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又如此强烈欲望给一部剧影评,哪怕是曾经为之疯狂到了顶点的《绝命毒师》都没让我又如此强烈的欲望!
Ps,主要也是因为文采太差。
老实说看到第一第二季我花了好几个月才看完,在无聊到不行的时候打开来看看,因为剧情铺张,感觉找不到重点,而且感觉节奏慢,剧情平淡,并没有吸引我的地方,看在那么高的评价的面上把已经弃了三个月的剧重新拾起,庆幸因我无聊的生活让我没有错过 这么好 的美剧。
此剧涉及人物众多,从点到面铺得很广,到第三季我才勉强里面得人物都对上,涉及得人物之多可能是我看这么多美剧最多的一部,光死去的人都比人家某些剧包括群众演员在内的所有演员要多,比如刚出的《机器之心》,每一集都是绕着两个人加一个犯罪分子拍。
再说此剧的建筑背景以及音乐背景都很符合那个时代的气息,画面的剪切也很完美,总之这个剧从各个角度去看都是一个比较完美的剧。
再说剧情发展,首先很有特色的也很还原的描述当时社会黑道横行的背景,一个不小心一个不留神甚至一句话就可以至你于死地,警察受当地黑帮控制,整个政府乃至整个社会都是黑道的天下,但很多又是不和一般剧情的常理,比如里面几个人物,从一开始我就认为James会成为N叔的接班人,至少也是二把手,N叔要杀他的时候我以为只是吓吓他,他的死让我感到非常震惊,还是很佩服这个编剧的说。
还有owen,一开始是一个比较让我讨厌的角色,当你慢慢喜欢上他的时候,编剧再次让你心碎,他的死也让我很出乎意料。
然后第四季的半脸哥,从一开始我都不敢正眼看的人,他的死其实是有征兆的,车站的离别以及他说的那些话,感觉他这次回不去了。
他最后来到他第一次与妻子过夜的海边桥底,最后在美满的梦中平静风死去,他还看到了自己受伤前的样子,感觉这一刻什么都已经不再重要了,这一幕是整个剧让我最心碎的一幕。
差点流泪了。
这是起初我怎么也预想不到的。
主角N叔我没什么说的,最佳男主非他莫属。
掌控整个大西洋城,甚至可以说他是整个犯罪网络团体的核心,他被追杀的时候整个大西洋城都乱了。
如果这个团体离开了他,估计整个网络的运作都将瘫痪。
他的弟弟eli可以说对他是羡慕嫉妒恨,他的成就,他的地位,让已经失去社会地位的Eli对他只能言听是从,他爱他,也恨他,在儿子和哥哥之间,他选择不让儿子进监狱而背叛哥哥,N叔用枪指着E的时候,我感受到N叔心里的纠结,鉴于之前感受到的编剧的狠心,我估计E的寿命到此为,没想到编剧还叔笔下留情了,这剧太波澜起伏了。
看得我真叔过瘾。
想说得太多反而不知道该说什么,就先到此吧!
写得很乱,不喜勿喷!
《大西洋帝国》这部剧未来的命运如何,现在不好判断。
只知道若按照历史线索推进的话,按照此剧目前差不多一年(注:剧里的一年)一季的节奏,如果能拍到禁酒令结束,拍上十季也是可能的。
有人把这部剧与《绝命毒师》《纸牌屋》等剧目比较,只想说其实这样的比较意义不大。
当然男主均为中年腹黑男算是一个线索。
但如果看此类美剧较多的人便能看出《绝》和《纸》这类的美剧在精心的制作基础上,其编剧思路大体还是遵循了美剧的一贯套路——快速推进剧情,以及波折不断。
而《大西洋帝国》却并不着急这样快速推进,这在第四季上尤其明显。
《大西洋帝国》是近几年做的最精致的美剧,在庞大的故事线索中,没有一个人物是多余出现的。
正应对了契诃夫那句:如果故事的开头出现手枪,那在结尾前就一定要发射。
而且,此剧的潜台词非常高超。
同为腹黑,纸牌屋的复仇是及时的,带有得意的快感,而大西洋则充满了耐心,一求最后总爆发的震撼。
而也正是这样的特点,注定观看此剧的人数将随着每一季的推出而骤然递减(看豆瓣评分人数就明白了)。
而国内视频网站也就自然不会引进这个剧了。
没挨到最后一集,Gillian就要落幕了,最后的挣扎,与崩溃,无不让人动容。
童年的不幸,遭强暴,十三岁就养了孩子,孩子长大了她继续在妓院干活, 唯一的依靠是自己的儿子Jimmy,所以她想他快快长大成人,成领导者,她的苦,她的希望,她的寄托,都在Jimmy身上,他们知心到Jimmy什么话都跟他老妈说却对自己的老婆形同陌路,Jimmy是个重感情的人,在种种杀戮中,在不断上位成为领导者后,他却迷茫了。
成功来得太快,自己能力不够或还没准备好,结果往往是悲剧。
后来他确实长大了,也慢慢了解了自己的内心,想挣脱开这恋子的母亲,可是更在意血缘关系对他曾如父如母的Nucky没有选择原谅他。
他的离去,对他母亲会是怎样的打击?
经历过无数大风大浪风采依然的Gillian,没有了儿子的依靠,唯有靠自己了,毕竟,活着本就是一笔巨大的资本。
在准将留下的大豪宅里直接干起了自己的老本行-开妓院,把自己的孙子放在楼上,她享受着当老板娘的风光,可还得为装修老房子短资金发愁,合伙人不搭理,生意惨淡,跟孙子(也是她以为的儿子)关系越来越疏远,又陷入与一个暴黑老大的纠葛中。
房子的归属权得有个定数,才能解决以上部分问题。
她再次发挥自己的魅力,以为找到了有Jimmy影子的人可以继续依靠,没想到对方只是个混混。
“我觉得有点油腻,想去洗个澡先。
”-她心里已有答案,不能为自己所靠,只能为自己所用了。
她杀害那一年轻男子时的狠毒与镇定,让人心里发冷。
可以设想,她多么努力赚到的当下,绝不可能白白放弃。
作为女人,她已经有了过人的胆识与智慧,甚至敢于为自己的未来与Rosetti抗争。
可是世上因果相报,自己种下的孽,就得亲手还。
又一次,以为终于遇到了真正关心自己爱自己的人,对方甚至跟她求婚了,她也梦想着放下这边的一切,跟情郎远走他方重新开始,她的生命,还可以再绽放,没想到这其实是个狠心的结局。
她再次梦碎。
如童年时被老男人强暴,还年华正茂时儿子离去,她一次次的努力……不过是为了求生,给自己找幸福。
Gillian的经历,悲哀又让人心痛,她的勇敢与智慧,让人着迷,她的上进与努力,让人深思,可正如我们无法改变自己的出生,不小心走错的一小步,也就迅速决定了自己的命运。
首先主角是个人非常喜欢的兔子哥Steve Buscemi ,从柯恩兄弟的小配角,到空中监狱的变态杀手,兔子哥没有浪费爹妈给的那张老成的脸。
编剧也是金牌编剧,黑道家庭的写手,写的也是他的主攻方向,黑帮,尤其少不少意大利的黑手党们。
20世纪初的禁酒令的确肥了一帮走私犯们。
但若非私人也走水来获利,象现在国家来把关,肥的又何尝不是那帮公职人员们,始终是时事造英雄。
有暴利的地方就有风险。
从第一季开始,我们的兔子哥就开始走上了孤家寡人的不归路。
先是之前提拔他起来的准将,然后是手下得力干将汤姆,本以为可以信任的女人也背叛了自己,再后来亲弟弟也做自己的对头了,以至于这季兔子哥最后一集也萌生退意,对理解他的女人说,想不干了。
权利与金钱的颠峰本就只有少数人能到达,当他们踏上顶峰时回头或许才会发现这一路的走来,为了单一目的所牺牲的人和时间是否值得?
当然黑帮间的争利只是本剧的一个小面,更多的是那个时代人们的生活写照。
黑人社区的冰毒传播,剧院里的白人专用座,一战后归国的战士们迟迟融不进当时的社会,禁酒专员的堕落,小城市的官员纯粹是黑帮的马仔等等社会百态。
至于我们的面罩哥,可能大家看完最后一集最后一段面罩哥回家那一场景都快心碎了吧。
继人见人爱的汤姆后,只有半脸的面罩哥也走了,真是帅在美剧只是个笑话吧,活下来的只有心狠手辣的人。
说实话,面罩哥也不容易,跟汤姆是死党,然后又爱上了不能明说的汤姆老婆。
好不容易等爱人们都挂后,想安安静静的养大小汤姆时,再遇上爱自己的战友女儿。
最后当然不可能是happy ending,当然原著真的太多人物线索了,听说下一季就是最后一季了,真的有点可惜。
或许那个无法无天的年代勾不起当下美国人的兴趣,却对我很有吸引力。
因为当下的政治社会环境也是同样的混乱状态。
当第二季一出场的时候,我就知道面具哥是一个狠角色,当时想着的剧情是面具哥和吉米可以一起当努基的手下,那是多么美好的场景,可惜,事与愿违,编剧没有按照我想象的那样发展下去,吉米在后面被他的爸爸准将给忽悠,变成了吉米的对头。
其实吉米的内心是善良的,并且非常想得到努基的认可,而努基也一直以自己的方式帮助他,当努基亲手杀死他的时候,努基最后说了一句话可以表明,“you had everything”,努基尽自己所能给了吉米所有,可惜,吉米的家庭是一团狗屎,母亲是个阴险的biaozi,父亲是个极度利己主义者,对权力有着极度的渴望。
吉米最后成了利益较量下的牺牲品,吉米从来就不是一个当管事人的料,他自己是知道的,可以他没的选择,他的母亲不顾伦理道德和他xx,他的老婆是个双性恋和一个嬉皮士,天天天真的想着去巴黎画画,然而,那不过是照相馆夫妇为了自己的私欲它给他们描绘的一副美丽的画卷而已。
其实并不存在什么欣赏她作品的商人,她的作品其实一文不值。
当准将在病床上用苍老的双手握着吉米的手说You are a good kid,其实吉米的结局就已经注定了。
He was a soldier。
注定要死在权力斗争的战场上。
两个士兵,一样的结局,可是他们的人生确不同,吉米有着Family,可家人们却并不爱他不能理解他,给他美好的童年,她的妈妈真的非常的自私,想着一直把儿子控制在自己手心里,去大学看吉米,就是为了说明这一点,努基之前一直说吉米应该好好的读书,读完书有一个美好的前程,相信吉米之前也一直是那么想的,可他的妈妈却亲手毁灭了这一切,亲手,和老师xx和她xx,无时无刻不在告诉吉米,那一切都不属于他,他是逃不脱她这个家庭的。
其实吉米在那一刻已经死了。
而面具哥却不同,他梦想着拥有一个家庭,可是却无法拥有,战场上的伤给他留下不不可磨灭的伤害,所以当吉米和他说你会有一个家庭的时候,他反问吉米,你为什么嘲笑我,他觉得自己注定是一个士兵,是不可能拥有家庭的永远不可能,所以他才会问吉米拥有一切是什么感觉。
当吉米死了之后,面具哥一直在照顾汤米,想给汤米美好的人生,可他的妈妈,却是个是个彻头彻尾的混蛋,让他在妓院里面长大,让他成为她的自私的工具,当吉安娜看到面具哥和酒柜的女儿的合照的时候,她说那是不可能实现的幻想,吉安娜就是个混蛋,她无法拥有的东西,她也不想别人拥有,她要亲手毁掉她,她要让别人和她一样,承受这个世界的黑暗。
真是操蛋。
发现这个事实的面具哥愤怒了,他下定了决心,要给汤米一个家庭,一个完整幸福的家庭,他单枪匹马冲进准将家救下汤米,他为了夺回汤米答应为努基杀人。
当法院判决下来的时候,面哥去执行任务的时候,他手抖了,我想那一刻他的脑海里应该浮现了出了这么一个画面,酒柜女儿、汤米、她姐姐、姐夫和他在一起......Richard Harrow, He was a soldier.
1. 这集的关键人物是谁?
我觉得是探员,他做窝囊废穆勒太久了以至于我有时候都想不起他本来的名字,这货演技不错所以在今年的大片超人里演大反派,大家有没有觉得这货适合演的型和冯远征有没有点像,都是忍辱负重一朝爆发特别变态那种?
尤其是他崩了那三个前同事之后站在那用舌头舔血的那个镜头。
他终于彻底放下了之前的一切准则,信仰,正义感,所有的所有现在对他来说都是Shit,他现在只想赚钱,想做任何他想做的,不想再忍辱负重的过下去了,这么看来也只有投靠Al才能满足他的需求了。
2. 歌女完美的诠释了红颜祸水这个词的含义,邪教主跟她演对角戏那段都把我看蒙了,这俩人到底有什么过去?
以至于歌女挨了这么一顿暴打之后居然还这么死心塌地的相信他?
歌女到底是什么目的?
是真单纯还是玩苦肉计?
真心看不懂……而朝琪也验证了一句俗话“老房子着火-没救了”,如Nucky所说,他有妻子,有孩子,女儿眼瞅要结婚了,还跑出来找小三,最关键的是为了小三连女儿的亲家母都不见了,然后紧接着还要发动一场战争,但我觉得Nucky不会不管他的,即使本来不会,后面编剧也会给他个理由的。
3. Gillian和那个男人,抱歉我忘了那男的叫啥了……他最后那个电话也很有疑点啊,而且从最后Gillian和他的拥抱也能看出来似乎Gillian也感觉到了什么。
4. 堂堂AR怎么混成这样了……而且他前几集不是还花了不少钱在玛格丽特那买了些类似理财的东西?
还见了玛格丽特一面?
只能等着编剧揭开伏笔了。
Nucky抛弃Mickey,够冷血吧。
5. 半脸的婚礼,是这部黑暗的剧唯一温情的地方了吧。
这小子绝对是个受,还好姑娘够勇敢,长的也行。
而且他俩在屋里确定这事那段,看半脸的演技,先是咽唾沫,然后鼻头各种抽动,后面脸都扭曲了,激动的啊,然后说YES,笑死了。
但是他不可避免的还是会走上黑暗的路,过刀口舔血的日子。
不知道Nucky最后给那老板娘的电话是啥意思,总不会要派半脸和老板娘搭档吧?
但是至少做个保镖应该没啥问题。
还有很多伏线,比如Tommy的归属,Eli到底是哪边的,不拿出来单说这里就不说了。
最后,这集有一个镜头我非常喜欢:迷雾中,半脸去找Nucky,然后远景,两个人对望,特别有感觉。
如果做一个“2013年你最喜爱的美剧”调查,得到的结果排名应该不会太出人意外:大卫·芬奇与凯文·史派西联合打造的政治惊悚剧《纸牌屋》,文斯·基里根的"逆袭"之作《绝命毒师》,甚至那部高收视与差口碑齐飞的《穹顶之下》,都可能出现在这一调查问卷的榜首。
当然,还有律政剧《傲骨贤妻》、恐怖系列剧《美国恐怖故事第三季》,美国主旋律《国土安全》,如此等等。
是的,这些美剧,都是遵循传统美剧模式创作的刺激好看的剧集。
为了好看,就难免在剧情安排中出现硬伤,或者人物性格转变过于突兀,或者故事本身经不起推敲,漏洞百出,总之,难免要被美剧迷们所诟病,但诟病毕竟证明你还在受人关注,说明别人还对你心存期待。
可如果一部剧集,走到中段,几乎到了无人问津的程度,这多少还是有些悲哀。
不过,这并不妨碍我把它评为2013年的美剧最佳--由HBO推出的《大西洋帝国》第四季。
说它无人问津,当然是相对于中国而言,毕竟HBO作为付费电视频道,在美国本土还是有相当数量的订阅用户,收视率并不是这部剧的唯一指标。
美国的情况,没有详细数据统计或舆论评说,但在中国,这部剧在观看人数上呈现出了明显的"高开低走"局面,豆瓣网的统计数据上显示,该剧第一季(2010年)有1万以上用户评价,到了第四季(2013年)已结局一月有余,评价人数仅仅1500人。
当然,如果横向来看,这部剧第一季的中国观看人群,比起《越狱》、《迷失》、《24小时》来说,简直是小巫见大巫了。
1.《大西洋帝国》为什么不太受欢迎?
《大西洋帝国》虽然名为"大西洋",但这一地域限制却不能涵盖此剧的野心。
它分明是要表现美国禁酒令时代的黑帮发展、政治内幕,它试图去刻画这一时代的全国性犯罪网络是如何形成、运作的。
也因此,时代格局之广,故事容量之大,叙事线索之多,注定是一部"烧脑"之作。
这就轻而易举放弃了那些秉持"看剧图放松"心态的人了!
剧中主线人物基本都有历史原型,这又限制了剧情的发挥,比如,不能为了剧情的刺激而轻易"谋杀"掉一个历史人物,毕竟人家不同于我们的各种抗日神剧,是要在尊重历史事实的基础上去做戏剧的虚构。
最后,恐怕就是该剧的基调了,这部剧中你很难发现一个寻常道德意义上的"好人",就连被国内观众一直看好的"半脸哥",除了在第四季季终时,因为有了感情牵挂出现杀人失误,在此前剧情中,以杀手身份行凶时,是如此高效、如此镇定。
更别说心思缜密、利害算计得清清楚楚的主角纳吉·汤姆森。
这部剧中的每个人物都在这个机会主义的世界面前打着自己的小算盘,区别只在于有的人看的更远,于是幸存下来,有的人势单力薄,被陷害被谋杀。
故事的基调是灰暗沉重,令人压抑,而剧情的"刺激"在这样的剧集格调下,反而被稀释了,或者说变得不那么重要了。
然而"不那么重要"恰恰也是大多数观众不买账的理由。
2.从"大西洋帝国"中看什么历史,当然是第一位的,也是最直观的,这方面已经有太多人谈及,而且此前有关禁酒令题材的影视作品也有不少。
在这里,主要想从叙事的角度谈谈《大西洋帝国》的高明之处。
本季中,管家艾迪之死,被多数网友评为最受感动的一集。
艾迪在前三季中基本是以打酱油的身份出现的,台词少,且表现出的是一个卖萌的卡通形象,在本季中,在他向纳吉抱怨自己不受重用时,纳吉把生意场上的重要任务委派给他,在本要大展拳脚的时刻,却被FBI注意到,并抓住了他的把柄,以此要挟他出卖纳吉。
来看看这一集编剧的高明之处:伊莱的儿子因为谋杀同学被捕,纳吉去学校救出侄子,并告诉他只有家人才能值得信任,这一幕与艾迪被捕,最后又被迫供出纳吉罪证形成了鲜明的互相关照,然而,随后编剧却又推翻了这一关照,转而以艾迪之死,客观上"拯救"了纳吉,同时从戏剧效果上又对纳吉的那句话带来了生动的讽刺效果(让纳吉相信一个人太难了),而且以艾迪忠诚服务纳吉十几年来看,他以自杀谢幕又丝毫不觉突兀,因为"忠诚"毕竟是他安身立命之本,丢了基本的职业美德,他已无颜再见纳吉。
类似于这样的桥段在第四季中不胜枚举。
这是一部电视剧中的"电影",沉稳、大气,不以推动剧情而扭曲人物性格,每一个人在这部剧中都起着或大或小的作用,绝不拼凑。
在庞大的故事线索中,没有一个人物是多余出现的。
正应对了契诃夫那句:如果故事的开头出现手枪,那在结尾前就一定要发射。
而且,此剧的潜台词非常高超。
同为腹黑,《纸牌屋》的复仇是及时的,带有得意的快感,而大西洋则充满了耐心,一求最后总爆发的震撼。
这部剧未来的命运如何呢?
现在不好判断。
只知道若按照历史线索推进的话,按照此剧目前差不多一年(注:剧里的一年)一季的节奏,如果能拍到禁酒令结束,拍上十季也是可能的。
谨以此文纪念《大西洋帝国》第四季,谨以此文期待《大西洋帝国》第五季。
大西洋帝国第四季就这么结束了。
看起来似乎是完全的结束了。
Nucky跑去迈阿密,准备和半老徐娘去古巴,至少他自己是这么说的;Eli跑去了芝加哥;Chalky接管了他导师的队伍,与歌女一起处于半隐居状态;Narcisse成了FBI的卧底,暂时也掀不起什么风浪了;但是这样的话大西洋城不就权力真空了?
谁来接管?
Al正式接管Torrio的生意,虽然我一直怀疑那个冲锋枪队是Torrio派的,而那个杀手是Al的人;A.R.似乎淡出了黑道,开始玩金融了;Gillian坐牢,Tommy的抚养权争夺到此为止,还有Richard Harrow,半脸,死了。
其实很容易理解编剧这么写的意图,Jimmy这条故事线自从第二季末Jimmy死之后就一直很难维持,主要就剩下三个人物,Gillian, Tommy和半脸,编剧得想办法让这三个人融入Nucky和新对手们的故事中还不能太突兀,估计终于受够了,于是在这季结尾一了百了。
只是正如评论中所说,这部剧中唯一一点美好也消逝了。
他从在医院里与Jimmy见面开始出现,并以一杆狙击枪成名,在第三季结尾单枪匹马救出Tommy达到个人顶峰,最后又死在了这杆枪上。
似乎全世界的编剧,作家,写手们在这件事上的观点是一样的,那就是杀手不能动感情,想想我们从小看过的故事,最后动了感情的杀手,没有一个有好下场。
之前他喜欢Ange,但因为是Jimmy的老婆不能做什么,现在有了自己的老婆,家庭圆满,甚至有了某种意义上说自己的孩子,有了牵绊,握枪的手就抖了。
他杀人的时候很冷酷,但其他时候却又单纯到不行,他游离在斗争之外,却总在关键时刻成为奇兵。
他要是一枪崩了Narcisse多好啊。
其实我并不擅长写那些流畅的,华丽的文字,那就以一句话送给半脸并结尾吧:Old soldiers never die, they just fade away.
似乎还是继续铺垫……难道全要等到最后两集一股脑的爆发吗!
简要总结:1. Chalky的叛变下属终于死了,这货一直以来长的就是一副恶鬼相,死之前最后的一句话还挺喜感,当然也可能是字幕组的功劳:“搞毛啊?
你这贱……”2. Knox还是一如既往的贱,只是不知道Eli会不会上钩啊!
应该不会吧?
这货第二季已经叛变一次了,不会再叛变吧?
再说他也做过警长,知道这些所谓的“承诺”都是些什么套路。
3. Chalky这集真心牛逼啊!
让我想起了第三季结尾他和Nucky并肩作战的样子,而且形象也一下子丰满了起来,看来歌女应该是跟他一条心了,后面就等着看俩黑人老大火并吧。
4. 老板娘和Nucky的对话笑死了,难得看到一个Nucky搞不定的女人啊!
5. 原来装逼大王还是个文学爱好者……然后戏写的还不怎么样……这集的关键在于William,看得出来Nucky对他寄以厚望,把他安排到了市长的办公室,让我想起了前两季的主角,曾经像Nucky亲儿子般的人——Jimmy Darmody,希望William最后不要背叛Nucky,同时成长为真正能让Thompson家族回归荣耀的那个人。
2023.4.26三刷完成。
上一季的结尾,Nucky摘掉了胸前鲜红的康乃馨,从此混入人群,打算退居幕后,这一季的结尾进一步让步,打算金盆洗手了。
特别喜欢这种逐步推进的人物成长史诗,不只有年轻人成长,老一辈也有成长。
这一季最惋惜的两个人是Eddie和半脸,我想我会永远想念他们。
Eddie多可爱啊!
他曾经以忠诚为自己的立身之本,第一次破坏后,他在Nucky这里找回,第二次破坏后,他选择了自尽。
有一个细节,就是Nucky给他看了自己两只袜子颜色不一样后,Eddie自尽前,仔仔细细为他把所有的袜子搭配好整理好。
父子与魔王的故事真心浪漫,听得我都要哭了。
之前以为半脸失手是因为心有所系,三刷之后再看,他的失手是不可避免的,不能否认,他的枪法还是很准的,但Chalky女儿不适时的闯入瞄准框,才是他失手的重要原因。
他最后仓皇出逃,躲在木板路下孤零零的死去,或许是想为自己赎罪吧?
他是个杀手,却是我见过的最有温度的杀手。
虽然我是挺喜欢“所有人都注定得不到幸福”的悲剧故事,这一季里,“所有人都得不到幸福”做到了,可是没有了“注定”。Jimmy那样史诗般的死去,留下的却是为了悲剧而悲剧的故事线,黄金单身汉毫无铺垫的成了私人侦探,半脸刚刚开枪女孩的头就凑了上去……哎,敬管家和半脸
打得好,真TM逼的解气
这一季 对其三部来说是不合格的 但是看到最后一幕 半脸人就那样躺在海边 真的好难受
好失望,前边一直感觉剧情拖沓,好多无关紧要的,尤其是侦探调查吉利安,但看到剧透最后一集拯救了全季,看完最后一集,Richard竟然犯了如此错误本来以为会是一场教父般的复仇
拖拉
这一季的剧情实在是让人不满意,主角没什么光芒,配角的废话戏又太多而且最后都是废柴结局,但就算这样这片子也仍然值得看下去,期待第五季吧
这季的剧情真的有点狗血了 呜呜呜呜
理查德·哈罗就像《星际牛仔》里的斯派克,一只眼望着过去,一只眼望着现在。双眼合起来所看到的,就是自己未来死亡时的模样。命运,有时彰显为一把发抖的步枪。搭火车回威斯康星的乡间小屋是那个男人带入黄泉的梦。他最后闭眼的地方可以听到潮汐声。
年度最佳电视剧!没!有!之!一!权利的游戏比起这个来简直跟他妈过家家一样啊!最后那个镜头看得心都痛了,血色婚礼没这种感觉,布罗迪绞刑也没这种感觉,第一次有种为了一个人物弃剧的想法。。这一季在希望与背叛当中,太多不该死去的人走了,而更多不该活着的人苟活了下来,这就是血淋淋的世界。
慢慢走下坡路了
刚看完《堕落街传奇》第一季,里面出现的女角色不如《大西洋帝国》里的好看,无论颜值还是身材都不是一个等级,站街女太低端了。看的人越来越少了,评价的人越来越少了。这些人都放弃了吗? 海报有老照片的感觉。史蒂夫·布西密,怎么看都不顺眼,他演的角色也不讨人喜欢。Alma真贱,死的时候还在说谎
Nucky还是干掉所有隐患再退休吧......
最讽刺的一季
装逼的典范
farewell daddy blues
最后一集收网太漂亮,叵测的混沌与笃定的宿命交织在一起,满是无力;可惜之前的铺陈有些乱,故事展开,人物增多,主干连着众多旁支,想面面俱到,却好似拆东墙补西墙的慌忙,尽管制作精良,但还是让人有些困倦。
感觉编剧不如以前那样能控制 节奏了
每季首先有一个“怪物”要来跟你抢地盘,然后把你欺负的很惨,接着你又通过各种手段去还击!中间会有各种热血的战斗,卑鄙的背叛,可人的小妞等着战斗,最后一个不是那么完美的完美结局!本季大怪纳西兹博士!主角朝琪!
这一季是四季中我最喜欢的一季,因为足够悲伤,足够不圆满。不同前三季努基摆平一切麻烦,继续统领手下掌管大西洋城,这一季的结局就更加失意,剧中每个人都失去了生命中最宝贵的东西,仿佛暗示了曾经纸醉金迷的大西洋城即将要风光不再。尤其接受不了最后半脸的死,非常心痛。
太水了,一共12集,黑人大姐唱歌的镜头就得占两集,管家跳楼酝酿了两集,吉莲摆明了被人骗起码也占两集,一半的时间就这么磨磨唧唧的水过去了。而且情绪没有并没有升温,莫名其妙就爆发了,如同第三季末的反转,还有半脸莫名其妙不会开枪了。跟佛罗里达大姐莫名其妙有了感情煲电话粥说要退出江湖,芝加哥那边铺垫好几集能调和al冲动情绪的frank突然就扑街了。一切都虎头蛇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