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霍巴利王:开端

Baahubali: The Beginning,巴霍巴利王(上),巴霍巴利王(上):开端,巴霍巴利王:创始之初(台),帝国战神:巴霍巴利王(台),Baahubali,Baahubali: Part I

主演:帕拉巴斯,拉纳·达格巴提,特曼娜·芭蒂亚,拉姆亚·克里希南,安努舒卡·谢蒂,纳赛尔,萨嘉拉吉,塔尼克拉·巴拉尼,苏迪普,罗希尼

类型:电影地区:印度语言:泰卢固语,泰米尔语,印地语,马拉雅拉姆语年份:2015

《巴霍巴利王:开端》剧照

巴霍巴利王:开端 剧照 NO.1巴霍巴利王:开端 剧照 NO.2巴霍巴利王:开端 剧照 NO.3巴霍巴利王:开端 剧照 NO.4巴霍巴利王:开端 剧照 NO.5巴霍巴利王:开端 剧照 NO.6巴霍巴利王:开端 剧照 NO.13巴霍巴利王:开端 剧照 NO.14巴霍巴利王:开端 剧照 NO.15巴霍巴利王:开端 剧照 NO.16巴霍巴利王:开端 剧照 NO.17巴霍巴利王:开端 剧照 NO.18巴霍巴利王:开端 剧照 NO.19巴霍巴利王:开端 剧照 NO.20

《巴霍巴利王:开端》剧情介绍

巴霍巴利王:开端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故事发生在一个名为摩喜施末底的王国之中,激烈的王位争夺之战正在巴霍巴利(帕拉巴斯 Prabhas 饰)和巴哈拉拉德瓦(拉纳·达格巴帝 Rana Daggubati 饰)之间如火如荼的展开着。巴霍巴利为人正直而勇敢,坚信要凭借自己的真正实力夺得王位,而巴哈拉拉德瓦却恰恰相反,为了得到想要的东西,阴险狡猾的他愿意不择手段。 最终,代表着正义的巴霍巴利成为了国王,然而,巴哈拉拉德瓦却实行了暗杀行动,谋权篡位。巴霍巴利的儿子流落民间,被善良的人家收养取名为希瓦(帕拉巴斯 Prabhas 饰)。成人之后,希瓦得知了自己的身世,得知了自己体内流淌着皇家的血脉,他决定推翻统治者的暴政,夺回属于他的王位。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终极复仇者2:黑豹的崛起叛逆者北极雪风之颜色踢出一片天无厘头森林之第一次接触独自在夜晚的海边枭雄我的军中情人2桑托无罪者看不见的小孩羞辱一马当先七剑不痛的死法蔓延的爱铁耙警戒结束笨鸟大冒险英雄气质王家开拓者们再见的延续狼人之王太空堡垒卡拉狄加:利刃之回闪悬崖下的妻子传家宝落魄大厨悄悄爱上你

《巴霍巴利王:开端》长篇影评

 1 ) 一个摩诃婆罗多式的故事

后面给猫眼写了影评,图文版本的请点击http://m.maoyan.com/information/12705?_v_=yes&share=iOS-------------------------------------巴霍巴利王,是一位耆那教的圣者原本的故事是这样的巴霍巴利和弟弟婆罗多和争王位,巴霍巴利通过非暴力的比赛方式(瞪眼,水战和摔跤,史前奥运会)赢得了王位但是王位到手,他突然觉得这样内心难以平静他放弃王权,进行苦修,脱光光站在山顶,最终成为耆那教的圣者阿育王的爷爷一统印度之后,梦见了巴霍巴利王,也退位苦修去了而这个巴霍巴利王,本来是在家中锦衣玉食却被导演塞了摩诃婆罗多的剧本还是婴儿的王子于宫廷斗争中被救出,雨夜被托举着渡过河流,交托与平民的养母,度过无忧无虑的少年时代,而他的生母囚禁在王宫中。

后来的故事我们都熟悉了,奎师那回到了宫廷,杀死篡位的舅舅,救回了生母。

而他爹,另一个巴霍巴利王,天生力大无穷,正等着和弟弟来一场史前奥运会却又被导演塞了摩诃婆罗多的剧本王朝的长子因残废而不能继位,次子继位早死,王朝新一代的两个孩子都有继承权,挑优而选,一位内心仁慈,一位邪恶,然而武功难分优劣,最终的考验是一场战斗,擒拿住首领的人就是王储后面的故事我们也知道了,坚战在擒拿木柱王一战中获胜,加冕王储,却被密谋放火,消失在紫胶宫下一部的剧情肯定还是充满摩诃婆罗多的风味,最后加一段阿育王式的结尾,巴霍巴利王退位,使用原著的结局。

虽然这个故事充满了老梗,然而最好的地方就是一个字,燃!

2000年来,无论多少版的摩诃婆罗多,都没有这样的视觉效果,这样的节奏,这样的燃点导演说他将来要拍摩诃婆罗多,然而巴霍巴利王,已经是a story of mahabharata照抄自印度的影评,角色的一一对应:SIVAGAMI 对应贞信太后,我觉得她还有点像摩诃婆罗多的监国夫人妙贤:The boldness of SIVAGAMI should have be drawn from the characters of Sathyavathi , the step mom of Bhishma who in spite of losing her husband and her sons , boldly ran the kingdom of Hastinapur with the help of Bhishma who protected her at that period of time.KATTAPPA 对应毗湿摩The character of Kattapa does show the respect and sincerity of Bhishma in Mahabharata. Though Kattappa could have acted against Sivagami using his power and could have taken over the kingdom of Magizhmathi but he was faithful and kept his words like Bhishma.BHIJJALA DEVA 残疾的大伯无疑是持国This character is handicapped, possess inferiority complex, doesn’t have power in the kingdom and so trains his son to gain power. It is clearly the character of king Dhritarashtra.This character also has flavor of Shakuni that works with cunning ideas.BHALLALA DEVA 对应难敌和波罗那This character is clear portrayal of Duryodhana and Ravana. Like these epic characters, he has not been accepted by the Devasena (Dhuryodhana and Ravana have failed in the test to marry Draupadi and Sita), he didn’t get proper recognition for his talents because he had cruel intentions and though equally talented compared to his peer he is denied power and so did create a master plan to gain power.BAHUBALI 巴霍巴利爹对应般度五子,他有坚战的仁慈,怖军的力气,阿周那的战斗技巧,无种的女人缘This character could be inspired from Pandavas or in particular Arjuna. This character is close to heart for Kattappa like Pandavas were to Bhishma. Also we are able to know from scenes that Bahubali married Devsena competing with Ballala like Arjuna won the test to marry Draupadi. Bahubali became prey to the cunning plan of Ballala and his father and was killed.DEVASENA 巴霍巴利娘 她在第一部的戏份我觉得更像奎师那的生母devaki,但是在巴霍巴利爹那条线中,她是黑公主和悉多的合体。

第一部的台词透露出两个堂兄弟都曾经追求过她,第二部肯定会有黑公主选婿的戏份。

Her character shows the shades of Sita in ashoka vanam. She is dressed up in clothes that is torn. She wants to take revenge against Bhallala and as Sita was waiting for Rama here she waits for her son to rescue her. Also the scene which has Shivadu coming into the palace and burning curtains is portrayal of Hanuman burning Lanka. And when Ballala talks to her saying she could have married him and escaped this suffering it is taken from the scene where Ravana tells Sita the same.SHIVADU 无疑从身世和个性上都接近奎师那,KATTAPPA对他行的大礼正是“将莲花足置于头上”(毗湿奴/奎师那信徒头上的标记)He is the main character who has come to rescue Devasena. His character is sketched similar to Lord Krishna. He is born as prince and is adopted by tribes, who is naughty as a kid and saves his biological mother from being jailed without knowing anything about his birth until he rescues his parents.AVANTIKA 奎师那的夫人真光,战斗型公主The love of Shivadu has very light shades of Sathyabama who is also a warrior and fights with Krishna initially but ends in falling in love with him.男主养母:原型来自于奎师那的养母 Yashoda另外强力的女性角色也是这部戏的一个亮点women empowermentNot only the characters are inspired from the epic, I also want to register another impact this movie has created is on women empowerment. When everyone in the film industry talks about it, director S.S.Rajamouli has silently created strong female characters in this movie as in the epics and the drive the story completely. Hats off S.S.Rajamouli.

 2 ) 巴霍巴利王影评

我觉得我有必要给巴霍巴利王做一个影评,虽然这不是我擅长的,不过有人问起这一部电影到底哪里好看,我觉得我有必要写一下观后感了。

先从画面说起,宏伟壮丽的大背景和战争场面,打斗效果冲击力十足,特效也是恰到好处,不像其他的好莱坞大片各种特效乱飞。

一部电影的好坏不会被特效左右,好的特效只会为好的电影增色,而不会使一部不好的电影变好,这是我的观点。

有人觉得这摩哂陀巴霍巴利和阿玛澜德拉巴霍巴利太变态了,这是因为他们还不了解背景,这部电影本来就是根据神话传说改编的,巴霍巴利也就是湿婆神的化身,这一点作者已经表现的很清楚了。

首先,摩哂陀巴霍巴利的额头有一个象征着湿婆神的林伽印记,然后就是故事开头,摩哂陀举起林伽石像,就已经证明了他的不凡,希婉提伽也说了,只有湿婆神才能翻过瀑布。

这部电影乍看之下就像是讲述了巴霍巴利父子的传奇一生,但其实并不只是这样,他带有浓重的印度文化特色,不仅了揭露人性,还用主角的精神魅力感动着观众,很多人都觉得这部电影很好,可是到底好在哪里却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一部好的电影往往有两个特点,那么让你感动,要么让你感悟,这一部属于前者,我今年就看了三部好电影,巴霍巴利王两部和地球上的星星,除此之外就是前几年看的三傻大闹宝莱坞让我印象深刻,铭记于心。

巴霍巴利王里的角色性格鲜明,卡塔帕的忠诚谦恭,提婆西娜刚直不屈,王兄阴险暴戾,阿玛澜德拉巴霍巴利正直勇敢,无所畏惧,忠诚谦恭,平易近人。

电影用儿子摩哂陀作为故事的开头,讲述的却是阿玛澜德拉巴霍巴利的一生,一个神人性的一生,面对敌人冷静睿智,勇敢无畏,面对家人柔情似水,对部下体贴呵护,对人民群众关心入微,面对母亲的错误敢于针锋相对,为了自己的爱人不惜失去王位,无论身处什么位置上都能保持本心,不骄不躁,他孝顺正直,勇敢无畏的精神品质才是感动观众的核心,就像我们中国的士兵一样,傻的可爱,明知有些事这样做不理智,可是当你感受到心里流淌着的温度,即便不理智你也会去做,这就是感动。

这部电影带有西方式浓重的英雄主义色彩,但是主角却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他用自己的精神品质感动每一个心里发热的观众。

提婆西娜为了自己的刚直不屈被囚禁了25年,但是她心底里有信仰,从未放弃过希望,她坚信自己的儿子会回来救她,如果没有这种信仰他能坚持25年吗?

丈夫身亡,儿子失踪,自己贵为一国公主却被囚禁于此,当年英姿飒爽的提婆西娜和如今走路都不利索的老太婆形成鲜明对比,不禁让人感叹,鲜明的人格魅力就此体现。

提婆西娜受此困境却不曾屈服过,就如同当初西瓦伽米太后逼婚时一样,她从未变过。

为什么阿婉提伽的戏份这么少,有提婆西娜这么一个灵魂人物在这里,阿婉提伽却是有些黯淡失色了。

电影中的邪恶势力无非就是巴哈拉拉德瓦(什么破名字😂)和他老爹,老爹之所以竞争王位失败并不只是左手残疾,电影多处表现出来的地方可以看出,他老爹也是一个无勇无谋的真小人,无论勇武还是计谋,比他儿子巴哈拉拉德瓦差上十万八千里,所以说这部电影对于细节的表现还是很到位的,这么一个酱油角色都能表现得如此细致。

然后就是一个贯穿始终的人物,卡塔帕,愚忠是人们对他的第一印象,这并不是我们应该嘲笑他的理由,他的质朴,信守承诺才是我们无法学到的高贵品质,或许我该这样说,从前这样的人值得尊敬,而现在这种人却被视为傻,笨,不是他的错,而是社会风气不同了。

他在整部电影里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却并没有对剧情起太大的决定性作用,你可以理解为,整部电影换个人也能拍下去。

电影感人之处并不只是角色的人格,还有社会的风气,民众的质朴,这是随着科技发展现代社会所缺失的东西,那就是人为什么活着,做一个有血有肉的人,而不是一具被欲望支配的肉体。

信仰,希望,人性,这才是这一部电影想表达的主题。

国内版电影有删节,观众表示看不懂也是没办法的事,几个重要的地方被删减了。

今年看电影我就看了三部不错的电影,《地球上的星星》,《巴霍巴利王》两部。

说起《地球上的星星》我就想起另外两部电影,《奇迹男孩》,《三傻大闹宝莱坞》,《三傻大闹宝莱坞》是阿米尔汗用学生的角度看待教学问题,而地球上的星星则是用老师的角度看,都是讲了自由教学的重要性,批判了当代教学体制。

而《奇迹男孩》则和《地球上的星星》恰恰相反,《奇迹男孩》的主角有先天缺陷却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感动周围的人,为自己迎来了美好的人生开端。

以上是个人观点和感悟,每个人看完都会有不同的感想,关心楼下讨论并指正我上面的错误。

 3 ) 阿三严肃起来也是一本正经的

从开头太后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从河中托举婴儿直到婴儿得救那个镜头开始,我心里就已经认可了这部电影。

硬要说影片的不足就是剧情简单老套,但其观赏性至少甩画皮2这类故弄玄虚的国产类大片10个钟馗伏魔,所谓的国产大片绝大部分只有预告片能看。

可惜影院没得看,160分钟我连一次快进3秒都没有,你们懂的,画质精致到无可挑剔,虽然反派巴拉德颜值略胜一筹,巴霍巴利有点装逼嫌疑,哈哈。

场面能与其匹敌的国产电影恐怕只有《英雄》了,影片的布景、化妆是下了很大功夫的,史诗类电影需要的就是特效、演技,本片都做到了,阿三遇到激动的事情就喜欢唱歌跳舞,但人家歌词写得好啊,只是从这个点来说阿三应该拍不出苦大仇深的电影。

我脑海里一直放着片尾卡巴拉刺透巴霍王的画面,期待下部,2016,心塞,尽管我猜到了开头,也猜到了结尾。

 4 ) 终于搞明白印度人电影为啥这样子拍了

我周六半夜去看的电影,笑了整场,我刚刚查了一下印度教教义,终于明白了为啥印度神片一言不合就开挂,一言不合就跳舞了。

现在感觉这个片子拍的太好了,符合了一切印度人崇拜的想象,什么跳舞,超人的体能,等级制度都是宗教社会化的体现!

印度人打分必须全五分啊。

片中主角是湿婆神的化身,湿婆是最广受崇拜的大神。

在人们心目中,他既是创造之神,又是毁灭之神、收获之神、丰饶之神、宇宙舞神以及瑜伽信徒(瑜伽功及苦修的实行者)的主神,教徒要严格遵守种姓制度,婆罗门享有至上的权威,这充分体现了印度教宗教生活社会化的特征。

印度教与佛教和基督教等其他宗教最大的不同是,印度教直接宣扬世袭等级制度,把种姓制度作为核心教义,要求教徒严格遵守种姓制度。

种姓制度是最典型、最森严的等级制度。

跳舞是祭祀时候的一种仪式。

哈哈哈哈

 5 ) 不是堪称,就是史诗

这片下在硬盘里存了不短时间,躺在一堆小情愫百转千回的欧美情爱片里面,显的特别格格不入。

这几天硬盘空间不足,完全抱着腾硬盘的动机打开的,现在正在深刻反思看的晚了。

说实话《XX王》这个名字起的真不咋地,让我想起了各式各样的传记片。

看完才惊叹,人不可貌相,片不能看名。

开场地图我这个学理工的本能的看了两遍,等把剧情地理弄明白,紧接着一个神之托举又吸住了眼。

影片前半段叙事偏向歌舞片,虽说有些拖情节之嫌,但一想到印度电影一贯的表现风格,还是忍了。

不过完全不能说歌舞不好看,先不说人美场景炫服装道具制作精良让人大饱眼福,单讲剧情切歌舞的感觉自然到完全没有突兀感,更不用说拍出了华丽的民族风情,这一点咱真是不佩服三哥不行。

再说剧情,虽说故事虚构,但真实感史诗感绝对秒琼奶奶于妈几条街,导演表达手法成熟自然,剧情发展节奏控制流畅。

开篇的神之托举就已经足够吸引眼球,前半程几段歌舞偶尔出戏,耐着性子看到石头底下血战众人下跪呼喊老将称臣观众热血沸腾的时候,二次高潮哦不,回忆杀来了,经费开始燃烧了!

确实雪崩特效真的有点崩(还不如99年的007黑日危机),但万人合战盾墙箭阵满城尽带金甲棍棒刀枪齐鸣那个牛逼的感觉确实值得印度电影夸耀一番。

肌肉美男暴力美学又不似麦克斯4那样黑色朋克机械血腥,看完只能说一个字:爽。

片尾学日韩影视一样的续集片花和“coming in 2016”的字幕着实让我小激动了一把。

这是一部让人有美妙观影体验的电影,使我对三哥电影的看法有了很大改观。

仔细想想也对,都是有着好几千年文明历史的文明古国,凭啥恒河流域的历史就可以被忽略。

反正中途我忍不住的连呼了好几次三哥开挂了,至于你信不信,自己看看就知道了。

 6 ) 依然是印度商业电影的审美,但拍出了史诗感。

巴霍巴利王这部电影情节本身依然是印度商业电影审美的那套,谈谈恋爱复个仇,以暴易暴。

但是拍出了史诗感。

下一部?

当然要看了。

这对我这种奇幻控来说完全是咖喱味的福利啊。

印度不管看什么片子基本都脱不开各路神灵。

尤其是印度教的几位主神。

巴霍巴利这样的神话故事更是如此,人物的一言一行,宿命流转,背后都是神意所授。

   男主与湿婆同名,又是渡河托婴,死而不倒的神迹。

祭祀林伽,战前血祭战争女神。

坦达罗颂,坦达罗舞,不用说这个片子又该是湿婆的主场了。

自古印片出燃曲,本片的各种bgm已经循环播放了几天了,写代码的时候打打鸡血也不错。

   故事主线是王国夺权战争。

王室血脉自相残杀,不义者得势,王国陷入黑暗之中。

正真王者的后裔冥冥中得神护佑,大难不死的王子重回故土,一场倾尽全国之力的正邪之战蓄势待发。

简单的说就是魔改版摩诃婆罗多,看了的人自然懂。

不是说这么拍不好,至少作为半个13版mahabharat电视剧的粉丝,我看得是津津有味,至于为啥要把巴霍巴利王拍成平行世界的mahabharat,那得问编剧了。

由此也可见俱卢族般度族和奎师那的故事在印度是多么的深入人心吧。

    mahabharat的结局,按照咱们中国人的价值观是挺惨烈的。

颇有种一切繁华成空,落个白茫茫大地真干净的苍凉。

战胜不义需要付出巨大代价,即使是奎师那也无法破除因战争而受的诅咒,最后被人射中脚底身亡。

总觉得此片男主最后也无法过上美好幸福人生。

   男主也许最后是被自己的宿命驱使着,为复仇而生宛若神击打不义的武器,在血流成河枯骨成山的战争中获得惨胜,最后无心登位,踏上苦修之路。

(这段话纯属个人脑补)其实我很好奇编剧会怎么处理男主得知自己身世和如此沉重的国仇家恨之后的转变呢。

他会一下子就成了复仇之子吗?

还是会犹豫,反抗和逃避自己的宿命呢。

  最后谈谈歌舞。

   印度的传统歌舞和印度教的渊源很深,很多歌舞表演都是以演绎印度教神话故事为主,要么就是用来祭祀神愉悦神的手段。

这么千把年培养出了印度人对歌舞叙事的痴迷。

   看印片一般的几大跳舞点,谈情说爱,感情发展,结婚仪式,宗教祭祀。

歌舞不是独立于电影剧情的,而是影片叙事的一部分,习惯这种思维的话就不会觉得出戏了。

   其实很喜欢南印度电影歌舞里面敬湿婆,毗湿奴,或者象神啊哈奴曼啊,各种宗教节日庆典的舞蹈欢庆,比如出镜率很高的胡里节,颜色饱和得好像显示屏都快坏掉了。

其实我才不会说,很多歌舞片段编舞超给力白看不厌呢哈哈。

这位导演貌似不执着于那种很多人一起狂欢的歌舞大场面,多数是MV形式的。

全篇也就4段吧,男主怒扛林伽,男主追女神,男主调戏妹子,男主他爹调戏妹子(大误)。

      好了,诸位2016再见吧。

    

 7 ) 印度电影为什么一言不合就开挂?其实是有原因的

要不是男主角长得丑点,太咖喱了,我就打五星了。

第二部的评论在此→印度电影又轮回到了开挂时间(为什么要说“又”呢)中国电影在进步是有目共睹的,别的不说,特效水平起码从当年的五毛上升到如今的一块五,可喜可贺。

然而必须要说明的是,在中国电影进步的同时,世界电影也在进步。

远的不说,就说近的,我国北边有战斗民族,南边有开挂民族,夹在中间压力其实挺大。

战斗民族不必多说,前苏联电影的底蕴在哪里,而且在大片方面,前不久一部翻拍老版的《机组乘务员》CG场面水平不亚于好莱坞。

而南边的开挂民族的电影一直以来是很多网友吐槽的对象,一言不合就跳舞,没sei了。

但宝莱坞电影,作为世界上电影产量最高的国家,也不是盖的。

近几年无论《三傻》《我的个神啊》等文化底蕴佳作,还是《新年行动》《幻影车神》这些商业大片,水准还是让人吃惊的,当然也少不了这部《巴霍巴利王》。

本片是印度电影史上耗资最大的作品,制作成本17亿5千万卢比,“翻译”过来,大约约1亿6975万人民币。

对于中国大片而言,这个数字其实不算什么,华语大片动辄2、3亿比比皆是。

但该片的所营造出来的效果还是非常可观。

作为一部史诗电影,电影的画质精致到让人惊讶,服装道具、建筑布景以及背景制作极为严谨,真的是美轮美奂。

该奢华的地方极致的铺张,比如皇城里那段广场舞,巨大的金像与巴霍巴利王见义勇为,然后突然就跳舞,音乐动听,整个广场都燃了,色彩绚丽,连大象都绷不住了,跟着一块跳,春晚导演们,学着点。

该破落的地方也是灰头土脸,就像那队野生反抗军,一个个破衣烂衫,跟刚从地下挖出来一样,女战士也是黑不溜秋。

然后一段撩妹过后,边跳边给人家化妆,结果整个画风突变,女主角之前跟要饭的一样,马上变成白富美,场景比伊甸园还漂亮。

开场那段爬瀑布的场面,瀑布场景本来就是非常雄伟,还有一位开挂的男主角与如白素贞一般的女主角(其实是这男的嗑药了,都是幻觉),整场攀爬瀑布的场面,配上背景音乐“Khoya Hain”,整部电影最佳场面,电影的原声带超级经典,推荐。

战争场面就不说了,只要玩微信的基本都见过,因为经过了一年的自动发酵,该片战争场面很多镜头已经成了表情包了,该有的都有,该脑洞的地方全部脑洞大开。

然后好玩的地方就来了。

印度人民拍《巴霍巴利王》其实是一件非常严肃的事情,因为电影改编自印度传统神话故事(复仇的故事,有点像我国的《赵氏孤儿》)。

但是我们却看得非常欢乐,随处可见的“迷之笑点”,有地方甚至笑得前仰后合。

不为别的,全因电影的“开挂”特色。

从开场攀爬瀑布那段开始,男主角开启了外挂,各种超人技能发挥,加上印度电影在一些场面处理上显得有些奇怪,让物理定律在这部电影里跟“伪科学”一样,巴霍巴利王从那么高的城墙上一跃而下来了一个“超级英雄式”落地,毫发无损。

一个人拉起万丈的金像,比超级英雄还猛。

跟女主角的戏份,告诉我们什么叫做“花式撩妹”,一场舞蹈下来,女主角“换人”,爱情确立。

然而战争场面就更离谱了,巨大的“飞毯”、直升机战车、金狮子头当兵器,这么说,只有你想不到没有看不到的。

本片的导演之前拍过《功夫小蝇》,后者就是各种离谱的动作戏,《巴霍巴利王》也不例外,本来挺残酷紧张的战争场面,这么一来,挺欢乐的。

还有片中卫队长看见巴霍巴利王的真容之后,一路“跪滑”到主角面前,这么严肃悲情的重要情节,说实在的当时我没忍住,哈哈哈哈哈。

整部《巴霍巴利王》就是这样,标准的史诗电影,大场面和道具细节非常赞,然后各种情节全部离谱,就往“怎么脑洞怎么来”,该开挂的时候绝不含糊。

即震撼又欢乐,大概是这部电影最直接的观影感受。

然后,我们也该严肃的面对的一些问题→为什么会开挂?

纵观《巴霍巴利王》,乃至各种商业电影,为什么“一言不合就开挂”呢?

其实是有依据的,跟这个国家的宗教文化有着直接的关系。

印度是一个宗教国家,印度民众崇拜众神,而印度教中的神灵往往具有多种化身。

他们常化身为各种形象拯救世界于危难之中,久而久之印度就形成了非常浓厚的偶像崇拜情结,他们认为英雄都是神灵的化身,当人们崇拜某个英雄时,就不知不觉的赋予英雄某种神性、将其神格化。

电影中,男主角巴霍巴利王的就是这样一名英雄,他是湿婆神的化身,是印度人神话故事中的英雄。

开场举起林珈石雕的那场戏,充分说明问题。

印度教徒常说,你不了解林珈,就不了解印度文化的特色。

湿婆神是印度教最受欢迎的神,是破坏神的象征,也是强大生殖能力的象征。

林珈就代表着湿婆神的生殖器。

神灵是不可侵犯的,是凡夫俗子崇拜的象征。

但开场巴霍巴利为什么要破坏林珈并举起来。

这个情节不仅仅代表着这名角色力大无穷,更隐喻,他就是湿婆神的化身,只有我可以举起它,你们这帮凡夫俗子是不行的。

知道为什么开挂了吧。

就是这样。

了解了印度文化,了解他们与我们的文化差异,就能理解,巴霍巴利王在电影里为什么如超人一般爬瀑布,单枪匹马闯王宫,如情圣一般的撩妹,还有他父亲在战场上的英勇表现。

这是印度人的思维方式,英雄是神的化身,自然可以随时开挂。

而电影的反派,篡位的兄弟,同样力大无穷,但一出场就杀死一头水牛,与巴霍巴利拒绝使用牲口祭祀形成项鲜明的对比,所以他不是英雄也不是神的化身,而是反面角色。

最后,我不想拿《巴霍巴利王》跟中国电影比,因为太泛泛,中国大片也有精品。

但这里要说的是,这部印度电影史上耗资最大的电影,很脚踏实地,除了史诗电影那些标配的大场面和特效,作为有着千年历史文明的国家,也注重一些厚重的人文底蕴和文化特色,这是值得我们考虑的地方。

然而,我们看的时候,还是很搞笑。

 8 ) 一二全剧透

一、电影背景:第一部《巴霍巴利王:开端》(Baahubali: The Beginning),2015年7月10日印度公映,2016年7月22日中国大陆公映;第二部《巴霍巴利王2:终结》(Baahubali 2: The Conclusion),2017年04月28日印度公映, 2018年5月4日中国大陆)公映。

二、故事梗概:摩喜施末底王国先王去世后,朝政由其弟媳即太后希瓦伽米执掌,成年后的先王之子巴霍巴利和太后之子哈拉拉德瓦便成了王位的竞争者。

在太后持中的一系列考验之后,巴霍巴利凭借着他的骁勇善战和仁厚获得了太后的垂青,太后决定立他为王储,与此同时,太后还必须小心的平衡巴霍巴利和自己的亲生孩子之间的微妙关系。

最终,代表着正义的巴霍巴利成为了国王,然而,哈拉拉德瓦却实行了暗杀行动,谋权篡位。

巴霍巴利的儿子流落民间,被善良的人家收养取名为希瓦。

成人之后,希瓦得知了自己的身世,他决定推翻统治者的暴政,夺回属于他的王位。

三、人物原型:查了些资料,众说纷纭,一说是来源于耆那教圣者巴霍巴利;一说是来源于印度史诗《罗摩衍那》;还有一说是东印度乌荼国王善无畏,个人觉得,应是导演根据不同民间传说杂糅而做的反映民间传说的新故事,这么一想颇有细说成分,像极了这几年胡编乱造咱们中国胡编乱造的神话故事。

四、耆那教耆那教与佛教都兴起于公元前6 世纪," 耆那" 意为胜利者或圣人,自古印度开始直到孔雀王朝,耆那教因一直受到历代国王的支持和庇护而不断扩大和发展,是印度传统宗教之一,但耆那教虽曾与佛教比肩而立,教义上的局限性却使其在历史上屡遭迫害并迅速衰落。

这个教派很神奇的地方在于不敬神,认为理性高于宗教,并且反对种姓制度,认为人人均可得道,他们也有转世轮回的教义,但他们还认为绝食可以使人快速转世,嗐???

是不是因为这个,所以他们至今教徒总数才400万人?

与印度教的11亿信众相比简直不可同日而语。

公元前80年前后,耆那教分裂为白衣派和空衣派。

白衣派穿着象征廉洁的白衣,主张男女平等;空衣派又称天衣派或裸体派,主张教徒不应蓄私财、连衣物也不能有,只能以天为衣,信徒多生活在寺庙或远离世人的住所,以乞食为生,并鄙视妇女……真是龙生九子各有不同啊,莫名就想起了丐帮的污衣派和净衣派。

所以耆那教初祖——胜者第阿底那它祖师之子巴霍巴利是成为电影的确实有迹可循,他自恃勇力和兄长婆罗多争夺王位,并在赢得三场比赛后得到了王位,但是王位到手之后,他突然觉得内心难以平静,并放弃王权,进行苦修,最终成为耆那教的“成就者”(Siddha),这特么这操行,可不就是释伽牟尼,还有白衣派的男女平等观念,可不就是电影三位女主的真实映照吗。

五、罗摩衍那《罗摩衍那》讲起来更复杂些,它与《摩诃婆罗多》并列为印度两大史诗,原为民间口头创作,在长期流传中屡经增润,相传由印度诗人蚁垤编写定本,内容主要讲述阿逾陀国王子罗摩和他的妻子悉多的故事,以罗摩和妻子悉多的悲欢离合为故事主线,表现了印度古代宫廷内部和列国之间的斗争。

但这个史诗里始终塑造悉多伟大母性的坚贞之外,男主罗摩对妻子坚贞的持续怀疑实在让人难以下咽,与电影的精神完全背道而驰。

巴霍巴利泡妞时说“从现在起,直至死亡将我们分离,我都属于你”;二世祖泡妞时说“你的全部都是我的,你的责任也是我的”,父子二人两代情圣,跟罗摩完全不是一个尿性。

《罗摩衍那》在印度一直被奉为叙事诗的典范,其影响早已远超出印度,被列入人类文化遗产,但它不属于世界四大史诗(荷马史诗、吉尔伽美什、神曲、埃涅阿斯纪),我们中国也没有与之对应的东西,或者说我们中国的汉族没有与之对应的东西。

中国有三大少数民族史诗,藏族《格萨尔王传》,柯尔克孜族《玛纳斯》,蒙古族《江格尔》,独独没有汉族的,你像湖北的《黑暗传》可能算是汉族的吧,但毕竟太小众太地方化了,虽然学术界有说它是中国汉族首部创世史诗什么的,但总归欠缺说服力,然而《黑暗传》的诞生地——湖北神农架那旮旯,确实不是等闲之辈。

《罗摩衍那》的整理者蚁垤,是一位古印度诗人,相传因静坐修行数年不动,身上成了蚂蚁窝的小土丘,故以蚁垤为名,他在整理《罗摩衍那》上的这种贡献,与《黑暗传》诞生地——湖北房县整理编纂《诗经》的尹吉甫有异曲同工之妙。

房县往南越过神农架到达秭归(湖北宜昌)还有一位大拿——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中国浪漫主义文学奠基人——屈原,他曾写下了中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离骚》。

但《离骚》也不能称之为伟大的史诗,其后也更没有诞生过一部能超越它的同裁诗作,究其原因,或是因为中国很早就形成了以儒家文化位核心的安定思维格局,中国的人文思想核心在于人,在于内省,这也是中华文明中庸之道所诞生的土壤,与西方的海洋文化、个人英雄主义思维完全不同。

六、善无畏东印度乌荼国王善无畏,出生于东印度乌荼国,相传是释伽牟尼的叔父甘露饭王的后裔,退帝位后,善无畏连续苦修多年,直到获得密法灌顶,后入唐传道,是为中国密教正式传授之始,故亦称其为汉地密教初祖,与金刚智、不空三藏法师合称开元三大士,他也是印度历史上唯一葬在中国的帝王。

善无畏年幼时候便参军入伍,十三岁继承王位,是印度最杰出的帝王之一。

然而善无畏的兄长非常嫉妒善无畏,便和他争夺王位,开启了一段王位争夺战。

善无畏则率军亲讨,勇猛镇暴,期间被流箭所伤,最终击败兄长取得胜利,稳坐王位。

虽然取得了王位争夺战的胜利,但善无畏内心始终难以平静,并渐渐厌恶了争权夺利的王室,于是,38岁时最终决意退位出家。

果然都是净饭王一家的。

《巴霍巴利王》或许就是结合了耆那教的巴霍巴利、《罗摩衍那》的罗摩,还有善无畏,甚至还有其他很多我们不知道的神话、传说,创作了这么一个王子复仇记的史诗电影。

七、巴霍巴利如果让我来评价世界电影里最完美人格的人物,巴霍巴利绝对名列榜首。

他是国之栋梁。

作为摩喜施末底王国的王子,他宽厚爱民勇猛善战,每次征战都能身先士卒,冲锋陷阵勇猛无比每战必克。

外出远游诸侯国遇到该国危难时,也迅速展现出王者风范,遣兵布阵知人善用,既善于激励士兵、又长于战术规划,临危不乱行动果决,迅速平定乱局;他是家庭支柱。

作为人子,他对那位对自己视如己出的叔母百般尊敬,临死之际都未曾怀疑过叔母对自己有任何不良之心;作为人弟,他从来没有怀疑过兄长对自己有不轨图谋,兄弟配合作战时他敢于将自己的后背交给兄长,给予无限的信任;作为人夫,他没有将任何大男子主义加诸在妻子身上,他可以以身铺路让妻子踩在他的肩上过河,他可以在妻子遭受羞辱后弃王位于不顾断然斩首宵小,甘于携妻子归因山林与民同乐……但这些完美人格的反面,却也成为了他在宫廷斗争中的牺牲品。

皎皎者易污,峣峣者易折,这话放在巴霍巴利身上再合适不过,他过分完美的人格也是他屡遭大难的原因。

叔母会因为一时昏聩,受到丈夫和儿子的诱导对他颁布追杀令;兄长无时无刻不想着弄死他而不用担心会被怀疑;即便是对他崇拜爱戴的妻子,也终因不堪忍受,对他有了“怒其不争”的怨气,怂恿他篡位取而代之。

如果巴霍巴利没有主动退出王位之争,妻子很可能成为他身死的主因,但他退位这一情节的设置,保全了巴霍巴利夫妇的完美人格,所以老百姓在迎接巴霍巴利时才会唱:神来到了我们中间。

换个角度看,巴霍巴利是个君子可欺之以方的典型反面教材,这跟我们大英雄乔峰有很大的区别。

乔峰的人格是不完美的,他甚至可以在极端情况下放弃底线一心为己,所以巴霍巴利是神,而乔峰是人。

八、二世祖希瓦因为当爹的太牛逼,所以当儿子虽然略蠢,但也更加显出了一些真实的人性。

但在电影的实际塑造里,作为最终的胜利者,二世祖承载了很多图腾的象征意义,包括他的名字,希瓦。

希瓦,Shiva,就是湿婆神的名字,印度教三大主神(湿婆、梵天、毗湿奴)之一,毁灭之神,兼具生殖与毁灭、创造与破坏双重性格,呈现各种奇谲怪诞的不同相貌,主要有林伽相、恐怖相、温柔相、超人相、三面相、舞王相、璃伽之主相、半女之主相等变相,其中林伽更是湿婆的最基本象征。

林伽是男性生殖器,象征着再生。

相传湿婆当初没有把与梵天一起创造世界的事放在心上,独自去海底修炼,结果出海时发现世上的一切都安排妥当,气恼之下割掉生殖器扔向人间,从此就有了印度人对林伽的崇拜。

如果你不了解林珈,就很难了解印度教的特色。

据说湿婆的性能力很强,有一次和老婆不间断性交了一百年还欲罢不能,众神对此感到惊慌,央求他将精液泻入恒河,这就是恒河之水为什么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及成为圣河的原因。

而用水冲林伽,则是供奉湿婆神的祭祀礼,代表着林伽的征服,事实上印度教信徒们执行这个祭祀时使用的不是清水而是牛奶,象征着爱液,所以二世祖把他小媳妇儿的脑袋摁在瀑布下冲水,意义真是不言而喻。

真是,自此不敢直视恒河水。

二世祖在发现自己真正身份之前都是天真快乐的,直到他的林伽涌动,开始泡妞。

九、阿琬提伽与提婆犀那阿琬提伽是一个戴面具的神秘杀手组织顶尖女杀手,而这个杀手组织的终极任务就是营救先王遗孀提婆犀那,但皇城深深,他们一直很难得手。

阿琬提伽练功之余不小心遗失了自己的面具,跌落悬瀑,被二世祖希瓦捡到。

想象力丰富的希瓦根据这个面具在脑海里勾勒出了女主人的容貌,然后把面具放在沙滩上给面具来了个AI全身塑形,一个完整的女人便充斥了他的脑海,然后他就开始了寻找女主的传奇道路。

翻过高山、越过海洋,二世祖靠着自己遥遥千里送的精诚终于打动了面容黝黑冷酷的女杀手未婚妻,一通花间戏蝶后把小媳妇儿嗯在瀑布下冲个了澡,小黑妞分分钟变成了大白兔。

大白兔阿琬提伽看着瀑布里倒映着的自己的如花容貌,第一次发现了自己的美。

但是和二世祖一番真情啪啪后,她也依然没有忘记自己的任务——营救提婆犀那,于是不辞而别。

她不知道提婆犀那是谁,尚不知道自己身份的二世祖当然也不知道提婆犀那是谁,但追上来的二世祖对阿琬提伽说:你是我的,阿琬提伽,你的全部都是我的,你的责任也是我的。

她的责任,就是营救提婆犀那。

阿琬提伽是第一部的绝对女主,成为了二世祖寻找身上的线索,出场方式就是二世祖幻想的梦中情人,高山险瀑一舞动乾坤。

角色上跟她的婆婆,也就是她要营救的先王遗孀颇有相似之处:泼辣有主见,是只典型不为服从男人而活的小辣椒。

所以这对婆媳陷入爱情的方式也异曲同工,都是因为实打实的感动见真情,而绝非恋爱脑,作为具有鲜明独立人格的女人舍设,没有成为男人的附庸,但结合后这种性格有所下降,多了小鸟依人的一面,这真是千百年来女性独立的大难题,再牛逼的女人,到最后还是个配角。

这对婆媳的选角上也跟我们国内现在白幼瘦身美完全不同,角色体格都非常丰满,典型的丰富肥臀母性光辉,肩宽背阔还有个肉嘟嘟的腰,显得非常有力量,秾纤得中、修短合度,大概说的就是这种女人,这就想起了《诗经·卫风·硕人》,窃以为,这才是健康的女性审美。

所以这个电影,就女性独立而言,无论是性格还是体格,算是都立住了。

二世祖冲入皇城那一刻,被囚整整二十五年的提婆犀那正站在她囤枯枝的广场上,她面容枯槁举起双手的镣铐面向皇城外面露笑容,她从未怀疑过自己的儿子会出现,所以这笑容如春雷绽放,几欲癫狂。

十、提婆犀那与希瓦伽米提婆犀那是摩喜施末底王国其中一个小诸侯国昆达拉的公主,某次和表哥一起出巡偶遇强盗,胆小的表哥上树躲藏,但提婆犀那稳坐帷帐一剑划出,旋即撩起帷幕华丽出场,身先士卒带领手下击溃了强盗。

而这一幕,恰好被出巡的巴霍巴利赶上,世间最美好的相遇,怕就是灵魂的久别重逢。

第二部电影就是三个部分:巴霍巴利个人秀、巴霍巴利夫妻秀、巴霍巴利儿子秀。

巴霍巴利遇到提婆犀那,猛男春心一发不可收拾,然后就在忠仆的配合下接近提婆犀那,装傻进入提婆犀那的昆达拉国开始泡妞之旅,但这一切被巴霍巴利兄长哈拉拉德瓦的密探得知,然后哈拉拉德瓦就想到了一个绝妙的高招:请求尚不知情的母亲希瓦伽米为其做主赐婚。

当时的希瓦伽米正为立了巴霍巴利为王储而心有不安,当即答应儿子:哈拉,提婆犀那将成为你的妻子,我向你承诺。

但当希瓦伽米太后的联姻令到达昆达拉时,奉命前来的使臣都替提婆犀那高兴,但眼高于顶的提婆犀那丝毫没给希瓦伽米太后面子:难道这个男人只会躲在妈妈的身后,自己却不敢出面吗,这样的男人,连我昆达拉的一条狗都不如,要我嫁给这样的男人,真是笑话。

联姻受挫的消息传回摩喜施末底,太后震怒,王子狂喜,并建议太后下旨给“刚好”在昆达拉的巴霍巴利逮捕提婆犀那并带回,而彼时,昆达拉正遭遇邻国半夜突袭,巴霍巴利顿时傻子变精子,指挥若定一马当先,与提婆犀那并肩作战,不仅救了提婆犀那的命,也救了昆达拉王国的命,也收到了太后的逮捕令,他以为太后的联姻是为他而起,而逮捕令肯定是因为太后一些不知情的误会。

所以他果断向提婆犀那表明了身份和爱意,但提婆犀那说:你俘获了我的心,即便作为你的囚徒,我也心甘情愿,但要我放弃尊严做你的俘虏,我是一步也不会跟你走的。

巴霍巴利挺直身躯正色道:从现在起,直至死亡将我们分离,我都属于你你一个人,提婆犀那。

这特么,我称其为,旗鼓相当的爱情。

但回到了摩喜施末底,巴霍巴利二人才知道太后联姻的是他儿子。

太后一世英名,独独在这件事上因为爱子之心犯了糊涂,她要巴霍巴利做出选择,是选择王位,还是提婆犀那。

巴霍巴利选择了女人,或者就剧情的塑造来说,他选择了他自认的公理,他愿为国效忠,但并不贪恋权势,他不会贪恋女色,但不会辜负爱情,所以他性格的刚直反倒成为了太后后来一系列骚操作的导火索,直到太后下令诛杀平民巴霍巴利。

忠仆,成为执行者。

他亲手杀死了从小看着长大的巴霍巴利,亲耳听着巴霍巴利临死前要他照顾母后的遗言,亲眼看到哈一切策划者哈拉拉德瓦得意张狂的吐露真相,然后他又亲口把巴霍巴利的遗言带回给太后,他把满手的鲜血肆意涂上太后的手悲痛欲绝的直斥其非……希瓦伽米自知犯下了不可挽回的错误,她跪下儿媳脚下摸着她的脚忏悔,然后抱起孙子向皇城下的百姓高举宣告:你们的王巴霍巴利已经死了,现在你们的王是,摩哂陀·巴霍巴利。

但她的亲儿子不能接受这样的结果,他把箭射向了自己的亲生母亲,太后负伤逃亡终死大河,王后沦为阶下囚,王子为百姓所救,他就是希瓦,他就是二世祖摩哂陀·巴霍巴利。

 9 ) #真正的史诗片《巴霍巴利王》#

看了印度电影《巴霍巴利王》,大为赞叹,这才是真正的史诗大片啊!

无论是好莱坞的《特洛伊》、《天国王朝》,还是张艺谋的《英雄》、《十面埋伏》或吴宇森的《赤壁》,都远远比不上。

好多“大片”号称耗资多少多少亿,但实际拍摄效果还不如这部仅耗资两亿多的片子,如果不是在吹嘘宣传的话,那就真是在浪费钱了。

神话史诗就该是拍成《巴霍巴利王》这样的。

作为一部印度电影,本片里歌舞自然少不了,不过,成分虽有,但并不算太多,没有喧宾夺主。

全片159分钟,故事情节算是上集,下集要等明年上映。

看了这部电影之后,对于印度阿三印象大为改观:原来他们电影不全是歌舞片,叙事也有并不冗长拖沓的,也有这样类型的电影。

感叹印度民族神话瑰丽无比,传统文化是个巨大宝库,动了翻看《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的念头。

 10 ) 关于为什么我觉得《巴霍巴利王》很糟糕这件事

说来有意思,在看到这部有趣的印度电影的时候,我居然莫名地想起了1960年的《斯巴达克斯》——并因此觉得巴霍巴利王越看越恶心。

没错,我对这部电影反胃不是因为神奇的歌舞、被掀翻的牛顿棺材板和诡异的战场场面,而是因为我之前看过那样一部电影,它的主人公是一个举起了刀剑而最后死在了十字架上的奴隶。

巴霍巴利&希瓦诚然是得到了广大支持的,人们高呼他们的名字,跪拜他们,热切地期待这样的国王的再次出现,他们在战场上如天神降世,他们是罕有的明君,但非常不幸的是,他们仍旧只是国王,所以奴隶无论如何也依旧是奴隶,反派之反不过不能接受这个英明的国王,正派之正则不过在于他打败了邪恶的、哇哇乱叫的敌人,刹帝利还是刹帝利,湿婆也还是湿婆。

大家向林伽浇水祈愿,于是希瓦跑了过去,靠着倒拔垂杨柳一般的膀子力气,把它掀起来了——然后把它放到了瀑布下,“这样就可以更好地浇水了”。

作为一个对巴霍巴利爷俩的隐喻,这是相当合格的——英明的国王用远超别人的力量,让神灵庇佑下的国家更加被神灵庇佑,他为神明考虑,他受到了神明的偏爱甚至具有神性,众人为此跪地合掌。

这一跪与贯穿全片的“大家一起下跪”一起,成功地创造了一个广受爱戴的君主的形象;一旦贵族就餐就触电般地站起来的奴隶和以与奴隶一起就餐为开明标志的王子一起,成功地建构起来了一个种姓分明的世界。

于是对于这样一个世界而言,最大的HE就是英明神武的国王即位了。

全片中位置最高的就是湿婆神,他创世,他接受让希瓦活下来的祈祷,他在临战时被人祭祀,他赋予主角以神性。

而奴隶就是奴隶。

“我宁可在这里当一名自由人,面对长途的行军和艰苦的战斗,胜过当一名富有的罗马市民;它痴肥而不事生产,身旁奴隶成群。

I'd rather be here, a free man among brothers, facing a long march, and hard fight, than to be the richest citizen of Rome, fat with food he didn't work for ,and surrounded by slaves. “斯巴达克斯是一名古罗马角斗士,军事家,于公元前73年与高卢人克雷斯、埃诺玛依以及甘尼克斯一起领导了反抗罗马共和国统治的斯巴达克斯起义。

”于是至少在他带领着奴隶拿起武器的时候,奴隶就不再是奴隶了,他们成了让脑满肠肥的富人惊慌的力量,他们举起了剑;于是他们的敌人不是《巴霍巴利王》里说都不会话的野蛮人,而是衣甲鲜明训练有素的罗马军队——所以这不会是一个“皇上英明神武”的故事,不会有一个有神性的斯巴达克斯去显灵、去受人祭拜,相反地,这个故事最终只能有一个BE,斯巴达克斯最好的结局就是死在十字架上——以自由人的身份。

“我知道我们是一家人,我更知道我们是自由的!

I do know that we are brothers, and I know that we are free. “我替你们的主人带来一个消息,马可斯柯萨斯,意大利指挥官,奉他仁慈的命令,你们可以免去一死。

你们原先为奴,今后仍将继续为奴。

虽然可免于钉十字架这项恐怖的惩罚,但唯一的条件是…你们必须指认斯巴达格斯的尸体或是他本人” “我是斯巴达格斯!” “我是斯巴达格斯!” “我是斯巴达格斯!” …… 当每一个奴隶在死亡的逼迫下拒绝招供并喊出“I‘m Spartacus!

”的时候,他们就成为了一个整体意义上的“斯巴达克斯”,斯巴达克斯不再是一个高于别人的帝王,转而成为了一个更广大意义上的群体的代名——在这里,创世的是奴隶,而不是那个顶天立地、受人祈祷的湿婆神。

平等不是以王子之名赋予的恩典,而是被坚守至死的理念。

所以,两部电影的一个巨大区别是,巴霍巴利最终也只能是一个明君,《巴霍巴利王》里的奴隶会心甘情愿地把巴霍巴利的脚放在自己头上,他对奴隶的平等态度也只是他作为明君的一个特例,并且“奴隶们对此感恩戴德”;而斯巴达克斯是一个奴隶,别的奴隶不是为他而死,尊他为上,而是同他一起,以自由人的身份,一起砸碎镣铐,一起走向死亡。

手拿鞭子的奴隶主在巴霍巴利的身后得到了一个稳定繁荣的时代,在斯巴达克斯们的剑下则失去了奴隶和金银。

武器商想的是如何为卡塔帕赎得自由,而斯巴达克斯用战斗去向爱人实行他的誓言——“再也没有人可以把你卖掉”。

巴霍巴利可以成为一个传说,但一旦跨越千年,他就该被埋进历史的坟墓里了,而斯巴达克斯该被继续传唱——因为斯巴达克斯告诉奴隶们的是,砸碎你们的镣铐,而巴霍巴利告诉奴隶们的是,等待明君,湿婆神会保佑他来拯救你们的。

所以,在贱民时隔千年还是贱民的时候,告诉他们湿婆神保佑你们的英明国王,他会来让你过上好日子……是一件糟糕的事,因为一个好国王不会砸烂所有人的手铐脚镣,而一旦出现一个坏国王它们就会变得更重。

真正会毁掉锁链的,永远只能是奴隶积怨已久后举起的那块石头。

We march tonight!

《巴霍巴利王:开端》短评

男主的身材真是不错真是不错,讲述方式更适合拍连续剧而不是拍成电影

8分钟前
  • 胸口碎大石
  • 还行

场面宏大,剧情简单,人物刻画一般,人物出场自带吹风机特别low!

11分钟前
  • 大隐隐于世
  • 还行

浑身散发着菲勒斯的原始气息,感觉要爱上巴霍巴利了。

12分钟前
  • 多宝
  • 推荐

2.5 慢镜头好多。。。

14分钟前
  • 花束
  • 较差

又一次验证了阿三影片里很多动作是用意念去理解的,删减版这次裁的很好,歌舞部分少到不让人生厌

16分钟前
  • 今生、唯爱
  • 较差

五毛特效在片中并不违和,至少不会出戏,毕竟一言不合就跳舞的民族。此片脑洞清奇,最后大场面气势也出来了,看的津津有味。

17分钟前
  • 人出没注意
  • 推荐

尬到让人不断地笑场

20分钟前
  • 一颗大豆
  • 较差

巴霍巴利的肌肉也挽救不了雷人。。。

21分钟前
  • PAUL
  • 很差

嗯😕印度神片

23分钟前
  • 云图
  • 还行

唱唱歌,跳跳舞,耍耍流氓,拍的再大气也还是少不了那熟悉的味道,一旦接受了这种微妙的格格不入,还是可以愉快欣赏的。压轴战争戏神棍得好似300勇士的胜仗版本,比起抵御外敌把侧重点放在抢人头竞赛上更添看头,整场战役是阵势大脑洞多而且时间非常足,看下来着实过瘾,期待下集。

26分钟前
  • 爱的镇魂歌
  • 推荐

“不要只顾着喝酒,我们这里还有更好玩的呢!”然后一大捆麻绳放下来,旋转解开里面是3个印度美女,接着大家一起疯狂跳起舞来,非常像小人书里的一千零一夜了。

28分钟前
  • 曾良君
  • 还行

真的...有毒啊……毫无悬念在最后那场大战睡死过去 #BFF 2017/6/23@影立方

30分钟前
  • 523
  • 还行

给阿三的想象力跪了!起这么早跑到三里屯就为看个印度语原版我容易吗

35分钟前
  • Amsterdream
  • 还行

剧情没有特别的,但无论是刚开始的瀑布自然风景还是后面的战争场面都做的是绝美!而电影几位主角无论是男女都表演的很好。这部电影让我想起了当年的天国王朝,在我看来两者伯仲间。宏达场面,悲喜剧情,看的人热血沸腾!期待第二部!

38分钟前
  • 古里克尼
  • 力荐

我给2星,力压 小时代系列。

42分钟前
  • 一只猫
  • 较差

表演太浮夸了,有点受不了,不过那女的飞仙一段还是蛮美的

46分钟前
  • 较差

弱爆了。剧情人设都是糊弄小孩的级别的。。ps:突然很佩服老祖宗的嫡长子那一套。果然阿三就是不开化

51分钟前
  • 秦娥夢斷秦樓月
  • 很差

帅帅帅力大无穷

56分钟前
  • 蕾蕾
  • 力荐

泰山+神战+特洛伊,印度的英雄(号称史上最大投资),男主各种超能力开挂,大战争场面震撼,其中夹杂的怪力乱神、奇技淫巧让人很是佩服阿三的脑洞,一言不合就开始唱歌跳舞附带五毛MV特效,总之很雷很欢乐很好看。

59分钟前
  • 谋杀游戏机
  • 还行

强烈的异域风情逐渐卷起对歌舞电影的熟悉度和接受度。歌舞艺术传递的男子的力量、女性的健康柔美都极富有感染力和创造力。神话故事的魔性魅力,在于战争背景下充斥着忠义、勇敢、爱情、血洗复仇等荷尔蒙高发的情感力量。格斗场面的惊险(孔武有力的勇猛表达)抖落满屏强壮肌纤维细胞,健康与力量之美!

1小时前
  • fox童心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