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夜醒了,翻豆瓣,广播里提示种草很久的几个电影有片源了。
选了一个适合冬天窝被窝里看的电影《公羊》。
喜欢北欧 荒凉 平淡 寂寞 压抑 冷漠 温情 羊 心灵 笨笨的执拗 白胡子老爷爷 在冰岛一个与世隔绝的山谷里,两位穿着北欧款复古毛衣的白胡子老爷爷,简单的情节、干净的画面、寥寥几句的台词。
因为满眼都是白雪皑皑的冰山,才显得夜晚烛灯的光晕更温暖。
因为要长期忍受孤独和无边的沉默,他们把所有最激荡的情感、最柔软的话语都给了羊,先辈传下来的品种,他们赖以生存的羊。
长期生活在人潮涌动的城市里,很难想象一辈子面对无边无际的空寂是什么样的感觉。
片子告诉你心灵的富足并且守护你所热忱的比物质的充裕更让人充实。
放在手边的书、从羊舍向外扒忘皑皑白雪、每年一度的公羊选美大赛,电影里印象最深的一个情节,这一天老爷爷穿上了西服、买了牛排、点上蜡烛,像过圣诞节一样精心布置,而这一天不过是为了庆祝种羊交配的一天。
我想说是这种一个人的狂欢更让我羡慕。
喜欢这类题材电影的原因是没有鸡汤和激烈的矛盾冲动,因为台词少画面美,导演不会直抒胸臆的告诉你想表达什么,从主人公的眼神里去猜,从他们的生活里去找。
适合闲下来打发时间,或者一家人坐在客厅喝茶吃水果时,一个风景不同的文艺片。
为亲戚们找个话题,同时也能减少尴尬时间。
和自己另一半聊聊天,看个爆米花电影,躺在床上幻想以后的人生,也蛮暖的。
若是非要我写140个小正方就很没有必要了,真的很服这个条件好吧,说起孤寂,公羊小日子过得还挺好,后宫佳丽三千人,并没有三千宠爱在一身,一视同仁,该见谁见谁。
影片最后怎么还发出了对资本家的不满与不理解。
他们有低保的丫,不是还蛮多的么。
家里用的也不是很好,可能都是朴实勤劳的牧羊人吧。
(芷宁写于2016年5月30日)对很多影迷来说,冰岛导演格里莫·哈克纳尔森的名字相对陌生,冰岛语的影片也相对陌生,因这部《公羊(Rams)》有着明显的北欧风格,也易被以为是其他北欧四国制造。
影片的叙事基调较稳,颇耐得住性子地在“方寸之间”讲述着一段以羊之名的亲情故事,属小格局下诠释人性与情感的温情小品,剧情简单到可以概括为十六个字:兄弟隔阂,经年累月,以羊为线,终得破解。
故事简单,并不意味着单薄乏力,该片剧本还是相对扎实的,偶尔,还有铺垫太过足够的嫌疑,如事无巨细地再现了片中孤僻老哥俩中的弟弟,一个人生活还不凑合,爱听歌剧,爱阅读等细节,并以此对比哥哥生活状态的邋遢粗劣。
影片对白很少,故事讲得有条不紊,从公羊比赛到发现羊瘙痒症,从接到指令到动手清理,从私藏“根苗”到秘密被发现,从兄弟阋墙到关系解冻,一步一步,以平实的电影技法推动着故事的发展,塑造着相对饱满立体的人物形象,呈现着矛盾凸显的兄弟关系。
片中的兄弟俩乍看上去像双胞胎,都是大胡子,身材肥胖臃肿,两人若是扮起圣诞老人来,绝对只需换套服装即可,体型上第一印象中的唯一区别只是,哥哥比弟弟“丰满圆润”一些,这两个年纪一大把的亲兄弟已40年没说过话,而他们的房子却是比邻的。
对弟弟而言,哥哥的不羁人生简直是一种负累,他们新添的矛盾是,公羊大赛中,哥哥的羊以微弱优势取胜,弟弟的羊屈居亚军,不甘心的弟弟在勘察哥哥的公羊时,发现那只羊得了病,并予以检举,于是旧恨添新仇,这梁子算是结下了。
亲情的罅隙一般都是积年累月越来越深的,大概因为哥哥狂放的性格太过不靠谱,不似弟弟那般谨慎自律,父亲在临终前立下遗嘱,把农场留给弟弟,而在不放心不靠谱孩子生计问题的母亲临终时,弟弟答应了母亲,会让哥哥一直留在农场,于是,哥哥就大喇喇地住在老屋里,霸占着老农场,弟弟却只能在边上开辟了新的……遗产的分配和性格的差异往往是造成家庭问题的关键,这样的桥段仿佛全世界通用般不新鲜,但所幸这部影片用的有趣。
鉴于这两位老小孩般的脾性,影片在表现兄弟关系时,不时地闪现出一些小幽默,如伊始准备去参加公羊大赛,一个先车载好比赛羊,将车开上路,路过另一个身边时,假装不经意地轻松开过去,开出栅栏后,又不嫌麻烦地立即下车,将栅栏关上,以给对方带来不便。
再如兄弟俩在不得不沟通时,靠一只牧羊犬来传递纸条,脾气暴躁的哥哥醉酒后开枪打碎了弟弟家的玻璃窗,弟弟通过牧羊犬来讨要玻璃费用。
还如,哥哥喝得大醉睡在冰天雪地里,弟弟以铲土机铲起醉卧的哥哥一路开往医院,到达后直接卸载,酷酷地离去,有种看似矛盾却有趣的冷峻的温暖、暴力的温情。
冰岛这个位于北大西洋中的岛国,大约是欧洲人口密度最小的国家,片中画面一再展现着地广人稀的寂寥和凛冽,影像风格还有些片中人的部分特质——任性,将那种铺天盖地白茫茫的任性般的气候特征尽显,独特的自然地貌,肆虐的风,阴沉的天,人烟稀少的山谷,在一场灭绝性的羊瘟到来之后,更显的严苛。
观众可以预见的是,看似不可调和的兄弟关系必然会有一个和解的机缘,只是片中的这个机缘来得自然而妥帖,符合兄弟俩牧羊人的性格。
作为牧羊人,检举疫情是必须的,作为牧羊人,也有延续一个生物种类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当上面下达指令必须全部屠宰时,对牧民而言,不啻于灭顶之灾,为谋生,不少人离开故乡去别的城市发展。
比起哥哥的骂街和酗酒,弟弟做着实际的工作,他绕过检疫部门,自己屠羊,只为了留下“星星之火”,亲手屠杀,这对一个视羊如珍宝的人来说,是一次痛苦的经历,性格相对冷静的弟弟胜任了。
然而纸包不住火,藏在地下室的秘密还是被发现了,弟弟向哥哥求救,牧羊人的基因起了作用,矛盾开始瓦解,直至风雪交加,天寒地冻,弟弟冻僵,哥哥破开冰雪挖洞,以体温温暖弟弟……结尾的开放式,来得并不突兀。
虽说“生命太短暂了,不应该用来记恨。
”但如果没有记恨,何以显出和解的美好。
(杂志约稿)
在冰岛一个与世隔绝的山谷里,村民们世世代代以养羊为生。
故事的主人公是一对亲兄弟,他们毗邻而居,却形同陌路。
在一次“羊选美”比赛中,哥哥Kiddi的羊以微弱的优势,击败弟弟Gummi的羊,夺得第一名。
弟弟心有不甘,偷偷去检查了哥哥的羊,发现它们感染了羊瘙痒症。
当瘟疫的事实被确认后,政府要求对山谷里所有的羊进行集中宰杀和掩埋。
羊是村民们赖以生存的宝贝,失去它们意味着山谷的唯一收入来源被切断,对于村民们将是经济上和情感上的双重打击。
如果你没看过<公羊>,我以上的介绍或许会让你觉得这个故事简单到有点荒诞,甚至让人怀疑这样的剧情设置是不是对于艺术电影或一些自命不凡的剧本的一种揶揄和调侃。
虽然它的确是一部喜剧,但它走的却不是这一路线。
极度内敛的冷面幽默让这部电影乍一看都不像是一部喜剧,很好地契合当地的冰天雪地和北欧电影的高冷气质。
极少的对话、极简的角色塑造和剧情上的大量留白很容易把观众的注意力引导到了本片的视听语言上。
皑皑的白雪、巍峨的山脉、阴冷的天空和孤寂的房檐,呈现出一幅幅构图隽美的北欧风景。
而惜字如金的人物,又为风雪声、绵羊声和雪地行走的脚步声腾出了充足的协奏空间。
电影呈现了多层次的冲突:兄弟之间的冲突,民众与政府的冲突,传统与现代的冲突。
而这些冲突在缓缓的节奏中,不经意地爆发出来,没有过多的喧嚣和碰撞。
结局的兄弟赤裸相拥是电影中最感人的一幕,冲突的化解显得水到渠成,而非流于滥俗的强行煽情。
远离现代文明,赤裸相拥的兄弟俩,让电影发出了回归本源的思考,也带来一丝灵性的意味。
请在微信搜索订阅号:MediumRare(ID: dontovercookit)
2015冰岛剧情片《公羊》,全球累计票房182万美元,定级R,豆瓣评分7.4,时光网评分7.2。
“血浓于水”的电影版释义。
“患难见真情”的电影版释义。
这是我看过的唯一一部冰岛电影,故事发生在一个牧羊为主业的小镇上,一次意外的羊病事件给四十年不说话的兄弟情带来了转机。
这是一部故事极致简单的文艺片,平和,平缓,平实,台词很少,配乐很少,直到最后,兄弟俩患难见真情,打破了芥蒂,印证了“血浓于水”。
全片的高潮戏体现在最后一幕——冰洞取暖,就在这一刻,之前一个半小时平实平缓的剧情,情感线瞬间升华。
血浓于水的兄弟深情令人潸然泪下。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确实需要一些震撼性事件才能显露出本来面目,很多情感是掩藏于表象之下的。
本片是R限制级,因为片中有老头正面全裸镜头。
本片于2020年被澳大利亚同名翻拍。
最推荐的绝对是冰岛的《公羊》,短小精悍的兄弟故事,最后一幕令人震撼。
其次是《沙尘暴》,虽然是以色列影片,不是伊朗的,但都有一种类似的中东电影的味道。
《男人与鸡》略有些失望,本来期待可以更重口更怪鸡一点的,结果还是没能放开手脚。
《德军占领的卢浮宫》作为一个半纪录片形式的电影,逼格实在太高,欣赏不能…隐约觉得有些无病呻吟。
故事也许过于简单了。
像一个简短的短篇故事,读来让人有余味。
两兄弟间的龃龉,通过养羊赛揭露出来。
哥哥的羊以微弱的优势赢得头筹,弟弟屈居第二。
但在一开始,两人出门之时如同路人的小段落,已经为此埋下伏笔:两兄弟积怨已深。
直到弟弟怀疑哥哥“污蔑”自己养的羊患上传染病乃是出于不轨动机,矛盾背后的原因才被揭示出来。
原来当年,父亲去世留下遗嘱,要将家产留给小儿子,母亲病危之时嘱托哥哥将房产让与弟弟。
至于更深层的原因,电影未曾说明,留下空白。
影片具有北欧人的独特幽默。
兄弟俩的住宅虽然只隔数米,却要用狗来传递讯息。
当气急的哥哥将子弹射穿弟弟家宅的玻璃之后,弟弟煞有介事地将更换玻璃的费用写于纸上,让狗送达给哥哥。
看到这里,观众多会会心一笑,想想这种“仇恨”要是放在中国,铁定老死不想往来,动不动就是大打出手,哪来得这么温情有趣。
龃龉的解开,借助于一次灭羊行动。
为了不让瘟情扩散,整个山区的羊都将遭到屠杀。
两兄弟都是爱羊之人,舍不得羊被平白无故地屠杀。
哥哥偷偷地藏下八只,以保留珍惜羊种。
弟弟知道后,过往恩怨抛下,同心联手,反抗警察毒手。
最后在深山中,哥哥不幸受寒休克,弟弟以身体焐热弟弟。
“是羊让两兄弟走在了一起”,腐女们会心地笑了。
《公羊》尚可一看,但给个“一种关注大奖”就未免过于褒奖了。
就像之前一年的那部《白色上帝》,不知道是何人评出来的。
羊死了隔壁的弟弟还活着我生气我咆哮岁月带走了父母带走了弟弟的良知这片土地上有温度的活物又少了一种现在只有狗陪我了弟弟冷血我感受不到他的温存这会儿他的心是冰做的栅栏旁的羊死得很明显我说了实话我知道他会生气我害怕但是我还是要说我气不过他我气他赢我我气他不理我可我说出口的刹那又后悔了后悔说出来后悔说不出来兄弟生死面前什么都不用想了你是我的兄弟
有大量剧透,慎入慎入。
冰岛电影《公羊》又名《两个兄弟和八只羊》,导演西德格尔•西乌尔乔森(Grímur Hákonarson),有点意思,这么小的地方,那么遥远那么冷,喜欢看的人一定会看。
冰岛这地方人口30万,羊口80万。
两个主人公带着八只羊,这比例够高。
当然,这是电影,而且人家是以羊为生的。
光是弟弟基迪那次宰杀的就147只了。
羊可以成为羊口,是因为羊在这里有非同寻常的地位:“在这个国家,在这片冰与火的土地上,没有任何事物能够超越羊的重要性,在所有灾难面前抵抗和支持,亦是人类上千年来的朋友和救星。
每一天,无论欢愉或是痛苦,羊的生命和它的牧羊人以及它的辛勤坚韧紧紧相连。
如果我们的羊高兴了,太阳也会温暖地祝福所有人;如果我们的羊不开心,则如同黑夜与诅咒般黑暗。
” 这感情,不亚于印度的神牛,还有诸位的爱犬了吧?
这部电影符合我们对冰岛的一切想象,远,冷,荒凉,除了这还有什么啊,哦,因为人烟稀少,一定还会有蓝天白云,一定可以找到世外桃源般的闲适惬意。
冷,电影给个够,冷的另一面,电影一个镜头都不曾给你。
开场的镜头就已经打下全片的格局和基调,灰灰的,静静的,多么无聊,这一个半小时就这样撑下去?
其实,转念一想,人家可是世世代代在那里过活,他们的日子该怎么过?
这个偏僻的小村庄连个女人都没有,这是一双孤单的老兄弟。
他们毗邻而居,却形同陌路。
弟弟的日子像我们这些万里之外的人们一样,听听音乐看看书,做点美食,玩玩拼图什么的,威士忌伏特加是不会喝的,只喝饮料。
高寒地带不喝酒,好少见。
内敛,沉稳,讲究。
他爱羊,看到他抱着羊亲着脸颊说,我的小可爱。
柔软的情感全都给了羊,这是冰岛里温暖的精灵。
比赛完了,把羊放在浴缸里给它一点点洗浴。
比赛以0.5分之差输给了哥哥那只羊。
基迪心里老大不高兴,去看看这两只羊后腿肉到底有什么差别。
这一看不得了,他们兄弟,不,整个山谷牧羊人的生活被彻底翻了个。
四十年不说话的哥哥醉酒后,夜里对着弟弟窗户射击,咒骂。
哥哥原来如此嚣张,倔强,挑事,借酒壮胆。
那时,胆小的弟弟抱着被子躲到了地下室。
破碎的玻璃自然是要陪的。
弟弟写好账单,学着狗叫叫来牧羊犬。
兄弟俩是靠这个通讯联络啊?!
没有羊,这个社会没有办法支撑下去。
哥哥悄悄摸进弟弟的羊圈,一把将弟弟按到在地,吼道:“这世界就剩我们俩了。
”人们陆续搬离山谷,而哥哥在崩溃的边缘游走。
在弟弟门前都醉倒两次,险些冻死。
一次弟弟将他泡在自己的浴缸里,让他慢慢醒来。
一次弟弟直接把哥哥装在大铲车铲子里,在医院门前搁下掉头就走,一句话都没有。
好冷的幽默。
弟弟的秘密在地下室里,但秘密不可能太久。
哥哥发现了。
很快兽医也发现了。
最后八只羊又到了生死边缘。
四十年了,弟弟终于开腔和哥哥说了第一句话。
短暂的转移引来更大范围的搜寻。
相依为命的羊,成了最危险的源头。
一铁锨拍晕检疫人员,兄弟俩踏上了亡命高原的路途。
唯有那里才可以让羊活命。
天黑了,更暴烈的风雪可以埋葬一切活动的生命。
仅存的八只波尔斯塔德羊迷失了,弟弟晕倒了。
哥哥什么也不顾,将弟弟拖进雪洞里,赤裸着身体抱紧弟弟为他取暖,等他苏醒。
基蒂挖开一个雪洞,脱光衣服用自己的体温温暖兄弟古米。
一切都会好起来的,我亲爱的古米。
外面暴风雪还在嘶吼着。
这一刻着实酣畅淋漓。
这其实是一个人心的故事。
不只是冰岛。
缓慢深沉,与众不同的电影,冰冷的世界,温情的人心。
电影的结局是开放式,暴风雪中八只羊和兄弟俩的命运,我们都无从知道,一如为兄弟俩隔阂的留白。
极少的对话、极简的角色塑造,但有着丰富的风雪声、绵羊声和雪地行走声,贯穿着极度内敛的高冷幽默。
而冲突在舒缓的节奏中,不经意地爆发出来,而无刻意的铺陈和紧张。
过于写实因而平淡到令人仰视和感动的真实的牧羊人的故事。
北欧式极简的故事情节,冷淡而辽阔的自然环境,孤独到永远的生活状态,引发了一段关于永恒的联想和敬畏。
生活不只有眼前的苟且,真的还有很多远方的叙事诗。
正如片名副标题所言,真的就是两兄弟跟八只羊的故事,大巧不工,无招胜有招,就像很多现代派的画作,只有感觉和意境,并无言可对
极简的电影承载着从极狠到极爱。
对这种电影节特供小清新电影非常厌恶。故弄玄虚把剧本设置在极端非人状况下,但演绎过程,从叙事发展到场面调度都是平庸大路货。故作聪明在结局上玩弄小聪明,包装好像作者电影,其实既不懂人,也不懂电影。
有点无聊的冰岛牧羊人生活,两个老人和一群羊的故事,最后在风雪中肌肤互暖的结尾有点可怜
看完只想说预告片剪的真好。最后的结尾太刻意了,比较令人失望。
冰岛新浪潮,草原英雄小兄弟(不是,虽然预测到故事的走向,最后一个镜头出来的时候还是很震撼。
整个电影弥漫羊骚
真正的相爱相杀
我以为剧情后半段会讲他兄弟俩为啥不合..二倍速看完无压力 这个简介就已经把剧情讲完了我看了个寂寞?最后我好担心那只边牧是不是也冻死了..
看了很多冰岛片,真都是一个调,感觉都像一个导演拍的
四十年 两只头硬身软的公羊 妥协中的农业文明最后的那群种羊 海报风格赞
冰岛真是一个神奇的地方,有生之年一定要去一次。看过村上春树对冰岛的描写,提到了那里的羊,哈哈,没想到对冰岛人这么重要啊~~冬天的冰岛太美了呀,故事简单,但质朴动人(〃&#39;▽&#39;〃)用铲车送医院那里太好笑~
八只羊和一条狗连接起来的兄弟情谊,兄弟间因为羊反目,又因为羊和好。最后,羊不再重要,重要的是彼此的感情。
抱着看十级闷片的心情进场,加之这几周都没怎么休息好,本以为会在电影院睡过去,然鹅…非常好看啊!“如果我们的羊高兴了,太阳也会温暖地祝福所有人;如果我们的羊不开心,则如同黑夜与诅咒般黑暗”。最近一直在看和“羊”有关的东西,做和“羊”有关的工作,希望看了这样的电影,之于我,也可以算一种祝福。
4.5 結局掐得好到位,因為有之前的幾次鋪墊,凍沒凍死還真是留了一線。沒想到是這樣的骨科(不是
跟老天爷讨饭吃啊,两个兄弟都很执拗,而且非常热爱自己的事业,这些共同点,再严寒的冬天也能相互扶持着挨过去。
Let&#39;s learn to treat each other like animals.
结局突兀,除此之外不错。
关于老兄弟的恩恩怨怨与和解。
无聊 看不下去
看了难过,无论是人和人的情感,还是人和动物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