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狗屁不通的逻辑,你想迫降哪个机场你就能去哪个机场?
都进入别人日本领空都到成田了,才与别人沟通,我要迫降??
呵呵呵,能有一丢丢智商吗?
没在距离领空500公里用导弹击落你就不错了,还能飞进去,日本的地勤都是猪吗?
要迫降就要先通知塔台,还要给你清跑道出来,导演,懂点常识吧!
而且飞机上也没个安全员?
病毒的潜伏期是49分钟?
这都飞了半天了才死了40来个,其它人身体好咯?
能自带抗体,拿这片子来与中国机长对比,个别人的脑是不烧坏了?
是不是说国外的都比国内的好?
两个片子的逻辑性都不在一个层次上好吗!!
组长拔出枪逼迫医务人员给自己注射病毒,让我想起13年的《流感》中,姜智久从尸山里挖出了金仁海奄奄一息的女儿。
同样冷彻的社会氛围,同样压得整个国家喘不过气的的病毒,同样无处不在的啜泣,人们在绝望中相互依偎拥抱。
很多年过去,韩国影片不断地试图揭露体制和社会的伤疤,试图用矛盾的两面让观众参与人性的辩驳,它们用灾难的野兽野蛮地撕开人们隐藏自己胆小和懦弱的遮羞布,但又不失平静地告诉你,再平凡的人也可以变得勇敢你仍然可以做些什么。
大量使用的群体性场景和手持式摄影让危机感和真实性得到极致的呈现,紧凑的节奏和简约熟练的配乐使用很容易就能把观众代入事件中,从路人到主演的情感表达都很到位,虽然影片后半的抒情略有些用力过猛。
宋康昊饰演的角色几乎从未让人失望,带着浓厚烟火气的土味警察组长在家庭纽带和社会责任感的映衬下愈发果断凌厉,从小人物面对灾难时的无力到抛下顾虑奋不顾身与死亡搏斗与时间赛跑的坚毅,笨拙又细腻,温柔但无畏,自然而流畅,相比之下李秉宪和全度妍的呈现反而“中规中矩”。
电影的重要意义之一在于让观众拥有丰富的情感体验或是美学视角的极致感受,本片的大型事件应对逻辑确实存在一点硬伤,但无伤大雅。
近几年我和身边人的各种荒诞经历告诉我这不止是一部虚构电影,我们或者我们的后代很可能会在未来会面临类似的抉择,所幸我们还有时间在当下讨论下个时代的可能性。
《非常宣言》在全球疫情大流行期间,棒子拍出了一部看后令人有所思的好电影!
先打分,7.5分,强烈推荐!
一架被生化恐袭的韩国飞机全体乘客感染病毒请求在坚不可摧的盟友人类文明的灯塔美帝机场降落时惨遭拒绝:你敢降落我就击落……惹不起美帝的韩国人决定返航飞往日本成田机场迫降又惨遭日本帝国主义拒绝:航空自卫队直接机炮实弹驱离未果后导弹锁定准备击落客机时被紧急叫停,在大家都以为小日本良心发现时,航空自卫队发扬神风敢死队优良传统选择与客机迎头对撞……吓尿了的韩国人慌忙拉起飞机仓皇飞往首尔……都以为马上要受到万众期待的降落首尔的时候地面的韩国人开始抗议不让飞机降落你们一飞机的感染者飞回来干什么舍小家为大家你们都死了不好么?
与新冠隔离后回不了家的我们何其相似?
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人类的自私和对同类的恶确是相通的……当导演没有一黑到底安排让机上全体乘客强行绽放人性光辉选择不降落机长李秉宪向地面深情告白说我们只是懦弱胆小的人类有些事只有人类能做到作为人类我们无愧于心时,我不禁要问:换做我们是机上感染的旅客,或是地面抗议的人群,我们会做出什么样的选择?
当然我的选择和剧中的韩国的总统一致:不惜一切代价全力挽救生命,举一反三开展专项整治,坚决遏制此类重大事故发生!
当拍出飞机上与地面上的人,能有一次换位思考、互相理解互相信任的那一段,这电影已经成功了,就像隔离圈内的人与圈外的人,就像那年的武汉。
至于后面的剧情,全看导演想给观众什么。
显然是一部非亲美派的韩国电影,片中病毒源头直指美国,电影中有这么一句台词:“我无法理解或猜测为什么一个正常人,会决定杀死150人,但也有一些人,他们沉浸在超越理性的恶习中(指美国病毒研究为代表的群体所组成的环境),他们还能夺走那些对我们来说很珍贵的人。
)”片中插了一段关于日本的情节,先不论现实与否,电影是可以随便编的,只要合理就行,但那段情节,也挑明了韩国非亲美派对日本的态度。
“你在没有冲分核实的情况下就下令登录,作为一名公职人员,你不认为这是个太冒险的决定吗?
”(在原片中算一个带着官腔的刁难问题)“这就是我辞职的原因。
”在霸权主义和政治压迫面前,这样的台词,自信洒脱,和乐观的革命精神,不谋而合。
从审查和分级(适合青少年观众)的角度,国内显然也没问题。
从“把朋友搞得多多的,敌人搞得少少的”和大国气度来讲,再结合当下国际环境,非常值得引进。
从单纯的商业角度来讲,剧情紧张刺激,眼泪部分相比韩国电影通病非常克制,影帝宋康昊影后金度妍(虽然两人发挥有限),最后想说话不能说话但一直表达着什么,那段演技很棒。
我们不拍,至少引进吧,哪怕从其他政治角度来讲,我们当年的左翼电影中的人物觉悟,可比这部电影高多了,而且干脆的很。
韩国真的在拍改变国家的电影,虽然剧本有瑕疵,比如我一直强调的在时代洪流面前少玩小把戏或者别让小把戏占据过多或重要段落的情绪部分,比如两个飞行员的和解会冲淡空中与地面上人所凝聚的电影情绪,虽然二者都是理解,但主次要分明。
日本左派也可以拍一部呼应一下,毕竟,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瑕不掩瑜,值得一看,中秋之际,世界人民,千里共婵娟。
之前在很多平台看到这部电影的宣传。
而且据说评价不错。
有资源后,看到评分不高,我就直接看了解说。
网络上的差评也是此起彼伏,于是更好奇想知道正片是否真的如此。
于是花了两个多小时来看。
观影过后只想说,有些看官的逻辑是自认为的逻辑而已。
当然片中有些不太合逻辑的地方。
这很正常。
电影嘛,最重要的是表达,观众感受到什么学到什么。
这部片我觉得6.8左右还是比较客观的。
立意、镜头、“警示教育”(如何预防这类恐袭)加分到7.0也不是不可以。
这两天会做一个视频,聊几点电影中的细节。
才疏学浅,个人理解罢了。
欢迎来看。
个人简介里有。
新冠之前可能观片没有太多感想,经历过新冠之后,影片后半段真的是人性以及大国之间的博弈;首先认同前面网友说的,在任时完戏份之后剧情就没有那么强烈的吸引人了,如果专注病毒方面剧情发展下去可能更加精彩,像釜山行那样?
看完突然想不起来中间的剧情,可能中间部分剧情太多平淡没有想起来;韩国真的挺敢拍也会拍,在有生物病毒威胁情况下,美国大国尿性肯定是不会让你着陆,而韩国本来就依附美国自然不能反抗只能回航;日韩关系也是,都是美国的附属国,谁也看不起谁,有难找你不帮忙,还要派战斗机赶走你;回到韩国,国内群众请愿反对降落(真的很会根据当下国情来拍);回到飞机上,大家竟然都选择放弃着陆;在生命面前,我是不相信每个人都会放弃着陆,即使为了家人,但是这肯定是不现实的,最起码10个中都会有一个反对。
感觉这是一个通病,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发现的,小说故事或者电影电视剧情都要煽情一下,要升华一下剧情,试图感动观众骗眼泪,最后再来一个完美的结局结束,引来大家的好评。。。
(所以也理解很多言情小说BE结尾,BE感觉更刻骨铭心,更能让人回想,记住这篇小说)最后就是反思一下,想想要是新冠致死率有百分之百,有疫苗但是没有临床试验。
有从境外要回来感染的飞机是否会支持让其着陆呢?
即使都是中国人,我们国家也会让其顺利着陆吗?
大家也会想让其着陆吗?
自己是否想让其着陆呢?
全度妍的电影就快看完了(可以获取的资源),由于对题材不感兴趣所以这部放到了后面。
其实,开篇机场的戏份还是很抓人眼球的,特别是任时完割开自己腋下藏东西接着从洗手间出来又对着李秉宪父女二人“胡言乱语”的戏份,惊悚的感觉相当出色,给人一种虽然不知道这个神经病会干什么但整个飞机上的人必将惨遭毒手的恐怖氛围。
但整部电影的不足确实非常明显。
这里我只分析两点。
一、故事割裂,重点太多。
我认为惊悚和灾难这两个主题不适合同时出现在一个故事里。
就像任时完和李秉宪开篇的戏份,任时完带着神经质的神情问着李秉宪冒犯性的问题,这种一对一小小声的对话方式能更好的将惊悚的元素体现出来。
因为这时观众被带入的是俩人心中的拉剧,或者现在流行的“张力”一词,人物越少范围越小越有针对性、张力自然越强。
对比任时完已经完成第一次放毒之后被飞机上一群人围堵抢毒气瓶时乱糟糟的场面,顶多就是紧张的气氛,根本和惊悚不沾边。
前一小时的惊悚氛围我认为营造的还是很不错的,但后面上升到国家官员与国家内阁的分歧、国家和国家在保护各国百姓安全上的冲突与矛盾这样宏大的政治主题,伴随着飞机一次又一次因失控而滑落的危机,都让人觉得和前一小时机舱里涌动的恐怖气息产生割裂的感觉。
而且后半段分歧矛盾的主体设置的太多,既有美国对韩国,又有日本对韩国,还有韩国民众对整个飞机上的感染者,还有国家官员(我那迷人的金部长)对政府内阁、飞机上的未感染者对已感染者。
简直是矛盾大爆发,感觉想说的太多,但是主次不分,看的观众很疲惫。
二、全度妍没有演好万众瞩目的政府官员。
我想这对全度妍也是一次挑战吧。
第一次出演级别如此高的国家官员,但似乎表现得不够出色。
我感觉她没有将自己完全放在这个宏大的背景中,没有将心系民众但同时果敢坚毅的国家官员的状态表现出来。
全度妍的优势在于小场景中细腻幽微的情感表达,这种为了几百人性命而采取各种果断应对策略,与各个利益集团周旋的政治家形象似乎与她的思考习惯和性格不符。
不是说全度妍对人性的体察不够,而是她的成长轨迹和性格以及她思考问题的方式总是会限制她对塑造人物的理解和表达。
再好的演员都有不适合的角色,这就是人的局限性,必须承认。
我是说,如果全度妍和饰演乘务长的金素辰换一下角色,我认为会更好。
我看过金素辰几部作品,她有一种刚正不阿的耿直、正义在内心,又有一种为了达到目的而迎合男权社会的狡猾流露在外,也是一个很有魅力的女演员。
虽然我那么迷恋全度妍,但这真的是我目前看到的最不适合她的角色,没有之一。
看完电影当晚我就梦到全度妍了,在这之前我一直都好奇如此爱她为什么从来没有梦到她,看来金部长让我的女神走下神坛了,哈哈哈
又一部探讨人性的电影!
电影讲述被病毒袭击的飞机迫降的过程!
危机时刻没有对错,只有人性!
立场不同引发不同结局!
如果飞机上不是自己老婆,警察会以身试毒?
一开始大家只是希望活下来,飞机上的人也是,地面的人也是,美国也是,日本也是,连自己国家也是。
那么总会有一方是要牺牲利益的。
就像你没买房之前希望房价下跌,想你买了房希望房价不停上涨!
因此,没有对错,只有人性,只有立场!
海报剧情简介:“非常宣言”是航空术语,当飞机面对前所未见的灾害状况时,依据机长判断无法继续正常航行,而宣布无条件迫降的宣言。
✨前半段和后半段割裂感强烈,前半段结合悬疑和恐怖攻击的设定非常有趣,但之后后半段是反美,反日,多愁伤感,甚至有强行升华的感觉。
空姐,航空长,乘客,医生全部沦为配角,整部电影我只看到宋康昊,李炳宪,任时完而已。
✨不太了解电影为什么会叫非常宣言,宣布了非常宣言,然后呢?
美国日本都不让降落,连韩国本土都差点不能降落了,非常宣言有什么用呢,改名成进击的刑警可能会更好一点。
✨以下是剧透吐槽评价1.病毒感染不合逻辑但被宣布为是病毒恐怖攻击的时候,我最先担心的是林时完所在的公寓,但那边仿佛什么事情都没有,人不是被病毒感染死了吗?
那么多的警察毫无防备的和尸体接触过,难道一个都没有感染吗?
答案是是的,那边很安全。
而且飞机上对病毒的应对方式也太业余了吧?
有些有遮有些没有,还到处走来走去,就连机上唯一医生也只是在全程发懵,医生不是应该站出来教导民众如何防止病毒感染的吗?
2.全度妍的职位当全度妍登场还主持紧急会议的时候,我还想她的职位应该非常大吧,可是当她说是国土安全部长的时候,国土安全部长?
这是病毒袭击欸,是你进行主导的吗?
难道不应该是灾难应对部长还是疾病部长出来表态吗?
为什么是你啊?
还有总统到底在哪里啊,全程只打过一通电话,是在哪里度假吗?
3.地面上和飞机上的时间一部电影最重要的细节就是时间上的逻辑了,尤其是在讲究时效性的灾难片电影,时效性显得更加重要,但显然,非常宣言一点都没有把这个当回事。
首先,韩国去夏威夷的单程时间约为8小时,往返时间的话是16个小时,就算加上在空中的待机时间和起飞时间,整部电影的时间也不会不超过24小时,因此可以确认所有事件都是在一天之内发生的。
但是,地上发生了太多的事情,让我很难理解时间到底是怎么安排的,宋康昊首先先前往公寓搜查,找到了尸体,还看了任时完研究白老鼠的视频。
然后前往机场,召开了紧急会议,之后跑到制药公司大闹一场,随后去到医院和以前的病毒受害者谈话(这之前还听了告密者的电话),然后去到制药公司再大闹一场,之后前往首尔机场附近的隔离病房注射病毒,这些所有事情,宋康昊在不到24小时的时间内都完成了,这是可能的事情吗?
首尔市有那么小吗?
仁川机场距离首尔可是要1个小时的时间欸。
飞机上的时间也不合常理,首先从日本到韩国坐飞机大概需要一个半小时的时间,但感觉好像瞬间就到了一样,除此之外,人民怎么能马上就做出示威牌子前往机场示威啊,要知道从公布有疫苗到决定降落也才不到3个小时吧,而且宣布要降落在首尔机场最多也才过了一个小时,要聚集那么多示威者也不是1个小时就能完成的事情吧?
4.还有反美反日等等,后半段的问题太多导致看到煽情部分的时候,呵呵呵呵呵眼泪也快要气得流出来了。
韩国人对非常宣言的评价
有点割裂,前半截是犯罪惊悚片,后半截是传统韩式煽情片,完全两个风格。
首先关于病毒的一些硬科学知识。
即便是科幻电影工业最为发达的好莱坞,在病毒相关的硬科学领域也不一定能做到完美的符合科学逻辑,所以更不用说韩国电影了。
在完全排除人工干预的自然界,很少有兼具高传染性、高致病性和高死亡率等特性于一体的病毒,即便是进行人工改造,也不是很容易就能获得影片里种感染率和死亡率超高的效果。
但影片关注重点也不在病毒本身的上,而是把病毒当作了考验人性的工具,所以也不用太纠结生物学逻辑。
其次整部影片走的是双主线双男主模式,地面上的警察队长宋康昊是一头,飞机上的李秉宪是另一头,释放病毒的变态小哥任时完把两条线串联了起来,这个架构不算什么创新,但叙事效果还是不错的,双线模式交替推进,剧情也比较紧凑。
就是前后剧风差异有点大,前半截生化恐怖惊悚片,变态病毒小哥威胁小女孩,用身体藏毒登上飞机,警察大叔通过层层线索找到病毒尸体,然后飞机上病毒爆发人们一个接一个死去,有点像《釜山行》《潘多拉》《流感》的风格;后半截传统韩式煽情片,美日冷血禁止降落,韩国人态度分裂,乘客愿意自我牺牲保护家人,原本失意的机长完成自我救赎,勇敢的警察队长献身试药,又成了《与神同行》人间版了。
还有就是影片里为数不多的特效做的倒是挺认真的。
机长感染死亡以后,倒下压住了操作杆,飞机开始失控急速翻滚下坠,乘客的头发都因为失重不断变换方向,没系安全带的空姐更是来回翻滚,这比较符合物理学常识,普通人在那种状态下,是根本无法控制自身的,要是搞成空姐随便拉住个扶手就稳住了自己,那才是完全胡编乱造。
最后还得说一下韩国人的国民心态,在他们内心,始终不认为自己能完全和美日一条心,美日韩同盟只是目前局势的战略需要而已。
关键时刻,美日必然是冷血自私。
其实他们这么想也没什么错,相比于日本孤悬海外易守难攻,韩国依然是东亚大陆的一部分,随时面临来自陆上大国的压力,所以更多时候还是只能靠自己。
韩国很多灾难片里,积极自救自力更生才是解决之道,靠谁也不如靠自己。
总体来说6分及格,但也没有太多明显亮点。
全部主要演员全程工具人,龙套多到人山人海,故事并非完全不行,但完全可以再大刀瘦身,典型的有佳段无佳章,三次迫降戏都被处理得不错:第一次是机长阵亡飞机360度翻滚,第二次是企图迫降日本但被国民自卫军战机逼退,第三次是成功迫降韩国机场。三大主演都很尽职,但影片总体还是不够行。
美国间谍投毒韩国航班,日本开枪击打,韩国内部混乱,大家只能自救的故事。还不错,只是节奏太拖了,如果能缩短到一个半小时,应该会好点。
韩国电影是真敢拍。看完后吓得我不敢坐飞机了。演员阵容很强大。节奏非常紧张刺激。
任时完演变态真的有一手,从卫生间出来那一幕吓到我了,但其他演员感觉就...没什么可发挥的空间。另外电影不合理的地方实在是太多了!!!后面煽情的时候听到周围有好多啜泣声,但我只想苦笑,强行拔高也就算了,实在是令人有点恶心想翻白眼的那种套路,就随便看看各位演员吧。
剧情完全对不起卡司啊
用一系列离谱的展开把能黑的都全黑了个底,再用离谱的方法来展现人性的光辉,既然没有“根据真实事件改编”那干嘛不直接公海坠落再反思啊,这不是欲扬先抑,这是牛不喝水强按头。
飞机上人性与自私之间的较量既搞笑又发人深省,地面上的人们反映也符合实际,只是结尾的大团圆无甚意外,有点乏味,太多的巧合也让影片变得平淡不经
在疫情时代下看这个电影心情多了份复杂,一开始还觉得在黑美国太自私,到日本和回航韩国的时候就真的能理解那份矛盾。不过把疫苗是否生效寄托在一个人身上实在有点夸张,我和同伴一致认为最后的结局如果是虽然想要召回航班但因为燃料不足最终航班只能沉入大海会更“韩国”。李秉宪代表乘客和机组人员向韩国告别的那一段真的有点催泪。日本航空护卫队那一段真的有点可怕……总而言之,导演真的非常会拍,节奏,画面,配乐,让人十分投入,当然也离不开一众高水准演员的表演。
两位男神在片中竟然没有半点交集。
剧情几经波折,一句话总结剧情——一个精神障碍者使用生化武器劫机险些酿成空难,期间显现了大国外交和人性考验。有几个飞机失控时机舱内的画面让人不禁联想到今年的东航播音737...编剧想写大本子,努力制造波折,不过仍然很难控制自己不倍速不快进,过程中已有设想了很多故事的结尾,尤其是最后全机决定不再想回归时,虽然最后迎来了HE,但是后续行政审查记者会上,全度妍被一个政者拷问,每一个质问都让人窝火。他们活下来了,他门的精神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过这个世界还是那个世界,IT SUCKS。P.S.:YIN实力派的演技加持,勉强评分可以增加到3.5分。
如果不是这么多明星,还能再减一颗星。
参与了首映发布会,演员演技无话可说,剧情也比想象中刺激精彩,导演说是筹备了很多年的作品,在疫情当下上映正为合适,引人深思。(内容会引发不适,胆小疾病者勿入)
惊呆 为了drama而drama 8个小时飞行时间内首尔人民要完成破案 请愿 抓同伙 搞药厂 示威 测抗体 更别说强行加一波男主和副机长原谅戏码 球球 讲故事的能力和朴赞郁差了一万个奉俊昊
这个分数就和允许降落和不允许降落的比例一样
看得出来这片子想学《釜山行》,连去戛纳镀层金的路数都如出一辙。但剧本本身就经不起推敲,镀了金也没用,顶多借着疫情蹭了一波热度罢了。尤其后半部分飞机求生的转折再转折,看得人脑仁疼不说,还妄图催泪,真的半滴眼泪也挤不出来…戛纳影帝+影后在电影里存在感真的是低,尤其全度妍,她这角色换谁都能演。
开拍前:宋康昊加上今天刚出炉的百想三届影帝和四届影后,这卡司是要逆天。导演大发!—看完后:这是航天版釜山行么… 韩剧白瞎了这卡司
我能在一大堆低分评论中悟出了我国电影何以无法进步的原因
还好吧,虽然后面有点儿恶心人
躺平了这些片子就有点假了……
不错的,评分偏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