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重怀疑片名有误,不应该是叫“谈判“么?
而且是很失败的谈判!
披了 协商 的外衣,其实说得还是复仇的事儿,并且又抹黑了一把韩国政府。
“好人”勾结草菅人命,“坏人”挺身为民除害。
这片子最大的毛病就是为了设定好的结局,强行设计的危机障碍,以至于剧情漏洞不少,好比如女主站在窗口为男主挡住狙击枪口,其实你把窗帘拉上不就得了?
好在片子节奏不错。
剧情从发现人质就在国内之后开始崩坏,后面男主进屋后就该一顿扫射,杀了那几个衣冠禽兽,不给女主上来墨迹的时间,塞个脑洞吧:后面玄彬和孙艺珍那般泪眼婆娑的对望,不续个狗血爱情戏码,怎么对得起广大观众呢!
不信你们戳图,我特意截的
玄彬和孙艺珍那般泪眼婆娑的对望,不续个狗血爱情戏码,怎么对得起广大观众呢!
剧本本身,是他写的,是他导的,这就是他想表达的故事。
从发布会上导演所传达的信息看,他是技术派,他非常想采用他认为最有表现力的拍摄方式来操作这部电影,“二元拍摄”方法是他强调的重点,他把这个想法灌输给了两位演员,也得到了他们的认同,都认为这种手法很新颖,有创作的冲动,拍摄现场调动了所有的情绪,把敌对双方的感情控制得很到位,两位演员对着电脑屏幕和监视器里的对手演了一百分钟,最后五分钟才站到彼此的面前,让积累许久的情绪在一瞬间爆发出来,然后一枪爆头。
酷烈而美丽。
打完4星再看影评,实在是想写点东西。
明明交代的很清楚切有人为此打差评。
玄彬和孙艺珍颜值大爱。
先从玄彬说起吧,从小和妹妹在孤儿院长大,后来去国外混出头,再和自己社长分道扬镳后接手马六甲的军火生意。
接着社长洗白向国情局出卖了玄彬的情报,同时玄彬(以前把自己妹妹(改名后)介绍给社长管理账款)让妹妹偷取社长的资料,犯罪团伙内部的家常戏。
这里后来交代玄彬反悔觉得危险让妹妹放弃,可惜妹妹不听。
一个妹妹从小被哥哥保护到大终于能为他做什么,所以不肯放弃。
最后被灭口更是放大玄彬的内疚,以此复仇完全站的住脚。
中间不多说剧透。
再看结尾,玄彬杀向社长等人的藏身处(那里充其量只是个私人会所好吗不是青瓦台),让小弟们不要跟了就看的出他心存死志,最后没有按开炸弹开关,有人居然说搞不懂为什么跑来送死不杀人!!! 我告诉你,是因为爱啊!
一个男人,决心孤身一人与仇敌同归于尽,可是心爱的女人来了现场,哪怕放弃杀死仇人也不想伤害心爱的女人,不够浪漫吗?
选择不再同归于尽相信孙艺珍会讨回公道孤身赴死。
大爱玄彬。
再说孙艺珍,她不是谈判专家,不是谈判专家,不是谈判专家好吗 ! 她是一个刚才美国毕业回来的高才生,入行没多久,因为不是自己过错的人质死亡都要去递辞职信的菜鸟,这是个菜鸟啊!
她做主谈是因为卷入了玄彬妹妹的案件啊。
后面国情局的过来才是谈判专家,气势都不一样。
所以这片子只能叫协商,片名就表明了。
玄彬一直要她谈只是因为在妹妹灭口案中她是唯一想救妹妹的人。
而且一个菜鸟好对付多了,玄彬最后也说她不会说谎。
刚来的时候各种领导不信任也说明她没经验,都不信任。
明明一只菜鸟不知道为何说这个谈判专家水平不行,哪里说她是谈判专家了。
打四星是因为两个没交代好的位置。
第一,在国内接视频电话警方军方都不查信号来源。
第二,知道玄彬要去杀社长等人,孙艺珍居然一个人比特种队都快的到达现场,虽然知道是剧情需要,但是应该安排的更好一些。
个人意见勿喷。
这部电影看了起码两个月了,其狗屎剧情依然回荡在脑子里,不得不一吐为快。
我点开之前以为是《王牌对王牌》似的悬疑烧脑激情对决,没想到成了女主角——某个女星的个人秀,仿佛这部电影是为她拍的,就像吃蟹是为了就这碟醋。
评论也证实了我的观点,讨论主角的“啊啊啊xxx好帅/好美”明显多于其他电影。
谈判“专家”居然能崩溃、失去理智、大喊大叫、一意孤行,我想她既不配谈判,也不配“专家”。
要么是这部电影起错了名、定错了位,要么是彻头彻尾的烂片。
剧情上的漏洞我不再细说,其它评论都有指出,特别要说的是在剧情不过关的前提下什么烘托渲染铺垫都显得故作玄虚和幼稚。
由此出发,女主(我实在不认识你们啊啊啊的女主叫什么但想必挺有名)挥泪崩溃在我看来也只剩业余和可笑。
凸现什么“谈判专家普通人一面的温情柔弱”,我谢谢你跟绑匪去谈爱情吧,斯德哥尔摩说的就是这类人。
总的来说,打破了我对韩国犯罪片一向觉得还不错的认知,吃了个苍蝇似的把我恶心到现在。
不说了,看遍王牌对王牌洗洗眼睛。
⛔ 警告:全剧高能吐槽!
首先,这部电影的开场确实是很吸引人的。
孙艺珍饰演的谈判官何彩允一登场就说服力十足,在相亲途中被叫去挟持现场的安排,既符合职场女强人没空经营私生活的设定,女主胆大心细的魅力也在她自愿深入敌营的行动中展露无遗。
然而,就在观众期待女主会怎么表现出杠杠的谈判技巧时,偏偏一堆猪队友不顾女主的指示,擅自开枪激怒嫌犯,最终导致人质全数阵亡。
这样的转折虽然有些吃惊,但还不至于太意外,毕竟剧本写作也有所谓的“欲扬先抑”,或许剧情安排就是想先让女主跌倒谷底,之后在玄彬终极大BOSS出来之后,才展现出女主的业务能力,所以看到这里基本上还是安心的。
反正,编剧想调观众胃口是吧?
没关系,我们等就是了。
果不期然,失意的女主很快就因为玄彬的挟持事件被召唤至一个不知道什么地方,不过里面有很多人很多长官都很忙的秘密办公室。
一进到里头,漂亮姐姐不由分说就把女主拉到电脑前要她接电话,不能问发生什么事,不能知道跟谁接电话,只要女主别废话,先接了再说。
于是,一脸懵逼的女主只能乖乖坐下,把电话接起,这时我们才恍然大悟——啊,原来是玄彬打来的,早说嘛,如果早知道是玄彬,女主用飞的也应该要给我们立马接起不是吗?
但当然不是这样。
女主之所以需要赶快接电话的理由,是因为玄彬饰演的军火商绑架了伪装成记者的情报局探员,才会让他们如此紧张,但当时的女主并不知道记者的真实身份,只是一心想把人质救回,于是展开谈判。
然而,就在我们期待女主终于要大显身手时,女主却在长官也被绑架为人质并遭到射杀之后,心态完、全、崩、裂。
这......真的是一个谈判专家应该有的素质吗?
所以,这场戏我们除了知道女主的三围和发现女主原来这么不专业之外,什么都不知道。
也因此,从这一刻开始,女主在开头树立的专业感正式宣告不治,也丝毫没有说服力了。
之后的女主,基本上就逃脱不出国产lan片的套路。
她除了会哭——
会哭之外——
就只会被枪声吓到。
她可以单枪匹马的和嫌犯周旋,但明明身后已经有一堆特警,女主还是硬要赶来先说一堆废话。
当她得知男主事实上是为了揭发高层官员的内幕,为电影开头作为人质死亡的妹妹报仇时,立场却不断摇摆,一下子说要替他伸张正义,转头又告诉那些不顾人质的黑心高层玄彬在韩国。
全程女主除了精彩演绎什么叫越帮越忙,还有谈判一个死一个之外,基本上毫无贡献。
唯一值得嘉奖的是玄彬饰演的军火商,角色塑造立体,也没有矛盾行为发生。
虽然军火商一开始是变态杀人狂的形象,但其实他杀的人一直都只有和他妹妹的凶杀案有关联的人,比如女主的长官事实上也是因为收了会长的钱,间接杀害他妹妹,才会被他处刑;而在他闯入会长和高层的VIP室时,也会让里面无辜的小姐先离开......这些虽然是小细节,但足以建构军火商的形象——不滥杀无辜。
所以到最后女主发现他本来就没有打算引爆炸弹的结果,是在情理之内,也会让观众更加心疼他。
而电影在角色背景上的处理也有一些伏笔,只是伏的不够巧妙。
比如女主的部下发现军火商因为孩子的哭声而产生情绪变化时,当时观众还不知道被杀害的人质和男主的关系,但因为哭的孩子是妹妹,或许就是暗示军火商作为哥哥的身份,才会对在哭的“妹妹”有反应。
还有军火商其实自始至终都是为了让妹妹沉冤得雪,所以才会利用直播的方式诉诸舆论力量,以求警方重启对妹妹案件的侦查。
然而,因为他还是无法信任官方的势力,最后才会决定自己了结恶人。
但是这样的安排也很容易让观众产生不必要的期待——的确,直播是一个出乎意料的举动,然而它却没有带出更多效果,以至于最后观众发现结局还是靠女主才让男主的“正义”得以伸张时,直播更显得多此一举,也无法直截了当地明白男主这一连串动作背后的心路历程。
整体而言,这是一部败在人设的作品。
本身预告很精彩,题材也很特别,但可惜的是女主在立场和专业度的部分,并不足以说服观众。
就像玄彬说的:
这样的谈判专家,真的太逊了。
原本想要把女主塑造成善良、热血、正义的形象,最后只让观众觉得女主一无是处。
但无论如何,男女主角的演技还是全程在线的,只是可惜剧本辜负孙艺珍“谈判专家”的称号,也可惜这么一个标准韩式批判政府的议题。
最终,《协商》的女主成了编剧在塑造角色的标准反面教材。
这同时也是编剧的一个警钟——再好的演员,再好的画面,都敌不过不合逻辑的剧情,共勉之。
全文By 《跟着角色学人生》编剧如菓图片截取自网络,若有侵权将立即撤销
在“骗子”和“协商”中,因为孙艺珍的存在我果断选择了先“协商”。
然而在提前的(主动)剧透之下,我根本没办法对这个“坏人”产生一点恨意——他简直太惨了好吗!
以至于后面他单枪匹马闯去VIP大杀四方时我简直想起立鼓掌了。
结果四方没杀成,自己还被一枪爆头......呜呜呜,呜呜呜,呜呜呜。
还我不要那么惨也不要死掉的玄彬!
也本来就知道,孙艺珍和他在这里几乎是没有面对面的对手戏的,但没想到真的少到这么可怜......怪不得要来一部“爱的迫降”给大家缓一缓,也是给他们自己缓一缓吧......
先说片名吧,不是协商,也不是谈判,但是谈判肯定要好于协商。
剧情很紧凑,没有尿点,但是有槽点。
开场和正式谈判中,太多次警察和军队的强攻意向,几次行动最终失败。
第一次是警察冒进,导致妹妹死亡。
第二次是高层冒进,一直强调强攻,导致人质被杀。
其实失败的行动在最后一次体现就行了,因为剧情有这个设定,泰国直播现场本来就是假的,欲扬先抑反向放在反派身上,也是个大阴谋 很好的推动了剧情。
前期,高层不顾谈判室的进展,执着强攻,无脑冒进,总觉得这帮手拿枪的人多少不带脑子,毫无斡旋技巧。
不过这也符合人命如草芥的官僚设定,但是不能太多,中心高层几人着急就行了,厅长和秘书也冒进,太不专业。
人设问题,孙仙就当个会外语的小警察被拉过来谈判,也立得住,为啥非要谈判专家的名号,听着挺唬人,但是一下拉高了观众期望值,不如一个讲英语的小警察参与到妹妹的死亡案件里被玄彬指名约见来的稳妥。
因为剧情里,感性和关怀实在不应该在谈判专家身上过多体现,甚至一度到了崩溃边缘。
一个普通小警察的话,正义感加同理心,一下会增加很多好感。
但是孙仙的演技和颜值绝对可圈可点,完全加分项,吸引了不少观众。
玄彬真的亦正亦邪到了极点,魅力爆棚,看到了一个很形象的比喻“荷尔蒙在那个小房间里憋死了”。
演技颜值一直很到位。
但其实这个角色内驱力不够,我觉得不够仇恨,仅存的亲人被杀,最后炸弹遥控器都没准备打开,反而把希望寄托在一个刚刚认识的“网友”谈判专家身上,未免有些幼稚和胆怯,我觉得这人物可以更大胆一些。
最后感叹一下体制优势。
大韩分化过严重,高层和财阀网络直播曝光后,还准备编故事圆回来。
我们国网络监督力度很大,网民都是朝阳群众,打虎拍蝇力度真的大,政治环境真的好。
《协商》想方设法的黑政府。
一场看似简单的境外绑架案,一位蒙在鼓里的谈判专家,一次对身居高位的挑战。
看完全片的感觉就是太过套路化,标准的商业片节奏,强化戏剧冲突和人物情绪,增强悬疑氛围和剧情反转的张力,给观众一种“过瘾”的体验。
但剧情和人物完全经不起推敲,女主从一开始就是感性代言人的人设,而非技术型谈判专家,全片她的所谓谈判技巧没有起到一点作用,一直都在被别人牵着鼻子走;赫赫有名的军火商人,从头狠到尾,结局却只想自杀,那既然目的就是用自己赎罪,为啥还要绑一身TNT吓唬人呢?
在进攻最后会议室的走廊,政府高官们的安保也不看男主那一身炸药就开枪,这要是打中了不就直接大结局了嘛。
5分。
Ps:当黑政府成为习惯,作品没有点政府的黑料,都不好意思叫悬疑犯罪片。
www.di=����
本文原创首发于公众号【霧風誌】,欢迎关注2018年上映的韩国电影《协商》是孙艺珍、玄彬的第一次合作。
豆瓣仅7.1分。
评价很普通,编剧、导演的问题很大,但看在它让孙艺珍、玄彬两人有了火花,进而促成了隔年《爱的迫降》二度合作的份上,它有功!
这篇文章就来谈谈,《协商》到底好不好看?
《协商》故事讲述谈判官河彩允(孙艺珍饰)与恐怖分子闵泰久(玄彬饰)周旋、解救人质,发现了高层黑暗的秘密,两人的立场发生了变化······电影最大看点有3点——孙艺珍、玄彬首次合作。
外貌、演技都完美匹敌的两人“定情”之作,发布会上两人表示期待和对方演浪漫爱情剧,于是后来才接下《爱的迫降》。
也是《协商》才开始传绯闻、 被拍到美国逛超市等,虽然戏中没谈恋爱,但戏外互动超甜。
另一点是玄彬首次也是至今唯一一次饰演反派角色。
绑架、杀人、复仇的军火贩。
玄彬从不拘泥一个戏路,他接受不同的角色挑战,花美男与硬汉,现代与古装、正派与反派、还演了北韩人,风格多样化。
这点也和孙艺珍很像!
前2点都是关于演员,那么最后一点,是导演讲故事的方法,即叙事观点的转换是有一点创新之处和隐喻意涵的。
下文我会详细解析。
再概括这部电影被诟病最多的3点:1、作为“谈判”题材,女主河彩允作为谈判官却不专业,情绪化、只会哭和被吓到,人设问题。
2、明明是批判韩国政府、官商勾结草菅人命的主题,却批判不彻底,以法律审判恶势力作结,烂尾,编剧问题。
3、有模仿河正宇《恐怖直播》密室交锋的影子,节奏掌控、紧张感却远远不及,导演问题。
第1点我认为不严重,因为电影中根本没有任何一个人说河彩允是韩国多么厉害的谈判官,看过会发现,故事主要有两个事件,一是妹妹闵贤珠被害,二是哥哥闵泰久复仇,两件事有因果关系。
河彩允被闵泰久选中,是因为妹妹,而非想和谈判高手过招。
两次河彩允的谈判因为外力而惨败,因此协商、谈判无疑是失败的。
另个角度,谈判只是讲故事一个“壳”,内在主题还是韩影熟悉的复仇、黑韩国政府路子。
因不想再次面对人质死亡而递辞职信,可以看出河彩允是个有点失败、也不太坚强的谈判官,很可能之前没遇过人质死亡的事件,第一次看到有人惨死在面前,才那么震惊和悲痛;后来又看到直属上司被一枪爆头,谁也受不了。
人设总体符合常理,只是没有出彩。
但孙艺珍的表演是出彩的,比如河彩允第一次对话闵泰久,她穿着警服、正襟危坐、很紧绷的肢体语言很到位;对比第二段,她脱了警服、领带,扣子解开一颗,手的姿势、手肘放桌上,这是一个比较放松的肢体语言,也令对方不会有压迫感。
男主人设更完整一些,情感动机也清晰,认为河彩允和自己妹妹非常像,都是“令人头痛的类型”。
河彩允出场的衣服,和最后回忆中的妹妹穿着像同款。
也算是一个小细节。
至于第2、3点无可厚非,是导致电影出问题的罪魁祸首,编剧和导演功力都不够。
编剧的另部作品《逆鳞》(也是玄彬主演)更差,豆瓣6.1分;导演则除了这部,根本找不到其他作品。
单看他场面调度特点,我发现导演很爱让镜头晃动一下再拉进、定格到人物脸上,来表现人物的震惊、或情绪变化,制造紧张感,但我个人感觉有点老派,有点没必要,因为两位主演的面部表情已经很丰富了,不需要特别去强调。
再对比《恐怖直播》与《协商》,前者是讽刺韩国政府的成功点是它一路批判到底,到结尾随着大楼爆炸,绝望而无力的情绪、戏剧张力整个大爆发。
而后者在闵泰久被击毙时,紧张感、张力、悲剧意味达到最大值,河彩允敲高官的车窗,进行米兰达警告,把绝望与无力感点出来。
这结尾就很好,后面败笔。
至于节奏与紧张感不足的缺陷,则有关叙事观点的转换,这里其实看得到导演的野心。
叙事观点的转变,或说“递增”,是我认为这部电影的第3个看点。
还是对比《恐怖直播》,它的超紧张感源于完全的密室与单一叙事观点,即男主角的观点看故事、由他来带动情节的走向,在封闭的主播室、威胁不断升级,恐怖气氛也越发凝重,是一触即发的状态,可以说它是一个非常“紧”的叙事。
而《协商》叙事观点并不是单一的,而是由女主河彩允、男主闵泰久、高官三方观点,期间又加入特战队来来去去的画面,这种形式打碎了唯一、或说男女主两者对垒的一个紧张空间,不小心把它变成了一个很“松”的叙事,导致了紧张感不够、节奏有些混乱、令人难集中的后果。
简单讲,叙事观点是如何转换、递增的呢?
看下面这几张配图就能立马明白。
有人说,前半段玄彬怎么只出现在孙艺珍的电脑荧幕里?
因为前半段的叙事观点是女主,从河彩允的观点讲故事,她一无所知被迫介入了事件,慢慢了解状况,通过电脑萤幕认识男主。
这时,女主是荧幕的观看者,通过荧幕掌握情况,试图拿到谈判主导权,但相对的,主导权仍在男主手中,他占强势。
但影片的后半部分,出现了一个非常有趣的镜头。
就是两人都在各自的荧幕里。
这代表着,现在的叙事观点不是河彩允,也不是和她视频通话的闵泰久。
谁有权掌握着两个银幕一起看?
观众吗?
后面会发现,是出现了第三方叙事观点,有点像全知视角的感觉。
这里不是在讲这个情节中谁同时看两个荧幕,男主当然可以看自己画面又看对方画面,警方也可以同时监控。
而是讲象征意义上的观看者(也是掌握主导权的人),即后面出现的高官们,他们坐在一起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看着男主的新闻,接着警方的电话。
随时更新第一手信息,然后随便下决断。
后面高官们的反应也是剧本的bug之一,明明有能力只手遮天,遇到危机只会无能狂怒,不符合大boss们的实力。
总之,叙事观点的转变算是反转的一环,但可惜执行得不太好,让整体叙事变得松散了,缺乏两方对垒到被更高的第三方掌控的转折与张力。
如果这一点表现得好,结尾男主的死、女主的控诉,就会变得更加渺小而充满悲剧性,也更能达到讽刺、批判的主题。
表面正义的青瓦台安保室长 国情院次长 空军中将恶事做尽 蒙蔽民众 中饱私囊 私相授受 蒙骗再蒙骗 看似邪恶的闵泰久一个普通人都没杀人类世界的所谓正义庆幸的是河彩允替他惩罚了真正该受到惩罚的作恶者可是人都死了又有什么用这么好的片子居然6分豆瓣真是没法看了音乐超好听!
燃爆!!!
听到孩子哭不忍心的闵泰久和毫不在乎人质死活只在乎自己的权力者哪个是善 哪个是恶哪个是正 哪个是邪一目了然呵
故事两星 颜值一星
看脸就够了。剧情什么的完全不重要。
对手戏份不多,火花感还是有的
真是弱智。
只有韩国体制下才会有这个结果吧
一般,打着斗智为卖点,可偏偏没看出多少“智”的成分...而且女主的人设在片里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而千篇一律的黑政府,在韩国片里真看得有点腻了。
韩国抨击政府的🇰🇷电影讲真真是牛气了,我顶礼膜拜!
剧情一般,孙艺珍倒是演得还可以,玄彬只顾耍酷。
2021第一天官宣啦!!!!!要永远幸福喔
韩国总统都入狱了,所以隔壁电影黑政府就没有谁啦,再黑都觉得正常。电影本身可能预算受限,导演又想拍几个大场面玩玩,但场景道具细节真的渣。孙艺珍还是那么美,但角色身份一谈判专家哭戏赶上一步苦情电影了,立不住啊!玄彬角色对比反而更能立住,为妹妹死拼黑政府。
韩国电影真的是不黑政府不舒服斯基啊~
因为孙仙和玄彬看的,结果剧情不行,也不甜不好嗑,不用看了吧
韩国电影真是有一万种方法抹黑政府(玄彬太他娘的帅了!!!我要把我的命都给他啊啊啊啊!!!
作为谈判专家,孙艺珍太不专业了……
此片最大的看点是孙艺珍出场的前三分钟,到换衣服为止!其余的不值一提!
我cp的电影,必须支持,两个颜值演技都一级棒的人,让人一不小心就忽略了剧情,只因深深地被这两个人吸引,无论颜值还是演技都深深的吸引…
太脱离现实了
就是来磕CP的
这一定是谈判专家界的素人,相亲界的达人。孙艺珍和玄彬谈判也能谈成相亲现场==
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