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得闲饮茶》就抓紧时间看了《独家试爱》,两部片子都是方力申主演,在香港同一个档期上映,《独家试爱》票房压过《得闲饮茶》,一部远离婚姻,一部深陷其中无法自拔——只是在我看来《得闲饮茶》却要好上一些。
这几年港片持续低迷,但是青春爱情喜剧却没有减弱的趋势,相反在其他类型片减少的大背景下,粗制滥造的爱情搞笑剧却更加样板化,想要寻求精良制作更是难上加难,也难怪《得闲饮茶》会让很多影迷体会到锐意进取。
认识导演叶念琛倒不是因为他的处女作《甜丝丝》,而是作为彭浩翔《大丈夫》的编剧,即总挂在嘴边的“导演彭浩翔,编剧叶念琛,剪辑李栋全旁述音轨”,作为影评人、编剧、导演等身份的他会带来一部怎样的爱情电影,这是观看之前的暗自期待。
在看完Francois Ozon的《5x2》后,自己一度伤感得不行。
在法国人那里离婚结局是影片的开始,而两个人的初遇则放在了结尾暮色里的海边。
而《独家试爱》和《5x2》讲的其实都是相爱简单而相处太难。
不过《5x2》隐去了很多细节,只留下几个片段,而《独家试爱》则拍得更为通俗浅显些,符合当下年轻人的心思,只是因为这样它就得被归入类型片里面,或者说质量相对合格些的爱情喜剧,却不能成为一部具有代表意义的爱情电影。
真正让我认为它应该归入类型电影是因为影片在男女主人公冷战时加入了幽默轻松的娱乐元素,迎合年轻观众的手段反而降低了影片真正具有的严肃价值。
主题是好,但套路被尽数猜中,沿承的情绪突然破坏导致本可以更富有震慑力的结局也因此淡掉太多。
用手机短信和再造纸作为关键事物以及结尾点题也没有太惊讶(《大丈夫》相互背叛的主题与结尾),反而对先前方力申泪流满面的连声“对不起”更觉得造作。
方力申的表演因此只打合格,邓丽欣稍好,吴佩慈形象上占去太多分,特别漂亮倒说不上,就是媚相十足。
其他TVB一干配角唐宁、魏骏杰感觉一般。
倒是周星驰班底的徐志雄和田启文印象较多,这俩家伙一看面孔就是戏,没办法,受周氏风格影响太深。
摄影剪辑配乐插曲之类没什么特别亮点,就是一般爱情剧。
倒是影片很早就点到了两个人处事差异,一开始二人狂打kiss时,阿宝总是关灯按开关,而阿华则一次次打开,如此反复(说到这又想到Ozon短片里那个反常的男子)。
其实这也再正常不过,但却预示着之后一系列波折坎坷。
回忆段落里阿华和Josephine念起“金风玉露一相逢”,在一部稍显轻快的影片里骤然出现如此含情脉脉总是有些味道怪怪;阿华图书馆初遇阿宝,再接着卡片翻过来背后有画更不显得稀奇,也就是有些老套了。
类似场景几次破坏了影片整体印象,反倒有些不伦不类。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西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说到底要不是影片在Josephine身上抹了一划又来了个小伏笔,它简单得有些过分。
有情不必终老,暗香浮动恰好,嘿,大概我更欣赏的是这种态度,对重归于好的结果多少有些不以为然。
这般道理或者感慨大约很多年轻人已经熟记于心,所以才会有那么多人劝阿华和阿宝千万得要清楚明白,事实只是他们把婚姻想简单了,以为真爱无敌能跨过人心易变。
电影而已,有这么一回事就对了。
很贱的把很久以前就看过的《独家试爱》又看了一遍因为总觉得如果没有把叶念琛的爱情三部曲连在一起看的话那会是一种遗憾或许是时间过去太久了也或许是这一部出的太早在我刚看过前两部后回头再看这部竟没有觉得那么无语也许也在于我我已经对谎言产生了抗体同样的纯真只有在学生时代挽救他们的爱情的可怜的只有怀念过去怀念过去在图书馆的时代怀念那时单纯的幸福而现在却只有猜疑谎言难过永远不要相信女人的话她们说的都是反话说要离婚说不要追我说不要理我说我最讨厌你了。。。
这些往往都是不能相信的但女人却不会承认最后当没有挽留时只有后悔痴情的永远只有女人离婚后会继续在无名指带着戒指的只有女人在道歉面前永远抵抗不住的也只有女人Jossephine问你为什么要那么早结婚阿华说因为我喜欢我太太啊那能喜欢多久呢爱是有期限的
三毛说过:爱情的滋味,绝对值得你一试、二尝、三醉。
这个晚上,看了叶念琛的《独家试爱》。
方力申和邓丽欣演的。
一对人海中的平凡小夫妻。
要问父母借钱付首期,要不断工作来供房子。
会有诱惑,会有背叛。
但婚姻被就是将瑕疵包裹住的珍珠,藏得住秘密,才会发光。
忽然想起来几年前有个人让我听的那首歌《好好恋爱》。
从Kugoo上下了听。
原来就是他们俩唱的。
每个人都以为自己的人生中都有一首主题曲,谈恋爱也唱,分手也唱,唱来唱去,还是那几首歌。
——为什么那么早结婚?
——因为我爱我老公/老婆咯!
因为单纯的爱情而结婚的爱人们,也绝不会就这么单纯地走他们的婚姻之路。
第三者、第四者,我想要坦白,却发现坦白比谎言更能伤人。
如果谎言是一种伤害,我选择坦白;如果坦白也是一种伤害,我选择沉默。
恐怕这是最好的办法了。
如果谁都不能接受将要面对的现实。
人都是一样脆弱。
完了吧 如无意外从今开始该好好恋爱放下从前一段感情才能追求将来 你就似没存在完了吧 然而你不在情况未像幻想般变改告別从前总是不易原来假如只得我在我竟未能觅寻下一位挚爱虽然,给我听这首歌的这个人已经不在身边,但属于我的“独家试爱”,我试过,就绝不后悔。
给那些仍旧陷于旧爱无法自拔的朋友们,情歌尽管唱,眼泪尽管流,但还是要向前看,寻觅你的下一位挚爱。
爱情,真的是做好眼前这一步就足够了么?
是的,爱情是。
但婚姻不是。
三个人的爱情多辛苦。
偏偏感情这种东西,说有的时候其实没有,说没有的时候其实只是你不知道。
然后再循环往复的伤害彼此。
多可笑爱情和婚姻其实是两回事,一个只在瞬间,能够忽略一切。
而另一个则是长久,恰恰需要什么都合适才能陪伴。
所以不是每段爱情都能变成婚姻,也不是每段婚姻都能让人忘却曾经的爱情。
千万不要让它们超越了彼此的范围而勉强为之,那一定是赤裸裸的悲剧。
等到变成手机电池以后,被人喜欢带就带出门,不喜欢就可以放在家里。
回到最初却是多么干净而陌生的两个人ps 曾经的一对大学好友在苦恋8年之后终于在今天结婚了。
而曾经屡屡规劝他们不要分手的我们却终究没坚持过第5年。
其实每个人都会有下一段再下一段,能始终绕回那一段的人真的很有福气
结局那一下真是非常精彩,一种恐怖的感觉顿时弥漫周围。
我想,大概世界上是没有<恢复原样>这回事情的,因为时间不会倒流,经历过的事情,必然在心里留下一丝痕迹。
所幸的是,痕迹所产生的影响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上帝把选择的权力留给了我们。
文/玉米 去年冬天萱推荐我看《分手再说我爱你》,说是很感人的一部电影。
当时看完并没什么特别的感觉,甚至觉得剧情节奏缓慢。
但是因为是萱推荐的,所以很认真地看了。
也因此接触到导演叶念琛的爱情三部曲。
今年在厦门华侨大学后街的一家灌着冷风的小宾馆,随时面临着被派出所赶出去的紧张状态,用音箱外放看完了叶念琛爱情三部曲第一部《独家试爱》。
远到高中的用碟片看电影的记忆被唤醒,原来当年DVD里面第一部电影就是它。
那个将要踏入婚姻的小夫妻激情长吻的画面深深刻印在脑海里,当时就是当做一部情欲片来普及知识的,没想到如今看来它并不是简单宣泄青年人的爱欲的香港爱情电影。
更深层的内容是它揭示了爱情和婚姻的复杂和变数。
谁也不能保证只爱一个人,即使用法律约束了对方的行为仍然可以发生冲破社会约定的行为。
如果你还没学会爱,如果你还对婚姻抱有纯洁的幻想,谁都不能破坏你洁白无瑕的感情生活,那应该看看这部电影,它会给你如何与未来的另一半和平相处的参考。
阿宝因为感觉对了,并没有考虑林嘉华的经济能力和社会地位,现在谁还能像她这么单纯。
我们有多少人不是像一个商人一样细心打量对方的财力和家庭环境,带出去能不能在朋友中有面子?
林嘉华和阿宝一样,也是发自内心地爱着阿宝,在双方好友的哄闹中,他们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直到林嘉华的中学补习老师Josephine的出现,林嘉华和阿宝的婚姻生活出现了危机。
Josephine曾和他一起念过“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两情若是又岂在朝朝暮暮”正好说的就是中学分别后他们的心理状态,也暗示了婚姻之外的情感虽然不是耳鬓厮磨,但是也可以“久长”,共同的回忆唤起了曾经的美好,原来心里的美好只是深埋的种子,遇到合适的温度,释放出来就是一团熊熊燃烧的烈火。
任谁也扑不灭,只能任其燃烧。
Josephine美丽、比阿宝更懂林嘉华,结婚当天,Josephine代替阿宝照顾醉酒的林嘉华,就是很好的例子。
但是有时候懂对方并不一定适合做恋人,当美好的回忆在林嘉华和Josephine的生活里燃烧的差不多时,Josephine发现了他的黯然神伤,电梯门口曾经的恋人重新相遇,林嘉华看着阿宝的眼神让Josephine懂了眼前这个男人心里的真爱,于是她设计让前男友帮忙令林嘉华死心。
她比林嘉华果断,知道什么时候该离开,这样对谁都好。
林嘉华的生活婚姻生活之所以出现问题就是因为他拿得起放不下,已经发现自己真正爱的是不那么像解语花的有点小性子的阿宝时仍然只能在对方发来生日祝福时简单回复谢谢。
Josephine就像出现在他生命中的试金石,试验他 ,让他知道自己的内心。
男生大多先爱上的都是比自己年长的大姐姐似的美丽的“解语花”,但是各种原因导致错过对方,最后阴差阳错选择了任性、猜疑、刚烈的小自己几岁的女生,心里像偷腥的小猫不能抵挡曾经出现在生命中的诱惑,放在心里就是美好,有机会就会幻想如果“解语花”和自己一起有多好啊!
可是真要拿出来,可能就会破坏那份美好的感情。
有些感情注定是适合当做回忆的。
婚姻和爱情并不是完全坦诚相对,也需要谎言和私密空间。
Josephine离开林嘉华,如丧家之犬的他回去找阿宝,他没有如实相告Josephine抛弃了他,而是说他发现自己真正爱的是阿宝,所以回来找她,因为这份表达出来的真情重新打动阿宝。
女人都很在乎追自己的男生是不是心里只有她一个,只要男生表现得真诚点,就很容易打动对方,其实是女生心里已经预设了一个被打动的点,等对方来“撩拨”。
叶念琛告诉我们即使爱情已经失去过一次,在你面前痛哭流涕的表白可能仍然是谎言。
既然都是谎言,表面的东西不重要,重要的是能不能在一起的结果。
电影的结尾,他们过上了平淡的日常生活,阿宝变得温柔,开始体谅林嘉华,主动帮他烧好洗澡的热水。
新婚的激情平静下来,除了爱对方,还在心里留一些地方出来过自己的感情生活。
但是他们也学会了保护对方,林嘉华回完Josephine的短信后将双方来往的短信全部删掉,阿宝偷偷关上门给Philip写信,看似隐瞒了对方,却换得了安静的生活。
看了方立申的《得闲饮茶》,于是就又忍不住看他的这个《独家试爱》了,方立申并不属于很帅的那种类型,但像个邻家的大男孩。
演绎的角色也是我这个年纪的,得闲饮茶是爱情,而这个独家试爱是婚姻,这些都是年轻人所要经历的,还未经历也要从中学习的。
很年轻的两个人还没有什么经济基础就结婚了,房子是男方父母的钱买的,装修的钱是女方父母给的。
对于他们的年纪轻轻的就放弃玩乐而走进爱情的坟墓,双方的朋友也都是很不理解。
结婚了,两个人生活在了一起,天天要一起面对很多很多的琐事,女方希望继续享受他们在恋爱时的甜蜜,而男方就比较现实,节省着还房子的钱。
于是他们就去不去北海道旅游而发生了争执,最终女方的一句离婚的气话,让男方在酒后彻底的出了轨。
婚没有离,但是却分居了,新房没有人住,却还在挣钱还贷款供着。
男方彻底的和他的初中喜欢的那个女孩住在了一起,女方也结交了一个异性朋友。
后来男方的那个小情人还是因为得到人得不到心而伤心的离开了,但离开的时候还是为男方着想编排了一场戏。
同时,女方也换了工作离开了那个异性朋友。
于是他俩在大街上再次相遇,南方用回忆过去法,还有现在努力法又换来了破镜重圆。
本以为故事就这样圆满结束了,不过偏偏最后一个镜头让故事给你以想象的空间。
男方打电玩得时候也记得把那个女人发来的肉麻短信给删除了,但是女方却关着门在那个男人送他的紫色的信纸上写下了亲爱的……背叛,男方是肉体的背叛,而女方是精神的背叛。
哪个背叛更不能忍受?
回答这个问题就看你是要人还是要心了。
在这个社会,肉体的背叛好像经常发生,这是可以看得见的,见多也就不怪了。
而精神的背叛可能看不见,但发现了却是不能忍受的。
当然对于结婚的人无论肉体还是精神的背叛都是不应该的,就是没有结婚男女朋友之间都不应该有这种肉体或者精神的背叛的。
爱就要全心全意而不能处处留情,结婚之后就要负责任更不能拈花惹草了。
相爱容易相处太难,结婚之后还有很多需要我们年轻人去面对的,所以结婚一定要慎重不能草率行事。
但是既然结婚了就要两个人维护这来之不易的家庭。
这个片子也许题材很老套,但这些片子所展现的问题的确值得我们年轻人去考虑的。
摘自我的blog:http://blog.sina.com.cn/u/1229406432
本想捧着《络新妇之理》过完09年的,但读过京极堂的人都知道上来百来页的枯燥一般需要两三遍才能跨越。
昨天读到70来页终究抵不住,在平日里豆瓣页面里勾出的想看电影里反复找寻,最后定在了叶念琛的“爱情三部曲”。
这个说法不知道准不准确,只是看到网上都这么称它,想想又都有方力申和邓丽欣主演便也随大流了。
明显的是这样一年一部的小制作电影之所以能拍下去除了导演的执念也必须建立在较好的口碑上。
我之前一直怀疑这样的题材还能在香港导演的传统理念里拍出什么新意,因为实在是被拍烂得不止两三遍了。
先看的是《十分爱》,之所以跳过首部《独家试爱》原因在于宣传说《十分爱》里告诉你爱是必须存在相信,最终极的相信,是尽管所爱非人也仍然要信下去,那是一个人对自己最后的支持和执着。
说得多好啊!
就像里面女主阿宝一样,你能说她相信爱情么,又能说她不相信爱情么?
吊诡的就是这里,本就不缺乏追求者的她既能一次次玩转于多角关系中又一遍遍听着她老同学出轨的告白。
同室的好友可以隐瞒着自己,多年的最好朋友可以误会自己一耳光了结关系,既然都这样了,何必对每个人都那么在乎呢?
追求的人也不见得那么纯情,一个可以在酒店里手挽妙龄女子,去找另一个时却被他房里的可爱女生看个良久,既然都这样了,何必对谁谁谁都爱不离口呢?
所以我亲爱的阿宝,自认可以立于不败之地的你也不见得多么睿智,你也不是会被晴晴的几句常人都能说得出的大道理而感动得一塌糊涂么?
你也不是没有看出小医生挽着的是别人朋友妻么?
你终究还不是没分清嘴上口口声声不怨你只爱你的大力有几个好妹妹么?
如果只是那些碎碎念就能讲清楚逻辑的人生观和爱情观就能让你稀里哗啦哭一阵然后使你放下本来冷酷的心和冷眼旁观的姿态的话,也就怪不得笑到最后的不是你了。
因为还有个真理你没有参透——这个世界上,所有事情都有障眼法。
看见的,未必是真的。
真的你未必能幸运的看见。
《十分爱》里的阿宝是个可以谈谈情跳跳舞,逢场做戏的高手,但她也有弱点,待撕下她一直以来赖以生存的面具后她一样是个弱女子,可以被感动可以被假到死的甜言蜜语捂得喘不过气来。
浓抹的装扮虽然不适合真实世界里的邓丽欣,却可悲得成为了这部电影里阿宝的最后一块遮羞布。
如果说《十分爱》的结尾之处逆转到位的话,《我的最爱》的结尾多少显得有点突兀并且可以追求那种导演一直执着想表达的爱情观了。
这里面的阿宝摇身一变成为了对什么都唯唯诺诺,战战兢兢的可爱女生,但她却比《十分爱》里的阿宝敢于感情的投入,敢爱敢恨。
她可以在多年一起打拼的男友因其好友背叛而心生报复之念,也可以在男友终获报应时挺身而出。
阿宝的于心不忍和善良的天性无一不让我感到悲怆,我为她又和那个烂到底的男友重修于好嗤之以鼻,也为她的天真烂漫唏嘘不已。
看到大半时,我有所幻想如果阿宝的个性里稍稍掺杂些阿蚊的硬朗作风该是多么地好。
但渐渐便可发现,阿宝和阿蚊并不是对立的存在,尽管乍看之下阿宝只是一味地顺从,阿蚊却总是对男友发小姐脾气,但阿蚊的性格形成也是通过悲哀的渐变而来。
她们俩口口声声开玩笑说我们一定不会喜欢上同一个男人,但结尾的那幕却深深打碎了阿蚊的硬朗形象与阿宝的痴痴守候。
我的最爱到底在哪?
无论你是什么个性作风,只要男人稍稍一变就能游刃有余穿梭其中。
也许我们都在说对方是自己的最爱,可是于她而言是真爱,于他而言却是谎言。
就拿阿蚊那个小男友来说,他一心维持的后备恋爱到头来换来的还是一句爱一个人是要讲时机的,我和你在错误的时机在一起。
尽管听起来做作不已,可这就是现实,整个游戏到最后玩的只不过是简单的比大小,比谁投入得少。
整场游戏的胜者还是那个老千阿强,他在他的有生之年守护住了阿宝,不管阿宝懂不懂,他还是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告诉了阿宝什么是爱情游戏;不管阿宝知不知,他还是设下了大套使得让阿宝陷入难堪的琪琪万劫不复。
可是阿强的胜利却只是名义上的,他没有赢来实际的报酬。
阿宝到了最后还是不知那位从国中就守护她的人是谁,阿强也同样不能给阿宝真正想要的那份爱。
就像《十分爱》里阿宝选了大力没选小医生那样,这里的阿宝选了烂人一个的前男友而没对阿强道明白究竟爱他几分。
也许两男的竞争中本身在开始就分出了胜负,那个被女人先爱上的人总是能一次次地笑傲江湖。
昨晚接近跨年之际看完的是三部里的首部《独家试爱》,比起后两部,这部表达多少有点含蓄并且看得出是有意地有所克制。
不过这种克制却没有遮掩住导演在首年所能迸发出的积聚能量。
让我影响最深的是里面阿宝好友的一句感叹——现在人就是这样,拍拖啊,分手啊,泡帅哥,追美女,你甩我我甩你的,这些都是经常在卡拉OK店里发生的。
所以呢,各个都以为有一首主题曲放在这里,拍拖来唱,分手也来唱,复合了再来唱,其实唱来唱去不就是那几首?
所以说还有什么想不开的?
我是说我想开的不是唱K,我是想开了拍拖。
我在打上这句时还能记得说的人眼光闪烁,一脸无奈的表情。
也许是第一部可创造性太多了,导演并没有像后两作那样故意融入多人复杂的关系,而是以很通俗的城市小夫妻都会可能发生的婚外暧昧来诠释主题。
要说偏爱,其实我个人很喜欢邓丽欣在这里面的扮相和角色定位,她也着实演得很自我很放得开。
故事的寓意很容易解读,正如很多人评论的那样,有过裂缝的感情就很难再作修补。
尽管令阿宝丈夫出轨的Josephine最后道明丈夫爱得始终是阿宝本人而非她,可阿宝丈夫最后能有多少浪子回头也很难说清楚。
也许他再怎么爱阿宝却仍不忘与他人暧昧。
不过阿宝通过这段感情波折也学来了怎么“较好地”面对婚后生活。
彼此在一定范围之外的也许并不是可以背叛对方的诸多理由,也可能是多多少少需要自己守候住的最后底线。
不自负地说,在看之前由于知晓了些影片最后的逆转再加上看得颇多的悬疑推理,所以在看的时候很多情节都在预期之内。
影片的英文名实质上更能接近影片想表达的诸多观点,不过细看中文名也能多少发现导演的用途所在。
从最初的试爱到中间的十分爱最后达到最爱。
但叶导这样岂不是自我反驳么?
您要宣扬的本就是爱就是谎言,爱就是被伤害,爱就是在爱与被爱之间痛苦挣扎,那么何必试爱,何要十分爱,何来最爱?
您在每部结尾处的处理没有给我们一个大团圆的终成正果的感召,却处处让看片的我们感到体无完肤。
难道您想告诉我们的是电影没有结尾么?
三部里的阿宝各自的生活还要继续,试爱的阿宝可能和丈夫之间还会因隔阂各自出轨;十分爱的阿宝终可能数清男友的妹妹有几个;最爱的阿宝在看清烂男友之后情归何处?
是的,一切的一切都不是结局,我亲爱的阿宝姑娘,既然叶导没有让故事说完,他又怎会准你一哭了事。
一次不忠,百次不容。
不是不肯原諒曾經那個狠狠傷害你的人,而是不能原諒那段被他遺棄獨自舔傷口的舊時光。
不是不愿意,是舊時光無時無刻提醒著。
把門關上,分裂的感情再也回不去,我們必須相信,無論我們多么不捨曾經的我們多么相親相愛。
到頭來,誰愛過誰?
誰負了誰?
掙扎也罷,沉吟也罷,統統都在綿綿的時光中輾轉成老去的墨跡。
——听说,看完叶念琛的爱情三部曲之后、没人再会相信爱情了、、、、《独家试爱》:“一次不忠 百次不容”如果不是那结局,我想这不过是一部很普通的片子,夫妻分居、第三者插足、浪子回头、重归于好的老套路;但是他的电影却总是让人回味的,当阿华哭着和阿宝说“我很好哦,别不要我;对不起 对不起、、”的时候,我哭了,我以为我看到了真爱,我以为这个男人口中说的是真的,但是当他删掉暧昧短信,当阿宝关上门的那一刻,我知道,男人这一刻说的爱你 的确是真的,但是就像J在海边和阿华说的一样,爱情是有期限的、、、背叛是难免的!!
《十分爱》:“这个世界上什么都有障眼法,看到的未必是真的,真的未必能幸运的看到 ”坚持以往结局的出乎意料的风格,只是这个结局太残忍!
我看完电影后就再想如果阿宝和张敬轩在一起了会是怎样?
人生又有多少这样的错过,被障眼法蒙住了双眼错过了一生的最爱?
当大力和阿宝说:“你不相信别人,你不会找到真爱”时 我惊了一下,就像对我说的一样;当咖啡店一角的女孩说:“那是我以前男朋友,那是他妹妹的时候”我真的感觉像是末日一样不能接受这谎言,不是我们不去相信了,而是没有什么值得相信的!
《我的最爱》:“就好像电脑里「我的最爱」一样,我的最爱永远都有很多,喜欢的就keep,不喜欢的就delete”女人不能太高估了自己,琪琪最后的结局已经说明了心不正自由天收的道理,而老千最后的结局真的是他应得的么?
难道N年前他对阿宝的爱就可以忽略不计了吗?
电影的最后三分钟,仍旧是我无法接受的,爱情,是否早晚都要面对劈腿?
这部电影仿佛又回到了第一部里的那句话“一次不忠,百次不容”叶念琛的作品把谎言揭示的太露骨,有时让人无法接受;太让人对爱情绝望,因为看到了很多欺骗、背叛、自保、手段、、但是,不相信任何人、不轻易付出、就一定的安全么?
谁说爱情就一定是要一生一世的在一起 彼此忠贞?
叶念琛告诉我们:爱情,就一定伴随着欺骗、背叛、失望、种种意想不到。
、他用电影的英文名说得很清楚:《我的最爱》L for love, L for lies——你得接受谎言是爱情的寄生;《十分爱》Love is not all around——爱不是无所不在的,你失去了爱,并不是这个世界上没有爱,只是爱刚好去别的地方了;《独家试爱》Marriage with a fool——要嫁的话嫁个傻瓜吧,还要记得自己也做傻瓜。
当看完这三部电影,仍旧对世界美好事物坚信不疑的人我想,我是傻到家了!
邓丽欣整容了吧。吴佩慈真丑。
如果不是结局这片子恐怕只值一颗星.剧情狗血还有点莫名其妙.说爱你不能没有你时是真实的,而学会偷偷删掉暧昧短信时也是真实的,这才是真正的生活吧.
比起另外两部,还是有点稚嫩了
方力申和鄧麗欣這對螢幕情侶,結婚得了!
快餐爱情下的产物?爱的死去活来就是原谅作死渣男的理由?
什么烂片子。。。
突然发现很久就看过……
葉念琛一部曲。
好就好在,我独家钟爱。
不够成熟的年纪 不够坚定的相守 不够坦诚的彼此——暧昧滋生的可乘之机 猜忌相生的充足养料 貌合神离的最终结局
爱经不起试
爱情三部曲(邓丽欣 &amp; 方力申)
一群狗男女
“你最近的品味越来越差,吃腻了鱼翅,口淡转吃粉丝吗?”这辈子一定要用一次!(希望说的时候不要笑场:D)
比较搞笑 结尾很好
结个婚弄得像过家家一样= =
我居然還看過這個片………………葉念琛真是所有人都能做導演的動力啊!!!
比较老套,除了结尾,这次还好没有死人。果然感情这东西,一点有了裂缝,就很难修补了。男人心里总有一个女神,得不到的心心念念,得到了就不过如此。女人不能太作天作地,没有的事也变成有了。
你妹啊,宣扬男人偷吃从来就是值得原谅的是吧
还是后半段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