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认清这个现实,就应该淡然处之。
“如果海浪冲掉了一块岩石,大陆就减少了一块……每个人的死亡都是我的哀伤,因为我也包含其中。
”我也好想跟浴衣妹子去看烟花啊谨以此哀悼逝去的一星。
塑造了一个相当有魅力的角色:不破爱花。故事逻辑还是可以的,虽然也没有太精妙,每次剧情总走在我的推论之后。不过穿越部分一点都没有触碰到时间悖论这点还是值得肯定的。
拖你妹啊。。。
不能再赞QUQ!
十分中二了。。。可以预见的狗血即将展开。。。
装逼装的很不高明的一部动画,怎么看都很难受。
虎头蛇尾
4.5。一个始于悲剧,但最后是个喜剧的故事,一如爱花所说的《暴风雨》。全员莎士比亚书粉,各种台词引用。前半段的展开很好看,节奏明快清晰,只是后半段(第二季)稍显俗套。
一集弃
「啊啊,这是怎样一个被诅咒的因果。」
微妙的很俗气~
再也不想看到任何马猴中二病题材了
真广小天使
很难评价的一律给中评。。。
一集弃 虽然人设还算满意 但是要不要这么中二!!
越跟越无聊啊
匪夷所思啊CV又逆我西皮!大岛美知留真是好棒!
还以为在看罪恶王冠呢。。。。虽然那个也不好看可是有涯哥吊着,这个还是弃了,发夹有点可爱
当搞笑番的话会比较成功
十三话开始可以丢了 突然一下子就变恋爱喜剧 剧情突然加速 前面的舞台剧铺垫全白费了
设定真奇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