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年看了一遍,现在是第二遍。
说实话我挑不出任何毛病,很满意的一部番。
我以为评分很不错,没想到真么低,胡乱找一部动漫的评分都会上7分,为什么这部番要这样子对它。
有的人嫌剧情老套;有的人嫌刻意感人;有的人嫌平淡;有的人又嫌男主不兆,哪有那么多格格子,其他番就不说什么,真是搞不懂。
设定感不感人是作者的自由,简单也有简单的美,我给满分。
独立而情感丰富的人格却只有9年多的寿命,没有记忆转移功能,回收就意味着原有人格的销毁……智能机器人Giftia无可避免地会与人产生难以割舍的羁绊,而结局也大多无可奈何。
说实话这个设定本身是不错的,在探讨羁绊、记忆、人性等方面可以大做文章,遗憾的是最后却是个略显平淡的结局。
男主最后就这么直接回收了艾拉,虽然知道最后就应该是这样的结局但还是感觉有些突兀。
9-12集太和谐太美好,做了这么多铺垫充分吊起了观众的胃口,让人不自觉地去期待一个惊喜,结果直接把艾拉回收了,13集ED后的正片也只是一带而过,这种落差感导致了很多人的不满。
虽说把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人看确实能带来更深刻的印象,但是能一眼看到底的虐还不能给人一个满意的交代。
我对这番的期待一开始是很高的,期待看到更多对人性的探讨而不是这样平淡收尾。
但剧组貌似没有意识到这个题材的潜力而没有足够深入的谈论。
总体的设定也是bug不断使用寿命总受各种因素影响真的一小时都不差?
Giftia主要用于轻体力的协助性服务为什么要配备这么高的武力值?
为什么没有记忆储存模块CPU坏了就必须销毁人格?
当然这剧本身就不算硬科幻不能要求设定这么严谨,但这些细节还是容易给人易总刻意的感觉。
不可否认的是女主很萌人设很美BGM我也很喜欢,总体来说还是一部很不错的番吧。
只看剧情人设对其他方面没有太高追求的话喜欢就喜欢,但我真的很喜欢女主很喜欢这个设定啊 ,所以自然持着更高的要求抱更多的期待。
我就不明白了,你们怎么会看出有那么多BUG那么多不符合逻辑,你们想不到作者就想不到吗?
哪些就是这样设定的都不明白吗,你们咋还不去拯救国漫?
还什么储存记忆,你们连这个动漫想要表达什么精神都看不到吗?
一个人在即将逝前会如何面对,如何珍惜彼此创造回忆都看不懂吗?
那我只能说你选错番看了。
就算能储存记忆那又有什么用?
第八集表达想表达的意义回去看一下,如果看不那真的抱歉我没法把智商拉低到跟你们一样的境界。
用一个简单的例子如果有人加强记忆到你现在的身体里你是什么感受?
还有许多跟风黑,无脑黑我都懒的喷了。
果然自己喜欢就是好,欣赏不来就是不好是吧?
真想看看将来你们喜欢的东西也被自己下一代人无脑喷你们会是什么样的表情。
以及中国虽然人多但是也不可能有这么多价值观悲哀的人存在啊,果然现在小学生果然入侵各大网站了吧?
最后祝愿艾拉,祝你能和重要的人有一天能够再次重逢
石头门编剧的作品,因为剧情太过类似韩剧所以刚开始没打算追。
这部剧和石头门的相同点就是慢热,不过可塑性从一开始就能猜到结局。
同时石头门虽然胸针和助手的感情戏非常感人,但剧情的跌宕起伏和层层推进让人有拨云见日越看越沉迷的趋势。
可塑性记忆更像是为了迎合某些人的体验而写的相对轻松故事集,虽然故事本身没啥大毛病,甚至有点虐恋,但是看完能留下印象的画面情节真的过少了。
看看艾拉卖萌什么的还是蛮有趣的,世界观设定有很多地方值得吐槽,不过这部剧主打的也不是严谨的剧情。
结局最后和AB有点相似,回到原点未尝不是好事。
2020年2月20日,三天时间看完这部五年前的番剧。
补这部番一半原因是慕名而来,一半原因是因为雨宫天演唱的这首「好きなので。
」,也是艾拉的角色歌。
看完时,心里有种空落落的感觉,一方面感觉作品不如自己的预期,一方面也是有点点被「虐」到吧。
与预想的不同,「可塑性记忆」中大部分内容是日常番,反映的男主和女主对对方的情感变化,下面说说我认为的作品的优点和缺点,观点非常的主观。
优点:感情描写很细腻;人物的情感变化很有真实感;艾拉够可爱ꉂ(ˊᗜˋ*);人造人记忆只有十年的设定比较新颖。
缺点:情感的过度细腻和真实导致节奏过慢,加之制作经费不够充裕,画面不算优秀,所以观感不算很好;设定大体新颖,且能自圆其说,但不够细化,导致剧情有些空洞;男主除了亚撒西,几乎没什么特点,而且羞涩小男孩的形象,说实话对观众没什么魅力,剧情到男主这边来的时候,便不怎么想看。
总结:作为2015年的动漫,算得上中规中矩,问我推不推荐的话,如果喜欢情感描写细腻的作品,可以一看,但不要抱着过高的期望,看番不是科学研究,希望每个人都能对作品有着自己独有的感受和见解。
最后,感谢这部陪伴我度过了几天疫情隔离期,创造了些许记忆的作品。
《可塑性记忆》在二次元作品关于未来机器人话题上确实不算新颖(来回来去其实也就那点东西)所以有人便以设定问题和开头就剧透出接下来的剧情发展而弃坑甚至以此为这部片子打上烂番的标签。
确实,在快时代的今天,谁会去安安静静看一部已经知道剧情的片子,这不耽误时间吗?
有这种想法的人肯定不在少数,但你要是这么开上帝视角,你将会错过一部宝藏凡是看过的人,百分之八九十都哭了,明明已经从第一级就告诉你了,里面还有那么多的生离死别,这种情况下你认为你自己肯定不会哭。
但是,到最后一集后面四分之一的地方,竟会立马被秒,这就非常的奇怪。
尽管说有感情铺垫,但是也早该知道这绝对会到来,你就是不想让这个分离的结局发生,这就是本作神的地方!
剧透了,但没完全剧透。
剧情告诉你了,但你不看感情却感受不到,那种被迫分离,无法改变的事实,“那种无可奈何花落去”,“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的感情你是感受不到的,这就是为啥看完还能哭生活中不是没有美,而是缺乏发现美的眼睛,在这个时代还能仰望星空的人是最珍贵的宝藏。
所以,你们能看完在评论嘛?
独立而情感丰富的人格却只有9年多的寿命,没有记忆转移功能,回收就意味着原有人格的销毁……智能机器人Giftia无可避免地会与人产生难以割舍的羁绊,而结局也大多无可奈何。
说实话这个设定本身是不错的,在探讨羁绊、记忆、人性等方面可以大做文章,遗憾的是最后却是个略显平淡的结局。
男主最后就这么直接回收了艾拉,虽然知道最后就应该是这样的结局但还是感觉有些突兀。
9-12集太和谐太美好,做了这么多铺垫充分吊起了观众的胃口,让人不自觉地去期待一个惊喜,结果直接把艾拉回收了,13集ED后的正片也只是一带而过,这种落差感导致了很多人的不满。
虽说把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人看确实能带来更深刻的印象,但是能一眼看到底的虐还不能给人一个满意的交代。
我对这番的期待一开始是很高的,期待看到更多对人性的探讨而不是这样平淡收尾。
但剧组貌似没有意识到这个题材的潜力而没有足够深入的谈论。
总体的设定也是bug不断使用寿命总受各种因素影响真的一小时都不差?
Giftia主要用于轻体力的协助性服务为什么要配备这么高的武力值?
为什么没有记忆储存模块CPU坏了就必须销毁人格?
当然这剧本身就不算硬科幻不能要求设定这么严谨,但这些细节还是容易给人易总刻意的感觉。
不可否认的是女主很萌人设很美BGM我也很喜欢,总体来说还是一部很不错的番吧。
只看剧情人设对其他方面没有太高追求的话喜欢就喜欢,但我真的很喜欢女主很喜欢这个设定啊 ,所以自然持着更高的要求抱更多的期待。
一部立意非常非常棒的作品,它通过人工智能机器人只有九年寿命这个设定,探讨了关于确定的有限的生命该如何去生活这一命题剧情里,说是人工智能,但其实和真正的人类几乎没有任何区别(在其中一个任务中我前提没看,我是真的没分清究竟哪一个是人工智能)将机器人,描绘的如此与人类相像,这绝对是制作组故意的。
最后的分别时泪点才能彪高但剧也存在相当程度的缺点,故事老套不提,其中剧情的深度也不高,很多支线并没有描绘太多画面,让人觉得空洞,本来这种立意非常让人深思的作品,集数一定要够多,剧情一定要描写的更细致,感情才能更丰富,13集的体量确实只能描述一个大概大概就是这些,看的时候确实感动但气氛确实没烘托到位所以也没哭(我的泪点已经修炼到炉火纯青,甚至鼻子都没酸),就是一边看一边觉得如此好的一个立意可惜了(但也没糟到哪里去)最后一集的男主对女主,也是女主对无数个回收人员说的话我很喜欢,贴出来吧愿你终有一天能和重要的人重逢ps:我才发现它是原创动画,啊它居然是原创!
那太好了,我对他的评价升一级
只是一次无意的对视,换来一段催泪的相恋。
未曾想到,相遇来得如此突然,幸福竟然如此甜蜜。
不曾料到,分别到得如此迅速,悲伤居然如此痛苦。
没有经历花开花落,没有共享酸甜苦辣,却要承受生离死别,却要领受物是人非。
得缘可以执子之手,失意不能与子偕老。
愿你能被幸运女神眷顾,与最重要的人再次相逢!
美丽人形少女的爱情物语,感动着每个内心柔弱的人。
显而易见,艾拉代表着美好与易逝的记忆,是所有人都渴望得到、害怕失去的东西。
那些惊艳岁月的人和事,来时也匆匆,去时也匆匆,不留给我们努力珍惜的机会。
拥有是可遇不可求的幸事,错过是痛心而疾首的憾事。
人生不太可能十全十美,得到与失去或许只在瞬间。
感谢那些闪光熠熠的记忆,让我们懂得生而为人的幸运,让我们明白活己为人的荣耀!
<图片1>事先声明:首先,想看懂这篇评论你需要一定的智商,因为作者并没有考虑到方便所有人理解的问题。
如果事先看了这部作品无疑会对理解有帮助。
正文:好了,这部番的悲剧在哪呢?
抛去人机虐恋和(其实是)女主机器人艾拉的死亡不说,其实结尾的“巧克力”也是假的,虽然“艾拉”的机器人身体又重新站起来了,但却不再是艾拉本人了。
因为“记忆”和“人格”都会销毁,再重装。
所谓可塑性记忆不过是“在使用中塑造记忆”“销毁记忆并重装”“在又一次使用中塑造记忆”所以真的艾拉其实还是死了。
因为虽然是同一个身体,却不是以前那个人了。
那么问题来了,这部番除了虐以外还好在哪?
——怎么定义一个人是一个人,而非其它人。
这里提出了一个说法:“人格”,当然也提到了“记忆”那么它们是不是一回事呢?
大脑科学告诉我们记忆不过是大脑里的神经冲动之类的东西。
那么理论上不同人不同大脑就有不同记忆反之亦然。
但我觉得不是。
记忆不是决定人是否为该人的因素,“人格”才是。
具体说,就是是“你”在控制你的身体,如果你死了原地复活,如果“你”还能感觉到对这身体的控制权,能支配身体运动,支配大脑思考,感觉到五感,快乐痛苦,那么你就还是死前的你。
即便你复活后不记得原来的记忆。
这就是记忆和“人格”的区别。
反之,如果原地复活后a君控制着身体,同时有着“你”死前的记忆,那么你还是你吗?
对于旁观者.观测者而言因为你记忆相同所以你还是你,而a君因为有“你”死前的记忆也认为你还是你。
但其实你还是你吗?
只有“你”知道你不再是你了。
只有“你”的身体知道你不再是你了——也就是说这个动画涉及了所谓“人格”“灵魂”。
还有就是其它评论所说的“已知寿命”的问题。
恕我直言,虽然人机寿命差异是大概70.80岁与10年,但说差异仅仅在此的那些评论全是在扯淡。
因为是机器,比人在某些方面精确多了,我们不妨认为机器都能运转10年,当然作品中艾拉的寿命已经精确到小时了。
而人类不过是概数。
这部作品反映出到了得知精确到小时的寿命后人们的思考。
这里也不讨论什么人类的自大自认为机器需要人类一样的经历什么的,本人不认为这个作品在讲这些。
不过我要提出一个相关问题:虽然你可以认为是人类的自大,但是把其它物种乃至东西赋予“人性”本来就是人性的美丽之一,所谓“设身处地”“换位思考”。
这里暂且不说将其它动物植物乃至物品山河予以人的情感,光说机器人。
能感受到很多人看完这部作品想到的不过是一个“机器人”的死亡,但是当一个“机器人”具有了情感,能表达而为人类所感知的时候,它是否有成为一个“人”的权利了呢?
成为他或她?
在智能生命得以发展的未来,智能生命的人权法也必然会得到发展。
老实说看类似动漫,看评论感想之类的东西很令人寒心,机器人死了大家情绪没有波动,英灵死了大家没什么感觉,游戏中死亡大家也无所谓。
是的,这是动漫,是电影。
是小说,是故事。
在虚假故事中寻找真实感的人脑子一定有问题。
你看什么催泪作品都不哭是很好,但这真的反应了你所谓的“坚强”甚至是有意的“装逼”吗?
会不会太冷漠了呢?
还有些别人讲到的这里不复述(见豆瓣Tai转自百度贴吧的长评)
2015.10.2
记忆没有了,尽管还是原来那个身体,但已经不是原来那个人。一段注定以悲剧结尾的爱情故事,明明已经猜到了结局,但依然感动。
人类和机器人一起社畜并发展出办公室恋情的故事为什么从人设到好多场景都在致敬eva。。。看到最后还真是有些唏嘘,该如何面对那些注定会到来的离别呢。。。或许还是应该,开心地,直到最后一刻吧
可能还是短了?感觉还有一部分比如恶意回收没有讲清楚。但是好像也够了。留在这里就刚刚好~
这到底哪里虐了?闹呢?
初中毕业那年暑假看的,催泪番
动漫界大片,3集后没空追了。节奏太慢,无法成为主追产品。
可塑性颜艺,后半段无聊的搞笑+催泪差评
开头以为设定好会成神作,到后面完全脱离所谓的可塑性记忆,单纯的成了强行秀恩爱拖剧情,让剧中角色哭来哭去的方法来试图让观众感动,不好意思,一点也感动不起来。
故事本身是没太大问题的,问题就在于讲故事的人,怎么把这个故事讲好。反正我看完就觉得头大,又长又臭,原本如此浪漫凄美故事被改成了这样。
奔着设定去看的,但是没发挥好,尤其是机器人的设定,槽点实在太多了。男女主的爱情也是莫名其妙,就算两人谈恋爱也是磨磨唧唧,看到第十集实在坚持不下去了...
第一集看罢泪目,之后的剧情已经可以预见,反倒大结局没有预想的那么感人至深。动画里对恐怖谷理论没有过多阐释,事实上,机器人G只要有些许异人化,人可能就不会投入如此多的感情,也不会有离别时那般伤感。
很美型
无聊到爆
出发点没有认同感,不回收不是人格也会消失么,纯粹煽情无逻辑。卖萌番,一话弃
就…日式催泪和为了让你吃得感动直接喂洋葱有什么区别???
最开始听到名字兴趣挺大看了剧情感觉有些地方挺好笑的。。。但是感觉。。。这个设定其实是在撒狗血
作为人类和AI恋爱的番来看剧情就写的不是太好啦。刚开始节奏蛮紧凑的到道中后期就好拖沓,看着看着就觉得有点无聊啦。设定也有好多特别不make sense的地方,看着就有点别扭。唯一能看下来的就是女主太可爱啦&gt;_&lt;
还行
一般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