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看下来,果然堪称美版《人在囧途》,连过程都差不多——上飞机,下飞机,开车,车祸,没钱,倒霉一路,等等。
真是佩服老美,够直率,想做什么就做,想说什么就说,骗一下人还自责得不得了,非得一吐为快,哪怕挨老拳。
再仔细想想,彼得和伊桑,一个成功商人,一个倒霉演员,命运安排他们同行。
彼得要回家迎接一个新生命,伊桑刚刚送走老父亲,而他们两个正在路上。
除去那些笑料,其实是挺严肃的一个电影。
生与死,我们或喜或悲,或急切盼望,或黯然逃避,都不能坦然面对。
但不论怎样,该来的总会来,该走的也留不住,大家都有一个DUE DATE。
也许就是主题过于严肃了,不妨拍成喜剧片来看。
不过老美口味够重的,哪怕是在一部喜剧电影里。
当着陌生人自慰就让人难以接受的了,关键是还有一位桑尼,被它雷倒了。
不说了。
以后若是还记得本片,估计一大半是因为这条狗。
当然还有句台词:“我估计我父亲还剩下八杯。
”估计中国人说不出来。
作为一部主打美式幽默的公路电影,「临门凑一脚」还真没让人失望,凑齐了可爱讨喜的幽默胖子「查克葛里芬纳奇」,以及帅气迷人的「小劳勃道尼」,帅气理智和真挚迷糊一路冲突,两个小时不到的电影里,碰撞出的笑料可说相当有效益,让我对导演之前的作品「醉后大丈夫」燃起兴趣了,感觉也会是笑料不断、对话锋利的佳作。
两人初见,就是不对头。
小劳勃道尼是个事业有成,出门打的是领带,穿的是西装,电话拿的是黑莓机,搭去机场的交通工具还是礼车的事业有成社会菁英。
查克葛里芬纳奇却是一副嘻皮个性,自我感觉良好,情绪化到了极点,做事颠三倒四,却有着演员梦的迷糊瓜。
这样的两个人,不管在生活中什么时候碰到,都会互看不顺眼,在心中骂个几句脏话就形同陌路吧?
公路电影是个很神奇的媒介。
只是藉一次旅行,在一个封闭的空间里,不可回避的沟通和碰触,会让两个天南地北的人,到最后还是走在一块。
或许在心里还是会觉得:「你真是个天杀的白痴」、「你真是自以为是」,但是在暗骂了几句,却也会不忍心对方受了苦,受了伤,开始设身处地为对方着想。
看完「临门凑一脚」才发现,原来男人的友谊真是建立在互看不爽之上啊。
因为互看不爽,所以很多时候,才能以意想不到的方式为对方打气,而不是用肉麻的安慰让对方受不了。
就是因为互看不爽,所以很多直率的话才没有包装,最快也最直接的让对方了解自己。
难怪人家说不是冤家不聚头(?
)。
糟糕好像把这部片导向奇怪的情愫了?!
不过查克葛里芬纳奇和小劳勃道尼,真是刚柔并济的最佳互补,一个偶尔脆弱得让人在气炸的同时,会同情他的遭遇和心情。
一个精明能干,但是会让人觉得他需要生活上的软化调剂。
所以看完这部电影,他们要分道扬镳时,还真的会让人觉得有点舍不得呢!
而且我很喜欢查克葛里芬纳奇的角色,总是很乐天,把很多挫折都解释成笑话,就算这样的人生一定四处受阻,但起码自己活得很开心。
小劳勃道尼到最后应该也是发现了他这个优点吧,嘴里虽然总是损他是个扫把星,但也走过惊滔骇浪,却也终生难忘的旅程,这样的机缘不是循规蹈矩的人生可以享有的呢!
所以下次多观察互看不爽的人一点,或许我们也会发现在他身上,有我们所缺少而羡慕的东西也不一定吧?
另外,临门凑一脚里,车途中播放的背景音乐首首动听,搭配漫长的州际公路、壮阔的大峡谷,呈现出独树一格的公路电影风貌。
佐以幽默机智的对话穿插全片,「临门凑一脚」,从头到尾,会让你一边措手不及的哈哈大笑直到最后,实在是值得推荐!
编织些动人的故事告诉我,现实种种我已了然于胸 http://madlyblue.pixnet.net/blog/post/37438975
第一次看得我笑得喘不过气来可又觉得悲哀得让人无奈的止不住泪水的剧情/角色。
胖子伊森误饮了别人用装在咖啡馆里的实际上是他父亲火化后的骨灰来泡的咖啡,得知真相得喷出已在口中的液体,不小心呛到喉咙,又惯性地要配水润喉,然后才反应过来他又喝下父亲的骨灰,这场面滑稽得让人捧腹,可是也凸显了这个人物可怜之处:没人在意他的感受,擅自动他的物品(咖啡罐);一路颠簸、怀揣着自己的好莱坞明星梦和父亲生前寄予他的希望,一只法斗、一个父亲的骨灰盒,就是他的绝大部分家当。
伊森抢回“咖啡罐”,夺门而出,可笨手笨脚、慌慌张张的他又被自己绊倒,自己撒了大半盒骨灰在地上。
他四肢着地地趴着一动不动,好似随时要爆发情绪、失控大怒,发泄自己被人不当一回事、被当弱智而被一路讥笑捉弄的悲愤,可是并没有。
他只是伤心地抽泣,哭得像个孩子,仿佛不小心打碎了个玻璃杯而难过自责。
于伊森来说,世界还是那么单纯,没有那么多的恶意(他从不对捉弄他的人怀有恨意或复仇之心)。
公路旅行上,几乎所有的滑稽笑料都是因伊森的愚蠢、天真而来,可也几乎所有的如温馨、关爱、梦想等美好的东西也只有他身上还保留着。
多打了几个字就不让发,也是想憋死我。
在火车上无聊,便把最近半个月看的电影全部打星,看的还真不少。
印象中看到过很多关于 预产期 的好评,似乎是中央六的某个节目吧,说美国的某某报纸把预产期评为年度最值得期待的电影。
我那时才二十岁,真的是个容易上当受骗的年龄。
并不是刻意黑,这种从互相讨厌开始伴随着种种磨难使主人公之间感情越来越深厚的电影非常常见,(只是我真的说不出名字,记忆力真的好差)其中套路基本就是情绪崩溃后掏心掏肺的聊天,或者是危急时刻奋不顾身的营救,这两种方式来互相感动。
而在这部电影当中,我似乎没有注意到这样的情节。
实际上我一直在思考那个胖子,他实在是太离谱了,可能是他的蠢笨,让我无法理解,很抱歉我完全没法接受这个人物设定。
整个观影过程都在怀疑这个胖子的一举一动。
所以我根本没法好好看下去。
over。
人在囧途的当年国产影坛还尚未沦奇葩的花坛,在今日看来尤为难得,所以看了预产期这部片后不由得与国版对比了一把,结果就是小罗伯特唐尼完败于徐峥,成功的塑造了一个不令人信服的都市精英形象,而扎克相对于宿醉增加了戏份,却露了怯,证明了他无力担纲一部主流喜剧。
不由得感叹,当下的好莱坞缺乏布鲁斯威利斯、梅尔吉布森等全能而杀伤力超强的偶像级明星,于是小罗伯特唐尼等纷纷上位,他算是大器晚成了,而吉伦哈尔、丁博莱克、高斯林等倒是正当年,但他们共同的特点是,虽然各具风味但却难当大任,一遇到需要强大气场撑起来一部大作之时往往哑火,而在一些风格另类的小清新电影中却挥洒自如,就如同风味小吃,虽然胡辣汤、拉面、凉面、生煎各具风味,可正式宴请怎能靠这些小风味待客,支撑起一席丰盛的酒宴呢?
《预产期》是好莱坞版本的《人在囧途》!
和国产剧本里的小三设定相比多了一份细腻的温情!
小罗伯特唐尼的神经质必定和扎克的少根筋碰撞出火花!
影片的剧情暗喻了人生就像一场旅行,为了迎接新的生命,尽管困难重重也要勇敢前行!
在过程中你会失去很多自认为重要的东西,比如循规蹈矩的生活!
你也会得到很多,放下一切的勇气和患难的友情!
我不明白为什么豆瓣评分这么低!
难道影评人真的把它当做喜剧?
其实影片是一部披着喜剧外衣的伦理片!
其中扎克的生活状态是值得我们玩味的,一个一无所有(包括脑子)却陋习难改的人,因心中的梦想无比自信!
经过时间的打磨证明这样的人依然值得我们去了解和尊重!
这样对生活和个体生命充满敬意的剧本颠覆了我们浮躁的价值观!
比起《人在囧途》的剧本不知道要高明多少!
绝对是这的一看的好电影!
从做梦开始,梦中的大黑熊让他感到不爽。
继而在机场遇到了大黑熊一样的伊森。
这两位大神的历险,反映了美国社会最普遍的状况。
首先是对毒品的宽容态度,在机场被查出大麻,只是没收,并没有对人限制。
对恐怖主义的极端敏感,以至于乘警可以在飞机上对嫌疑人,主意是已经经过安检的嫌疑人开枪,虽然用的是橡皮子弹。
在伊森购买大麻的过程中,彼得教训了不停挑衅和骚扰他的卖大麻者的儿子。
孩子也是需要得到教训的。
伊拉克战争造成的残疾很多。
政府工作人员机关的低效和不作为令人震惊,这里面的银行职员可以提前下班,还不能被投诉,否则就说自己受到伤害。
伊森的经历表现了美国社会自由的一面,有志者事竟成。
但是厕所中那一段表演,虽然搞笑,但没明白为什么。
伊森把自己父亲的骨灰放在咖啡罐里的行为让人很震惊,这不好笑,但伊森想去大峡谷把骨灰散掉,虽然彼得不同意,但也没有办法彼得偷了车想自己离开时,忘记了车上的骨灰盒,犹豫再三,他还是回来。
虽然美国是个亲情关系淡漠的社会,但是最基本的人性还应该提倡的。
由于伊森开车睡着了,出了车祸。
在看完病后,彼得的朋友来接他,他想摆脱伊森,但他的朋友劝他解决问题而不是逃避。
可是这个朋友在路上颠了伊森两次。
这都是什么人啊!
朋友家中,他的朋友用骨灰冲的咖啡,导致伊森崩溃了。
其实这一点也不好笑。
这部分对骨灰的处理体现了不拘小节而重情义,魏晋时期曾有名士给朋友上坟,因其习惯驴叫而在其墓前大放驴声,也是这种精神的体现,不拘一格纪念相思之情。
那句经典台词 —— 爸爸,我们情同父子。
简直太让人泪奔了。
后来的故事就变得只是好笑,或者说有些无聊和随大流,这些情节让整部电影变得虎头蛇尾,缺少了变化。
公路电影一直是美国典型影片,在第十放映室这个节目中,专门针对美国公路电影做过介绍。
长长的公路,漫长的旅行,以及在旅行中各式各样的人和状况,让漫长枯燥的旅行充满了变数,枯燥的旅程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
也许这就是人生,枯燥,漫长而乏味,但是一点变化就会带来无限惊喜。
生活就是这样。
有几个桥段把我笑惨了,整个电影里出现的人物也全跟平时看到的美国电影里人物不一样这个死胖子就不说了,对别人造成了天大的伤害,包括撞车门踢倒物品加入黑名单磕药手淫劫狱藏匿射伤误导……等,他都一副不知所谓的无辜表情,像一个完全没有认知能力的顽童,受害者哭笑不得,只能打落牙齿往肚子里咽,另一方面他又像一个孩子一样单纯幼稚异想天开,非常有趣。
卖大麻的竟然是Juliette Lewis,她在门口的那个样子令我想到了她跟布拉德皮特合拍那部公路片时的风情,真是岁月杀猪刀啊。
她家里的两个孩子那一段是我认为最逗的,那男孩子太像现在中国的那些惯坏的孩子们了,有时候真的也想像Robert Downey一样揍一顿啊,被揍了两个小鬼也就乖乖听话了所有公共机构工作人员,从空姐,大厅警察到空警,保释人员,边境警察全是一副“我是大爷”的表现,对人受搭不理,冷嘲热讽,破口大骂,吐口水,再拳脚相加,冷不丁还给上一枪或者几棍子,也算另类了,不看他们的样子的还以为到了中国呢Jamie Foxx演的别人妻子的前男友也真够白目,对着别人丈夫一个劲地显出与她的热络,显然是还没死心,别人的丈夫不吃醋才怪。
两个男人的戏,其他所有人都是绝对的配衬,剧情觉得很散,缺少爆发力,感觉还差点儿
预产期:皮特老婆预产期在洛杉矶 皮特机场接送车被伊森的朋友把车门撞掉 伊森碰倒皮特行李说机场不能随便碰别人行李 皮特错拿伊森的包里边有大麻烟斗被扣留 伊森安全带坏了升级头等舱遇到皮特让其关闭手机提到恐怖分子和炸弹 空警橡皮子弹击中皮特 皮特被释放但被禁飞 皮特钱包行李驾照都在飞机上 皮特准备偷车 伊森带狗桑尼驾车前来要去好莱坞 伊森父亲去世把骨灰放在咖啡罐 途中买大麻 皮特被孩子打皮特打回去 伊森说自己头发是烫的被嘲笑伊森的卡刷爆了没有现金 皮特让老婆汇款五百 但伊森留的是艺名不能取钱 皮特与店员吵起来 店员从伊拉克回来双腿截肢用甩棍和轮椅打了皮特 卫生间 皮特说剧本伊森即兴表演 二人睡车里 伊森早起服务区洗澡 皮特把狗和行李放下开车离开看到骨灰开车回来 伊森开车睡着汽车冲下高架 皮特骨折皮特叫来开皮卡的黑人好友达里尔 皮特侮辱辱骂伊森低能儿并对狗吐口水 黑人让其冷静 皮特让伊森上车坐斗里 二人冲排水沟整伊森 黑人家 黑人与皮特老婆曾是情侣 伊森质疑二人有关系导致黑人不满 三人的咖啡是伊森父亲骨灰 黑人借二人路虎伊森开车抽大麻开到墨西哥被扣留 伊森偷跑 皮特被铐 警官抽伊森的大麻嘲笑皮特以为这点儿大麻会被拘留 伊森开警车把关押皮特的房子拖到警车上 警车追逐撞击警车 房子脱钩 二人成为好友 骨灰撒大峡谷 伊森坦白皮特的钱包在自己身上因为不愿独自自驾被皮特打 皮特老婆羊水破了警车上有枪 伊森开枪打中皮特又撞掉车门 二人来到医院 皮特进错屋看到刚出生的黑人婴儿 皮特老婆生了女儿 伊森开始在情景剧中演出
一直没听清zach说的那句u'd better change urself b4 “read” urself ?
是read 还是 别的词?
后面插曲里也有这个词...但一直没听清楚..谁能跟我说说...
对这种喜剧还真是笑不出来
美国喜剧偶尔看看也还不错,公路+黑色幽默。
小罗伯特.唐尼越看越帅
人在疯途
没感觉
有几次伊桑的无心之过真让人想打他啊。。。
啊……不晓得为啥让我无话可说呢我知道这是喜剧,可就是笑不起来
这一通折腾下来也不知道到底是为什么,真纯粹倒霉。喜剧有些人物的言行夸张脱线可以理解, 但胖子有几处真无法忍受
跟hangover一样风格
不要用咖啡罐装骨灰~~~
一分甜味全在短视频里了 电影里九成都是渣渣
《宿醉》模式复制到这部片中少了很多猎奇噱头,没那么惊艳了
太好看太喜歡了!!
我笑点高。。。
太一般了
人狗都可爱,其他没啥,哦对还有搞基!
70/100。又扯又乱。不过有的时候,认识二十年的朋友可能真的不如只认识三天的智障给力。
按理说应该是火花四射的一对主演 可怎么就是没那种笑果呢?因为小罗太正经么?
罗伯特你这个该死的,太勾魂了。
山寨版 人在囧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