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印度往事》,我发觉阿米尔-汗虽然只有168,却真是个萌大叔,所以决定来看此长达3小时的宝莱坞大杂烩片。
看了才知道真是不虚此看,此片就是为汗大叔量身打造,全方位展示大叔各种萌点的个人秀。
一开始,阿米尔-汗这个年届40的大叔就来了一段很爷儿们的打斗,有枪不使偏要用自来水龙头捅死人,告诉我们大叔是个像让雷诺一样的硬汉16分钟,当镜子前出现REMOVE T-SHIRT的时候,我以为要学《越狱》来个惊天地泣鬼神的纹身大展览。
脱出来只看到点歪歪扭扭的字和莫名其妙的图案,实在和迈克史高飞不能比。
联系此电影的海报,我明白了,大叔这是要向我们展示他那像阿诺德-施瓦辛格一样的身材。
当他假装在那儿研究纹身实则对着自己的一身肌肉左摸右摸上下其手的时候,我体会到了大叔对自己不可自拔的欣赏。
后来大叔更是不遗余力用诸多的健身镜头向我们展示了他这施瓦辛格一般的身材是如何练就的。
当然大叔自我展示的同时也不忘给点机会让演警探的另一个大叔(此大叔也甚萌)秀一把,跑步追行驶中的公交车(注意,不是刚起步的)居然还追上了!
此萌警探的另一神奇之处在于,可以悄无声息的潜入民宅。
喂,民宅的保安都是死人么?
就算他是警察,你不会问一下有没有搜查令么?
你至少不会通知一下住客有警察要来找你喝茶么?
好了这些都是次要的,主要的是接下来这个萌警探就把汗大叔给打晕了捆缚了起来!
然后,然后,就开始撕汗大叔的衣服!!!
我的鼻血呀,哗啦啦啦……接着萌警探在翻查汗大叔的私人物品过程中翻开了一本日记本,封面赫然是汗大叔西装革履娇羞微笑的一张萌照片。
镜头代表萌警探的眼神在此娇羞照上停留良久,我判断萌警探此刻被这迷人的200V微笑给电晕过去了。
不过我说,警探大叔你不打电话叫别的警察来增援,你一个人枪也没有在这儿看日记,你你你你……你什么职业素质啊……萌警探回过神来回头看了身边被捆住的汗大叔一眼,内心OS:没想到丫这么糙的爷们曾经也有这么娇羞的一面……于是,电影开始追忆当年汗大叔多金小王子的纯情年代。
(韩剧模式+MV模式开启)私人飞机,宝马7系(这里我觉得是汽车植入广告),穿着黑西装的随从无数,献花的美女。
另外为何别人都穿着长袖的西装就汗大叔穿着短袖衬衫呢?
你要说你不是为了秀你的肱二头肌我还真不信!
印度片不歌舞不成活,女主角一上来就是一长段歌舞。
此女很漂亮很傻很天真。
的确,只有这样很傻很天真很漂亮又能歌善舞的完美印度灰姑娘才能配的上我们能干多金脸俊肌肉发达的纯情小王子啊!
韩剧内容略过。
值得一提的是汗大叔的几段歌舞,完全就是为了展示汗大叔不但会打架会装酷还能唱歌跳舞,顺便告诉我们汗大叔不但穿老头汗衫美穿西装美而且穿嬉皮士装穿雅皮士装穿印度民族服装哪怕戴了条丝围巾搞得像基一样也很美,还告诉我们汗大叔光头美发蜡美刘海美莫西干头也美。
(这就是个汗大叔变装COSPLAY大展示,当然随时都离不开肱二头肌美)另,追忆段中间被打断,回到两个萌大叔的地方,又是一段争取上位,攻与反攻,让人鼻血喷薄的打斗。
看来导演时刻不忘兼顾言情与打斗,也就是女人戏与男人戏,或者说是BG戏与BL戏(哦哦哦,我在说什么)正当我期待着两位萌大叔的对手戏升级时,警探大叔居然莫名其妙给车撞死了!
导演我恨你!!!
那个女二号又是个SB,你一个医学院学生不好好实习那么好奇跑人家家里去,你没事偷什么日记,你没事还去黑老大那里告密你!
还有,汗大叔以后千万要记得,去杀人不要坐电梯!
不过话说,汗大叔有一样事情太正确了,那就是记日记,尤其是日记本前面还要贴上自己的娇羞萌照,这不,女二号这个刚告发了他的人,又被电倒了。
于是女二号和两个八卦室友一起,翻开了晋江文学城言情板块,电影继续切入追忆篇,韩剧模式+MV模式开启AGAIN。
虽然我前面说过了,但是我还是不得不说一遍,汗大叔,那条丝围巾,太基了!!!
再次略过韩剧最后的复仇,我觉得汗大叔要体现的是,坐宝马帅,坐在女二号的爱玛电动车后面一样很帅!
我说总裁大人你的那些MANAGER啊什么的都是死人么?
就任你在外面亡命天涯都不管的撒!
不会在医院派个加强连的人看好你不让你乱跑么?
(我严重怀疑董事会的人都巴不得这个失忆症神经病赶紧嗝屁了他们好瓜分遗产独掌大权,想多了想多了,这要是写开了又是一部意难忘)骑了爱玛电动车之后汗大叔立刻就血加满主角光环罩体并开启外挂模式,那真叫一个人挡杀人佛挡杀佛,来一个死一个,来两个死一双。
喂那帮黑帮就没有一个人有枪的么?
武器都是就地取材的,什么水管子啊木棍子啊板砖啊,连把西瓜刀都没有。
就这水平你还贩什么人口卖什么器官?
还有女二号,你就因为看了个病历就跑人家家里去做名侦探柯南,你又因为看了个日记就决定为人家赴汤蹈火陪人家去复仇杀人践踏法律了!
世上居然有这种人!
哦随便吧,WHO CARES,只要看汗大叔用他那威风凛凛的肱二头肌揍人就好,擦擦鼻血。
虽然过程曲折,但平田真悲剧男当然是打死了肉山大魔王成功复仇了啦!
不对不对,是汗大叔演的纯情硬汉Sanjay打死了黑老大Ghajini。
注意,这个黑老大的名字也就是这部电影的名字。
印度人这什么逻辑啊,所以以后DOTA应该改名叫《肉山大魔王》么?
影片最后在韩剧+MV模式中结束。
我刚用纸巾擦干鼻血居然又不得不去抽纸巾擦眼泪了。
哎,不行不行,修为太低了,都怪平时看韩剧太少,以后要多看韩剧来提升泪点。
不可否认,《未知死亡》的确有抄袭之嫌。
与《记忆碎片》作对比:相同处:1、主人公患有“短期记忆丧失症”2、都是由于妻子(未婚妻)被杀脑部受重击所致3、都是以复仇为一条主线4、当然还有一点也是必不可少的,即使是失忆了,男猪脚依旧格外生猛(复仇的基础)不同点:1、主人公的受创程度不同,《未知死亡》中主人公无法回忆15分钟之前的事情,完全凭借本能活着;而在《记忆碎片》中主人公能记住脑部受创之前的事情。
2、影片描述内容的篇幅不同,《未知死亡》中有大量的爱情篇幅的描写,这种描写多余复仇本身;《记忆碎片》中则只有复仇和对于自身认知的迷茫3、同样是复仇的初始目的相同本质目的却不同,《未知死亡》中主人公的存在类似于卫道士,清理世上的罪恶;《记忆碎片》中复仇成为了生活的原动力4、结局不同,《未知死亡》中报仇的圆满成功让人们有一种好人终将战胜坏人的满足感;而《记忆碎片》留下的是无尽的疑惑,是结束还是轮回的开始。
个人评价:两部影片都是不错的影片,《未知死亡》中的复仇穿插着美丽的爱情,先将美好的事物毁灭然后再尝试着修复,最后留给人们的是主人公在晚霞下孤单的背影;《记忆碎片》中主人公对身份认知的困惑,对生活本身的意义做了一定诠释,人活着总得做些什么,复仇最开始也许是原因,而当一切开始的时候,原因不再是原因,从复仇到生存,到最后自身存在价值的寻找,主人公也注定要在这条路上一直走下去,只有两种选择除了:毁灭,便是永无止境。
很多人评价两部影片孰优孰劣,其实我觉得没有可比性,我们所能比较的只有剧情,而主题所上升到的高度是无法用具体的量值来衡量的,历史不也不断的被重复么,每个人都是站在巨人肩膀上才能看得更远,如果说抄能抄出创意未尝不是一种成功。
年前刚好补看了印度的良心阿米尔·汗2008年的老片《未知死亡》。
印度电影总是欢欢乐乐歌舞几场,即使是悲惨的故事唱跳的画风依旧蛮欢乐的,鉴于国内贺岁片越来越无趣,可以考虑看看印度电影。
(电影节奏不好,但是故事还算有意思,歌舞MV反正比春晚好看。
) 这部电影似乎可以增加中国女性幸福感。
如果人不开心了有两种解决办法:一、正确方式改变社会现状;二、脑残方式改变想法。
前者需要各方努力,但改变想法的办法就很多了,其中一种是参观一下比自己更不幸的人的生活,这样立刻会觉得自己幸福多了。
幸福的地方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地方根据问题多寡与严重程度各有不同。
提到女性地位低下的国家地区,大概世界人民都会首先立刻想到非洲和印度吧。
且说印度,国内一提到阿三国立刻充满优越感,觉得那是一个贫穷落后的地方,女性地位比国内低下很多,强奸案频发。
不过以上问题似乎要分地区地位种姓来看,国内落后地区发生着的事情大概也不比印度好。
我们喜欢五十步笑百步。
如果够坚强中国姑娘有不嫁人不生孩子的选择权,但是印度姑娘没有,印度教徒似乎认为女子如果不嫁人跳不出轮回。
这个逻辑要宗主国大英帝国的伊丽莎白怎么办呢,人家可是童贞女王。
跟中国正相反,中国大部分地区是女方家庭收聘礼,而印度姑娘嫁人需要女方家提供丰厚嫁妆,嫁妆不足的新娘有可能被烧死,还不可以不嫁人,还得想法凑钱。
有些中国丈母娘惦记着把女儿嫁(卖)进豪门,但宝莱坞爱情电影中最常见的套路是穷小子看上地主家女儿,谈谈情跳跳舞把姑娘娶走了,反过来就不对劲了,因为女方不能提供相应的嫁妆。
强大的姑娘的爱情 且说正题,电影讲了一个复仇故事,插叙了一段真挚的爱情故事。
片中女主是个活泼美丽的姑娘,在广告公司工作经济独立,但是提到嫁妆咬牙切齿,当年叔叔们骗走了爸爸的车,爸爸因此被气死了,自己不买够三辆车绝不嫁人,急煞男主。
其实男主是不折不扣的有钱人,却只能假冒穷小子,即使他根本不在乎嫁妆,不然要强的女主怕是攒一辈子嫁妆也攒不到相当的数额来嫁给他了。
女主天上掉馅饼中奖了一套房子,高兴地告诉男主我们有家了可以结婚了呢,拉着他印下两人首次迈入新家的足迹。
其实那是男主自己公司搞活动要送的就是她,男主只能这样帮她。
男主要出差,撒谎说是缺钱要回老家卖祖田,女主卖掉刚买到的怨念惦记了那么多年的车,说“车我可以再买,祖上留下的地别卖了”。
当然国内鸡汤文总提到检验男人爱不爱女人要看舍不舍得为她花钱,这部印度电影倒合格了,只不过性别换了个对个。
我是个讨厌鸡汤文的,奋不顾身才是爱,检验没完难道是开公司前尽职调查吗。
人口拐卖 电影接下来的部分反映了另一个社会问题。
女主在火车上营救出一群刚被取出肾脏用于器官交易又即将被人贩子拉去卖给妓院的少女,得罪黑帮被杀。
在医院里,她怒斥黑帮头目:因为有你这种禽兽,女孩子不敢出门,有多少你这样的恶魔需要女性提防?
祭司、医生?
在工作地点,在学校?
印度是个让普通女性无法安全生活的国家,这部电影里出现了人口拐卖。
卖到妓院就惨了,因为种姓遗留,妓女的孩子将来从事的行业也离不开妓院。
有明里暗里发生的强奸,发生在任何地方,就像女主后半段话中提到的宗教场所医院公司学校。
但是印度有敢于不断揭露社会问题的良心演员阿米尔汗,我国同样正直有担当的演员是……?
08年的印度电影已经在反思拐卖妇女问题;09年我们的电影《大山》宣传了被拐卖妇女被感动,“留下来”照亮他人的“正能量”。
印度电影中黑帮被手刃,我们的电影里人贩子似乎可以逍遥法外,继续造福山区。
也许在女性社会地位方面我们可以对印度五十步笑百步,但是在影视作品反思方面我们败了。
电影只是把被贩卖妇女改成了逃跑妇女 然而依旧恶心印度的女儿 《未知死亡》上映四年后的2012发生了震惊世界的德里公交车轮奸案。
23岁的医学院女大学生Jyoti Singh遭轮奸和殴打最终因此死亡,印度进步人民爆发大量示威游行,四名成年被告才被判死刑(不过其中那名未成年被告去年已经刑满出狱)。
前年英国BBC为此拍摄了一部纪录片叫做《印度的女儿》,被印度当局禁播,但是很多中国人都看过(当时我也看了)。
上层、律师、强奸犯、以及强奸犯的妻子的发言都让文明社会的观众瞠目结舌。
出名的发言之一 中国跟印度很像,几千年的历史包袱,很多传统在现代变味成了毒药,而愚昧的人民把毒药继续代代相传。
中国确实比印度好,女性有安全保障。
事实上国内只是发达地区法制安全好,女性更广泛享有有财政权、教育权。
但精神上的压迫哪里都是一样的。
国内有强奸案发生立刻有很多人觉得女方自身有问题,在地铁或公司内被骚扰大概是女方衣着风骚,被家暴会被追问究竟做了什么导致被家暴。
中国女性集体被逼婚、被催生娃、被劝阻离婚、被精神禁锢着,在传统思想重的人的眼中随着年龄不断贬值着。
肉体的被强奸可以顶着别人的白眼诉诸法律,精神上的强奸连自己都意识不到。
大部分人是温水青蛙,边感叹生活太累边边步入中年老年用同样的精神压迫教育下一代女儿和儿媳。
就像《印度的女儿》里强奸犯的妻子一样,并不知道自己的传统思想害了自己。
由既没有生活在印度过也不懂印地语(印度官方语言为英语和印地语并行)的我来写印度的事儿完全是造次,无法做到不偏颇,欢迎留言批评指正。
开了公众号 穆尔登格 欢迎围观
当我看完这部电影心情激动地来豆瓣看影评的时候,结果真的让我很惊讶。
每次看完一部我认为好的电影我都有这个习惯,去豆瓣看看影评。
但我从来没写过影评,这是第一次,甚至连短评都没有写过,因为我自知我文笔不好,也不是什么专业人士能说出这电影的拍摄手法,叙事手法等等。
但是这次实在是忍不住了。
我也看了跟我在”同一阵线上“力挺这部电影的人发的一些影评。
本来希望能靠力挺这部电影的人写的一些正面评论让那些不喜欢这部电影的人有一些改观。
但是看了一些之后发现更加不对劲。
有人因为气不过那些给低分的所以给了5星,反驳“有本事你们也去抄袭这么棒的电影,没本事别bb“......虽然明白是”护主心切“,但这种偏激又极端的言论什么时候才能够灭绝呢?
我不明白为什么这种影评会被推到这么前。
就算我们没本事拍,但我们一样有权利在这里写观后感。
正如伏尔泰说的,“我不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认为这部电影差劲的人主要原因为抄袭问题、歌舞问题,还有觉得剧情傻逼的问题。
这些观点我都认同。
我确实也这样认为。
我也不否认这部电影存在抄袭。
并且歌舞的部分的确非常多,冗长,我看的时候因为实在太晚了所以跳过了一部分的歌舞片段。
而且这种严肃的动作片竟然也能乱入歌舞片,我一开始也是懵的。
但是这就是印度电影的特产啊!
印度电影十部里有九部半都存在歌舞片段。
这大概是他们不能割舍的传统了吧。
为什么一定要抓着这个不放呢?
还有剧情的问题,评论里说的“狗血剧”...“王子救灰姑娘”等等......我都没意见,而且还有很多bug,男主一打N,关键时刻反派一个个手里都没枪,高智商的商业大亨竟没有报复策略只知道一个劲儿的蛮力杀人......我看的时候也挺着急。
正想对此表示不屑的时候,电影慢慢进行到后半部分。
Kalpana的死因渐渐浮出水面,我才恍然大悟。
接下来发生的事情我基本上都是捂着嘴,捏紧拳头,忍着眼泪看完的。
也是因为这电影的后半部分,才让我对这部电影慢慢改观。
我没有想到,整个豆瓣影评里竟然没有人说这个事情。
儿童贩卖,器官贩卖,色情买卖......在火车里时,Kalpana面对着Ghajini说的那段话让我印象很深刻,“因为有像你这样的禽兽,女孩子们吓得不敢出家门。
有多少这样的恶魔需要女性来提防?
祭司?
医生?
在工作地点,学校,学院?
”在看的时候我就想到了之前看过的那“印度女学生在公车上被人强暴且暴力杀害“的事件。
而这也只是千千万万个事件里的其中一个而已。
带着愤怒,最后Ghajini被爆头的时候我眼睛都没眨一下的看完了。
心头大石也终于能放下。
看过结局是坏人得逞的电影,结果睡不着觉。
所以Sanjay最后像开挂了一样杀了所有人我甚至都能原谅。
我不禁感慨,印度这个国家,多么庆幸有了阿米尔汗。
抨击印度的教育问题,领导无能,贪污问题,包庇问题,女权问题......甚至还能关心到有阅读障碍的儿童的问题等等。
阿米尔汗确实让我折服。
他甚至让我对印度这个国家的印象都改变了一些。
尽管这电影有千千万万个不足,但凭着这一点,我无法给它做出差评。
是因为一直对于抄袭的问题耿耿于怀,是被里面的歌舞冲昏了头脑,还是因为受不了这漏洞百出的剧情?
让你们都忽略了这电影里面至关重要的内容?
总之这一次,阿米尔汗仍然没有让我失望。
生活比电影难多了。
想到这里,我依然睡不着。
呵呵,国庆看了好几部印度电影尤其是阿米尔汗的!
向很多人推荐了稍显小众的印度电影!
在这里简单谈谈印度的两大天王!
沙鲁和阿米!
两人的成就和地位就不用重复强调了!
但个人感受两人的风格有很大的不同!
沙鲁的演艺角色基本上都是高大全型形象,很多片子里基本上发型都是一样的,个人看法他的演技比外表逊色一些,不过对沙鲁的奋斗和谦逊很欣赏!
而阿米在为数不多的片子里塑造了好几个经典形象(《未知死亡》里的大气、善良、可爱、睿智的企业总裁到受伤后的呆滞,愤怒,执着,《三傻》里的精灵,仗义,聪明,《为爱毁灭》里从油嘴滑、风流倜傥到身背家国大任的矛盾,《地球上的星星》里的充满爱心,再加上《芭莎提》里的迷茫和激情,等等,大多数传达的很到位传神,让人惊叹40多岁的人了,真是很厉害!
国庆期间看了4遍《未知死亡》,越看越喜欢这部片子,虽然这部影片有不少争议,明明知道这只是一部影片,但仍然久久不能释怀,里面男女主角的爱恨情仇,里面的演技(第一次感受到了什么是演技,里面很多桥段全是近景,完全可以作为表演系的学习模仿教材,有兴趣的可以自己去感受阿米和阿辛在里面的表演)!
这个导演05年拍了这部片子,3年后又重拍,这个剧本实在是太好,引入了阿米的表演及全新的场景、服饰,个人感觉前部打6分,这部就能打9.5以上了,有兴趣可以看看,阿米和阿辛的表演实在是看点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UzOTUxODM2.html2005年的版本!
女主角,警察,坏蛋都没变!
在天涯上发了同样的文字!
呵呵
未知死亡 45/100这是一部很出名的电影,没有想到今天才看。
这部电影的剧情实在是太拖太拖太拖了。
拖到简直就是看的很难受看到哪里才会觉得很好看就是未婚妻被暗算的时候。
非常的刺激和愤怒,然后就没有然后的没有想到这个剧情都可以出街,送25名被拐卖的小孩给警察局,然后还有两个被弄死了。
很大胆剧情,也是可以上映真的是牛逼了。
最后连复仇都是简单直接粗暴。
不过最后弄死金老大的时候还是话太多了,不够狠毒。
真的一点都不够狠毒。
连看了两个烂片之后,终于有转机。
这部片超出我的预想,而且我也没有看过那什么那什么,所以,完全是冒险的乐趣。
以女主角撒谎开头,男主角盛怒而来,然后男主角顺着美女说了一个慌,后来就刹不住车了,一个接一个,到死也不能说出来。
AIR Voice的人怎么那么像黑社会?
正规的公司啊。
歌舞还好。
我喜欢。
印度,在我印象里除了简陋肮脏的贫民窟,就是瞪大眼睛惊恐地望着世界的妇幼,以及胡子拉碴彪形体壮的无脑肌肉男。
之所以留下如此印象的原因,细细想来大概原因有二:一是来自新闻媒体的耳濡目染;二是缘自我个人对宗教本能地抵触(坚决支持宗教信仰自由)。
故而对来自印度的文化冲击唯恐躲避不及。
可是就在最近几天里,几部印度电影彻底颠覆了以往的认知,并对自己基于身为“世界经济第二强国”的居民,所产生的傲慢与偏见惭愧不已。
一直以来,我们喜欢以“左”和“右”,来给思想和行为下定义,喜欢非是即否、斩钉截铁地表明自己的立场,好像一失了立场,整个人也似被抽了筋骨,毫无半点风骨和血性。
孰不知当我们极端鲜明的站在某个位置时,已意味着画地为牢,把自己的思想和眼界也局限于此了。
有人说过:“一个缺乏客观中立群体的民族,是有缺陷的民族”。
历史的经验不足以醍醐灌顶,那毕竟都是过去的事,而我们向来是“好了伤疤忘了疼”的主儿,所以自身的经历和思考、自省最重要。
印度电影之所以越来越倍受瞩目,由宝莱坞这一烂片基地,到山寨、戏仿好莱坞,再到融会贯通并逐步形成自己独特的民族艺术风格,这一路走来,与印度电影人的思考和自省不无关系。
当然,若没有相对宽松的审查体制,再深刻的思考和自省也只能自行烂掉。
显然,若我们一味的过度解读自己,沉侵在“百亿票房大国”的梦中,百害无一利。
认识到自身的缺陷和不足,去改正并学习借鉴成功经验,才是正途。
这点我们应该向印度学习。
对于印度电影,我是纯粹的后知后觉。
严格来讲,《三个白痴》是我正儿八经看的第一部,然后是《机器人之恋》、《纽约》….,由此看来,我是从印度电影的高水准开始看起,然后追本溯源,渐次循序低进。
虽然看的不多,但大体观影走势如此。
所以印度电影的发展崛起之路还是可见一二的。
08年出品的这部《未知死亡》,已经算是一部风格成熟的作品了,虽然整个故事架构有抄袭《记忆碎片》之嫌,但该片严谨的逻辑,利落的剪辑、独特的民族风情和改编一新的故事情节,使影片在突破了低俗山寨窠臼的同时,有了完全自我的表达和发声。
若论及本片的娱乐性和观赏性,较之《记忆碎片》的扑朔迷离,绝对有过之而无不及。
该片看似讲述了一个复仇故事,实则阐述了一个美丽动人的爱情主题。
这也是跟《记忆碎片》最大的区别。
故事以两条主线交替发展推进剧情,一条是男主的复仇之路,一条是男主的爱情罗曼史。
前者画面灰暗暴力,打斗血腥场景居多;后者画面明朗清新,MV特效下尽是迤逦的美景和美妙的歌舞。
两条线路明确清晰,毫无故作玄妙的遮掩,剧情亦张亦弛,使长达3个多小时的观影之旅毫无冗杂疲倦之感,反而酣畅淋漓、痛快无比。
由《未知死亡》对《记忆碎片》借鉴的不俗表现,到《纽约》、《我的名字叫可汗》中针对美国911后一系列的反恐措施,所做出的不满及抗议,再到《机器人之恋》中丰富奇诡的想象力,以及《三个白痴》中对印度教育制度的讥讽与抨击,都可看出印度电影已经大踏步迈向世界电影艺术的前列。
当我们挖空心思与“纯情”较劲,可劲的煽情飙泪的时候,当我们追求影片的最大价值化的时候,那些启迪民智的真话,呼唤良知真情的题材,从印度电影中显得如此难能可贵。
当我们从迷恋中的“大制作、高科技”中偶然抬头,仿佛一夜之间,被我们一度嗤之以鼻的印度阿三,已脱胎换骨旧貌换新颜。
这不能不令人思考。
看前面本来还觉得行,可越看越不是滋味。
那么多的硬伤导致不能将该片作为收藏或高分推荐。
1、男主角既然是高大上电信公司的主席,如此高大上的人,那么多的新闻、电视等等随便就可能知道他长什么样,如果说女主角不知道,那么她的上司,广告公司的老板不可能不知道他长什么样吧。
2、那个jb打电话给女主角的女警察,更让人不可理喻,如果知道25个变成了23个,你应该向上面反应,然后来让证人作证求证,可偏偏还说不要让别人知道是她打的,那么这种求证顶个屁用,当然这也是直接导致女主角死亡的原因。
3、女主角在屋里知道有人要杀她后,为何不直接跑出去,偏偏躲到一个小房间,纯属扯JBD,还有一个正常思维就是既然你在躲藏,那为何不将手机调成静音,还有既然你能打电话给男主角,而他没有接,那么也可以悄悄报警啊。
总之,直接的硬伤导致一个好电影被废掉了,管他什么抄袭不抄袭呢。
早期印度电影最大的特色就是“载歌载舞”,不管是什么类型的电影,只要抓住机会,就一定会有热情洋溢的歌舞,且还是“全民歌舞”的场面,虽然印度这类歌舞电影,会被大家嫌弃,但不可否认在看电影的时候,真的会被电影中热情洋溢的歌舞所感染,并且印度电影的主题从来都是用鲜亮的颜色、幽默的对白、轻松诙谐的故事来展现。
所以我觉得很多印度电影都是不错的,且具有可观看性,至少我的眼里是这样的。
比如《三傻大闹宝莱坞》、《厕所英雄》、《一个母亲的复仇》、《贫民窟的百万富翁》等等都是极具深刻复杂的主题。
虽然电影氛围绝大多数有欢快鲜活的色彩,但印度电影在立意上已经站在了较高的视野去俯瞰社会现实,从教育、宗教、女权等角度上 ,仿佛开了挂一样,出了很多值得一看的优秀作品。
比如今天要讲的这部《未知死亡》。
这部影片是印度影帝阿米尔汗早期的电影,主要讲诉“霸道总裁”桑杰和“平平无奇”善良的卡尔帕之间的故事。
故事的开头从两人相遇、相知到相爱,都是温馨愉快的调调,直到卡尔帕在公交车上,遇到了儿童拐卖并解救了这些被害儿童之后,电影开始展现社会的灰暗、人性之恶。
卡尔帕因为解救这些被拐卖的儿童,继而被黑恶势力顶上,原本她和“霸总”桑杰已经买好房子,已经订婚,但却在婚礼前夕被黑势力夺去生命,而桑杰也因此被袭击头部,患上短暂记忆症,他每次的记忆仅停留15分钟,之后便会忘记发生的所有事情。
但桑杰的坚韧也让我动容,虽然他只有15分钟的记忆,却还是拼命地记住一切,他在家里的各个角落,贴满了和卡帕尔相关的所有“唤醒”记忆的线索,纹身、日记、报纸、卡帕尔照片、凶手的照片等等,他努力地活着的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找到黑恶势力的投资,干掉他为卡帕尔报仇。
他一改往日霸道总裁的潇洒帅气,开始用仅有的15分钟记忆,去提醒自己,此生只有一个目标:为自己死去的未婚妻报仇。
当初对卡帕尔有多爱,有多幸福,后来对印度黑办就有多恨。
电影的设计真的很特别,阿米尔汗的演技也帅到炸裂,通过警察和女二的角度解开了迷雾,中间插叙着女主的故事,更能在最后给人悸动,我喜欢这部电影是喜欢男女主的甜蜜,是俩人在一起好玩而又幸福的感觉;更是喜欢女主善良、热情和可爱的笑容,不是那种玛丽苏毫无理由的喜欢,也没有哪部玛丽苏让女主死亡对吧。
在男主失忆之后,他痛不欲生,开始了复仇之路,原来的小公寓变成了舍不得厉害的复仇之室,一次次痛苦的苏醒,一个个寻找,一个个标记,满身的伤痕,还好,复仇成功。
最后,他依然失忆,但是在女友的幼儿园展露出的笑容足以证明,他带着爱开始了新的生活。
不过这部电影,最让我难过的是,弹幕里面,有句说到:“女孩到死都不知道他的身份”。
“我爱你,我想和你结婚”
三个小时的所谓动作悬疑片,其中一个小时在唱歌跳舞。
肉搏复仇太简单粗暴了。概括一下,劈了足足2小时的情操,来了20分钟歌舞,肉搏半个小时,余下的10分钟是起承转合。所以这真心不是我的咖。
一部很不错的电影,我觉得电影的魅力就在与能把观众带入戏里,我要是男主角,我也很想杀了那人,我才不管记忆碎片是怎么样的,至少这部电影我很喜欢,另外,Asin实在太动人了,能看得到我对这片评价的豆友们,建议你们看看这片,虽然三个小时,但是一点也不会觉得累.ps:刚刚重新回放的时候才发现,女主角做歌手梦后回到现实,后面校车里的小女孩喊的是她的真名,ASIN
我格调很低,不知道什么抄袭不抄袭,我只知道,它是一部好片
借鉴的 记忆碎片 ,但主要讲述的是一个爱情故事,三个小时,有些拖沓
撇开记忆碎片的光环和印度歌舞的无厘头,还是值得一看的。
别以为时间拖的很长就会给你满分....
这货不是翻拍《记忆碎片》的吗!?又加了点《与龙共舞》的情节……印度人就那么喜欢歌舞吗?怎么什么片都要插点歌舞进去……
我怎么就觉得是个烂片呢╭(╯^╰)╮如果是只拍回忆的那部分还会是个不错的爱情片的。你能想象惊悚片的男猪天天光着个膀子天天又唱又跳的么!
我承认印度警察一无是处,但是也别这么当街杀人还能活得那么逍遥自在咯,还有,打架打得实在很挫,急需中国电影圈给他们输送一个武术指导,这那是打架啊,就是在拎人么
承认我没看完,看了前半小时觉得访《记忆碎片》太多了,而且是在受不了印度式的人物刻画,太造作夸张了吧,尤其是男主角~~至于什么样的爱情,我感觉也没心情探讨了
太你妹长了
女主也太好看了
强大的印度片 大家加油推到五星
印度版记忆碎片。歌舞什么的,还多出来和女主的回忆
创意是抄《记忆碎片》的,桥段是抄港式动作片的。这些都不重要,关键是这片子的歌舞不够精彩。只剩下男女主角秀身材。
大面积抄袭「记忆碎片」,加盖了印度烙印之后,可以当作喜剧片看
那样的女孩,我是男人也会爱。
看得我很想死,http://movie.douban.com/review/5096201/说得非常到位!演技就算再好,长得就算再漂亮,可是剧本是硬伤,太多逻辑漏洞和缺陷,槽点太多了。观众很难在看的时候不出戏,我几乎不停在腹诽“这不傻逼么?!”。
漏洞百出的模仿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