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尔回家没事干,看了一下,觉得还是非常好看的,连续看的很多集,演员演得都很到位,尤其是音乐配合的非常好,也很反应当时的时代背景,但是为什么要写这么多的字呢,140个字太多 了。
偶尔回家没事干,看了一下,觉得还是非常好看的,连续看的很多集,演员演得都很到位,尤其是音乐配合的非常好,也很反应当时的时代背景,但是为什么要写这么多的字呢,140个字太多 了。
看了几遍新版京华烟云,主要是被男女主角的颜值吸引,故事情节与赵薇版差了很多,没有看过原著,所以不知道哪个更贴近原著。
总体感觉赵薇版的情节更丰满,叙事更完整,除了男女主角的感情线,还穿插了很多时局变化、三大家族的纠葛,每一个方面都很完善,而且个人感觉赵薇版孔立夫的人选更招人喜欢,当然新版的新亚更招人喜欢。
新版主要是讲述的男女主的感情线,虽然穿插了婚外恋、时局变化、三大家族纷争,但主要是服务男女主感情线的。
感触最深的是男女主的感情发展变化,虽然姚木兰中间喜欢上了孔立夫,但是他注定和曾新亚是一对,两个人是分不开的,这从新亚帮木兰处理他哥哥的赌债以及牛家的勒索就可以看出来了。
文/言小夫林语堂先生旅居巴黎时用英文所著的经典小说《京华烟云》(英文名是《Moment in Peking》)以描述从1901年到抗日战争跨度30多年中三大家族的命运生活变迁和恩怨情仇,全景的展示了现代中国社会的历史风貌,并且让西方社会更好的了解中国文学以及历史人文,被誉为20世纪伟大的小说。
如此伟大的经典作品,向来是影视剧改编的热点,从1988年赵雅芝版本的《京华烟云》,到2005年赵薇版,再到今天的李晟版本。
三大版本各自精彩也是对原著《京华烟云》最大的致敬。
致敬之外也是用改编将小说故事再度创造新的生命力,以正在“云南卫视”热播的李晟版本的《新京华烟云》为例,电视剧以新的方式呈现原著故事并焕发了全新的感觉。
当然了李晟版本的《新京华烟云》自然也难逃被拿来和赵薇版本的进行比较,其实两个版本的故事都是一样的,只是差别在演员和制作风格上,赵薇版本的无疑是经典,但李晟版本的目前来看极具新鲜能量,而且《新京华烟云》最大的改编新意之一,便是落在李晟饰演的“姚木兰”身上。
相比较赵雅芝版本的端庄内秀睿智聪慧,赵薇版本的清秀静雅敏慧俏丽,在李晟灵动的表演塑造中“姚木兰”完全不同于之前两大珠玉版本,而是以清新活泼机敏果敢清丽脱俗,表现出不一样的人物性格魅力。
比如开篇中,“姚木兰”男扮女装闹市中奔跑,戏弄父亲和账房先生机灵逗趣,短短的一场戏将角色活泼灵动的性格刻画出来。
紧着接“姚木兰”和父亲给曾老福晋祝寿途中遭遇哥哥指派的贼人抢劫人参,她果断一路追赶小偷并大打出手不服输有勇气的人物形象也树立起来。
当然“姚木兰”能认识甲骨文,懂事乖巧知书达理的性格也不断显现。
李晟版本的“姚木兰”在保留原有版本人物品性端慧之外,更添新性格魅力,令人一看便觉得更加容易亲近。
李晟版本的“姚木兰”更亲民和朝气一些,而这样的人物性格也整体点亮了剧集的风格。
除了“姚木兰”新人物魅力之外,《新京华烟云》中其他人物也略有改动和创新,比如牛似道性格的圆滑世故和家人高调张扬的性格所带来的轻喜剧感也让剧情显得非常轻松明快。
所以整体而言《新京华烟云》以更加轻快的风格和人物角色的更亲和,足够吸引年轻观众的喜爱也符合他们的观看口味。
而且这对于年轻观众来说是具有一定意义的,被剧情吸引更被整个剧集所感染,最终由这部剧关注到原著,感受林语堂先生作品的内涵和文学魅力。
此外该剧在符合年轻的口味之外,也不流失年长观众收视群。
毕竟是改编自经典的原著,原著的影响力在年长观众心中一直存在,因此不论年代不同各版风格不一,年长观众感受的是经典故事的再现。
而且《新京华烟云》中一众秦汉,郑则仕,徐敏,李玲玉,姜黎黎,傅艺伟等实力派戏骨的加盟也保证剧集的品质,留住了年长观众们的喜好。
此外李晟,高梓淇,李曼,李承铉,阚清子等偶像实力明星的加盟也是年轻观众的最爱,《新京华烟云》果真做到了老少皆宜。
同时,作为新媒体独家发行与宣传方的华视网聚,也实现了该剧的多平台播出,老少观众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收看方式。
《新京华烟云》除了风格焕新风格画面精致人物全新感之余,其他方面的改编也特别出色,包括剧中各个人物之间的情感描述更加细腻,特别是刻画“姚木兰”和“孔立夫”(高梓淇饰演)之间的情深缘浅令人颇为动容,“姚莫愁”(阚清子饰演)的独立自主,“牛素云”(李曼饰演)的张扬霸道,两个性格迥异的女人在命运洪流中的感情沉浮更吸引人,此外“曾新亚”(李承铉饰演)感情的波折变化和“姚木兰”之间的起起伏伏等等,每个人物错综复杂的情感关系,在动乱年代和时代背景中细腻描写更足够反应出人物的情感命运,格外牵动人心。
所以《新京华烟云》确实是一部很出色的改编作品,它不是翻牌也拒绝复制,而是拍出自己的独立风格和品质。
另外由《新京华烟云》的热播也必须感慨一个事实,这部剧各个版本都有各自的成功,不仅创造收视纪录也捧红了各个版本的演员。
就单说“姚木兰”一角,第一个版本的赵雅芝凭角色提名当年的台湾金钟奖,赵薇版本的则成功的突破自己的表演风格成为历程中式代表作,而李晟版本的清新明快更具有新活力,成为自己有一个经典角色。
这个片子目前看到24集。
当时看前几集的时候觉得演员的演技相当浮夸,相当不满意。
但逐渐看下去,不考虑忠于原著的问题的话,这部剧应该还是能看的。
首先这个剧情整体说来没有太大的硬伤,每件事人物的反映、处理这些都是按正常人的思维来的,对白也不二,这方面3星吧服装场景这些不错,人物服装和身份性格对应的很好,4星半剪辑镜头这些开始很差,后面有所恢复,2星半演员和表演方面,木兰、经亚这对应该来说没有到及格水平。
李晟没有姚木兰该有的灵气,李晟的姚木兰就是一个有一定持家方面智慧的家庭妇女,和第一集的气质完全不搭调,李承铉的动作全是韩式的,比如说话、走路时的头部动作、眼神,把自己是韩国人的特点展现得淋漓尽致,搞的和演韩国言情剧一样;莫愁、立夫这对,阚清子戏份不多,但演的其实不错,大体上懂事,又有自己的性格,高梓淇把立夫的性格基本表演出来了,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温文尔雅而又遇事不孬种,但在情感方面的脆弱和其本身的性格又不一致了,总体不算太出彩。
素云、经亚,彬亚、曼娘这两对也是中规中矩,我甚至觉得素云和曼娘的演员演的其实不好,表情并不到位。
经亚、彬亚算是差不多到位了。
牛同瑜演员演出来的性格完全不明显,如果没有旁人的话,完全看不出演员想把牛同瑜表现成怎样的人,牛怀瑜倒是演绝了。
迪人和银屏真心不错。
老人里面,牛家二老性格最丰满,演的最好;姚家二老也不错;曾老爷、曾太太则形象不够丰满,至于曾老太太,鲁园老师快90的人真心很不容易。
桂姨娘呢,由傅艺伟来演选角很合适,但是傅艺伟感觉没有完全演出来,包括卢爷的角色由杜玉明来演也很合适(计春华感觉也不如他合适),但是杜玉明没演好啊!
孔母的觉得由徐幸来演十分适合,演的也可以。
总的说来,这一项由于最主要的两个主演太坑,只能给2分。
总的合起来差不多就3星吧
一星给片尾曲石板路,非常好听的一首歌,剧情和人物设计可谓一塌糊涂,漏洞太多,艺术可以高于生活,但不可以脱离基本逻辑,原著我可以接受曾三少的出轨,但是这部剧不可原谅,为什么?
因为原著他的出轨在他并没有爱上木兰的时候,这个时候男女主人翁顶多算是旧社会封建礼教的牺牲者,但此剧曾三少却是的的确确的渣男,家有贤妻在外拈花惹草,回来后冷落蛮横,吃定木兰的教养和心软;我们的才女呢?
请问你的思想呢,你的底线和原则呢,我看不出这部剧的三观在哪里?
为什么男的可以三妻四妾可以被忽略,而女子倘若有不当之举却被众人唾弃,这部剧太毁三观了!
另外就是每个人的人物性格太不饱满了,我基本分不清曾老爷和姚老爷,还有一众配角的性格特征!
剧情为煽情而煽情,为发展而发展!
最狗血的片尾一群人找死还认为很悲壮吗?
一个少将跟一群平头百姓一起跟日本人血拼,请问你黄埔军校的读傻了吗?
看完了,前面几集跳过,到后面倒是还行!
立夫、木兰、彬亚、曼娘,经亚、迪人、还有一帮老戏骨其实演的还不错,没有评论说的那么差,虽然我也不待见李晟的小燕子,其实两版的剧情都改了很多,不必纠结原著,根本就不一样嘛!
赵薇的那版京华烟云也看过,赵薇从小燕子模样变得沉稳了确实是进步了,但是剧中的姚木兰的婚姻篇幅太多,太扯了,至于黄维德的孔立夫,虽然很多人说好,但不知道为什么,一直不待见他,觉得他五官过于灵动跳脱,也不适合这么书卷气的角色,里面印象最深的是董洁的前夫和王学兵的前妻了,虽然现在他们都沾了别的名头!
《新京华烟云》纯粹走偶像剧路线的一个民国故事,原著小说仅相当于提供初步人物关系和故事架构剧本大纲,而最终呈现到电视剧里的人物性格、故事情节与作者的创作意图已是南辕北辙。
剧情越到后面越发让人感到吐槽无力,还有演员跟赵雅芝和赵薇那两版相比简直low爆了,如果把剧中人物名字全部换掉,恐怕没人认识这部剧与林语堂的《京华烟云》有任何关联,甚至可以说这根本就不是《京华烟云》,只是一部穿着民国服饰的爱情偶像剧罢了。
文/一池萍碎《新京华烟云》从拍摄起就备受关注,观者认为,期待值越高失望值就会越高,尤其随之热播,满满偶像剧的味道涌出引发不少吐槽,然而从剧评人角度看,这部里的人物其实最接近原著人物特质,接近于林语堂字里行间散发出的人物定位:李晟饰演的姚木兰的举止有度,李承铉饰演的曾新亚的新潮,李曼版牛素云的傲娇,高梓淇之孔立夫活泼而不死板的书生形象,均符合原著的感觉,还有秦汉傅艺伟一众老戏骨,每一位演员都很用心去诠释林语堂笔下的人物。
李晟:动如脱兔静若处子的民国知性女子李晟褪去了还珠小燕子时代的青涩,姚木兰,第一女主角,一现身,先有漫步人间的侠女气息扑面而来,紧接着一头秀发飘落,还原女儿身淑女的刹那,又温柔到心底,细腻而痴情。
民国装扮的李晟,大小姐麻花辫,举止文静娴熟,出口成章文艺范儿,保守而不失开朗,明快又尽显豪情,把所有不能兼备的东西兼备到一处,因此她是最有味道的民国女性。
当李晟与男演员们演对手戏,爆发出与孔立夫对戏的那份娇羞和适可而止,对新式潮流公子哥曾新亚的心理排斥,一溜烟倔强跑开的俏皮,顿时察觉到了她对戏剧的领悟与专注。
姚木兰有勇有谋有才有貌有情,李晟的静态娥眉一笑传深情,动态则男儿气概,因此她确实稳稳当当撑起了一个原著里的姚木兰,把这个人物的一生起伏都演好。
少女的木兰是花前月下浪漫多情又勇气可嘉的女子,中年木兰有忍辱负重委曲求全的一面,知书达理的好媳妇,她终究是一位可敬可歌的民国女子。
高梓淇之孔立夫:五官灵动的玉面小生,摆脱穷酸书生面貌高梓淇的孔立夫有亮点,丝毫无死读书读死书的书呆子气质,眉眼清秀五官灵动,总觉得林语堂小说里的他,被文字束缚了,演起来容易“扭曲”。
他虽好文,虽渊博,但不似传统酸秀才,所以剧中姚木兰对他的一见钟情以及姚莫愁对他的“死缠烂打”,才能如此顺理成章。
姚木兰看上的不可能是一个迂腐死板的书呆子,他当然要面容清秀,当更要摆脱酸楚和附庸风雅的世俗,方可楚楚动人。
高梓淇的孔立夫,还是蛮有说服力。
李承铉之曾新亚:走在前端的贵公子李承铉的曾新亚有所突破,不欠缺“侠客”精神,新京华把他的侠客情怀施展到极致了。
当李承铉之曾新亚英雄救美,与赌场恶霸下赌局,帮姚木兰脱身,他活脱脱一个留洋归来的大侠,精通外国语言西式洋酒牛排,又深谙掷筛子和黑道对白,简直就是全才。
因为原著中的曾新亚稍微有点弱,屈从于木兰的“管辖”,他有贵公子的养尊处优,但他初期确实正是那份养尊处优的贵气,曾经令木兰望而却步,反而爱上穷书生孔立夫。
因此李承铉诠释的他的“不学无术”的一个小片面还是挺有道理。
李曼之牛素云:抛媚眼的刁蛮小姐牛素云每一版都刁蛮、任性、高调、撒泼,每一个演员都选的很绝配。
谋女郎李曼,虽然不是最漂亮的那个牛素云,可是她的装扮之洋气,一个抛媚眼,一个玩亲亲,幽默潇洒的脑洞大开,虽然稍微有点夸张和卖弄风情,但幸好无伤大雅。
这个角色让演员有发挥的余地,她需要演员放开演,把自己当成傲娇的大小姐,无所顾忌的去表现。
前期她的傲娇都畅快淋漓,不知道剧情发展到最后,她与老公闹别扭,与木兰明争暗斗一生一世,最后幡然悔悟心存善意的那一部分她会表现的如何。
秦汉李玲玉傅艺伟郑则仕老戏骨各自的表现力老戏骨都不是盖的,可芳华易逝,依旧依稀能感受到秦汉剧中姚思安的书卷气和暴脾气,对待女儿的那份贴心,对待儿子的那份严厉,老庄的豁达超然和出尘;李玲玉的爱子心切肝脑涂地贤妻良母范儿;还有傅艺伟的桂姨,风韵犹存,眼神和表情,把角色的那份尖酸刻薄贪财好利表现的惟妙惟肖,尤其从牛似道手中收翡翠项链时,两人一争一夺的眉来眼去各怀鬼胎,老戏骨就是老戏骨;郑则仕的牛似道,可圈可点,大气磅礴的官爷气度,低调不下来的恃宠而骄,思想老土又追随潮流的拽,醉了!
什么玩意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可以不要用京华烟云这个名字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既然叫京华烟云,拍之前可以看下原著,好吗吗吗吗吗吗吗吗吗吗吗吗吗吗吗吗吗吗可以不要改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改了可以不要那么狗血那么乱来,改了情节,至少人物个性不要变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电视台可以不要播出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咣癫总菊可以禁播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
<图片1>首先先更正一下,这部剧是两个月前看的,当时写了一部分随感,今天无意中翻到了未完成的文字,索性就把它补全了。
时间过得真快,不不不,或许是因为每天都太无聊了,所以觉得时间过得真快,哈哈,这个逻辑确实不是很容易被理解。
每天真的很无聊,无聊到一天有一半的时间在睡觉,而另一半则是在刷剧。
无聊的人总是喜欢做一些无聊的事。
最初知道《京华烟云》似乎还很小,大概是上六年级或者初一,那时候家里的电视只有几个台,其中还有一些是少数民族语言的频道,所以每天守着仅有的几个频道翻来覆去的看,其中就有它。
那时候是老版,主演是赵薇、潘虹、还有陈宝国和王刚他们。
刚开始看的时候纯属无奈,因为没其他节目可看,后来渐渐发现还是有那么点意思,以至于后来新疆台不断地重播,我都是它忠实的粉丝,每一次看的时候,我妈都会发牢骚说看过一遍了还有什么看头,我记得当时我回了一句“温故而知新”堵得我爸我妈哑口无言再后来知道这部剧是根据林语堂先生的小说改编的,顿时觉得更加好看了,记忆最深刻的是片尾曲《发现》,真的很好听。
姚木兰的才情也一直深深地刻在脑海里,还有姚老爷子仙风道骨的那种气质,以及他跟日本人在他们家酒窖里和日本人同归于尽的场景,那把火一烧,这部剧也差不多杀青了。
对了,还有那个钟声,那个钟声差不多是点睛之笔,每每到那种场景,钟声总是将气氛渲染得敲到好处,伴随的还有那口钟背后的那个孝女的故事,总有一种说不出的意味。
<图片3>后来出了新版,无聊的我就无聊的刷剧。
看了点点就有点想弃剧,觉得很狗血,新版改编的太多了,连曾家三少的名字都改了。
后来看完了,不得不佩服编剧,完完全全是另一部《京华烟云》,不过却又将“烟云”二字诠释得很好。
可以说新的老的,各有侧重,各有特色吧。
老版更侧重于家族的兴衰,新版则是更重感情,从感情来诠释烟云。
不过新版的编剧肯定是个老好人,把每个人都写得好,即使开头不好,骨子里都是好的,比如牛思道。
最后几集,他真的是完完全全的颠覆了我是三观,尤其是吊唁姚老爷子的时候,愤怒的说自己的亲闺女没资格来姚家,拐杖一戳,大写的一个帅!
给力。
最后快完的时候回放他们八个人郊游的场景,真真应了那句话“以乐景衬哀情”,就像是网友评价的,那一次是他们八个人在一起最快乐的时光了。
最后差不多都死了,成为北京城里让人缅怀的一道烟云。
<图片4>最后的结局难免有些不尽如人意,曾家三少都没了,曾经叱咤风云整个北京城的三大家族也都没了,斗来斗去的大宅门也都没心思再斗下去了……一场战争,改变了所有人的命运,即便昨日名满京城又能怎样,荣华富贵能怎样,争来斗去又能怎样?
一把火,狼烟烽火,一切散尽。
整部剧,无论新版还是老版,最让人遗憾的是姚木兰和孔立夫,明明是才子佳人,明明相爱,却阴差阳错的错过,即便最后的最后,他们都过得很幸福,但曾经的那一份遗憾终究是跟随着一生。
但“爱如果回到从前,错过的花开,是不是依然美丽如初”?
有些人,错过了,便是错过了。
<图片2>最后不得不吐槽一下,编剧的脑洞真的很大,或者是写到最后写累了,还是考虑到大家都演累了,所以以此做结局,让大家能早点领盒饭……总之最后的结局真的让我有点受不了,这是同归于尽吗?
还是大家都觉得生命不重要,把自己的老父老母,儿子女儿全都托给姚木兰,然后赶着去送死?
这个结局真的让我有点看不懂,难道只有把主人公都写死了才能体现出民族大义吗?
编剧啊,您的思维我真的跟不上啊……
狗血得如琼瑶剧 前半段剧情拖沓后半段太赶 人物个性没有 三少爷真帅真好
今天看了《新京华烟云》大结局,我哭了,我想说它很好很好,而且好激动,觉得一定要写点什么才能平复自己的愤愤之气,就是有一种想说一句公道话的冲动。哼!!!我以后想看啥看啥,再也不被别人的评论摆布了。
没看过旧版,因为喜欢李晟去看的,还行吧
(Ep03)棄。
身为京华烟云原着党,觉得这剧拍的真的不佳。虽然已经有被拍过了,赵薇版本与李晟版本真的差很大。赵薇版本拍得好太多了。
3.7分太低了,……我知道很多人是因为这部电视剧没有原版的好才给了一星,就算拍得不好,3.7分还是太低了。
垃圾,毁经典。主要责任还是在编剧和导演。
糟蹋了一堆老戏骨啊!!我狂拉进度条都无法看下去此剧。
核心剧情提示:如何以出轨制裁出轨,以及如何让小三和正室和睦相处。
开始以为李晟是继续要演赵薇,后来发现她又是在演小燕子。
无论是和赵雅芝版的,还是和赵薇版的相比,都差距太大太大了
14年看过
并不针对演员 而是想问问导演编剧投资方。画风劣质就算了,剧情还那么浮夸。连赵薇都比不过,更别说原著了。信不信林语堂先生半夜给你托梦吓你
改的真烂!
看见说什么三个版本,居然还有这剧?这姐是和赵薇杠上了吗?毁小燕子还不够?搜京华烟云就出现这版,真是恶心死了,女主脸都塌了,和赵薇差了十万八千里。
还有打五分的?谁给你们比李晟还傻逼的勇气?
烂成这样也没啥好说了,我心中的京华烟云是赵薇那版的,尽管拍的不是尽善尽美,但胜过这个无数倍。
没拍出味道
今天才知道居然还有个新京华烟云,李晟为啥老演赵薇演过的角色!
虽然女主角跟之前的长的有点像,但是演戏还是缺少一些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