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背景设定包括人物设定都很吸引人,剧情走向对于我来说也没有不好,除了时常会出现一些我认为的bug,举一个吧:第三集为什么太宰和中也十指相扣就把兰堂的异空间打破了?
在异空间里异能力不是无解的吗?
弹幕一直在刷爱情可我却一直在思考剧情的逻辑性,不过要是不那么较真倒是也可以自圆其说。
但是最不能让我理解的就是整部动漫的世界观,是两方都在说守护横滨这座城市。
的确我承认第二部是双方共同解决了两次大的城市危机。
但是整部动漫打斗过程中死的永远都是没有异能力的普通人,而异能力主角永远不死之身,哦,唯一死了太宰的那个朋友,是我觉得唯数不多世界观正确的人。
而且我永远也忘不了芥川第一次出场随随便便就把警察全杀了,森为了拿到营业许可证就献祭那几个小朋友我着实是觉得这难道就是所谓的守护?
行杀无辜之人之事美其名曰保护?
说个比较好笑的事情,某些同人文的人物描写刻画要比动画还好,可能是大手子们过于强大,导致我看的时候觉得观感相对没有那么好。
但是每个人的人设都是非常有魅力的,无论是正反派,但是各有特色,毕竟随便抓一个原型都是能马上能厨上的大文豪。
里面最劳模最bug的存在大概就是哒宰了,真的是作者偏爱。
漫画看了一半还没补完,剧情方面希望以后可以加油啊
“所谓的首长,他在统领组织的同时, 也是整个组织的奴隶,为了组织的存亡与利益,必须心甘情愿的委身于万般污秽中,培养部下,并安排在最合适的位置,若有必要,用完就丢,只要是为了组织,再惨无人道的事也乐意去做,这就是所谓的首长。
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这个组织,也是为了保护我珍爱的城市。
”“我将自己的满腔热血,全部奉献给您,首领,我会保护这个您不以沦为奴隶也要维持的组织,我会成为您的奴隶粉碎敌人,我会让敌人谈虎色变,敢藐视港口Mafia的人,都会被残酷无比的重力所击溃。
欢迎来到港口Mafia,中原中也。
”
“我知道了,但我有一个条件,在这六个月内,你不许杀任何人,这样你就能察觉到一些很单纯的事实,为了得到太宰先生的认可,到底需要什么,光看外表是无法判断孰强孰弱的,你会发觉,其实你早已远远超过我,”
(我在发疯,仅代表个人想法)看到这里我疯了。
我不能很清楚地说出作者对费奥多尔这个人怎样的设定,但在我个人看来陀思妥耶夫斯基在他的书中(包括《罪与罚》《白痴》《卡拉马佐夫兄弟》等)是没有这种“人是罪恶”“世界欠我太多”的想法的。
《宗教大法官》里,耶稣给大法官那一吻就说明:“信不信仰都是个人的自由,我依旧爱世上所有人,尽管他们不信我。
”更可作为《文野》中费奥多尔不应有此行为的论据。
我只看到了陀思妥耶夫斯基这个人,他反对过度的理性,他想让人保持信仰,去爱,而不是唯利是图和冷血无情。
他底子里还是一个很温柔的人。
他创造了许多令人难忘的女性角色和儿童,我认为他是一个尊重女性、喜爱儿童的人(我没有了解过他的个人生活,只是读了一些他写的书),而《文野》里的费奥多尔形象的确也是我喜欢的类型(病弱,疯癫,黑毛),所以谁能想到我看到这一段有多失望?
他绝对不会因为会满足自己脑中所谓的“幸福”而剥夺他人甚至是一个孩子的生命。
他明明是一个追求善良与爱的人啊,不然怎会创造并讴歌阿廖沙、梅什金公爵这样善良的角色?
有人要说这是费奥多尔的一种善意,但在我看来这是扭曲的没有人性的,自我感动式的善意,像刀子一样扎向所有人。
作者为什么要让他的行为如此扭曲?
天呐,我本不喜欢写小作文的,但我恨呐。
(我可能有些逻辑不通,但我想表达的东西应该是有表达出来的。
现在是12点多,我本不能熬夜的,我真丧失理智了,所以敲下了一堆气话,抱歉。
)
剧情方面没有第一二季好,既丢失了搞笑元素在战斗上又很尴尬。
有几个槽点:1、与谢野在之前的剧情残血反杀柠檬太郎。
现在和贤治这个免疫物理伤害的伙伴一起面对柠檬太郎居然要撤退。
2、机关枪扫射一如既往地对侦探社无用呢,明明扫射到了但毫发无损(忘记是谁了,貌似是国木田),但太宰治却被一个射击手一枪干晕了。
3、与谢野不是可以治疗一切外伤吗?
为啥太宰治中枪伤要到医院做手术治疗。
4、国木田在三颗炸弹近距离爆炸的情况下只是受了皮外伤。
他的异能不是手账而是金刚不坏之身吧。
5、为什么两个首领有这么容易就被近身刺杀。
社长还有点逻辑,但是森鸥外作为黑手党的老大这么多年,一个伪装警察的人能轻而易举接近他捅肚子,真的就是强行被捅。
6、感受到了作者对外国作者的深深恶意。
普希金是油腻白胖子,另一个(忘记名字了)是个被切除脑垂体的僵尸。
7、孤儿院院长被洗白这点,太宰治居然说[父亲去世会哭]这种话,已经被升华到父亲这种高度了,看到中岛的眼泪不觉得感动只觉得恐怖,父权的pua让人恶心。
孤儿院院长的对中岛的做法换一个人妥妥化身黑深残反派,肉体和精神上的痛苦可以随着那个人死了被原谅。
(身上的烫疤却只能跟随中岛一辈子)。
打你是为了你好这种套路原来全世界都有。
虐童的人只恨他死的太轻易。
8、组合的其他成员(貌似是约翰)在第二季失败后明确说了在横滨留下来整合资源。
结果第三季查无此人,组合成员只剩菲茨杰拉德和作战参谋。
9、芥川和中岛的战斗尬到我了,组合技能的名字[黑虎利爪]幻视国产动画。
话说你们是之前排练过吗,为什么能分秒不差的同时喊出这个招式。
当然不是没有亮点,中也和兰堂的对话让兰堂成为本季最高光人物。
暂时想到这里。
其实我觉得文豪野犬最有意思,也是最耐人寻味的一点就是角色名和他们异能的关系还有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在历史上太宰治上非常非常崇拜芥川,非常非常想得到芥川的认可,但是到了文豪野犬中就反了过来。
可是芥川对太宰又过于偏执了……就历史上太宰有自己的生活有朋友就算是对芥川奖有执念但到后来也慢慢消失,可是在动漫中芥川的执念似乎太深了,希望第四季会不一样吧,芥川厨看的真的好难受qwq
主线也不是很明确,“书”什么的设定说的不清楚,一堆设定后面才冒出来,再加上毫无写实度细节各种不走心,拿第三季第八集举例,太宰连个防弹背心都不穿耿直的挨打就是所谓的计谋,呵呵哒本来就没有攻击力的超能力,连个基本的自我保护都不做差点儿送人头也算智谋(亏你还混过黑)。
这武装侦探社到底武装在哪儿啊,除了社长拿把刀其他人连个基本的武器或者防具都没有,没有防御能力还敢整天大摇大摆上街跟人对夯,然后真实的剧情表明主角群基本被打成筛子也能满血复活,看看canan,psycho-pass还有最近灰色系列的幻影扳机,写实度真是太差了(甚至连美少女动画都不如),这样还能吹成“神作”?
同样是超能力+小组织+横滨舞台的元素,滨虎基本可以做到吊打这番。
第三季表主线是武侦与港黑联合保卫横滨不受死屋之鼠破坏,其中夹杂“组合”复兴的章节,最后菲总与武侦暂时和解,也反向证明陀思的危险。
里主线则是三代双黑的回忆与传承:开篇改编小说第6卷《太宰、中也、十五岁》,回忆太宰初见中也的故事。
中后段福先生与森先生回想两人的孽缘,最终敦和芥川使出组合技(罗生门月下兽)。
中间的平淡是为了后面的对峙和智斗铺垫,来概括和梳理下这季的剧情:第1-3集:哒宰chuya十五岁,双黑大战亚空间 哒宰是人类,但却最不像人类;chuya是封印“荒霸吐”的安全装置,但却有人类的真性情。
他们是两个极端。
极端对立,却又极端互补。
当他们相遇的时候,他们会为对方的特质所吸引,默契的仿佛认识已久,不论身在何处,不论过去多长时间,不论立场如何转变,他们在对方面前依然是少年模样,少年时代播种于心田之中的根是不会轻易折断的,只有钻石才能打磨钻石。
关于双黑大战兰堂里哒宰解除兰堂异能那里,动漫改编的两人十指相扣比原作哒宰用一条布牵着chuya,使chuya可以无效化兰堂的能力会合理许多,因为哒宰的能力算是被动,用媒介发动明显是个BUG,动漫改编chuya利用自身重力化挡住了兰堂空间的后退,让哒宰可以碰到兰堂异空间的边界,哒宰这一冲碰到边界就能使兰堂的异能无效化。
可以说是非常有心了!
第4集:陀思套路Ace死,少年反思难逃亡
第5集:武侦全员暴揍匪,樋口花袋共追银
第6集:夜叉竟是父母爱,天使出于地狱中
院长这篇少了些东西,可能是制作组觉得篇幅不够删了,漫画里院长小时候是某组织培养的间谍,从小也是受尽虐待,后来金盆洗手开了孤儿院,收留了敦,后来知道敦是白虎,孤儿院财政也经不住老虎折腾,就把敦赶走了。
院长在报纸上看见敦的活跃表现,就想来鼓励他,把自己间谍时期的手枪拿出来通过地下贩子卖掉,在花店里订了一束花想送给敦,车祸纯属意外。
敦调查的时候查到院长带着枪来的,以为院长是要来杀自己,惊恐万分,殊不知他只是想来鼓励自己,敦把院长当阴影,院长只是把敦当成一个孩子,在他幼小的时候告诉他日后外面世界的辛苦,在他成功时说一句“你做的很好”。
院长对敦进行惨无人道的教育,也是在于他自己也是受这样的教育长大的。
所以面对有非凡力量的敦,他认为只有让敦明白被伤害的痛苦,敦才能在日后成长为正直的人,不滥用自己的力量去伤害别人。
院长是好人吗?
他不是,好人不会去虐待一个没有反抗能力的孩子,更不会摧毁这个孩子所拥有的全部人格尊严与自信。
那么院长是坏人吗?
他也不是,坏人不会苦苦帮助随时可能失控的白虎隐瞒身份与杀死研究员的真相,更不会在敦有所成就时买花来探望他。
成年人的世界并不是非黑即白,我们所能得知的不过是“院长是一个虐童的刽子手”和“院长是对敦心怀爱意的父亲”两件残酷事实交织而成的真相,作为普通观众我尚且不能接受,更遑论直面真相的敦。
但院长做的再不对出发点也是为了敦好,并且院长是从小收养敦并看着他长大的,这就会产生一种感情,后来院长对敦做的事让敦憎恨院长,这也是一种感情,院长死后敦得知院长做的一切根本原因是对自己好,于是三种感情一起爆发,敦最后嚎啕大哭也是顺理成章。
第7集:我问菲总啥能力,他说叫做钞能力
虽然一集看下来特别欢乐沙雕,但是我一想到菲总对他妻子的念念不忘,还有路易莎小姐姐说出“把我的一切献给您”的瞬间,真的心疼路易莎……那么内敛胆小的女孩子,却是白鲸坠落后“组合”里唯一一个为了找到菲总走遍了横滨的人。
第8-11集:福森被下共噬毒,武侦大战mafia
抠一波细节。
芥川其实是打心底为了镜花好的。
他清楚镜花真正的归宿不在港黑,而在外面的光明里。
只是他一开始用哒宰对自己的束缚来同样作用于镜花,但是他通过镜花与敦知道了原来自己所谓的生存价值,不应当强加在镜花身上。
他们是不一样的人,所以芥川才会放走镜花。
镜花虽然也很强,但是芥川想抓她也不是完全不可能。
芥川没有这么做的原因,一个是因为现在时局所困,当务之急是救森先生,还有一个深层次原因是因为他最终对镜花选择了释然和放手。
他把镜花的自由彻底还给了她,不会再插手她的事情了。
芥川骨子里真的很温柔!
第12集:芥川人虎再联手,菲宰擒得贼陀思
每个人都在为了知晓正确的生存方式而不停战斗。
为何而战?
要如何活下去?
没有人会告诉你答案,我们能有的只是迷茫;向着水沟的深处漫无目的地奔走,就像满身泥泞的野犬一样。
让我们为野犬干杯!
我也晓得批站的弹幕是看不得的就调到了等级10的屏蔽。
之所以没完全屏蔽是突发奇想补番选中这部曾广泛出现在贴吧他人安利而第一二季只能在pp视频或网盘见,以免错过可能存在的科普(事实证明并没有)。
3级弹幕墙
10级弹幕墙作为路人,整体剧情中上游。
侦探,黑社会,异能,王道漫的属性都具备了。
出色的打斗加上文学属性,时不时插入一段作品原文,创新性很强。
但剧中人物年龄多数徘徊在中学生阶段,故智斗方面就略感强行。
没有推理过程,几个为数不少的智商担当为了秀智商而秀之,难怪被说是提前看剧本。
再看剧情,前些个单元主要人物出场,间接介绍故事背景,顺便给后续埋伏笔。
在不借助科普的情况下,路人看的云里雾里。
个别活在台词里的人物又要有看过上一季为剧情,因此,本番粉丝向定位十分明确,在炒CP方面尤盛。
而对于群像剧所言因终章角色众多,不得不神隐部分人物,以至于弹幕里过激角色厨的言论实在劝退。
综上,补番不推荐,一补就是三季+OVA。
腐女,CP粉可入。
cv表还是很贵,关系性还是很迷人,虽然剧情的程式化愈发严重了,对抗外敌、原敌联手、计算与反计算、万事大吉;为了突出主要角色,人的死活都太轻率了,以致于不太像造角色,而是像造神。
一部作品,要么是剧情服务于角色,要么是角色服务于剧情;文野是前者,而我以为只有后者才能诞生出具有严肃性的东西,而真正的艺术必须是有严肃性的。
也并不是批判非严肃性,至少看着很开心,允许情感沉迷。
还是尤其喜欢十五岁的宰和中也,无论是狂妄又青涩的人设,还是双黑的相性;也尤其喜欢太芥的关系性,祸犬和他的训犬师,越来越意识到我就是喜欢过激的单箭头关系,进一步、退一步,都没法更好;新双黑的描绘与合作也是典中典;以及还挺磕敦露这对bg。
故事上,陀对A的头脑战还是可圈可点,特别是居然就叫onoD和小自由来配了一集龙套…用不完的经费可以给我(。
还有菲总再起的故事也不错,把原先的神角色拉下神坛,挖掘了人性的部分,从而使其鲜活了,感觉是成功的角色塑造。
BJIFF 荒芜贫瘠的土地上依然跳动的心脏和暗流涌动的情绪 阳光雨雪 绿林海洋 只要活着就会感受就会爱恨 //很喜欢镜头语言 很美很梦核感
#2024北影节第一站
终究我还是不适合看这种过于平缓意识流虽充斥氛围意境但故事性缺失的片子,虽然vanlife是我很感兴趣的题材,但毕竟看无依之地的时候我也睡着了!
出町座。荒凉的土地,荒凉的内心。
太喜欢了。用致敬大师的迷影场景编织出颇具作者性的故事,“海”的意象在荧幕-话语-现实中交错,宝丽来相纸又让现实重回画框。在群山之间,在群星之间,唯一得到宽慰的是消逝的灵魂。谢谢世界上有电影谢谢电影界有俄罗斯人——
3.5+,俄罗斯大师片,痛苦与破败的想象。
这个就很难评奔着看风景的心态选了这部不过中间确实是一度要睡着
电影是好的,但不能在蹦完迪的第二天看。
C+/ 如此美丽的推拉摇移,把远处和近处的风景都收聚一体,自然形成了一种语境与物的关系。而面包车在蜿蜒的小路上穿行并逐渐成为镜头中心,就像是在一个传说里浮现一般。这种缓慢的“浮现”、逐渐被注目、被光照亮的过程成为一种灵韵的来源,让人物的目光透过拍立得、透过摄影机、透过电影放映变得坚实而致密。但局部的人物关系构建还是有些中空,导致结尾的几层转折都有些突兀。
看到大家都睡了,我就放心了
无依之地,寻笼之鸟……演员很美、惊悚配乐、摄影很塔
充满能量,或许导演也在躁动。
外部环境的压力迫使父女靠近,面包车里则形成身体的斥力。摄影机与景物的距离构成人与世界的比例尺,居无定所的状态渗入每一口呼吸的空气,连同凝滞的情节被锁在镜头之中。
#14thBJIFF No.6 @英嘉 无数的跟踪镜头和广角镜头轻轻地推进和拉远,提醒观众这对无名而孤独的父女所居住的土地是多么广阔,但同时两人又不得不被对方所牵绊拘泥于窄小的车厢内部,这或许映照着某种政治现实。
胶片颜色好好看,女生好好看,到最后一幕猛地想起开头那句“这里的水不干净”…啊…是一个有头有尾的故事,话少,喜欢。
昏昏欲睡,场景萧瑟,和寒冷潮湿的、无处投放的情感。故事性实在是没有,运镜手法也有点复古,所以会有点晕,睡了半小时……
镜头语言讲得很好氛围感也很不错,是个独特的公路电影,但是有点压抑了
北影节英嘉
大银幕看这个可太酷了。
11th@14th bjiff@北京坊。俄罗斯公路片。中间放电影认识骑摩托车男孩那段睡着了一会儿。颗粒度很高的真电影,像是我猜测的白内障患者眼中的世界,模模糊糊枯黄灰蓝的调子。风景美。海边气象观测站和退潮死鱼画面对我来说是种奇观了,盯着画面仔细地看想把它们深深印在脑中。出现的三个女人加摩托车男孩的背部都很美,薄薄的脂肪加标致的肩胛骨。中间看男主轮廓隐约跟普丁一个模子嘛,又走神想了一下欧亚大陆最标致的元长相在中心而中心是哪里这个问题,从中心往四周人们五官和轮廓脸型都开始逐渐变化。警察打人那段不喜欢,似乎在自我强化野蛮性和非文明性。男主好有魅力。为啥父女俩不多说点话呢。最后字幕出现了摩尔曼斯克,似乎是拍摄于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