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违的有点疯狂石头笑料的量级,虽然还差了。
确实很搞笑,情节出人意料,节凑还挺快的,有的地方特效比较失败没有疯狂的石头恰当。
个别情节是有点低俗,没办法,电影也不能都寓教于乐,那太有难度了。
以后在夸女生漂亮,一定要说:好白!
有人说,这片太恶俗了。
没错,这是事实:充斥着大量的网络桥段和恶搞。
但我觉得,怎么说,也比近两年的那些港产喜强吧?
至少算是大陆电影的一个创新。
反观这几年的港片:灵灵狗,花田喜事…不提也罢。
兜来兜去还是二十多年前的老路子,连片名都懒得改。
去电影院愿意掏钱看这个片子的,绝对是有钱没处花。
但那些愿意讨钱看港产“喜剧”的。
算了,我还是不说什么了…找气氛可以回家down一季的笑笑小电影,还能省钱。
说实话好久没有看到国产电影如此让大学生津津乐道影片一致很好不失时机地抖包袱很到位,恰倒好处 这点就足够了不像有些电影 让人笑却换到苦笑这点要不得或许这个才是中国电影的发展之路主方向定下来何必急着去各个影展上露面呢中国电影人好好埋下头做事情整天想着出人头地到威尼斯转转,到好莱坞那儿看看就有结果啦??白日做梦!!
里面搞笑的小段子挺多得.比如,江南大侠的江南第一剑分上中下三路,主要研究第三路剑法.(上海口音)再比如,辽东大侠的口头禅--我口碑贼好.突出体现了沈阳人普遍说得比做的好听(即沈阳人的流氓假仗义)的风范.还比如,那个唱戏的王爷的京城做派,什么都要玩的帅,刷花架子,不吝输赢.还有西北的黄河大侠......作为贺岁片还是挺好玩的
看后觉得非常的精彩说这部影片俗确实俗,直白的表述,用正常思维就能想到的剧情.说它不俗它也非常的脱俗.没有那么让人庸堵的剧情,看着那么难受,记得看过一本【马说】写的《河南人惹谁了》上面简述了各地人的性格。。。
在看看这部电影,再回想一下自己所认识的各个地域人的性格特点确实有些相象。。。。。。
呵呵,在这一点上,这部电影确实能给观众带来一种个人对社会认知的认知或者说是认同感。
各个地域在对抗东洋来的侵犯者,的态度也随着剧情的推进慢慢的明朗,有种象征性的意味。
板城锅烧-呵呵可能是影片的赞助商吧作的广告可真硬。
在北京的街头可以看到这个品牌的广告和相应的标语。
这些东西已经形成一种公众认知了,或者说是时代符号了。
这些符号的运用在近几年的电影、广告、小品等多种艺术手段中屡试不爽。
其实我满喜欢这种东东的,看后听后自己能知道是什么意思,能在电影中获得一种自我的认同感。
昨天看了《十全九美》,今天接着看《天下第二》,虽然都是闹剧,可是我觉得后者比前者要好看得多。
这些年方言片特别受观众的喜爱,《天下第二》东西南北的人马都到了,居然还有西洋,东洋鬼子,哈哈,人多了大家搅成一团,逗得大家哈哈一笑,我想这样子的效果就已经达到了。
我不像很多人那样子看电影非得看出个一二三,讲出一大些人生哲理来,只要能把我给逗乐,看电影时开心地沉浸在里面,我就很满意了。
第二次奔向鲜花村,可是还是没有买上相机心情极度郁闷,看了<天下第二>我很少看喜剧,一向以老学究的表面样子认为悲剧的不完美才能真正打动人的内心让人久久不能忘却觉得看喜剧都是好肤浅的人可是喜剧终于撞入了我的生活在烦闷的生活里常常给我一剂恰到好处的强心针<天下第二>就是如此那些和我一样喜欢悲剧的,人干嘛不能过的轻松些呢受一个学姐的影响,写剧本总爱往悲剧上写现在才知道,悲剧难写,喜剧更难看到豆友一个个被<天下第二>逗得捧腹大笑我不禁为之叫好
看了《十全九美》和《天下第二》,傻笑了半天,上豆瓣看影评,骂的人多,意料之中。
豆瓣是小资文青的聚集地,小资文青是看西方文艺片会热泪盈眶的那些人,当然不屑于这种快乐大本营式的无厘头电影。
我想说的是,这俩电影既然属于纯搞笑性质的,既然旨不在传达宏大精神理念,那么其成败在于是否足够搞笑。
可惜这年头,搞笑越来越难了,互联网和手机携手,降低了全民笑点。
看过的段子越多,越不会笑。
不觉得可笑,我就得质问一句:谁让你看那么多段子的?
呵呵。
和《疯狂的石头》相比,的确弱了一些。
这么烂的一部电影,没有内容又恶俗,尤其前面那动画,简直就是90年代水准,还有恶搞的那些东西,都被人搞了多少遍了?!这片90年代放还行,放到2007年实在让我无语
为什么给这片子打4星呢,纯粹因为之前完全对它没一点了解。
真的,一丁点都没有。
所以还真的看起来很有惊喜。
特别是在被《命运呼叫转移》彻底轰趴之后。
听名字,还以为是跟什么“一石2鸟”之类差不多的烂片。
松三爷(这让我想起“揭瓦”段子里的坛子胡同闷三爷来)一开始的露面,表情还感觉有点矫情。
没想到接下来就是金刚奋力雄起,一个neo式的大蓬展翅,迎面给恐龙拍记板砖。
就是这么一个出场,给我拍兴奋了。
(好吧,我承认我就爱看金刚大战鸽子拉)虽然开始的动画部分过于嫌长,害我一开始想,这是电影嘛?
还是FLASH大集合?
不过里面的演员还是演的很不错的。
完全有90年代初港片的风范,看着很怀旧。
当年也不乏烂片,但烂得很有闪光点。
最让人怀念的,无外乎恶搞。
想当初,肉面飞龙王晶要不是恶搞西片,哪来的那么多脍炙人口到今天还让人津津乐道的桥段。
无疑,《天下第二》有点这个意思。
看得出有模仿《武林外传》的意思,特别是艳玲同学的表演。
海量的硬笑话,和网络流传的KUSO因子。
不过正因为海量,去掉一个最高份,去掉一个最低分,去糟取精,还是有些地方的确让人笑出来的。
对国产喜剧片来说,这已经算是很难做到的基本质素了。
我不敢说这片子一定好看,但我敢打包票,它绝对比《命运呼叫转移》更尊重观众的意志。
虽然片子也需要做软广告,而且还做的很明显。
但最起码,它没想过拿几个明星来造把势,就可以把观众当傻B的。
对小成本的国产喜剧来说,我觉得这是最起码的诚意。
(此诚意乃真正的诚意,而非冯老西的2亿票房诚意)为了这份诚意,我给四星。
来看看他们都恶搞了哪些电影吧:金刚(大猩猩拍砖)红高粱(跟胖妞滚红辣椒地)雪山飞狐(胡2刀)贞子(导演一定是想,日本料理店里就一定要恶搞日本片)无间道(对不起,我是一名捕快)蚁力神广告(谁用谁知道)我的地盘我做主芙蓉奶奶(S型做的还不标准,凶狠的眼神没模仿出来)郭德纲(剧组里绝对有德云FAN)松三跟镇远去救人那段慢镜头,模仿的是哪个片子?
我没看出来,英雄本色?
王爷枪队赶来料理店剿寇那段,是不是模仿的打CS?
(这段很帅)其他的想不起来了我最囧的其实就是爱贝勒李玉刚童鞋。
他胖了,而且真不适合上镜头近看。
感觉胡子都没刮干净。
妆化得远没舞台上精致。
我知道他是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草根明星,拉进片子里给安一段吸引人气无可厚非。
但是为什么,为什么!!!!
他比武的时候也要女装呢???
女装也就算了,为什么,为什么!!!
为什么他还非要再装个一看就很假的假胸呢?!!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三哥。。。声音还不错
一笑
还算可以 有些恶搞有点意思
看了两三遍,挺有意思,没错啦我就是这么俗
王劲松真是有意思
很好笑
上中学同学们就喜欢看这个,也不知道在教室里放了多少遍。
哎哟喂···你轻点···
真能搞...
很搞笑
恶搞了很多电影,不过也不怎么搞笑。。。
非常棒!!!
诚如其名
很恶
和成业一起看的电影
哎,有点小恶搞,感觉不是很喜欢这类片子~~
逗死我了
作为喜剧片不能算难看,但也真的不好看。……张默这个角色非常有意思,貌似是后期加进去的,这个电影中有他,没他都一样。……李玉刚倒是有点意思。……黄小蕾的“三哥”特别酥麻。
拙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