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Leeeslie。
这是一部可以载入美剧史册的作品,它不同于我们所熟知的绝大多数剧集表现形式,全剧简单到只有两三个不同场景,却极为大胆的仅以演员相互间的表演和对话支撑起整部剧的架构,在不失趣味的同时,将生活背后的残酷真相予以揭示。
这部剧就是2016年由路易·C·K执导的《百年酒馆》,仅有10集却能做到豆瓣评分高达9.3,一万两千多人参与评价,有74%的人给了最高评价五颗星。
《百年酒馆》是由Louis CK自编自导自演的黑色喜剧,从剧本创作到拍摄再到后期全程都由他一手包办,没有造势,没有宣传,没有噱头,连播出都是制作好便上传,亲自给用户发邮件通知,5美元一集,观众自愿购买观看,如此原始纯粹没有杂质的流程就已经能让万千粉丝心甘情愿买单。
全剧所有的场景几乎都在这个坐落于布鲁克林的陈旧的小酒馆,但即便是这枯燥至极的又缺乏生气的屋子,却每天都在上演着新的故事。
内容上除了无休止的对话和长时间的静默,并没有过多其他的情节,Louis CK将对话的内容与交谈者的神情、肢体语言把控得精准毫无疏漏,这般乍看起来枯燥无趣却又极其真实厚重深刻的剧集在当下实属难得一见!
虽是一部电视剧,却也汇集了众多大咖。
牙叔史蒂夫·布西密向来以擅长出演古怪另类的边缘角色著称,落水狗里的Mr.pink至今让人印象深刻。
在百年酒馆中就饰演了有精神障碍但却仍然对生活抱有希望的Pete,可以说是他承包了我所有的泪点。
此外还有出演《护士当家》《黑道家族》的埃迪·法可;曾五次获艾美奖,六次获金球奖的神级导演、演员、编剧艾伦·艾尔达,以及凭借电影《芳心的放纵》获得奥斯卡最佳女主角的杰西卡·兰格等,都为这部剧留足了看头。
剧中无所不谈,涉猎极广,毫无忌讳,谈爱、婚姻、性、变性人,讲女权、种族、民主、希拉里、奥巴马还有特朗普,谈生活、痛苦、孤独、疾病、遗憾、困惑、家庭、亲人朋友,每个人都发表着自己的意见,直截了当,不畏畏缩缩,不支支吾吾。
Uncle pete死后,Horace的姐姐Sylvia更加强烈的要求把酒馆变卖,因为生活的窘迫,也因为突如其来的癌症。
就像Sylvia所感叹的,当你快要死的时候,生活就开始变得昂贵。
她迫切需要这笔钱。
然而Horace&Pete's从1916开始营业之初到现在,已过百年,虽然它没有与时俱进,一味秉持着不完美的老规矩,没有年轻人追捧的混合饮料,只有掺了水的百威、英格兰威士忌、波本、纯伏特加和纯度松子酒。
但是时至今日,它已经不简简单单的是一间酒馆,它并不是以盈利为最终目的,它是有精神障碍的Pete生活和工作的全部,这间屋子所融汇的是千千万万平凡又真实的故事,是常客的心灵驻所,是家长里短的唠唠叨叨,是自怨自艾,是对残酷生活的抱怨与咒骂,是一切坏的东西,又是一切好的开端。
为了挽留这份情怀,这处住所,这份工作,Pete便排除异己决定将他申请为地标建筑。
当小警察真的把市长(实际上真的是美国纽约市市长!
)请来的那一刻,竟让人热泪盈眶,既心酸又感动。
然而就是在这让人看到希望的同时,剧情却设定在Pete失踪一周的时候,将你送向幸福的云端,又把你推向绝望的谷底……
像Pete一样,对于大多数的我们而言,活着意味着起床上班,照顾自己,维护好身边人的关系,睡、吃,不是什么很有趣的生活,但你还是要继续生活下去,因为总是有变好的可能的,有时候日子过得好,即使过得不好,你也知道会有还行的一天的,可能还会有很棒的一天。
可悲剧的是,它有时候又毫不留情的暗示我们以后的生活不会变得更好,也许会更糟。
生活的真相或许是,有些事情比苟延残喘还要让人难过。
我们宁愿在所谓的已经糟糕至极的舒适圈里苦闷抱怨也不愿跳出去花费更多的精力去创造更好生活的可能。
整部剧没有密切关联的剧情,每集也没有固定的时长,但在最后一集中回顾了童年的Horace、Pete与Sylvia。
至于是什么让他们成为现在的样子或许早在童年时期就已注定好了。
他们父母间每日的争吵、矛盾、隔阂,破败糟糕的婚姻,与子女之间无端的争吵甚至咒骂,没有人有暇顾及他们的年幼、脆弱与柔软不成熟的心灵。
以至于多年过后还是重蹈覆辙,Horace经历了失败的婚姻,无法与女儿进行沟通交流;Sylvia与女儿之间也只是无缘由的争吵,他们没有成为好的丈夫妻子,也没有成为好的父母,一切早已注定……
随后剧情又回到现在,可以说生活总是善于在给过你希望之后又给你一记当头棒喝,浇灭所有的幻想与可能。
在大家都以为Pete真的死了的时候,疯疯癫癫又衣冠不整的Pete推开酒馆的门,让你惊喜到流泪,然而紧随其后的是让人出乎意料的巨痛,Pete用水果刀结束了Horace的生命,一切并没有好起来,反而更糟了。
我们就是剧中的每一个人,面对这般要命的生活,说了无数次的hell no。
这部黑色喜剧,从未看笑过,想哭又挤不出眼泪,每每总是呆住、怔住、怅然若失。
却也在完结的最后一幕失声痛哭……希望也有这样一间酒馆,在你失意困顿彷徨痛苦的时候,可以烂醉如泥,包容你的一切,或许,明天还会有新希望!
PS.公众号伍脊六兽(ID:SIXSHOU),回复百年酒馆即可收到资源。
小Pete真是最悲伤的角色了。
同时我也觉得领小女友去家里的那场戏是全局最精彩的,后面几集看Pete都有点缓不过来。
那是全季唯一一次看他们吃正餐,喝红酒,Pete 专心打扮了那么久,穿了特显年轻的绿色衬衫。
他恳求着Horace 和表姐,哪怕只有一次,我们表现得像个正常的家庭。
我们之前清楚的知道pete 悲惨的经历,最害怕暴露的精神病史,只有依赖药物才能维持的精神状况,我们都很清楚,但没有意识到这些信息公开后会是怎么样的结果,其实我们观看的时候并没有那么害怕,不担心事情暴露,因为哪个挨千刀的会故意说出去啊,不过Sylvia 先说了些不那么让人心痛的,Horace 又把所有实话都说出来了,不止我们,Sylvia 都震惊了,Pete 无语凝噎,他不再理小女友,说Sylvia 哪怕你对我有一点点的爱都不会这样对我。
我没有想到的是,把这些已知的信息,并不隐蔽的信息在特定情况下暴露出来,居然有这么强的冲击力,震惊!
一个显而易见的常识性的经验,在某个场合却成了一场灾难。
Horace 为什么这么做不知道,他不是那么冷酷的人,没Sylvia 那么愤世嫉俗,不过他这么做其实挺有快感的,终于把尴尬的聚餐,新情侣的关系弄成了无法挽回的地步,把一直憋着的实话说完了,面对最冷酷的真相。
我们观众看了,这也是最极致的悲剧了,把最美好的,捧在手心里的东西打碎给人看。
其实pete 是他们几个最乐观的,他最享受在酒吧里的生活,Sylvia 希望把酒吧卖掉,Horace 不想卖但他也不享受老pete最坚决,但是为了传承,为了老理,小 pete 不在意这些,他单纯享受,觉得自在。
Sylvia 无法忍受现在,对未来抱有梦想,离开这里是必要条件。
Horace 在混日子,也没动力追求幸福,直到生命最后一刻,遇到了可爱的仙女,放了他最爱的歌,Paul Simon 的America“让我们相爱,让我们带着好运结婚,我包里有些不动产,我要卖掉我的房子和你浪迹天涯。
” 结尾的时候他们差一点就能都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了,但是编剧太丧尸了。
第三集前期的独白,第十集的闪回,小Horace 小Pete 成了和他们迥异的父辈,一种循环,也揭示了结尾的悲剧。
整个局的倒叙都是娓娓道来的,渐渐的我们了解每个人,了解了每个人的不幸。
捕捉到了每个真实而复杂的情绪,和每个不同寻常的真实而复杂的生命个体。
我觉得我最不喜欢的是那个话最多的特别讨厌川普讨厌互联网那个,他其实是路易ck本人意志的提现,太刻意了,如果之前不了解路易可能还好接受点。
那个秽语病的女的实在太逗了,一紧张就骂特难听的脏话,谁在边上就骂谁,癌症女,犹太人,女黑人,百分百人身攻击,骂完就特别无辜特别愧疚,你还真拿我没办法,她骂人表示她在一个特别差的身体状态,真太无厘头了。
最后被打得半死躺病床上还在骂护士,笑死我了。
还有后来fucking mayor 特意拜访酒馆(Pete 邀请)正巧pete 失踪,Horace 又愧疚又恼怒谁问pete 失踪就打谁,市长就问what a wonderful bar,so where's pete?颇有盖里奇的喜剧效果。
这个剧太会制造尴尬了,几乎任何一个谈话都要不欢而散,路易和他女儿,路易和他女儿的男朋友,每个角色之前都有充分的理由来证明他们关系不好,人生何处不尴尬。
百年酒馆请了Paul Simon 作曲,吉他solo 听着非常像“没有什么,没有什么,没有什么能够阻挡。
”Simon &Garfunkel乐队算是我最喜欢的民谣歌手之一了,在我看来像美国朴树一样,《毕业生》里的,寂静之声,斯卡布罗集市,罗宾逊太太,太棒了,Simon 问路易,你对我这个作曲有啥意见呀,路易尴尬脸说蛤?
just keep bing great?
Horace &Pete 酒馆最终以pete 杀了Horace 告终。
不是被卖了不是关门了,以这种最直接的方式终结了。
结尾Horace 的儿子回来了,全局结束在Sylvia 轻松的语言后长久的哭声里。
路易ck给剧留了个小尾巴,我希望整个故事到此为止,貌似路易的意思也是不拍续集了。
开放结尾不是说让你来拍续集,而是让人有无限空间去瞎想。
到此为止什么都不拍了是最理想化的结果,也最符合百年酒馆的运行方式。
路易拍这部戏没有做任何宣传,没有制作公司,不公布主演,内容,不知道总共有多长,拍一集收一集的钱,然后再做下一集。
宣传片都没有,只有实片,直接就让你交钱。
这是最任性的,最不迎合观众的做法,是独立的作品,影视工业和体制以外的作品。
在目前,以美剧身份存在的独立作品,是十分独特的。
一幕幕的喜剧从眼前闪过,一幕幕的悲剧在心里上映,充满了无尽的讽刺,却又让我欲罢不能,你能对悲观的生活做点什么,咒骂它,然后继续活下去。
P叔的毒舌每次都会戳痛H和P的心,感觉是在不断的提醒我他们是多么的无能,多么的悲观,想着自己如果面对那样的刁难,得要多少乐观才能填上绝望的堤口。
P叔离开带走的那把枪,最后竟出现在了P叔的口中。
带走之前,爱情的宣言却成为了遗言...P叔的答案是那么充满力量让人无法抗拒...或许是P叔感觉自己是应该离去了...当年听着老H打着他的儿子时,他心里的负罪感被他藏的太深,他没法阻挡百年酒馆的关闭,也不愿看到百年基业就这样付诸东流...他不愿...不愿...他在P的幻想中最后那段对话,终于没有再刁难P了,也同时用父亲的口吻释放了困在幻想中的P...P因为少年的家暴以及精神的异常,不得不被人投以嘲笑的目光,上帝为P关上了一扇门,却再也不为他打开那扇窗了...P的生活就是药物药物药物...那次破天荒的约会,已经把P的魅力展现的淋漓尽致,就在P以为那扇窗就要开启的时候,却被家人无情的合上...是的,S姐或许从来没有爱护过P,S姐从来不知道被爱护是什么样的...她不懂已经走在地狱边缘的P是怎样的充满希望后挣扎了直接摔进了地狱...P双手盖住了哭泣的双脸...回去...这大概是他一生中听到的最坏的消息,他不能,他再也不能再回到那个地方了,他会再次疯掉...他就想最后和酒馆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他哪里都不会去的...高潮在P再次回到酒馆的时候,他看上去像是已经崩溃了,无言...面对H和S姐的关心,无言...H过来拥抱他,他顺势走到吧台拿起餐刀,面带诡异的笑容,那是犹如死神索命般的阴森,随着S姐的一生'No',镜头虽然黑了,我的内心却感觉黑暗侵袭,悲剧在心中上映...H的生活也是一团糟,并非表面的风平浪静。
时常会被P叔怼的哑口无言,那个橄榄球的笑话,笑到了现在...H面对自己的女儿也显得无从入手。
多年前的那件事情,使得他也有了今天。
前妻向他倾诉着他那些岁月轮到了自己,最后前妻的那句好人,可我不能像你一样,我不能一个人...H面对百年酒馆的何去何从,显得手足无措...看着S姐暴躁但却绝望的神情,看着p药物单...他不知道如何去选择,他也不明白为什么百年酒馆的决定权会在他手中,他不知道....他面对变形男和自己发生关系以后,表面看似无比冷静,内心却已经遍布恐惧...这可能就是这悲哀的生活给他的一个惊喜,但却没有喜...面试的时候,我一度认为他会被乐观感染,可我错了,第一次发现错的如此离谱,再次面对P的时候,他还是忘却了一切,忘却了他以为已经放下的...这就是扯淡的生活喜欢给枣藏棍棒...H的儿子终于在最后露面了,那么百年酒馆何去何从,如何继续调侃这悲哀的日子....
说这句话的人,一定没看过侯麦,没看过洪尚秀,没看过林克莱特吧。
正统的电影理论认为:对白推动剧情是种羸弱的表现,能用画面说清楚的事情,千万别用对白。
这种创作理论被视为一条真理,见于各种电影书里,刚学电影的学生们也常被老师这么劝诫。
然而有了侯麦们,电影人的创作领域被极大地拓展了。
电影里第一次允许一种“无聊”的存在。
传统的电影里,对白一定是为一个主题、一个人物、一条故事线服务的。
而在《百年酒馆》,在侯麦们的电影里,对白可能仅仅是里面的“人”(不是“人物”)想这么说。
政治、文化、哲学什么的都随便聊,看似无心,实际上却增强了观众的代入感,因为这他妈就是我们的实际生活啊--没有明显起承转合的说话和说话。
相比一般的电影,他们的电影显示出更丰富的意味。
当然,侯麦们和这部《百年酒馆》的对白风格细说起来也是不同的。
这部《百年酒馆》通篇传出一种《马男》里面的“丧”的气质,充满着尴尬的幽默,表现了一种荒诞的人生况味。
我认为这是关键。
这真是一部悲到骨子里的剧,他也许夸大夸张了一些东西,但是很多的因为童年的不幸,而造成的性格上的扭曲或者隐痛的大有人在。
我觉得不幸的家庭真是各有各的不幸,缺爱的Pete,曾经那么阳光那么美好,应该是这里最善良的一个人,就像最后一集对他们童年的回忆,面对要吵架的父母,他还能开出玩笑,但是在这样一个扭曲的家庭里,他最终得了神经病,一个人在进医院五年之后,只能在酒店打扫卫生,靠药物稳定情绪。
而Horace,懦弱冷淡,真是觉得他不值得任何人的爱,而他也不知道该怎样爱,他虽然是正常的,但他太冷漠和自私了。
他们的姐姐,刚开始我觉得她太自私了,在看完最后一集,才觉得其实她才是最清醒,勇敢的人,她想要个这个已经烂掉的地方决裂。
他们的爸爸,完成他们今天性格的罪魁祸首,是一个家暴,冷漠的男人,无论对他妻子还是小孩,他是他们悲剧的始源,但是他呢?
他是否在童年时也曾被这样对待…就像不知道谁说的,悲剧就是将美的东西撕给你看,这个剧我们就看着pete的毁灭,但是那么一点点温暖来自别人给予pete的关爱,以及这个酒店终于倒了,所谓的传统,有时候就是枷锁。
但是应该很多人都有童年这样那样的创伤,而我们还要继续和我们的父母相处,我们应该怎样调节我们的情绪?
怎样建立健康的心理情绪,怎样成为一个好人?
怎样当一个好父母?
当父母也是一种修行…
第三集horace的前妻来找Horace,跟他说她和现任丈夫的爸爸,也就是她公公搞上了,她不知道现在该怎么办,快崩溃了,她之所以来问Horace是因为当年Horace和她妹妹搞上了才导致他们离婚,于是她想问Horace当年是怎么挺过来的,临走的时候,Horace的前妻对Horace说:我很羡慕你,真的,你的心态很平和,你选择一个人过,这说明你认可了自己,我不行,我受不了那种孤独,我没有你那么坚强。
Horace听完五味杂陈,他清楚的知道自己的生活也是一团糟,根本不是她说的那样。
但他最后啥也没说,只是尴尬的互相祝福了一下就再见了。
结尾处Horace一个人坐在酒桌前发呆,默默喝上两口,完结。
卧槽,这种每个人的生活都是个烂摊子好多说不清道不明就算说也没人真正能懂的感觉,真是丧到骨子里了,这些玩喜剧玩到高境界的人啊,都是大丧逼
注:本文后半会存在严重剧透。
百年酒馆一度风靡社交媒体,那时你经常可以刷到这张截图:
或者是这张:
看起来像是某种丧式鸡汤。
事实上,很多人将这部剧与《深夜食堂》做对比,认为是更压抑的美版《深夜食堂》。
但我觉得两者相差甚远;因为图上说着“生活可能会好起来”的人,最终走向了观众不会想到的结局,就像被一张塑料膜蒙住脸那样,观众只能眼看着一切发生,窒息又无能为力。
一定要说,也更像日剧《火花》一点。
所以如果让我给百年酒馆选择一张具有代表性的截图(这很难,因为这实在是一部难以被只言片语代表的佳作),我可能会选择这张:
:)布鲁克林的百年江湖最近又看了一遍百年酒馆。
三集之后失眠了,昏昏沉沉中在网易云扒拉歌单,从Horace and Pete听到America,不到二十分钟就能听个来回,我反复播放了四五次。
凌晨三点,闭上眼睛脑海里都是那几句最悲伤的唱词:Hell no*糟糕*I can't complain about my problems*我无处倾诉苦楚*I'm okay the way things are*日子不好也不坏*I pull my stool up to the bar*我为自己搬一把小凳*At Horace and Pete's*在这百年酒馆*今年过年时朋友向我介绍了路易C.K,美国最炙手可热的单口喜剧演员之一,其代表作《路易不容易》连投五季,获奖无数,其中不乏艾美奖这样的重量级奖项。
在此之前对欧美圈不甚了解,抱着打发时间的心情看了一季路易,单元剧混杂着单口表演的形式,诙谐无厘头,撕开生活四处翘起的破旧胶带,于是观众可以看到一点内里,但点到即止,虽优秀,也总归不至于失眠。
路易更像那种吃饭时睡觉前会毫无负担随手点开两集的类型。
而百年酒馆是在点开每一集前都需要花很大力气按下播放键的类型。
而路易C.K不惜与制作方解约口碑热度双收的路易不容易系列,也要独自投资制作百年酒馆,他笃定:这是我做过最好的事。
他显然是对的。
故事从纽约一个老式酒吧开始。
1916年,正值一战中期,美国人开始买得起汽车,百老汇搬到了格林威治村,一头大象被起重机绞死,一对名叫Horace和Pete的兄弟在布鲁克林开了一家酒吧。
从开业这天开始,他们就决定只卖啤酒、苏格兰威士忌、波本、伏特加和杜松子酒,不论时局如何变化,曼哈顿的酒吧已经可以提供上百种鸡尾酒,他们都固执地坚持这一传统,并成功坚持了一百年。
听起来挺酷的,其实没什么意义,就像他们坚持老板一定是家里那个叫Horace的男丁,而Pete一定是他的合伙人一样,没什么意义。
看的时候我忍不住想,多么神奇啊,一百年来这个家里一定有两个以上心智健全的男性继承人。
要是他们的孩子中间出了同志呢?
嬉皮士呢?
或者不婚主义者,或者被某个邪恶的东方村庄诅咒,生下一群女孩儿呢?
但是没有。
所以你就会明白,这是一个不会诞生同志、嬉皮士、不婚主义者的家庭,这是一个典型的,传统的,被大男子主义保护的家庭。
运气不好的话,这样的家庭会诞生政治家、商人、精神病患者和罪犯。
运气好的话,则会诞生一些最普通的丈夫。
所以在这样古板压抑的地方,被保持下来的当然不止是经营方针,还有一百年来的苦楚、折磨、沉默和不可言说。
它们被打包好,作为包含在这座酒馆遗产里的一部分,从一任又一任的可怜的Horace和Pete手里,积累着,叠加着,作为给下一代的附加惊喜。
时间到了2016年。
这一任的Horace结束了失败的婚姻,有一个不和他说话的儿子,和偶尔与他说话的女儿,带着困惑和颓唐,回到了这个自多年前母亲带他和姐姐离开后,就不曾回来过的地方。
虽然经营状况每况愈下,但酒馆像一匹苟延残喘老马,叔叔老Pete和哥哥小Pete,加上茫然无措的他,是百年酒馆的新一代经营者,和守墓人。
HOME , SWEET HOME全剧有很多混蛋,而老Pete是混蛋中的混蛋。
他是你可以想象到的最坏的那类父辈集合体,恶毒而自私,脏话的百科全书,路过的狗都会被强加上他那些有毒的价值观,并且最重要的,丝毫不以为意。
他是我们所有人的梦魇,是对家庭恐惧和厌恶的化身。
从另一个方面来说小Pete,是这些混蛋中的天使。
他年轻时帅气,幽默,是校棒球队的主力,所有人都喜欢他。
他本应拥有完美的人生,然而在母亲终于无法忍受老Horace而决心离家的那一夜,小Pete因为弄醒了父亲,没能和Horace、Sylvia一起逃离这个家,最终在父亲多年的折磨下患上了严重的精神疾病,必须靠药物维持清醒,否则就会被迫关进精神病院。
Sylvia作为这个家庭里为数不多有重要戏份的女性,要强,刻薄,自私而又聪明。
她向来我行我素,时常歇斯底里,为了在这样充满男子气概的环境里获得一席之地而张牙舞爪,虚张声势。
迈入中年后,她身患癌症,急需治病钱,于是咬牙回到这个并不欢迎她的地方,试图卖掉酒馆来获得属于她的那一部分财产。
而为此,她不得不与所有人抗争。
其他角色包括他们的孩子,酒馆常客,偶然闯入这里的路人,老Horace的最后一任情人,以及所有随处可见的普通人。
他们用各种小故事、零碎的谈话、无厘头的想象和一些亟待发泄的情绪,连接起这个见证了太多人情冷暖、世间百态的酒馆里所发生的故事。
糖会融化消失,你也是既然要讲故事,当然少不了爱情故事。
剧中数段两性关系都颇有意思,Horace的前妻Sarah,Pete和他在交友网站上认识的年轻女友,Horace的两段露水情缘,以及最让人动容的,Pete和他的病友Trisha。
这些关系中有的不欢而散,有的被迫分开,还有一些成了人生中永远无法弥补的悔恨和伤痛,但它们都如此真实,如此富有血肉,于是连其中背德、荒谬的部分,也只是更加凸显了人在面对爱情时的真诚和深厚。
首先是Sarah的部分。
第三集路易C.K采用了对电视剧来说十分大胆的手法:在没有任何角色介绍和铺垫的情况下,让她进行了一段长达十分钟的独白,剖析她是如何罪恶地,肮脏地,与自己的公公发生了关系。
我们不常在各种作品里看到对暮之将近者情欲的刻画,他们的欲望往往是隐形的,女性更甚。
大多语境下隐秘情事对年轻女孩来说尚且不堪启齿,更何况是已经上了年纪,被认为不再拥有魅力、生育价值、欲望的女性。
但这段独白非常主观地、毫无避讳地、勇敢讲出了这一切,带着上了年纪的女人对性行为本身的坦荡和对自身情欲的犹豫,说出:“我只是躺在那里被看着就快要高潮了”。
她羞愧,但不羞耻,和类似题材的电影《祝你好运,里奥格兰德》中年过六十的女人所展现的,那种修女般对欲望的挣扎与忏悔大相径庭。
这段独白实在非常、非常动人。
而最精妙的设定是,Horace和Sarah的分开正是由于他出轨了自己的妻妹,致使两人同时怀上了孩子,分别生下了一儿一女。
事情败露后Sarah恨透了Horace,以至于他们的儿子拒绝承认这个父亲。
如今二十多年过去,她却坐在这里,向Horace告解自己背德乱伦的罪恶。
人在什么样的时候无法控制自己的欲望?
是出现了无法抵御的诱惑?
是对道德的叛逆和失望?
还是对现状感到不满,在破窗效应的驱动下,寻找最危险、刺激的发泄口?
Horace对此的解释十分简单:不满意现在的婚姻?
干一个姻亲就解放了。
我非常喜欢的部分是,Horace询问她,你是否原谅我?
她回答,不,我永远不会原谅你。
但我已经不再生气了,这些愤怒随着时间已经烟消云散。
最高尚的人,也会有那样的瞬间和可能,做出自己最不齿,甚至于狠狠伤害过自身的事。
但这不代表道德的沦陷,人性的崩塌,或者对自己的不诚实。
正因我们偶尔诚实,偶尔屈于灵魂中黑暗而卑鄙的部分,才会犯下一些无法挽回的错,再用余生去弥补。
因为我们都是普通人。
但正是这些弥补的努力让我们动人。
Pete和年轻女孩Jenny之间的故事则非常可爱。
二十六岁的Jenny在交友网站上填写了虚假的年龄资料,她声称自己已经四十五岁,从而获得和Pete这样的老男人线下约会的机会。
初见面时,面对意料之外的年轻女孩Pete相当无所适从,或许还有一些被欺骗羞辱的愠怒,数次意欲离席;而随着Jenny逐渐的坦诚与话题的深入,他得知Jenny只是比起冒傻气的同龄人,更喜欢有风度、有教养的优雅男士。
随后为了缓解这个小骗局给两人之间带来的尴尬,他们开始列举对方的优点,像某些互助小组会,笨拙但真诚,最终成功开始了一段甜蜜的恋爱。
交往数日后,Pete在内心深处明知家人不会赞成的情况下,依旧怀着一丝希望和期待,将Jenny请来家里做客,见见他的姐弟。
但Horace缺乏同理心,时常坦诚到伤人;Sylvia正在化疗,用头巾包裹自己光秃的脑袋,心已经和肿瘤一样坚硬。
他们冷漠尖锐的态度刺伤了这对热恋中的爱侣,Jenny最终不堪羞辱愤而离开。
临走前,她这么说道:我对待狗的方式都比你们对待Pete要好。
这件事显然深深打击了Pete。
我也是从这一集开始,重新审视了姐弟三人之间的关系:面对来自上一代的强权和压迫,他们能够同仇敌忾,小Pete甚至一反常态不惜向老Pete放出狠话;而当他们终于摆脱阴影,能够面对彼此,却还是在给对方带来不断的伤害。
我不否认爱是存在的,但在不知爱为何物的家庭里,在从来没有享受过温情的家庭里,伤害是他们惯常自卫的武器,甚至在他们的价值观里,伤害很可能等于爱。
这来自他们成长的家庭,来自他们所接受的教育,来自于他们从上一代人身上亲身感受到的。
他们不愿相信Pete和Jenny能够有完满的结局,不相信Jenny可以接受全部的Pete,或许更残忍地,他们从一开始就不相信Pete可以获得幸福。
我们从不吝于对自己最亲密的人抱有最恶毒的假设,而正是爱给了我们这个权利。
麦卡勒斯在《伤心咖啡馆之歌》里曾经这样写道:我们大多数人都宁愿爱而不愿被爱。
几乎每一个都愿意充当恋爱者。
道理非常简单,人们朦朦胧胧地感到,被人爱的这种处境,对于许多人来说,都是无法忍受的。
因为爱者总是想把他的所爱者剥得连灵魂都裸露出来。
所以显然,所有这些关系都没有一个好的结局。
美好的爱情昙花一现,孤独的结局才是宿命,这是无法抵御的不可抗力。
人们唏嘘,但并不忧伤。
这也是得益于路易C.K扎实的单口喜剧功底,让他有余力把所有沉重的部分都处理得如荒诞喜剧,将癌症、自杀、婚外情、乱伦等等好莱坞式狗血要素展现得如此自然,并且精彩。
但深刻的部分并不会被笑话掩埋,它们早已融进血肉,人们在日后往往会先回忆起这些故事里可爱、有力量的冰山一角,但海面下的冰山,那些故事里仔细想来非常压抑的部分,才是最不可言说而有魅力的存在。
这就像爱情本身,忧伤的部分才最珍贵。
就像《窄门》里写的那样:再见,我的爱人。
现在,最美好的东西......就要开始了。
我们只是抽到了坏签如果爱情是故事中苦涩药汤的调味剂,那么苦涩的来源当然是家庭。
假设我们遇见一个人:TA内心格外忧郁,眼睛格外悲伤,情绪总是不稳定,或者被贴上一些特殊的标签。
大多数时候,我们会猜测:TA一定有一个凄惨的童年。
很奇怪在21世纪凄惨的童年还是如此随处可见。
情况是,当人不再面对饥荒和疟疾,束手无策的贫穷时,苦难会失去宿命感,人们会陷入无法停止的自我诘问:为什么偏偏是我?
我不愿再过多赘述父权制的危害,以及它对一个家庭可以造成多么深远的伤害。
我在想,这种壁垒是否只要亲子关系(或者说权力关系?
)依旧存在于这世上一天,就永远不会消失。
路易C.K将这件事讲得既生活,又深刻。
在第一集,仅仅通过短短五分钟的对话,Horace和女儿Alice、以及老Pete和Marsha之间三代人的鸿沟被刻画得入木三分。
观众看Horace像个束手无策的熊般围着Alice蜷起来的刺打转,傻得要命,急切却又不会反思自己,永远在做一个逼迫者的角色,期待着能得到一个无罪的答案,而明知答案不会来。
这些父母亲,总有一种不属于他们这个年纪的天真,那就是相信自己曾经造成的伤害都可以随着时间的流逝消失,或者甚至相信他们不曾造成伤害。
记忆是神秘的,他们的记忆更神秘。
于是我们徒劳地解释、争辩、试图唤醒一些实际上并不存在于他们脑海里的回忆,仿佛自己是什么平行宇宙穿越者。
当Alice与Horace讲了关于乌龟和青蛙的故事,Horace沉默了,甚至这一个沉默,已经是多少人求之不得的来自父母的示弱。
此时Marsha出现了。
作为一个保养得体的经典“狐狸精”式老女人,报复性对Alice说,你太胖了。
你不开心,因为你太胖了。
老Pete在一旁帮腔,两人进行了一番让人匪夷所思的羞辱和指责。
最终被反驳的Pete十分愤怒,他说:我本是想安慰你。
这是又一个来自父母的绝招:把好话坏话都说完,不接受,就是不识好歹。
如果说Horace还是一个虽然犯了严重错误,但还在弥补的人,那么老Pete就是那种让人绝望的,只能用全力祈祷他早日离开这个世界的长辈。
相信我们很多人心里都有这样一个人选。
他们是来自上个时代的噩梦,来自大男子主义还被称为美德的年代,冷酷无情,自私易怒。
他们热爱用自以为正确的方式对待后辈,绝对不会承认自己是错的,甚至从不怀疑。
那是一种难以言喻的自信,来自于他们未曾被更高级的权威所打击,未曾迈出自己世界一步的,井底之蛙的人生。
语言在和他们的沟通中失去传递信息的能力,孩子们唯有被压抑的、无助的、懊恼的愤怒所吞噬,最终换来父母的一句:“你干嘛生气啊?
”路易C.K在最后一集的回忆里扮演了老Horace,我不得不说他演得极好,由于Horace的演法和路易不容易没有太大差别,我们都习惯了他一脸衰相,被生活和其他人指挥得团团转,无从安放的手摸一下稀疏的后脑勺,再不确定地放下去。
而在这一集他完全演出了老Horace的阴鸷,喜怒无常和不讲情理,他的阴影折磨着家庭里的每一个人,一声咳嗽,一个眼神,一次皱眉,让家里所有人包括观众都忍不住担惊受怕。
这是很多东亚小孩会共情的场景。
哪怕我们有朝一日已长大成人,羽翼丰满,拥有足够逃离沼泽的力量,偶然间目睹这样的景象,依旧会那么几秒呼吸不自觉急促起来。
很多人哪怕自己已经为人父母,也无法逃离这样的阴影。
然而有意思的是,这样被折磨得毫无办法的母亲,依旧有力气殴打自己的女儿。
我对这个细节很感兴趣,当彻夜未归的Sylvia回到家里时,面对她相当激烈的言语顶撞,她的母亲将她锁在房间里痛打了一顿,暴躁的老Horace竟只是放了几句狠话;而他在小Pete将自己吵醒时一直打他到这一幕结束。
在一个家庭里似乎连对孩子的殴打都是分工好的,我其实注意到不少家庭都是这样,父亲打儿子,母亲打女儿。
我都不知该称这为讲究还是别的什么。
母亲疼爱儿子,又恐惧他们有朝一日也会拥有像自己丈夫那样的力量和气质,父亲则在女儿身上存放最后一点面对家人的绅士风度。
而当他们面对与自己同性别的孩子时,又敏锐而尖酸地看透了他们作为同性与自己共通的那部分弱点,所以母亲会用最刻薄的方式羞辱女儿不知检点,而父亲会抓住儿子每一个柔软的部分作为男子气概丧失的佐证。
他们最清楚,什么能让自己的孩子丢脸。
可不论是怎样的方式,伤害都不会被抹去。
就像桌面的一个凹洞,哪怕被填上木屑,涂上油漆,打磨得与其他地方并无二致,但桌子会知道自己曾在那里有一个洞,只有造成这个洞的人会忘记。
可是父辈终究会死去,徒留活着的人永远在活地狱。
幸运一些的人逃离了,只偶尔在梦里痛苦呻吟;不幸的人被毁掉一生,再无什么好失去。
在这样的环境下小Pete患上了严重的精神疾病。
他就是活着的百年酒馆——如果这地方有实体,百年来的情绪有依托,他就是那个活着的棺椁。
Pete当然不是没有得到过一点爱,老Pete会当众取笑Horace,但会说小Pete帅气,学习优秀,有女朋友;他会在小Pete挨打时站在楼梯口,点上一根烟默默地站上一会儿;他会在小Pete赢球时在吧台后面说上一句:干得漂亮。
这一点点连温暖都称不上的细节,在谜底被揭开后,却让他成了小Pete在人生最后的时刻,潜意识里最后与他对话的人。
不是他当成父亲大半辈子的老Horace,而是老Pete。
你看,亲子关系从来不是平等的,从来都不是。
是人们的自由选择让爱高贵,而并非自由选择的亲子关系,从一开始就是在抽签,抽你是否遇到了真正懂得爱的人。
我回想起袁哲生在《父亲的轮廓》里是这样结尾的:“我”从床上坐起来,和推门而入的母亲的目光不期而遇。
“我”大喊了一声:妈!
母亲颤抖、啜泣起来,“我”非常后悔,不知该如何面对这个终将到来的时刻。
“我”坐在黑暗里,心中又重新燃起了一股想死的念头。
这终将伴随我们一生。
幸运的人值得用一生庆幸,不幸的人,只得接受我们抽到了坏签。
只能这样。
注意:以下内容涉及严重剧透。
心是孤独的猎手我在最后想要讲讲Pete和Trisha。
我没有把他们的关系放在前面讲,是因为他们并不能被简单的爱情所定义。
Trisha患有图雷特综合症,比Pete更早地被送进精神病院,几乎在那里度过了童年与青春期。
她的病症让她在出院后无法获得稳定的工作,但每个人想起她时都只能记得她的笑脸,因为她永远在不犯病的时候努力地做个好人。
Pete是她在医院里最好的朋友,他会保护她,倾听她,给她勇气。
Pete似乎对Trisha的夸奖不甚当真。
他总是反驳Trisha对于他勇气的赞美,观众也不明白,在这样一个已经衰老,失意的人身上,勇气之神如何会垂青?
而在第九集结尾,老Pete向观众讲述了小Pete的青春时代。
那个刻薄的,不近人情的,没有一句好话的老Pete,如前文所提到的那样,承认了小Pete曾经英俊幽默,招人喜欢,有数不尽的优点,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拥有大把的勇气。
这不仅仅是冰球而已。
这是一种对未知和热爱的洒脱,更是不拘泥,不局限,不畏惧自己所拥有的东西的自信。
当人一无所有时,想要追逐梦想是简单而自然的;而当人拥有什么时,迈动脚步变得那样艰难。
这段简单的陈述确实让我动容,私人来讲,我从学生时代起就一直从事着我不喜欢的专业,我曾经有那么多机会摆脱它:考研时,找第一份工作时,可我都放弃了,我没有那个“去你的!
我想试试”的勇气。
所以,Trisha是如此深爱Pete,并不仅仅是男女之情,更是因为那些不被大多数人理解的痛苦和困顿被包容了,因为自己曾从他这里窃取了太多的光。
同类人的惺惺相惜不足以形容他们的关系,天涯沦落人的病友更不适当形容他们的关系,友情,爱情,亲情,这些都不是。
他们是两只小僵尸。
怪异,危险,互相鼓励对方终有一天能平安无事地与人类共存,终有一天不再害怕盐或者大蒜,会自在舒适地走在阳光下。
甚至终有一天能变回人类。
理智的部分告诉我,如果他们确实变回了人类该多好;情感的部分告诉我,我们都应该变成小僵尸!
这世界烂透了。
为什么有人活在炼狱?
而事情只会变得更糟。
Pete被告知他的药物即将停产,他不得不在药用完后回到精神病院时,他崩溃了。
勇敢的Pete脸上是多年来的忧伤也不曾刻画出的不安与恐惧。
他的手颤抖,他形容虚浮,只要一想到要重回那个比炼狱更可怖的地方,Pete几乎要提前失去他的理智。
Trisha是此时唯一还能走进他内心的人。
于是他们私奔了。
带着食物,不多的钱,勇气,和最后一小瓶理智。
这很可能是Pete第一次和女孩旅行。
甚至可能是他多年来的第一次旅行,但注定也是最后一次。
他们租车去上州,只有他们,虽然没有实际看到,但他们想必和《遗愿清单》、《最爽的一天》这样的电影里那样,在用尽每一秒享受现有的幸福。
最初是那么快乐,可百年酒馆毕竟不是理查德·柯蒂斯的电影,没有问题会迎刃而解,没有任何一个奇迹会发生。
所以Pete控制不住在深夜里恐惧。
Trisha的幻想天真到可笑。
说句题外话,我们事实上也正是这么做的,对心理疾病患者说着“这不过就是想法。
你为什么不能控制它?
”从而进一步加深、扩大这种霸凌。
有一回我搜索一部电影,叫做《人道主义吸血鬼在寻求自杀志愿者》,而跳出来的第一个页面,是一个令人啼笑皆非的链接,上面写着大大的“救我!
”这是我第一次发现原来搜索含有负面意义的关键词真的会触发心理保护机制。
但看看这“保护机制” 是怎么说的吧:一个粗制滥造的小短片,告诉你所有苦难都是鬼屋的NPC,他们没有恶意,他们是想让你开心!
我瞠目结舌。
纵使我是一个心理相对健康的人,依旧感到一些嘲弄。
不难想象真正搜索“自杀”的人,会有什么样的感受。
但Trisha当然是真诚的。
Pete与其说是被她说服,不如说是因为他实在太久违没有感受到爱,面对Trisha如此热烈浓厚的爱意,我相信他什么都愿意试试。
他从来愿意试。
毫不意外,几天过后悲剧在Trisha的出租屋发生了。
没用完的药也被发疯的Pete冲进下水道,他打伤Trisha(她绑上绷带后倒是真的很像可爱的小僵尸),四处流浪了数天后,在一个或许下了雨的夜晚,失魂落魄闯进自己记忆里的酒吧,捅死了自己的手足,世上为数不多还爱着他的人。
路易是个很委婉的人。
如此让人心碎的结局,实际的表现手法只是屏幕一片黑暗。
那些最难以忍受的部分并没有活生生摆在眼前,比如Pete在医院的场景,比如Pete流浪街头的场景,比如Pete捅死Horace的场景。
观众得以在不过分情绪化的情绪里,在震惊之余,咀嚼品味这漫长的,难言的孤独与寂寞。
连Pete和Trisha这样最纯粹,最真挚的关系也破碎了。
那么一家早已摇摇欲坠的酒馆,自然人去楼空。
最后十分钟的表现手法算是比较常见的类型,因为现代观众的挑剔,在传统的反转后短篇幅内接上另一个反转,同时也不能太多,以免造成情绪滥用和审美疲劳。
从Horace以为Pete已经不在人世,到他被新来应聘的侍应生拨动心弦短暂地抛却了悲伤;再到Pete回家,以为一切都会好起来;最后Pete拿起那把切洋葱的刀。
这是整个十集里最跌宕起伏的十分钟,你甚至没反应过来突如其来的剧情颠覆,一切就已尘埃落定。
短暂的黑暗后,Sylvia像一个幸存者般站在灾难过后的风暴中心,收拾起满屋狼藉,最终要离开这个地方了。
她向来都是最自由、最叛逆的那一个,因为她是没有继承权的女人,她是百年酒馆不在乎的女人。
女人没有国,女人也没有家。
最终,我想大多数人都会同意这件事:每个人都是孤独的。
如果你不这样认为,那么你确实幸运到让人妒忌。
饥饿的人可以通过进食来消解饥饿,疲惫的人可以通过睡眠来消解疲惫。
但孤独的人并不能通过陪伴来消解孤独。
人们聚集在一起,想要用他人的故事来填补自己空虚的渴望,结果只是将内心的怪物喂养得更加庞大,既然信息一经表达便面临失真的危险,那么孤独成为每一个深夜买醉,倾诉衷肠的人的原罪,也就成了某种必然。
联系一句托马斯迪兰的诗:而死亡也不得称霸——我会认为,可能死亡不得,但孤独可以称霸。
孤独将永恒。
确实不愿再相信“尽管如此还是要活下去”、“因为人生总有一天会变好”或者是“依旧要爱这个世界”这样的规训。
谁都没资格要求任何人热爱生活,谁都没必要在认清了生活的真相后依旧热爱它——谁又能真正认清呢?
明明不幸随时都可能降临,今天却也因为一次邂逅而将悲伤暂时忘却了。
人们是如此顽强的动物,又如此目光短浅,只会被眼前的喜悦或难过占据心头。
谁能知道未来会怎样呢?
但我们都有一条要走的路,康庄大道或者是死胡同。
但管他的!
我们可以试试。
很喜欢这个结尾。
大家热热闹闹站在一起,告诉你一切都是假的,这只是一部电视剧,你可以自由选择接受这些情绪或者一笑了之。
所以我也想说,虽然写了很多分析了些有的没的,但Whatever!
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理解,在有的人眼里我也一定是在放屁。
但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亲爱的朋友,快去看《百年酒馆》吧!
:)
作者/makk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Staged群像
第一集几乎没有背景音,真心不适应啊,交代了背景和主要人物的基本经历,里面关于人的笑话是笑中带泪,还是听听自由和保守两派对各自的看法比较好笑! 然而,前妻的故事太神了!
探讨变性人的话题,关于Trump的话题,关于Pete被收回清醒权力的绝望,前妻的绝望境地,前女友的短暂婚姻,关于家庭暴力,这哪里是喜剧,分明是深入骨髓的反省与彻头彻尾的悲剧!
生活一成不变的绝望,依然想要倾诉,将这些那些味道极坏又感触极深的人生片段,以苦涩的笑容留给这个最好的时代,这个最坏的时代!
它让我感觉很舒适,非常舒适。
它让我感到很轻松,就和酒精一样让我不再因为杂乱而紧张烦躁,但是更加干净。
《1984》有提到也许最好的书籍就是告诉你已经知道事物。
它像极一首民谣,缓慢低沉自然,让你感受深刻。
剧里面的剧情挺糟糕的,但现实不就是这样嘛,它把痛苦和人生摆在你面前,它不是编造一个美好剧情类似心灵鸡汤一样的治愈你,说实在这没什么用,它是让你去直视它,平静的接受这一切,我们恐惧的其实是恐惧本身。
看完最后一集真的是 这是我人生看过最大的悲剧 如果只要有一个人 一个人在他们年轻的时候真心关心他们都不会有这样的悲剧 fuck this shitPete是真正有勇气的人 有勇气接受操蛋的生活 接受人生可能永远可能不会更好 但饱含希望 经管生活糟透了 但依然可以期望生活可能更好 不抱怨 不愤怒 坦然接受这一切 只是安静的期待着 世界只有一种英雄 认识到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 更何况这是Pete 很少有人比他更惨了
第一集特别有意思的一段情节是从33分43秒开始、进行了5分钟的一场关于美国派别之争和民主制度的对话一开始一个保守派DA助理和一个大胡子自由派在吵架,一个路人坐在他们中间(L是自由派,C是保守派)L: You conservatives are trying to find something in Hillary’s emails because you have nothing real to say about her. You’re incapable of a real debate.C: Well the problem of your liberals is you think you’re the good guys, you think that gives you a pass to do random criminal acts, you know? Ooh, I saved an owl, now I can go kill a baby.L: That seems like.. you must know that’s not true.路人看不下去了,说这有点儿意思哈,问他俩会怎么互相定义对方C: Just P.C., fucking fake, animal rights, and gay agenda, always pushing the liberal agenda. They hate Christians and they hate white men. You know what, ‘cause they don’t think it through. And they think they’re better than everyone else and that they should tell everyone else how to think. They’re just fucking assholes.L: Uh, just Jesus everything and they hate gay people, and racist but pretending they’re not, and they’re selfish and they only care about money, and they think everyone has to do their conservative Christian shit.这时候路人得出了第一阶结论,因为他们一开始就看低对方,所以尊重就无从谈起接着他让他们定义一下自己C: Conservative means values. Having values and sticking to ‘em, and defending what’s right and not just saying what somebody said is right that year, you know what I mean? There’s things in this world that are right and wrong and always have been. And you have to respect where this country came from and you have to hold on to that. And the fact that country and God and life, those are all sacred things. And people should respect each other, and government is there to facilitate, alright? It’s not there to control people. And the way you get the best out of people is to make room for their strengths, not by overcompensating for their weaknesses.L: Just being open to things outside yourself, having your eyes open and thinking about others, and being aware that our planet is precious and we’re responsible for that. And people need to listen to each other. And be decent and tolerant and that a diverse community is a strong community, and sometimes the little guy needs a hand, and we’re strong enough to do that so we should.路人说这听起来都合情合理嘛,那如果你们互相站到对方的立场,就没可能达到某种共识吗?
结果这时候,路人二号开口了(X2代表路人二号,X1代表路人一号),接下来的对话开始讨论民主制度X2: Who said they want that? They’re not trying to reach an agreement. This is fucking sports.某角色插话:Hillary Clinton is a cunt, and I am a liberal.众人笑C: Look, do you know how lucky we are to live in this country? You think this conversation is gonna happen in any other country?L: Give me a fucking break. This country is not that great. It’s not even a democracy anymore.X2: You know what the sad thing is? This country has such potential. It’s not a democracy, you’re right. But it could be, tomorrow. If the people woke up, they could change the whole thing. The whole system’s set up and waiting. It’s just sitting there like exercise equipment, waiting to be touched while your fat ass watches TV. If everybody woke up tomorrow and said, “We’re not gonna spend another fucking dollar, or cast another vote or fight another bullshit war, until we get our fair share,” That shit would change tomorrow. But it fucking won’t, and the framers knew this. That’s the sick part. They were sitting in their little room with their buckled shoes, and one of them, probably Jefferson, because he had the clearest head from blowing all his jizz on slave faces, said, “Hey, the way to control these people is not to suppress them. That doesn’t work anymore."他的意思是,不民主的根源还是在人们自己,根本不愿意抓住那些权力X1: That’s right, that’s what history told us. Look at the French. Look at Cromwell. They knew that every time you give the control to the people, all the control, they don’t want it, they give it right back.X2: Because they’re fucking sheep. The reason the few and the rich control all the powers, because the many poor and stupid let them. They are too afraid to try to succeed at anything, they want to dream about rich people and never be one. It’s pathetic. And then you sit here, doing your little “Punch and Judy” Puppet show, as if it matters if you’re a liberal and you’re a conservative. You’re both suckers.一番争论之后的结果就是,刚才骂希拉里的那位自由派女士举杯:Sheep suckers!大家一同举杯同庆This is just so American.
嘴炮一箩筐,整天听人探讨价值存在意义那一套,真的会烦。
弃
一集弃
丧剧之王
太散乱琐碎了,这种风格不适合我
坚持了两集半 还是弃了
真的不是我的菜
看了这部传说中的神剧,就,真太不是我的点了:叨逼叨的丧逼剧。给三星是演员演技都没的说。
I love Louie, but to be honest, it's too slowly paced and kinda boring
嗯?
This shit show really pissed me off.一群烂人末年的自我挣扎。真没人一拳打在傻逼Uncle屁脸上 都是好脾气啊 管你特么事一百年还是五千年历史,out of era 就毁灭吧。别跟我说同情,我不同情垃圾。谁遇上任何一个父母都是倒了n辈子的霉。另外,垃圾纽约。
还是更喜欢路易不容易
一家历经一个世纪的叫做Horace and Pete的酒吧依然苟延残喘着。百年的H&P就像一个百岁的老人,它附着在酒吧里的所有人的身上,他们丧,他们固执,他们混不吝,他们的日子过得不好不坏。可是,一切刚好才是最好,不好不坏就是最糟。
愤怒 无奈 痛苦 甚至绝望…把生活中最不好的都给你看。看着看着总是到了想哭又哭不出来的临界点,很奇妙却也很真实。是很棒的一部剧!
太丧了太丧了
这部作品能够得高分,显然是因为受众少。
郁不得解。
Hell noooooooooo...
刚学会唱片尾曲竟然没有第二季hell no【熟度 /s/1jIc9vtO 码 fimt 】
8.19 皱着眉头挑衅观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