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田》从形式上来讲,和话剧的形式反而比较接近。
但即使是话剧,一旦离开了舞台,离开了剧场这样的环境,演员必要的夸张表演很容易显得过于强烈和突兀。
而这部形似话剧的电影,也是一样。
辄等角色本来就被夸张到虚假,再加上镜头下强盗(王志文)永远飘动的头发,对暇的手势刻意地特写,整部电影都让我觉得很难欣赏。
而似乎永远沉静的祭司和骊,又进一步放大了所有其他角色的夸张和荒谬。
从故事上来讲,主题就是谎言,有人为利益而说谎,有人相信了自己愿意相信的东西,加上深信谎言者对异见者的视而不见和排斥,当然还有真相击穿谎言后的巨大失落。
这个主题,更多是通过符号化的角色之间的对比和刻意的剧情来突显的,谁都看出来了,就是过于直白了。
无论是多么重要和深刻的道理,讲的不好,就是浪费了。
从这个方面来说,我觉得《新宿事件》也是一样。
不讨论这个故事本身,我基本上觉得这个故事本身不是特别完美,主题有些模糊。
作为一部历史题材的电影,我基本觉得它的历史背景是可以接受的(总体的历史想象是很精准的,至少在我看来),除了一些错误之外。
最严重的错误就是,两个秦国士兵来到赵国的城市,他们不可能不被认出来。
因为当时没有普通话这回事,他们必然操着和当地人截然不同的口音(甚至于另一种语言)。
当然,像电影里的巫师用面相来判断也是对的。
但是口音是很重要的问题,这个问题直接和这个故事本身的叙事逻辑有关,所以是非常严重的。
还有几个不那么严重的问题。
第一就是玉佩不是挂在脖子上的,是挂在腰间的。
另外一个就是那个城主娶妻的年纪似乎是太大了一点吧。
还有一件事,男主角在故事里是一个经常当逃兵的人,到了秋天就逃回家收粮食,然后再出来当兵。
可是我不太能相信秦国军队的纪律会这么涣散。
秦国可是中国历史上纪律最严明的一个朝代。
最后一件事,我感觉那个巫师的占卜方式差得有点远,虽然我也说不上战国晚期人们是如何占卜的。
但是我很难想象当时的巫师的房子里会挂着装饰性的甲骨。
————当然除此之外,我觉得这部电影的整体想象是蛮精准的。
很喜欢城里的民众道听途说的那一段,小道消息是一种贯穿于人类历史的事情。
无意间在悠悠鸟上看到了《麦田》这部剧作,不想它会如此的感人肺腑,但却在意料之外地吸引了我的眼球!
我认为它是一部很成功的影视作品,剧中透露出来的淡淡的忧情很难不让人去思考一些最为本能的人性幻灭!
故事情节我就不再此赘言了,希望看到这篇帖子的网友亲自观看!
归于它的成功之处,我想在于以下几个方面:1.它未曾像《建国大业》,《风声》那样做过如此大的灌人心田般地浩瀚渲染,也为经媒体的任意煽风点火肆意炒作,但却收获了令人可观的票房!
2.它不曾把高投入作为其谋求高票房的手段,但却像《士兵突击》一样令人为之震撼!
3.导演采取了一个很独特的视角麦田,贯穿剧中,至始至终,一开场便是一望无际的金黄色的麦田,令人处于一种宏大的场景之中,实现了小笔调大场面的理想诉求,实为令人心悦!
悠悠的曲调,淡淡的曲子,再配上这幅绝美的画卷,足可以净化人心!
4.再则,我最为成功的就是剧中人物的刻画,真知灼见,洞察人性!
由范冰冰主演的赵国城主剧葱夫人骊,一改以前的妖艳之美而为一个淡定从容识大体稳健而能为自己的子民谋利益的女主人,她在影视剧中的人物形象塑造可称之为她在演艺圈中的一次突破和飞跃,就像陈坤在《建国大业》中的淋漓尽致的发挥和苏有朋在《风声》中扮演一样!
还有秦国的两个逃兵暇和辄!
暇,一个英勇的秦国锐士,但在秦国灭亡了赵国之后,却想着一地的麦子亦然逃出兵营回家收庄稼!
而辄则是一个贪婪的奸诈之徒,胆小如鼠,迷恋于享受!
我们来看一段他们在赵国的一段对话-辄:把难看的老的女人都杀掉,留下最年轻最漂亮的,成为我的女人!
不,是成为咋俩的女人。
咋俩留下来过公侯的日子!
暇:我回去报信,你把想杀的都杀了!
辄:不不不,你是秦国的锐士,杀人的活你比我顺手 暇:是你狗日的想要过公侯的日子,对吧?
辄:对呀,我也是为你好啊 暇:我就想回家收庄稼 辄:别走别走,让一步!
足可以看到一个卑贱贪婪的辄!
而暇则是一个正义之士,或者说在他的骨子里就有着一种与邪恶相抗行的力量,杀死强盗解救了赵国的夫人,又在秦国攻来之时本可以逃之夭夭与妻儿团聚完成最朴素的人生追求---回家收庄稼,却以一名秦国人的身份救出了骊夫人!
他的人性完成了一次复活的过程,就像列夫托尔斯泰笔下的聂赫留朵夫一样从罪恶的梦幻中醒来!
以上只是鄙人的一些粗疏的见解,有感而发!
至少中国的电影事业在进步,一批批优秀的影人在发挥他们演艺的极致,塑造更完美的形象!
中国需要更多这样的优秀影视作品!
2009/10/27
王志文词好戏好,可男人一老,怎么都喜欢挑战老变态呢?
不理智。
唐国强只有一个,姜文陈道明还不照样另辟蹊径道骨仙风的。
王志文在这戏里也挺“风”,多了点“风魔”的意思,怕是误入了歧途。
但我超级佩服一直给王志文吹头发那哥们(或者姐们)。
敬业专业有技术,四面起风,八面玲珑,利用跟大自然及其规律的对抗,营造出多股无由妖风,将王志文演的老变态形象刻画得恰如其风,风如其人,意气风发,风调雨顺。
他/她跟摄影的配合,默契得叫一个非常完美。
见过头发吹得好的,没见过吹得这么好的。
大家回忆下听到傻子哭,王志文猛回首那镜头,头发“唰”地起身,Timing和力度天衣无缝,头发扬起得没有丝毫犹豫,利落性感。
看得出很不容易,很有内涵!
我大胆预测,《麦田》之后,这人就不再是一个普通的剧务,而是一个顶级的吹发师!
以他的手艺,足借《麦田》吹向国际,吹向世界。
以后,他不单单只给王志文吹,世界顶级的长发男人上戏,都应该由他来一手吹造。
不,甚至那些顶级的短发男人再演电影,也要先为他蓄作长发,甚至拉直,方才上镜,只为博他华丽一吹。
祭司很明显是个内分泌失调的女人,我觉得有点像陈红。
这次就不重点说她,一个长得像陈红的女人只能演内分泌失调的戏,人家已经够丧气。
(居然没认出来是王姬,真瞎!
)后知后觉地说,范冰冰的容整的真的很成功。
眼睛够大,大则戏多。
要是眯着演贱明星大家不觉着特别,瞪起来活人当鬼演总够分明了。
鼻子尤其好。
稍稍嫌大,占了不少地儿,不过线条很好。
鼻子的线条正面看不足以判断,要看侧面。
侧面多带劲阿,比王学圻的小弯鼻好看多了。
再就是仰头时,那么精致的立体小三角横截面!
鼻孔的大小也恰如其分。
当今影坛有几个女星敢随便仰面示人?
我真想立刻回去整容阿,个大牛鼻子顶了这么多年,男人吓跑了一箩筐。
等将来回到北京,我踏遍铁鞋也要找到给BB姐整的地儿,并且就照她那么整!
要说BB姐还有小小的不足,就是屁股长得不够俏皮。
曲线虽是被蛮腰托了出来,但肉未免横横,不够嘟嘟。
其实,咱不差这一块地儿,整就给整齐了!
整俏了肯定凡直男同庆,举国家欢娱。
说起来,某一个时期后,每个跟BB姐上床的男人在我心中都十分英勇。
他们完全不担心不害怕自己的某种能力被比较,这,特别作为中国男人来说,已经几近神勇。
还是男人们觉得只要自己那一刻钟爽到,便都无所谓,反正当着脸,BB姐肯定不至于说自己不行,不如谁谁谁。
然而你比这个长,总比那个短,这些秘密竟都被BB姐一人获悉在心中。
我又忍不住浅叹了几口气。
黄觉这次挑战自我,上演硬汉柔情,身材练得没话说。
和傻子那场极长极gay的戏,更是把全组工作人员的取向暴露无遗。
看看灯光下,女人中,黄觉那窄细柔和的腰身和白花花油亮亮的大腿,以及他安详蜷曲的睡姿吧;看看他跟傻子间傻不拉唧的对话──那根本是出自恋人之口──只有谈恋爱的人才会说无意义但是重复来去的蠢话;还有他们任性暧昧的各种体态,和多次再次的身体接触挤压。。。
太弯了!
弯到腐女们都要感动呢。
可是输在杜家毅太难看演得又太跳不着边的招人烦。
这是腐女和Gay都不能接受的。
其他人能不能接受不得而知。
有模仿王宝强戏路的痕迹,但操之过于焦急,不令人喜爱。
何导这次口味这么重,我是真没想到。
屁股被大红丁字裤勒住还不够,还要撅一撅,跳一跳才看得过瘾。
何导,就听说您爱打高尔夫,没听说您还爱看男人屁股,下次您再狂拍男人大丁裤衩露屁股,也挑个屁股坚挺好看点的嘛!
讨厌~
当我晚了十分钟到达放映厅。
看到的是黄觉饰演的秦国士兵在麦田里气势汹汹地行走。
身后跟着另一个言行猥琐的士兵。
画面色彩非常的浓重。
麦子几乎都有了金属的色泽。
天空也异常的高远深邃。
旁边坐的小情侣已经开始窃窃私语。
这是什么地方。
这是一个关于战争的故事。
取材自著名的长平之战。
对于长平之战的演绎在书本上有各种版本。
有对秦赵两国用兵的评述。
有对赵国女人举城服毒殉情殉国的唏嘘。
有对后来信陵君窃符救赵的歌颂。
但这个片子却没办法归入战争片的范畴。
因为为数不多的战争画面或口头描述只出现在了两个秦国逃兵的梦魇和呓语里。
片子的结构像一部五幕舞台剧。
在人物语言动作上也存在许多舞台剧的影子。
比如王姬演的祭司的独白。
士兵暇在酒醉后描述战场杀戮场面时的癫狂言行。
都让人恍恍惚惚仿似看的不是大银幕而是小剧场。
这是一个关于战争背后男人和女人胜方和负方谎言与真实错综复杂关系的片子。
关于男人。
黄觉饰演的士兵暇。
骁勇善战。
却一心只想着回家收他的麦子。
杜家毅饰演的士兵辄。
腌?胆小。
却妄想有朝一日过上王侯将相的生活。
战争把男人不同层面的脆弱撕穿了。
不管是赤裸裸的表面。
还是沉默外壳下的内心。
都是一种焦虑不定期待归属的情绪。
超脱闲逸和酒池肉林。
都只是归属感的不同期待。
女人。
穿白衣的留守妇人。
大碗喝酒大块吃肉几乎和男人一样彪悍。
但在听信了赵国战胜男人即将归来的谎言后。
她们才表现出少妇们的兴奋和聒噪。
在那一丝希望降临的时候她们才大胆地释放出了压抑已久的天真。
男人期待归属感。
女人期待依赖感。
即使在最不可能实现的年代。
人性也在偷偷喘息。
范冰冰饰演的城主夫人骊。
是这种矛盾最淋漓尽致的表现。
只为丈夫的一句话。
你就是这座城的女主人。
她颤抖地想救下强盗手中的孩子。
想保护这座城里所有的女人。
却做不到。
哪怕是要杀掉敌国的士兵。
她也没有挥刀的决心。
最后的结论是——每个人的勇敢都有限度。
人都摆脱不了对归属和依赖的向往。
从小时候看《战国故事》起,就对纸上谈兵的赵括和长平之战的血腥印象深刻。
9月21日在望京星美看了《麦田》,并见到了那些“割麦子”的真人。
方了了这二十来年的心愿。
故事活了,历史就在眼前,而且颇有惊艳。
也许有人说本片形式大于内容,但对于一部象征主义的电影来说,这本来就是它的特色。
况且,对于一个情节虚构影片来说,形式感带来的多样解读的可能性也大大增强了视觉文本的观赏性。
场景构图十分讲究,有人看出“最后的镜头类似于文森特.梵高的遗作《群鸦》,范冰冰与活着的孩子们沿着蜿蜒的麦田小径走向未知的远方”,我看出群妇在昏黄灯光下簇拥着两个秦国人——她们以为的救世主——颇有向乔托·迪·邦多纳之《哀悼基督》致敬的意味。
还有大量的俯瞰视角,人如蝼蚁、如布朗粒子,同样的集体无意识。
本片讲了普世的故事,其中贵族、农民、奴隶的阶层特点放在两千年前的希腊依然成立,故事亦然。
当时的中产阶级农民老实本分只想麦收,贵族要维系既有的秩序并勇担责任,只有奴隶在苟活之余、试图推翻秩序,翻身做主。
本片传达的反战情绪更是放之四海而皆准。
这个故事最令我震动的是所有人处于沧桑巨变而不自知,他们盲信自己期望的事物,所以巫师会被“气死”(扮演者王姬语)。
赵人以为自己赢了,其实已近灭国;秦人以为这是最后一战,其实更加惨烈的战斗在等待他们。
所有的剧中人都不知道自己未来的命运,但导演知道,观众也知道——四十年后,六国毕、四海一,再过十来年,天下再乱。
这也是片尾城主夫人追向孩子的动因。
现实无可留恋,未来方可期盼。
*************************针对有朋友提出的“金木水火土(日子)是什么意思” 试着回答一下: 根据中国古人的五行理论,大自然由五种要素所构成,伴随着五钟要素的盛衰,大自然也产生变化,其间不但人的命运受到影响,宇宙万物也在此过程中循环不已。
对应于本片, “金曰从革”,代表沉降、肃杀、收敛等性质。
影片中指代长平之战。
“木曰曲直”,代表生长、升发、条达、舒畅的功能。
影片中指二秦兵逃至赵国伊甸园。
“水曰润下”,代表了滋润、下行、寒凉、闭藏的性质。
影片中指二人与城中女眷的互动。
“火曰炎上”,代表了温热、向上等性质。
影片中指流寇的插曲。
“土爰稼樯”,代表了生化、承载、受纳等性质。
影片中指一切归于正常,并开始孕育新的希望。
豆瓣免费观影,要求观影两天内写300字以上影评,以此作为以后免费观影的参考,可电话过来确认是否到场时又礼貌地说道,请观影两日内不要写负面的评论。
何苦呢?
既是试映,就应该让想写的人去写,想骂的人骂,想赞的人赞,如果真是好片,自然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我们的豆瓣作为每一个zhuangbility或不zhuangbility的文艺青年聚集地,注册用户量高达2000多万,这足以影响很大一部分习惯在看电影前先来豆瓣看影评的人的观影选择。
也因为豆瓣的影响力,其越来越受到电影发行方的重视。
自然,我们这些天天上豆瓣的人也会觉得这是一件甚好的事情。
我们开始关注保利博纳,因为不仅可以免费甚至可以提前观影,我们认真填写那些对电影期待的话,也期待自己能选中,为了让未来也能参加此类甚好的活动,选中后还认真完成300字以上的作业,并且不写负面评论。
如果你完成了以上整个流程,那么恭喜你,你和我一样,是一个奉旨守法的乖孩子在我看来,电影一直是很私人的事物,你喜欢是因为那会你共鸣了,共鸣后你就想写字了,写出来的还是特诚恳的字如果没有共鸣你也写字,那就只能是骂了嗯,现在切入正片。
我是个没看过黑泽明的肤浅之人,何况个人也不喜欢电影这种小品式的表达方式,所以仅能表达一下浅薄的感受。
看得出是何平用心之作,金木水火土依次对应叙事,以麦田开头以麦田收尾,却是虎头蛇尾。
嫣儿上吊前的铺成似乎太少,结尾处城中女人的集体服毒自杀和范小姐的时疯时好来得太过突然,以致现在脑海中印象深刻的就剩下影片前半部分的惊艳。
到现在我依然没搞清楚这片到底想表达什么主题?
但我知道,电影告诉了我们,每一个女人都需要一个男人,无论他是好男人还是坏男人甚至是傻男人。
至于演员。
范小姐永远都是在“演”电影,一开头与妇人的那段对话依然是那副金锁的表情,她永远撑不起一部电影,倒是最后疯掉后的那段不错。
不知何平是否正是因为她这种演戏方式,而将她安插在这部需要用力表演的电影里,或是因为她实在美貌确实适合那些缱绻的无声镜头。
丑角和黄觉都很卖力的在演,他们撑起了这部电影。
王姬还是老样子咦?
王志文大叔呢,他自了了那王学圻呢?
他戏份太少生气跑了最后,如果你喜欢黑泽明,可以一看。
影院可以让此片多一颗星。
字写完了,提交作业,睡觉
如果没记错,我看完蝙蝠侠之后很快相信。
这将是我2009年最喜欢的电影。
那么我在今晚我也很确定2009年我最不喜欢的当属今天看的麦田。
我写这篇评论其实并不是为了诋毁麦田或者导演兼编剧何平,毕竟电影这东西是艺术,而每个人对艺术都有自己的理解。
是好是坏还要看市场的反应。
我也完全算不得资深专家,只是在浪费60块人民币和两个小时之后想要给后来的同学提个醒,还是去簋街和朋友聊天吃烤串来的合适。。。
下面说电影,大凡电影。
必然有一条故事线。
如何讲一个或者多个精彩的故事。
将生活中的故事沉淀在短短两个小时之内,是考验导演和编剧功力的一个标准。
麦田讲的一个什么故事?
通过影片最后的字幕 ,终于明白过来导演原来是打算给我们讲乱世中两个普通人命运的故事。
我一直还以为是一个男性导演YY片呢,片中的男性赤裸的躯体,裸露的屁股,大红内裤,包的紧紧的阳具,被女人们撕扯过无数次的衣服,对美丽女演员赤裸裸的语言强奸。
关于角色和演员黄觉演的精英战士甲(对不起我没记住他角色的名字,况且也不重要)是打算回家收麦子的。
我越看到后来越迷茫,他怎么开始收起了赵国的麦子了?
他天生喜欢收麦子么?
还是收麦子的男人看起来很有魅力?
另外他拿个鞭子抽人挺来劲,没看出对收麦子有很大热情啊?
人民百姓爱好收麦子,其实说白了是爱好和平,向往丰衣足食生活的原因吧?
他个秦国农民跑到赵国收麦子。
到底为的什么啊?
要说他对城主夫人有痴心妄想,那他们也没感情基础啊。。
他对城主夫人的意淫,在我眼中就如同大二食堂对着漂亮妹妹流口水的同学没什么区别。
对一个勤奋上进的好士兵造型来说。
显然不是很有说服力。
范冰冰演的城主夫人,范的缺点在我看来十分明显。
一直认为范是个美女,同时也是工作态度相当认真的女强人。
但她似乎受限于天分或者其他什么原因。
演的角色总是有点雷同类似的感觉。
片中的角色总是摆脱不了她本人的形象,一个成功的角色在于角色的说服力。
演一个人能觉得像是住你们家对门的谁谁。
那叫到位,虽然咱都没见过赵国贵族夫人的模样。
但显然赵国夫人做些掩嘴偷笑,抬头擦汗,悲伤莫名之类的动作时候最好少点现代感。
特别苛责范冰冰也许是要求过高,找章子怡来演赵国贵妇必然更糟糕。。
王志文演的强盗头子,我打死也不明白为什么导演花这么多时间去拍他的头发和背影。
强盗头子在片中唯一的作用就是告诉女人们这俩人有可能是骗子。
出场花去十分钟。
死只用了30秒。
观众也许需要关注王志文同志是不是又多了两条抬头纹。
但对于这部作品来看。
整个就是为了撑时间浪费胶片呢。
唔。
我又回想了一下。
导演花去5分钟描述范冰冰在床上辗转反侧想老公。
难道这部片子就是为了潜规则一下谁谁而拍的么?
我很佩服何平导演六年磨出的这一剑。
这一剑的确雷到我了,以后你何平的片。
我必然是在迅雷上看。
我就不打算对再您一亿的票房期望做什么贡献了
话说昨天能免费看《麦田》,是我专门给组织者写了信,专门求来的,感谢sure,感谢豆瓣。
高呼何平犯下6年前同样错误的那位仁兄,我严重要跟你握手,很同意你的观点。
何平最大的错误:虎头蛇尾。
我不愿意随便为一位导演定性,但是,六年前的《天地英雄》,现在的《麦田》,相同错误的一再出现绝对不是个巧合。
既然弓拉满了,就请您稳住气息,用认真的态度放箭。
作为导演,要对全局有个总体的把握,取舍间其实是电影最迷人的地方。
看完的一刻我在想,如果能看到导演版会不会更好一点,GD总局每次都把事情搞砸也不是什么新鲜事儿了。
把不合逻辑的责任全部推到导演身上,明显并不理智。
然后,我开始用我有限的脑细胞,解释那些不合理,猜测那些被无情剪掉的片断。
首先是暇与夫人之间情愫的展开。
从二人见面开始,暇就对夫人产生了好感(长得好看没办法),而FBB只是在夜晚来临时才春性大发自己意淫一下,淫的主角也不是黄觉而是葱,然后就是麦田里的一回眸,仅此而已。
但是在影片最后10分钟,已经逃出城的暇竟为了救夫人放弃了自己用“铢九族”换来的“回家收庄稼”的崇高理想。
而FBB表演完那段黑择明式的发泄独白后,居然没有砍下那一刀。
我推测,有可能存在的一场戏是:宴请之后,暇醉酒不省人事,其他人散去,FBB绕着暇踱步,打量这个穿着暴露的男人。
慢慢对他产生好感,甚至幻想点什么。
我们允许一颗思春的心稍微动一动,因为她心里明白自己有可能已经是个寡妇了,后来土匪来了夫人也表达了自己的这个担心。
当然,那天什么都没发生。
另一个可能存在的场景是二人精神世界的交流,有可能是收麦子一场戏,用讨论麦子作为统领意向,小探讨一下对人生的看法,唉,多浪漫阿!
祭祀大人缺少的一场戏很容易看出来,也很影响电影的流畅性,就是她跟夫人讲“距葱大人已经回来了”这句话。
然后到处跟人讲你的亲人已经回来了。
没有这段,夫人不可能一下子崩溃成那样。
应该是看祭祀抽风,祭祀跟她说话刺激她一次,回来再看到玉再受刺激,跑出去发疯,然后推门看见祭祀上吊。
这样就不会觉得那么突然了。
接下来应该是让厨娘下毒,这些不交代清楚让人看这很不舒服的。
土匪的戏肯定也被剪了,如果单单需要这么简单的戏份,那大可把土匪换成另外两个逃兵,或者秦军的一小撮先头兵,说出秘密,然后让暇表现英雄主义杀掉。
这么多土匪,来了,表演了一次《蚂蚁总动员》里的蝗虫桥断,然后就死了...不理解。
王志文的围巾,还有背后的风扇,更不理解。
既然说到《蚂蚁总动员》,就顺口说一句。
我老公说他看过一个特别雷同的故事,讲二战时德国兵误入盟军的一个村庄。
我没看过,也并不在乎这个,就算是唐僧和猪八戒再进一次女儿国又怎么样,没关系。
挺不错的是,我跟我老公都看出了那么点黑择明的味道,不知道其他豆子们有没有同感。
但是个人很讨厌现在这个结尾,那么仓促,还不如一刀砍了暇,更黑范儿一点多好啊。
另外,昨天妞妞去看电影,挺让人担心的。
全剧充斥着隐喻的,公开的,精神层次的,也有肉体层次的放肆。
比如传话,一群人朗诵杀了多少人,用头垒出多高的墙,比如大摇大摆的开裆裤和三角裤,比如FBB的红色毯子,比如嘿咻之前往身上撒水,比如把那块代表FBB的玉放裤裆里,一群女人疯狂的撕扯疯狂的掏。
不过,既然连GD总局都没有看出什么问题,估计单纯的妞妞也不会知道其中的凶险拉。
《麦田》是一部关于谎言的电影,一部关于人如何编造谎言、如何背负谎言的电影。
仅看内容简介就不难想象,影片必然符合以下特点:谎言必然越造越大,撒谎者越来越身不由己。
最后的高潮就看如何收拾这不可收拾的局面。
所以,影片的前半段会笑料百出,追求荒诞效果;后半段会转向宏大悲怆的正剧,追求内涵。
身不由己的撒谎者会受到情感的冲击,会发生立场的转变,会体现人性的升华,最终会去完成牺牲或救赎之类的命题,从而收拾局面,令整部电影归于圆满。
——而这个过程拍得是否合理、精彩,会是决定电影成败的关键。
看完电影,发现果然这些特点都“有”,——当然是不是足够“好”另当别论。
具体而言,故事的结构大概如下:两个秦兵开小差,故事开始。
1.两个逃兵流落入赵国,谎言诞生。
2.两人面对城主夫人和祭司,编造出“赵人坑杀四十万秦军”,谎言被编造到最大。
3.打败强盗入侵,谎言得到了最深的信任。
——但同时,强盗带来“赵人败了”的说法,也使得谎言在盛极时就已经埋下最终破灭的伏笔。
4.城主的佩玉被发现,谎言破灭。
秦军入城,大结局。
锐士暇是谎言的编造者。
比起猥琐辙,锐士暇聪明得多、理性得多。
所以这个谎言只能由他来编造,才能在逻辑上成立。
在编造谎言的过程中,锐士暇遇到最大的困难是:如何克制自己强烈的情感波动?
这一点集中体现在“说谎”那一大场戏的高潮部分:虚假的谎言和真实的回忆不断闪回,当他想起坑杀四十万人的惨烈、想起娃娃兵眼神中的惊惶……他显然难以保持镇定,对战争的厌恶、畏惧、悲悯等种种情感都急需释放。
所以他必须一边喝到烂醉,一边编造谎言。
这样他才可以在编造谎言的同时大哭大笑,手舞足蹈。
旁人看来,他是醉酒。
而事实上,他分明是借酒宣泄自己心中汹涌的波澜。
——这也是整部电影中出彩的段落。
但是,锐士暇毕竟是个理性人。
情感的波动之后,他并没有忘记自己最初的立场和目的。
一开始做逃兵,他的目的就是:“我要回家收庄稼!
”——之后经历了那么多波折,哪怕在击退强盗,其在潞邑的声誉和受信任度达到最顶峰时,他依然念念不忘:“我要回家收庄稼!
”所以,锐士暇只能让这个谎言在逻辑上成立,却不能使之在情感上圆满。
于是,猥琐辙成为谎言的背负者。
猥琐辙有明显的智障迹象。
他不会有锐士暇那样复杂深沉的情感,在“说谎”那出戏中,他只想到怎么把慌说圆,保住小命,不会如同锐士暇那样对战争做一些似有似无的反思。
但也正因为智力低下,猥琐辙恰好成为一个完全受感情支配的人。
在强盗入城后,他的思想感情发生了第一次突变:一边是乘人之危倚强凌弱的强盗;一边是善良坚强但又柔弱无力的赵国女子,这让猥琐辙在情感上有了实实在在的强烈爱憎。
他曾在“我是秦人”、“我是赵人”的问题上费了牛劲,这一次却一跃而出:“赵国武遂人在此!
”是他那颗智障的脑袋想明白了吗?
不,他只是真的把自己当成赵国人了。
他从情感上认同了这个自己参与编造的谎言,为自己虚构出“赵国贵族”的身份。
他对这个谎言如此投入,乃至成为全城最后一个发现谎言破灭的人。
他最后从梦中惊醒,——真的是从梦中惊醒啊!
却注定要为这个谎言付出生命了。
总之,在谎言破灭之前,猥琐辙为之倾注了情感。
锐士暇和猥琐辙合力实现了这个谎言。
如此说来,整个故事便颇为圆满,从结构上没什么好挑剔的。
我唯一觉得遗憾的是:似乎谎言的背负者更应该是第一主角吧?
从参与编造谎言、到渐渐认同谎言、到主动捍卫谎言、最终为谎言付出生命……这个过程是否会更加有趣?
——故事结构写在纸上,似乎挺好。
但却被何平拍烂了,乃至影院里自始至终笑场不断。
用力过猛的夸张表演,令人不适,但或许还可以视为故意为之的风格。
但猥琐辙猥琐到令人生厌,就绝对是败笔了。
导致的结果就是:如此悲剧的人物,观众却并不同情。
以及:全片几乎处处情绪都不到位,该压抑的时候压不下去,该爆发的时候爆不出来:编造谎言时的荒诞意味,被演员小丑式的表演矮化为滑稽;猥琐辙之死的那场戏潦草无趣,全无应有悲剧力量;就连锐士暇心心念念的“回家收庄稼”也毫无说服力。
而这一切都比不上打强盗那场戏:本该是全片最提气的段落,结果整出了最猛烈的笑场。
王志文大叔估计是中国影史上最下贱的强盗了吧?
彻头彻尾的杯具啊……所以你看,这些东西是光看故事结构看不出来的。
和我同看此片的MM说:“典型的第五代!
”——我问:怎么个典型法?
答曰:主题先行呗!
划出个主题,往里塞情节,于是乎经常“想法很好,拍出来很烂”。
我恍然大悟:太有道理了。
什么英雄啊,无极啊,不都是这样吗?
个顶个的有想法,个顶个的烂。
《麦田》的故事背景是长平之战。
我不由想到:赵国之所以在长平之战中落败,就是因为主将赵括太擅长纸上谈兵。
另外,看这部电影,时时让我想到另外两个导演:一是姜文。
没错,因为他拍过《鬼子来了》!
这种带悲剧色彩的荒诞故事,如果交给姜文来拍,肯定全然是两种境界。
二是黑泽明。
猥琐辙极尽夸张的表演,分明是《战国英豪》里的农民;男人们的丁字裤、开裆裤,完全是日本范儿;撒谎撒到连自己都信了,《影子武士》呀!
庄稼成熟的季节,两个逃兵在村里抵抗强盗,是不是可以叫《二武士》?
更不要说黄觉的造型彻底是COSPLAY三船敏郎……细心挖掘,必能挖掘出更多“向黑泽明致敬”。
然而山寨就是山寨,哪怕你山寨的是黑泽明。
不是我想睡着,只怪剧情太sb了~~~~
浓厚的舞台剧风格,寓言似的故事,就是看的时候有点困
算相当精致的了最起码
那两个男的 笑死了 一堆大婶大妈级的yy。。。剧透:村里n年没男人 男人都出去打仗了,因此 当村中来了两个男人也是仅有的两个男人时。。她们笑了。。
裸男+丁字裤,还有裸男可以长得再好看点么,弄得基情四射该多好
非常不错,古琴的节奏,超凡的立意。
三个字:脏乱差
若人死绝了,会更完整
地铁上,一哥们指着预告片说,这是最新的电影,叫麦兜
第二次看这部影片,延续了第一次的好感。有种单纯的好笑,里面的人物都很简单,单纯和善良,那群妇女竭斯底里的表演是亮点,范冰冰在里面有种唯美到朴素的优雅,比她浓妆艳抹好多了。可惜这部影片去年埋藏在建国大业和风声之中,是部有种寓言色彩的影片,看着笑着却忍不住惆怅起来----。
似乎大家还不懂得欣赏文艺片?
二,二星的二。
表演没控制
这片子太抽象,咱一般人不太好接受!
不至于那么低分吧
2011.4.18
什么啊
可怜了那些被你们糟蹋的麦子
开头感觉剧情应该有些独特 加上这名字还有海报感觉会是好电影 但是后来一直到结束整个剧情都不明所以 不知道想表达什么东西。。。
觉得美术指导肯定是牛逼人士 画面都挺PL的之前一直以为只有北欧才会有那么纯粹的麦田景色,300和角斗士里的麦田场景在咱中国也是有实景滴……再就是范冰冰其实跟章子怡一样,如果不演那么犯贱的角色时 其实还是蛮好看的本电影觉得从美学和故事编排角度上来说都挺不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