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天呐,这是什么毁三观的剧?
什么叫做赞颂一位母亲的伟大?
赞颂伟大就一定要美化那个时候的“重男轻女”思想吗?
你不要和我杠什么民国剧,那个时候都这样这种狗屁话,你听听这是一个人能说出来的吗?
你脖子上的是脑子,不是肠子!
我们现在看剧为的是什么?
是为了娱乐,但不是为了封建糟粕,连初中的小孩子都知道,“我们要留其精华,去其糟粕”,怎么那些说剧好看的,你活着倒回去了吗?
是不是也想回民国去闯一闯啊?
也不要和我说什么写实,作为一个当代人,我们要宣扬的是真善美,不是那些腌臜玩意儿,你想写实,你想反映那个时代的真实写照,你可以看书,去翻阅史料,这不更有价值吗?
还是说,你不识字啊?
再说了,从小到大,父母,老师都教育我们要爱国,爱国爱国,你们身上现在流淌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红色血脉,是怎么能容忍剧中的一名男主当汉奸的?
你们是人吗?
还是说,自己也想去当汉奸?
或许说得有点过,但是,凭什么在那个处刑台上,女二为国献身,作为母亲不去舍生相救,而作为儿子,有着那么让人难以启齿的职业,母亲却为他舍身挡墙?
你疯了???
咋的,母爱伟大,母爱伟大,说给男人听的?
神经病吧!
大家都看过简爱吧?
简爱就是女性觉醒的一个样本。
简爱关注自身的价值,认为我们的灵魂在面对上帝时是一样的高贵。
简爱也无力抗争整个社会,但是她绝不会让人觉得她在赞扬男尊女卑。
她从根本上否定了男尊女卑。
娘道不一样。
瑛娘毫无怨言的承担着来自方方面面的压迫和苦难,无怨无悔,甚至自轻自贱。
她从来不觉得自己做的不对,或者说认为这些苦难不应该强加给自己。
逆来顺受,甚至连自己都不在意自己。
特别多人说,这就是当时的现实。
对,我承认。
那个时代下女性内心麻木,被时代洗脑成为标准的贤妻良母。
可是,既然这个女人可以被拍成电视剧,那就证明她身上有过人之处,而不仅仅是她能忍。
毕竟那个时代的女人都能忍。
总不能因为这个人物格外没有自尊,格外能自甘卑微就决定拍了吧?
史书上也记录过德才兼备的女人,这就说明,也许女人在古代确实卑微,但是只要足够出众,一样能青史留名。
看看,娘道是现代人拍的,都没有古人写的史书客观公正。
看看瑛娘,除了格外会下跪,格外能自轻自贱,格外想生儿子,我实在是没找到她能够做女主的地方。
有人说她坚强乐观。
可问题是没有行动的坚强乐观,自甘下贱,否认自我价值的坚强乐观,难道比屁有用吗?
如果说是时代的悲剧,不如看看德伯家的苔丝。
德伯家的苔丝,同样的善良,生在一个悲剧的时代,她也遭受到了许许多多苦难,但是她从来没有放弃努力,她不停的干活,日夜辛劳,家人还是吃不饱。
她任劳任怨,做了自己能够做的所有的努力,甚至真的放下了自尊做了情妇,依然抵挡不住注定的悲剧。
苔丝不停问,我为什么这么命苦。
同样应当是时代悲剧,苔丝努力过,抗争过,她努力想要自己站起来,只是失败了;瑛娘迎接苦难,从不抱怨,她发自内心的承认自己的卑微,认为自己应当为了男人、婆家奉献一生,从不抗争,最终靠着自己的卑微与“善良”,得到了圆满的结局。
是不是很讽刺?
这告诉我们,面对时代的悲剧,不要像苔丝一样努力,要像瑛娘一样卑微,才能有好日子过。
导演说,他要用娘道批判封建糟粕。
实际上他塑造出了标准的三从四德的深受封建思想影响甚至奉为金科玉律的女人,却并没有让主人公控诉时代,反而让她的卑微有了好的结局。
如果想要批判,这部娘道应该是悲剧,还是彻头彻尾的悲剧。
君不见,鲁迅笔下的祥林嫂,收到了封建思想的影响,后半生凄凉无比,甚至要通过死亡赢得解脱。
结果她喜剧了。
最让人无语的是这个女人的双标,两个女儿当土匪,对,土匪,人家还没叛国,她让人家自首,说的声泪俱下,大义凛然;最后她儿子当了汉奸要被枪毙,她冲上去挡枪子,关键是周围的围观群众也像是失去智商一样,竟然原谅了。
原谅了……说到底还是儿子重要对吧?
这部剧总在我觉得已经受够了的时候,再让我觉得我还是太嫩。
除了这些智障的情节,我会想,如果我来编,会怎么改?
其实这些智障人设啊,智障情节啊,毁坏三观啊,都已经把这个娘道弄成了烂剧,但是最最让我无语的还是导演违背了人性。
人是什么样的动物呢?
就像是奥林匹克口号一样,更快更高更强。
人类从树上下来就是为了更好的生活。
可以说追求更加好的生活是人的本能,不管这个人对美好生活的定义是什么,他都是希望自己生活的更好的。
瑛娘违背了这个原则。
看看孙俪,她说有了孩子就失去了自己的空间,不得不去厕所躲清静。
她爱自己的孩子吗?
爱。
当然爱。
可是她依然会为生活质量的下降开口抱怨,即使是甜蜜的负担也是负担啊。
抱怨过后,继续陪着孩子旅行学习。
难道抱怨了她就不是好母亲吗?
不,当然不。
再看看瑛娘,全程无怨无悔,那个脾气好的,都不能说是面团,面团还有点小性格呢,她脾气好的可以封神了。
她可能会在封建思想下无怨无悔的甘于卑微,自轻自贱,可是难道她不是人吗?
她对加诸自己身上的可以称之为无理取闹的苦难无动于衷,难道她没有心吗?
在人前可以是这样仙气飘飘的脾气,什么都是我的错,一切都是我的问题,我没生出儿子,我对不起所有人,可是人后,她不会为自己的命运哀叹吗?
难道她不会想,这一切为什么发生在我身上?
为什么我没生出儿子就要我死?
为什么要让我和女儿母女分离?
也许她不能跳脱时代的禁锢,可是她连人类的本能都失去了么?
如果用善良当借口,就看看真正批判下的善良是个什么样。
富察皇后同样心地善良与世无争,因为她对入宫妃嫔的命运感同身受,希望自己能够给她们一丝慰藉。
她不仅善良,还有悲伤的经历。
她失去最爱的两个儿子,失去最爱的自由,甚至把一切只能寄托到女主魏璎珞身上。
第四十集,她在失去永琮之后终于忍不住爆发了,她说自己贤良淑德,孝敬太后,侍奉皇上,友爱妃嫔,不争不妒不怨不恨,自问从无亏心之事,为什么会落得如此下场?
是的,高高在上的皇后也忍不住控诉了。
如懿一次次被辜负,终归是冷了当年的一片痴心,她断发绝情,只留给皇上兰因絮果,一路保重。
这是真正的控诉。
如果换作是瑛娘,大概会说,这都是应当的,我是个什么人,这都是我应该做的,三从四德,贤良淑德是女人的本分。
我没给您生下儿子,生下了儿子没能保住,都是我的错。
对不起,身为现代职场女性,我拒绝这种逻辑。
当女性真正拿起了自己的尊严,她们就绝不会放下。
豆瓣是没0星,有的话估计很多人会打0星。
演技:良心说从演技来讲,于毅、史可老师演技在线,老戏骨们宝刀不老,but赵夫人僵硬演技堪比杨天宝。
明明演孟婆的时候还有点的灵动感都被假模假式儿的所谓母爱大过天的圣母婊角色设计毁的一塌糊涂。
剧情设计:反人反智,既想渲染人文观又想婊个白莲花。
晚上老太太习惯性开北京台看剧,真心给我烦的不得了,听这声音都脑门子疼。
觉得智商情商三观蹭蹭蹭往地上掉。
为了让圣母婊的角色设计更合理,台词妆发完全不考虑逻辑性。
今天刑场那一集,鬓发不乱脸色红润上刑场就算了,作为一个圣母婊能开口说话了居然先追忆往思,特喵的,你弘扬的不是娘道母爱么?
作为一个母亲,一个真正的母亲第一记挂的是孩子,你特喵的先不问孩子先忆苦,你是个娘诶…特么角色崩的也是没谁了……强制给老太太拉出去遛弯,我怕我再听两句晚上的大肉龙就白吃了…
这部剧的受众就是我们父母那一代。
小时候陪妈妈看《渴望》,幼小的我总是嘟囔刘慧芳好!
小姑坏!
我爸也把刘凯丽当女神,还说这个女演员拍完这部剧后收到了雪花般多的求爱信。
刘慧芳从小生活在传统劳动人民家庭,软弱贤惠,任劳任怨,善良贤惠没有主见,记得好像还为了沪生放弃高考。
其中王沪生他姐,也就是小姑,有主见,做事干脆,虽然里面经常听见她对小市民的嘲讽,让我们一家恨得牙痒痒。
时间回到2003年左右,初中的我看到电视剧重播,看了几个片段已经开始烦刘慧芳了,但是我爸妈还看得津津有味,我爸爸又感慨,“当年这部剧播完,刘凯丽收到雪花般的求爱信”。
父母那代的审美已经根深蒂固了。
前段时间2018年上海开进口博览会,电视台新闻还在歌颂里面某个保安老婆后天生孩子,但是“舍小家,为大家”我们要像他学习。
可见那代人长大了,价值观还在那里。
中国女性地位低,深有感触,读《三国演义》里面刘备逃难到一农户家,没有肉吃,农户把自己老婆杀了刮肉给刘备吃,刘备知道了“感激流泪”,曹操知道了歌颂农户送了一万金。
想升这个农户做官,那个农户说“老母亲没有人养,我要照顾她”。
从这个小故事,看到婆婆和老婆对于男人的意义。
我有时在想,这个被杀的老婆换成柳英娘,她肯定乐呵呵,娇滴滴地说“我这条贱命算什么!
”把手伸出去给老公刮肉。
我们从这些背后的现象看看,谁写的剧本给谁看的。
满足了谁的审美心态?
我们的愤怒说明了自我独立概念的生长,也是一件可喜的好事。
最后借用《少年中国说》一句话:彼与此世界作别之日不远矣!
未来社会的主流价值观还在你我,不在那些人
这部电视三大功臣:柳英娘,编剧,以及剧里的三观。
导演到处买人手写水文,说豆瓣恶意差评。
我说你要点脸行吗?
女主一出现,弹幕全是一片骂声,请问您的对手花了多大代价才一手遮天蒙蔽了所有观众?
有没有恶意差评我不知道,反正看到柳英娘夸张轻浮矛盾做作的台词和表演时,我会毫不犹豫的拖进度条跳过去,不然会崩溃的。
要说剧情烂,再烂也不能比抗日神剧更烂了吧?
这么低的评分,女主居功至伟。
而编剧嘛,功劳也不小。
隆家人有皇室霸气,柳英娘唯唯诺诺逆来顺受,就因为是曾经的河姑,自己和几个儿女被杀了一遍又一遍。
然而这个皇室霸气,到了隆万氏那里却荡然无存。
那么一个害人之心昭然若揭的人,愣是一集比一集活得好。
别看人家宫斗坏女人活得久,那是人家有心机,会隐藏算计,争夺皇帝宠爱。
隆万氏却是捅出N多篓子被逮到,老太太回来后对她的厌恶之情更是溢于言表。
然并卵。
以隆家的霸道手段,歹毒而低级的隆万氏却愣是活的很好。
杠精可能会说,老太太考虑周到,怕隆万氏的哥哥万专员报复之类的。
万专员算个屁啊?
老太太回去的时候,把万专员赶出祠堂来着?
说起来就那一次,两兄妹在祠堂企图害人夺权,侵占家产,隆家也没敢做个啥啊?
相比河姑妖女说,隆万氏所图意味着啥?
意味着隆家基业落在外人手里,隆家名存实亡。
这才是真的断送祖宗基业。
所以隆家这些眼睫毛都是空的老妖孽们,只在乎捕风捉影的迷信假说,对随时会扼断隆家命脉的隆万氏视而不见?
要说顾忌身份。
老太太可是连高团长都敢杀的人物好吗。
高团长什么人知道吧?
动不动敢把大炮架隆家门口,相比之下,当时猥琐跑路的万专员算个球?
所以隆万氏不死,不是因为剧情需要,也不是逻辑漏洞,而是编剧纯粹希望她来恶心观众的。
台词也是出了名的做作。
"我是土匪她娘,我不配用药?
"请问这是人话吗?
还起身拔掉了针管。
你他妈浪费了一瓶药你不知道?
起来后背个木板满街跑找女儿,这编剧是唯一一个,用正经画面把我笑哭的人。
也是牛逼了。
老三和老大老二在树林子里碰面,自我介绍的时候,老三不说自己叫念弟,而说是林老三,没事我可以忍。
然后两个姐姐干脆就不介绍自己(老三对隆家的误会还没化解,但老大和老二已经认祖归宗,介绍个名字还会觉得耻辱吗),导演认为他们还没到相认的时候,于是白痴般的戏弄观众,生硬地把剧情往后面拖。
刚刚在外面翻了一遍,还看到有人宣扬柳英娘对隆家忠义孝顺,对丈夫也是忠贞不二。
具体如下——女子本弱为母则强,试问哪个玛丽苏剧能表演出来?
郭导拍的女主剧才叫大女主,国产良心剧!
瑛娘善良,对迫害她的隆家礼让宽容,对丈夫继宗忠贞不二,对孩子也表现出强大的母性本能……我就纳闷了,一个对丈夫忠贞不二的女人,还有封建思想的加持,咋就能随随便便把脸伸过去让时少卿摸呢?
后来的恩恩怨怨都由此而起,那这个摸脸杀,真的不牵强吗?
对隆家孝顺忠烈。
那救她性命的上任河姑,他转身就忘,这是一个正直忠烈的人能干出来的事儿吗?
而且别人牺牲性命保她一命,她转身就承认自己是河姑妖女,萧姑子是捣乱自杀(柳英娘不怕晚上做噩梦梦见萧姑子吗)。
封建的人是固执古板,但也不至于不分是非,恩将仇报吧(相信导演也不会是想要塑造这么一个女主)?
所以这什么狗屁人设,我估计萧姑子都会有擦掉额头的血站起来给她一耳光的冲动。
还有隆福,柳英娘几时念起过这个为她掏心掏肺的老人?
为了进牢房照顾她,跑去打警察,还花光了所有的积蓄(不光是钱,那地产还是他从前不愿意动用的东西)。
出狱后,隆福把钱给了她,自己拖着一条跛腿出去帮她找孩子。
而他有几时念起过这个老人?
倒是对那些几次三番要他命的:婆婆(一直想杀她)和奶奶(随时准备牺牲她和她女儿),每次见面,倒像是见了失散几辈子的亲妈亲奶奶。
这样的人设能让人喜欢得起来吗?
你要说这个是烂剧,隆福那一段是真的感人。
女主毫不把他放在心上,却对刻薄他的人逆来顺受,一副亲的不得了的样子。
说到底女主连基本的自我都没有,又怎么能记住和分辨哪些人对她好,哪些不好呢?
人设漏洞百出,再加上女主无限复制粘贴的苦大仇深僵硬做作的脸,谁看了都闹心,还能给你好评了?
还有那开口必然抑扬顿挫的腔调,简直是弹幕骂声的引火索。
"儿呐,女儿呐,念弟,招娣,盼娣,牢生,娘想你们呐………"只要看过电视的人,见到这些台词,脑海中必然可以很清晰地浮现出那张一千篇一律的哭丧脸,以及唱台词的调调。
然后后面的龙延宗,也是够够的。
刚从国外回来的时候,不知道从哪儿听个只言片语,便心狠手辣非要除掉柳英娘。
隆福几十年的忠仆,在他面前稍作辩解,便铁拳相向。
毫无半分尊重怜悯。
如果真的那么恨,这也没什么。
可从后面看,他完全是一个通情达理得堪比白莲花的存在呀!
日本人打进县城的时候,隆家举家迁徙逃难,逃难之前,隆夫人说要勒死隆万氏,就在此时……龙延宗慈眉善目的一面就展现出来了,放了大嫂吧,他也是个可怜的女人。
照这个逻辑,我估计如懿传里面乾隆也不会杀掉炩妃了,虽然炩妃残害那么多人,但她也是可怜人啊。
先不说隆万氏几次三番残害柳英娘及其孩子,更屡屡要吞占隆家家业。
就说日本人马上进城,有个当汉奸的万专员是她的哥哥,到时候狗仗人势,还能不给你隆家好看?
后来也确实如此。
隆万氏几口子害得小四家破人亡,更把隆夫人抓回去严刑拷打,还害得大师兄和龙延宗回去救人时牺牲掉。
算起来,这都是白莲花龙延宗干的好事吧?
这还没完呢。
发生了这样的惨剧,龙延宗没有痛定思痛,完全意识不到是自己间接害死了这些人。
他决定把白莲花精神进行到底。
于是后来,在隆家除掉万专员那一幕时,她又慈眉善目的放走了汉奸七舅……我当时那个气啊!!
气得我使劲儿复制粘贴发一条弹幕:龙延宗放隆万氏害小四家破人亡,这次放七舅又准备害谁?
果不其然,当时就应验了。
七舅转身就跟皇军出馊主意,把孝兴子弟军的父母抓起来杀掉,扰乱军心。
这个过程,还牵扯进了牢生,把牢生几乎逼上了绝路。
把招娣和高棒子推上了刑台。
好吧,不扯这个气人的逻辑。
好歹导演还在这里安排了一个凄美的情节——高棒子和招娣的爱情故事。
可是偏偏这个时候,两大白莲花之一的柳英娘(另一个龙延宗)又跑出来唱舞台剧,活生生把刚准备感动一下的我,尬的无言以对。
以日本人的素质和暴脾气,在他们即将枪毙俩敌人时,会让一个柳英娘这样女人抑扬顿挫唱一两个小时?
最后拖得拖不下去了,池田终于站起来让人把柳英娘带下去,两个日本兵走过去要架她下台,柳英娘一声低斥:别碰我,我自己会走。
两个日本兵不但听懂了,而且还乖乖照做了……我同时在看如懿传和娘道。
难免就有些对比。
我看到有人说,周迅也是表情变化少。
但人家喜怒哀乐可都是让观众分的清清楚楚的,语调也很符合人物情境,该轻快的时候轻快,该急促的时候急促,该温柔的时候温柔,该怒吼的时候怒吼。
反观舞台剧演员柳英娘……哎,真是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别跟我说这些bug是因为剧情需要,如果推进剧情必须要这么烂的逻辑手法,那编剧导演就不要给自己冠以高深的名头。
写悲剧?
写封建?
写反抗精神?
鲁迅故事虽然不多,但偏偏都是这方面的巅峰代表。
看看人家需不需要故事中的人耍白痴把推动剧情发展,看看人家的故事里面有多少死里逃生,命运悲惨的人,还时刻不忘白莲花精神。
有许多人总喜欢说,那个时代的人就是那个样子。
鲁迅笔下的那些人物,也有傻得可怜的。
但那些人为什么别人看在眼里,就会真的觉得可怜,觉得悲愤。
因为人家有饱满深刻的刻画,一言一行真挚地体现出人物的命运和社会环境的轮廓。
人家笔下的人傻的可怜,导演笔下的人傻的可笑。
这就是区别。
很多人可能没有能力去分辨经典和虚有其表的渣滓的区别。
其实就是,当时环境里当时的人,按自然逻辑去发展和表现。
阿Q自然傻,傻就傻呗,傻人做傻事,过傻日子,照样引起读者的共鸣或愤慨。
这个导演呢,努力想表现的更完美,更丰满的一个柳英娘,但各种矛盾精分,呆滞古板还自以为是,让观众忍无可忍。
画一条蛇,添了数不清的足,看起来实在不伦不类。
更何况就算没有这些足,它依然千疮百孔。
还别说成不了经典,就连说向经典致敬,都不够格。
有人说这部剧宣扬了封建糟粕,所以不好。
反驳的人说那个社会就是这样的。
虽然说的都有道理,但是反驳的人有没有想过,你们并没有反驳到点子上。
给这部戏差评的人或者说这部戏是宣扬糟粕的人,其实并不是说不能有封建糟粕的剧情,而是反对宣扬。
也就是说,编剧导演们,你们可以通过封建糟粕的剧情让观众明白这种封建糟粕是要被批判的,但是可惜的是这部剧演到了现在快三分之一了,你会发现似乎编剧和导演的目的并不是批判封建糟粕,反而是沉浸在受虐的变态快感之中并且走不出来了。
所以说封建糟粕的剧情不是重点,重点在于目的,这部戏演到现在,瑛娘是越演越惨,一个接着一个,就连自己的亲哥都要把她们母女四人卖了,这种没完没了的受虐到底想表达什么?
这部剧到底想表达什么?
难到就通过这个来表达母亲的伟大?
表达所谓的娘道?
其次,这部剧最大的失败,最让人烦感的就是它一直在宣扬这个世界没有一个好人,其实这就有一点过分了,大家有没有发现,这部戏让你觉得这个世界没有一个好人,里外里就隆福一个好人,连她亲哥都要出卖她,而且还不是一般的出卖。
虽说过去封建社会人压迫人的情况很常见,但是我相信不管是什么时候好人总比坏人多。
这编剧心理要有多阴暗才能编出这样的剧情来,为了虐而虐?
为了黑而黑?
说到底就是编剧你编得太阴暗了,并且沉浸在无限受虐的快感之中并且走不出来了,不光让这部剧的主角看不到希望,连观众也看不到希望了。
一部剧你让观众都看不到希望了,你说是不是最大的失败。
更新: 整个剧最恶心的就一直装,人物没有一点灵魂,全靠装去表达所谓的“娘道”,其实大家可以好好的回忆一下剧情,她根本就从来不懂怎么做一个母亲,所有的剧情都是打着母亲的旗号表现她强烈的人格分裂,她自己的四个孩子以及小五最终悲惨的命运都来源与柳瑛娘的人格分裂。
本以为后面可能会有所改观,现在看来是烂到底了。
这剧已经50集了,我已经不可以再改1星的评价了。
说句良心话,这剧演员演的怎么样还在其次,主要是剧本太烂,连累了演员。
这剧更不是社会背景的问题,还是剧本太烂,让社会背景和所谓的封建糟粕背了黑锅。
希望编剧今后先提升一下自己的文学功底,其次作品要反复推敲,什么边写边拍根本就是对电视剧行业、观众、演员的不尊重!
更新二:今天这集柳瑛娘竟然帮隆万氏说话,就算你柳瑛娘宽宏大量,那萧姑的死怎么说?
隆老夫人说欠招娣和盼娣的,马上柳瑛娘就说你怎么能说隆家欠她们的呢?
我真的晕了。
竟然还说不是宣扬,被扔黄河,被赶出家门,差点死在法场,念娣差点被扔到河里,这些都是误会?
这洗白洗的也太苍白无力了吧。
整个剧就是在歌颂隆家,这种剧还说不是宣扬封建?
这戏的逻辑更是一塌糊涂,请问这剧的前半部和后半部是一个剧吗?
人物角色还是一个人物吗?
那些说这剧好的,你们摸着自己的良心说说整个剧情线索逻辑正常吗?
最后我还是想问,这部剧到底哪里是在讲为娘之道?
我除了看到她教育孩子封建糟粕和是非不分以外真的没看到什么为娘之道。
更新三:这剧有一个最莫名其妙的地方,就是原本这些封建地主老财们,迫害老百姓从来不眨眼,可莫名其妙的最后被洗白了,而且不光被洗白,最后还成了伟大的人;而那些被迫害的穷苦大众原本应该想办法站起来抗争封建压迫争取平等的生活,可最后不光不抗争反而越跪越低,最后竟变成了跪舔。
更新四:这剧已结束,原本以为后面10-20集能出点彩,最终还是让人失望了,这部剧可以说是一集不如一集,到最后感觉编剧都不知道该怎么写了就草草收场了,先不论女主在日本人控制下的孝兴可以来去自如,就凭女主最后的“你是娘唯一的儿子,你才是娘的命根啊”这句话就无法让这部剧回光反照。
同时这部戏在转抗日神剧上也是彻底失败,如果后半部算抗日神剧的话,那它连入流都入不了,甚至我觉得有辱“抗日神剧”这四个字。
最后整个剧在柳瑛娘老了的面孔下结束,让人感觉结束的莫名其妙,让人感觉这部剧可能就是一个老太太做了一个荒唐奇葩的梦。
最后总结一下:如果说这部剧是宣扬糟粕,那这还在其次,最主要的是整个剧本的逻辑错误太严重,剧本对每个角色的描写偏差太厉害,角色人物前后矛盾突出,角色演绎粗操肤浅,想表达的中心思想更是没有表达出来反而跑偏了,似乎导演和演员到最后都不知道自己演的是什么就冲冲结束了。
整个剧就像郭导自己说的一样是边拍边写赶出来的,所以这部戏看不到真正用心的地方,虽然说对于每个人的劳动成果应该尊重,但是也希望郭导今后出的作品能多打磨多润色,给观众多一些精品。
带入时代的背景,的确很符合那个时代贤妻良母的人设,也符合男人内心深处最想要的理想的老婆,节奏感也很强就没闲过,一直在冲突,本来是带着批判去看的,没想到看的还挺过瘾,演员演技都在线,但是看的人好难受啊,就是那种像ntr的感觉,好气啊,气的睡不着那种想抽女主那种气,所以建议以后不要拍了......隆家三个儿子和英娘三个女儿倒是挺开明进步的,最后就是女主的脸啊,整容了吧,演技还是可以
是的如题,我妈,一个快60的老阿姨,平时不看电视剧的,居然机缘巧合看了一集现在天天追剧了。
我之前没有看过这个导演的剧,有一天刷微博依稀看到说这个导演爆料别人买收视,看过了也就看过了,还想买收视你不爆料我们也知道啊。。。
然后就当天晚上我妈入坑了。
这剧的槽点太多了,一个个来吧1、女主的颜值一开始看到女主我是没感觉的,就是觉得违和。
你换谁看到一个顶着欧双涂着管他bb霜cc霜,反正可以去拍无毛孔护肤品广告的大姐,演的居然是村姑,都挺微妙的。
然后我就看啊,怎么这村姑戏那么多。
再看看电视剧名字,娘道,好接地气的名字啊,那这村姑已经有两个娃了,莫不是,她是女主?
这张整容脸演村姑?
那后台估计挺硬的吧。。。。
毕竟好多配角我叫不出名字好歹混了个脸熟,这大姐看着年龄也不像新人了。
然后好奇之下,一百度,得,就是导演他老婆,背景那真的是挺硬的。
然后通过几天的细心观察,和我爹讨论下来以不专业的角度猜测,女主应该隆鼻了吧,还开了内眼角,颧骨那里估计打了玻尿酸,双眼皮可能开了个欧双。
就这洋气长相,就这精致妆容,满嘴满嘴的我没文化,我就是村姑,真是太有说服力了。。。。。
2、女主的人设女主的设定,应该是无怨无悔无私奉献卑微博爱的圣母。
先不讨论干嘛女人就要奉献这个膈应人的问题。
就我现在已经看到的一些剧情碎片来看,有很多跟她人设矛盾的地方。
一开始有个大婶,为了女主能顺利嫁进地主家,拼着自己一辈子的名声,承认自己偷东西也要为女主保守秘密然后自己撞死了。
女主那个难过啊,转眼就把大婶拼死保住的秘密公布了。
【此处黑人问号】然后,警察来了,说你们是不是逼死人了,哇靠地上果然有死人,女主你是路过的你证明是不是。
照道理,女主如果是圣母,看着一个小时候对自己很好的大婶为了自己牺牲了,是不是应该为大婶讨个公道把逼死大婶的人供出来?
女主没有,女主的圣母是有选择、有针对性的,她在警察前面包庇了逼死大婶的她未来婆婆和大嫂。
【此处黑人问号】后来,女主刚生了娃醒过来发现不见了,第一反应就是婆婆要处理她的娃,即使生的时候还在跟婆婆抱头痛哭保大人保孩子,我还想着你特么也太被害妄想了吧,想不到。。。
是真的?
不对不对,先不说剧情。
然后如果女主是圣母,是不是该跟婆婆摆事实讲道理,要是娃真死了怎么办,当然是原谅婆婆啊是不是。
女主没有,女主她这时候,去警察局把婆婆告了。
【此处黑人问号】再后来,有个女主丈夫的拜把子兄弟,男二,看上女主,没事来个骚扰 什么的。
女主是圣母,所以当然是原谅他啊,在丈夫面前也是 多次 掩饰 生怕 破坏兄弟感情。
虽然女主听着这个兄弟神经病一样说家里人终于死光了能继承遗产了的时候,也有点膈应。
然后画风 一转 ,女主暗中观察了海外留学·县长侄女·年轻貌美·喜欢女主男人的女二,说,哎那个男二家里有钱,也读过书(性骚扰过我就不提了,哎家里死了人还很高兴这种反社会人格也没什么好说的),我看你两挺配的,你们在一起吧,我当人大嫂的是不是很棒棒。
【此处黑人问号】所以看到 现在 ,女主圣母是假,看人下菜腹黑白莲花才是真吧。
3、价值观震裂 这个剧的 起源是说一个地主家迷信,每年为了河里不要发洪水 ,要买个穷苦人家的女儿祭河。
我们欧双女主就是 本来 要 祭祀后来没死透流落乡下的。
所以故事的起源,就是一个迷信故事造成的悲剧。
然后故事 发展 ,是 男主 这个 地主家的傻儿子,年纪轻轻学人离家出走,流落 乡下 时候被女主救了, 跟 女主 好上 了。
真相大白女主知道男主 是地主家的傻儿子后吓坏了,说别拿我祭河,你不 祭我 这不还有你那庞大的一家子 嘛 咱两好聚好散,男主拍着胸脯说包在我身上我搞的定。
【后来男主只会怼人什么也没搞定】各种曲折 下 女主 有 一个 真·圣母的大婶为她这个白眼狼保驾护航还是嫁进地主家了,这时候为了 推动 故事 狗血 ,为女主安排了生了第三个女儿,清一色女儿。
好了,重男轻女成为了 故事 推手 。
【微笑】女主进 地主 家 以前 ,男主给他妈介绍女主有多好,救了我,生娃,养家。
合着你就出了一个【哔】是吧。
然后女主在男主面前各种卑微,叫的一直是二少爷,挂在 嘴边 的一直 是你对我有大恩德,我要报答。
你报答什么呀我说,男主出的【哔】吗所以这剧 宣扬 的是什么,迷信还是有道理的,女人要奉献,生男 生女 不一样 ,男人出了【哔】就完成了他的家庭责任?
4、剧情设置不合理前面也 提 了,外国留学背景+县长的侄女,女二,一个收过 高等教育而且年轻貌美的女孩子,因为跟男主相亲的时候被男主一边怼一边告知他有老婆有两个孩子了,就这么结下了孽缘,跟男主看对眼了。。。
再来是男二,一个反社会人格的人渣,在男主这个彼时还不认得的肥羊被关在牢里的时候,挺身而出跟一群混混说不要打他打我,勾搭上了男主。
男二在某次被人群殴后只剩半条命的时候,被男主捡回去丢给女主照顾了。
为了合理化男二看上这个已经有三个娃的大姐的过程,给设定 了一个好不容易活过来看到女主照顾自己觉得像自己妈的设定。
后来男二为了套路女主,整天以,你看,我把你当 妈 ,你避讳个什么啊 对不对 ,妈妈,爱你么么,妈妈你不要跟 着男主混了,看看我,我多好。
如果我是女主,我会糊这傻缺一脸吧,你特么瞎啊,老娘年轻着呢。
但前面说过了女主的表设定是圣母,所以还是原谅他啊。
然后男二这个 小 机灵 鬼 ,为了跟妈妈在一起,努力 把 白富美女二和矮矬穷男主安排在一起。
虽然过程中被耳根很软的女二识破过一回,关系不好了。
但是镜头一转,当男二跟女二说嘿嘿没想到吧,我其实跟女主有一腿,女二又信了。。。。
女二是个傻白甜啊,所以女二冲去跟男主说,你不知道吧,你结婚快十年的老婆跟男二有一腿,男主 是个 矮矬穷 啊对不对, 所以不需要任何证据男主也信了。。。。
为了剧情合理化,编剧又给设定了男二装成小棉袄跟女主说妈妈爱你哦么么,你做饭给我吃吧,陪我喝酒吧,我喝多了睡你床吧吗,女主都。。。。
没反对。
所以镜头一转,结婚快10年的老公,拿着一把枪进来看到自己床上睡了个拜把子兄弟,就准备杀了女主了。。。。。。
【此处黑人问号】抢里子弹是没有的,女主很难过,虽然之前还交代了半天女儿们啊妈妈去了不要恨爸爸,但是发现抢里没子弹拿错剧本以后,终于一本正经的开始解释前因后果了。
然后因为男主是矮矬穷啊,所以这时候又信女主了。。。。。
然后把套路并不深的男二和墙头草一样的女二赶出门后,女主男主又开始琼瑶了,好像剧情5分钟以前喊打喊杀的是别人,虽然我很想说这样的男人要他干嘛啊大姐,不过想想那叫什么,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你两就不要再祸害别人了。
5、别的演员跟女主后台很硬的直观感受一样,其他我认得脸的演员给我一种,这剧片酬挺高的吧的感觉。
不然怎么能给安排上这么一个个不合理的角色,表现很尬的演技。
倪虹洁挺好看一个姑娘,你给她安排了一个灰姑娘她姐姐的角色其实也没什么,但是你给她安排整天挤眉弄眼的演技是闹哪样,难道是为了突出女主这张仿佛玻尿酸打多了没什么细节表情的脸演技好?
虽然我没看过武林外史,但是倪虹洁这姑娘平时演技绝对没有这么差,这绝对是导演的锅。
然后为了不要有失偏颇,特地去找了女主的视频缺人这电视剧里是不是原声,然后发现,居然是。。。。。
女主这个演员平时说话没掐着嗓子装嫩的时候,没这么膈应人啊。。。
合着经费应该都用在花钱上星了是不是orz最后,看我真情实感的写了这么多,就知道肯定不是水军了。
导演你也别委屈了,谁吃饱了买水军黑你的剧,你的剧是真的难看。
希望以后你要上星买下午的档,那时候像我们这种会来豆瓣评分的年轻人都在上班,也不至于你这难看剧误伤我们,你也能获得阿姨妈妈的一致好评,是不是很完美?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这届水军如何洗地:【打一星的为黑而黑有意思吗?
在剧中的时代背景下,人物所有的传宗接代、男尊女卑思想都是合理的,有什么好说的?
你看着越觉得不舒服,才说明这部剧是在批评旧的思想。
论制作、故事、演员,怎么不分分钟秒杀市面上许多剧?
四星给主创创作的勇气。
】这个水平很明显应该负分滚粗,因为里面每一句话都能轻易被驳倒,比如:1. “打一星的为黑而黑有意思吗?
”这位水军可以回家跟父母说自己这次考试只得了十分是因为老师为黑而黑,看父母会不会打断自己的腿。
2. “在剧中的时代背景下,人物所有的传宗接代、男尊女卑思想都是合理的,有什么好说的?
”首先,要不是县长偶尔说几句这是民国,我都只能用排除法算出这个剧的时代背景。
其次,那个年代有传宗接代男尊女卑思想是合理,但目前(24集)没看出男女平等思想,这点不符合民国背景,是为不合理。
3. “你看着越觉得不舒服,才说明这部剧是在批评旧的思想。
”我们看着不舒服说明这部剧拍得烂,不说明丫在批判旧的思想。
而且不舒服分悲愤和恶心,前者如大宅门,后者如这部剧。
4. “论制作、故事、演员,怎么不分分钟秒杀市面上许多剧?
”服化道垃圾、台词生硬、剧情拖沓、演技零分,比烂的话确实能秒杀市面上许多剧,包括大宅门战长沙北平无战事伪装者。
5. “四星给主创创作的勇气”。
四星给创作勇气而非上一句的制作故事演员,说明该水军心里还是明白这破剧只有不要脸的勇气能值四星,最后终于有句实话,鼓掌鼓掌。
6. 补充一下某些人的“为母则刚”我的理解是为母则刚的女人本来就刚,而这部剧告诉我们本弱的那些女人为母更弱更逆来顺受。
以上是水军洗地的错误示范,那么如何用更严谨的手段、更科学的方法吹爆这部剧呢?
当然还是要靠人物分析,而这其中的关键就在于分析谁。
个人认为这是洗地中最考验功力的地方,因为该剧所有人物都塑造得极为单薄,做事没有任何合理动机,比如恶婆婆没有经营家产的场景只会残害儿媳,比如柳瑛娘丈夫毫无本事只能以性命告诫大家兄弟的软饭吃不得。
那么剧里究竟哪个人物最出彩呢?
是县长啊!
他既听三少爷的话(和他手里的钱)想杀了柳瑛娘,又听时少卿的话(和他手里的钱)把柳瑛娘扔牢房里不让她立刻死,这充分体现了贪官如何为了钱和各方进行交易、却使无辜百姓白白遭受牢狱之灾。
一边堵住柳瑛娘的嘴不让她伸冤、说围观群众都是刁民竟敢扰乱法场秩序,一边说现在是民国不是大清所以鸣冤鼓赶紧给我拆了,一边说我要得民心我是个清廉的好官我不能立刻弄死柳瑛娘,如此矛盾的行为恰好展示了“满口清廉道德背地收受贿赂”的丑恶嘴脸。
更绝的地方在于,县长碰到事只管叫属下出主意,做对了则可功在自己,办错了则可错归他人,如此狡猾实在可恶。
另一方面,他办公室里还挂着孙中山像、教过洪凤鸣三民主义,自己却头脑不清忠奸不辨,使民国成了掩盖罪恶的托辞,简直不怕中山先生从相片里跳出来掐死他。
民国的官,真是太可恶了!
而饰演县长的演员更是用他那机械的肢体语言和空洞的眼神,形象演绎了国民党贪官外在自大、内在虚无的滑稽形象,使这部剧增色不少。
如此优秀的角色,才叫真正体现了民国背景!
如此洗地,才能真正洗出水平!
希望这届水军都学着点,力求把地得更加干净。
[手动狗头]还是补充一下好了,“为什么这部剧没有在批判封建礼教”。
首先要承认的是,柳瑛娘重男轻女顺从夫家在当时那个社会确实合理,这些封建思想已经被内化成了她的一部分,所以她能干出各种足够把观众活活气死的事。
但另一方面,展现了封建礼教的压迫就等于在批判吗?
完全不是。
批判可以由两者进行,一是剧中角色本人,如《白鹿原》里的白灵,幼时目睹女人生产之痛、进而说出长大后不想生孩子,再如《大宅门》里的杨九红,被夺取女儿后变得疯狂甚至狠毒,这种狠毒就是封建压迫带来的扭曲。
但当剧中角色必须表现出顺从时,批判该由谁进行?
由导演。
所谓的批判要成立必须有个前提,那就是批判对象一定要是有害的,封建礼教的害人之处就在于“吃人”,这决定了导演必须给顺从封建礼教者一个不好的下场。
但《娘道》呢?
柳瑛娘如开了挂的玛丽苏一样处处化险为夷,走上绝路了还是能幸运地遇到隆老夫人,自此成为更高一级的父权代表的奴仆,然后翻身。
于是这部剧的根就扎歪了,我们看不到批判,只能看到导演对苦难的盲目歌颂,以及歌颂背后对封建礼教的认同。
可不是认同吗,被压迫者向压迫她的势力低眉顺眼摇尾乞怜,最后实现“人生救赎”得到万人称赞,那就说明这个势力没那么坏,你膝盖窝软点便可得到好处,从物质到名利。
那同理推一下,工人阶级没必要搞罢工,你跟资本家媾和就可保衣食无忧,共产党也没必要跟国民党反动派抗争到底,直接通国多好,中国人也不必抗日,给鬼子带路不是简单又舒服吗。
但我们都知道,那些低头下跪的人最终都会被判为叛徒受万人唾弃,而不是被称赞伟大,封个什么工人道、共产党人道、中国人道。
所以我们能断言,导演没在批判,他完全认同——甚至怀念——父权和宗族对女人的压迫(以及宗族在地方作威作福),并以为给个牌匾或者贞节牌坊就能美化合理化女人经历的一切苦难。
所谓“娘道”,本质是“儿道”甚至“父道”,总之跟“人道”无关。
而且重男轻女也叫娘?
两个女儿虽然丢了,但她们怎么会比得上不吃奶的儿子呢。
最后,瑛娘的处境在当年是常态吗?
未必吧,当年有的女人试图冲破牢笼,通过参军或入党来争取自己想要的明天;有的女学生手挽手游行呼唤光明正义,甚至不惜喋血街头;有的母亲意识到教育的意义,送儿女去上学堂;有的女工在沿海的血汗工厂里进行高强度劳作,经历毒打和营养不良最后走向死亡。
这些女人活在真实的民国,一个动荡悲苦却又孕育着希望的年代,无论是死在旧社会还是亲手将旧社会埋葬,她们都是历史的书写者。
她们不是生活在一个封闭的小镇,终生只知道生儿子孝顺婆婆,誓与行将就木的地方恶势力家族共存亡。
所以别谈伟大别谈批判,先看看自己编的破剧对不对得起中国女性吧。
我特别反感这个导演和他捣腾出来的这篇东西。
我并没有那么反感娘道的三观,我极度反感这位导演在这篇营销稿中体现出来的人品和三观。
分析一下这篇文章。
文章的标题是:“实名曝光电视剧行业购买收视率的现状”。
有人买收视率、有人买水军黑别人,我相信。
这些都是事实,都是不证自明的东西。
如果这篇文章只谈了这些问题,我会相信这人的描述,并且基于对这部分描述的信任对作者本人的人品给予一定程度的信任,从而相信他给出的各种细节。
很可惜,这篇文章写得太多、给的细节太多、想要达到的目的太多。
当我从他的描述中找到了严重不合实际的事实时,我不再信任作者。
当我再次仔细阅读全文后我发现,通篇描述都没有事实支持。
我开始觉着这是一篇营销稿,恶意极大,营销逻辑清晰的营销稿。
导演给了我们一篇剧本大纲。
这个剧本里面,购片主任(官僚体系中的吏)和某个具体的典型的恶毒资本家被立为反派,所有过错归于这两个人。
通过奇谈化的夸张,导演塑造了一个无所不能无所不为的反派资本家。
收视率想让你0.2就0.2,想让你2就2。
手里握着水军,白的说成黑的好的说成差的。
乍看上去很抓眼球,可惜举例不当、剧本过时、夸张过度,透着假。
买收视率有没有那么神奇,我不知道。
130万单集的购买费用能不能要90万回扣,我也不知道。
天盛确实就是不好看,娘道真的就是三观过时。
水军能洗微博,豆瓣不是那么好洗的。
正反对立是相当好用的电视剧表现方式,谁是好人谁是坏人,一目了然。
这两个人是坏人,按照电视剧的逻辑,与他们对立的都是好人。
广电没问题,上层一点的官僚(台长)没问题,作出三观不正的电视剧《娘道》被豆瓣差评的导演(他本人)没问题,演员拿走过多片酬自带编剧现场改剧本把一部大投资的电视剧毁了,播出时口碑收视双双崩盘的天盛长歌也没问题。
他们都是被资本迫害的无辜者。
二元对立是过时的电视剧剧本逻辑,不是真实世界运行的逻辑。
真实世界可以是狗咬狗,这也是我对这篇文章背后博弈的认知。
从我的内心而言,针对这个剧本里面的反派,我更趋向于不评价。
没有证据不吃瓜不定罪,是我的习惯。
对于剧本中的正面人物导演本人,这段耗时一小时写出来的东西就是我的态度。
这篇文章营销感很强,针对网络阅读习惯炮制。
有足够的爆点(资本、巨大的黑色收入、手握实权又难缠的小吏),有足够多的足以引发读者共鸣的描述(水军、买收视、电视剧不好看了)。
引导阅读、引导讨论、煽动情绪,都做到了每个细节。
例如那些不点名爆料,瞅着很像是利用窥私欲提高文章阅读量和讨论度的做法。
经常见到爆料的营销号和狗仔用这种。
以作品观人,以此剧本对彼剧本,我认为这个导演编剧能力是扎实的。
他明白市场,他能搞定很广泛的读者(观众)群体,他的作品适合电视剧,适合无脑杀时间更适合廉价的喜怒哀乐排毒流泪养颜。
这些不是讽刺不是反话,阿姨妈妈的电视剧做到这些就足够了。
三观?
他也没教唆观众反社会,觉着封建糟粕的观众群体可以不看。
并不是所有电视剧都必须成为文学作品。
这个电视剧的三观踩着豆瓣酱喜好的盲区,被差评,其实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
抱怨一句,然后双方互不干涉互不影响。
我不喜欢这个人导的这部戏,我尊重这个导演的思维习惯和专业能力,事情本该是这样的。
当剧本照进现实,我对这个人的认知瞬间转了180度。
剧本中的人物只是剧本人物,正面人物反面人物,被爱戴被祭天。
都是人设而已,都不过是茶余饭后的娱乐消遣。
当剧本和“真相”捆绑,红脸的关公和白脸的奸臣都有了具体真实的人物。
演关公的自己做导演自己做编剧自己发表作品自己在网络上推广。
我无法理智判断这个东西里面真相占比到底有多少。
我觉着自己看到了血淋淋的“斗争”。
我觉着这个导演的问题很严重,做人很恶心。
看了第一集,觉得至少从表演来看,不至于这个分。把意识形态当作唯一标准的豆瓣,让我觉得有点怵得慌。
疫情无聊把这个剧刷完了,没有当初嘲的那么难看,剧情真的是高潮迭起节奏很好,而且没有那么封建,女主一心生儿子结果儿子是汉奸,女儿们都是抗日英雄,这算是批判重男轻女吧
这个电视剧怎么分这么低,看着还行啊!天天听瑛子叫招娣、念娣的,以前的人封建迷信非要要男孩,男孩真的好吗?像瑛子她哥为了吸大烟,亲儿子都卖了。这样的儿子有什么用,还不如不要。直到现在还有很多地方的人还存在重男轻女的思想。为了要儿子什么事情都能做。其实不管女孩男孩只要孝顺都是一样的啊!
二少这个角色诠释得真好,完全没有封建时代所谓的重男轻女思想,对妻子又极尽宠爱,放在现代都是很难得的🤣🤣
我妈喜欢看,普普通通,不至于这个分吧
不至于太差,给了三星。就是死人太多,仿佛剧情进展到此,这个人该死,然后就安排TA死了。
也太恶意了吧 目前来看没有什么特别的惊喜 也就还行 不懂为什么就看了两集 这么多人说剧情狗血 三观确实有问题 不过这就是那个年代的三观啊 但是这样的三观无法建立 就看后续是否会打破呗 也不用太早下结论 就目前的呈现 持观望态度 有期待
评论说什么封建思想的,这剧本来就是拍那个年代的生活,为什么会扯到21世纪,那个年代的思想就是这样的呀有拍错吗?应该感谢这剧让大家能够了解一下以前的封建社会,这样就会无比珍惜现在的生活了,不明白为什么大家要拿这来吐槽,宫廷剧皇上还后宫三千呢怎么不吐槽
我觉得4星吧,但太多黑子了。说封建迷信的,你们都是成年人自己不会判断?况且人家拍的就是那个年代!不知道黑子领了多少钱来的,难道比不了那些小鲜肉的垃圾剧?
作为马上要看完结局的大龄没被剩下的男青年,我觉得这部剧还可以,消遣佳剧,虽然演技确实有些浮夸,但是符合电视剧整体基调,如果上豆瓣的大爷大妈多一些,这部剧的评分绝不止于此,只能说豆瓣还是文艺青年多吧,评分这种东西,看看就好
郭靖宇用的永远是这几个演员,老掉牙的故事,尴尬的台词
蛮好看的呀,为什么这么多一星
因为大部分演员都是《灵魂摆渡》的熟脸,包括女主是大电影里的初代孟婆,开播前就很期待,目前看了2集,觉得于毅表现很出彩,由赵吏那种活泼感,尤其他是分别饰演兄弟俩人,期待后续的发展。
真实的一个旧社会女性,虽然骂的人很多,然而导演勇气可佳!一个愚昧的母亲,却是当年千千万万受苦妇女的形象!
我这辈子干过最恶心的事,就是和前夫他爸妈一起看过一集娘道
女人何苦为难女人
改造或剔除落后文化的主张广电不懂?为了鼓励二孩如此丧病?
三观不敢苟同,但是戏是挺好看的
以身试险,三天刷完《娘道》的我表示:它的价值观并没有什么问题,那个时代的女性就是那样的,而且瑛娘也算是那个时代的新女性了,为什么要这样唾弃她呢?之所以受到这么多的攻击主要是触动了某些人的痛点,因为这些人一边痛恨重男轻女一边又拼命想生儿子。
都是些为了钱专门刷差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