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PTU,第一部的记忆还是挺深刻的,银河映像的片子,想记不住都难。
多线索,多人物,以及一个宿命式的结尾,太喜欢这种电影了。
在看“同袍”之前,还上当下了一部“PTU2”,当“同袍”看的,其实是“PTU:警例”,“PTU”四部电视电影之一。
虽然是电视电影,可都是原班人马,除了不怎么打枪,情节和人物还是一样的棒。
相比之下,这部正宗的大银幕续集,就有点小小失望了。
就系列基本的情节和人物来讲,本片不算很差,也突出了“同袍”的主题。
一群在追逐权利中渐行渐远的曾经的战友,在外力的压迫作用下重新团结起来,找回了同志的感觉。
这道理跟打江山,创业之类是一样儿一样儿的,人的丑陋本性。
影片的内在都不错,可是外表太差了。
因为情节需要,大段时间是在山里面,光线实在是太差,影响观看。
其次,影片的节奏感也不如前作,铺垫的太多,爆发点太少。
其实一贯看银河片子的人对情节都能猜个大不离了,都憋着看高潮呢,中间实在是没必要铺垫太多,更何况为了突出“同袍”之谊,特意拎出了一条跟主线无关的支线,实属多余。
结局放在天主教堂,还放圣歌,还写“世界和平 天下太平”,这也太象征意义了,够喜欢解构电影的同学分析一阵了。
罗永昌毕竟不是杜琪峰,也再次证明了续集的不可靠。
跟银河的其他片子一样,内地公映版被剪至81分钟(也有记者看片会是75分钟的版本),估计把所有宿命论的情节都剪了。
同样的票价,我们愣是比香港同胞少看10分钟啊,哎,能骗多少是多少吧。
看之前就搜到评论说“最接近”
看完了觉得还行,“无惊无险又到五点”——就类似国家机关的工作,没有太大的过失,就可以了。
现在出差的这家国有公司就是这样:)什么公司?
ask me!整部片子只能说是没大的穿帮和失误,小问题也还是有的。
比如,明知有匪徒在山上干嘛派肥棠一个人开车上山?
被轮胎砸中头的匪徒,有必要把轮胎扛上山找他算账么?
看到后边,当三拨PTU全部误打误撞集中在一起,围捕教堂里的匪徒时,心里开始赞叹编剧前段的巧妙。
这样的想法没出多久,就被巨大的失望打击了。
七八个全副武装穿防弹衣的PTU(一把m16、一把雷明顿、其余点三八转轮手枪),对付窝在四面有窗的教堂里的4个匪徒(一支乌兹、三把手枪),居然让他们毫发无损?
墙上弹孔都没几个?
最后的败笔:让一帮匪徒在圣母像面前(近景虚化)举手投降·····哎
我觉得人家杜琪峰的PTU给糟蹋了 为什么名字取一样的 手法用一样的 风格一样的拍 明知道会让人看出来差 还要拍呢
这是我看过的《PTU》系列续集里最好的一部,它有独特的性格和气质。
电影一开始就营造了一个敌对的氛围,当然不用往下看也能够猜到最后的结局肯定是两方握手言和。
从机动部队进入山区后,电影就好看起来了。
这样的迂回和反复的镜头切换让人充满了紧张感和期待感。
和杜琪峰的电影类似,最后的枪战让人觉得过瘾和刺激。
而且是静态的。
电影中,山里那个小房子和通道,以及那个天主教的村落,还有不断的写着“世界和平、天下太平”的老人,这些元素让这部电影好看起来,也从几部续貂的臭作中脱颖而出。
这个片子下载很久了,一直没有看。
今天偶尔有空就看了,完全是因为这个片名中有PTU。
其实大家看了就知道了,同袍和PTU除了那些演员外,就本质而言其实没有任何关系。
(当然,本片很多主创都是银河映像的老班底,多少会带一些影响进来。
)看了以后有点感想,随意说两句,不是很严肃的想法。
罗永昌之前的片子我都没看过。
只就《同袍》来说,他的场面调度和节奏的控制我觉得都有问题,直接导致91分钟的片子却让观众觉得观影时长漫长无比,全片都只见一帮人在树林里走来走去,很多原本可以出彩的细节都很可惜地被浪费掉了。
电影故事的基础还好,剧本有一些问题,但最大的问题还是出在导演的控制上。
单就最后一场教堂枪战戏来说,场面调度装神弄鬼,而节奏实在是只能用“拖沓”来形容。
一场枪战戏被拍成这样拖沓,也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我可以理解大家打半天没死一个人,毕竟是打算进内地的片子,所以一定要“以和为贵”。
但既然这么打算了,那么能不能在合理性和逻辑方面稍微下点功夫呢?
既然你不打算作吴宇森,那么每一枪都要有设计感,不能像现在这样一顿乱枪之后,连基本的空间关系都没交代清楚。
教堂的空间虽然比较局促,但也还是有场面调度的空间的。
而本片在这块儿做得只能说是遗憾了。
我觉得问题可能主要出在视听语言上。
说实话,全片整体的画面感觉更像是电视剧而不是电影,缺乏大银幕的空间感和气势。
本片虽然是小片,故事小,人物少,估计资金也不会太多,但电影就是电影,在基本的视听语言上还是要有电影化叙事的追求。
这部电影我没在电影院看,但以我的感觉来说,我估计在电影院看的感觉也不会相差太多,还是有电视剧的感觉。
这个问题的成因就很复杂了,不单是场面调度的问题,是很多地方综合起来造成的。
不管是想要学杜大炮还是要故意和他有风格上的差别,也不能像现在这样,动不动就玩画面造型感,基本属于不伦不类的感觉。
造型感的前提是要有节奏感,不管是内部节奏还是外部节奏,才能有摆造型的空间。
现在经常是大家乱打一气之后,忽然在一个莫名其妙的节奏点上停下来玩造型感,那种感觉实在是别扭的不行──观众刚被枪战戏调动起情绪和关注度,然后影片忽然来了一个停顿,观众一下子就被卡在半空中,上是上不去了,下也是下不来。
现在的音乐节奏、故事节奏和画面节奏全是拧着的,感觉是导演对这方面的处理有些随心所欲,没看出来有任何导演意图或者统一的美学处理。
关于内部节奏和外部节奏冲突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女警官让下属护送居民下山那段,女警官要去支援森哥,让下属带居民下山,下属很感动,掏出子弹递给女警官,女警官很感动地看他一眼。
这段戏从节奏感上来说就是完全脱节的,不但时间很长,而且眉眼传情,全然不顾背景上传来的枪声,很有点早年内地电影中交党费的感觉。
我能理解导演想在这里交代人物关系的转变,强化叙事的努力,但是这个情节就是内部节奏和外部节奏都不靠谱的典型例子,那边打的稀里哗啦,以一挡四,这边拿个子弹还想好几秒(有什么好想的啊?
),最后还要靠眼神和肢体语言来完成交流,这时候的“慢”就不是节奏而是拖沓了。
对于观众来说,观众的情绪还沉浸在那边的枪战中呢,这边就硬拽着观众去琢磨这边的人物关系,同时节奏感还要马上从刚才的枪战戏感觉转换到细腻的人物内心戏感觉,实在是刹车有点猛,不但理解不了导演本来想表达的人物情感转变,还耽误了那边枪战场面的节奏。
本文完整图文影音版见:http://i.mtime.com/wzcjojo/blog/1875561/从《PTU2同袍》看银河映像的“老天爷”形象转变听说当年之所以有《PTU》第一部,是因为杜琪峰觉得PTU巡逻的样子拍出来很帅。
形式先行,之后才有故事。
结果《PTU》的确符合杜琪峰的初衷,任达华们活脱脱成了制服诱惑的男模,帅是帅呆了,可是故事情节在银河映像的作品里绝对不算上乘。
这些年,银河映像似乎越来越迷恋于对形式的追求。
《PTU》之后,《大事件》面世,形式再上一层楼,开头7分钟的长镜头枪战搞足噱头,可惜后面的一个多小时的正餐倒全成了这7分钟开胃菜的累赘。
后来有了《文雀》,从摄影到音乐到无数有趣的小细节,可以说杜琪峰的手法越来越完美纯熟,可是故事到哪去了?
我很喜欢《文雀》,可是后来能回想起来的都是碎片而已。
不过杜琪峰亲自掌镜时,镜头总有种魔力,让人很容易原谅内容的单薄。
而《PTU2》显然缺少这种魔力。
就拿枪战场面来说,银河映像的枪战从来都是追求写意多于写实,到了《PTU2》这里,罗永昌似乎也想写意一把,于是让任达华、邵美琪在枪林弹雨敌众我寡的紧张时刻惬意地丢头盔丢弹夹,本意是想彰显同袍间的情谊,效果却十分刻意矫情,以至于《枪火》中那种凝练于枪战中的兄弟情谊在《PTU2》的枪战里看起来倒更像是80年代国产主旋律电影里同志间的革命友谊。
我不喜欢《PTU2同袍》,不过看完它之后,忽然发觉杜琪峰、韦家辉、游乃海等一干银河映像的核心头脑们从来就没有放弃过对命运真谛的求索。
这似乎是一条贯穿银河映像创作始终的暗线。
纵然不是每部作品都涉及,却时不时就要拿出来探讨一番。
这是银河映像的终极问题。
银河映像眼中的命运是什么?
命运既不是尽在自己手中的一厢情愿,也非托付给天主安排的西方式信仰,而是东方式的冥冥之中自有天意。
09年,《PTU2 同袍》,苍天有眼。
本来一群无头苍蝇般乱窜的PTU在老天爷安排下鬼使神差地神兵天降,齐刷刷出现在悍匪面前,瞬间扭转局势。
在银河映像的影像里,这可不是老天爷第一回睁眼了。
07年,《跟踪》。
就在匪首在漫天大雨中行将逃脱之际,老天即时显灵收雨,好让狗仔队重新锁定目标,力挽狂澜。
而这部电影的英文名,索性就叫做“Eye in the sky”,“苍天有眼”。
03年,《PTU》第一部,各怀鬼胎的几撮PTU也是在老天爷安排下鬼使神差地神兵天降,齐刷刷出现在悍匪面前将其乱枪打死。
之前数十分钟多条线索不遗余力地铺陈,最后看来只不过是给这场老天爷显灵的戏肉做足烟幕弹而已。
《PTU2同袍》如出一辙,只不过是《PTU》的野外版罢了。
与其说是续集,还不如说更像是游戏正传以外的资料片或扩展包,换了张地图而已。
看来坏人们早就被老天爷盯上了。
天网恢恢,出来混总要还的。
可是,这并不是银河印象的本来传统。
在他们的传统里,老天爷可不是这么慈眉善目的:96年,《一个字头的诞生》,命运是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98年,《非常突然》,命运是下雨的时候没伞,带伞的时候没雨。
99年,《暗战》,命运虽然无情,却不过是“这辈子而已”。
03年,《大只佬》,彷佛是《暗战》中刘德华的转世,“这辈子”的命运是上辈子的果,命运之外,是下辈子的因。
这才是我喜欢的命运观:天威难测,命运无常;或者看似命中注定,却也并非无可作为。
可不知怎么,从《PTU》到《跟踪》再到《PTU2》,老天爷的面目变得慈眉善目起来。
如今苍天有眼,恶人终有恶报。
这可真是一个童话般美好的愿望,但愿它不是杜琪峰们思考的终极答案。
我不喜欢现在这个尽帮好人的老天爷,我很希望银河映像在原来那个传统上继续求索下去。
老杜啊,老天爷派你下凡来,可不是为了让你来拍他马屁的吧?
疯狂钻石http://www.mtime.com/my/wzcjojo/http://wzcjojo.spaces.live.com/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和原文链接,谢谢本文完整图文影音版见:http://i.mtime.com/wzcjojo/blog/1875561
怎么看的情节和大家描述的情节很不一样呢?
不过,感觉沉闷,没情节的还是吸引我看了半天...而且拉回来又重新看了一些片段寒。。
o,我看的是机动部队2。。。
用很复杂的剧情,讲了一个简单的道理,兄弟齐心,其力断金。
这次是警察内部的内讧,尽管所有公司单位都会存在这样的问题,但如果是警察界还是会让人更加关注,因为很可能会导致更严重的问题,会有生命的代价。
片中各个人物塑造得颇为丰满,不论是两个警长和他们的队员,还是督察和他的司机,都经历了一段转变。
胖司机尤其生动,豪赌怠工为朋友打抱不平,到了关键时刻,还是挺会随机应变的,不过一到事情稳定后,那胆小怕事的本性都冒了出来。
邵美琪好像很擅长这种女强人的戏码,为了升职可以默许一些看似不公平的事情发生(不过也对,都是竞争,没道理要让别人),丝毫不介意周围同事的对她的误解,有自己的坚持和原则;不过随着剧情的演绎,感觉香港电影或者说杜琪峰导演,越来越没意思了,香港电影中,当遇到所谓困境的时候,导演总是会引入迷信、宗教作为hope sign,似乎耶稣基督加上近乎神经病的斗鸡眼,反而成了片中那些警察们该如何团结的明示。
就个人而言,并不觉得这个结局有什么高明之处,也许是商业片对内地市场的妥协,是导演为了争取更多内地投资的谄媚吧。
不能做吃等死的只依赖前辈们传下来的说故事的本领,再这样下去,香港电影的精髓没多久都会毫无踪影,存在得只是半死不活的市场,自以为很酷的导演。
港片看的少,所以只是简短的个人观点,不敢在港片迷面前造次。。。
平时不太关注港片,不过杜祺峰的电影还是很感兴趣。
此片在格调上感觉没有杜一贯的黑暗色彩,整体还是觉得很明亮,但这一点也不影响影片的精彩程度。
全片的亮点在于制造冲突,后半段山上搜索劫匪的戏实在是好看,好几派人物分布在狭小的空间内,两派警察之间的冲突,警察与劫匪之间的互斗,还无端冒出个强到不行的小盗贼和两个小警察之间的互相追踪,也算是恰到好处的增加了剧情的复杂性,很巧妙的组成了一个多线分述的结构。
不过结局感觉很简单,有点烂,两派警察殊途同归,主旋律风格的。
那个小盗贼实在是强,一把小刀可以干趴下两个PTU小警察,有点囧。。。
看到《PTU2:同袍》(内地名为《PTU2:机动部队》),心里犹豫了一下要不要看。
因为该片的导演是罗永昌,而杜琪峰不过是监制而已。
不过实在对当年气势十足的《PTU》怀念不已,于是一看究竟。
这一试就试出水准,仿佛南瓜雕的鲍鱼,形色俱在,味道却全不是那么回事了。
故事简单介绍几句也无妨,反正这种故事要真正拍得好,趣味也不是几句话就可以概括的。
警队内部也有竞争,任达华和邵美琪带领的两队人也存在不合。
剧情进一步发展,两队人进入大山追捕逃犯,这时影片玩起了《PTU》的多线叙述。
四五组人玩起了官、兵、贼的传统游戏,叙事不停交叉、巧合。
最后的结果也是皆大欢喜。
故事讲到这,你也能猜个大概了。
银河映象玩警匪片自有一套独特方式,但《PTU2:同袍》却不是其中的佼佼者,至多只能算是及格而已。
续集很难有所超越,不过《同袍》的不少地方还是比预想中的更雷人。
香港的山本来就属丘陵,一群人在这样的丘陵里追捕,怎么看都更像是旅行社组织的春游打野战活动,不少桥段粗陋到令人哭笑不得。
最后的枪战风格大逆转,煽情的暴力美学几乎有向吴宇森致敬的嫌疑,就差没在教堂里放白鸽了。
最莫名其妙的是两队人马突然转恶为和。
虽然早知有此一着,可缺乏必要的过渡,还是显得十分突兀。
也许新时代的PTU也要“主旋律”,后巷打人的戏码很难同场加映了。
直到此时才恍然大悟,杜琪峰不做此片的导演是有原因的,因为实在担心对不起他近年来的水准。
杜琪峰是香港少数几个仍然坚持拍港味电影的导演之一。
大部分导演都转战内地求发展了。
种种原因之下,尔冬升才无不伤感地预言“你们喜欢的港片3年之内就会不见了”。
《同袍》似乎进一步证实了这个趋势。
老的香港味道势必会消失,新的香港味道却会再来,正如“鸳鸯”过后,还有其他茶餐厅新式饮料。
罗永昌只学到了杜琪峰的皮毛,形式感很重,但是里面的实质内容依然不够格。还要再说一遍已经说过很多次的话,林雪真是个好演员!
2009
和杜sir的《ptu》明显差了一到两个档次,有木有?
主题可能各有不同,但都是套路啊。
差强人意的杜氏作品
香港人也拍的出的,忒不上台面了
港片越来越小儿科了~
PTU2
光顾着讲话发短信,没看剧情。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我承认,林雪在教堂外开枪的时候,我有过感动,一点点。
没想到本人第一次在fantasia电影节中途退场,竟然是这部银河映像的作品!
《PTU》两小队PTU接到任务到深山老林中搜寻疑犯,经过一番周折起伏终于在一偏僻村落将犯人制服。其中深山中的小村落里人们生活质朴团结而快乐,与宣扬世界和平的神经病者形成呼应,同时与现实社会的不太平形成鲜明对比,反讽意味浓重---《机动部队:同胞》也化解了两队间的不和。
故事编的还蛮有趣。
看了半天,还是搞不懂节奏与高潮的控制,没救了
这续集完全是电视电影的水准。
一开始的森美对峙就暗示了,这一次的PTU处在一种失序的状态之中,之后更是干脆离开了象征秩序的城市,进入了代表冲突混乱的山林,然后用一次银河映像式的教堂枪战,PTU们寻回了彼此的信任。然而一次离开规则的PTU,不免有一种普通警匪片之感。
看来在树林里扑朔迷离的戏份还不错,运用地道、树林、草丛构建了不同空间,有了让人紧张的气氛,期间任何人都会有可能出没,不可能性也大大增加,只是最后一场戏安排在教堂里,会不会也太刻意了一点,重走吴宇森的路线吗?有模仿之嫌疑。总体来说,紧张氛围的营造还是很成功的。
世界唔和平,天下唔太平
PTU,罗永昌当然比不了杜琪峰,剧情太拖沓了
世界和平,天下太平,一个组织也讲究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