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完浪客剑心最终章追忆篇,是第五部真人化电影,改编自原作漫画最后一章人诛篇中,剑心回忆与巴相遇、相别的故事,以及剑心脸上十字伤疤背的由来。
聊电影之前,想先谈谈和月伸宏的原著漫画,于1994年至1999年连载在周刊少年jump上,旧版28卷,完全版22卷,我大概是在2000年前后看的旧版28卷的版本,碍于当时的环境,正版漫画就不要奢求了。
和月伸宏的画风清爽,人物设计棱角分明,且性格饱满,画面分镜潇洒,速度线使用相当的密集,但有时泼溅场景很多,不过当你看到满页的“天翔龙闪”时,又能被帅气的构图所吸引。
在90年代能看到的漫画中,如《龙珠》、《幽游白书》、《灌篮高手》、《圣子到》、《乱马》等等众多高手之间也是独树一帜的存在,剑心的性格、年龄、体型都与当时其他漫画主角有很大的区别,整部故事我小时候看的是精彩的打斗场面、帅气的招式名称以及欢乐日常吐槽,现在再看是人物过去的内心阴影与成长的磨砺,以及对于时代的无奈,能守护自己小小的幸福,已是要拼尽全力的心情。
聊完漫画,再来啰嗦下其作者和月伸宏的师徒关系,和月1970年生人,于1990年进入集英社,曾在小畑健那里当过助手,如果你不知道小畑健,没关系,我来说几部漫画:《棋魂》、《死亡笔记》、《食梦者》,如果你还没有印象,那···算了,毕竟和月先红起来,在一段时间里大家提起小畑健,都会加上一句和月伸宏的师傅。
再谈谈在和月伸宏旗下当过助手的人,一个也是爱画“回忆”的画家,提示角色也有一个用刀的绿毛剑客,没错,尾田荣一郎,当然在日本漫画界当过助手不一定就是严谨的师徒关系,更多的是一种同事关系,只是为了大家理解方便,不过助手肯定也会吸取、学习画家老师的人物画风、叙事风格、构图编排等等的技巧,称之为学生更为妥当。
扯远了,说回浪客剑心追忆篇,在1999年时出过4集OVA,在那个年代能制作OVA的漫画都是顶流,OVA在当时是直接售卖的动画剧集,属于高价品,不止作画精良、细腻,而且不像TV动画那样受到严格的审查,在剧情表现上可以相当的大胆、直接,有些OVA甚至超越的还原了漫画中最精彩的部分。
如今时隔追忆篇OVA发售的22年后,这段剑心与巴的故事终于被搬上了大荧幕,我也终于圆回来了。
絮叨了半天,那么作为一个老漫迷,看完电影版追忆篇后,是什么感受呢,能让我拾起当初看完漫画那种哀伤的情绪,如白梅香般久久不能散去。
佐藤健经过五部电影的淬炼,已然是剑心本心,渗透在电影里举手投足、一眼一神之中,甚至所有的武打镜头都未用替身,以让自己达到剑心的神与体的结合。
有村架纯饰演的雪代巴,开始代入感没有那么强烈,前期用一种面无表情的演技,来隐藏巴内心矛盾、复杂与纠结的激烈碰撞,到后期冻结的情感逐渐被融化、释放,尤其在草屋夜谈时,那一抹悲伤与幸福的微笑,包含着对亡夫的愧疚、对剑心的爱而不能长厢厮守以及对自己矛盾自责无法释怀的复杂情感,堪称惊艳。
电影在处理最后一幕时,巴给剑心留下伤疤的方式,没有按照漫画的剧情,小刀从巴手里滑落伤到剑心,而是与动画一致,巴用尽最后力气在剑心脸上特意划下伤痕,直到刀落气绝,巴对剑心与自己的恨意已全部消散,唯独留与剑心深深眷恋、难别离分之情。
用当时漫友最喜欢配的李商隐《锦瑟》的一句诗:“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来形容剑心与巴的相遇、相别,最为契合。
以上即是我个人非常主观看完电影后的一些小小随想,非常推荐去看浪客剑心电影、动画、漫画,感受剑心的人生。
做了一个小视频,有兴趣可以看看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Ph41147ee?share_source=copy_web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Ph41147ee?share_source=copy_web
在我心目中,按重要性来说,《灌篮高手》和《幽游白书》是第一顺位,《浪客剑心》和《H2》是第二顺位,而如果仅论喜欢程度,则几部作品不分伯仲。
《浪客剑心》连载于《周刊少年JUMP》上,从1994年到1999年,说起来几乎是30年前的作品了,他讲述了一名幕末倒幕派杀手,在倒幕成功后10年后的生活。
《浪客剑心》没有把时间线放置在风起云涌的幕末,而是放在了十年后的明治,依然成功塑造了主角绯村剑心,反派志志雄真实,以及让人分外神伤的“追忆篇”。
从B站看预告片才知道《浪客剑心》拍成了真人电影,照例我对日本的真人电影不抱任何期望,但“追忆篇”预告片里,剑心一身的雪沫与血迹,怀抱雪代巴的场景,感动了我。
于是我从2012年第一部电影开始看起,然后是2014年的“京都大火篇”和“传说的完结篇”,最后是2021年的最终章“人诛篇”和“追忆篇”。
我翻看自己的豆瓣记录,以上电影分别是——4星、4星、4星、4星、5星。
在这几部电影中,我居然看了近几年最好的刀剑片,从中国“取经”的日本武指看来取到了“真经”啊。
而为什么动作戏最少的“追忆篇”却最好看呢?
我也说不好,也许是高桥一生饰演的桂小五郎永远欲言又止的样子,也许是绯村拔起萝卜时的微笑,也许是片尾绯村面对斋藤一,把剑插在地上,转身离去的决绝。
“追忆篇”的片尾,字幕显现“这个男人,再出现时,已是十年之后”,完美的呼应了9年前第一部电影的开头,甚至让我想再重温一次漫画了。
我一直喜欢一句话,“所见无故物,焉能不速老”,我自小喜欢漫画,从《机器娃娃》到《无赖帮》,再到高中大量的看、大学随便的看,这么多年,漫画从未远离过我的生活,带给我开心或悲伤、勇气和力量。
近几年,日本高度成熟的漫画市场中,有趣的作品不断,可自己那些痴迷的作品却似乎越来越少被人提及了。
在孙燕姿都成为冷门歌手的当下,日本还能用9年的时间,一套演员班底,打磨出5部高质量的电影,我们这些观众还有什么更多的奢求呢?
没想到追忆篇看哭了两回,来好好夸一夸收官。
剑心系列在我看来,从第一部开始最弱的部分就是感情戏。
尤其是在备受好评的武戏之余,本来就把剑心本人演绎得比较内敛沉静的砂糖配上一脸正直的五姑娘,cp感不太够。
另外在剑心做浪客的时候,其实一直都在贯彻不杀的誓愿,反复强调着曾经的罪孽、如今的执着,就像一直在喊一个口号,喊声响亮却缺了实感。
然而追忆篇的妙处就在于,它切实地告诉了我们浪客剑心是怎么形成的,它把剑心的罪和爱撕开来,血淋淋地给我们看。
再次感叹一下电影把这个篇章完成得太好了,整个氛围优雅而疯狂,一如那个狂乱的时代。
说说我最喜欢的点吧,首先是故事逻辑上非常完整,所有的线索、人物一点都没乱,甚至比漫画交代得更清楚。
我竟然是在这里才看懂了为什么剑心需要隐藏身份😅,包括赤空的出现也是个惊喜,内奸的线索也交代得很完整。
其次是阿巴的塑造,漫画里这个女子因为没什么表情,像是活在尘世之外的样子,村花没有丢掉这份超然遗世的气质,但也能看到她小女人的情态,好美。
最后我要好好夸夸这个高马尾剑心。
他本是那个天性纯善的心太,怀着帮助世人的心跟师父闹掰下山加入维新,却因为半年里杀了一百多个人,他几乎已经是处在颠狂边缘的状态。
剑心之所以成为刽子手,只是因为为了新时代的来临,有人必须要满手鲜血而已。
电影里有一幕是高杉对桂说,你决定好毁掉这个孩子的一生了吗。
这种沉重感是小时候看漫画的我没法体会的。
当刽子手的大半年里,唯一让他动摇的,是个在刀下反反复复挣扎的男人,清里。
求生欲让他在剑心的脸颊留下第一道伤疤,是罪孽的象征,也像是诅咒。
他做着自己无法原谅的工作,不知道这样的日子还要持续多久,也不知道自己这样日复一日地挥刀,是不是就真的可以迎来新的时代。
那一刻我甚至有点庆幸,少年选对了阵营,若他阴错阳差站在幕府一边,该有多绝望啊。
幸而他遇见了阿巴,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阿巴是比剑心更坚强的,她能够成为剑心的鞘,能够化解剑心的不安。
一起上街的那天,她对剑心的质问反而解开了剑心的迷惘。
她就是一朵乱世之中的白梅,幽幽地香着,可以安心神。
她本是带着绝望的恨意来的,却在一点点了解这个人以后,探到了他柔软的肋,知道了他内心的不安,也了解了他的抱负他的夙愿。
阿巴最常提起的两个字是“幸福”,她也教给了剑心何为幸福。
(P.S. 剑心说,“这次我一定会守护你曾经被夺走的幸福”的时候真的泪目了😭)最后的最后,剑心怀着不知道她是不是间谍的不安的心拼了命去见她,在机关设置下失去了听觉和视觉,在敌人手下被刺了一刀又一刀的时候,他拼尽全力的模样、竟然在我眼前和清里重叠在了一起。
那一刻我真的觉得剑心真的活了起来,不再是纸上画的人了,是个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灵魂。
那场大雪真的好美。
他也在那一刻明白了清里的心情吧。
最后要赞美这个改编,让阿巴亲手为剑心划上了另一道疤,她通过这一刀完成了自己的复仇,抚平了自己那颗曾经疯狂的心。
剑心捉着她的手,也是在赎对清里和阿巴的罪。
她的心里爱着两个男人,在这一刻她谁也没有辜负。
导演借Boss之口对阿巴和我们说,爱与恨是一体两面的。
阿巴最后说,“对不起,あなた。
”这里译为夫君太好了,对那个曾经可能成为她夫君的男人,也对眼前这个已经视作夫君的男人。
这一刀的完成,仿佛是拔刀斋和浪客的合二为一,也真正促成了完整的绯村剑心这一生的信念和坚持。
十字刀疤就是每个人都会背负的过去,和走到今日的痕迹。
谢谢导演,谢谢演员们,谢谢砂糖,把剑心带到我眼前。
这么多年的努力弥足珍贵。
这个道别也圆满到感动。
ありがとう、佐藤剣心さん。
但和ova差距还是很大的,不是演员的问题,而是导演美学意识上的差距。
电影版省略了一些看似无用的情节,但那些情节恰恰是整个故事的支柱。
比如剑心在ova里的出场解释了为什么剑心宁可杀人也要平定乱世。
他下山前师傅的和他对话,直接点明了他注定悲哀的宿命。
桂小五郎的改编看似更符合政治人物的冷酷,但导演忘记了如果政治人物把冷酷一面这样直接展现出来的话,还会有人愿意追随他吗?
恰恰相反,历史上那些著名政治家对外界展现出来的都是忧国忧民,充满仁爱的形象,冷酷腹黑虚伪都是藏在内心深处的。
还有两人在农村的生活,和ova比起来太简略了,这一段看起来很平淡,却恰恰是剑心内心转变的关键。
自己耕种,自己收获,这样的平淡生活的幸福恰恰是剑心内心一直渴求的。
自己种的萝卜被雨浇死了都会变得难过,何况是失去亲人呢。
正是平淡的琐屑生活让剑心能够体会到人生的意义所在,也明白了自己其实没有资格夺走他人的幸福,哪怕为了最高尚的理由也是如此。
很多人觉得村花演的好,我却没这么觉得,我觉得她对人物的理解出现了偏差。
她只是把巴当成大和抚子来演了,巴果决的一面没有展现出来,当然这可能也和导演的安排有关。
尤其是池田屋那段,剑心去救人,让巴先走,巴却坚持要亲眼看剑心如何杀人,并质问剑心你知道剑是需要剑鞘的吗?
这一段改的非常不好,直接为剑心和冲田总司的对决服务了。
巴一开始心里是对剑心有着仇恨的,她潜伏到剑心身边是为了复仇,这个感情村花并没有演出来,她演的巴爱上剑心太过顺理成章了。
她一开始没下手只是因为剑心当时是小孩子,另一方面也是要弄清未婚夫为什么会被杀。
她爱上剑心是俩人假扮夫妻后的事情了,偏偏导演忽略了这一点。
从美学角度看,海棠花在ova里贯穿着始终,剑心最初杀巴的未婚夫时,剑心在风雪中追逐巴的踪迹时,最后也是巴看到了未婚夫的亡魂和海棠花才决定去死的。
ova里从头到尾都保持了一种悲怆凄惻的美感,影片里直到最后大雪时才有一些,当然影片音乐和久石让的配乐也差得远了。
浪客剑心追忆篇看完了,这个真人系列真的完结了眼泪忍到肚子疼惨就一个字因为太惨,每个人都好惨,简直不知道该为谁一哭...我如果是里面的人早就自杀一百遍了……有个原作细节我忘记了看到真人版才想起来原来是这样!
剑心不只是误杀巴,他当时的状态还是前后经历两次自杀式爆炸袭击,处于暂时失明失聪状态。
而重获光明所见的已经是自己深爱却“背叛”自己的女人倒在自己剑下了...比单单误杀又虐了好几个次元。
不得不说幕末是永远的至虐题材,大家通过银魂熟悉的不是假发是桂(小五郎)是剑心顶头上司,新选组冲田和剑心的一战,边吐血边打的冲田之后的命运想起来真不知道该同情谁。
此片的打戏同样精彩绝伦,推荐看IMAX版,版本太多搞不懂买最贵的一档电影票就对了。
剑心真是无死角男人了,该说清楚的时候绝不含糊感觉就是这男人靠得住!
他最初对巴解释自己只斩持刀攘夷派,巴问他如果她也手持武器也会斩她吗?
当时剑心没有回答。
已生情愫后他很诚恳地主动回答了之前的问题,只有你我绝对不会斩杀。
桂要求巴陪同剑心隐藏身份作假夫妻,剑心也直接就说我希望不是假的今后请和我一起生活。
在一起隐居山野后巴对剑心坦白曾有未婚夫婚前对方成为不归人,剑心马上抱住哭起来的巴说今后我会守护你的幸福。
有言语有行动真是太赞了👍最好的一个细节其实一起生活那个时代女的会读写整天在偷偷写东西,剑心不会不察觉但他从未擅自看过巴写的东西,这点能做到真是太良心了。
可以说对巴是毫无防备,满心信赖。
最后得知奸细就是巴后失魂落魄去找她,一路被各种敌人弓箭射中落入陷阱,这个地方也有个他与其他人不同之处,记得气氛担当左之助,也是钢铁硬汉但是受伤也要叫痛,有女的替他包扎就更要叫了。
但是剑心就是身心俱碎但是完全一声都不吭,一个完美的让人母爱爆棚的角色。
(就是女性们最爱不释手的美强惨的典范!
)但是片中他也掉过几次泪,池田屋惨案中和冲田决斗,听到说池田屋一众同胞已被歼灭;得知巴是因为复仇而来接近自己;巴死在自己剑下...最后一把火烧去巴和隐居爱巢,离开的身影与响起的音乐太恢弘,大片感展露无遗。
以及engding的转黑白画面和历史背景交代字幕更加了一层沉重的时代气息。
我是纯粹的追忆篇粉,浪客剑心系列唯一只看过追忆篇,20年前还小,看不太懂,只觉得很美,很震撼。
从此十字伤这个故事一直铭刻在心里,珠主在前,也就不敢看其它系列了。
一、首先说下女主的选角村花居然演出了巴的气质,记忆中的巴就是这样子,寡淡、清冷、距离感,并不深刻,但又无时不在,除了浓厚的假发,和略木的演技,无可挑剔(因为我从未将巴代入到现实的活人面孔,所以比较容易接受),而且还带来了意外惊喜,她塑造的巴有一种温柔感,正是这种温柔感,使我慢慢明白了巴于剑心的意义。
从电影里呈现出来的信息,不难看出,巴是一个非常坚毅又温柔的女子,她的坚毅表现在孤身一人去京都为未婚夫报仇,仇人还是个令人闻风丧胆的杀手,这样的勇气不是任何女子都有的,她们会恨,会怨,但大部人的都只能嘤嘤嘤地接受命运的安排。
巴的温柔其实有迹可寻,她说缘出生时母亲就死了,是她姐代母职把缘养大,说明巴本身就是个具有母性光环的温柔的人。
另外,电影中至少有三处表达了巴的温柔,她给睡着的剑心披衣,她叮嘱剑心好好吃饭,她为剑心擦汗,看到这些镜头时,我忽然领悟到巴是个非常温柔的人,她本能地对处于劣境的人施以缓手。
为什么巴会觉得剑心是处于劣境的人呢?
剑心反复的洗手,她知道剑心杀人后心理有负担,并没有表面上看起来那么风清云淡;在市集上,巴又说剑心其实也是受害者之一。
巴接近剑心是为了报仇,但却没有让仇恨蒙蔽内心,她用她的眼睛看到了剑心处于这个时代,为了实现梦想而被人利用的悲剧。
所以,剑心既是杀人凶手,但他也只是杀人的工具,主谋是那个动乱的时代。
二、巴之于剑心的意义电影中桂五郎告诫巴不要让剑心变钝,因为剑心的意义于他来说是一把上好的杀人剑,剑钝了就没用了。
我大胆地想象了下,如果剑心没有遇见巴,他也许会变成志志雄,在日复一日的杀戮中,慢慢磨去人性,再也分不清孰是孰非。
堕落是很简单的,只要他杀了第一个无辜的市井小民,从此也就没有1个和100个之分。
剑心的理念是为了新时代杀人,是巴的出现,让他第一次明白,他杀的人是有血有肉的,有父母,有爱人,只是为了简单的幸福走上跟他不同的道路,并不是十恶不赦的。
那应该是他第一次对自己理念的反思,巴在市集上说,每个人都有父母,每个人的死去都有人为他伤心,剑心只说自己是必须挥刀的孩子,但我想他应该也明白为了新时代,很多人也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乡村生活,我认为对剑心的成长是很有必要的,它让剑心体会到了俗世平凡的幸福,后面雪地里,平凡的幸福被撕碎,巴用她的死,为剑心的刀鞘牢牢地上了一道封印,这世上还有什么比亲手毁灭了心爱的人的幸福,然后还亲手杀了她更痛的事?
太痛了,这段经历使剑心脱离了杀戮的麻痹,在新时代来临能够说封刀就封刀。
巴不仅给过剑心最深刻的爱情,也给予了他人世间最初的温柔,巴的出现治愈了一个即将沉入地狱的人。
这才是巴于剑心全部的意义,高荷惠曾打趣说“十字伤没有消失,是因为有着很强的思念”,这思念已经不单是爱情,更有其它——使剑心能够成为后来的剑心的重要意义。
最后,20年前的我,因为先看了追忆篇,所以接受不了剑心其它的故事,现在经历了世事,慢慢成熟之后,开始能够接受了,如果说巴是封印了剑心恶的刀鞘,那么薰是将剑心从孤独中拉入到俗世平凡幸福里的人。
这正是巴所希望的,巴是那么温柔的人,她一定希望剑心能够获得幸福。
先看薄樱鬼的孩子容易觉得幕府派是坏人,先看浪客剑心的孩子容易觉得新选组是坏人。
其实乱世之中哪有什么好与坏,对与错。
历史的车轮并不是走在一条始终直行的宽阔道路上,每隔一段时间,它都会面临分岔路。
这时,在无法预知的未来面前,少数几个大人物选择出他们所认为正确的方向,于是乱世被划分了版图。
他们想要的都是一个美好的未来,但却怎么也无法相互说服,于是由谈话转向争吵,由争吵转向厮杀。
那些大人物之下,是一群能人志士,他们不同于普通人,在乱世中只能随波逐流,别无选择。
因为怀有能力,只要身在其中,你就必须做出选择。
这个选择很少是一劳永逸的,因为未来的不确定,你的想法会一次次被对手动摇,有的选择了改弦易辙、离经叛道,比如藤堂平助;也有人选择一根筋,然后为了坚持这个选择一点点抹杀自己的人性。
当剑心怀着一腔热血想要下山时,师傅曾对他说:“走出这座山,等待着你的只有被各自的正义所推动的永不厌倦的厮杀。
若是置身其中,你会成为杀人无数的刽子手”。
就算是圣贤也很难判出历史的走向,于是选择避世而隐。
拍得很美。
在走入彼此的心门之前,无论是人斩拔刀斋在鲜血飞溅中表露出的残忍和纯洁,还是雪代巴沉静与忧郁的神情下掩藏的美人心事,镜头张力和角色演绎得都非常到位。
不得不说选在北海道取景和本作氛围太契合了,无论是温暖的木屋中紧紧依偎的二人欲说还休的依赖和情愫,还是冰冷的外景中浑身落满雪花的刽子手怀抱逝去爱人时无言的悲哀,都极尽视觉享受。
单拿出某段场景都是到位的。
但不知为什么,在感情递进的过程中两人始终给人包办爱情的感觉。
一个人缺乏依靠,一个人想要归宿,于是互相成就,这种错觉大概是由于篇幅限制。
有时让人疑惑,屠戮机器和冰雪女王,这两个情感内敛的人如何融化了对方的心理防线?
另外,这部的纪实氛围出乎意料地强烈,和前几部简直不像同一部作品。
不过这种厚重感我居然很喜欢,好像从飘飘然的虚构主义中悄悄落进了现实。
作为整个系列的终结悲伤而沉稳,与初章构成了完美闭环。
总是惦念着的最初竹筏上剑心的惊鸿一瞥也总算尘埃落定,但整个系列的份量也足以在老粉丝的心中烙下印记。
除了演员,还要夸一夸全系列的武指和掌镜,吊威亚拍摄的敬业摄影师,没有他们成就不了这部作品。
2013-2021 与绯村剑心(佐藤健)分分合合的九年
本来想找一部描写剑道的现代审美作品,找到的这一系列,按评分和年代找了这一部,整体观感一般吧,就是没找到帅帅的剑道照片,适合自己摆拍的,哈哈哈。
不过脸上十字疤还是挺酷的。
第一道,给内心空白的剑心种下人的强大求生意志的疑问,那是对另一个人的思念,如此之深;第二道,便是那个曾经的刀下鬼所思之人,带着深深的仇恨而来,相知相识相爱之后,也算对亡夫有个交待的痕迹,浅浅一笔。
追忆篇动画4话,一共120+分钟。
真人版时间更长,然而大友啓史作为编剧硬是把幼年遇山贼,比古收徒等极有思想性的桥段都删掉了。
诸如剑心和桂的对话里能反映军国主义为何在日本兴起的部分也完全消失了......整部片子基本局限在爱恨情仇里,选角的问题和演员表现如何都暂且不说,这个剧本在完整性和思想性上都远远吃不到原作的尾气,导致全片的节奏也变得拖沓。
至于砂糖开始显老态,村花太矮脸太圆没有巴那个气质(我感觉是不是山本美月那个长脸会好些?
)等等,就不提了。
动画版珠玉在前,这个实在入不了眼
睡着两次
残忍而凄美
系列的开端和绝响,由于在人诛篇透露过多,惊喜性不足。唯美悲怆的爱情刻画倒是不错。
电影4分,演员加1分。其实我挺满意了,整体看的很舒服,最后也很催泪。村花的雪代巴无敌了,太美了。。但是有OVA在那,看电影时候总是在对比,自然而然感觉一些细节处理差了一些,然后就是一些台词没有还原,还有白梅的梗也没出现。。最后要是放原作BGM可以超神
大银幕看的第一部浪客剑心,原作里我最喜欢的情节,也是我喜欢的演员出演。几场动作戏依旧非常出色,还原度都很高,从漫改上挑不出毛病,抛开漫改依旧是一部非常出色的动作电影,太满足了
给我看哭了…注定BE但又如此凄美的爱情啊…剑心真的符合我内心所有对剑客的想象 孤独凛冽又苍凉 遇见自己命定的刀鞘后变得脆弱温暖又深情。有那么一刻 剑心应该也是觉得和巴在田间的那段时光 或许比那个不知何时到来的新时代要幸福得多吧。很满意村花的演绎 雪地诀别那段真的好似一株盛放的白梅 清冷瑰丽又沁人心脾。感谢佐藤健感谢有村架纯 很久没有看过这么唯美的爱情片了😭😭
从坦白之后火速滚床单开始的剧情我都是???从第一部直接跳到这一部,落差感还是挺强的
剧情非常简单?因为女人少年软弱了又振作了?!全片可以说就是一个女人带来的改变。村姑发挥余地太小。画面没得说,打斗过瘾,唯美也不错。岛国就是这样守护啊,爱人啊什么的路子……都是为了各自为了生存罢了,哪有那么多伟光正。
如果人诛篇里没有剧透追忆篇就好了,在关键剧情已经泄底的情况下还能有这样的催泪效果也算完成度很高。总归还是觉得节奏有点拖,但胜在情感张力够足,还是拔刀斋的剑心第一次面对新撰组时那一颗掉落的泪给我的触动反而比和巴的告别更大。砂糖在这部的表现可能局限在角色性格里中规中矩,村花真不错,雪代巴姐弟的表现都超出了我的预期。电影结尾说,当年那个令人闻风丧胆的男人再度出现时,已是十年后的事了;而佐藤健的剑心第一次出现,已是十年前的事了。感谢剑心让我认识了砂糖,感谢所有工作人员让剑心在大银幕上有了立体而无法磨灭的形象。我心中的永远的真人漫改天花板。
无感
原作就只看了ova,所以直接看追忆篇。名场面都有还原,只不过多年后的我不再是一个乙女粉而成为了一个老公粉。巴和剑心一起生活那块我仿佛一下娶了两个老婆【?】打戏好牛逼啊,虽然剑心刀子但还是可以感受到一段段切人的阻滞感。人を殺すを使うのではなく、人を切るってところ実感した。以至于血飞得太多中段有点不舒服。从日本历史漫画里竟然感受到些许香港早期武侠的味儿……还有就是太帅了,新选组的人土方和冲田也好帅……冲田和剑心月光下的对战,搬家到草房后巴和剑心在门前的背影。
小伙伴说全剧最感动的地方竟然是再一次见到鸟羽伏见 // 砂糖跟江口叔的年龄感很难被convince这是背负的过去。巴毫无角色发展,村花本身的人设又八字不合,再再再再再次感叹为什么不是优来演...以及我对红狼的滤镜也撑不住了。相较之下最终章的两部很难讲哪一篇更糟糕,心情大概就是啊终于结束了 // OOR也不再是那个OOR了 // 7月31日网飞
腥风血雨。刚看完人诛篇。未来他救的人肯定比现在他杀的人要多。趴着装死不行吗?为什么非要和拔刀斋硬拼,知道自己要结婚还不惜命,活该被杀。为了和平的战争真的存在吗?
自从这系列辱华以后就把所有的评分给你改为一星
本来可以给三星 这一星扣给佐藤健 因为明明最该有少年感的一部thebeginning 他偏偏要演成一个面瘫 还有持续了好几部的像鬼魂飘儿似的走路姿势我终于忍不了了……再加上村花没有清冷御姐风并且两人没有cp感 我看到51分钟宣布弃了 毕竟这一部也只是追忆篇了
我居然先看到的是這部而不是人誅篇,想不到在真人版還能看到 劍心 VS 沖田総司,就是總司那個髮型太搞笑... (然而浪客劍心漫畫中的一個bug就是,你敢不敢讓天劍宗次郎和總司同時出現?)後半段劇情緊凑度不夠,節奏慢下來后又沒有合適的音樂襯托。雪地戰動作設計遠不如其他幾部,雖然雪景是很漂亮,畢竟人工假雪貴啊。另外,佐藤健還是老了,顴骨附近再多粉都蓋不住,於是只能少做表情。他要是早幾年拍這個還有少年感。而有村架純讓我產生大量肥秋系偶像既視感,一度臉盲。3.5
从一开始就不够冷血
人,一定要有刀鞘,但不能失去锋锐,要不然和劈柴刀有什么区别。
文戏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