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男人心中都有个侠客梦,每个女人心中都有个英雄梦。
独行侠,区别于超人、钢铁侠等美国全民英雄的存在。
他没有那么多高科技武器,他也没有拯救世界。
在我看来他就是个幽灵,穿梭在邪恶势力周围就是为了报仇。
当他孤独的面对一切时,他的印第安好兄弟可是对他不离不弃。
不愧为美国大片,题材好,选景好,配乐好,让人看得心惊动魄,而台词里时不时来几句冷笑话,让你感觉到篇子的可看性不止在于动作。
对于美国的大片一直就是看得似懂非懂。
不管哪一部,看着看着就头疼,可独行侠却让我从头看到尾,片中恢弘的场景也是在电影里难得一见的。
荒凉西部、悬崖勒马、苍鹰翱翔、与本片的主题也是相得益彰。
本就是独行侠,是一个幽灵,放在荒凉的地方还不错,让他去到城市的钢筋丛林里,也许他就会头晕转向了吧。
不得不说美国电影制作就是让人折服。
从本片的前期拍摄和后期制作就可以看得出来美国电影制作已达到无所不能(估计吧)。
独行侠,一个孤独的勇士,一个疯狂的幽灵,当他骑着神奇的白马飞奔在火车上时,震撼,就这一个词。
当大桥炸断,火车掉下桥的瞬间,震撼。
本片在火车上的打斗场面较多,也让人看着惊心动魄。
还有就是警察在峡谷里被伏击那段,有没有策马奔腾,有没有惊心动魄,有没有震撼,不管别人怎么想,反正我是被震撼了,我也想做一个独行侠。
Maybach 20130801
音樂響起, 畫面郁動, 大漠, 鐵路, 火車站, 著長大衣嘅牛仔, 靚女們剛同我講過讀書抄功課嘅事, 這配樂這畫面, 擺明抄 西部往事, 連水箱, 企位, 構圖, 打扮, 尊榮嘅搜索者邊有著呢亭烏糟長大衣, 係 萬里狂沙萬里仇先有咁樣型法的牛仔, 入邊主角無咁著喔, 凈係一幫壞人手下著, 佢連呢樣都抄足.夾硬抄就出事, 懶係幽默懶係搞笑係海盜王的傳統王牌, 全部搬過來塞入 西部往事的復仇框框入邊, 夾硬嘅嘢唔方好, 兩風格融入唔到, 西部往事都有D冷幽默, 同家下呢只係夾唔到. 西部往事上個月啱看過, 記憶尤新, 一眼或一耳就知, 去到火車高潮戲, 抄喜劇大型道具大師基頓的火車大玩具片將軍號一樣咁揚(一樣好明顯咁解).OK啦, 唔講呢匹, 美國佬D嘢係抄來抄去, 之但個古仔拖來拖去, 貌似熱鬧, 實則空洞, 嗮時間玩尊尼黑暗過去, 玩男主的取舍掙扎, 好地地係社交網絡型爆的靚仔變咗傻仔. 咁仲唔算, 加個現代豆釘問哩問路更加無謂, 增加咗D咩, 提升年輕人內涵, 即玉樹林峰咁整蠱我地.好在兜一大圈, 好在有抄西部往事, 音樂, 個紀念碑山谷, 實在太型太型啦, 加番好多分, 最後都有三粒星
和我有同样想法的人应该不在少数,德普大叔我是你的颜饭啊!
可是整部电影我都没有看到你的帅脸,你是要闹哪样?
不要跟我说是角色需要,在Tonto年老色衰在橱窗里当模特勉强糊口的时候,你怎么不自己演?
你稀奇古怪的造型我还看的少吗?
还怕看你两眼失神,皮肤松弛的样子吗?
电影整体上不是十分紧凑,计划抢火车之前那段,看的我都要睡着了。
两段高潮戏都是在火车上,可谓是设计精巧,险象环生。
德普在挖坑埋人听到响动时,那种心怀鬼胎怕被人发现而又极力掩饰的表情,像极了杰克船长,其实这种表情在他以前的很多作品中都能看到,比如《秘窗》。
Tonto和约翰去找红丝,一看是海伦娜演的,我不由得笑了,两人应该是第六次合作了吧,除了在《理发师陶德》里海伦娜演主角之外,其余的几次与德普的合作都是配角,但她每次都演出了自己的特色,有些角色都盖过了女主的光茫,就像这次在《独行侠》里的红丝。
不得不再吐槽一下,海伦娜与蒂姆波顿认识之后,长得越来越复合波顿的审美了,两眼深陷,颧骨突起再配上波顿的歌特电影风格真像是一个吸血鬼。
完全不能让人们想起她的成名作《看得见风景的房间》里那个珠圆玉润的可爱模样。
即使这部影片槽点多多,但依然不能否定它是一部很精彩的电影。
放映之前在影院上班的弟弟曾和我说道,这部电影在北美上映时收到的评价为,毁誉参半。
一千人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既然有赞赏的一半,必然值得一看。
但我首先,在前往电影院之前,就把他贴上约翰尼德普的脸谱标签。
既然一开始就能够把这部电影奠定基调,就说明这个影星有足够的号召力和无与伦比的人气,单凭一个人可以挑起整个大梁。
所以,这个让人爱恨情仇的戏子,真的十分值得期待喔。
但是,好票房与坏票房之间往往只有一线之差,我们对待其口碑的导向就像吹来的东西南北风一样,被导向何方,其中充斥着各种投其所好,偏激耍横,孤芳自赏,还有我们身边的网络水军。
所以,把关系弄清楚,有些地方我们必须看得更清楚,能够更好地去判断,去判别这其中的优劣胜汰,把真正的好一面给一些和我们抱有同样心态观察和欣赏一部好电影的观众最好的评价。
我给这部电影的主线定为——拓荒时代美国牛仔式的侠义情仇,不激情,不滑头,严肃中带点德普式的狡黠和智慧,坏人永远杀不死好人,好人总是一次又一次给予坏人翻身的机会。
最后的胜利者带着我们所期待的英雄情结,姗姗来迟。
所以,我不认为,这是一部好电影,不值得我们去观看,甚至不值得在这个国庆的节假日挤出这点时光去电影院吹吹冷风。
这部电影,它反映了贪婪,人本性的欲求不满,反映了我们大洋彼岸的山姆大叔对于原始资本的累积时代的反思,反映了对土著印第安人深深地愧疚与哀叹。
但这些一切的一切,表现的形式必须是浮亏,必须是轻佻与讽刺吗。
我认为,这样的类型我们已经见的太多太多,所以,我们不必要,不需要重复操作,抛弃浮杂与困惑,还原一个本真。
约翰尼德普,自《剪刀手爱德华》一炮成名开始,迷倒了万千少女,大红大紫的《加勒比海盗》系列出炉以后,作为全球最有票房号召力的男星却迟迟跳不出这个迷幻的加勒比世界,我们发现,喔,还有《黑暗家族》这部烂片。
我们惊奇的发现,好影星不这么洁身自好,他们对于好的素材与剧本的判断力与金钱和财富之间只有一层纸可以捅破。
所以,亲们,擦亮你们的眼睛吧。
去之前做了心理准备期待并不高,所以看下来整体感官还可以。
Johnny的西部味儿还是不太够,突出的还是他搞怪的地方。
这片里这个角色能表现的地方挺有限的,他的演绎也没有特别出彩啦,倒是口音估计特别琢磨过比较特别。
我看的西部片很少,偶尔觉得这种沙漠游侠老火车的调调还是不错的,这种片子强调的也就是个“浪漫”吧。
佐罗式的白马游侠加上怪异的印第安人组合(那匹白马真是神马!
关键时刻全靠它!
),一看就是基友携手走天涯的调调嘛XD 剧情其实很老套,开始没多久基本就能猜到后面的发展了,Dan的死亡flag太明显,Cole一眼看上去就是坏人,和Cavendish勾结简直用脚趾头都能想到。
主角光环超级大,结局也特别理想主义,怎么说呢说好听点点儿是怀旧难听点儿就是特别俗而且简单粗暴,感觉剧情并不是导演最上心的地方。
表现偏夸张,手法带点儿荒诞的味道,特别是最后的打斗那段激昂得过分的BGM刷出了不少喜剧意味。
但这片子实在是很长,主要故事虽然不复杂但是零零散散想表现的东西很多,难免显得杂而不精。
主题似乎有点儿对美国西进运动的反思与嘲讽,又有点儿对游侠精神的歌颂,带着西部风情的幽默,估计导演是想表达自己的浪漫主义情怀,戳中了点的人可能就很喜欢,没戳中估计觉得特没劲还浪费时间吧。
我最不理解的还是现实小男孩的部分,干嘛一定要搞出一个博物馆惊魂夜一样的还魂桥段呢,不这样也不影响讲这个故事啊?
而且加得很突兀生硬让人觉得有点儿莫名其妙,是为了表现游侠精神的传承?
就凭一个面具恐怕表现得不太好吧。
对了还可以说说演员,Armie Hammer 在社交网络里面我就挺喜欢他,主要是声音够磁性><这片子实在对演技要求不高,演员发挥余地也不大,大家都是不功不过的样子,包括海伦娜也没多出彩(我还是喜欢!
)。
William Fichtner倒是演得还不错,他也适合这种角色吧。
Johnny我就不说了,作为脑残粉看到他就是开心的>///<话说这片虽然叫Lone Ranger但是明明是双男主搞基片啊!
我愣是没想到白马骑士都和他的女神都亲上了最后居然还是选择了和基友浪迹天涯!!
果然这年头不玩儿♂情的片子都是耍流氓!!
这一点上私心的要给导演点赞Orz 所以Lone什么的完全是标题党,看海报就该知道明明是double携手闯天涯wwwps.里面的动物都好什么,灵魂之马不用说了,为什么那么萌的野兔兔要那么凶残啊,蝎子真是嘎嘣儿催哦Σ( ° △ °|||)︴
很多人说这部电影很拖沓,其实导演是想表达一个意思,包括他要把整个故事以印第安人Tonto的回忆表达出来。
独行侠其实就是印第安人Tonto内心的一个影子,他在做了错误的交易之后离开了印第安部落,融入到白人的城市里面去。
在白人的城市里,他接受了法制的观念,在他的潜意识形成了两种思想:一种是印第安人的神明(就如Tonto说的食人魔猎手,白马);第二是现代的法制观念。
这两种观念体现在银幕上就是John和Tonto。
为什么这么说,从导演留下的一些蛛丝马迹:1、为什么John和他喜欢的人、以及他哥哥一直说出生在这里,这里是印第安人的老家,他们就是印第安人,只不过原来的部落没了又没有加入别的部落。
John去了旧金山、他哥哥及爱人留在那里。
2、Tonto小时候带了2个白人到矿区,如果只有他一个人知道,酋长怎么会知道。
是因为他哥哥告诉了酋长,并给了酋长承诺,知道他们实现承诺才能回到部落。
John想法制及白人与印第安人共处都是为了实现承诺。
3、电影的最后Tonto穿上了西部牛仔的衣服,而John一直都只是在Tonto的回忆里出现,说明John根本就是Tonto,所有的两人的分歧都是Tonto自己思想的斗争。
4、John的哥哥为什么戴着印第安人的标记,如果他是白人。
4、导演要以给牛仔小孩讲故事的形式就是为了说明他拍的是独行侠,一个有着双重思想的印第安人!
神片还是烂片,看怎么理解这部电影。
导演想拍的就是这个味。
之前没有对这部电影有任何信息的获知,在小伙伴的邀请下一起去电影院看了这部电影。
彼时正在享受西马对资本主义无情的批判的我,此时正是觉得用西马理论去解读这部电影真是太Fit了,就像量身定制的一样。
此片在我看来,许多意象和情节都有所隐喻,我的解读也不一定正确。
恳请指正。
在说这些隐喻之前,我看这部电影有几个最大的问题:1.Depp明明是白种人,即使他的脸上涂了颜料(在落入水中冲到河滩上依然没有掉色),也无法掩盖他是白种人的事实,并且影片给Depp侧脸特写的时候,明显的看到他的高鼻梁。
为什么找一个白种人来演属于蒙古利亚人种的印第安人?
2.白马长的很好看,它的出现和种种神迹代表了什么?
为什么它总是和Lone Ranger的白帽子出现在一起?
为什么白马喜欢Lone Ranger而不喜欢乌鸦男?
3.乌鸦男为什么一直戴着乌鸦?
Bad trade和后来与Lone ranger的new trade为什么都是怀表?
难道真的是去年买了个表?
(恶意卖萌)4.在博物馆的老人是乌鸦男吗?
为什么最后他穿着西装,步履蹒跚地渐行渐远?
类似的问题很多。
我想从两个比喻开始。
首先是怀表。
怀表的来源是乌鸦男小时候救了两个白人,这两个百人康复了之后发现了Silver(说到白马的时候还会说到silver,后来白马就被Lone ranger起名为silver,乌鸦男说是good name。
)于是白人贪念一起,给乌鸦男一个怀表,乌鸦男十分心仪怀表,就把银矿发源地告诉了白人。
但最后两个白人杀光了乌鸦男的族人。
在电影里这就是乌鸦男一直在头顶上戴着乌鸦的原因,但在影片的最后,这只乌鸦复活了。
且先不论乌鸦代表了什么,怀表实际上就是一个十分强有力的隐喻。
我们知道西方文明,准确的说工业文明带来了现代化的进程,其中对时间观念的贩卖是一个非常巨大的文化输出。
路易斯 芒福德总结“钟表是一种动力机械,其产品是分和秒。
”也就是说,制作了钟表之后,钟表把时间从人类的活动中分离了出来,人们相信时间是可以准确地划分和度量的。
时间的概念不是上帝制造的,而是所谓的人类先进文明的创造。
芒福德在《技艺与文明》里描绘了从十四世纪开始,钟表是怎么样促使人们是变成遵守时间、节约时间和被拘役于时间的人。
在此过程中,我们漠视了大自然四季交替、日出日落的自然规律,而相信在分分秒秒组成的世界,大自然的规律已经被蔑视了(这也是乌鸦男所言的“自然法”。
)而托夫勒在《第三次浪潮》里面说的更清楚,更直接,也更有西马的特色。
(在这里说明,托夫勒之前也是马克思主义者,但是之后发生了转向,可以说成为一名新马克思主义者,即反对马克思的一些思想。
)他在描述工业化进程,即第二次浪潮的时候,认为时间的划分,使我们认为有一个“标准”的时间,使我们的生活变得“同步化”。
这样,现代化的一个显著标志就是现代人强调时间观念,要守时。
比如我们现在见面约会,要早到五分钟,不能迟到,否则便是不守规矩的表现。
这实际上是现代化社会分工,劳动标准化的直接结果。
而在传统社会中,人们是很少有准确的时间观念的。
却不说印第安人,我相信在农村呆过的孩子们都记得,老农民计算时间大多数根据农历或月历,二十四节气来安排劳作,并且也并没有十分精细,而是一个比较模糊的概念。
总之,托夫勒总结,工业化把时间中的人变成了同步化、标准化、线性化,而时间这个概念本身也要进行改变来适应现代化这个庞然大物本身。
因此回到电影里面,两个白人把怀表给乌鸦男的时候,就意味着西方的工业化文明已经悄无声息地侵占传统社会,甚至是原始部落的印第安人。
在全球范围内,现代化的浪潮已经席卷了全部的国家和民族,而不管这些民族自身文明的特殊性。
这也是西马知识分子控诉资本主义这个大熔炉的地方。
特里伊格尔顿在为马克思进行辩护的时候,就谴责资本主义的诞生就是一场原始积累和大屠杀的血腥史。
伊格尔顿和托夫勒等睿智的西马分子早就清晰地看到一点,马克思晚年所谓的社会形态的发展可以跨越式地发展是有代价的,这个代价就是对其他文明的剥夺和对全球劳动力的剥削以及资本的积累和转移。
其实马克思在早年一直对这个论断十分谨慎,直到列宁强有力地推行了这个想法,建立了苏维埃政权,尽管这个政权在后期显示出其弊端,但在一定程度上列宁是实现了马克思晚年的这个论断。
再看看电影中与怀表一直有联系的就是,铁路。
怀表代表的是时间,而铁路毫无疑问代表了空间。
这两个事物贯穿了电影的始终,电影的一开始就出现了美国人建造铁路的热情,以及美国政府对建造铁路的鼓励和自豪(一直在现在,美国仍是世界上人均拥有铁路最多的国家)。
而建立这些铁路的人是华人的猪仔、黑人等美国之外的廉价劳动力,建立这些铁路的代价是赶走了原属于这片土地的印第安人以及无情的屠杀。
整个电影的矛盾冲突也立足了白人的扩张与原住民印第安人之间的土地、文明的基本对立之上。
而乌鸦男以及Lone ranger在电影里最后破坏的正是铁路,乌鸦男在复仇之时,也将幼时所获得的怀表(其实已经坏了)扔还给了食人魔,这表示对资本主义所推行的时空观的对立以及抵抗。
但这种抵抗也是有代价,并且式微的,好比电影里的火车每次都是失去了控制,一直开向前,没有刹车,即使前方的铁路没有修建好,即使前方的铁路被炸毁,但是人在火车上无法控制火车本身,要么跳车,要么跟着火车上的一堆堆白银一起落入河水中。
毫无疑问,现代化的进程一旦开启了就无法停止,即使人们不知道它开往何处,但只能任由它开下去。
因此,乌鸦男老了,他在博物馆只是一个被观赏的物体,他被人视作蜡像,底下标注“The Noble Savage”(高尚的野蛮人,这句话本身就是一种绝妙的讽刺),只能在最后踽踽独行,步履蹒跚,穿上了代表西方文明的西装,而内里却是印第安人的服饰和彩绘,走向荒漠,走向文明未染指的蛮荒。
以上说的怀表和铁路,下面说说我对白马和帽子的理解。
白马的出现在John与他的哥哥一起找卡文迪什的时候就出现了,白人说,这是印第安人心目中的灵魂使者,拥有了它就能去另一个世界。
说到底,白马就是一种spirit,而乌鸦男告诉John也就是后来的Lone ranger,John是灵魂的行者。
说白了,就是lone ranger代表了这种精神。
这种精神是什么?
从片中给出的信息来看,John是一个知识分子,在成为游侠之前,原则是不适用武器杀人,而交给法律来处理。
他代表了知识分子的良知,以及公正。
游侠在出发之前带上了白帽子,这顶帽子一直伴随着他,甚至在他被卡文迪什打中了之后,这顶帽子掉落了,他的哥哥也被挖心了。
后来又被白马捡回来,由乌鸦男带回给了John。
电影的最后,甚至白马跳到了树上,白马把白帽子带在了头上。
在荒漠和灰头土脸的西部白人中间,这匹白马和这顶雪白的帽子是如此的显眼和格格不入。
是John这个独行侠将正义和公平,法律和启蒙带给了这些蛮横、贪婪的人。
并且John一直坚持着这个信念,但是坚守这个信念的代价是自己必须带上面具,带上了面具意味着他不再是一个拥有具体姓名的活生生的人,而是一个符号,一个可以传播的符号,这个符号在博物馆由老年的乌鸦男传递给了吃花生的小男孩,传递完了之后,乌鸦男就穿上了西装远去了。
所以白马在影片的种种神迹就不难理解了,实际上只是公平与正义的信仰使得原本愣头青的John做出了许多勇敢并且不可思议的行为,最终成为了独行侠,白马是勇气,是精神,白帽子是一中象征,一种符号。
可以说,独行侠这个人物的代表了最后的希望,知识分子的良知,公平和正义的坚守着。
而除了独行侠之外的白人,不同程度地都被铁路、白银、黄金怀表所吸引而变得贪婪,正如乌鸦男一直说的,自然的平衡被打破了。
这里,兔子被烤熟的肉吸引过来,而烤熟的肉正是兔子肉,兔子为了争夺一块烤熟的兔子肉互相厮杀,吃完了拍拍屁股各自离去。
这是对那些在西部扩宽的白人多生动的描述。
主持铁路的人通过杠杆交易获得了大部分的股权,成为铁路集团的主席,有人反对立即拔出来左轮手枪杀了他,其他人迫于压力选他为新的主席。
等这个主席伴着他的白银坠入河中之后,军乐团的人还鼻青脸肿,还在吹响嘹亮的乐曲,又有一位新的主席上任了,为新的资本代言人欢呼鼓舞。
所以影片的最后,那只吃肉的兔子又出现了,并且吃掉了蝎子,这只蝎子毫无疑问就是卡文迪什。
白人们在扩张土地的过程中,对金钱和资本的贪婪越来越大,本来是文明的绅士,在这里却变成了吃人的兔子。
那个掌管军队的队长,原本认为自己杀死印第安人是正义的行为,并且发誓要印第安人十倍的偿还,这个队长以为印第安人违反了契约。
但修铁路的主席告诉他,杀印第安人是他们设计好的,队长你的手上也沾满了鲜血,你现在和我一样了。
所以队长犹豫了一下就把抢对准了John,和铁路主席同流合污了。
人性的坠落和贪婪的繁殖就是如此的迅速和直接。
以至于队长带领着他的部下残酷地用连发枪支屠杀了整个印第安部落的人,也毫不留情,他也亲手杀了部落的手中。
在无限繁殖的资本的欲望和现代化的进程面前,原始部落的文明显得如此的不堪一击。
再说说乌鸦。
乌鸦男小时候就养了这只乌鸦,但在被白人屠杀掉部落人的时候,乌鸦也死了。
而后来在银矿的时候,那些白人是十分惧怕乌鸦的。
这至少说明,印第安人代表的原始文明或者传统文明是对自然十分亲近,甚至能够融洽相处的。
而现代人却对自然十分害怕,和畏惧,他们希望自己用武力征服它。
所以乌鸦男小时候就立志要杀了这些食人魔,并且脸上用乌鸦的黑涂抹了四道黑色条纹。
这只乌鸦一直戴着乌鸦男的头上,即使被John的子弹误打中之后,乌鸦的头低了下去,乌鸦男不经意间就把乌鸦的头又扶正,并抬了上去。
乌鸦男用他的智慧带领游侠,使得John从检察官变成了一名戴着面具的正义使者。
如果说John象征着正义的话,那么乌鸦男就代表了人性。
乌鸦男两次想杀掉卡文迪什都被John所阻止,人性是原始的、自然地,有着本能的复仇欲望,它也是智慧的,高尚的,同时又是弱小的,孤独的。
最后说一说妥协。
这是个很无奈的话题,但却现实。
两个理想主义者,乌鸦男和独行侠都有着自己的坚持,独立尝试去对抗现代化的列车,试图让它停下来或者矫正方向,但是无奈现实太复杂,又太强有力。
因此两个人只能在不同程度上的妥协,进行合作。
影片的最后,两个人一起抢劫银行,一起炸掉铁轨的桥,从这段开始电影的节奏变得很快,配乐是西班牙斗牛曲,所有的观影者都在这段影片的高潮中感受到了高潮。
看起来很美,实际上这些破坏也阻止不了铁路的继续建设,现代化的列车也会一直开下去。
两个人其实都没有了部落。
独行侠选择抛弃了他心爱的姑娘,骑着马远离了人群,把收到表彰的金表送给了乌鸦男。
乌鸦男欣然接受了这块金表,他知道自己已经无路可退,只能接受一个new trade,因为这个trade让他看到了希望,尽管还在资本主义的时空观之内。
John也做出了妥协,他从不开枪杀人,到后面在火车上和队长决斗,一拳放倒了卡文迪什说,我在法学院真的练过拳击。
他带上了面具,对自己理想也只能一定程度上的背离,在这种兔子吃蝎子的环境下,依靠理性、对话是解决不了问题的,搬出约翰 洛克的《政府论》也只是纸上谈兵。
暴力解决暴力不是最好的办法,但无疑却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John还给自己的白马,取得名字是silver,就是白银,因为他发现根源就是白银,就是资本,而要消除这个问题,也只能通过这个方法(这其实就有点西马的味道在里面了),因而原本代表spirit的白马,就不可避免落入俗套的变成了silver。
两个都是s开头的单词,竟是然此的对仗。
这就是两个理想主义者,对彼此,对现实的妥协。
最后回答文章开头提出的第一个问题,但这个问题我只是猜测。
有人说这部电影有点像少年奇幻漂流。
我昨晚看完了电影就对Depp演印第安人,老乌鸦男穿上西装这个梗很是疑问。
后来我猜测的答案是,John和乌鸦男是一个人。
无论这个人的主体是谁,必然代表了两种文明的碰撞和融合,就像我上文所说的,一种妥协。
白马既然是虚构,只是一种精神,为什么两个人不能是同一个人的两个人格呢?
或者说的简单点,是一个人的成长史,两种价值观的磨合呢?
让Depp这个白人去演印第安人就是一个很好的掩饰了。
何况在博物馆里,老乌鸦男一直没有说,独行侠到底是谁,其实独行侠是他,乌鸦男也是他。
他完成了独行侠的人格传递,小男孩带上了面具,就像当年John也意识到永远不要脱掉面具一样。
乌鸦男喂了多少年的乌鸦终于复活了,复活是因为他把这个故事告诉了小男孩,代表未来的小男孩,传承他精神的小男孩。
乌鸦飞出了博物馆,栖息在美国现代化的城市里,在月光下停留在树枝上,俯瞰着这个大地。
小男孩象征性地带上了面具,其实到底知不知道这个故事背后的悲凉,长大后是不是也像那个最后背叛自己良心的队长一样这个就不得而知了,我们知道的仅仅是一种希望,一种期待。
所以独行侠真的在踽踽独行,白马是假的,john是假的,只有老年乌鸦男,缓缓消失在荒漠中。。。。
ps:文章的题目引用了福柯与乔姆斯基对话录的题目,实际上两者并无多大关联。
毫无疑问,西部片是好莱坞发财的重要类型片之一,从发明电影以来,拍摄了无数部,所能想到的题材、能给予的风格,都被拍烂了。
如何突破以往,寻找新的亮点和表达方式,极难。
该片,融合了喜剧、神秘、枪战、阴谋,探讨了美国精神,做到了。
该片穿梭于过去和现在,成功营造了对印第安文化的神秘。
开篇鸟人有做作表演的痕迹,后来给予了解释,原来是心灵受伤造成了神经质,总算给圆过来了。
白马从哪里来?
只能用神秘来解释了印第安人奉行的交换,最后用子弹交换了孩子的啥?
或者是用赠与的子弹来表现精神的传承?
没弄明白。
一转身黑衣服的印第安人不见了,飞出一只乌鸦,倒是表现神秘感的巧妙方法。
摄影、音乐、表演、编剧,都很棒。
值得一看。
自独行侠北美首映以来,票房、口碑全面惨败,最终也导致打造过加勒比系列的金牌制作人布鲁克海默和迪士尼的分道扬镳,今天带着客观的眼光来欣赏这部“失败之作”——首先,个人认为此片最大的硬伤还是叙事的风格和剧情发展的节奏,很难想象两个半小时里观众面对荒漠、铁路和风化了的岩石这种单调乏味的镜头是多么的无趣,所以观众们需要精彩的剧情、人物、配乐来点燃激情,但是导演把握的似乎有点失控,为追求真实效果开场一段火车上戏份特意在现实中打造了一段真铁路和火车据说是花了几千万,开场很精彩,但是这也导致了最后结局火车上的打斗有点严重失真,特效刻画生硬容易让人出戏……再来说说德普和汉末的表演,这次的德普感觉力不从心,最精彩的地方倒是老了之后在那声情并茂的给正太解说这几场戏,逼真的刻画出那种沧桑感!
动作戏也没有像杰克船长那么富有激情和感染力,如果德普之前没拍船长的话相信独行侠口碑会不错的,只是再三再四的表演观众也会厌烦,粉丝除外!
汉末的表演说实话有点做作,而且完全被德普的气场给压住了!!!
关于片中的笑点还是不错的虽然看惯了船长但德普的无厘头还是能让人笑出来,加二货上汉末的卖萌!
但是150分钟下来,真的有点疲惫……最后谈谈电影结尾的那段交响乐,可以说是影片最大的亮点吧!
澎湃激昂中夹杂着一丝俏皮欢乐还是很让观众提神的!!!!
不知道独行侠是不是对德普的打击太大,前不久有消息说德普叔要退出影坛的意向,然后回过头来看独行侠最后片尾字幕后他渐行渐远失落的背影,莫名的一股心酸……总之,还是很支持德普的,毕竟曾经给我们带来那么惊喜、欢笑和泪水!!!
这部电影看了好几次都没看完,完全是冲着约翰尼德普而来的,其实感觉没那么好看的,也没有感觉多么幽默,倒是一网友的点评比较有深度,说这部电影是一部关于信仰的问题,引用一下哈。
“Tonto,反复的重申自然的失衡,正义的不存在,因为他已然深刻领悟了这个世界,也正是在他的带领下,John 最终也深刻懂得了这个世界,"铁路公司,执法队,如果那就是法律的话,我宁愿做法外之徒。
“,这并非是一蹴而就的。
即使面对哥哥被挖心,John 都一直不改初衷,坚持信仰。
直到捉住凶手,交给执法官 ,却发现执法官才是最大的违法者,发现执法队的长官(他是因为知道自己错了,无法回头,将错就错了)助纣为虐,发现(在他坚持自己信仰的时候)极力避免战争、避免屠杀而无数印第安人最终惨死的时候,他才不得不与他所坚持的信仰对抗。
这是一部西部浪漫传奇,是对过去种种的讽刺(那个好人要戴面具的时代),也是无数探讨法律、正义的美剧中的一份子。
虽然最终,John抛弃了对法律的信仰。
这也充分展示了美国、西方社会对法律的坚持、维护,因为,至少他们会坚信自由平等,他们会信仰法律,直到万不得已,直到最后一刻。
”写的很好,反而让我有些醍醐灌顶的感觉,谢谢这位叫做华本叔的网友。
看着挺过瘾的,如果时间再短点更好,浓缩一下。
太惊艳了!!!
挺多搞笑点的,也有点夸张,不过故事挺紧凑的,还是好看的。很有杰克船长的影子。凶残的兔子,神一样的白马都是亮点
有小幽默,有大场面,人物没亮点,就是燃不起来
就像老太太的裹脚布,又臭又长。德普叔和他的大鸟那一身杀马特的造型真的不是来卖萌的么,配上小哥的帅气造型违和感太强了好吗。还有强烈建议为这部片子贴上喜剧的标签,全片的白马才是最高能的存在。
当我在电影院觉得自己仍然为德普激动不已、眼中满是心心时,我觉得自己仍然青春,所以依然为之疯狂。泪奔,有德普必五星。
我叔好适合演这种深井冰角色,完全本色演出啊哈哈哈哈全程卖萌。
就画风突然变掉的最后20分钟够有趣前面都好~~~~无聊
无聊的题材,无聊的故事,无聊的角色,无聊的对白,无聊的动作戏。看似是大制作,但完全没有吸引人的地方。这样的片,会大卖就脑残了。西部情怀?!怀旧也需要有激情的东西去支撑。
垃圾
笑出泪了,音乐赞画面赞效果赞
真难为拍的这么长!老实说不喜欢这部电影,一个是约翰尼德普表演的手法和船长的神经兮兮有重叠,再一个所谓的独行侠毫无个人魅力而言,三一个是我实在受不了男人脏兮兮臭哄哄的样子!
鸡血的音乐 狗血的剧情 男主目不忍视 女主惨绝人寰 一个普叔带着船长的范儿hold全场 不好意思我脑残粉啊 不好意思不好意思
太墨迹了
德普太适合演这种小邪恶但又拎得清大是非的人物
我想我不喜欢这部片子主要还是因为我已经不是适龄儿童了。没有服装和布景的提示我简直不敢相信这是一西部片,老太太裹脚布一样又臭又长,玩闹成分太多,后半个小时更好,直接展现出品方符号,拍了一集《米老鼠和唐老鸭》真人秀。
好莱坞流水线作业的产品,除了精心设计的几场动作戏还值得一乐,其他时候刻意设计的剧情、对白和人物都让人觉得无聊和尴尬。即使是德普和基友也拯救不了这个迪士尼商品,毫无基情反应的他俩沦为成了追逐的机器和导演个人特色世界里的活道具。相信就这种迪士尼商品,他们可以量产了。★★☆
风格和加勒比海盗如出一辙,这花脸的角色简直就是给德普设定的,只是这样闹腾下去,德普和奖项是要越来越远了啊
看不下去
啰嗦,配乐也很不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