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名叫anone,日语里是あのね,日语里和人说话时,经常会用到的一个,没有什么意思的词汇。
有点像是我们说话的时候,最开头,或者中间会出现一个“那个……”,往往代表了踌躇,或者思考。
我一开始以为,之所以取这个名字,是因为四个主角之一的辻泽梁香每次说话时,都喜欢用anone做一个开头,小心翼翼的样子让人心疼。
而之后很妙的是,里面四个主角之一,亚音阿姨的名字,刚好发音也是anone,所以我发现,这片子从头到尾都是在点题,试图一直让你陷在进退不得的境地里。
四个人都有各自的问题,而且问题都不小。
最小的女生是个流浪人,生活就是打零工,然后住在漫画网吧里,有一天过一天,然后和一个带有朦胧好感的网络好友聊天。
中年男子开一家即将倒闭的餐厅,身患癌症,命不久矣。
中年女子因为精神问题离开自己的家庭,独自一人徘徊在自杀和不自杀之间。
年纪最大的奶奶丧偶,并且因为不是亲生的关系,而被知道真相后的女儿疏远甚至排斥,孤独一人生活。
然后这四个人,因为一起制作假钞的事件,被紧紧绑在一起。
这四个人都没有完整的家庭,聚集起来的动机在社会看来也是不可原谅的犯罪,但就是这么一个目标扭曲的犯罪组织,偏偏给你了一种“家庭”的氛围,甚至比很多原生家庭都还要温柔和包容。
看完以后,我花了很长时间思考……组成家庭的要素到底是什么,越想越觉得这是在婚姻制度被建立起来后,几乎没有人再去关注的点了。
仿佛结了婚,就是家庭,或者,只有结了婚,才算组成了家庭。
我很喜欢坂元裕二这个编剧,他也确实是擅长这种题材的创作,这种在罪恶里寻找美好的感觉,是国内影视很难出现的风格。
相比他其他一些作品,这本片子吸收上难度会大一点,然后有些结尾收得也比不上他另一部mother,但不可否认这是一部很有深度并且讲述难度很高的日剧。
至少,他确实有感动到我。
至于童话里有玻璃渣还是玻璃渣里有童话,一点都不重要。
因为童话很美好,所以玻璃渣很疼,因为玻璃渣很疼,所以童话很美好,两者缺一不可。
坂元裕二新剧《anone》,台词上依然带有浓郁的坂元裕二风格,各种人生哲理金句频出。
比如最深刻的人生意义:【什么是有意义的事情?
能想明白这个问题也算有意义了。
】不过在我看来,《anone》更大的看点是,试图探讨人们真实的生活状态与普遍的社会问题。
换句话说,这部剧要讲的,就是现实。
比如说职场性别歧视。
意欲寻死的女顾客曾经坐过五年牢,因为她一把火烧了公司仓库,犯罪原因是在职场中受到性别歧视,一直没有升职机会。
又比如说贫穷与死亡。
六十岁的单身男人,因为没钱住院,死在家中一个月,直到尸体发出异味才被人发现。
空巢老人死在家中无人关注,这样的新闻在现实还少吗?
再比如说虐童。
小离的童年并没有她所描述的那么好。
所谓森林里老婆婆的家,其实是专为不听话的孩子设置的寄宿制收容所。
负责教化的老婆婆通过虐待不听话的孩子来让他们服从管教。
够丧吧,很残酷吧?
可跟你说哦,生活就是这样的了。
《anone》就是用这种抽丝剥茧的叙述方式一点点地将生活的苦难暴露在观众面前,直击人们最想回避的现实问题。
既然生活那么艰难,那么活着还有什么意义呢?
《anone》的回答是,哪怕生活还有一点点希望与小确幸,都要好好活下去。
小离将童年痛苦的回忆美化成自己想象中的美好,其实也是想支撑自己活下去吧。
做兼职清理死尸现场前,也会给自己的指甲涂上颜色,因为她相信这是护身符。
得知网友的真实身份是自己童年一起受难的伙伴时,也会想要攒钱给他治病。
在第二集里,就连本来对生活失望,想要自杀的两人也会对那笔来历不明的钱产生追索的想法。
生活再糟糕,只要有希望,依然要活下去。
因为在生死之间挣扎,就是生活本身啊。
我觉得,这是《anone》通过丧暖丧暖的现实剧情想要传达的重点。
a no ne你猜,故事为什么被称作故事?
故事需要花样。
忍受不了枯燥无解的日常的人,会从现实踏入虚构,但这也不是说谎,说谎的话,有一部分情况下,可以如愿的。
故事却不,故事有自己的逻辑,你创造了它,它却不一定听你的。
这是花样。
花样玩的好的人很难有诚心写故事,我的认知里,写作的人要有天真。
不想着天真,又何必虚构?
《a no ne》在我的心里就是这样一个天真又有花样的故事,感谢坂元先生。
“你好。
”“你好。
”“你好吗?
”“嗯,我很好,你呢?
”“刚才午饭多吃了一碗饭,我很好。
”“这样啊。
”“在那之前我一直在睡觉,我睡了很长时间做了好多梦。
”“是什么样的梦呢?
”“出门,去面包房的梦。
”“有一家只在没有月亮的夜晚才开门的面包房。
”“我在那家店里拿着夹子和托盘,取了葡萄干面包,花生奶油面包,还有苹果汁去结账。
” “你系着围裙,戴着贝雷帽站在收银台。
一边喊着 一个葡萄干面包,一个花生面包,一边操作着收款机。
”“我付了钱后,你问我。
”“您有积分卡吗?
需要办一张吗?
”“我回答,要。
”“你从收款机旁边的箱子里拿出积分卡,嘭嘭嘭盖上了三个面包形状的印章。
”“多谢回顾。
”“听着你的声音,我离开了面包房。
出去后我看着积分卡,想着明天还要来这个面包房买面包。
”“虽然是在梦里,但是我已经好久好久没有想过明天的事了。
”“这个梦,即使在醒来后也一直停留在脑海里。
”“从那时起我养成了一个习惯,那就是一直想明天的事,我想开始收集积分卡了。
”“在这个过程中,我可能也渐渐地变得相信今后的日子了。
”“那时,虽然感到非常害怕。
”“但是我想,我是不是想活着了呢?
”“不对,是想活下去了吧,早就这么想了。
”“现在虽然还不能见你,不过我想见你。
我想见到你,早就这么想了。
”“我想见你”“好,总有一天会的。
”“我想见到你,和你再看一次流星上一次没能记住。
这一次,我想把他记在心里。
”“好,总有一天会的。
”“今后的每个晚上,我会一边想着总有一天我能见到你一边闭上眼睛。
”
想起女主在病房拒绝见他对他说谎之后在门口哭得好伤心,真的心酸。
她打扮的漂漂亮亮的,那么开心地出门,却没有见他;只在病房门口流着泪说了很多伤人的话。
如果不是他弟弟来看他恰好看到,或许他一辈子都会难过吧。
直到后来给她写信说明白了她的用心良苦,决定用另外一个女孩父亲的钱来治病的时候,也是决定了以后的人生没有她了吧。
然而不治病的话,都没有以后的人生了吧。
少管所那次见面,第一次或许也是最后一次,还是有说不完的话,只是她说以后不会再见他了……或许他可以还清那笔钱,只是他真的还会喜欢她吗?
一直肤浅地觉得真心喜欢的人应该在一起,不应该用任何以爱为名的理由伤害对方。
而她说过自己是愿意为他坐一辈子牢,只愿他能活下去的,所以为了他活下去,说谎比坐牢简单很多吧。
我本来以为真心终于换来了真心回应,然而金钱还是阻隔在他们之间。
对于他们来说,金钱真的可以买得自由。
而那个姑娘又有什么错呢?
喜欢他,在他消失之后千方百计找到他,让她爸爸出钱救他,即便知道他不喜欢自己,也依然愿意救他。
所以最后,他们应该在一起了吧,没那么喜欢,但也不讨厌吧。
即便约了女主说了事实,但也确实只说了事实。
只是她确实用这样的条件,让他无法拒绝接受她。
第一次睡在温暖被子里的时候。
在失落的时候。
猫流し目
在病房外。
每年冬季一部坂元裕二的剧满足矣,2016的《追忆潸然》。。
2017的《四重奏》,希望这次的广濑丝丝能通过这部剧好好提升一下演技,毕竟光靠颜值走不远啊要多向菅田将晖学习,加油!!!!
每年冬季一部坂元裕二的剧满足矣,2016的《追忆潸然》。。
2017的《四重奏》,希望这次的广濑丝丝能通过这部剧好好提升一下演技,毕竟光靠颜值走不远啊要多向菅田将晖学习,加油!!!!
每年冬季一部坂元裕二的剧满足矣,2016的《追忆潸然》。。
2017的《四重奏》,希望这次的广濑丝丝能通过这部剧好好提升一下演技,毕竟光靠颜值走不远啊要多向菅田将晖学习,加油!!!!
《anone》就像一篇坂元裕二写出的关于真与假的命题作文。
名字可以是假的,亲人可以是假的,连记忆也可以是假的。
从天而降的巨款带来生理上的刺激,可以使绝望中的求死欲都变成了假象。
然而,钞票也可以是假的。
《anone》的格局和《四重奏》几乎一样,都是关于四个陌生人的故事。
只不过和《四重奏》不同的是,《anone》的主角们并不算养眼的年轻男女,也没有音乐梦想的包装,而是四个被至亲抛弃的边缘人:孤儿梁香、“失独”的亚乃音、身患绝症的持本、一无所有的青羽。
这四个人在相遇之前,都没有真正的“生活”,而是各自孤独的“活着”。
曾有心理实验证明,金钱确实能够减轻人们的负面情绪和精神痛苦。
剧中的人们对金钱追求的动机不一,中世古的理由最简单,有钱就等于有了自由。
这个曾经的风投经理,为了从卖便当的生活中再次翻身而不择手段。
19岁的梁香为了给昔日的小伙伴治病,对亚乃音说,我没有梦想,我只需要钱。
相约一同自杀的持本和青羽,在一枚枚投入湖底的硬币里,再次感受到了自己的心跳。
这四个陌生人,因一场制造伪钞的犯罪而结缘。
却意想不到的组成了他们曾经最求而不得,牢固又温暖的“家”。
坂元裕二将这几种人生交织,再次向观众抛出了他一直在作品中探讨的宏大主题:我们生而为人,为何而活?
剧中也给出了显而易见的答案,那就是,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和陪伴。
亲人如若不亲,血缘等于桎梏。
一切都可以成为虚假。
有些人虽然陌路相逢,彼此陪伴度过的时光,最真切。
刚刚落幕的日本冬季档黄金档电视剧(19:00-23:00)中,平均收视率在两位数的只有三部,之前已经说过分别是《99.9》、《BG》与《非自然死亡》。
剩下的八部则都只有一位数的平均收视率。
尤其是芳根京子的《海月姬》、广濑丝丝的《ANONE》、深田恭子的《邻家月更圆》与山崎贤人的《致命之吻》都只有6%左右,都属于意想不到的惨败。
事实上,用数据分析这些电视剧,都能找到共同的失败点,虽然并非要做一篇失败学文章,但考虑清楚是哪里出了问题,才能进行改善吧。
惨败排行榜冬季档日剧收视最低的是平均收视只有6.1%的《海月姬》,这刷新了富士台月九的下限,之前月九的最低纪录是2017年冬季档的《突然,明天结婚》,那时的平均收视率是6.7%,这次的《海月姬》还要再低了)0.6%,因此,《海月姬》成为富士台历代月九的最低收视极限。
冬季档倒数第二位的《anone》,2015年-2017年三年中,日本电视台水10档的平均收视率是12.1%。
一位数的平均收视的剧集三年间只出现过两部,而且都保持在9%。
而这次的6.2%,则几乎是三年间平均收视率的拦腰对折,可谓是惨败中的惨败。
而且,这次是编剧坂本裕二、导演水田伸生与制作人次屋尚的黄金铁三角组合,这是他们三人联袂10年春季的《Mother》与13年夏季的《Woman》之后的女性三部曲最终一部,过去的两部可谓是名作,平均收视率也分别达到13%与13.6%,没有想到最后一部是拦腰对半的收视率,真是可谓大冲击。
另外,富士台的木10档,在过去三年的平均收视率是7.5%,但是15年是8.2%,16年是6.8%,17年则是6.0%,逐年下滑的趋势十分明显,今年的《邻家月更圆》平均收视是6.3%,也没有反弹的迹象 。
另一方面,日本电视台的日10档,是从2015年的春季才开始的,一共12部剧集的平均收视是8.5%,其中15年的三部平均收视是9.9%,16年是8.2%,17年是7.9%,也是徐徐下滑的曲线,这次的7.0%看上去也没有遏制这种趋势。
共同点:好的电视剧与不好的电视剧的差别其实是在初期就可以发现了。
以平均收视保持在两位数的《99.9》与《非自然死亡》这两部剧为例,第一集是两位数的平均收视,到第二集反而上扬,从第一集到第二集可以看到是火箭般的助推力。
而相反,不好的电视剧在第一集就是一位的收视率,到了第二集第三集则进一步下滑,播放前宣传的效应,早早得就被消耗殆尽。
如果分析一下,数据新闻社追踪2400人得到的收视率实况分析报告,那就会发现更详细的情况:在势头迅猛的两部优秀剧集中,首集的观看人数就已经超过200人,这和那些不太好的电视剧首集收视观众数已经有了很大差别。
而在好剧集中,看了首集而弃剧的,只有20人左右,但在较差的剧集中,看了首集之后,弃剧的则达到30-50人。
调整比率之后,好剧的首集观众脱逃率大概在10%左右,而差距的观众脱逃率则高达20%-40%,两者相差2-4倍。
新观众人数在第二集开始之后,新观众人数出现了较大的差异。
《非自然死亡》的第三集是75人,到第五集176人成为新观众;《99.9》到第三集新增92人,到第五集的时候239人成为新观众。
由于样本区在关东地区是2400人,《99.9》在首集时10%的人第一次看,另外10%的人在第五集的时候开始看,第五集达到17%的收视率时,有15%的新观众加入到追剧行列,可以看到随着话题性的增加观众数如何也增加了。
另一方面,不出名的剧新增观众数就显得非常寂寥,第三集大约50人左右,到第五集也就大约100人左右,无论如何都体现了这个剧很缺乏向心力。
即使追踪这些新观众的后续动向,好坏剧的差别也非常显著。
好剧从中段开始,完全弃剧的人数大约在50人左右,而差剧,则大约是70人左右。
如果以好剧的分母数用200人来计,则弃剧率大约是两成到三成,而差剧分母以100人计算,则弃剧率高达六到八成,是前者的三倍。
即使在中后期,新观众的数量也有很大的不同
从第四集到最后一集开始追剧的,《非自然死亡》175人,《99.9》206人。
但是对于那些同档期不太好的剧集而言,这样的人数保持在60-90人,果然是好剧的一半到三分之一,这样的势头,似乎在两种剧集从开始到最后都特别明显。
关键是开始但是中后段新观众的数量取决于开始时的口碑。
从中间开始追剧的人,还不如到末期才开始追剧的人,因为戏剧本身的趣味性与真正的快感会减少。
即便如此,从中途开始追剧,还是听到有人评价,“一定要看一看啊”。
这些影响新观众的评价,在剧集开始的早期有很大的影响力。
强化这个假设的是数据,各个电视剧每集的观众满意度。
根据数据新闻社采集2400人得到的报告,在五个阶段评估看到的节目(5为最高,1为最低)。
从这一点看,《非自然死亡》的首集满意度是3.9左右,而《99.9》是4.0左右。
电视剧的平均观众满意度是3.6-3.7,3.8以上已经是很高的数值,当3.9或4.0出现的时候,就是非常罕见的现象了。
也就是说,这两部剧从一开始就是火箭式的起跑速度。
另一方面,差的剧集的满意度则是非常严峻的。
冬季档黄金档的11部剧集的首集中,除了《99.9》和《非自然死亡》高出平均数外,其他都没有达到电视剧的平均满意度。
尤其是《anone》的3.16,《致命之吻》的3.09,《海月姬》的3.02,都是极端低迷的数值。
而且《anone》和《海月姬》两部剧集从首集到第三集,连续三集都低于平均数,与首集的收视率相比,《anone》和《海月姬》到第三集已经下跌了近三成,以第一集第二集观看人数为分母,第三第四集观看人数为分子,流失率《anone》为28%,《海月姬》为32%,《99.9》则只有11%,《非自然死亡》只有10%,之间相差几乎三倍。
首集的收视率,第二集是上扬还是下滑?
满意度的高低。
尝试了剧集早期的观众,会很快决定是否弃剧。
就是这些因素,决定了好剧与差剧之间的很大差别,可以说剧集的开始部分,决定了差异。
早期弃剧《anone》的观众声浪:那么,早期弃剧的观众会有怎样的想法呢?
即使对于那些差剧而言,还是有不少观众提出严厉而中肯的批评。
“因为是坂元裕二的剧本,所以我就抱着试试看的想法看了,结果是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啊,我看了半集就弃了”女62歳,初回離脱,満足度1“完全不知道在说些什么”女35歳,初回離脱,満足度2“看不懂故事的发展,为什么会这样?
看的时候不断会浮现这样的想法”男36歳,初回離脱,満足度1“不知道要表达什么”女22歳,初回離脱,満足度1“这是一部表现生命和生活沉重内容的剧集,但却让人毫无共鸣,不寻常的想法,没有现实感的言行,只让人觉得轻浮表面”男35歳,初回離脱,満足度1可以看到,以上观众群不论年龄高低性别男女,都在《anone》首集就弃剧了。
对于“《anone》而言,很多观众是抱着之前因为『Mother』『Woman』的好感,而有所期待,但没想到大部分观众看了之后都反映“理解不能”“共感不能”。
这样的反映,《海月姬》也是如此。
“我无法跟上剧中独特的世界观”女43歳,初回離脱,満足度1“我完全无法理解故事与女主角。
”女27歳,初回離脱,満足度2“大概我无法和剧中的世界观匹配吧”男47歳,初回離脱,満足度1“刚开始就无法进入台词与气氛,这大概不适合我的年龄吧?
”女38歳,初回離脱,満足度1“内容太无聊了,绝对不想再看了”女50歳,第2話までで離脱,満足度2在《海月姬》首集二集弃剧观众的声音如上。
能够说“不合拍”“我无法跟上”等评论的观众已经算是很客气了,大部分弃剧的观众只会留下这样几个词“无聊”“不感兴趣”。
在互联网上,评论家们称“已经牢牢抓住年轻观众了”,但在“电视观察家”的数据中,F1层(女性20-34岁)占比数是17.1%,《非自然死亡》的F1数值高达18.1%,实际上更有可能达到两倍以上。
需要用数据来验证F1造成富士台月九强档的现实。
关键是要让人信服节目的有趣,不仅仅限于故事的情节,超出观众的预想,设置意外的部署,对于吸引更多人观看非常重要。
但是,在脱离常识路线的故事上,无论使用什么样的转折,都必须有一些奇特的解决方式,但作为故事的落地,必须要让观众理解很重要。
否则的话,在单纯的不平等故事的展开中,势必会引起观众吐槽“开什么玩笑!
”的抗议。
从这一点来看,《anone》的后半段的满意度已经慢慢超过了3.8,似乎在某种程度上得到了观众的理解。
遗憾的是,在前期无法理解剧集的世界观,大部分观众已经弃剧。
这也是意味着,相对于前作『Mother』『Woman』,《anone》太过于挑战观众的观看剧集的习惯了。
另一方面,就《海月姬》而言,在十集中的最后四集,观众的满意度实际上是达到了平均值的。
虽然这仅仅是指在看完全剧的观众群中。
“狂热者认为这与那些一集完结一个故事的好剧相比毫不逊色。
”评论家们这样说,然而,这样的观众入口太狭窄了,很难让旁人感觉到剧集本身的力量。
如上所述,比较好剧与差剧,为了让大多数观众能够迅速入戏,在开始的时候最好不要太古怪,即使走到极点也不要挑战观众的生理极限,这似乎相当重要。
除了上面的两部剧之外,时间轴过于特殊的《致命之吻》,首集与第二集的满意度达到了极端低迷,丧失了大量的观众;而女主角的性格太特别了,造成观众不理解也不同情,这就是《你住在我心中》前三集满意度极端低迷的原因,这样导致剧集前半段的收视率失去近三成。
有人会说,因为平昌奥运会拦腰截断了冬季档的播出节奏,所以造成“一集完结型的剧集”占了大优势,但本文所举的四部剧集其实早在平昌冬奥会开始之前已经爆死了,所以把握住正确的事实关系,在剧集早期就进行周密策划才是王道。
故事情节的设置,发展的方向,导演与对白是否和自己合拍,大多数观众在电视剧开始之初就能够判断,这些判断会对剧集在后半段新观众的数量产生巨大的反应和影响。
完全可以说,电视剧的成败是从一开始就被决定了!
本文是日本新一代媒体研究所所长/津田墅大学研究员的铃木佑司所作
ep01……自我保护印象最深的是被涂上童话色彩的树上小屋,茂密的绿色森林,顶天立地的巨大风车,稻田里摇曳的稻草人,缓慢挪动的爵士龟,总是满面笑容的泥人,接纳并赞同包容我的一切的婆婆。
而这一切都是虚假的。
为了让自己活下去而建立的梦境。
爱丽丝漫游的仙境只在梦里。
而包容你一切的那个人在世界上根本就不存在,毕竟,你是连父母都无法容忍的存在。
第一集里,坂元老师藏了一个类似千寻与白龙的故事。
终于想起了我们共度的那段不堪往事,也终于呼唤出你我真正的名字,于是羁绊深深的拴住了小离。
可是,一个贫困线的我如何拯救一个贫穷线的你呢?
没有恋爱,没有朋友,打着奇怪的短工挣钱,晚上无法穿着睡衣休息,只能在网咖渡夜,怎么也算勉强过活吧。
而通过猫建立的短暂友谊也在女孩们面对几百万的巨款时轰然崩塌了。
曾经也是在网咖里能互相依靠,安心睡着的朋友呐。
第一集引出了太多人物了,而且赴死族们伸手抢钱的动力不足呀,都准备死了要这些身外阿堵物做甚么呢?
坂元老师的本子真是风格明显呐。
继续关注那些孤独者啊,坂元老师真是出乎人意料的温柔。
ep02……隐藏菜单坂元老师太注重人物背后的故事了,所以眼看所有人物大集合于情节大概要到第三集了。
没有被父母爱过的孩子会不会爱人呢?
是会的,但是大概更笨拙更缓慢,不那么聪明不那么容易解脱不那么游刃有余,相对的,也更执着吧。
人物捉对出现,一一对比。
没有父母关爱过的小孩,失去女儿的妈妈,一起过了宛如母女般的一夜。
所以第二天妈妈找了借口让无家可归的小姑娘留下来,然而这样就能慢慢填补心田被女儿划开的伤口吗?
那当晚上回家看到大敞的家门,被搜掠过的房间,是不是又一次被伤害了呢?
另外一对寻死族,被别人意志裹足不前的男人,和时刻要凸显自我意志的女人,简直是行动力上的绝配,突然有了共同要守护的对象,齐心协力把死放在一边,开始准备不择手段弄钱,一起当小偷,一起绑架。
每个人都有隐藏菜单,每个人都在缓慢的敞开心门。
然而这一集还是节奏过于缓慢。
期待第三集。
前段时间有看《四重奏》。
之前也被《最高的离婚》和《即使如此也要活下去》吸引。
看这些剧的原因是因为有瑛太。
但是慢慢被坂元裕二吸引。
慢慢的节奏。
一件荒诞的事件也被蒙上了童话色彩,配乐也是很棒。
一个孤儿,之前是没有目的的活着。
从小到大没有过家的温暖和记忆,因为想救童年时期的朋友,进入了假币制造团。
一个不被老公家看不起,被儿子轻视的中年女人。
一个店面倒闭,又身患绝症的男人。
一个没有儿女养大小三的女儿。
却因为女儿发现真相,无法面对这样的母子关系而决裂的老婆婆。
每一个的经历都烙印上了失败者。
没有归属感的人生,因为假币的事件聚集在了一起,感受到了人与人之间的羁绊,感受到归属感,用新的姿态重新面对人生。
人生的每一个时期都有可能遇到致命的打击,人和人之间的羁绊,也会慢慢融化世界带来的寒冷。
生活也许会在荒诞之中拯救你。
活着,总会遇见什么。
欢迎来到loser's home。
没想到坂元裕二大神的剧本让丝丝做主役~他的剧都是铁打的一线演技派担主役~说实话有点堪忧…看完后觉得丝丝演技真的可以~花牌里就觉得她进步很大了,虽然没有希妹,村花,葵哥,芽妹,桥本汉子,茉优这一伐90后演技凶猛,但是进步也是超神速~不愧是资源大户~来势汹汹,比她姐强太多了~
按照坂元一贯高开低走的尿性,这部可能是为了应付广濑胡写的…
来平衡一下得分,坂元的老毛病依然没改,节奏慢的要死,而且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老了,比安达大妈还矫情。
每个人有每个人的地狱,幽灵设置很可爱,瑛太的人设有点莫名其妙。但总体还是在打家庭的亲情牌,和是枝裕和小偷家族有点不谋而合。阿姨演的很好,看到就很暖,听到我回来了,欢迎回来,每一次都会被感动。
萌
比谁谁更惨的人聚在一起 第一次见做个假钞做的那么欢乐..
弃剧了……
多年后补个评语吧 这部当初真的很伤我 被我看做坂元裕二的滑铁卢,真的是全程有一种为了反套路而反套路结果把自己搞成四不像的感觉。选角我觉得是失败的,有几个演员的脸看着就不想虽然我与你没有血缘但我们之间能产生莫名的羁绊的那种,反而一看就刻薄且精于算计。。而且这部让我见识到广濑铃奇差无比的演技,从此再难对她有好感了。
一些金句还不错但故事本身拍的很难看小林聪美那一部分还不错
善良的人们受到伤害,偶尔做并不损人的坏事却被各种污名,赎罪的泽梁香和少年同伴说着有的没的,如果可以重新选择会是不一样的人生吧,最后大家终于可以如同家人般团聚在一起,也算是善良者们共同的期盼,这个世界的弱者唯有「抱团」才能相濡以沫。
看了一集,决定不再继续看了…
食之无味 弃之可惜
不好意思真的觉得人设蛮讨厌的
开大离店的那个角色看到就恼火,最烦这种伪白莲。一集半弃
台词不错 #矫正所出走组#有爱
卡司那么华丽,但是东拉西扯特么说的啥???不是塞点鸡汤就能算有在编剧,半圆是不是真的跟丝丝有仇
刻意去制造一种“骨骼清奇”的即视感,努力把每个细节弄得“别出心裁”的样子,结果就是太装了,那些家常戏特别经过设计,所以不自然,跟公众号写手力求在一个事件里强行找出新角度是一个路数。
坂元的御用演员—🐟田中裕子👌太细腻了!最后太温馨了~🐟被夸可爱的像个孩子,哈哈哈😂为什么能永远都这么可爱?!!
弃。
拨云见日的剧情,靠演技撑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