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胆义侠》影城的宣传语是“本月惟一进口惊悚大片”。
措词真的很……体面。
惊悚么?
我确实被吓到了,因为电影中经常突然出现一些奇怪的声响,或者让怪兽陡然跃上银幕,这样低级但永远有效的吓唬招数。
情节呢,更是老套得彻底。
关键是明明讲的“孤胆义侠”,结果消灭怪兽的根本不是男主人公,而是另有其人,他孤身一人,胆大包天去炸死所有怪兽,舍身取义,真是侠之大者。
所以电影放到他牺牲就结束了,至于男主角呢?
带着女主角在这个城市穿行,城市已经疏散成为一座空城,这时怪兽的喘息传来,银幕上两人一回头、惊恐……结束,难道还要拍续集?!
不过我想这还不是最吓人的,最吓人的是电影配乐,你大概从没有听过这样丰富的电影配乐。
不必遵循风格,完全服务于剧情。
当面临歼灭任务时,是激越的进行曲;当枪杀怪兽时,是激烈的摇滚乐;当男女主角上床时,变成了浪漫的抒情歌……真是丰富呀!
刚从电影院回来。
动作特效尚可,男主角的表演也可圈可点。
相比较而言,女主角就差劲儿太多,简直应该说很烂。
异形怪兽首次现身的那场戏,作为正常人来说被异形追杀本应表现的极度惊恐才合理,可女主角却上身直挺不疾不徐面无表情地被男主角拉着逃跑,根本看不出惊慌失措、保命狂奔的样子。
虽然追她的是电脑特效的异形怪兽,但最起码也得对得起观众,在表情和动作上配合一下恐怖一下啊。
完全感觉不到......败笔!
在黑咕隆咚的博物馆里,为了躲避怪兽,男女主角躲进一间小屋,外面漆黑一片,躲进小屋的人应该关闭手电筒隐蔽才是常理。
可女主角偏偏一直开着手电筒晃来晃去的,难道是怕怪兽不知道他们躲在哪里?!
匪夷所思。
败笔!
唯一值得一提的是影片配乐和片尾主题歌,哥特摇滚风格,有点意思。
给我的感觉就是恶心加下三滥在影院看完,朋友站起来第一句话就是:我十年来看过的最差的电影我问 那么无极呢他说 无极没看后来想象 无极夜宴什么都要比这部好看
它不是2009年的片子,他是在美国2005年初上映的,可是不知道我们的审批部门发什么神经竟然现在引进了这部片子。
这是我看过所看电影中唯一一部忍受不了要提前离场的。
看的时候一直挣扎这是不是在浪费时间。
在无数次的期待下一刻会好看点后发现,竟然失望到底。
所有热门的电影该有的元素都有,如飚车,打戏,枪战,异形,床戏,悬疑,科幻,传说.....但都被应用烂到一个极致不说,最让人无语的就是它的配乐。
配乐的多元和风格不趋一格到了登峰造极。
基本上让我觉得是在受磨难励志教育。
我强烈建议大家要去看这部片子,这就像是登珠峰探南极一样,是体验我们这个大千世界的一极。
看了这部片子,你的人生将更完整。
最后 透露一个秘密,我和我朋友同时看这部片子的时候。。。
给看得胃痛了。。。。
看了半小时,实在扛不住了。
按了pause,上豆瓣,瞧一瞧这导演是何方神圣。
看了大家的吐槽,又好奇心起,于是又按play。
话说这片由游戏改编,真是不假啊。
配乐真正是不拘一格的。
剧情和特效神马的做得还真是游戏感十足,搞得我直想用鼠标框选屏幕上的怪兽啊。
另外,我非常想知道,给这片打了5星的,是哪些大神,对您的抵抗力仰视中。
这心理是不是太阴暗啦?
看过这部电影的预告片,觉得还不错。
了解这部电影的背景,是我喜欢的那种。
昨天,认认真真的看这部Alone in the Dark ,边看边叹息。
一部这么好的题材就这么被糟蹋了。
我不知道是因为导演差还是编剧差。
整部电影没有一点悬念,平淡平淡,没有高潮。
讲故事的手法是如此低劣。
没有任何技巧的讲故事,按理说这样更能使读者理解故事的内容,可惜的是就这样平铺直叙,他都没有把故事讲清楚。
黑客帝国或者cube那些电影虽然故事也比较羞涩难懂,但那是别人的风格嘛!
说白了,Alone in the Dark唯一的卖点就是故事的背景,很奇特。
因此,这部电影只要把故事讲清楚了,就不错了,如果能用点讲故事的技巧,再加点特效,那么就非常好了。
我不知道导演是怎么想的。
就算他的《死亡之屋》,那么垃圾的电影,也比这部好点,至少那部摆酷场景不少。
Alone in the Dark,除了那几只怪兽,就没有一点特效了......太令我痛心了,因为我也算个特效爱好者。
没情节,有特效,够cool,我就能喜欢。
更令我想不通的是Alone in the Dark中途居然穿插了一段完全没必要的床戏!!
这简直是在降低这部电影的品味。
导演已经没有自信到需要靠这个来吸引观众了?
床戏就床戏嘛,但是拍的一点没有那种情调,也没露点......(难道我看的是剪辑版?
^_^)关于电影的结局,我当时就想,这么平淡的电影,如果结局能非常出色,那么整部电影都会得到升华。
我也特别担心,千万不要是那种恐怖片(虽然Alone in the Dark算不上恐怖片)贯有的结局。
您就不能来点新颖的啊!!
结果,我吐了。
结局仍是那么俗!!
怪物从后面扑向以为逃脱生还的主角们,然后黑屏,剧终......其实呢,Alone in the Dark也有个非常吸引人的地方。
片尾!
这是我唯一一次把电影的片尾坚持看完的。
就在上段话我提到的那个词"黑屏"之后,片尾曲响起!
那个女声多么像nightwish的主唱啊!
高昂,穿透的女声!
一定是nightwish,一定是nightwish!
我坚持盯着一行行上升的黑底白字,搜索nightwish这个词。
到了最后,终于看见了:"WISH I HAD AN ANGEL"Performed by Nightwish
可能是进了这行的缘故,看电影时很分裂,再也找不到从前沙发上一窝五六个小时,看贾木许全集的快感,每次去买碟,都捡好莱坞最新上映的挑,去电影院也绝不会掏钱看什么《回家之路》、《24城记》之类——无他,进影院看片总要看点儿只有在影院里才看出来的东西吧。
这就叫视觉奇观。
看电影卖的可以是一个精彩的故事,可以是一段牛bi的长镜头,可以是一场激烈的打斗,甚至《暗夜骑士》里为了蝙蝠摩托车那个忽然360度后空翻的镜头,我可以连着看两遍!
所以当《孤胆义侠》出现时,尽管故事情节不够完整,人物塑造委实肤浅,可里面至少有三个兴奋点出现:1,我最喜欢的警察和怪物正面对撼那场戏,黑暗之中电子乐响起,就见光束般的弹道痕迹准确踏着每一个节奏在无边的墨黑里出现,怪物身影蹿越,40多秒的绝对堪比电子游戏场面的枪战,最后在怪物的呼吸中结束。
很爽啊(果然这个被截出来做了宣传片花)2,开始时,扮演《断箭》里的男演员克里斯汀·史莱特打怪物那场,想不到这厮居然打得那么干练,没有多么花哨的动作,简单的几下,但是他动作的正常时间和怪物使用的《黑客帝国》里的子弹时间,两种系统的嵌合,有不一样的效果。
3,还有故事的最后结尾,还是挺不错的,出乎我大团圆结局的预料。
烂番茄网站上这个片儿评分低,还是当年金酸梅奖,我想美国人民想必没来中国看过能上院线的片,比如《超强台风》之流。
因为按照商业片元素,有怪物有打斗有大胸美女还有床戏,《孤胆义侠》已经好看太多了……
去电影院看的,看的过程中只能苦笑,什么傻逼片子啊...回来一查,擦,几年前就已经出的片子,换个名字重新引进就TMD成大片可以来骗钱了
刚刚看了这部影片,让人相当失望啊!
克里斯汀也拍了不少烂片。
原作游戏应该算是大受欢迎的吧,拍成电影的效果是不敢恭维。
除了怪物CG做的还算逼真。
对于我来说最大的看点应该是里面的女主角。
也是《美国派》里凯夫那个可爱的金发女友,此美眉多年保持清纯形象未变,在好莱坞染缸里也算是特别了。
好日不进电影院,一进酒触礁了!
冲着场面,冲着特技去,但是....由始至终都想发笑。
不知道是不是资金问题,导致导演表达不了原来想要的效果,感觉很山寨!
就是它很想扮一部荷里活大片,但是很努力向上爬的蜗牛却在慢慢下滑。
所谓的大场面很搞笑,煞有其事,设备齐全,但看上去就是不顺眼,就好像现今小朋友的玩具,做得很真,你会惊叹它的仿真程度,但是一看就知道它是玩具!
最搞笑事部队的演员,神情很好,紧张两个字凿在额头上了简直!
看到他们神经兮兮那着重型机枪左闪右避,很过瘾,表演太夸张!
另外,也盛赞一下广电局的剪接,实在太有技术了,令这一部笑片增添喜剧效果,完全不知头路的场景转换,看得人发笑!
不知该说些什么
最不舒服的电影,不晓得是新世界的环境闷人,还是其他。反正,看完之后差点吐出来。
看完过后根本想不起来演的是什么
一般般
蠢疯了
太烂了。。。。。。看到一半居然放映出问题,没声音了,于是正好走出电影院。
05年的电影拍出了80年代低成本动作片的质感
太快餐~
不好说~
无聊至极
。。。
出场的时候我一直想知道英文“雷人”应该怎么说
经典烂片啊~真对不住清的生日
片子烂到了一种境界~故事无聊出了水平~但不得不说配乐Cradle Of Filth,Dimmu Borgir,Fear Factory,Dark Tranquillity,Nightwish全都是大牌~
3/28WD7#
昨晚出差,无聊看的央视六套,山寨的异形都比你好看...
乌宝一出手,就注定有一部游戏将遭殃……话说谁翻译的这破B名字啊,孤什么胆异什么侠啊
特效可以。一些镜头和场面拍的非常好,道具也不错,但是我居然现在才知道这也是一部游戏改电影。这也太不还原了。片尾曲居然是夜愿的歌。
唉。。。。
完全就是打怪动作游戏嘛,还弄得咋咋呼呼的,像恐怖片一样来吓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