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生人的金总名下两套房,燕郊那套老人住,百子湾一居室为孩子北京上学占个名额,每月还贷加公司房租支出差不多三万左右,2020年因疫情公司业务发展不好,员工减半,客户也和他本就稀疏毛发一样所剩无几,为减少家庭不必要矛盾,他选择每天步行下班回家,严格控制与媳妇相处时间。
年中呢,大学同学老汪联系金总,老汪一直在做旅游,往年市场火热,搞搞线下展会能拉不少叔叔阿姨,今年却异常萧条,投奔金总也属无奈。
毕竟自个通州房子要还房贷,媳妇也才刚失业。
金总一见到同样发量的老同学很快亲切如昨,仗义收了老汪做销售,不过无底薪,老汪犹豫片刻还是勉强接受了。
老汪这一来就带来了当年金总暗恋的班花陈姐离婚的消息,金总一听就走不动道了,放佛少年那股劲又回来了。
话说当年追班花的人不少,金总个子不高,班花到毕业也没记住他。
班花很快就从保定到北京了,几人吃了饭,金总就带班花来公司转了转,为此之前还特意重新装修了办公室,哎,男人啊!
当下金总掷地有声的给了承诺,表示重金留班花上班!
这挺直了腰板把他给高兴的啊,当天回到家讲话都不自觉大声了起来,媳妇也奇了怪了。
最终呢,还是没能如愿留住班花,因为同一时间另一个来自天津的男同学开出更高条件,班花连招呼都没打就坐上了京津城际高铁。
不知是巧合还是心灰意冷,隔天金总在回家的路上狠狠摔了一跤,之后一周都没来公司。
眼见公司业务一日不如一日,去年金总就萌发了合租办公的想法,将办公室工位挨个出租,减少房租开销。
很快做手机业务的魏总入驻了进来,魏总是搞实体店面的,有大品牌代理权,今年因为特殊原因,实体店铺也空前的难做,跟着企业家老丈人参加了几次大佬团拜会后,在高人指点下准备进军电子烟市场,一时间斗志高昂,几番折腾后发现,品牌该入驻该代理的区域已经被人占的全全的,留的市场份额极小,再一次陷入了创业的迷茫中,先天性鼻炎似乎也更严重了,只是爱开会的毛病并没有减少,只是他不断打着喷嚏,底下员工不断捏紧口罩。
这是题外话,再说回金总。
休息期间,金总帮做医美的小姨子解决了一大麻烦。
怎么说呢,小姨子当年和妹夫是金总介绍成的,去年离婚了,闹过一阵消停了,不想事情才刚开始,离婚后,妹妹很快结识了一位做金融的年下男,两人火速热恋,火速领证,这搞金融的呢自然脑子好使,忽悠着妹妹婚后燕郊贷了款买了房买了车,这爱情的新鲜劲一过啊,年下男就露出了家暴的迹象,等妹妹反应过来已经鼻青脸肿了,这不又闹着离婚嘛,叫来了金总和创业失败在开网约车的前夫一起,好说歹说才算有点结果,与年下男达成和离。
这金总虽然技术出身,可嘴确实厉害,一来二去与年下男混成了朋友,七月的一天,年下男说有个企业家会,花重金给金总报了名,金总一听有潜在客户眼睛立马亮了,提前准备好了PPT和名片资料。
会议现场是个可容纳百人的厅,前台签到处礼仪在特别高大上的弹着古筝,时间一到,大门两旁站的身着汉服小姐姐摇起了课铃,进场关门后灯光就着禅乐暗了下来,一位道士出现在主屏下,接着大厅四周点起了檀香,在一片云里雾里金总听了四个小时道家学说,刚想结束,一位和尚再次登台,又过去四个小时,最后上来一位占卜师,一对一现场算卦,如此折腾了一夜。
你要猜了,这到底是什么会呢?
是的,没有悬念,这是卖墓地的会销。
一阵疲惫后,金总顺道回了趟燕郊的家见了爸妈,一出小区准备扫健康码,咦?
怎么变红色了?!
问完小区工作人员才得知,自当天开始燕郊受疫情影响,所有人员需在家隔离,无必要不建议返京,心想,得嘞,这次还回不去了!
正巧媳妇发语音来了,让金总记得联系上次来家的英语外教,金总气到忍不住回了个电话,还没开始骂,媳妇先将一军,说,等会,先等会,我正在抢薇娅直播间面膜呢,挂了挂了。
此时,门卫递给金总一根烟,不抽烟的金总绝望的抬头看了看,天,突然就下起雪来。
以上情节,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故事改編自他自己過去的紀錄片作品《唬爛三小》,形式則沿用他上一部廣獲好評的電影長片《大佛普拉斯》,兩部前作都是好作品,結合起來正常來說不會太差,但我認為他最大的硬傷就是真的是沿用前面已有的東西,缺乏了新的方法,新的情感,在對導演有所期待之下,這樣的表現只能說不及格。
在大佛普拉斯裡最具特色的旁白,在這片裡變成了可有可無,甚至是刻意(其實上一部片已經有一點,但其幽默與感性,當然還有導演本身講台語有一種魅力,所以成了優點與亮點。
)黃信堯的旁白,我想除了上述的特質,最可貴的是他的真摯,但在同學一片中,卻因此透出了導演的不濟,像片頭一段為何拍此片的獨白,很真摯的說出不知道要拍啥,想到了同學的過往,所以就拿了唬爛三小當作靈感,去講中年男人的悲歌。
從這看出,他在重複自己,在開場他已表明是在重複自己,而重點是,既然重複自己,那到底這次重複能延伸出什麼?
我在看完後,只覺得除了因為劇情片更為主流而讓更多人看到這份情外,沒有任何一點比原紀錄片唬爛三小好,可能我太愛唬爛三小,所以認為這個翻拍很失敗。
翻拍成劇情片,我想意義在於要把紀錄片原有珍貴的情感與探討中年男人之苦的議題變成藝術性的呈現,但我自己覺得整體感覺看不出阿堯的技巧,反而很多鍾孟宏的痕跡,讓我忍不住去想,阿堯是無法在電影的基礎上下手,只好花心力去想出:旁白,偽紀錄片訪問手法,導演自己入鏡等等非劇情片式的手法去突顯自己?
不是說這些點不好,甚至說大部分好的亮點都在這些地方,我就很愛閉結跟另一個世界的連結,以及電風第一次看房子的段落,但這部既然是劇情片,這些亮點都是拉寬劇情片邊界與深度的東西,但,劇情片的基礎也同等重要!
以此談下去,就要講我覺得此片理應最大的賣點現在變成最大的敗筆就是演員,紀錄片裡最珍貴的人味,在此片都見不到,四個主演單獨看都算有特色,但合在一起,說實在我完全看不出火花,我感覺不到他們的情感,無法相信他們相識多年,看起來就是在裝熟,演員的戲,我想很大程度是導演的基礎,幾位主角也都算是一時之選吧,但在好幾個需要戲味的場合,都讓我覺得劇本、導演手法、演員都是分裂的(最明顯例如銘添與秘書在辦公室調情一段)。
看前有人跟我說,此片有現象是很異男,所以女性會不喜歡,但看完後我認為並非如此,中年異男的悲歌並沒有這麼難打進人心,界線也不厚,重點是這部片沒有把這些情感說好(儘管情感在但電影本就是設計的藝術,劇情片猶是)於是乎大部分非異男根本無法get到情感的核心,只留下異男自己被觸動,但如果是這樣,就讓我認為原本拍成劇情片要被更多人看到的意義沒有了。
而阿堯導演也憑此片暴露出自己在劇情片上的巨大缺陷,希望他會意識到這件事,未來可能不能在基礎上過份依賴鍾孟宏系統太多,要開始回推找出自己在劇情片基礎上要做的是什麼。
虽说同学麦娜丝确实全方位都比不上大佛普拉斯,不管是剧情,还是主题,风格也是在一味重复,但不得不说,独特有趣的台词,还是大佛味儿的,而且片中每个人的名字,都很有深意,各位值得玩味。
闭结一点都不闭结,而吴铭添却是真的无明天!
闭结:闭结虽然结结巴巴的,但是在真正爱他关心他的人那里,他一点都不结巴!
他和几个朋友在一起的时候,他只说一个字,朋友就知道他要说什么。
同样的,和阿月在一起也一样,虽然只是刚刚相亲认识,阿月却总知道他没说完的话是什么意思。
闭结踏踏实实用心照顾阿嬷,明明可以去做别的更赚钱的工作,却安心做着纸扎店,只希望好心善良地送好每一个人上路,让他们人生的最后一程能顺心。
一直这么善良的人,所以才能被单纯的阿月理解。
虽然闭结是结巴,但是他那么善良美好,在爱他的人眼里,在我眼里,他一点都不闭结!
最后竟然惨死街头,太可怜了!
爆哭!
铭添:与闭结相比,铭添真的是太吴明天了!
明明那么爱电影,做梦都是在拍电影,老婆要天天上班养他,他呢,整天美其名曰写剧本,到处在瞎混,连人家罐头专业都没有,日光夜景啥的完全不知道。
这也就算了,之后去当立委,还完全把电影梦抛弃了。
电影梦抛弃也就算了,良心和原则也都抛弃了。
才没几天呢,就和勇敢的瓦拉莉上战场决斗了,兜里还缴获了战利品!
还猪油蒙了心,到处坑人,最好朋友的婚礼,还有最好朋友的葬礼,都成了他立委拉票的专场,简直不要太恶心了!
他的良心都喂狗吃了吗?
怪不得叫吴铭添啊,果真无明天!
怪不得最后一位差个4就中大奖了,原来是欠死啊!
但是我们在这里抱怨又有什么用,现实就是,这样抛弃原则抛弃底线抛弃良知的人,就是混得很好啊!
吴铭添就是很有明天啊!
罐头:罐头是有保质期的,罐头的爱情,当然也会过期了!
他们开那句玩笑真的很神哎,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猪头加工变罐头。
哈哈,罐头肥头大耳的,的确很像猪头,然后绰号还叫罐头。
罐头一直碌碌无为地生活着,钱包里的各种符咒比钱还多,但他一直喜欢童年上学时的校花女神。
可是当他再次碰到女神时,却发现原来的一切都变了,自己的女神,不过是鸡!
这是多赤裸裸的讽刺!
坚信了多年的爱情信仰校花女神,瞬间崩塌。
他无法像其他人那样,若无其事地践踏自己曾经的信仰来消费,只能选择落荒而逃。
有时候啊,人生就是这么残忍,让我们曾经最坚信的最珍视的,一一崩塌在我们面前,我们忍痛接受,面对不堪,面对不完美,这就是成长,可是真的好残忍啊!
电风:电风本该很有力量,但是他却又没源源不断的十足电力,也没有送他上青云的好风。
电风每天踏踏实实认真工作,业绩很棒,做事也很牢靠,可就是这样,那么努力,那么辛苦,却注定得不到回报。
每次提加薪,都是要和公司共克时艰;好不容易买一套小小的房子,首付大部分都是父亲留下的;明明娶了自己深爱的那个女孩,却害怕没能力给她幸福……为了省钱,每天都要亲手把车推进停车位。
他明明那么辛苦那么努力,可是怎么好像越努力,越失败。
人生的路,好像永远都缺少电力,缺少送他上青云的好风,明明那么用心那么拼命,可就是无能为力。
电风啊电风,没有电,也没有风。
就是这样四个最好的朋友,闭结踏实善良,却失去生命,惨死街头;铭添抛弃电影梦抛弃原则,失去了自我,奔向他的美好明天;罐头鼓起勇气去靠近,却失去了爱情信仰,开始面对惨败破败的人生;电风拼命努力,却失去事业,人生路上没电又没风(悄悄说一句,郑人硕怎么那么胖了!
再悄悄说一句,这片子,除罐头之外的其他三个人我非常可之外,其他都不可,包括片子,也不太可)。
人到中年,失命,失我,失恋,失业,凄凄惨惨戚戚,岂一个惨字了得!
我们又何尝不是跟他们一样呢!
当然了,有趣的除了四个主演的名字,还有电风那个领导梅益源,叫麦娜丝的校花女神,还有同一个演员演的神父、三温暖经理和死亡使者,简直神了。
梅益源:电风那个叫梅益源的同学兼经理,不亏是没一元,果真只能叫五角。
这也太不大气太没气度了吧?
明明电风那么努力那么认真,却一次次提加薪,都让他和公司一起共克时艰,然后自己偷偷换了车。
那帮人明明是来骗保的,却不帮电风说一句话,只是一味地点头哈腰……果真没一元!
可是悲哀的是,现实中,就是这样的人,才混得开,公司开得风生水起,很赚钱。
努力压榨员工,不拼能力拼偷奸耍滑,看看国内那些压榨员工996的老板,哪个不是梅益源,你说他不大气也好,说他没气度也罢,人家不在乎,活着不靠良心和原则,开公司更不靠能力不讲道理,人家就是混得越来越好,你能怎么办?
没办法。
麦娜丝:麦娜丝除了是校花女神,还有他们四个,包括我们所有人的成年人生,还有与大佛相比的同学。
麦娜丝童年是学校众星捧月的校花,是高高在上的女神,多高大上啊,可是长大了,不断麦娜丝(minus)麦娜丝,最后麦娜丝到不能再麦娜丝,从最高高在上的女神,麦娜丝到最最低贱卑下的鸡!
让人不胜唏嘘。
四个主角,包括屏幕前的你我,刚刚毕业时,用片中的台词来说,谁不是以为总有一天,会衣锦还乡,开着名车,娶一个娇妻,住在豪宅里;谁不是相信自己,身上有一双翅膀,只要肯努力,一定可以展翅高飞;谁不是以为人生很简单,好好读书,找一份工作,娶个喜欢的人当老婆,于是认真努力生活。
可是呢,理想那么普拉斯,现实却是一再地麦娜丝,我们做任何事情都很认真,但任何事情都不如意,干!
还有这部片子,虽说也不差,但是和大佛相比,真的太麦娜丝了。
大佛那么惊艳,仿佛不断在我们心中普拉斯,而同学,是麦娜丝版的大佛。
一饰三角:片中那个同个演员饰演的神父、三温暖经理和死亡使者,简直神了。
这样一个人,可以圣洁如神父,做最靠近上帝的人,倾听所有人的祷告和悔悟;也可以卑下做三温暖经理,负责着这世间最龌龊最不堪的肉体交易;还可以摆渡每一个离开人世的灵魂,送他们去往生。
神父、三温暖经理、死亡使者,其实不过是同一个人,就看你的心怎么看了,你的心是纯净圣洁的,他就是神圣的神父;你的心龌龊下流,他就是污浊不堪的三温暖经理;你的心生死无常,他就是冷漠的死亡使者。
一切都由你!
多有趣啊,闭结一点都不闭结,铭添却无明天,罐头的爱情会过期,电风的人生永远缺电也缺风,猥琐压榨的经理气度没一元(梅益源),所谓的女神不断麦娜丝成鸡,而神父、三温暖经理、死亡使者也不过是同一个人。
人生啊人生,就是这么荒谬,就看你怎么看了。
《大佛普拉斯》的导演的新作,《大佛普拉斯》的声誉太高,大把大把的人都在拿它和前作方方面面比较,虽然两个电影都是在用敏感的镜头和故事来描写底层的生活,而且名字谐音一个是加(plus)一个是减(minus),但我浅薄的理解下总觉得这个电影跟《大佛普拉斯》没有比较的必要。
麦娜丝 荒诞感还是一如既往的让我上瘾:暗恋30年的女神却进了凤楼当妓女;做梦都在搞艺术的人却变成了在朋友婚礼和葬礼上拉选票的政客;钱包里塞满了符签却唯独没有钱;专业导演却被一个光膀子的群演教镜头;拍治阳痿广告却还要搞成日光夜景;屏幕里的加藤鹰看见屏幕外的罐头;片子外的导演跑进片子里打人;职业水平过于强硬的保险员却跳到湖里“不为什么”;天主教堂穹顶上画着最后的晚餐却是本土人像;一个人,是神父,同时也是死神,同时也是色情桑拿店的老板;一条情趣丁字裤,拿来用、放口袋里把玩、拿来闻、放盘子里当点心、却要被嫌“脏”......
穿过荒诞的、挑逗的、悲悯的故事外,我个人感觉这个电影不是在讲故事,当然本身散乱的故事线感觉导演压根儿就没打算像《大佛普拉斯》那样好好讲故事,电影名称里的麦娜丝这条故事也远不足以贯穿电影,想了好久我觉得他主要说的是“明天”。
主角之一的名字“吴铭添”的谐音意味“无明天”还有他为拉选票搞的那些口号,这些明示当然不足以证明,然而我觉得是否电风跳湖时的那段混沌、罐头这三十年后女神这个神话的消解、闭结在狂热欢呼之后的暴毙街头,都意味着一种“明天的消失”,不管是在意义上还是个体上,通过性、通过爱、通过艺术、通过信仰全都找不到出口,把神父、老李、桑拿老板三种身份于一个角色,都是要企图能引领这些底层的人能走下去,可最后却各有各的不幸。
罐头第一次到麦娜丝门口,墙上写着“避难方向”,是罐头人生的避难所,也应了后面的“开门见喜”
“开门”就可以“见喜”,也是有心了...
“天空挂着一轮红月亮”
床头还要配一个“爽”字,讲究。
留意一下配字和配图,前后左右,不同的意味,不同的出路 年轻人对“明天”的乐观程度反映在生育率上,数据没必要细说,我猜想“minus”是不是指的“减欲”,像日本的食草族一样,反复多人多次提及的活人一辈子买不起房,闭结给死人扎纸屋以获安宁,再加上片尾提到的那个浊水溪《卡通手枪》,明显才是这个电影的灵魂所在,我查了一下这个歌词,看了他们乐队现场的视频,真是足够的嬉皮、足够的叛逆、足够的敏感、百分百的被禁歌。
高委员在电风婚礼上的贺词 综上,这是一部反映年轻人对明天失去信心之后,以欲望减弱为方式的“无声的叛逆”。
我不太懂这是描述的80年代还是哪个时代,是另一种新的嬉皮时代的到来吗?
还有一些细节的地方:四个主角在闭结给自己做的“避难所”中抽烟时,背景有不同版本在切换,左上角的假人时有时无、窗外的景色、墙纸的颜色、墙角被褥都一直在切换,我以为是有一些所指,一直想不明白,又看了好几遍结果是两边都有窗子,拍摄视角不同造成的错觉;瓦勒莉主动对吴铭添投怀送抱的原因之所以没有交代,其实是出于一种职场生存“常识”,并非一些人所说的故事线不完整。
她主动是为以后吴铭添当选后续任秘书长做自保,并且给吴铭添提供了一下筹码,是吴铭添在厕所跟高委员抗衡的幕后推手,所以高委员在无奈妥协之后狠狠甩了句“离瓦勒莉远点”。
(高委员在乎的当然不是吴铭添跟瓦勒莉XXOO那点不值一提的破事呢!
)
而且,一地鸡毛。
“这部电影,应该是全世界第一部有导演跑进画面里打人的,有时候拍电影会拍到令人受不了,都分不清是电影还是现实人生,你可能会说这部电影太荒谬了,但对很多人来说,人生本来就是一派胡言。
”
罐头,痴情的情场败客,无法接受女神的平凡、走下神坛。
因为在心里,在他心里,有那么一位永远无法接受她落败和不堪的女神。
/电风,每件事都很努力很努力,但仍然买不起好车位买不起好车好房,仍然不知道能不能保护自己爱的人。
当自己的婚礼成了一场拉票场,他包容地笑了笑。
/闭结,一辈子踏踏实实地做,为了照顾阿嬷加上自己的结巴从来找不到老婆。
然而,闭结在结巴好了之后,想到的第一件事不是告诉阿嬷,不是告诉阿月,而是给吴铭添加油。
/吴铭添、吴明天、无明天。
没有导演的实力,连光圈大小都不明白,硬要做梦的“导演”。
虽然他心里一直记得自己就差一步,虽然他相比其他三人有些小聪明,但他并不踏实地认清自己走稳每一步。
就像他爱的不是拍摄,爱的不是为市民服务,而是那个虚荣心。
这份虚荣心把电风的婚礼、闭结的葬礼变成了一场拉票活动,没有温度的吊唁——干霖凉,一人一脚啦(导演的那一脚是这部片“旁白模式”最具色彩的注笔)。
/“过去的往事飘飘落落在我的眼前想要回头争取有啥路用”/所以,最后,无论是踏实、努力还是投机取巧,他们好像都没找到那个出头天。
出头天,出头天,哪一天才是那个出头天。
古早人们说“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但好像故事的最后,那些好车、好房子、出头天都是属于懂得偷奸耍滑的这些人,就像梅益源、高委员。
导演在告诉大家,事实在告诉大家,现实就这样的。
/“大人的事情都很好奇走火机关枪 漏电的插头是悲剧的开始”/如果故事能重来,它并不能重来,人生也只有一次。
如果结局能重来,我希望它停在电风漫游的池里,停在闭结大声歌唱的黄昏里,我希望能够比成熟更成熟,毕竟人生只有一次,浪漫就这一次!
/“小时候真傻,竟然盼着长大。
”
前阵子知道这部《同学麦娜丝》出来的时候还是很兴奋的,想看看这次导演编剧会讲一个怎样的故事。
看完之后觉得还不错。
没有大佛普拉斯那么冲击,但觉得水平线以上。
当中有几次我是笑了出声音。
看到蛮多人在拿它跟《大佛普拉斯》对比,怎么说呢,可以,但是没有必要。
钢铁侠、雷神、奇异博士都挺好看的,又于复联这个宇宙链接在一起,anyways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啦。
因为本人老家是广东汕尾陆丰,所以第一语言其实潮汕话语系,这导致我第一次看到《大佛普拉斯》的时候有种莫名的亲切感,此片亦然。
导演自己以官方吐槽的方式,把此片的黑转彩,声音和屏幕比例的变化带来出来。
这里的隐藏讯息是,这次他要讲个不一样的故事啦。
(事实上也的确很不一样)故事梗概就懒得说,自己有兴趣自己去看吧。
说说几个我觉得有趣的点。
1:一人分饰三角的 陈俊成 Chuncheng Chen演员 Actor (饰 老李 / 经理 / 神父)代表作: 同学麦娜丝
罐头自杀/吃减肥药然后OD口吐白沫的桑拿里,这个经理就是后面的老李(死神)跟教堂里的神父
这颗痣可以说相当有故事了出场顺序为:桑拿经理→老李→神父
老李的这番话也是颇值得玩味,道德经既视感“万物之始,大道至简,衍化至繁,万物从无到有,由一处来,终究必须回到一处。
”老李跟闭结打了个照面,留下这么一番话,就化作一缕烟消失不见了。
其实就已经为后面闭结的离世埋下了伏笔,只不过当时闭结跟屏幕外的我第一反应都以为是闭结的阿嫲要走了(毕竟卧床不起了老太太都)这里补充一下,设定上而言,感觉闭结是有类似阴阳眼通灵体质,经常会有纸扎的客人(阴间人口)直接来提设计要求hhh(宾士车那段)
这段官方吐槽可太飞了哈哈哈,但仔细品一品不觉得禅机十足么?
(神父身份在此处说的那番话也是非常值得思考的,特别是现在在生活中感到困惑的朋友们。
)这里这个很飞的很中式的东方feeling的教堂呢,是電風做禮拜的教堂:台南鹽水教堂 从维基百科摘过来: 鹽水天主聖神堂是位於台灣台南市鹽水區的一座天主教教堂,其特色為使用中國宮廷式建築建造,且內部採用中式風格繪製聖經事蹟以及天主教聖人態像。
為該堂第五任本堂神父李少峰督建。
併鄰鹽水聖佳蘭隱修院。
最后的晚餐
讲真去tw有去那边可以去看看讲到这里为止,我说说我的想法,必须提一嘴三位一体。
其实一人分饰三角也好,在大佛宇宙的电影里出现基督/天主教的元素,加上老李对闭结说的那番话(感觉老李姓李这个点,也是在影射道教文化的鼻祖老子--李耳)很难不让人联想到道教文化里常说的“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等元素。
无不是在对应这个三位一体。
三位一体,用某教的说话是圣父圣子圣灵是一体的。
用我的话说是:就像水的气态液态固态一般,你我他本是一个源头来的,一即是全,全即是一,万物是互相链接在一起,所有有情众生都不是分割的,孤独的,活着的。
所有人的一个起心动念引发的蝴蝶效应都会影响整个世界,只是三维生物的我们大多数根本意识不到,“看”不到罢了。
所有的这些教派也好,意识形态也罢,只要是导人向善/上的,其实同是同根同源用不同语言说同一个故事罢了(再联想一下巴别塔的故事啧啧)个人解读,仅供参考,但我愿意理解为这是编剧导演的隐藏信息。
2 基于平行宇宙的概念,这个电影的宇宙可能是跟《大佛普拉斯》同个or至少是相邻宇宙是市长拍宣传片的时候高委员过来责难就cue到了这个点
咦?
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毕竟纳豆出演了两回,嘛……权当相近的平行宇宙好了hhh3 拍大力丸广告的大仙是《大佛普拉斯》里的主角之一:菜脯 演员庄益增 Cres Chuang
还自己加echo,笑死4 陈金龙家里墙壁上的版《心经》等
仔细看了眼好像不止《心经》,还有其他经典,有知道的同学麻烦补充一下谢谢罐头还是挺勇的,一般人可能都会吓一跳。
陈金龙家里房子发生财产纠纷之后,他就把所有想说的话都写在墙壁上,自此之后再也没说过一句话了。
有种淡淡的悲伤啊人类。
5 闭结的结巴突然好了,死亡的前兆闭结的结巴好了,有两件事,第一件,他把不结巴的呐喊加油送给了正在街上巡游拉票的好友吴銘添。
第二件事是在开车的时候开心地自己唱着歌。
虽然老朋友吴銘添权欲熏心,但是闭结就是这么善良
此处隐含了导演/编剧对TW当局Z客们的讽刺。
颇多百姓其实都跟闭结差不多,帮不少人成就了梦想,但最后自己却换不来一个好下场。
其实哪里不都一样么?
看看美帝再看看……此处跟大佛的那种讽刺类似,但相对直观多了,没那么隐晦。
而且最狗的是吴銘添在闭结的葬礼上拉票(在电风的婚礼上也是,提一嘴就算了,新郎新娘等到脸都快绿了)。
这帮子Z客其实跟无底线的奸商是一个道理的,为了目的无所不用其极。
当然,最后就是电风跟罐头看不下去揍了吴銘添,虽然只是电影但大快人心而且并不觉得在讨巧,更像是顺便吐槽一下的感觉
电风忍无可忍了,连朋友的死都可以利用
罐头这个飞踹真的赢得了我的rrespect,全电影他最man的一幕你以为完事了吗?
不……导演冲进去继续干吴銘添这个狗东西……
word up导演也用这种方式替那些想说不能说的tw底层人民,出了一口恶气。
虽然明天太阳照常升起,狗Z客们还是继续吃吃喝喝骗骗睡睡,也许出这一口恶气看上去什么都没改变,但至少有人去那么做了。
respect这让我联想到一个事情,就是2019还是2020年leo王拿金曲奖最佳男歌手奖。
Leo王获国语最佳男歌手的获奖感言:我本来是念台大社会系的,后来就辍学了,想说提早一点进入专心弄音乐(的阶段)。
我本人的妈妈其实非常失望,后来变成好像如果我大学没有毕业就是非常不孝一样。
妈妈在哪里(左右看)?
不要再这样情绪勒索了,妈!
我也爱你,但是,我不一定会听你的话,不好意思,不要混为一谈。
要谢谢这张专辑的制作团队,谢谢我的公司颜社,谢谢老板迪拉胖,谢谢凯蒂,谢谢玛丽,谢谢春艳,谢谢蛋堡,谢谢……(接下来是一连串的感谢名单,不会打了,省略了)谢谢颜社所有的工作人员。
9月29号夜猫组,我跟春艳我们要在TICC办一场演唱会,目前,票还没有卖完。
贵的都卖完了,剩下便宜的,很奇怪。
最后,我想说,我觉得能够生在tw是一件非常幸运也非常幸福的事情,身为一个创作者,一直以来,我都是想写什么就写什么。
我认为对一个创作者来说,这是一件最重要最重要最重要最重要最重要的事!!!
谢谢大家!
我是Leo王!
来自颜社!
哪里的月亮都有阴晴圆缺,但他说的这个点。
不得不说,着实如此。
由此片引发的结尾碎碎念整部电影最佛系的就是闭结,最“惨”的也是他。
但其实他也不惨,他死之前遇到了能听懂他的阿月,临死前终于结巴好了。
而且闭结的性格,估计也不会后悔些啥,还是只想着别人吧?
话又说回来,其实搞意识形态的斗争,总归是二元对立。
去争论对错,明天过分聚焦网络骂骂各个国家跟Z客没啥太大意思。
身为一介草民,我们能做的也就是自我的修行(不论派别or有信仰与否),向内观望,不断超越自己,努力去搞明白Who am I/What am I,以出世的角度做入世的事情。
对应本片结尾,这个荒谬的reality跟电影区别大吗?
好像也不大。
人生不就是一场梦么?
珍惜我们的当下,谁知道2045年会不会AI就觉醒了?
来个人机大战之类的呢。
私以为在Elon Musk开发的脑机接口技术成熟并大面积投入应用之前(人类去物质化)如果超过半熟人类开悟觉醒了,那么人类的未来就不会演变成黑客帝国三部曲那样。
活着就会死去的,“being”本身就是“meaning”。
这无常中,像闭结一样,谁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呢?
朋友们,真正的舞蹈家戴着脚镣也能跳舞!
力所能及去创造吧!
如音乐诗歌或者绘画文字舞蹈诸如此类,不是只为了满足自己那几个腺体,去给这世界给他人留下点什么吧!!!
最后想说一句谢谢导演跟一众演员工作人员,谢谢ta们的辛苦劳动。
为这世界上又贡献了一部好电影。
我的其他影评:轮回,随时随地在发生。
美剧《轮回派对》Love,Suffering,Dreams,随机还是注定?
梦里聚散知多少?
《疯子》真是一部好剧!非线性时空中的人生关键帧(剧透,慎点)动画美剧《抹去重来》影评
黃信堯:「人其實是很悶的,偶爾的時候你也需要療癒。
就看【同學麥娜絲】,或許可以療癒你一下下,然後給你一點點繼續接受社會規範的力量。
」 很多評價說這一部故事線缺乏,結構凌亂。
看完後覺得確實是這樣。
但是沒有影響到創作者帶給我滿滿的歡樂和眼淚。
拿這部和大佛普拉斯做了個比較:大佛是講南部邊緣人,同學麥娜絲是中部中產,不知道會不會再拍一部北部有錢人?
哈哈哈
这部《同学麦娜丝》和导演黄信尧的前作《大佛普拉斯》有着微妙的细节上的承接,主要是添仔的线,当然整个电影从荒诞性上和前作一脉相承,通过四个同学各自的人生描述以及他们之间的碰撞,从头到尾都营造了一种荒不可言的感觉,让人看完感慨良多!
电影中也设置了很多小的幽默,比如在罐头那里出现的加藤老师,比如闭结的阴阳眼,当然所有的幽默都在结尾处显的更加荒诞,而人物性格的鲜明对比以及生活给他们带来的反馈之间的强烈反差感,更是让每个观众没来由的生气,也没来由的戳中心里的那根弦……最后导演加入揍添仔的戏份,可以看成是导演自己玩的小幽默,但是其实是替我们观众上场吧,利欲熏心把兄弟的婚礼甚至葬礼搞成自己的拉票仪式,简直不要太恶心🤢,正如最后导演传递给我们的:“人生本来就是一派胡言……”每当夜声人静的时候,如果你回望自己的人生,何其荒诞,何其搞笑,何其莫名其妙,但人生只能往前走,不管它多么别扭……
“咖啡经过烹煮,生命只有10分钟。
”“我我做任何事情都很认真,但任何事情都不如意。
”“科学家说宇宙的起源是来自一场大爆炸,它产生了时间与空间。
但在大爆炸之前,可能就只是一片混沌,我想人生也是一样,我们花很多时间找寻人生的答案,但说不定答案的本身就是一片混沌。
”“人到中年,我们慢慢理解,原来我们其实是一只鸡。
”一个叫“蒋中文”的人做着台湾市长,一个叫“没一元”的人做着公司经理,一个叫“无明天”的人高喊着明天要更好,一个叫“闭结(必结巴)”人不再结巴,一个叫“罐头”的人幻想没有保质期的情感,一个叫“电风”的人想着靠认真努力去改变生活,一个叫“麦娜丝”的人果真做着最低贱的事。
黄导还是普拉斯的风格,精心构思的黑色幽默,平淡又戏谑的旁白,只是换了彩色的画面,不一样的画幅。
只是这次更偏讽刺喜剧,没有多深刻的思想内核,更像是一个中年男人半夜做梦梦到的往事,中年丧歌。
可又那么真实,心酸。
我很喜欢他请的配乐,总是应景,也很喜欢他的构图,还是应景,也很喜欢那根带点无厘头的神经,贯穿在剧本的始末。
我还是个青年,可我看完会想,他们四人总还有个伴,可以在午后老琼泡沫红茶专卖店,闲坐一下午,抛掉生活主旋律的忧愁和烦恼,而我没有。
他们或多或少都经历着不幸,可又是幸运的,至少有个地方可以卸下重担,轻身前往。
抱歉,这部片,不剧透我不知道怎么表达我内心的喜爱,以下严重剧透,如果没有看过片子,请不要往下看。
…………………四个同学,最后死了一个,一个背叛了初衷成为了人人可恨的政客,一个丢掉了工作,一个精神世界崩塌,失去了女神。
哦,对,麦娜丝就是女神,也是妓女。
影片荒诞部分有且不仅限于:影片不仅多次导演贡献画外音,最后导演从画面里跳出来殴打变成政客的叛变友情的同学。
纸扎屋变身新房,四个朋友居然还在里面打牌,且纸扎屋还有窗户,窗外看出去还有富士山,浪漫。
闭结死于一场误会,黑社会寻仇误杀了他。
其实在前面大概一个小时,我也有点看得昏昏欲睡,毕竟真的如流水帐般的不紧不慢甚至涣散的回忆录,实在是有点熬人,可我心里一直有一个信念,我相信后面会好看起来,果不其然,后面的荒诞和现实交错的部分,讽刺和揶揄让人又笑又哭的部分,依然很台湾,也非常的黄信尧。
其实中年题材非常难拍,稍微不注意就会被人吐槽男权,吐槽夹带私货,吐槽油腻。
可《麦娜丝》上来先把自己批判一番,站在了道德的至低点,这点真是绝妙,制高点都给观众了,我就摆烂,然后在烂泥里开一朵花。
其实我真的在电影里看到了很多现实的影子,不管是只能供奉在神龛上的女神,还是不会拍马屁导致的工作不顺利,以及政客们肮脏的嘴脸,刻画的看似没有新意,却又浑然天成。
其实我真的在电影里看到了许多理想主义的东西,不管是男人之间的友情是可以选择陪你一起在烧给死人的纸扎屋里一起打牌,还是真的善恶有报,坏人终会下地狱。
这些都是很珍贵的东西,珍贵到现在已经没有人相信还有这种东西。
我和影片里世界上第一次有导演在电影里出境打人一样,也可能是第一次用了四个“其实”来表达我对这部电影的喜爱。
全片最打动我的一幕,闭结说他搬新家,然后邀请朋友们去他自己做的一整套纸扎屋的场景,不亚于《大佛普拉斯》里,我们看到捡垃圾的肚财,在垃圾堆一般的住所里布置的干干净净的太空娃娃乐园。
我太吃这一套了,太浪漫了。
麦娜丝是英文minus也就是“减”的意思,人到四十,身上的责任已经到达顶峰,上有老下有下,工作的压力,房子的贷款,还要幻想着性、钱、暴力,精神和物质世界,一切都是漫溢的,是需要做减法。
麦娜丝也是女神的名字,它代表着一种精神上的寄托,即便你没有女神,你也总会有一个自己精神上的寄托,影片告诉我们,要和女神保持距离,她才永远是你的女神,不然,你的精神寄托就会坍塌。
我从不在我喜欢的电影里思考“导演到底想表达什么”,这就好像我从来不问我妈为什么今天要炒这道菜,因为我知道我能吃到这道菜,喜欢或者不喜欢,对它的感受只属于我个人,我能在导演的故事里,读到什么关于我个人的启发或者感动或者愤怒或者思考,这才是电影对于我个人的意义。
我是真的很喜欢台湾电影里传递出来的“情怀”,它是从荒诞和幽默的掩盖里露出来的,它是人性的奶油夹心,只有一点点,但是你会一直回味无穷。
我对《同学麦娜丝》一点都不失望,我觉得黄信尧导演的套路,是我最喜欢的菜,他就照着这个套路再拍一百部,我也不会吃腻,就像我吃不腻我妈做的菜。
天啦拍自己就很流俗,校花做鸡瓦乐莉的“你要干我吗” 女性角色全是陪衬工具人 剧作上的每处细想都是屎坑 原来做导演到从政这条路子油腻人也设想过 刘冠廷演什么都很惊喜
最善良的横死街头,最认真的放弃事业,最有理想的最堕落,最没正经的最纯情、哎呀我说命运啊,你是不是太工整了一点
与大佛差距明显。但最重要的是保留了本土气息。
很早前就标注想看的,太失望了,整体来说偏平,不像是《大佛普拉斯》的导演拍的,差了不止一个纪元。花了两天才断续看完,看不进去,节奏、色调都不舒服,没有一个场景是好看的,拍得一点不好玩。是内容和导演生活太靠近,所以毫无想象力吗?不如还原纪录片。配乐糟糕,没一首能听,突然想听董事长乐团,也没找到。除了纳豆,另外三个男同学的眉眼气质太像了,傻傻分不清,选角失败。纳豆憨傻的样子和杨昊好像啊哈哈哈。再次看好刘冠廷,演啥像啥,只是这个角色给他发展空间不大。简而言之,《大佛普拉斯》的灵气一点看不到了。
都叫负分了,就不要有plus的期望了。
减弱了大佛普拉斯里巧妙的剧本设计和对社会问题的针砭,增强了看似嘲讽实则虚无的姿态和一些老直男的性趣味与 mindset,也让黄导的碎碎念听起来愈发无聊和保守。
壮阳药广告视听语言分析;演员三合一省工钱;厕所福地适合思考国家大事;加班失眠漫画屋姻缘;纸糊新家富士山;婚礼麦霸抢选票;想用第一次不结巴的声音为朋友无谓呐喊;我把你当老同学,你把我当消费者;导演分不清现实入画揍演员;人生不过是《唬爛三小》点题致敬……很多地方感觉是闽南乡土狗血剧的新拍法,加藤鹰啊丁字裤早餐啥的,本质内容和快手里的那些差不多,但胜在能将巧思用在更深入一些的社会人性关怀之上,还算真诚可爱
很有意思,放松了很多,并不比上一部差。曾经我们所珍爱的,如今都被弃若敝履。一代人的处境,一个地域的处境。
讽刺社会,怀念老友,做了铺垫,用了些手法。
抽两支烟、瓦文莉的法语,几段台词都很绝。依然是丈二摸不着头的节奏,却很好的被导演带入剧情。一个我个人的体验,女人面对步下神坛的男人就不会哭,可能女人从小就懂得从阴暗面看世界,也可能男人被社会造就得更童真。最后觉得镜头语言有些犹豫,但总体来说是很有趣的一部作品。
没有很喜欢但看得蛮开心的,基本没在当电影看。在各种段落都产生了比较奇怪的想法。相亲段落给结巴接话效果非常滑稽,挠头,原本是要表现温情吗……四个老同学之间的关系并没有立起来,好像就是为了讲故事捏起来的四个人,工具。不过除了小胖其他三个都长得蛮可爱的,要是四个人之间的关系能再多讲点我指不定还能嗑一口
碎片化的黑色喜剧,荒诞中透露着人到中年的无奈和惨淡,黄信尧的配音依然这么冷。花甲里彩桦姐演刘冠廷的伯母,这里演刘冠廷的女朋友,辈分好出戏......
黄信尧一定会成为台湾电影的未来!妈的整个片实在好看到爆!
很喜欢这部电影。荒谬但掏心掏肺。还有人这样惦记着这些愤懑的、普通的、失落的人们,真好。
中年男人那些狗屁倒灶的破事儿,和那些不痛不痒的隐喻嘲讽,松松垮垮无无聊聊。
3.5 大家都過的沒那麼好,只有銘添會更好;那麼導演你呢?唬爛三小的誠實到同學的旁觀,這樣的「現聲/身」似乎有點自以為是了。好啦,但是Carton Pistol的音樂一下,還是忍不住淚崩了⋯
以電影反電影,以後設反後設
导演你克制一点啦
年轻的时候总觉得自己有翅膀,是那个可以展翅高飞的人,到了中年,才学会和自己和解,更清晰的认识自己,其实就是个普普通通平凡的路人甲。人生就是先做加法,再做减法,即便是同学,也都是走着走着就散了,minus,一语双关。PS. 闭结真的是让我猝不及防。哎!
真的爱死台湾了那种人文气质人文关怀,温良恭俭让,我们还剩下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