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看了前6集,真的,法证毁的不能再毁了,放过法证吧,让他留悬念就可以,我这次是重新看前四季,那第五和第四季对比,反而更加失败,黄宗泽演的主角就很痞里痞气,对比之下连第四季主角都比他稳重,主题曲看下来就会发现还是偏情感戏,没有特别让人眼前一亮,第四季抛开演技,但剧情就很垃圾,这次选角就不行(有些喜欢完全是因为黄宗泽才觉得这部好,但这部角色上不适合他),再说其他,郑俊弘演了四季,这一季和上一季属于连贯,那么好歹法医的解刨室就没必要改了吧,越改反而越小,跟黑医诊所一样,而且剧名法证先锋吧,但第三季到这一季法证几乎没镜头,不是法医镜头就是情感故事,基本上靠法医破案,已经和法证没关系了,而且以前法证还会告诉观众什么原因,有很多因素,现在就是查出来就破案,观众都不知道为什么,什么原因,就很离谱,总之期待不大,也求导演,不会拍别拍,编剧不会写别写,中学生写的都比较好
这部剧让我想起了读研的时候学到的一个文学术语:carnivalization小丑这个元素很好的衬托出了结局中想要点出的那个social problem,又让人想到了Dostoyevsky写的Crime and Punishment中写到的anarchism尽管剧情很一般,但是这些元素真的让人怀念🥹
我期待的是前三部的水准,看完六集感觉明显偏向4的拉垮了。
人物塑造很失败,除了黄宗泽的角色可以明显感觉到性格特点,其他实在太平了。
编剧占大锅,剧情上案件和主角团的个人生活展现比重已经明显偏向后者了,却还是没能让我感受到他/她的生动。
对比前两部,哪怕案件记不太清了,可是梁小柔和高彦博,林汀汀和古泽琛,甚至配角淑媛,我都还记得很清楚。
(现在刚看完6集,回想一下这一作的主角团名字我几乎忘了) 案件的设置似乎太过追求反转,反复反转,为了这一点忽略了很多人物动机的合理性。
比如被冤枉杀了女友的案子,因爱顶罪,当时还没在一起啊喂,真的会有人为了刚刚一见钟情的对象做好去死去坐牢的准备吗?
小结:黄宗泽是帅的,启用黄宗泽拍这样一个剧我隐约感觉到tvb到垂死挣扎。
目前观点是扑街,后续看完全剧再看是否改观。
真的有点难看,第一个案子还行,那个妹妹还有点惊喜,第二个案子那个女首富死也有点离谱,感觉整段拍的很乱,莫名其妙就多了很多人,第三个秦克男的案子很离谱,整个案子你说顺吧也挺顺的,范法医帮助秦克男,根据之前的记录找到舒活膏,知道诗诗有个好朋友,然后联想到附近的诗诗学习过的烹饪学校,然后余sir找到神秘果,然后找到凶手。
整个流程没有一点技术成分,之前的警察为什么这么简单都联想不到呢,好,为了推进剧情,这个案子要现在破;那黄法医对案子最详细的描述不写在法医报告里,反而要写在一本自己出版的书里?我不知道香港的法律是怎么样的,但是在大陆,我记得真实案例是不可以个人出版成书的;然后还有那个凶手悠悠,你们香港的医生这么全能的吗,又能当法医又能在外面当精神科医生,范法医跟悠悠这么久的好朋友,不知道她前对象是秦克男?最后凶手认罪也是自己去认罪的,真离谱。
那个霍madam跟黄宗泽没啥cp感,整个过程真的感觉有点奇怪。
已经很想弃剧了,但是又想看第四部留下的小丑案
对法政这个IP确实有情怀,因为有黄宗泽,可是又因为对上一部4还心有余悸,纠结了好久才决定来看。
怎么说呢?
设备更先进了,技术也更高科技了,但是每个案子都没有细致连贯搜证画面,也没有抽丝剥茧推理过程,画面一转会议室里,破案了?!!
这种感觉更像是答案已经在那里,法证只是把已知数填进去,证明这个答案是对的。
案情基本也没有什么悬念和反转,细节也经不起推敲,总之就是情怀商业片。
法证-余星柏、重案-井浩然、法医-范佩清,相对完整也是我最喜欢的是茹比这条线。
从人物关系、感情线到事业线,无论是秦克男、傅剑成还是茹比爱上的那个杀手,他们不仅推动了情节发展,并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了她的个人成长和事业的转折,每个人的存在都有其合理性和必要性。
反观余Sir,搜证时很少亲身上阵,通过视频指点江山,检验时也设备仪器一测,工作线一点都不连贯,余Sir这工作有点划水啊😂和宝英的感情也是就像一阵龙卷风,来的又快又莫名其妙,他俩真的没有cp感,不像情侣倒像是叔侄😂最不能容忍的就是井Sir的感情线了,蔡思贝这个角色真的毫无逻辑性,咋咋呼呼暂且不说,强行加的狗血亲情线,塔雅一家子的三观简直颠覆我的认知,尤其是她妈,您丈夫杀了人家父母,还要他帮忙减刑?!!
wtf?!
你们一家是什么高贵品种啊?
重点是井浩然还真的同意了,这舔狗人设真的接受无能。
黄宗泽,值四颗星,黄宗泽的脸,渣苏感。
初见黄宗泽是2007年,溏心风暴,他是一个勾引别人妻子的渣渣,觉得他帅是2011年,潜行阻击,瘸了腿也这么帅的男人很少了,黄宗泽天生有一张渣男的脸。
法证先锋,已经16年了。
我上大专那一年,第一部,上大专好闲,就追了这部剧,好像2是后来看的,2008年的我挺忙的,我在准备英语4级,2011年,在实习,追了3,我挺喜欢张可颐的,有一种气质美,而2020年,我在经历了两次失业社会毒打后,并且经历了失恋后,我在备考执业证,4我至今未看。
2020年也很忙,而如今,考过了,很闲,也不想工作,在追5。
1-3-5当下追。
2-42是延迟追,4是还没看,我真的不太喜欢4里面的男主角,感觉长得特别奇怪。
2006-2008-2011-2020-2022年,16年,法证先锋1-5,我从刚上大专的,学习检验的我,变成了考过执业证的我,我完成了自己的蜕变。
我看法证先锋,也是因为我学的是检验吧。
大专两年,检验开始2006年,2008年学习四级,2011年实习,2020年备考执业证,而如今完成了执业证。
16年。
像法证先锋1-5一样,我也在1-2-3-4-5的成长。
感情上没进步,工作上也没进步。
我好像爱错了人,或许我本来就是个懒洋洋的人,不会恋爱也不会工作。
不会恋爱,不会跟人相处。
工作换单位也一样,恋爱换人也是一样。
法证5……真的难评,很难简单地用难看/好看来形容。
实话说亮点不少,十八层地狱、爱上杀人凶手、替天行道、法律维护者的黑化等等很多设定都挺有趣的,可惜讲故事的能力太差,多线并行和倒叙插叙的手法因为功力不够,不但没有为悬疑添砖加瓦,反而让故事变得很乱,再好、再新奇的设定都救不了。
而一些强行推动剧情的设定又使整体基调变得让人满头问号,随便谁都能进的解剖室、有红绿灯但没有天眼的路口、仅某次案件可用的高新技术、疑罪不知从无还是从有的法律、对无关人员详解案情的警察…我都不知道这剧到底是想宣传香港法治还是对其明褒暗贬了。
感情线…更难评。
法医法证警察仨领导的cp一个都磕不下去,狗血都算了,关键是没有化学反应,而且感情转折点都写得太模糊了,还不如三位领导两两组合有意思。
法证系列好不容易有几个不走克夫/克妻设定的主角,就不能好好琢磨一下嘛
看第一二部时,能看到大量的案情分析、搜证化验、法医讲解,可这第五部,已经看不到警察的分析推理了全是等着,法证化验过程也省了。
虽然仪器设备高精尖了,但并不比一二部里搜证好看多少,反而少了些专业感,搜证部分太少了,有的都摆明面了用眼看,一堆人开会看照片啥也看不出来,黄宗泽来了说几句大家立马明白了,看的出来剧是想突出黄宗泽的本事大,但是他的镜头太少了,有关他的工作专业方面一点没有表达出来,只靠别人嘴说。
再说法医,第五部法医的戏太过了,每集都有她,查案有她讲课有她最后还要一通说教,不知道的还以为这片叫法医先锋了。
一二部里,虽然法医也查案,但是是和法证一起配合警察,能看出三方在互相辅助,可这片都是各干各的。
最后让我无语的是湛自杀,看到这有点想弃剧了
看半天,只能记住几个主演,对配角的名字完全记不住,不像前几部,连配角的名字都能记得很清楚,人物特点非常不明显。
再说剧情,跟前几部差的也很远,有的时候看着看着,我都混乱了,对破案检验的细节也不多,而且案情细节还经常会告诉非法务人员,感觉很不专业,哎,完全不是前几部的延续,跟演员没关系,是剧情的问题,我泽还是很帅的!!!
本意是为了下饭,不带脑子的看看法证Ⅴ,欣赏一下Bosco的颜值,然而在各大平台被剧情劝退,就保存了单人cut来看。
三星大多是因为这场戏,以及不好意思给Bosco写差评。
剧情我是不清楚不关心的,但Bosco和家嫂在前几集,湛霆去世在石板巷里的那场戏,的确值得一说。
余sir参加完湛霆葬礼,想必有无限伤悲,毕竟是那样年轻,那样亲近的爱徒。
只是未能找到宣泄口,便都压在心中。
他坐上巴士,歪头靠着椅背从窗外望,并不宽阔的巷道,小小的巴士,还有星星点点的灯光,都在他略带泪光的眼中。
只是苦了宝英,或许是不放心余sir,或许还是想再安慰他几句,她一路骑着摩托,跟着那辆小小的巴士,在巷道里奔驰。
没能跟上巴士,反而被逼入另一条小路,宝英的视线被一幢幢高低不齐的老楼阻碍,再看不见那辆巴士。
只是她至此也没放弃,倒是加快速度,希望从小路尽头能和巴士汇合。
镜头一阵给宝英疾驰的身影,一阵落在余sir冷硬却悲伤的面庞。
宝英能不能追上呢?
镜头一转,从宝英的方向望去,正是下车的余sir,走进了石板巷。
她急急驱车又停在巷口,只见余sir穿着黑色的正装,修长的身影已然越走越远,只留一个好看的背影。
好在宝英成功追上了余sir,要说什么呀,夜晚寂静的石板巷,踏过一阶一阶,仿佛都是中学课本里幽怨的丁香香味。
是类似于婚礼手办的东西,宝英一件一件拿出来,仿佛不远处的路灯,散发着柔和的光,驱散了一点点死亡的冷峻。
可是一点点怎么够,怎么化得开余sir心里的悲。
一枚硬币在手心,要花掉啊,让那些悲伤,那些前尘往事都消散吗,都留下,都丢掉吗?
于是那枚硬币就那样在余sir手中,不收回,也不给出。
宝英圆圆的小脸望着他,“可以花一元钱点歌,我唱歌给你听。
”余sir抬头看她一眼,那枚硬币就交给她。
宝英的歌声多应景,那些生离死别难过会改变吗,偏执有用吗,追忆有用吗,悠悠的,温柔的歌声就在石板小巷里回荡。
余sir不说话,静静听,和湛霆的回忆慢慢浮上来,一幕一幕。
眼泪不觉渗出,见宝英看过来,忙用刚刚她给的帕子拭去。
宝英说他不要那样忍着呀,只是余sir最终也没能在她面前痛快哭一场,把那些痛和悔,都随着沉重的呼吸咽了下去。
返回时,两人哒哒的脚步声在石板巷里回荡,倒真是应了丁香姑娘的雨巷,一场忽如其来的大雨就这样倾泻而下。
两个人,一件西装外套,紧靠着跑了几步,终于跑到了路边站牌下。
没人说话,只有打在青石板上连绵不断的雨滴。
有人等烟雨,有人怪雨急,无论如何,这场雨总是不管不顾地下着,同样,不知不觉间也渐渐停了。
余sir开庭作证成功,湛霆的卡也随风飘走,一切都过去了。
新的案子又来了,只是这一次取工具,不小心看到他给自己的打分是一百分,在再熟悉不过Dr.范面前,余sir在石板巷里咽下去的那些泪,终于如那天的雨,倾泻而下。
只有我一个人觉得黄宗泽不适合演这种专业人士吗 一副痞样 瞬间出戏啊 受不了
相较于第4部来说,剧情没进步,案件也不出彩,就是几个演员还算比较顺眼,黄宗泽,王敏奕和蔡洁还算比较能接受,法证先锋这个经典系列真的没必要在糟塌下去了
这个系列总归能看的下去,本以为地狱案是精彩的开始,没想到已经是全剧的巅峰了。角色的最大亮点是高钧贤饰演的张世熙,他才是真正的法证先锋,相比起热爱摸鱼、忙着拍拖和组乐队的主角团,张世熙始终智商在线搞事业,维持着本剧法证的专业水准,临死前还头脑清醒地破了案并且留下小丑的证据,不过爱上咖啡妹的剧情实在有点莫名其妙。
好评
居然能比4还烂,我也是服气,演技演技不行,剧本剧本不行,看得人气死,这个IP能不能不要再祸祸了
是什么让我觉得法证5还行呢?哦,是因为法证4烂穿地心了
高开低走,破案可以说比4还不如了。本来可以拍得很精彩的地狱杀人案全靠凶手自曝,请问这中间法证法医以及警察起了什么作用?(23年3月无聊的时候把之前没看完的部分看了,想对法4说声对不起,这部和4同分都是对4的侮辱,可惜没法打0星)
唉,难看
终于看完了,黄宗泽差点都没能支撑我看下去。近年来为了埋悬念而埋悬念的情节越来越多,这种故作玄虚的技巧,还是尽快放弃了吧。
在拍一种很烂的东西 没见过这么烂的悬疑
看到11集花那么多篇幅搞对象真的看不下去了。。。
别拍了好吗
这剧情瞎胡闹呢?仿佛在搞笑,也太随便了。
谈恋爱有点多,其他还行,最后那个感觉挺莫名其妙的…
我追的是法证系列吗,不,是Bosco,老戏骨都老了,新旧交替,包括演员和剧本,就不要那么苛责了
演员页面一开始都是错的,太误导人了,媒体的料从来没有李佳芯佘诗曼钟嘉欣,最早的一版本是黄翠如周柏豪,新的版本主演是黄宗泽蔡思贝蔡洁袁伟豪洪永城王敏奕。看了四集,节奏可以,专注查案,比四好。我就觉得黄宗泽袁伟豪蔡思贝很好,已经是现役最强阵容了
保留郑俊弘的角色是因为他可以唱主题曲。
高开低走,后面谈恋爱的戏太多了……23集弃
案件虽然不如第一部和第二部但也还行,演员阵容满意,最大的问题是拖慢节奏的注水剧情太多影响观感。======编剧是真不行,主角团的剧情无聊无味,倒是几个反派的剧情还挺带劲。
明知渣,所以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