鄙人曾说过:无论中外,爱国和爱情永远是电影的两大主旋律,然而,爱国和爱情也是一切烂片的遮羞布!
继女真入主中原为今后的中国影视业作出重要贡献之后,倭人入侵中国正在为当前的中国影视业做出新一轮重要贡献。
当前,只要打开电视,四五十个频道,总有那么四五个在播抗日剧。
在这些个抗日剧中,抗日军民手榴弹打飞机已不神奇,手撕鬼子、一扯两半(包括头颅)颇够热血,而最近的两组镜头更是让人瞠目结舌。
之一,抗日女侠在遭鬼子轮奸后一跃而起,全身衣服自动归位,并抢过机关枪将数十鬼子全数击毙;之二,全裸少女与八路军士兵面对面互敬军礼,以至于新闻图片都不得不打上码赛克!
以至于CCTV都不淡定了,怒批这不是爱国主义,而是愚民主义。
据说目前每年有数十部抗日剧在筹拍,个别群众演员在一天不同的群组要死8次。
对于抗战剧之流行其实是可以理解的。
其一,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几千年以来遭遇最大危机的一场战争,说是亡国灭种还真不过。
有些人或许要跟蒙古、满清入主中原作对比,认为亡国灭种有些过了。
然而,我们要看到:首先,我们中华民族的定义本来就不只是汉族,我们从不把蒙古、满清当异族;第二,蒙古、满清入主中原,但却接爱了孔孟思想之教化,施行的仍然是孔孟之道,统治阶层以说汉话、写汉字、作汉文为荣。
这一点跟日本在台湾、在东北施行的皇民化教育差之天壤。
第三,抗日战争是一场全面的战争,日本不仅仅只是想划几块殖民地、建几个租界、占几个港口,它是要全吞中国。
其二,抗日战争应该说中国近代以来反抗外来侵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是中国近现代史的一个重要转折。
在这一场中华全民族与日本法西斯进行的一场殊死决斗中,由于敌我力量极其悬殊,我国军民损失尤为巨大。
当时日本的国力军力已居世界前列,是亚洲第一强国,拥有军队107万人、飞机2625架,海军力量仅次于英美位居世界第三,日本狂妄叫嚣“三个月灭亡中国”。
而中国却正处在军阀混战、国共内战的复杂局面,没有统一的、强有力的中央政府以及国防力量。
在这场战争中,我们牺牲了近三千万军民,遭受了诸如南京大屠杀等不堪回首的血腥屠戮。
然而,在全国军民的浴血奋战,在全球华人华侨的全力支持下,在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共同战斗下,我们最终赢得了胜利,一雪一百余年来面对外来侵略屡战屡败、不断媾和之耻辱,极大地恢复和光大了咱们的民族自信心自尊心自强心。
如此,大书大写抗战史,大拍大导抗战剧绝对在情理之中。
然而抗战剧必定是个现实剧,不是神话剧,不是玄幻剧,不是偶然剧,不是肥皂剧,不能想怎么拍就怎么拍,不能想怎么狗血就怎么狗血,必须一定程度上尊重史实,必须一定程度上考虑人民的心理接受程度。
在那些以冷兵器大战洋枪洋炮、赤手空拳入万军之中取敌首级的“热血”剧情背后,我隐隐约约看到了“义和团”的影子。
“义和团”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一道疤,有着两个极端的评价。
一个端在历史课本上,那是一场伟大的可歌可泣的人民群众自发的反帝爱国运动。
然而,课本或许模糊了,义和团爱的是腐朽的满清王朝,他的宗旨不仅是“扶清”,而且要“灭洋”。
后者就是他的另一端:极端的排外主义,纯粹的封建迷信与仇视现代文明。
对于义和团,你信洋教是死罪,你有一支铅笔钢笔也可能招来杀身之祸,铁路电线全是异端,必须统统消灭。
而义和团的领袖,大多是中国特色的狡黠的农民,市井的瘪三,或者装神弄鬼的神棍。
在他们“神功护体、刀枪不入”的蛊惑下,一群群的团民无辜地倒在了八国联军的洋枪洋炮之下。
“义和团”运动客观上并没有推进中国社会进步,反而把中国推进了更深的历史泥沼之中。
好了,再回到影视剧的话题上。
中国的影视业已经走向市场化之路,那些个抗日剧,我想除极少数是有财政补贴外,大多都是纯商业剧。
既然是商业剧,那么追求商业目的显然是第一位的,因此爱国主义基本上只是一个招牌、一个幌子(当然,如果能取得物质和精神的双丰收,这也未尝不可)。
为什么热衷于拍抗战剧呢?
一方面,收视群体有保证,爱国主义题材总会有一些基本盘的。
另一方面,前期初得成功的抗战剧不少,前景和钱景也很可观。
比如《亮剑》,据说重播了五千多遍,比如说《顺溜》,也争上了央视黄金档,等等。
然而,客观上,观众的欣赏水平在主动与被动中不断提升,好的题材和本子却不见得越来越多,如何吸引眼球,是摆在众编剧、众导演、众投资人面前的一大难题。
于是乎,大家八仙过海,各显神通,都在出新出奇上做足了功夫。
于是乎,裸女敬礼,弹打飞机,手撕鬼子,轮奸女侠,等等吸睛镜头应运而生、层出不穷、争奇斗狠。
个人以为,拍抗战剧,可以反映抗日军民的英雄主义、乐观主义,可能有幽默、戏谑,但不能弱化了战争的真实残酷性艰苦性,也不能过于脸谱化、过度弱化鬼子。
意淫式的快意杀敌其实是对在极端条件下始终坚持抗战的广大军民的不尊重。
最后,呼吁正在制作或准备制作抗战剧的众导演、众编剧、众制作们,千万不要把狗血当热血,你可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但你不能消费爱国主义精神,我们真心消费不起!
史无前例的用弓箭对抗枪械的抗日题材,这恐怕不是一般的抗日剧,而是科幻抗日剧,导演怕不是武侠小说看多了才能拍出如此烂片。
还有很多硬伤,比如主角在被几个人拉着手脚的时候一跃而起挣脱了束缚,通过反重力的方式穿好了裤子,又以惊人的速度杀死了周围的所有人,主角究竟是人类还是外星人,弓箭是不是一把伪装成普通弓的外星人弓箭?
烂的一批的电视剧,这种电视拍出来就是来侮辱观众的。
剧情拖拉,不合情理。
编剧就是脑残一样的,傻子一样的台词,把日本人拍成了傻子,把中国人也拍成了傻子,把观众当成了傻子。
属于抗日神剧,日本人能在中国待这么多年也不容易,我们能抗日成功也不容易。
也不知道哪里得罪了导演,编剧,为什么要把我们当成傻子对待。
箭在弦上。。
首先作为抗日题材的剧确实有太虚幻太假的地方,故事情节的设计也不够合理,我们很难想象就凭鸣镝箭,蝶舞箭,透甲箭就能成为绝杀小日本的武器,当然这里面还有几千名临时组建起来的义勇军,根据共产党的宗旨,是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有人吐槽道具,有人吐槽情节,也有吐槽整个故事以冷兵器为主的主题,但是还好,大家是肯定里面的演员演技的,另外我想问问大家,有没有看完觉得射箭很酷的,然后才发现原来箭可以是这样的,同时,不难发现,里面的人物性格是很丰润的,在情感的处理上很细腻很到位,而且很合理。
是的,这部剧,在理性客观事实上又不合理的地方,但是在感性上处理非常棒,回过头来讲,大家看一部剧看什么?
当然,萝卜青菜各有所爱,我个人是比较倾向看感情的处理的,好的演员和电视,台词是死的,但是他传递台词的方式是活的。
这部剧里荣石对徐一航的爱是大爱,不偏激,不霸道,荣石是当地的“汉奸”,但他心里其实并不情愿,他买个王八时时刻刻的在和自己心里的另个他对话,咖啡厅里的那副魔鬼和天使并存的画每次都把他内心的挣扎衬托更加纠结,不要看见他在枪林弹雨里死不了,就喊太假,为什么不去理解为这是一种勇敢,至少他没有像王八一样,缩在乌龟壳里,安安乐乐;他喜欢徐一航,个人认为,是因为徐一航做了他不能做的事,就是光明正大的杀鬼子,她坚强,勇敢,甚至阴狠(蒋欣在处理这些眼神的时候也拿捏的很好),这些在其他几个喜欢荣石的角色上是没有的,无论是二航还是鲁宜萱,他们都太柔弱,这也是一航在他心中最独特的地方。。。
在那个年代,“一个国家都没有尊严,人民也就无所谓尊严”,每个人都被命运无奈的牵制着,就像一航说的“他(荣石)和自己不一样,自己是因为全家人被日本人屠杀,所以要报仇,但他不是,他是日本人拉拢的对象,只要他愿意他会过的比现在轻松,但他没有,他带这弟弟妹妹为了这个国家,为了着民族而战。
徐一航从刚开始只为报家仇,到后来报国恨,也是一个人真实的转变,没有人一开始就愿意打打杀杀,只是后来发现,杀日本人已经不是自徐一航一个的事,也是全中国所有人的事。。
那些因为一件事情凝聚起来的各个阶层的人的力量,封三封义父子代表的土匪胡子,索杰代表的共产党地下党,荣石一家代表的富商,张贺代表的义勇军军队,赵正文和吕良彪这些后知后觉的伪军,还有铁蛋这样的小老百姓。。。
难道你为此感到自豪和安慰!
无论如何,这部剧所传递的意义,还有演员的演技,都是值得肯定,肯定是及格的,只是,重口难调,各花入各眼,大家不用太较真!
整个情节冗长拖沓,设计不太好。
我实在是不明白设计锦川哥哥的未婚妻有个鸟意思,想不通啊想不通!
还有吕良彪这个人物设计的也太残忍瞎掰了吧,我觉得完全有重新发挥设计的空间。
为了靳东去看的,真是帅爆了!
超级喜欢他,帅,台词功力也一级棒!
喜欢!
情节严重的脑残!
我是靳东迷啊,喜欢听他说话的声音,完美极了!
初识荣石,是2013年,那个优雅帅气允文允武的荣石吸引了我的眼球。
再见荣石,是在伪装者之后,荣石的帅气,他的聪明,他的隐忍,他的果断深深打动了我。
荣石的扮演者靳东的眼睛会说话,他用他的眼神、肢体语言以及精湛演技成功诠释了一个不止帅气而且大气、有责任感但为了国家民族利益时而又隐忍的大丈夫形象。
靳东将那个本愿以实业救国的热河大亨演绎的淋漓尽致。
沉着、冷静。
面对日本人不卑不亢,用他的沉着、冷静周旋到底。
为了抗日,他付出了一切、失去了一切。
财产,于他而言本来就是身外物,只要能抗日,只要能救国。
无所谓。
亲人,弟弟妹妹是他唯一的亲人,他没能护他们周全,遭日本人所害。
爱情,一次又一次的机缘巧合下救下神箭手徐一航,面对她的坚强,这个三十出头的男人渐生情愫,终于徐一航放下心中顾忌,两人历经磨难决定在一起,岂料那个死了的丈夫又回来了。
了解她的他选择了退出。
只要她幸福,他、知足了。
(可惜她的选择还是没能逃过日本人的残忍手段。
)最后一刻,他虽然卸下了“汉奸”的恶名,但是他真的什么都没有了。
荣石一直都活得很压抑,可惜最后的最后徐一航没能突破内心,给不了他温暖。
深邃的眼神,修长的手指,分明的棱角,沧桑的嗓音,冷静的内心,稳重的外表,霸气的性格。
靳东演的很好!
看到这部电视剧评分这么低有点意外,其实我感觉还挺好看的,当年的靳东挺帅的,还有蒋欣演的都不错,起码能看下去,本剧我印象最深刻的一个就是吕良彪,这个角色是新水浒传里演武松的那个人演的,你说他是个坏人吧,他从来不欺负老百姓,你说他是个好人吧,他又杀了女主全家,对因为救他一命的汉奸大哥又太愚忠,他这个角色有点美强惨的意味,虽然脸上有道疤但还挺帅,全剧武艺最高,惨是真惨,被清水二十三设计杀了从小离开他一直寻找十几年的亲爹,误以为娘也被日本人杀了,最后为了销毁日本人搞的病毒而死也算死得其所吧!
是个爷们儿。
也就被轮奸后打通任督二脉小宇宙爆发有看点、 。
几乎不看国内电视剧了,这次因为“伪装者”对靳东印象深刻,开始看他的剧。
能够坚持看完“箭在弦上",完全是因为他穿黑色大衣的剧照太帅。
我是这样看完全剧的,如果有影迷不想浪费太多时间,可以以此为参考:2min30开头,跳过;只要主角靳东的镜头,无论发呆,沉思,踱步...,静静看完(演技真不错,还养眼:-);(大家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演员)其他人有类似表情,一律跳过;几乎没有什么对白,听个开头,跳过;风景跳过;骑马跳过!
枪战跳过,射箭比射击快,无法理解!
结尾2min30跳过!
这样,40多分钟的剧,最多10分钟看完!
匪夷所思的剧:1. 没有对白:虽然电视不是话剧,但也不至于对话如此苍白,即使加上鹦鹉学舌!
而且同样的话在不同集至少重复两遍 ——重要的事说三遍?
2. 咖啡主线 - 喝什么不重要,但是山林里长大的孩子酷爱咖啡?
好吧!
其实早期的欧洲上流社会喜欢茶,市井才饮咖啡;因为生产和运输的原因,才逐渐被咖啡取代!
无论战斗打到哪,咖啡就带到哪!
河边,树林,荒野...即便荣石森林露宿,依然能煮咖啡,没见他背行李啊!
(对了,导演殿后呢,好辛苦!
)3.输血: 神来之笔,不知道溶血反应会加速死亡?
同类型血还分阴阳性呢!
难道电视剧已经退化到 只有输血才能表真情吗?
4.分别: 分别时应该情话说不完,却要面无表情的合奏?
战火纷飞之下,带着提琴逃?
找死么?
5.卫生员:卫生员动不动想冲锋?
共产党的纪律呢?
6. 旁白:以旁白代替表演,看百家讲坛么?
整部剧就是荣石的剧照还有些看点!
太帅!
只看了那段神女憋精蓄力,秒杀日寇军团…
为了女猪脚高潮杀人而来...
纯粹为了靳东和蒋欣这两个颜值而看的。神箭是个挺吸引人的英雄主义题材,很可惜徐家三姐弟不论在现实还是剧中,对于抗日的作用都不大。不合理的点太多了:二航被虐这段就不再说;徐家三姐弟箭法那么厉害,为何总是射不中清水;赵政文的卧底角色太明显,竹木怎么可能不起疑?......有空再一一列明。
就爱抗争片
小时候和姥爷一起看的,蒋欣超美。
难得看部内地片,抛开一些很假的画面,里面的心理战术和情感交代很好,还是能给个四星。anyway靳东演的很好。
狙击枪打不过弓箭,狙击手玩不过弓箭手
小时候看的。男导演们什么时候才能放弃用女人被强奸的赤裸镜头来表现苦难。
看这个认识东哥的,必须给五星!
雷死人不偿命!会拐弯啊
补:爱过,很嗑徐一航和荣石,对结局非常意难平。
尼玛,华妃凉凉你怎么不去参加奥运会干棒子……
尼玛,你们怎么不去参加奥运会干棒子……
靳东太帅了,不过剧情、编排太狗血了
颜值巅峰都献给抗日神剧了。
20集就好了。真能拖。
荣家二少爷在索爷坟前自断两指发誓要为其报仇,并痛哭流涕:索爷,对不起,食指和中指我要留着扣扳机。
以前看的了,记得女主好像是蒋欣吧
靳东和蒋欣演技挺好的
这部剧告诉我们,一个后期的ADC是无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