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杀光了影片里除他以外的所有的人,男人,女人,大人,小孩,好人,坏人,他甚至连他自己的亲生母亲也杀死了,当他杀死了最后一个人的时候,他自己其实也已经死了,当他用他的刀将所有挡在他面前的人杀死的同时,他也杀死了他自己。
小日本又一次的让我无语了,从深作欣二的《大逃杀》、北野武的《座头市》,到北野龙平的《百人斩少女》,再到昨天下午看的这部三池崇史的《以藏》,我一直沉浸在小日本几近BT的让人作呕的血腥中不能自拔。
好在前几部还有些许剧情作为支撑,至少自己还不至于糊涂。
而这部被编剧武知镇典喻为“超越《黑客帝国》,挑战未来”的有些超现实主义的毫无剧情可言,除了杀戮还是杀戮的影片真的把我给弄糊涂了。
看来我只配看剧情简单的商业影片了。
正所谓: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我还没有沉沦到不懂装深沉的地步。
说实话,王家卫的《2046》我虽然没看太明白,但至少产生了些许感慨,而这部《以藏》能够带给我的唯一感受就是恶心,那种深入骨髓的血腥是无法用语言来描述的。
影片带给观众最直接的是一种感官上的刺激,把暴力所带来的恐怖和快感,还有那种深沉的悲哀如此契合的融为一体,而这也正是电影《以藏》最震撼人心的地方。
《以藏》的故事发生在1865年(日本庆广纪年元年),而影片却时空交错的向我们展示了一个仿佛不属于人类的世界,拥有最高权力的组织贵族院,不仅培养杀人如麻的杀人机器,甚至还可以控制时空。
武士冈田以藏(中山一也饰)就是一个杀人机器,他被土佐勤皇党首领武市半平太所操纵,以“替天行道”的名义暗杀了不少幕府的要人,从而被世人赠送了一个恐怖的绰号——“刽子手以藏”。
虽然说现在的社会国泰民安,但是仍然不乏强权的支配,这部电影就是向着这些腐败拔出了替天行道的剑!
不论遇到什么阻碍,以藏都能够用极度残忍的手法将其斩杀,毫不留情。
包括他最亲的人——妈妈。
起初我还打算用数字来记录这个由信念支配着的以藏能够杀死多少人,最后我选择了放弃,因为我实在是不忍心记录下去了。
但是我并没有就此关掉电视,我只能在内心煎熬中任由以藏一次次的挥舞着手中的屠刀剥夺别人生的权利。
还好,没有吐。
由安德鲁·尼科尔执导,尼古拉斯·凯奇主演的这部《战争之王》是我昨天观看的第二部影片。
这部其实比《以藏》血腥100倍的影片在美国佬艺术华的处理下显的是那么的漫不经心,人们在不经意间死去,而我们却如同主人公一般的毫无知觉。
可见,美国佬对血腥的诠释要比小日本艺术许多。
在战争中,人是那么的脆弱。
战争能够带给我们的只有痛苦,而影片主人公尤瑞·奥洛夫的却从战争中尝到了快乐。
当尤瑞还是个孩子的时候,他就随着自己的家庭从乌克兰移居美国,在这个充满冒险和机遇的国家里,他开始逐渐学会如何使用自己的智慧和谎言来获得生存和壮大的机会。
在一次以外中,尤瑞目睹了两个俄罗斯黑帮之间的街头枪战,这让他认识到人类在吃饭的本能之外还有着仇恨和屠杀的欲望,这是他一生的转折点,因为从这天起他离开了父母的餐馆,带着自己的弟弟维特利开始了武器买卖生意,从此他踏上了一条不归之路……《战争之王》这个名字其实本身就带有浓重的讽刺意味,它揭示了国际军火走私的内幕,将那些不为人知的屠杀、战争、侵略、阴谋种种黑幕呈现于观众面前,让人们从一个处于这个军火旋涡中的军火商的角度,去了解国际版图中的政治角力和个人命运。
这也许就是东西方国家间所谓的文化差异吧,小日本总是竭尽全力的用镜头去传达他们对暴力的理解,而美国佬确实通过血的事实让人得到心灵上的无比震撼。
如果要我选择,我会毫不犹豫山姆大叔,因为不想在吃过饭后浪费粮食,弄脏地板。
或许造成这种差异的最直接缘故与那次原子弹事件有关息息相关吧,当然这只是我的个人猜测,一种没有根据的猜测而已……
题记:宇宙中一切都是幻想,我们在虚无里制造意义,满月洒满大地,从那里可以去往任何地方,你可以是任何人,任何事。
――――卡夫卡·陆KavkaLu[img]http://www.popcornmag.com/gallery/galleries/alek/Izo.jpg[/img]随着人类世界的高速发展,进入太空已经不是问题,然而我们似乎同时进到了存在的黑洞里,没有人知道这高速后面的蕴藏着巨大的危机,银幕上所出现的战争和独夫他们是偶然的在场吗?
作为种群繁衍哺乳动物大多数会进行繁衍的动态平衡,而自以为人道的人却让傻子和低能儿分享着人类终将极限的未来,作为自然界最惨烈的繁衍平衡就是战争,它是偶然的吗?
犹太人说:人类一思索,上帝就发笑。
当年被逐出家园的犹太人在二十世纪以后正在改变人类的终点,哲学家和物理学家以及军火商有许多是犹太人。
人类的丧钟犹太人已经为我们敲响,这是我对21世纪最为悲观的预言。
系统的终点是什么?
人类的明天和前身是什么,我们依据考古发现遗迹又能证明什么?!
忘川造就了神话的威仪和自我前身的虚无,我们走着,为了遗忘我们选择长大,人类的婴儿和老人的愚呆何其相似,混沌抹去所有呼天抢地的棱角。
在场是以藏全部意义,它是恶灵在有序世界的无序反应,它的出现首先是个体缺憾造成的,当他提着倭刀走过孩子的目光,所有嘲笑的故意都为她们招来杀身之祸。
影片里不时出现的伞写满了东方式的魂魄的收敛,意义和无意义只是你的选择。
佛教禅宗一派的式微不是它自身的问题而是知会的越来越少,知会成为道的分野,泾渭分明。
电影里有段他孤独走在田园上的画面,接着出现的是人类充满伤感的影像资料,这和《第五元素》有着相近的指代。
而那刻以藏是以青目的姿态出现的。
狙击手和东京街头的是影片最有想法的段落,甚至有了强烈的哲学意义,人和环境有关系吗?
真的有关系吗?
作为全知的歌者,作为镜像经历的以藏,所有和他有关的只是人类的暴力所在。
这部影片将注定写进21世纪的影像历史,因为它描绘的不是复仇,而是讲述着和人类一样漫长的暴力史,它在某些临界点上演变成无法控制的人类灾难,以藏注视着,亲历着,他是所有人,他的哲学和人文价值远大于《杀死比尔》,东方的世界是――――一朵莲杀戮,在袁和平和徐克们的暴力美学的光影里已经成为了可怕的诗意,他也改变着日本剑道片的模式,吊威的优雅弧线让生命轻如鸿毛。
在今世的世界里他们不甘心被杀,然而,遭遇以藏是生路的宿命,因果注定的世界需要我们扪心自问,欠与被欠的鸿沟需要生命来填满,恩怨让历史的长河一片血污。
绫回答了他们的疑惑:蠢货,你们的死就是因为你们的无知。
那么有知是什么?
生路之苦,死似极乐?
小童的眼里噙满泪水,承担一生的迷惘和手起刀落的归返,怎样才是幸福的容颜。
以藏做的是归返,歌者的悲吟里我们明确看到了导演的指涉,超生是对于今世悲苦的最大反动,这终结了苟活的恐惧和胆怯,血泊成为了业生的蜕变通道,今生之罪,以血终极。
戴着防毒面具的孩子和带着玩具的孩子是互为指代的,相对的苟安和世界动荡血腥相比,以藏的杀戮和国家战争下孩子的性命比。
他,一个带着邪灵面目的圣徒,将人类还原成嗜血的走兽。
甚至,禽兽不如!
一曲悲歌亦无法救赎膏药旗下所有的炮灰,胜与败,战神是唯一的赢家,现世的可怖是人类为以藏杀戮的血光所震惊,却不知在自我的族群归属里,在主义的蛊惑下,在欲望的膨胀里人人以神之名手执屠刀。
不惑之年的我已经明白为什么那么多的智者遁入空门,当你接近本质却无法阻挡悲剧,四大皆空是唯一可行的修行。
镜像之门,印心证形血光之见,人形邪道歌者语见机锋,反战是为了人类的活着,反人类却是为了所有被贪婪人类灭绝的生物。
以藏是极恶的影像却是善途的必须,人在血泊里才会反思原罪和生途,影片的结尾那个曲面带将生命的深谷和高峰写尽,对于以藏他将轮回到哪一道?!
挥剑的自觉,可否结束轮回和恩怨?!
满月洒满大地,从那里可以去往任何地方,你可以是任何人,任何事。
这一部电影从伊甸之蛇开始……【附录:影片资料】《以藏(IZO)》 2004日本导演:三池崇史原作:武知镇典 主演:中山一也、松田龙平、寺岛进、吉川光博、北野武奖项:第61届威尼斯电影节威尼斯地平线单元作品个人评价:艺术性9,欣赏性9(当代日本重要的电影)2006年2月11日 星期六 下午16时10分 云间 寒鸦精舍独立影评人:卡夫卡·陆KavkaLu版权所有,请勿私自转载联络方式:MSN:[email protected]邮箱: [email protected]
那个不断出现的吉他手,带着帽子,坐在黑暗里。
他用发自深处的灵魂一般的声音吟唱着,叫喊着,癫狂的涌动着。
他是以藏的内心么?
在以藏不断游走穿梭杀戮的五十三年中断断续续的出现。
那些音乐和诗,很美,却充满悲伤。
似乎与全盘的杀戮对立,又似乎有一个吻合的点,你觉得那是什么?
我是你灵魂的一部分,注定要和你相遇。
【第一次出现】00:09:27飘飞的树叶之上一只蜗牛正缓缓爬行蜗牛如茶花般突然落下他将绽放的花朵作为佳肴人们载歌载舞,朝向天空朝向天空,伸向黑暗【第二次出现】00:55:47在蓝色光芒中放纵自我一切就此结束你无法回头你无法回头樱花纷飞的夜晚天空万里无云月亮升起,如钩神秘的月亮奇妙的月亮快乐是只蜘蛛一旦落入网中你就无法逃走你被神灵遗弃你被神灵遗弃【第三次出现】01:12:37人们说,春天会再次来临但我依然悲伤春天来了有什么好处?
我的孩子已经不在我记得今年五月我还抱着你去动物园你对着大象喵喵叫你也对着鸟儿喵喵叫最后你看到了鹿你盯着他们,一言不发可能他们的角吸引了你他们的角吸引了你那一刻,你沐浴在尘世的阳光中穿过尘世的阳光你凝视着人们说,春天会再次来临但我依然悲伤春天来了有什么好处?
我的孩子已经不在【第四次出现】01:26:39我不清楚自己的感受我像一只飞向远方的鸟儿我应该高歌吗?
我应该鸣叫吗?
一群孩子在樱花下玩耍红队赢,白队赢蓝队赢,黄队赢,大家都赢!
我悲伤吗?
我不清楚自己的感受阳光照在我身上,很暖恶鬼也会在这样的夜晚畅饮第五十三年到来我挥舞着大棒第五十三年到来我挥舞着大棒【第五次出现】01:49:51桌上有把手枪我心乱如麻我不相信天空不相信我的手指有什么绿色明亮的东西在我身旁我不顾一切去拥抱风在呼号,我已不在我还站着手枪的子弹上膛了吗?
时间到了没有?
反对战争是没错可为什么不反对人类?
桌上有把手枪那是含苞欲放的花蕾吗?
那是背叛的沉重吗?
枪口随时随地都在我眼前不管我说什么我都不能相信天空或我的手指只要我追寻,就会找到答案【剧终,最后的诗】“听好,亲爱的,你如何生存?
你看到了什么?
你和别人都不同夜晚还在前头很远的地方满月正照耀大地从这里你可以去任何地方你可以成为任何人你在吃东西,张大了眼睛你在享受食物你在吃东西,睁大了眼睛每个人都会这样你会变成一只鸟儿在被你抛弃的家乡你会拥有一片崭新的天空”我被这些音乐和诗感动了。
三池崇史在《以藏》中深沉得不象话,但我必须承认他的真诚,他绝不是捧着《圣经》练口才的传道士,他是仗剑走天涯的侠客。
这次嗜血狂魔走得异常艰辛,从古走到今,从荒蛮走到文明,从人间走到地狱,从自身走到母体。
一路鲜血淋漓,而洒落的豪言壮语更是激荡人心。
影片的台词,包括一些旁白,精彩得让人心有余悸,力量的强大,是三池作品中少见的。
影片最后落在揭露人类的历史就是一段暴力史的主旨上,通过以藏不停向体制向权威向具有主宰能力的人宣战,不断杀戮,来索取精神的自由。
期间杀死了母亲,斩断生命的源头,彻底沦为复仇的恶灵。
结尾处的分娩镜头预示着重生,但顷刻之间圣婴变身为恶魔的肉身,打破了光明在三池作品中出现的可能性。
《以藏》当然得有三池崇史的标志性暴力,但血流量比《杀手阿一》少多了。
影片形式感仍在,但淡化了杀戮的表象,而紧紧缠绕在为复仇而引发的打倒强权这一精神气质上。
1.三池崇史:我是爱与自由的导演 可惜野心大于才华,想传达的历史哲学和宗教理念,其具体展开并不令人满意。
作为解构历史事件,本应有巨大创作空间的cult片,没五社英雄《人斩》调度强悍、思想深刻、人物饱满,连剑戟厮杀场面的真实感和刺激度都没后者厉害……不得不说,三池太不重视摄影、美指、影像风格,毫无大师的艺术细胞和完美主义…… 2.以藏杀那些看似无辜的平民是因为他们意识不到自己的无知,他们安于现状,对当权者卑躬屈膝,没有反抗精神,这些“屁民”自然是他复仇的障碍。
但这又使他与那些他厌恶的发动战争的当权者行径无异,于是以藏又进入了自我厌恶的死循环。
从被贵族武士利用于进行颠覆政权的以藏,到被军国主义思想利用于进行侵略性战争的以藏,以藏从来没有死,他存在于每个被当权者利用而产生怨愤的愚民的灵魂当中。
他们想寻找一个答案:为什么我活得如此悲惨、卑微、无意义?
为什么世界如此不公平?
当局一桌子的人,学者,军人,僧侣,商人,政客,etc,他们同谋起来一套完美的统治体系,以藏是这个完美体系中的异数、悖论、不完美,于是要被驱逐出去,却导致他自行衍生出了一套“不完美”的系统。
人是从不完美与非理性发展而来的,不完美与非理性从来都是生命的一部分,武士道精神却要剥离这天然的人性,使人成为“完美”的统治机制的附庸。
莫比乌斯环,哥德尔不完全性定理,哪怕在所有系统中,以藏找得到他想要的那个答案吗?
重生之后,他是否又会再次遇到相同的问题?
IZO是部乍看很混乱的影片,我看了一半,仍然在懵懂中;后来Google了情节简介,后一半才看出了些名堂。
这是部给人以震撼的日本影片,先是视觉的震撼,然后是心灵的震撼。
影片一开头,就是相当写实的行刑的镜头。
IZO被绑缚在十字架上,被刽子手用长刃的刀一刀刀从腰腹捅进去,穿过身体,从脖子穿出。
IZO的魂灵从此就在时空中不停地彷徨,见人杀人,遇佛杀佛。
整整2小时的影片,几乎就是在一幕接一幕的杀戮中演绎的。
在一幕幕的杀戮中,有几个桥段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IZO从水中跌落,穿过婚礼,杀戮了新郎新娘和嘉宾们,又再一次地跌落在了一个小学的课室里。
IZO听到内心的驱使:杀了他们。
但他跌跌撞撞出了课室,避免杀戮课室的孩子。
他在课室的走廊杀戮了十多个女教员;而课室里的女教师在提问小学生。
“什么是爱?
”“什么是民主?
”“什么是国家?
”,孩子们的回答充满了质疑和反诘,“民主是一种虚幻的幻觉”,“国家是人类臆想的幻觉”。
女教师下课后款款地走过满是血腥尸体的走廊,IZO恭敬地侧立,并向走过的女教师致礼。
·IZO跌落在20世纪30年代的狭窄街道里,他看见绫(一个注定与他灵魂交织在一起的女人)正在为她的男人——IZO自己——沐浴更衣。
他目睹自己穿上整洁的军衣,绫对IZO说:为了国家,要努力呀。
这个桥段与前面那个桥段充满了矛盾和困惑。
或许是导演自己的困惑吧。
·乐师。
一直追随IZO的还有一个乐师。
这个乐师怀抱吉他,四处弹唱充满诘问的歌谣。
(很有些崔健的风格,特别是那沙哑的嗓音)。
其中一段歌谣是在开满雏菊的原野,歌谣鼓动人们都鄙视和嘲笑IZO,而IZO在花的原野茫然四顾。
有时候,这个乐师也鼓动IZO去杀戮那些贵族们。
·现代的衣冠楚楚的商界白领青年,跪在IZO的跟前,希望能够换取IZO的不杀。
IZO毫不吝惜对那群商界白领青年大开杀戒。
·IZO在日式的纸墙房间里,遭遇到一个膘悍的黑人武僧,IZO简直就不是黑人武僧的对手。
但IZO是杀不死的,先刺进IZO要害的武僧反而被IZO劈成两片。
之后,IZO在一个接一个的房间里,遇到无数二战日军梦游般的失魄亡魂,他们充斥着一个接一个的房间。
(这让我联想到靖国神社) ·IZO最后终于蹀躞到了操纵和阻止IZO的贵族政客们(其中一个是北野武饰演的),看到从迷宫一样房间闯进的IZO,贵族们恐惧了,他们试图以金钱、权力、荣誉,贵族的头衔甚至名誉博士学位来换取IZO的不杀。
IZO要的不是这些,他杀戮了所有的贵族政客们。
·IZO最后的一幕是来到天皇的房间。
弓箭手和飞刀手近距离也无法阻止IZO的脚步,他身上、眼睛都插着箭矢,下巴插着飞刀,他扔出自己的剑,弓箭手和飞刀手都在剑光后身首异处。
女飞刀手的头颅掉落踏踏米后,从断颈出飞出无数的小小蝴蝶。
IZO一步步走近站在楼梯高出的年青天皇跟前,天皇只是轻轻地吹了一口气,杀不死的IZO就从楼梯跌下。
·IZO最后从绫的产道分娩出来。
一个带着污血和脐带的婴孩。
这跟片头一段精子从阴囊产生,从阴茎射出,然后在阴道里游泳的动画呼应起来。
·影片里片头和片中都闪回了很多二战的镜头:演讲的斯大林、参加活动的希特勒、美军士兵、为日军胜利欢呼的日本妇女、行军游行的少年队、太平洋战争的镜头。
影片充斥着震撼视觉的杀戮场面,但IZO却是找不到归宿的孤魂夜鬼,他不能停止杀戮,却又在杀戮后陷入痛苦和绝望中。
操纵他的贵族政客们从不同时空:从19世纪的刀客,以及现时代的街头蛊惑仔,以及警察、特种兵,以及成为游魂的二战日军亡灵,他们都无法阻止更无法杀死IZO。
IZO的导演是号称日本暴力派掌门人的三池崇史。
以这部影片的成就,中国越来越奶妈化的导演,至少要再进化25年才有可能达到三池崇史的表现高度。
噫吁嚱,危乎高哉!
三池崇史真是大师,他能将繁复的信息表达得如此异彩纷呈,如此精彩。
以藏像一个与“共产主义的幽灵”同序列的幽灵,对法律、政治、宗教、血缘、历史、婚姻、教育、国家、全面消解。
他甚至不限于社会结构层次的革命,而是在整个世界“永恒的演化”之中,对生命的存在发起挑战。
这并非是消极的虚无主义,更是另一种极端,一种过度夸张的“实在主义”(Realism),这似乎也呼应了本片的“反战”主题。
全片的台词都处于一种高度抽象化的讨论之中,三池崇史刻意而为,使这种文本层面上的内容具象化铺陈到无尽的屠杀影像中。
到影片后半程,当以藏与自己产生了关联(就像园子温《自杀俱乐部》(2002)所讲),他的兽性占据上风,进化到第二形态——恶魔的形态。
此后,愤怒转化为原动力,杀戮也就超越世俗了。
战争到了后面,没有正义,没有理由,只有权力全都被打破,才有结局。
所有的所有,都收束成一首对世界的挽歌,如怨如慕,如泣如诉。
最终,恶魔堕下地狱,“我”在没有暴力的纯洁中新生。
而人类社会永远逃不出历史周期律,怎么杀戮,再怎么以暴力反抗权威,真正实质支配社会的东西其实一直没变,主角打败种种表象看似无限接近胜利不过是西绪弗斯式的悲剧,人性之恶自会塑造另一套表象。
值得一提的是,影片中的民谣歌手由音乐家友川和树扮演,他演唱的几首插曲是片中极其精华的所在,基本上可以算作最好的电影插曲之一。
全然实验映画。
武知镇典的脚本如映画本身一般混沌。
三池在作品中所表现出的导演作用微乎其微。
即便妙语连珠,也不过是一部大杂烩而已,世界观也含糊不清,过于极端的人物性格和场面又有折衷主义之嫌,连“极端”这一支撑作品的利器都未能贯彻始终。
中山一也的表现实在连差强人意都算不上,甚至连一小时后才出场的桃井都比中山抢眼。
原田出场时间过短,寺岛只能算恰如其分,反倒是树木希林的出场令人震惊,表演驾轻就熟,极富异色。
Beat的表演则令人感动愉悦。
松田大如非造型抢眼,几乎令人忘记。
音乐与作品本身正相契合,除此也难有两点。
三池反权利反政府反战争的诉求旗帜倒是举得很鲜明,算是尚未变质的宽慰之举吧。
不过作品本身的暧昧世界观?
不提也罢。
我在一种很艰难的状态下看完了<以藏>,然后也一样在一种艰难的状态下关掉电视和DVD. 如果说暴力只是这部电影的外衣的话,那么人性中最根本的力量在这里展现成对于权利的渴望.而以藏只是代表了暴力本身,是权利德望外延.导演三池从史似乎是想用暴力来消解暴力,用暴力来阐释权利.只是他做的仓促了点,这也使得电影在完全展现暴力的同时很苟延残喘的对权利咆哮了两声.但是我们很幸喜的发现,对于暴力,对于三迟从史,这片电影惊喜的把人性最深出的恶的本身完全的展现了出来. 这是三池从史的一次成功尝试.比起他比较出名的<杀手阿一>,这部<以藏>所透露出的实验更为明显,在一种极端下我们看到的死亡使我们甚至忘掉了死亡本身.以藏在时空的穿梭中,我们无奈的闻到鲜血的腥臭味道. 三池从史这个以地下色情录象带出身的导演,有着黑帮大哥的面孔以及透彻的洞察力.他所带来的对于暴力的极端关注从早期较出名的<拜访者Q>就处见端倪,而在<切肤之爱>里,所谓的暴力在虐待的影象里变得飘渺,但那是暴力的原始力量的变形. 暴力是最为原始的力量.<以藏>里可以说收集了三池从史所有的暴力了,也是集暴力最大话,以藏的刽子手形象三池从史走的有的偏颇,似乎为暴力而暴力对与主题的揭示有了些许的阻碍. 对于他的前辈,三池从史的暴力还是具有更多的商业性--兼顾了视觉元素,不过,我一直认为三池从史的暴力美学是不确定的,在他自己那里,没有形成一个强有力的自我风格的完全定形,他集多数风格与一体的同时在一定层面上削弱了自我风格的完全体现,但有在这种集众家之常上玩出自己的影子,这是个矛盾,也是一个悖论,很有意思的个案.这也是三池从史总能让人惊喜的根源所在. 以藏这个领导阶级所培养的杀人机器在反抗权利的撕杀过程里他自己是无意识的,他只是一个象征,暴力所带来的只能是暴力.片子里的一个细节很有意思:以藏在遇到那个象征母体与欲望的女人时,暴力转化成性欲想火山一样喷涌,镜头与美工使得画面有种超脱的病态的美感.让人想到三池从史另一部风格窘易的电影<鬼妓回忆录>,那部电影里的美工细致妖艳到了及至,要是说<以藏>是三池从史暴力及至的电影,那么就<鬼妓回忆录>,是美工到及至的电影. 虽然在惊喜之余我们可发现三池从史的动摇与遗憾,但我们也不难发现,对于商业和艺术的双重兼顾以及在这两者之间游刃有余的穿梭的三池从史还是可以会在以后的电影带给我们更大的惊喜的,我们期待着这种惊喜.
在哪能看啊!!!!!!!!!!!!!!!!!!!!!!!!!!!!!!!!!!!!!!!!!!!!!!!!!!!!!!!!!!!!!!!!!!!!!!!!!!!!!!!!!!!!!!!!!!!!!!!!!!!!!!!!!!!!!!!!!!!!!!!!!!!!!!!!!!!!!!!!!!!!!!!!!!!!!!!!!!!!!!!!!!!!!!!!!!!!!!!!
以藏这么强劲,却没有自我修复能力,最后一战又打的太窝囊了。
三池的行为艺术~
以藏一言不合大开杀戒,以藏金刚不坏佛挡杀佛,以藏彷徨失措痛恨缠身,以藏穿梭时空堕入轮回。
R。不是很懂,也没想搞太懂,也许有很多道理在里面,但不是我想要的深刻
还是找了中文字幕再看一遍吧 其实没字幕也看得差不多了
杀戮届的阿甘,十世轮回的复仇,虽不明但觉厉
虽然演员里面有北野武,可是我不得不承认我真的没看懂这个电影。导演是个坏人,拍这么压抑的电影,我要给最低分。
装逼到极致的电影,每幕都帅惨了,就是看不懂
没有剧情,打戏无聊到难看
三池老儿真会玩,全片就是杀杀杀,暴力程度和北野武的座头市有一拼。
影片真的一般,不过我喜欢这电影的元素,日本古装、武士、砍杀、番茄酱、反帝反封建?哈哈,玩笑了。总之我喜欢这种一个人过关斩将遇到各种对手的片子,纵使他无脑,纵使拍他的导演很任性。给五星真的是因为这影片可以让我也yy一下我也拿上一把刀大开杀戒一下,把我讨厌的人全特么砍死
沉睡不甘的帝国,将继承慈父,小胡子,吴廷琰等的遗志,伴着悲愤的吉他和歌声,带着不毁的肉体屠戮一切血浆,动作都不算一流,像个闯关游戏,看的没那么爽
非常三池崇史,非常历史反思,非常日本;除了听友川先生唱歌,还可以看绪形拳北野武树木希林等各人露面。因为只找到了英文字幕,整个舞剧的形式感更为突出而减弱了其血腥程度。仍然觉得三池崇史是有某种真诚感在其中的。
松田龙平真是个高级的演员,可以升华所有电影!!!
神挡杀神,佛挡杀佛,地狱人间只有暴力和虚无。
一星
完全不能理解,一个疯子在跨越时空中不断杀人。
为龙平boss扮相加颗星。其余的,就是浪费时间
反抗与宿命。因为人性的内核一直都没变,只会是因为时代不同,换了套皮肤。所以他可以随意穿梭,肆意挥斩,因为这都是在宿命的轮回之中。整部片子虽然看是人之间的各种冲突,但更像是人的自我意识与控制思想的意识形态之间抽象对抗的具象化表现。一代人随着生命的结束而下线,又有新一批的上线,继续驯化与反抗的轮回。如今,科技越来越发达,但信息的过载以及越来越碎片化还有信息茧房,更容易让人被默默地驯化。
看不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