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阴谋论泛滥,老版上海滩关于许文强家人被杀和许文强之死没有直接给出答案,应该是冯敬尧默认日本人干的。
许文强之死明显是得罪了法国人,当了丁力的替死鬼。
这版倒好,直接像扭三一样折腾出阴谋论来,冯敬尧没有任何必要杀许文强家人,这也不是他的做事风格。
这个反目剧情来的莫名其妙。
丁力最后一枪打中许文强,简直弱智到了极点,要么一开始弄死许文强保护老丈人,要么保护强哥牺牲冯敬尧。
都是可行的。
然而非要结局三个人在那里相面,,,真是醉了。
没有强哥和冯敬尧,丁力能在上海滩混吗?
“浪奔~浪流~万里涛涛江水涌不休!
” 一首荡气回肠的上海滩,直击人心,一瞬间就把人带到了30年代的黄浦江边。
在那个物欲横流,鱼龙混杂的外滩,充斥着洋人,军阀,斧头帮,歌女,仆妇,小赤佬,学生,革命党各色人物。
真个是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处处弥漫着金钱,名利,权谋的明争暗斗;生离死别,悲喜挣扎的剧情每天都在上演。
黄浦江水涛声隆隆,淘尽了人世沧桑,见证了千百年来人类在社会里反复挣扎的命运。
有一个人从人世的浪潮中脱颖而出,他智勇双全,侠肝义胆,有情有义,谁能不被他的人格魅力征服呢?
不仅冯程程,丁力,方艳云都爱他,马探长,九叔,小赤佬也都从心里佩服他,甚至电视机前的你我也都爱上了他。
这样一位人人都爱的许文强到底是什么样的魅力,撑起了《上海滩》,让此剧红遍大江南北,即便是到了半个世纪后的今天仍然让人为之着迷呢?
一 上海滩的魅力要说许文强,就必须先讲上海滩。
那里是熙熙攘攘的繁华场,又是追名逐利的自由城。
弱肉强食,金钱至上,斯文扫地。
西方列强租界林立,权力真空,道德沦丧,任你善男信女,要趟这碗浑水也不得不放下尊严,只有金钱和权力才能体现一个人在上海的价值。
所以才有了方艳云这样的北平大学生沦落风尘,摇身一变,成了上海名媛。
笑贫不笑娼,那里又是一个开放自由的大都会。
每个人都有机会一展雄心和抱负,所以才有了丁力的出人头地。
昨天的豪富绅士,今天的江中枯骨;今天的流浪汉,明天也可能一夜暴富,跻身名流。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不问出身背景,只要你有能力,有胆魄,都可以豪赌一把,输的,血本无归,一命呜呼;赢的,平步青云,风光无限。
人生百态,千秋万象都集中在上海滩,怎么能不吸引人?
怎么能不精彩?
二 方艳云方艳云被上海滩的魅力吸引了。
女孩子,尤其是美丽的女孩子,当然会被繁华的上海所吸引。
珠光宝气,豪华奢侈的上流社会,吸引方艳云的不仅仅是物质上的享受,更是精神上的满足,令众生颠倒,万人追捧的排场,哪个女人不羡慕?
于是一个住在石门峡的落魄女大学生,飞上枝头变凤凰,成了上海滩一等一的交际花,冯敬尧身边的大红人。
她成熟稳重,周旋于豪富名流之间,充分利用了女人的美丽与聪明,为自己赢得了一切,只不过要付出良心的代价。
良心?
那东西在上海有什么用?
值多少钱?
没有良心的方艳云所有的一切金钱,地位,面子都不过是一场美梦,没有任何实际。
方艳云爱许文强,其实她爱的是曾经的自己。
有钱有势,倾国倾城的上海第一美人其实是个可怜的花瓶。
她以自己的贞洁和良心为代价,换来了外面的一世繁华,看似举足轻重,其实微不足道。
是的,所有人都尊敬她,讨好她,那是因为她是冯敬尧的女人,社会追捧的是她的地位和关系,没人在乎她这个人是什么。
表面上风光无限,内心里极度自卑,因为她已经被社会物化成了一个符号,一个有钱人身上的配饰。
当她逐渐认识到自己已经被社会所吞噬,再也没有回头路时,连许文强也救不了她。
因为方艳云从石门峡搬出来的时候就已经死了,现在活着的不过是用名利来麻痹自己的行尸走肉。
她爱许文强,因为她在许文强身上看到了自己曾经鲜活的生命,她爱慕的是那份曾经的纯真与良心。
在这里许文强找不到曾经的方艳云,因为那片艳丽的云朵已经被黄浦江的海风吹散了。
本来方艳云可以自欺欺人,潦倒一生,但是许文强的出现唤起了她内心的良善,反而让她陷入了痛苦,因为她已经失去了最宝贵的东西,再也回不去了。
人生的无奈就在于,我们为了走捷径,往往会牺牲良心来换取社会上的尊严,当我们得到了所谓社会上的尊严后,我们才发现原来我们的良心才是最宝贵的尊严。
于是人类就不停地重复自己错误的历史,丁力当然也是其中之一。
三 丁力水果佬阿力是土生土长的上海底层市民。
他饱尝人间冷暖,世态炎凉,社会的黑暗给他打上了深深的烙印,反过来上海的繁华和活跃也支撑着他,吸引着他一路活下去。
幼年丧父的阿力不是一个普通人物,他恩怨分明,野心勃勃,其实受苦越深的人也就越知道什么是最珍贵的,所以他很清楚世界上有两个对他最好的人,一个是他妈妈,一个是许文强。
丁力和许文强的结交是惺惺相惜。
丁力和许文强的第一次见面就被许文强征服了。
在那个无利不图的上海滩,居然有一个人打抱不平,挺身而出救了自己,而且不图任何回报。
阿力佩服的不是见义勇为,而是这个行为背后的精神,这是一种让人肃然起敬的尊严,这正是阿力一生为之奋斗的东西。
可以说从那一刻起,许文强就成为了阿力心中的目标,完全折服了他这一个人。
这也正是阿力了不起的地方,当他看到一个有价值的东西的时候,他就会义无反顾地投身进去,二人当场结拜。
许文强虽然和阿力不是同一路的人,但是他也被阿力的真情真性给打动了,丁力一百二十分地肯定了自己的品格,这才是一对兄弟的友情基础。
所谓小人之交,甜如蜜;君子之交,淡如水。
君子之间的友情依赖的不是私情,而是对共同价值观的认可。
丁力重情义,但他更有抱负。
他的逻辑很简单,弱肉强食,强者生存,在上海滩谁的拳头硬谁就厉害。
水果佬阿力被人欺负,那是因为没实力,等我日后丁力发了家,我就可以欺负别人,没本事的人就应该被欺负。
这应该是上海滩底层百姓的共同心声,但是丁力能坐稳老大,是因为他超越了这个层次,他追求的不单单是社会地位,而是一个人的自尊和自信。
他要证明的不是丁力有钱,而是丁力有能力,值得尊敬。
其实这种自尊和自信的背后是深深的自卑。
为什么人人都叫许文强一声强哥?
不是因为他拳头硬,不是因为他有钱,而是因为他有骨气。
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此之谓浩然之气。
许文强无论贫富贵贱,他的人格魅力都不得不让人折服。
而这点正是丁力所不具备的,所以他必须借助外面的权力和财富来征服别人,殊不知他赢得的只是外面的面子,而不是真心的佩服。
丁力不是像方艳云一样抛弃了自己的良心,而是认为金钱和权力比良心更有价值。
所以在他攀爬权力高峰的路上,他注定要和许文强分道扬镳。
这是一个底层人物的悲剧,社会给他打上了太深的烙印,他以为金钱和权力能弥补他所有的缺欠,到头来发现他追求了一生的东西其实并不能满足他的自尊和自信,反倒是他曾经拥有的价值被自己贬低了。
他耗尽一生精力想成为许文强,甚至超越他,到最后发现原来自己参加的是一场还没开始就已经输了的比赛。
即便是他坐上了上海滩的头把交椅,他的精神品格决定了他永远无法企及许文强,那么许文强又到底是什么样的人格,让他成为上海滩第一人呢?
四 一个失意的人许文强是一个失意流浪到上海滩的人。
他和丁力与方艳云不同,他不是被上海吸引而来,而是因为在北平混不下去了。
他来上海也并不是要重整旗鼓,实业救国,他的激情已经被耗尽,看透了世道,不再抱有任何幻想,只想苟且避乱,潦此一生。
说一个人失意,那是因为他的理想和抱负没有实现。
许文强曾经也是有理想有抱负的54青年,热血爱国,敢做敢拼。
北洋军阀的黑暗腐败让他看清了社会现实,几年的牢狱之刑也让他的热血凉了下来,来到上海的本身就是对自己理想的否定。
一顶黑礼帽,烟不离手,不爱说话,那不是因为他清高,也不是因为他颓废,而是因为他痛苦。
一个有理想的人最大的痛苦,就是理想得不到实现,而自己又放不下。
许文强正是看破世事,逼着自己在红尘中挣扎,可偏偏又抹煞不了那片赤子之心,所以他才痛苦。
这就是为什么他不会和方艳云成为朋友,他不愿意和丁力一起打天下,他一听说冯程程是冯敬尧的女儿就自动疏远。
不是因为和他们性格不合,而是因为追名逐利的生活不是许文强向往的,他早在北平就看透了,放弃了。
其实还是放不下,因为他爱得太深。
五 英雄本色许文强是本色英雄。
英雄身上过人的品质就是有骨气,这种骨气不是富贵,贫贱,威武能改变的,这是深入骨髓的气节。
许文强以为可以说服自己,不再和以前一样,但是当他看到不公不义,还是忍不住要出手,这是本色,也是忠于本真。
如果许文强仅仅是个伟大,光明,正直的角色,那他就仅仅是个道德楷模,我们只能仰观尊敬,没法去爱他。
爱他正是因为他有义更有情,他放不下和丁力的友情,忍不住和程程的爱情,忘不了结发妻子的亲情。
情与义的冲突,这才是中华文化永恒的主题。
许文强也认识到了自己感情上的弱点,他的热心始终没法浇灭,这也是为什么他一再地想要离开上海。
许文强身上本善的良心,方艳云丢弃了,再也找不回来了;丁力放在一边,以为用更大的名利可以赚回来,结果赔了;只有冯程程认可许文强的价值观,他们的爱情不是偶然。
六 冯程程上海滩老大冯敬尧的独生爱女,生在黑帮,却在最优渥的呵护下,长成了一朵纯洁的芙蓉花。
一个人单纯并不是因为她傻,而是因为她只去看父亲的慈爱,不去看黑帮的残暴;她愿意去教堂聆听圣洁的音乐,不愿意去理会市井的肮脏。
这样的人生活在上海滩很辛苦,也很寂寞,好在她是冯敬尧的千金,有足够的资本来躲避尘世的污秽。
突然有一天,她的世界里出现了一个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许文强,她又怎么能不动心呢?
而许文强在乱世中见到这样一位情投意合的佳人知己,又怎么能不爱慕呢?
所以许文强只可能爱冯程程,冯程程也只会爱许文强,两人之间这种深厚的精神基础是其他人无法望其项背的。
尽管两人有缘无分,没有走到一起,但是他们之间才是真正的爱情。
七 新版《上海滩》高希希版上海滩,首先在选角上非常成功。
几个主要人物冯敬尧,许文强,丁力,冯程程,方艳云的演技都非常高,而且很投入,情感很丰富。
另外,时隔20年的翻拍,在服饰,化妆,道具的投入和制作上都远远高出了老版,不可谓不用心。
非常可惜的是,剧本和人物都刻画得比较肤浅,整体感觉还是太过粗糙,经不起推敲。
电视剧主要抓住的是情,义与事业三条主线,然后想要通过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和情节,把这三条线拧在一起,打造出一幕乱世儿女的悲喜冲突。
这个目的是达到了,只可惜是编剧人为扭捏的,而不是自然形成的。
这主要是因为对人物的挖掘不够深刻。
好的戏剧冲突,应该是出乎意料之外,在乎情理之中。
意料之外那是导演的创意,情理之中应该是对于人物性格的深刻理解。
本剧倒是不乏出乎意料的创意,但是却没法去分析深层次的人物性格。
前文说到,许文强是一个落魄出世的流浪汉,并不是来上海滩大展宏图,实业救国的精英。
他的礼帽和香烟是源于他内心深层的惆怅和热血,而不是为了扮酷强说愁。
为了完成对许文强的改动,编剧和导演把他变成了一个救苦救难的活菩萨,到处指点江山,专做好人好事,而且智谋能胜诸葛亮,武功绝迹精武门。
只要是许文强出手,那没有做不成的事,也没有做不对的事,这样完全架空了人物,再立多少功也没有意义,因为这些成绩只能是诸葛亮,陈真做出来的,和许文强关系不大。
天天反对冯敬尧,难道就是正义了?
能打能拼能动脑,难道就是大英雄了?
这些编出来的故事,不但没有增强这个人物的魅力,反而让他变得越来越不真实,离观众越来越远了。
再说感情线。
电视剧中的许文强和丁力就是两个格格不入的人,很难相信这两个人怎么就成了出生入死的兄弟了,难道就是因为缘分?
一起生活,一起打过仗就有友情了?
如果有也是很肤浅的,因为完全没有精神性格上的共鸣。
爱情上更是没所谓去讲什么三角四角恋爱,冯程程和许文强的爱情,是因为他们有共同的价值观,并不是建立在郎才女貌的基础上。
一个被人包养的交际花,怎么可能是许文强的情人?
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
所谓轰轰烈烈的爱情,难道就是放弃人生的原则,浪费霸道么?
这样的许文强还值得冯程程去爱么?
那和丁力又有什么区别了?
所有的这些人际关系都是扭捏而成,显得极不自然,看起来也不舒服,最根本原因就是对人物的性格挖掘得太浅,做的都是表面的工作。
公平来说,本剧也是倾注了很多情感,尤其体现在大结局的安排上。
导演非常明白鲁迅先生说过的一句话“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冯敬尧的恩情,许文强的义气,冯程程的爱情,丁力的友情;美丽的婚礼,残酷的死亡,交相辉映,悲喜交集,让死亡和幸福彼此升华,让观众笑着流泪,哭着感动。
这一幕当成分镜头剧本看着不错,但是全剧连在一起,就像是很多独立的故事排在一起,不成体系。
这种停留在表面的刻画,就像是一道菜,食材本身没有营养,花功夫都在调料上,那吃起来肯定是酸甜苦辣,但是吃过之后对身体并没有什么好处。
也许这就是普通电视剧和经典电视剧的差距。
我们看到的只是一个有性格的许文强,而看不到原来那个人人都爱,有品格的许文强。
八 爱上许文强许文强可爱,不是因为他长得帅,不是因为他有头脑,不是因为他能拼能打,而是因为他有情有义,有本色。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多少人为了追名逐利,为了更好的生活,为了生存,放弃了自己的本真,变成了上海滩的芸芸众生。
许文强本来也想像个普通人一样,但是他身上高贵的精神品格不允许他这样做,那是源于他内心一片赤诚的正义感,那是因为他始终放不下对生活,对人的爱。
也正是他一身的正气和炽热的情感征服了整个上海滩,很多人不喜欢他,却不得不佩服他。
因为许文强身上的精神,正是我们民族中最宝贵的人格。
这才是许文强的生命力,《上海滩》经久不衰的原因所在。
这样一位超现实主义人物也许并不存在,但是他身上的价值观,传承的是中华文化不朽的人性光辉!
只有看到这一点,我们才知道涛涛黄浦江水涌流的是一段怎样的故事,悲喜交集的波浪起伏究竟激起的是什么!
浪奔浪流,万里涛涛江水涌不休淘尽了世间事 混作滔滔一片潮流是喜 是愁浪里分不清欢笑悲忧 成功失败 浪里看不出有未有爱你恨你问君知否 似大江一发不收转千弯转千滩 亦未平复此中争斗又有喜又有愁 就算分不清欢笑悲忧仍愿翻百千浪 在我心中起伏够爱你恨你 问君知否似大江一发不收 转千弯转千滩亦未平复此中争斗 又有喜又有愁就算分不清欢笑悲忧 仍愿翻百千浪 在我心中起伏够仍愿翻 百千浪在我心中起伏够
我觉得黄晓明整个一个装逼分子,爱摆酷的不行,好好一个角色让他演的变味了,我不多说,看看发哥的作品,大家会发现差距的。
教堂外,许文强扣动扳机前犹豫的那一刻,我瞬间从幻想中惊醒。
长达四十二集的剧集,我以为他最终会成功,却忘记了他一出场就注定的悲剧命运。
北平,同上海放在一起,充斥着知识分子的理想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
许文强是中国内忧外患中一腔热血的北平学生。
在那个年代,曾为国家命运激扬文字、挥斥方遒,也曾血荐轩辕、矢志不渝。
北平的日子剧中并未大段描述,只是零星的点到而止,但从中我们还是可以得知,许文强参加的学生爱国运动被血腥镇压,他同甘共苦的同学,牺牲、被捕、流亡。
就像方艳芸所说:“那时的我们,挺傻的。
以为凭借一腔热情就可以救国。
”许文强其实同意她的话,只是他知道什么是错的,却一直看不清楚怎样做才是对的。
他来上海寻觅故友,是决心离开过去的生活,只是重逢那一刻,过往却更加清晰。
许文强同方艳芸的过去,在剧中一直是朦胧的。
但现在,他们都是彼此唯一的知己。
方艳芸曾经深深爱过许文强,而且现在还一直爱着。
她留着石库门的老房子,精心照料、细心呵护,只为静静守候心中的一方净土,就像子夜中一盏泛着微弱光芒的油灯。
在她,浮华惊艳的外表、麻木世俗的尘世都无关紧要了,因为她的灵魂早就留给了那段青春的过往,而许文强无疑是那段过往的灵魂。
她明白他们都回不去了,文强脱口而出的“小芸”只不过是习惯使然。
可她依然可以恰到好处地经营如今两人的情意,亲密而无做作,小心却不僵硬。
每逢人问,她总解释说文强是她的弟弟,与其说是借口,不如说这段感情对她而言已超越了爱情、如亲情一般。
知卿莫若君。
看到方艳芸如今奢华的生活,虽然在初见时有些意外,但文强很快理解了她:一个大男人初来乍到都会处处受欺、勉为生计,何况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女子。
而这份理解更是出于信任,就像她挽留她时所说:“一个人为了生存挣扎是没有错的,重要的是她从未因此而伤害别人”;就像他之后对正秋所言:“她是什么样的人,我们还不了解么。
”从北平到上海,从指点江山的“文强”“小芸”到十里洋场的“许先生”“方小姐”,见到方艳芸的一刻起文强就为两人决定了彼此关系——文强说:“我是艳芸在上海滩唯一的亲人。
”不是情侣,却是她的全部。
方艳芸的悲情结局是显而易见的,就连丁力这样的粗人也看得出来——“上海滩的交际花有几个是好下场的,何况是头牌交际花。
得宠的时候自然没人敢乱来,可一旦失宠就说不准了。
”不幸中的万幸,她还有许文强这个知己,在她最脆弱的时候站出来维护她的名誉,而不至于她在受尽凌辱后绝望孤独的死去。
他为她辩护,在鲁正秋言语间不经意稍露嘲讽之时,他会简单地说一句“我们不是同学么,别人作践她就够了,你为什么也要这样”;他替她心痛,从来没有另一个女人会让一向沉着的他语无伦次、甚至向冯程程发火。
看到艳芸强颜欢笑地来冯家陪客,他甚至不顾冯小姐的阻拦坚持送她回家,只是因为“我不想让他们看到你这个样子。
你现在的样子,让我心里很难受”;他理解她,在她恐惧的时候握住她的手、流泪的时候借她肩膀依偎。
他会为她打架,也愿意为她去死。
文强曾经说过,我希望你幸福。
就是这次道别,他让她保证,自己离开之后,她要好好活着。
然而谁都能想到,没有了许文强的方艳芸,活着比死更需要勇气。
最后方艳芸死在许文强的怀里,为他而死,这也许是她最好的归宿。
方艳芸是凄美,许文强是悲壮。
只是他的命运更加复杂,以至于有一段时间我甚至幻想过他可以像冯敬尧一样、可以和冯程程一起出走、可以在香港淡泊地生活、可以对冯敬尧扣动扳机。
许文强是打不死的。
他可以受很重的伤,但永远不会因此而死。
他注定死于情义。
在上海滩的岁月,许文强身边一直不少朋友。
有的一直活着,有的很快地死去。
许文强同丁力、冯敬尧之流,做着同样的事情,骨子里却天壤之别;同鲁正秋、陈翰林、刘明等人心灵相通,现实中却站在了对立面。
读书人同商人本质的不同通过许文强被绝对化的抽象:公心与私心、重情与重利、拥有底线与不择手段、忧国忧民与利欲熏心、高风亮节与卑鄙无耻、恻隐之心与心狠手辣,而他试图把二者合于一身的努力注定带来悲剧的结局。
丁力的理想很简单,就是成为像冯敬尧那样呼风唤雨的人,他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个人理想而奋斗。
他不在意自己枪口对准的是好人还是坏人,只要是冯先生要杀的人;他也不明白为什么强哥坚决不要把军火卖给日本人,在他看来卖什么、卖给谁都是一样的生意。
他纯粹的个人主义理想最明显的体现在贩卖烟土的一场戏中。
戏中许文强义正词严地告诫丁力,如果烟土流入中国会让众多同胞的身体遭到摧残,而冯氏商会同狼子野心的日本人做生意也会背上卖国贼的骂名。
丁力的回答只有一句话:“冯先生把这么重要的任务交给我,是在考验我的能力。
”在他眼里,许文强痛斥的卖国行径化为了“冯先生考察手下个人能力的重要项目”,他能将烟土替日本人卖到中国竟然成了个人能力的有力证明。
丁力同冯敬尧真的很像,冯敬尧想都没想地在许文强面前打死他的朋友,只是因为他妨碍了自己赚钱。
他们只关心实实在在的东西、和个人利益息息相关的事情,殊不知,个人理想之上,仍有国之理想。
前者是物质、现实的商人,后者是精神 、理想的读书人和侠客,两个世界的人,如何能走到一起?
许文强的悲剧就在于此。
曾经游行的失败告诉许文强成功只属于有实力改变社会的人,于是他借助冯敬尧的力量为百姓办实事,“他要什么我不管,我只要我的结果”。
但这时的他并未意识到这种没有共识的合作只会导致双方矛盾日益加深,最终以最惨烈的形式爆发。
更何况,两人从来不是合作关系,许只是冯的一颗好用的棋子,哪里有对峙的能力。
之前冯敬尧能够接受许文强的异议本质上因为许并没威胁到他的利益,许的反抗在冯那里只是“毛孩子,清高”,随他去吧。
然而事情发展到与日本合作阶段,在许文强那里,他反抗的意义没有变化,但在冯敬尧看来却同之前截然不同——许威胁到了他的个人利益,这个人要除掉,没有商量的余地。
与之相反,鲁正秋、陈翰林、刘明等人更像是许文强的过去。
他们满腹救国热情,像学生一样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痛斥一切丑陋黑暗,相信精神和信仰的力量最终可以战胜一切。
许文强说他们太单纯了,殊不知自己在心灵上自始至终同他们一样单纯,以为可以借助冯敬尧的力量救国救民、以为商人在国家危难之时会放弃个人私利、以为可以在乱世中守住信仰。
方艳芸了解许文强,在送走鲁正秋时就说:“你骨子里同正秋是一样,真不知道我当时把你留在上海、留在冯敬尧身边的决定是不是对的。
”最终的结局证明了这真的是错的,可这不仅是许文强的悲剧,而是知识分子的理想照进现实的集体悲剧。
可无论是冯敬尧、丁力,还是鲁正秋、刘明,他们都是纯粹的人,前者为利益、后者为信仰,唯有许文强夹在二者之间。
在第一场见到方艳芸时,他就说过:“我找不到我想要的。
”他要结果,所以不会赞同单凭一腔热血鲁莽行事;但他同样要过程,在达到结果的过程中他不允许出现触碰底线的细节。
知识分子会有这样的幻想,先依靠资本使自己强大、再靠自己的力量改变社会。
就像许文强一开始所说的,“要想实现理想,就必须要做出牺牲。
”他是有头脑的人,在跟冯敬尧做事之前肯定料到了自己必须做一些并不情愿的事来完成更大的理想。
然而殊不知,在积累资本的过程中一次次对道德、人格底线的挑战终究会使这份单纯的幻想破灭。
试想如果许文强可以像丁力一样不管三七二十一地完成冯敬尧交付的所有任务,他可以再积攒些实力,等取到冯程程、逼死冯敬尧,然后当上上海老大等再实践自己的理想。
但如果他真可以这样做,许文强就不是许文强了、而成为另一个冯敬尧。
有些事情许文强注定是做不来的。
他的道德底线不仅局限于亲人、朋友、爱人,还包括国家和民族。
然而一个个体想捍卫民族底线实在是太渺小了,他能做的也只剩牺牲了。
丁力说,你们这些读书人,我真是搞不懂。
搞不懂是他的幸运,可以在个人理想的激励下饱满地生活。
其实,现在的读书人,很多也搞不懂了。
于是他们幸福快乐地生活着。
许文强一出场,就注定演绎一段悲剧。
他想要的,永远找不到。
看了第二遍,第一遍的时候只关注许文强和冯程程的爱情,这次看却注意到了这个女子——方艳芸。
同情她的遭遇,也为许文强对她的态度稍有些不平。
有句影评说的对:“如果后来方艳芸知道自己的屡次出现会打扰到许文强和冯程程从而放手,她会是一个伟大的角色。
”我非常同意,她在知道和文强已经殊途陌路的时候选择放手,尽管心里还爱着他,她很苦,但她没有用这份不幸牵绊住文强而是放手让他去找自己的幸福,很伟大。
她又很知性,明白社会和生存需要采取的方式,她懂文强,真心的希望他能够好。
如果她能够下定决心放掉荣华富贵,文强也许会跟她在一起,她的心是干净的,和文强一样的清高孤傲。
她和文强才是一类人,而且相知相惜,成熟稳定。
才看到一半,后面的还没串起来,我心理的天平已经发生了倾斜,现实生活中方艳芸这样的女子更让人怜惜,因为太美因为易碎。
就算冯程程最后和丁力结婚,也是被他的执着打动,嫁给他是感恩之心居多。
后来有可能喜欢上丁力,但是内心永远给许文强留有一席之地。
她是个敢爱敢恨的女孩,更是个优秀的女孩。
论出身,她是大家闺秀,论文凭,她从北京毕业,论相貌,不输方艳云,论能力,她的文章曾被主编称赞,论三观,她也挺能理解许文强,只是没有方许二人的那种革命友谊,论情商,她一开始就比较主动,但也能收放自如。
比如,许因为方的事放她鸽子,她撞上许的枪口两人吵架,事后她又是要出国又是拍照片故意迟到,把许惩罚了一通。
但还是觉得,她比方喜欢许。
许最在乎的未必是她。
许文强,难忘三个女人。
方艳云,是初恋,是朋友,也是志同道合的盟友;冯程程,热恋,一直痴心追随他的人,也是差点结婚的人;阿娣,步入婚姻,带给他家庭温暖,为他生儿育女的人。
许文强,冯程程。
两个这么般配的人,一个娶了别人,一个嫁了别人。
造化弄人。
全剧最喜欢的是丁力,黄海波演绎的很好,傻笑起来一看就是个憨憨,质朴又可爱,他没那么多弯弯绕绕,跟定强哥,听冯先生的话,孝顺阿妈,一辈子对程程好,就是他全部的追求,简单的快乐。
许文强,太装,从头到尾都是一副“我给你做事是你莫大荣幸”的嘴脸,很讨人厌,说他是茅坑里的石头一点都没错。
要主义?
他又舍不得去死(做烈士)!
要原则?
他又选择加入冯氏商会(混黑道)!
口口声声丁力跟他亲弟弟一样,信誓旦旦爱冯程程,却又不肯为他们做出任何妥协改变。
人生,不就是一场妥协么?
用已有的,去换没有的,为了更重要的,放弃一些次要的,无论主动或者被动的。
什么都想要?
什么都不愿意放弃?
现实么?
假如认定了主义,那就别拍拖,别整江湖义气,历史上为了大义终身不婚的先烈不在少数。
假如认定了兄弟情义,儿女情长,那就别管什么主义,帮亲不帮理。
黄晓明版的许文强,连自己真正想要什么都搞不清楚,混乱善良?
反正我喜欢不起来。
第一次看上海滩的时候,是大二还是大三,总之是一个冬天,在寒冷的天气里。
其时正临近期末,室友们都去自习室埋头复习了,我一个人蜷在床上,看了个昏天暗地,直到最后一集。
那个结局,让我惆怅了好久。
我喜欢的电视剧,就是那种看了第一遍还能看第二遍,每次看都有感觉的那种喜欢,只有两部。
一部是胡军版的天龙八部。
另一部就是新上海滩了。
天龙八部已经好久没有看,因为那些台词,我差不多都已经能背下来了,特别是萧峰的豪言状语,基本能倒背如流。
又看了几集新上海。
留意到很多以前不曾留意的细节。
以前只关注情节,看重结果,很少去理解人物的内心。
这一次,我似乎理解了一些。
阿力要和程程结婚了,可是他心里其实是不自信的。
他知道程程心里只有许文强,他不过是他们感情失败后的替代品。
所以,在和程程结婚之前,他想最后一次温柔而慌张地问程程,你为什么嫁给我。
他心里想的可能是,如果程程说除了真话,说嫁给他是因为想忘掉许文强,他就会还她以自由。
可是她说,因为跟他在一起觉得快乐,踏实,安全。
阿力泣不成声,那么血性的一个汉子,哭得像个孩子。
他知道程程说的不是真的。
但那又有什么关系呢,他愿意听。
就像慕容嫣对黄药师说,如果有一天我问你你爱不爱我,你一定要骗我,说你爱我。
阿力算得上是上海滩的风云人物了,可是在程程面前,他是那么卑微,就像还是以前那个卖梨的小子,程程是那么尊贵,而他是那么卑微。
所以即使他知道程程说的可能并不是真的,他还是那么高兴的说,我会逗你开心,你开心一点点,你就会喜欢我一点点——他本来说的“爱我一点点”,可是马上改说“喜欢”——你喜欢我一点点,就会爱我一点点。
他甚至说,我也不指望你真的爱我,我只要你假装喜欢我一点点,我就特别知足了。
张爱玲说,爱一个人,可以卑微到尘埃里去。
阿力就是这样的吧。
不奢望爱,甚至也不奢望被心爱的人喜欢,只要假装喜欢,而且是一点点,就知足了。
想起王菲的歌,如是我闻,仰慕比暗恋还苦。
忽然就懂得了阿力对程程,真的就是那种仰慕。
而许文强,那么坚决如铁的想要复仇,可是当看到阿力和程程穿着婚纱站在自己面前,他放弃了。
在那个短暂的对峙时刻,他一定想了很多。
他可能想到,他这一枪,要的将不仅仅是冯敬尧的命,还有阿力和程程的幸福。
他可能想到,逝者已逝,即使杀了冯敬尧,又能怎么样呢。
没了冯敬尧,又有谁来保证程程和阿力的幸福。
他当然也想到了他会死。
因为,他杀了冯敬尧,无法面对阿力和程程。
如果不杀,就会被杀。
这是他的命,逃不了的。
就像萧峰逼契丹皇帝退兵以后,除了死,别无选择。
如果有,英雄的谢幕就不会那么悲壮。
许文强倒下的那一刻,程程撕心裂肺。
在那首歌里,王菲继续唱,可你欠我幸福,拿什么来弥补。
再也没有机会重来了。
什么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那不过是泰戈尔对那些无病呻吟的人的一个安慰。
你爱一个活着的人,即便不能和他在一起,但至少你知道他存在于世界的某个角落,你可以在心里默默想着他,也可以去找他,即便他不爱,至少能看看他的样子,听听他的声音。
可是,如果你爱的人已经不存在于这个世界上了呢?
看了好几遍了,都挺感动的。
第一次看的时候,特倾向许文强。
第二次看,还是一样。
刚刚,又看了遍。
可能是自己不一样了,或者角度不一样了。
看着看着,特便扭。
是啊,文强和程程多好的一对,他们真的应该在一起。
可结果呢?
他们都放手了。
(个人觉得是许文强不好) 也许是他太多牵绊了。
希望一切都好,这个好,那个好。
不像丁力,很坚决,跟定强哥,效忠冯家,一直一直地守候在程程身边。
在迷局里,他不坚决。
当初,许文强要是有做人的原则,他为什么加入帮派,他想过后果吗;他爱程程了,他为什么总是伤她的心;到了香港了,他爱程程啊,但他竟然跌眼镜成家了;在冯敬尧面前扣紧了手枪,他却依然下不了手。
特别令我印象深刻的是:许文强在最后时刻前(丁力婚礼时门口的车里),他脑前回想的是阿娣惨遭毒害的景象;但当他重枪倒下,他脑前却全是和程程在一起的画面。
哎,只因,一个是冲动的复仇动力,一个才是真正的生命最珍贵的回忆啊。
一步步走来,许文强太牛了,他是很聪明,但是,也许就是因为想得太多了,他不知道自己要什么。
PS:我还是很喜欢里面的每一个人。
文强很帅,程程很可爱其他也很不错。
这几句话,让我动容:许文强:程程,我真得很喜欢你。
程程:我嫁给你,是因为世界上只有两个人对我好。
一个是我爸爸,一个就是我未来的丈夫,丁力。
冯敬尧:读书人,难为人下人。
丁力:(忘了)
我原本对黄晓明没什么印象,新上海滩让我深深地记住了这个名字我原本对孙俪就挺喜欢,新上海滩让我更喜欢她。
特别是,许文强在轮船前挽留冯程程不要去法国,那一刻,她美得像朵花,娇羞和绽放。
相比赵雅芝的美丽大方,一个孩子气的冯程程更有温度。
我原本不认识陈数,新上海滩让我记住她,不够美,但够味道,不够决绝,但婉转而不能忘情。
好的剧目,是要成就一批人的。
你在哪一场里呢?
许文强和冯程程之间的感情显得有点生硬,那个时候黄晓明还不油腻
方艳芸说我和冯府的账单还是第一次退回来,是有什么不对吗?卧槽这个细节真亮了,保养合同到期啊。这个金大钟太猥琐了,配音不是本人我不答应。这版的片头太B了41集版,翡翠台是跟那个国际对标啊,删减太逗了,所有开枪舞刀场面全删,所有枪口都打马,我草看A片呢。某种程度上比老版好,人物更真实有效,不再纸片化,祥叔存在感很强。比起原版关灯拍好太多。只是男主气场不太够。沉浸在片尾曲中无法自拔,黄晓明全程耍帅,理想青春版许文强。“情似水无处可逃”
非典型性烂片,人物没有说服力。
2011黄小豆的开年大戏
这一版的上海滩 其实是好看的
补
小时候就看的是这版还喜欢的不行。孙俪不错
江西台
方艳芸演得真好,许文强很帅
黄晓明是来搞笑的吧
补标,当年在电视上看的,对陈数印象深刻。
小学看的,家人说男主演的超级装,如果周润发是由内而外的气场,黄晓明就一直摆造型。至今忘不了黄教主真勇士从不回头看爆炸那一个镜头:我真帅我皱眉我抽烟。
3星
许文强和冯程程的爱恋让我感觉有些牵强的意味。我固执的认为从表现上来看许文强爱的是方艳芸,而冯程程的单恋更浓郁。怎知,忽然的,许文强和冯程程的爱情戏翻云覆雨的凄美绵延起来,这样的转变有些牵强。喜欢有句评论“陈数的这个方艳芸有一种低到了尘埃里却能开出花来的美,万分动人。”
结尾不行。
说实话,配角都演得挺好的,没错,说的就是李雪健、黄海波、陈数。
这四星是冲着陈数的方艳芸和李雪健的冯敬尧给的。这个方艳芸有一种低到了尘埃里却能开出花来的美,万分动人。
演员不适合,除了陈数和老爷子
主角浮夸,不适合角色,配角出彩
不知为何,在看的时候,我一直在设想另一种可能,倘若拍上海滩,没有女人戏,会是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