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爱的女人

Ladies in Lavender

主演:朱迪·丹奇,玛吉·史密斯,娜塔莎·麦克艾霍恩,丹尼尔·布鲁赫

类型:电影地区:英国语言:英语,德语,波兰语,法语年份:2004

《等爱的女人》剧照

等爱的女人 剧照 NO.1等爱的女人 剧照 NO.2等爱的女人 剧照 NO.3等爱的女人 剧照 NO.4等爱的女人 剧照 NO.5等爱的女人 剧照 NO.6等爱的女人 剧照 NO.13等爱的女人 剧照 NO.14等爱的女人 剧照 NO.15等爱的女人 剧照 NO.16等爱的女人 剧照 NO.17等爱的女人 剧照 NO.18等爱的女人 剧照 NO.19等爱的女人 剧照 NO.20

《等爱的女人》剧情介绍

等爱的女人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故事发生在1930年的英格兰,厄休拉(朱迪·丹奇 Judi Dench 饰)和珍妮特(玛吉·史密斯 Maggie Smith 饰)是一对相依为命的姐妹,在这个偏远寂静的小镇上,两人过着寂寞但不失宁静的生活。一日,一个名叫安德拉(丹尼尔·布鲁赫 Daniel Brühl 饰)的男孩被冲上了海滩,厄休拉和珍妮特发现了昏迷不醒的他并将他带回了家。 安德拉是一名优秀的小提琴手,在两姐妹的精心照顾下,他逐渐的恢复了健康。安德拉的英俊和开朗为两姐妹一成不变的生活带来了久违的快乐,但在这个民风保守的小镇上,关于安德拉的风言风语从未停息。与此同时,厄休拉震惊的发现某种久违的情感在内心里慢慢复苏,这从未经历过的情感让她感到不知所措。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学园孤岛番外篇有一天我们会告诉彼此一切应急响应第一季绅士与淑女强袭魔女:501部队出发!身旁的人呼吸大数据时代到爱的距离稍微有点纷争的话我很乐意!工作与时日乘风隐墙盛夏的方程式黑暗空间超能落榜生香草的天空格林兄弟有种好男人R2B:回到基地南国医恋第二季功夫游戏碰触日据时代的十种生存法则宝贝儿回家勇气蒜香满屋复仇狗联盟隔离巢艾米丽在巴黎第二季

《等爱的女人》长篇影评

 1 ) 谁不想活到100岁呢?

大多数90后在青春期的时候应该都只想活到30岁吧。

似乎一旦跨过二十几岁,就与青少年眼中的年轻划出了一条战壕。

那个时候的我真的觉得活到30岁,然后就可以去死了。

今年我刚好30,一切都很美好,虽然工作有压力,但是经济独立,咬咬牙也可以买自己特别想要的东西;熬夜不回家没人管;自己好像是老来俏,总之越来越会收拾自己了,拿出以前的照片一比,虽然觉得是嫩,但也真的很土。

可也会担忧起35岁,毕竟作为🌈,现在都还没找到对象,以后就更加难找了。

孤独终老的概率和前面提到的“老来俏率”同步直线上升。

35岁如果没找到,那只能多赚点钱,留着50岁以后养老了。

虽然不会有孩子让你操心,但将来真的倒血霉,失能住进养老样,荷包不厚一点,真怕护工扇自己耳光。

不得不去想,该不该、要不要、愿不愿意活到60、70、80岁。

乐观一些,健健康康的单身到老,可总有需求,有钱一点,或许还可以买春。

要是没钱,恐怕就要像今天基友群发的视频里那样,老头子办卡去健身房和肌肉小伙搭讪。

我调侃为“办最贵的卡,摸最大的胸。

”昨天,如果不是换台时看到片头两位大咖在海边嬉戏的画面,我压根不会停留。

粗略的查了一下剧情梗概,我决定看完这部影片,看一看这种老牛吃嫩草式的单相思该如何收场?

果然,结局流畅、体面、自然。

发乎于情,止乎于礼。

不管是18岁还是30岁对于未来的担忧,也许都是把爱欲和性欲或者其他精彩的人生体验和所谓的“年轻”两个字牢牢锁住了。

长辈教育我们什么年纪该做什么样的事,被我们断章取义了。

不一定在该读书的年纪好好学习,但却认定,过了某一个年纪,有情欲就变成了乱伦和羞耻。

提到这个,我不得不提一位公关大佬,刘希平。

G圈都叫他刘姥姥,这是因为,虽然他已经满头白发,但在他的社交媒体里却全是和各种鲜肉好身材帅哥的合照。

过去我也觉得他是刘姥姥,觉得他老不休,怪色的。

到了今天,我慢慢发现,虽然很多人骂他,但或许他是很多愿意活到50、60、70的gay最后想成为的样子,或者自然而然会成为的样子(当然得非常优秀)。

靠自己的个人魅力结识晚辈,能和他们玩到一起,他们愿意请教你的人生建议,有人难说还真的crush你,但你却能清醒的分辨何为情、何为礼。

这是多好的人生。

感谢这部电影,还有这个世界上很多很多的电影和书。

让我不用花一生的时间就可以看到人生更多的可能性,不再像过去那么单纯狭隘。

虽然不能说憧憬我的70、80、90岁,但我可以宣读那句誓言:无论贫穷富贵、健康疾病、单身有伴,我愿意坦然地走向我100岁的人生。

 2 ) 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本质是对等

女画家很有魅力,即使内在粗鲁傲慢,但她能给安德鲁创造更多的价值,安德鲁选择了跟她走。

厄休拉心思单纯有趣,对安德鲁有救命之恩,可是不能继续给安德鲁价值,所以安德鲁离开了。

安德鲁的走带给厄休拉的伤害是巨大的。

最终厄休拉的释然,更是基于她对世事的洞察。

安德鲁会知恩图报吗?

影片结尾含蓄的给出了答案。

他并没有邀请老人来伦敦。

也没预料到能再次见面。

即使见了面,互相又能说什么?

Nothing不禁引起人联想,择偶的等价原则:一段关系持续下去,是基于双方价值的对等,绝不仅仅基于你对对方的付出和努力。

价值不对等,付出再多,也被抛诸脑后,就像安德鲁对厄休拉的态度。

 3 ) 偷心的男孩

海上漂来了一个男孩。

独居的的老太太姐妹发现了他。

他还活着,他不像英国人啊,他可真年轻。

他有白皙的皮肤,金黄的头发,漂亮的娃娃脸。

妹妹第一眼看到他,就露出了不一样的神采。

头发花白的她轻咬着自己的手指。

男孩偷走了她的心。

男孩偷走了妹妹Ursula的心。

男孩何止是偷走了妹妹的心,他把姐妹两的心都偷走了。

本片的海报做了一个大大的剧透。

”They saved a stranger from the sea and in return he stole their hearts .”这两个孤单的过着平静日子的老太太,开始忙碌着为他请医生,给他做好吃的,试图和他交流,花积蓄给他做衣服穿。

姐姐Janet曾经结过婚,丈夫在一战中死去了。

妹妹Ursula问她,在她丈夫参战之前,她幸福吗?

那种欲言又止,羞涩的神态,像个纯真的少女。

从这里可以断定Ursula从来没有结过婚,也基本可以断定Ursula之前也没有感受过这样的幸福。

Ursula也许从来没有爱过,那么她现在所感到的幸福,她自己也是不能确定的,所以她问姐姐,是怎样的幸福呢?

什么感觉,与自己现在的一样吗?

如果说姐姐对男孩的爱更多的是爱怜,那么Ursula已经是彻彻底底的痴迷了。

Ursula没有结过婚,她一辈子都保持着童贞。

这个沿海的小镇人烟稀少,也许Ursula的一生中并没有见过多少男人,这些男人中更加没有能让她心动的男人。

但她没有把自己随便嫁了,要知道一辈子不结婚在世俗间是会显得多么奇怪,外表柔弱的Ursula内心一定是比较强大。

然而这个男人出现了,但他迟到了几十年。

Ursula在男孩的餐盘里放上一朵花,Ursula将男孩住的房间贴满字条教他英语,Ursula告诉男孩今天晚上吃烤鸡,却又傻傻地翻译成了小狗。

Ursula是一个带着傻气的女孩子,我理解她,因为我也是一个女孩。

男孩还是走了,Ursula扑到同样老迈的姐姐怀里哭泣。

这段暗恋不可能会有结果,可是对于女孩Ursula,幸福去的的太快,这是她第一次失去,痛彻心扉,刻骨铭心。

是不是女人更容易比男人动心呢?

我见过太多暗恋的例子。

那些姑娘总是因为某些小小的细节恋上某个男孩,然后偷偷地留意他,观察他,他对自己的一个微笑,一句话也许都是让自己高兴一天的理由。

还有那些恋爱中的女人啊,每天都洋溢着幸福,你私人幸福都快让身边的同性朋友吃醋了。

女孩总是全身心的投入爱,有多少姑娘都是把每一次恋爱当成最后一次来珍惜啊?

女人的世界很小,通常你最重要。

而对男人来说,姑娘只是他生活的一部分吧,跟姑娘呆久了,他会想兄弟了,他的游戏也很重要,也许还有足球,这些事姑娘是不会理解的。

他需要往返两个世界,然后会厌倦吧。

Ursula是一个执着的人,她要等待爱情,所以她可以独身一辈子。

这个让她心动的男孩出现了,她却不能够再爱。

看到最后Ursula听着Andrea的演奏会时画面上的各种闪回,我忍不住哭了。

会不会,我是在设想会不会,我也要到花甲之年才能遇到这样一个男孩。

但是如果是我,绝对不会能够像Ursula那般释怀地从他生命里离开。

不得不承认,女人真的更容易受伤的。

所以一方面来说,Ursula也是幸运的。

在她生命的前几十年,因为没有爱过,所以也没有伤害。

当然,我还年轻,而且,在现在这样的年纪,是还习惯过着自己买花自己戴,爱恨自在的生活。

随想而已,不是全关于电影。

 4 ) 此情可待成追忆

读到董桥的《故事》提这片名,一下子好想看,猛然回想起来早已下载,只是还未曾看。

或许要等到一定的年龄才会彻底看懂吧!

我想我大概能体味到董桥为什么爱这片子:英国水彩画的色彩和谈谈的前朝的哀愁,那是往事如梦后的苍然回首……让人不忍卒读

 5 ) 安德烈,今夜我站在银色的海边。

安德烈,今夜我站在银色的海边。

月光下的海好安静,浪尖还闪烁着如鳞的微光。

我独自站着整夜,为了想你。

就是这里,是我第一次遇见,奄奄一息的你。

你倒伏在海浪边的沙滩上,好像没有了生命。

我和姐姐把你捡回家里,将你放在白色的床单上。

你紧闭双眼,金色的长睫毛如蝴蝶微微扑动。

那么年轻,紧实的手臂上一层绒绒的汗毛,会发光。

多么漂亮,我看着你,你是金色的。

你拥有阿基里斯那样脆弱的脚踝。

因为脚踝骨折了,所以这只折翼的天使才会落入凡间。

你那么美,这青春像支利剑准确无误的击中我,令我惊叹并深感卑微。

所以我知道,我爱上你了。

安德烈,今夜我站在银色的海边。

你只有20岁,而我已经70岁了。

当我看着你闪烁的眼睛,我想,你是个孩子,你有全世界。

我也是个孩子,我一生都保护着我的童贞,等待那个人的到来。

终于,你来了。

而我,却老了。

许多个下午,我坐在花园里,听着楼上你的房间,传来小提琴的旋律。

他们说的对,你是个天才。

你那么年轻却能把一首旋律拉的那么动人。

时而沉痛,时而轻快,时而淘气,时而温柔。

你真令我诧异,你的琴声里竟能有那么深的渴望。

我一生的暗涌都在你的琴弦中倾诉殆尽。

你是懂得的。

你懂得一切,懂得我。

那夜我不由自主的走到你床边,看着梦中的你。

不,根本你就是个梦,一个太不真实的美梦。

而你却对这一切浑然不知,睡的好无辜。

我只知呆呆站着,生怕动一下就惊醒了这个美梦。

竟被姐姐问我在做什么,我羞愧到无从解释,只能骂自己是个笨蛋。

可是,为什么我不能爱你?

难道就因为我老了,我不美,我就该在心如死灰中度过余生?

这一切太不公平,岁月不公平,眼睛不公平。

安德烈,今夜我站在银色的海边。

手心还握着你金色的发丝,像握住生命中最后一缕金色的阳光。

那夜得知你踏上开往伦敦的火车,不告而别,我像窒息了一样扑在姐姐怀中失声痛哭。

我早知留你不住,就算不是她,也会是别人来带走你。

有一种鸟的羽毛太绚烂,天生就不可能被锁在笼子里。

而我只自私的希望这一天来的晚些,再晚些直到我可以坦然的同你,同生命告别。

但是谁能和离别和死亡来讨价还价呢?

你走之后,我躺在你的床上,紧紧蜷缩成一团。

床单还有着你温暖的气味,空气中还盘旋着你如诉的琴声。

它们仿佛都在那一刻听到我的召唤,紧紧拥抱我。

我就知,你从来都没有走,你一直在我的身体里,谁也拿不去。

最后一次见你,在你的演奏会,你还是那么漂亮,简直耀眼。

见到我,你好惊奇,又歉疚。

你说,感谢我给了你生命,你会好好使用它。

你鲜花着锦的灿烂前程,从此再也与我无关。

转身离去,原来到最后,先走的那个人,是我。

安德烈,今夜我站在银色的海边。

打开手心,让那缕金色随风飞远。

真高兴因你灿烂过,根本你不欠我什么。

 6 ) 熏衣草

英国的乡村生活,漂亮的茶具,精致的花园,平整的床单,一尘不染的汽车,壁炉旁的阅读。

音乐具有如此魅力,就如青春的少年一样,可以让平静的生活立刻变得丰富多彩。

爱情属于所有的人,不管是十六岁,亦或六十岁。

对于爱,对于生活,该勇敢些。

为爱祈祷,为战争默哀。

 7 ) 50岁,也会有恋爱的少女心

这是一部不太出名的电影。

我是很偶尔在一个作家的博客里发现的,看剧情和主演就很吸引我,主演是朱迪丹奇,和马吉史密斯。

她俩是非常资深的英国女演员,即使你并不熟悉英国电影,但只要看过007系列电影和热门剧《唐顿庄园》就会对她们有印象。

朱迪是007里邦德的上司,马吉是唐顿庄园里的老太太。

她们俩竟然联袂主演了一部这样的比较特别的电影。

她们是一对相依为命的姐妹,两人生活在海边的一座小房子里,每天生活都很规律,白天会去海边散步,晚上一起在客厅里看书,听广播,然后上二楼卧室关灯睡觉。

每天胖胖的家务助理会来帮他们做饭,八卦些镇上的大事小情,日子波澜不惊,平淡有秩序。

但平静的生活被一个因出事故从海上漂流到岸上的小伙子打破了。

那个小伙子被冲刷到岸边,被在海边散步的姐妹俩发现了。

那个小伙子有着一头金黄色的头发,俊俏而苍白的面容。

两姐妹把他抬到了小屋,请来医生诊治。

小伙子醒来了,原来他是波兰人,不会说英语,他们勉强用德语交流。

小伙子腿摔断了,必须卧床休养。

姐妹俩尤其是妹妹厄休拉,悉心照顾着他。

厄休拉一辈子没有结过婚,她经常缠着姐姐讲她去世的丈夫,从那里面汲取爱情的滋味。

电影没有交代为什么厄休拉一直没有嫁人,似乎是在不知不觉中青春悄然逝去的。

从厄休拉眷恋柔情地整理自己已经斑白的长发可以看出,她并没有意识到年华已逝,她已不再是青春少女,她仍然觉得自己是个小姑娘,一个一直期待着爱情的充满梦想的小女孩。

面对这从天而降的英俊的需要人照顾的又会拉小提琴的小伙子带给厄休拉从未有过的感觉,她的心弦被拨动了,她关注着小伙子的一颦一笑,一举一动,她会在深夜忍不住来到小伙子的房间,爱恋地凝视着他熟睡的脸庞。

姐姐默默关注着妹妹的情动,她没有阻止没有激动,只是静悄悄地守护着妹妹。

姐妹俩守着小伙子,期待这种宁馨的时光一直继续下去。

但小伙子的夺目光彩,并没有沉寂太久,他一天天地康复,恢复了年轻人的活力。

他拿起小提琴在蓝天大海旁演奏。

这琴声吸引了来这个小镇度假的一位俄罗斯女画家,她颇有风情,她的哥哥是著名的小提起演奏家,她惊讶于小伙子的才华,热情地想要结识他。

姐妹俩很害怕这个有魅力的外来者抢走小伙子,把她邀请小伙子做客的邀请信截断了,还扔在火里烧掉了。

他们希望这样可以留住小伙子,但是小伙子还是命中注定地和那个女画家相遇了。

女画家给他作画,并热情地邀请他见自己的哥哥。

小伙子同意了,他们急匆匆地奔向伦敦为了见那个小提琴演奏家的哥哥,小伙子只来得及留下了一个口信,而那边厢姐妹俩还在等着小伙子回来吃鸡。

电影的结局是,小伙子凭着自己小提琴技艺,终于在伦敦站住了脚,而且马上要举办演奏会。

他给姐妹俩寄去了女画家当初给他画的肖像画。

妹妹爱若珍宝地把他挂在小伙子曾经住过的房间。

而且他们特意去了伦敦去看小伙子演出。

演出完毕,小伙子看到了姐妹俩,没说几句话就被别人叫走了。

姐妹俩没有等他回来,他们平静而欣然地离去了。

电影就这样结束了,有些怅然。

不管小伙子最终如何,他给了姐妹俩带去一段非常美好的带着爱的况味的日子。

我想妹妹会永远记住这段时光的。

1.片中小伙子和朱迪丹奇饰演的人物相差有三十岁,但你不会觉得这段母子恋的猥琐,厄休拉只是以一颗少女之心默默地爱恋着青春少艾的美青年。

当他最终远走高飞,她也没有任何怨尤和未占有的愤恨,而是发自内心的祝福。

他只是迟来的开启了她心扉的爱的天使。

2.这个故事发生在1930年二战风暴尚未波袭到英国的一个宁静的乡村小镇。

没有波澜壮阔跌宕起伏的曲折情节,没有脸谱化的作奸犯科的坏人,一切都淡淡地流淌着,云淡风轻。。。。。。

 8 ) 等待,是一个人的浪漫与悲情

Ladies in Lavender翻译成等爱的女孩极好。

时日如同拍击翻卷着海岸的浪花平淡而亲近地重复着,她和姐姐安稳寂寞地生活着,生活着。

侍弄花草、编织琐细、靠着壁炉阅读、偶尔也会你来我往地拌几句小嘴。

应对台风是她们生活中最大的事。

不知不觉她已不再肌肤胜雪秋波荡漾,灰白的头发萧瑟地贴合着岁月揉皱的脸庞,深陷的眼睛没有了神采却仍有光芒。

被海浪吹来的少年俊朗清新似曾相识,她凝视着他,甜蜜惊慌羞怯不知所措,只想为他奉上整个世界的爱与美好。

精心准备的食物,倾心定制的衣服,贴满整个屋子的单词卡片……无数次正面侧面白天深夜的凝视窥视。

少年站在院子的石阶上拉小提琴,远处海天蔚蓝微风徐徐,院里薰衣草轻柔地摇曳芬芳。

两个孤独善良的姐妹,她们以为会和他生活很久,她们以为这是上天赐予的儿子、爱人,她们烧掉了那张会带走他的纸条,但他最终还是乘着梦想飞走了。

她们去伦敦听他的演奏会,他是如此闪耀非凡光芒四射,细腻绝美的音乐感动了所有人。

再相见百感交集,眼前的明星已不是家里那个少年,这一次她们坚定的转身离开。

那间卧室挂着他的照片,还有回忆。

等待,是一个人的浪漫与悲情。

等待那些来过或没来过的爱情,是最纯真也最寂寞的事。

多么希望那些纯真的心灵有爱呵护,那些等待的女孩不会老去,那些在残酷的现实中兀自清澄的人们不被辜负伤害。

 9 ) 生命的沁香——Ladies in Lavender

很久没有看这么舒缓优美的电影了,细细柔柔的一曲,并非只是小提琴,而更是两个老太太在波澜不惊里织成。

Maggie Smith和Judi Dench这两位老戏骨的飚戏,没有A Room with a View里头那么有趣,但那份安静里头可都是精髓。

Maggie Smith总是更加严肃、正经、成熟,Judi Dench则话多些、更活泼,按照戏里头Maggie Smith说的,天真。

和整部电影紧紧维系在一起的,便是生命感。

"You gave me life. Now I have chance to use it." 其实这句话最能让Ursula放下这一切并最终释然。

影片的开头,便是两位银发的老姑娘在海滩上走着,Janet会在滩上坐下,Ursula则会跑到海里向Janet泼水;夜晚两人会安静地一起离开客厅(通常都是Janet读书,Ursula编织);早上醒来,Ursula会兴奋地说太阳出来了,然后两人披着晨衣光着脚出门浸入清晨的阳光之中。

她们如同星辰一般地生活,她们的生命来自自然。

神秘、善变而包容一切的海,和她们的生命紧密相连,也深深关系到Andrea的生命——于这个年轻人而言,海可以是死,也可以是新生。

Andrea出现后,镜头更多的是转向两位老太太在室内的生活,仿佛Andrea渐渐取代了一部分外在自然赋予她们的力量。

感到Ursula对于Andrea的爱,是出于她性格自身的、骨子里的对新鲜生命感的追寻。

"He's so young." 她看着枕上那张满是孩子气的脸。

对于她而言,他更是一个男孩而不是一个男人;而她所爱的,也是一个男孩,一个年轻的并且刚被(且是被她)赋予新生的生命。

在海边他把头轻轻靠在她膝上的时候,从她的表情里便可知道,她喜欢这种他对她的依赖。

Andrea刚到时,Ursula带了点兴奋也带了点紧张地忙来忙去,动不动往他房间里跑,给每件家具贴上写了英语单词的纸条,仿佛在创造一个生命,并教他认识这个新的世界。

但他原先便有一个自己的世界。

这个新的生命,并非像一个孩子的渐渐长大,而是在重新触到琴弦、参加村民们的party、与Olga的相识、穿着游泳衣一头扎进海里这一系列事件中一点一点苏醒过来,把那个海水狂暴地要吞噬他生命的夜晚的阴霾一层一层剥离,显露出本真的他。

与她们不同的是,他充满了理想与追求(也许这也更为增加了他的生命感),而她们只是呼吸着海风,平静地生活着,任何奢望都只会带来痛苦。

在Ursula的梦中,她是年轻的,只有变得年轻才有可能与他相爱。

但梦着梦着和他深望着的年轻面庞变成了Olga的。

Ursula不喜欢Olga,部分是因为Olga的年轻,也许也因为这位从俄国来的女画家充满了对自己生命的掌控与自信,且Olga和Andrea充满了共同点,他们都以艺术为生,热爱音乐,离开自己的故国来追寻梦想,他们能够用流利的德语交谈。

片子里的语言转换听得我十分有乐趣。

Daniel Brühl的波兰语(其实是德国人讲的波兰语,但他母亲是西班牙人且他出生在巴塞罗那,那西德结合的birth name真是十分impressive……),故作波兰口音的德语,以及故作波兰口音的英语,Maggie Smith的英式德语,Natascha McElhone带俄语口音的英语和德语……最好玩的便是尝试说德语的Ursula把晚上吃鸡说成了Hundchen,让Andrea倍感神奇。

在被迫削土豆皮时Andrea还用波兰语对着身材肥硕的英国女人叨叨着:你长得就像个土豆,事实上,你长得像一袋土豆……Daniel Brühl真是十分可爱,可惜在两位老太太的光芒下也施展不开手脚。

Natascha McElhone还是像当年Mrs. Dalloway里头那么讨人喜欢,这也是个生命感十足的角色(年轻时的Clarissa也是)。

最后Ursula知道终究难以触及到要飞远的他,终于说我们走吧和Janet留下悄然离去的背影。

她们又回到了海边,在海滩上慢慢走着,继续融回她们同海一起生活的日子。

有些东西来了又走了,但有一些,是细细地揉进海风里,一股生命的沁香,守在她们的小屋周围永不散去。

 10 ) 永不凋谢的玫瑰

人在垂暮之年才开始初恋是否太晚?

直到遇见那个人——在那一刻,娥秀拉才发现,她从内心,其实只是一个等待爱情到来的纯真少女。

那个被娥秀拉和珍妮特姐妹救起的天才小提琴家,是那么年轻,那么英俊,又那么富有才华……这一切都撩动了娥秀拉内心中从未被弹奏过的那根弦。

她对他的爱就那么萌芽了。

她是个垂垂老矣的妇人,而他,是风华正茂的青年。

他会把她当成自己的祖母,将年轻的头颅靠上她苍老却又温暖的膝盖……她犹豫着把手放上去抚摸……他觉得自己像她的孩子,而她凝望他的眼神,却越来越像一个年轻的恋人。

终于有一天,娥秀拉梦见了年轻的自己,与同样年轻的小提琴家在草地上追逐嬉戏。

爱情的花开了,虽然很晚,但依然芬芳。

她没有闯入他的梦,但他却搬进了她的心房。

影片的最终,我哭了。

看着那个有着少女般天真身影的老妪,在提琴家早已人去屋空的房间里踯躅流连,躺倒在他睡过的床上挨到天明……我突然觉得有些事情,确实很不公平。

姐姐珍妮特虽然也独身,可她经历过一段爱情。

妹妹娥秀拉的初恋,却发生在她的晚年。

只有在梦里,她才能同年少奔跑,与青春的他恋爱相依。

她放了他自由,让他用自己的琴声去更广大的世界为更多的人创造快乐和感动。

娥秀拉在小提琴家的首演结束后,坚强地对珍妮特说:“珍妮特,我们走吧。

”然后一双孤寂的身影,消失在繁华背后空荡的长廊中。

而在那个她们度过一生的海边,在那个她们救起他人青春和生命的海边……又出现了姐妹俩一如既往孤独而形影不离的身影。

娥秀拉,仍旧是个等爱的女孩,她的爱,就像无声的玫瑰绽放在沉默的心中。

“玫瑰在盛夏将会凋谢,我们的道路却还漫长;但有一朵玫瑰不在比卡第凋零,那朵玫瑰它开在我心上。

《等爱的女人》短评

妒忌心强烈的两个老奶奶。

5分钟前
  • 齊克斯尼力佐飛
  • 还行

好美的情,好深沉的爱,好纯粹的人,好伤感的结局,好文学的电影.

9分钟前
  • L.L
  • 力荐

老人可以有青春,也可以有感情,中国电影中的老人也不应该是一副慈祥爷爷奶奶或者保守的封建家长形象,他们也可以像年轻人一样活着,有年轻人一样你的心态,同年轻人一样享受真挚而热烈的感情。

10分钟前
  • 楓憶暖秋
  • 力荐

好美的情愫····被悄悄地感动了····可是又带着些许遗憾···生活总是这样!

13分钟前
  • 大米
  • 力荐

时间是否夺走了我们爱的热情?

17分钟前
  • 迷湖
  • 力荐

this is pathetic and i can even see the pic if i insist on being single argh~

21分钟前
  • Nineveh
  • 还行

★★★☆ 上次看朱迪·丹奇的片是[皇家赌场],然后突然就在看她对着丹尼尔·布鲁赫大发花痴

22分钟前
  • 芹泽虾饺菌
  • 还行

两个人觉得编字典没劲所以换到这部结果一个人睡着了一个人下楼散步了又剩我一个)这电影的译名???

27分钟前
  • 🌓
  • 还行

我倒没有觉得Judi Dench这是花痴,但她真的演得很花痴;Maggie Smith 显得很憔悴。然后Daniel Brühl的音乐线和感情线都比较牵强(他似乎跟我一样喜欢跟老人家对戏)。配乐好。

30分钟前
  • vivi
  • 还行

含蓄雋永啊。charles dance居然如此老英國作派。故事主線之外,Cornwall當地居民的風土人情也刻畫得淳樸可愛。定西裝的店在Truro(我還去過的)。人生不如意的事十有八九呵,誰都會在錯誤的時間愛上錯誤的人,發那麼一回癡。

34分钟前
  • 苗儿
  • 力荐

看到最后音乐会上演奏片段,止不住眼泪喷涌....... 可见导演的力道

37分钟前
  • Clemence
  • 推荐

不能客觀地給出這電影的評價,因為主觀的因素,我給她十顆星。電影裡所有的關鍵詞都正中我的紅心:波蘭 忘年戀 學單詞的卡片。我看到了自己曾經的奢望、傷心、失望、絕望、等待...都能在這部電影裡找到。憂傷的旋律伴隨著看到自己曾經那麼悲傷的影子,痛徹心扉。這電影是我的最愛,可惜重看需要勇氣。

38分钟前
  • 📚Dorothy🥃
  • 力荐

“陈胖的1874都可以给这个电影配乐了”

39分钟前
  • 憨蜜瓜
  • 推荐

德意志小甜心和两位英国世纪玫瑰的故事,哈哈哈哈

44分钟前
  • Odyssey
  • 推荐

出奇的平淡 倒是小提琴曲&钢琴曲深入我心 .....

49分钟前
  • LazaroNancy
  • 较差

爱少年什么的。。。

53分钟前
  • 浅草
  • 还行

8.2是认真的吗?Natascha那么美根本没用好,这不就是一部奶奶辈的玛丽苏神剧吗?感谢天航延误了12个小时,还不给耳机,片库里全是垃圾片。

54分钟前
  • 生人勿进
  • 较差

剧情不是很好,内容也没有太大的惊喜。主题没能突出来,但是最后那首小提琴拉的曲子好美,听了想哭。

58分钟前
  • 短脖子的长颈鹿
  • 还行

“我也是个孩子,我一生都保护着我的童贞,等待那个人的到来。 终于,你来了。而我,却老了。”虽然你现在已经很苍老了,可我却独爱你衰老的容颜……

1小时前
  • verosa❤
  • 推荐

我爱你,于是我是个女孩;我爱你,所以与你无关。

1小时前
  • 周鱼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