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YouTube上刷了那么多遍饭制动画后终于看到了《汉密尔顿》的原版卡司舞台,感谢迪士尼。
《汉密尔顿》绝对是我们时代最牛逼的音乐剧,没有之一。
音乐性、叙事、舞蹈、舞美道具,都是顶级水平。
我自己是从听《汉密尔顿》的歌开始入坑的,第一次听开篇曲Alexander Hamilton就让我震惊了,原来嘻哈音乐居然那么适合应用在音乐剧上,而说唱所强调的押韵、punchline能融入那么多作者的巧思,为故事叙述增添层次和趣味。
《汉密尔顿》的歌词特别值得仔细琢磨,里面有许多林聚聚对流行文化的致敬,对历史人物的理解,对人生的感悟。
Aaron Burr, Sir这首歌很像《汉密尔顿》版的哈利·波特初遇德拉科·马尔福,我觉得最好玩的一段歌词是Lafayette的,林聚聚本人表示,他特别喜欢给Lafayette写词,因为他发现以英语为第二语言的人在使用英语的时候会有很多跳脱出常规思维的创意:Oui oui, mon ami, je m’appelle Lafayette!The Lancelot of the revolutionary set!I came from afar just to say “Bonsoir!”Tell the King, “Casse toi!” Who’s the best?C’est moi!“If you stand for nothing, Burr, what’ll you fall for?”这句话化用了一句通常被认为是Alexander Hamilton的原话,”Those who stand for nothing fall for anything.”My Shot这首歌里我最喜欢的是一段是Hamilton的自述,全剧在若干个地方都体现了Hamilton对“时不待我”的感知,这为这个早逝的历史人物添了几分悲壮的宿命感:I imagine death so much if feels more like a memory.When’s it gonna get me?In my sleep? Seven feet ahead of me?If I see it comin’ do I run or do I let it be?Is it like a beat without a melody?林聚聚本人说,他在写这一段的时候花了很多心思。
这段话堪称是Hamilton头脑中的罗塞塔石碑,其中第一句话是他写过的最有自传性质的一句歌词,也是他觉得自己和Hamilton最有共同点的地方:人生苦短,只争朝夕。
在这一段歌词里,Hamilton从虚无主义的恍惚中回过神来,列举了为了一个更美好的明天他们需要做些什么,演员语速越来越快,思绪越来越清晰,立场越来越坚定,是这首歌的高潮部分。
The Schuyler Sisters是第一幕里我最喜欢的歌之一。
我一直觉得这首歌是《汉密尔顿》版的Empire State of Mind,林聚聚表示他创作的时候想着的其实是《魔法坏女巫》里的One Short Day。
这首歌里最爆笑的一句歌词是Aaron Burr的,”I’m a trust fund, baby, you can trust me!” 这应该也是全剧中这个角色最诙谐开怀的一幕。
从这首歌开始,为饰演Angelica Schuyler的Renée Elise Goldsberry所倾倒,她太太适合这个角色了,唱跳演俱佳。
她唱的Satisfied是我最喜欢的歌,也是全剧舞蹈和舞台设计最精妙复杂的片段。
推荐喜欢《汉密尔顿》的朋友去读读林聚聚的Hamilton: The Revolution,他在书里分享了这部剧的创作过程和每首歌背后的一些思考。
看完剧读这本书,收获双倍的快乐
Hamilton: The Revolution9.6Jeremy McCarter Lin-Manuel Miranda / 2016 / Little, Brown and Company
这不是今年的第一部影片,却是我第一部五星影片,说是影片,这部2015年让整个百老汇观众一票难求横扫各大奖项的音乐剧使我这个身处千万里之外的观众感受到了一场酣畅淋漓的白嫖之旅,感谢Disney+及小破站。
Hamilton是谁,说实话才疏学浅的学渣在此之前根本不认识,曾今手握十美元在泰国街头行走的我,根本不知道这个印在美钞上的男人竟然有如此的荣耀魅力,我不知道为何美国人提议要将他的头像撤下(虽然并没有)孤儿+移民+国王学院学生+士兵+律师+第一任财政部长+出轨…不知道顺序和内容是否有误差,17岁开挂之旅到49岁殒命,三十年间作出了如此多伟大的事业我不得不佩服这才是真正的卓越的让人难以置信的时间管理大师,如同剧中所唱的汉密尔顿为何你好像时间总不够似的说到的歌词。
即使打起十二分精神目不转睛地盯着屏幕也很难跟上节奏,Hipop曲风单词迅速略过看中文都来不及,还要忙着欣赏演员的表现,真的让我双眼慌乱,听说奥巴马一家也是将此剧二刷,是不是也是这个原因…不过将如此冗长的历史浓缩到一台两个半小时的剧上,选用Hipop来演绎还真是一种机制且富有创意的设计。
然而融合了流行、说唱、歌剧、爵士等曲风还远远不够,少数种族的卡司阵容才是导演的神来之笔,对于现如今的美帝种族多元化已是大势所趋,舞台上的非裔、亚裔、波多黎各移民让我在一开始陷入了一些混沌,这样的搭配属实有趣。
在内阁争论上的freestyle的battle环节,让我惊呼卡司们的台词功底,这tm的一些神台词是怎么背下来的…看完整部剧,勾起了我对这位美国开国元勋的好奇,听说导演Lin是阅读了《汉密尔顿传》后萌生了这部剧的想法,时间线已引导我迫不及待的去翻开这个传奇人物的一生了,希望今年可以读完这个十美元头像的主人,也许有时间和脑子可以再读一读《联邦党人文集》。
经朋友推荐,买了汉密尔顿音乐剧的票,本着提前了解一下歌词和背景免得现场一脸懵逼的想法找了官摄版来看。
好震撼我是第一次知道汉密尔顿这个人,或者可能上学的时候听过,但根本没记住。
但这部剧非常立体的展示了这个人的一生,他的野心,他的追求,他的是非功过,还有他的妻子伟大的一生。
每到eliza的部分我总是很难过,最后听到她剩下的50年忍不住哭出来。
还有burr,这个总是罩着伪装示人的人,把他的不甘心,举棋不定,挣扎都展现给我们。
一部非常棒的史诗风格的音乐剧!
赞美作者!
说实话,我没想到是完完整整的三个小时唱下来,一口气都没歇,歌与歌之间紧锣密鼓,剧情一步一步推进,高潮迭起,我一口气看下来都觉得头疼,但实在舍不得挪开眼睛,或者摘一下耳机。
太精彩了!
没有旋律的部分台词也是由rap完成,节奏非常棒,每一首歌都饱含激情或深情,每一个演员都极富情感和技巧,声音极具感染力,burr,eliza和angelica这三位的演员真的绝了。
主角虽然唱歌不那么好,但作为作词和作曲本身情感输出极佳。
我不知道明天的卡司是什么水准,但我现在充满了期待!!
大西洋月刊的Review说,这次的电影像是一个来自2016年的时间胶囊。
我感同身受。
所有人的演出状态都很出色。
加上在Public Theater,到准备上Broadway的排练,到正式演出近一年。
录像是2016年6月,主卡司离开前分三天拍摄的。
两场演出,一天无观众,专门拍特写。
比如Alexander Hamilton这句特别明显,因为Live演出,这句之后因为观众反响太热烈,不得不多加了两个bars停顿。
录制版中,没有欢呼,没有停顿,还有一些不习惯。
其余部分都非常seamless。
Leslie Odom Jr.让没法到现场的观众看到,一场唱跳下来,实在直观的辛苦,拿托尼最佳男主让LLM陪跑当之无愧。
Lin-Manuel Miranda上半场的发挥比下半场更好,林擅长说唱,一定程度上弥补了非专业出身的唱功的不足,Hurricane和It’s Quiet Uptown这两首比较明显演的成分盖过了唱。
Renée Elise Goldsberry一首Satisfied技惊四座,切换了Helpless的视角和叙事,编舞表演倒转时间令人瞠目结舌,整首歌一气呵成,终于让我们见识到“现场”的舞台魅力。
所有演员都可圈可点。
舞台,灯光,编舞,服装和听觉的互动终于得以呈现,制作方面的巧思和创作的理念,还有文化的影响,可以参考《Hamilton: The Revolution》;关于Alexander Hamilton其人,可以阅读Ron Chernow的传记。
不一而足。
这场演出录制完的半年后,左派的泡沫被Trump的当选戳破。
就像朝气蓬勃,热血沸腾的上半场,转眼进入一个黯然的下半场,处处是陷阱。
我刚到美国两个月就见证了奥巴马的当选,又恰好在《Hamilton》上百老汇preview的当天,离开了美国。
提这些,当然不是要把我放在他们的叙事中,也不是对自己人生的重构和解释,而是,没有这些时间的节点,我甚至不知道自己来自哪里,去过何方。
《Hamilton》自然是奥巴马执政的遗产。
这场录像也将这个遗产,原封不动地留给了五年后的美国,五年后的世界,五年后的我们。
当我们打开这个时间胶囊,发现《Hamilton》仍然relevant,甚至比当初那个过于乐观的世界更relevant(Let us not pretend it is not political)。
我想引用另一个Ham(#YayHamlet!):The time is out of joint. 这才是我真正惶然的原因。
几年来,Lin、他的作品和为之付出的人传递的是真挚的温柔和力量,世故与讥诮不能敌,也非虚假的健身房鸡血。
所以不要忘了,还有下半句。
O cursèd spite, / That ever I was born to set it right! (Ham 1.5.188)还有无回天之力?
P.S. 各位记得看完credits,结尾处有未被收录在官方专辑中的退场音乐(真是毫无保留!
)。
之前Ham4ham也表演过一次(youtube链接)。
P.S.2 因为在观看的过程中,反而想起被cut没有进入最终版本的三首曲目,又非常喜欢,所以想借此机会提一下。
这些曲目被收录在《Hamilton Mixtape》中。
The Hamilton Mixtape8.1Various Artists / 20161. Valley Forge这首唱的是美军在Valley Forge过冬,是独立战中最艰难的时刻,大量歌词取自Thomas Paine发表的《American Crisis》中的原话,甚至还化用了Allen Ginsberg的诗Howl(“I am seeing the best minds of my generation…”),最后也展现了Hamilton火爆的脾气,被删除实在可惜,一部分还留在Stay Alive等曲目中。
2. Congratulations这首来自Angelica痛骂Hamilton行事鲁莽,骂得特别痛快,在观看过程中特别希望这首能出现。
但可惜,因为此时观众的重点应该放在Alexander Hamilton和Eliza的关系上,如果保留会喧宾夺主,所以缩短以后就是现在The Reynolds Pamphlet里仅存的几句。
Renée Elise Goldsberry在Ham4ham中表演过一次(youtube链接)。
3. Cabinet Battle 3现有的两场Cabinet Battles是我认为Lin下半场发挥最非常出色自如,不输底气的表演。
用Rap Battle议政也是非常讨巧的形式。
被删除的第三场Cabinet Battle集中讨论的是奴隶制,有一部分观众反应的该剧讨论奴隶制不够的问题,我并不同意,Lin本人也做出过回应。
Again,被删掉很遗憾,部分涉及奴隶制的台词被融入到其他曲目当中,我也理解下半场的情感核心要放在Hamilton的政治生涯和私生活的双重失败和Eliza的救赎上。
Hamilton9.6Lin-Manuel Miranda Jeremy McCarter / 2016 / Grand Central Publishing
Alexander Hamilton9.6Ron Chernow / 2004 / The Penguin Press
邀请到了NEW字幕组的沈格子后,我们终于为心爱的《Hamilton》录制了长播客。
本期节目不是文化评论,而是结合历史的“逐首歌讨论”,希望可以辅助大家更好的理解这部剧,理解汉密尔顿其人,理解当年的“美国精神”。
所以本期节目有点像“评论音轨”(惭愧),这也意味着剪辑上就花了许多天。
节目分上下两期,点击直接 收听上期【所有收听方式】苹果Podcast、小宇宙、网易云音乐、荔枝、喜马拉雅及其它泛用型播客客户端搜索:英美剧漫游指南KillingTV【嘉宾与主播】沈格子(NEW字幕组),重启,伟杰【Highlights】(如果你用小宇宙App收听,可以点时间直接跳到对应时间点,邀请码:KLTV)01:53 我们一个英美剧的播客,怎么聊起音乐剧了呢02:34 《汉密尔顿》的地位与火爆程度04:42 New字幕组的翻译工作09:07 欢迎为Actor’s Fund捐款:actorsfund.org10:01 Hamilton的第一观感【逐曲展开】14:26 为什么选择汉密尔顿作为主角16:14 序章:Alexander Hamilton21:52 20岁的Hamilton来到纽约:为什么Aaron Burr是第一个且贯穿始终的角色?
23:38 My Shot27:59 The Schuyler Sisters31:35 Farmer Refuted & You‘ll be back39:04 Right Hand Man41:14 Helpless & Satisfied50:33 Wait For It54:40 Stay Alive & Ten Duel Commandments51:40 That Would Be Enough01:02:48 Guns and Ships & History Has Its Eyes On You01:06:34 Yorktown (The World Turned Upside Down)01:11:18 What Comes Next?
01:12:23 Dear Theodosia01:16:57 Non-Stop【Music credits】所有插曲都是《汉密尔顿》音乐专辑的曲目片头曲:《汉密尔顿》官摄版预告片片尾曲: The Story of Tonight (Reprise)9号AI:小虾明【剪辑与后期】陆小鸟,沈格子————The World is Better on TV————《英美剧漫游指南》:美剧、英剧、小语种剧集的推荐与讨论,主播们每年看剧100+。
微信、微博、豆瓣:英美剧漫游指南。
听众群:给公众号英美剧漫游指南(KillingTV)后台回复“EICcast”
2024年才开始入坑这部爆火于2016年的音乐剧,依旧不妨碍我反复品味那些绝妙的舞台表演,将剧中人物的个性逐渐在脑中堆砌起来。
一开始是靠循环视频,后来发展到无论做什么家务需要来点BGM的时候,都会用手机播放ham专辑,来回地听。
几乎每一首歌都在很好地讲故事,很好地展现角色魅力,但也不是所有歌都爱,我个人不喜欢、且每次都会跳过的一首,Eliza的That would be enough。
这部剧什么都好,就是Eliza这个形象太像一个苦逼的望夫石。
尤其是That would be enough这段,她跟老公说什么你回来就好,咱俩在一起我可以啥也不要,唱得我有点难受。
虽然说战时有新生命即将诞生确实是喜事,但刚见面就展示孕肚,好像也在说Eliza对自己和 Hamilton的感情有那么点不自信。
Hamilton是那种把战功看得比命还重要的人,如果Eliza一张嘴就说我想你,我爱你,那就是宣泄情绪,而Eliza选择用儿子加码,就变成了一个纯粹理性的妻子。
从头到尾她一直在跟老公表达,我的占有欲非常低,只要你一丢丢时间就够了,可不可以给我,就算不给我,给儿子也行啊。
人过得不开心,都是从压抑情绪、越来越理性开始的。
后面那首take a break好听一些,不过在歌里面,Eliza还是把夫妻和睦的希望首先寄托在儿子Philip身上。
明明是Eliza自己想和 Hamilton一起去度假,却不好意思直接开口,还得先花一天时间辅导儿子给老公表演节目,让老公认识到自己教子有方,是个称职的贤妻良母,才能婉转地提出去度假的请求。
啊,不对,这次她甚至把Angelica也请来了,有Angelica在场,她的和声部分也唱得更响亮,只是回头想想有些心酸。
Hamilton对姐姐有意思,她怎么可能完全不知道呢?
从姐姐上场拥抱 Hamilton,被Eliza迅速分开那个小动作里面,我们都明白了,她什么都清楚,lmm的原版demo歌词里她也说了她清楚。
所以邀请Angelica是在给自己的请求加码呀,你看我把你思念的人都叫到面前了,你还是不愿意给家人多花一点时间吗。
话说为什么要把demo里那句词改了,有那句在,Eliza这个形象明明可以更饱满的。
可惜,Eliza想让Hamilton陪陪自己,要加这么多码,而Hamilton拒绝起来只要把手抽出去就完了。
后面Philip去世,Eliza最终原谅了Hamilton,重新握紧这个臭男人的手,一句没提他的性丑闻,以及间接害死儿子的事,弹幕都在说Eliza好伟大,我只觉得她好无奈,用中国话说就是凑合过呗还能离咋滴,这也不过是大部分伟人妻子的一生罢了。
有时候想想,Eliza在Hamilton去世后能多活50年,会不会也是因为少了一个需要时时担心的金融男老公,心态更平静的缘故呢。
不要赞颂一个女人的苦难。
1.Leslie的演技和歌声一样细腻,尤其wait for it细节处理得太好了,这首让我完全感受到官摄的意义。
2.不管腿多长仰拍都变成五短身材,更不用说本来就并不高挑的两位男主,建议百老汇官摄从此杜绝仰拍!!
3.终于看清二楼都是谁在干嘛了,Laurens死的时候,Lafayette和Mulligan也同时收到了信;1800选举后TJ和JM的戏份就结束了,后来站在二楼看着Hamilton和Eliza的都是Lafayette和Mulligan;non-stop里Ham在滔滔不绝演讲的时候,楼上的大姐、Peggy、Lafayette等人都听得趴下了。
4.也是non-stop里,Ham去Burr家找他一起写联邦党人文集的时候,Burr向屋内挥手两次,可能Theodosia在里面叫他?
5.婚礼上唱helpless的Eliza好美,是迪士尼公主无误了。
6.My shot四人在酒馆相识的时候,Burr靠在角落安静看书完全不想融入他们,他手里那本书已经被翻得很旧了。
7.前几天在采访里,华盛顿的扮演者Chris说,这次官摄对华盛顿这个历史人物本身的矛盾性在表演上有更多的体现,结尾Eliza唱完为华盛顿纪念碑募捐下一句就是为解放奴隶发声,在她身后的华盛顿表情立刻出现了转变,这个细节大概只有看官摄能发现吧。
8.其实仅凭音乐剧所展现的内容,对这些历史人物的了解还不到60%,这次看完原著再来配合人物特写看更透彻,原卡表演很到位。
在这段历史上Madison更多地扮演了思考者的角色,演员Oak很多手势能体现出他一直在暗中思索与权衡,面对激烈的矛盾时比Jefferson更沉稳,好几次拦住Jefferson劝他,但也更阴险,仔细看会发现很多关键性、激化矛盾的做法是他提出来的。
9.历史上Ham的性格偏执又自大,政治生涯中几次置自己于绝境都是因为不听劝,过分执迷于政绩和名誉,lmm的表演里也蕴藏了这样的细节,non-stop快结束的时候Eliza和Angelica过来拉住要去追随华盛顿的Ham,他唱着'I am not throwing away my shot'狠狠甩掉了她们的手。
10.第一次cabinet meeting的时候,Burr在楼梯上远远看着,到了第二次cabinet meeting时,Burr已经经历了想要站在政治舞台中央的转变,成为纽约参议员,在battle的时候也坐进来了。
……先写这么多占坑,后面发现其他细节再来更新,欢迎大家一起补充~附上在纽约拍的圣三一教堂里Alexander and Eliza Hamilton的墓碑。
以下内容我选了两个网友的回复,我这样做只是觉得他们两人想表达的观点和我一样,并且我没在他们下面回复而重新打分就是觉得这个烂片不值得打这么多分。
从舞台效果来说很一般,从灯光效果来说很一般,从音乐来说没有一段旋律让我耳目一新,但把出轨还整得刻骨铭心。
草原观点--如果你跟着热搜用了2小时40分钟还看完了;那么恭喜你被浪费了时间;这种舞台剧说白了,就是消遣时间装b格赚票房的;论艺术性,可以说是刚刚及格;他的主要目的是商业,一个标标准准的60分及格商业剧;你看能拿出来说的就是个一票难求啊,票价很高啊,商业宣传的标准噱头;至于有些人拿出什么格莱美说事,电影里拿威尼斯金熊说事的烂片也是一抓一大把,相信自己的直觉,别被这种呜呜咋咋的音乐剧吓蒙圈了;当然大部分人,是没有自己的判断的,只要一听格莱美就能把自己感动哭,历史人物一唱rap也哭,尼泪点怎么那么低呢就?
没有自己思想的人还是占大多数,他们就是哪个顾客,等着资本家告诉他,该吃什么,该听什么,该看什么;因为他们只关注周边,恰恰忽略了哪个作品本身;不论内容如何就如同现在被吹烂的《隐秘的角落》,很神吗?
大家是没看过好电视剧和电影吧,最终被收割的,不过是个爱奇艺会员资格而已。
大部分观众和消费者的素质都停留在,戛纳金棕榈《寄生虫》特别牛,至于是不是特别牛,他们自己是没判断的,因为观片量以及对艺术的认知和训练都几乎是空白,当然他们是不承认的。
可是这个就是现实。
还有一些不解的网友问,为什么这个剧这么火?
其实这个问题非常简单,商业炒作的东西都是睡一觉起来就感觉自己被时代脱节了;炒作就是在哪一夜间就铺开了,然后添油加醋,就等着无知群众掏钱入坑了,毕竟谁都不愿意过时,得抓住机会入坑。
另外判断一个东西是不是牛,最重要的就是时间,经过时间的检验,你看看十年后还有说这个剧的吗!
什么LMM他的音乐才华绝对没有吹的那么神,刚刚去世的电影音乐大神莫里康奈,有多少经典的作品,家喻户晓,中外通吃,并且高质量作品时间跨度非常长,可惜LMM呢,虽然奖拿到手软,实际呢,经典作品一首没有,勉强算经典的呢有许多旋律都雷同;对于这种资本捧起来去各大奖圈混一圈的辛运儿,我相信自己上万的音乐鉴赏力,哪些小白呢,可以继续喜欢,这个自由还是有的,但是别以为不喜欢的就都是过时,毕竟只有流行才是短暂的。
梓悦的观点--汉密尔顿本质上是个毁誉参半的人,可是由于美国人善于春秋笔法,善于洗白美化自己的历史,于是一出音乐剧之后,世人被《盗梦空间》式的植入了美国人想要的思维观点,还以为是自己的独立思考观点。
事实上,这部《汉密尔顿》完全和豆瓣人鄙视的一些国家宣传部的歌功颂德作品没有差别,可是为什么豆瓣人貌似客观的鄙视一些国家的宣传部,却对美国作品跪舔呢??
或许这就是最典型的双标——————我的要求不苛刻,请用同一个标准来评判以现公平。
汉密尔顿承认自己通奸,在古代,在清教徒的美国古代,通奸是罪大恶极,至少也是人品极差。
事实上,历史上的汉密尔顿是那种只要达到目的不论采用多么卑鄙的手段也不会觉得不安的人,当然这种人是美国人的偶像也是每一个美国人想要成为的人————所以这就是美国人的本性,本质上和杀完人画个十字就心安理得的南美毒枭没有差别。
汉密尔顿和伯尔竞选,汉米尔顿各种抹黑和拉票等机关算尽,最后还是失败,脸上挂不住,要求决斗,最后却没能杀死对手,自己却死于非命,这个结局可说是对汉密尔顿最大的羞辱,如此一个失败的小丑,在美宣部的春秋笔法之下,立即成为高大全伟光正的光辉形象—————什么是洗脑?
这不就是??
其实对你要求不苛刻,仅仅是请不要双标,请用同一种标准来衡量,方能显示出你确实有独立思考能力。
因为大爱这部剧,开始挖掘剧中人物的八卦和演员八卦。
来源是维基百科,纽约客杂志,电视剧《John Adams》,Youtube,还有一些播客。
演员都发财了吗?
Hamilton团队2019年回到汉密尔顿的家乡那个加勒比小岛演出,并捐出4300万美元,支援当地从严重的飓风灾害中恢复。
汉密尔顿17岁时被岛民资助去纽约读大学,从此再没回乡,200多年后的LMM以这种形式帮他回馈了家乡。
LMM的父亲18岁从波多黎各到纽约大学学习,LMM多次提到这部剧让他想起父亲(都来自加勒比小岛,都是少年时期来美国求学的新移民)。
他父亲担任Hamilton这部剧的政治顾问,每年能收到约30万美元分红(2018年数据)。
LMM已经获得普利策/艾美奖/托尼奖/格莱美奖,美国的大满贯叫EGOT(艾美/格莱美/奥斯卡/托尼奖),现在他只差一个奥斯卡。
LMM每年从这部剧得到的收入估算650万美元(2018年数据)。
百老汇演员的底薪是1900美元/周,如果被托尼奖提名,周薪会提高500美元,如果获奖,再提高1000美元,约20w美元/年。
这部剧首发的演员都有分红,几个主演(三姐妹,五兄弟)都已年薪超过百万美元。
Eliza的演员Philippa Soo是华裔,父亲是中国血统。
她本人是90年的。
PS,Eliza承包了我的全部泪点:得知丈夫偷情,痛失爱子,原谅丈夫,还有最后一幕的坚强和温柔。
演的太好了。
她和大姐的演员都获得了托尼奖。
现实中的三姐妹,情妇和Burr的妻子1. Angelica在认识Hamilton之前已经结婚了。
两人确实是有互相动心的。
当时社会上有流言说大姐和汉密尔顿的关系,但是据考证,两人有调情(flirt),没有出轨(affair)。
2. “Helpless”一节中Eliza唱:“Laughin’ at my sister, cuz she wants to form a harem”, -我姐姐说她可以给我们当后宫。
Angelica回复:“I’m just sayin’, if you really loved me, you would share him”. 这一段出自两姐妹间真实的信件"if you were as generous as the old Romans, you would lend him to me for a little while…"我觉得这正表明姐妹俩感情好,最亲密无间的闺蜜才敢这么说。
3. Angelica非常非常有魅力,跟一众大人物都有非同寻常的关系。
她31岁时认识了Thomas Jefferson,后者立即对她展开追求,尽管那时候她已经有4个孩子。
后来Hamilton和Jefferson作为政敌水火不容,Angelica站在了Hamilton这边,给Hamilton提供Jefferson的私下谈话内容,Hamilton利用这些信息攻击Jefferson。
4. Hamilton死亡时,Angelica陪在身边。
Angelica死后,和Hamilton葬在同一个教堂。
5. 三妹Peggy跟Hamilton在现实中关系也是很亲密的,剧里提到Peggy confides in me。
Peggy42岁死于风寒,临走时只有汉密尔顿在身旁。
6. Schuyler家一共有8个兄弟姐妹,剧里只出现三姐妹(实际生了14个,8个活到成年)。
7. Eliza和Hamilton是一见钟情并闪婚,1780年初认识,4月就结婚了。
两人当时23岁。
Eliza是姐妹中唯一一个经过父母同意后结婚的,其他姐妹都是私奔。
8. 汉密尔顿的那场外遇发生婚后第13年。
大儿子Philip死于婚后第21年,当时Peggy Schuyler刚去世不久。
大儿子死后,大女儿Angelica(跟大姐同名)因悲伤过度而精神失常,再也没恢复。
Hamilton死于1804,儿子死后的第三年。
9. Eliza在Hamilton去世之后活了50年,终年97岁。
他们的8个子女,除了大儿子早逝,大女儿发疯,其他子女都很成才,继承了父亲的衣钵,都从政或做律师了。
10. Eliza作为开国元勋遗孀,晚年常被总统和政客们拜访。
她神智一直清醒。
汉密尔顿的情妇Mariah Reynolds去找过她道歉,被她骂走了。
11. 汉密尔顿的情妇Mariah Reynolds跟丈夫James Reynolds离婚的时候(1793年),Burr是她的离婚律师!
12. 华盛顿的妻子在剧中有被提到一次, A Winter's Ball里 Aaron Burr说Martha Washington "named herferal tomcatafter"Alexander Hamilton.Martha Washington就是华盛顿妻子。
Eliza跟华盛顿的妻子是朋友。
13. Burr的老婆Theodosia比他大8岁,正是剧中他爱上的那个英国军官的老婆。
那时她已有5个孩子,他们直到那个军官死后才结婚(比Hamilton晚两年),可真的是把wait for it的人设贯穿到底。
两人有一个女儿,跟妈妈同名。
Theodosia现实中聪明又美貌,是坚定的女权主义者,支持女人受教育,女人参与政治。
她在婚后第12年因胃癌而死。
14. Hamilton在剧中的时间跨度是30年,17岁到纽约求学,47岁在决斗死去。
🌟拉法叶的后半场拉法叶在上半场交代说要回去解放法国,所以在下半场没有出现。
我很好奇他回法国之后过得怎么样。
拉法叶回法国后,成为路易十六治下的国民警卫队总司令官。
他主张君主立宪,也就是和平过渡,从封建制君主说的算,过渡到议会制。
拉法叶起草了法国版的独立宣言,Jefferson还帮他修改了(美国独立宣言的起草人,当时是驻法大使,也是拉法叶的好友)。
不过这份宣言发表后第三天就发生了巴士底狱事件,法国大革命开始了。
拉法叶曾在暴民冲击路易十六和王后时保护他们。
这位王后就是著名的断头王后,名言“他们没有面包吃,为什么不去吃蛋糕呢?
”路易十六被断头后,拉法叶没逃过被关进监狱的命运。
他唯一的儿子逃到美国,住在汉密尔顿家,和华盛顿也见了面(他儿子也叫George Washington)。
大姐Angelica夫妇曾帮拉法叶逃出监狱,但是不幸又被抓回去了。
他的妻子和女儿陪他一起在监狱,关了五年多。
拉法叶在监狱里备受折磨,放出来的时候头发都掉光了,跟活人比起来更像一具尸体。
服刑期间Jefferson说服了美国国会给拉法叶支付薪水,理由是他是美国的国家英雄。
拿破仑给拉法叶驻美大使的职务,他拒绝了。
杰弗逊当上第三任美国总统后,请他出任路易斯安那州州长,他也拒绝了。
拉法叶在美国建国50周年的时候(69岁)受美国总统邀请,到美国环游了一年。
他去到每个州都大受欢迎,受到热情款待。
🌟兄弟情劳伦斯跟汉密尔顿关系亲密。
战争期间他们频繁通信,汉密尔顿在信中多次说他爱劳伦斯。
可惜劳伦斯在27岁英年早逝。
战争都胜利了,却在返还途中被射死,太惨了。
拉法叶跟汉密尔顿同样非常要好,他给妻子写信说,华盛顿有一个助手叫汉密尔顿,我跟你提过的,我非常爱他。
汉密尔顿的孙子说这三个人是 “a gay trio”,同志三重奏。
Burr,拉法叶,劳伦斯,汉密尔顿这几个人年龄相当,都是1754-1757年间出生的。
裁缝&间谍Mulligan比他们大十几岁,没有证据表明他认识劳伦斯和拉法叶他们。
Thomas Jefferson比汉密尔顿大14岁,James Madison比汉密尔顿大6岁,他们在下半场中和Hamilton是政敌,后来分别出任了美国第三和第四任总统。
第二幕中Madison的话比较少,一直拿着块儿白手帕,老咳嗽。
现实里他身体确实不大好。
Jefferson也不像剧中那样能言善辩,他是个糟糕的公众演说者,大部分重要演说都咕哝着带过。
Jefferson一生中有超过650个奴隶。
他起草的自由宣言中,规定奴隶贸易非法,拥有奴隶合法。
他还和自己的黑奴情妇生孩子。
在最近的BLM运动他的雕像因此被推倒。
华盛顿和Jefferson都有黑奴,拉法叶和劳伦斯都主张解放黑奴。
拉法叶给华盛顿写信请他解散家里的黑奴,华盛顿拒绝了。
汉密尔顿不清楚有没有黑奴,但解放黑奴这件事在他这里没排上优先级。
Jefferson死于美国建国50周年国庆节,跟第二任总统John Adams死于同一天。
John Adams在剧中出现了两次。
第一次是在“Take a break”中,两姐妹邀请Hamilton去度假,Eliza劝Hamilton说:“Angelica, tell this man John Adams spends this summer with his family”, Hamilton回复说:“Angelica tell my wife John Adams doesn’t have a real job anyway”. 观众大笑。
在“The Adams Administration”中:Adams管Hamilton叫”creole bastard”,Hamilton说Adams是 fatmotherf**ker。
互骂傻B。
吃瓜者Burr表示: Hamilton is out of mind. John Adams被称为矮胖总统,他是第一任入住白宫的总统,也是少数一个任期就下台的总统。
他的长子John Quincy Adams是第六任美国总统。
Burr跟Ham决斗时已位至副总统,对他人来说的巨大成功,对他而言却是心里迈不过去的巨大失败。
他把失败归因于汉密尔顿,于是提出决斗。
子弹射出的刹那他就已经后悔了,当时就知道会因这件事被视为历史罪人。
剧中他表情惊愕和悔恨,大喊“Wait…”说世界之大容得下我们两个人。
这句话是真实的。
参考来源:https://hamiltonmusical.fandom.com/wiki/https://www.nytimes.com/2017/11/08/theater/lin-manuel-miranda-hamilton-puerto-rico.htmlhttps://screenrant.com/hamilton-lafayette-after-musical-what-happened/https://www.denofgeek.com/movies/hamilton-what-happened-to-lafayette-in-france/https://youtu.be/1HT3FSQ8uJw维基百科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9C%AC%E5%82%91%E6%98%8E%C2%B7%E5%AF%8C%E8%98%AD%E5%85%8B%E6%9E%97历史剧《John Adams》 https://movie.douban.com/subject/2131678/
1.Alexander Hamilton 开场歌曲,全部角色出场不同角度介绍汉密尔顿2.Aaron Burr,Sir 1776年在纽约的国王学院与阿龙·伯尔相识,并结识了一生挚友John Laurens、Lafayette、Hercules Mulligan3.My Shot 4.The Story of Tonight汉密尔顿与好友有共同的革命理想,I’m not throwing away my shot, I‘m just like my country I’m young, scrappy, hungry他们梦想着推翻乔治三世的殖民统治,在全新的独立国家大展身手。
5.The Schuyler Sisters Schuyler三姐妹安吉莉卡、伊丽莎白、佩吉出场。
他们的父亲Philip John Schuyler1786年当选纽约议会会员,反对英国国会及其殖民政府施行的经济政策,美国独立战争时期的将军,美国独立后获选为第一任纽约州参议员。
在纽约享有盛名。
6.Farmer Refuted 1774年保皇派塞缪尔西伯里主教以“农夫”的名义发表文章《关于大陆国会议程的自由观点》警告人们不要参与革命,汉密尔顿发表《反驳农夫》作为反击。
7.You’ll Be Back 乔治三世给国会写信表明自己的立场,波士顿倾茶事件引起乔治三世的愤怒,威胁他们将会进行武力镇压。
8.Right Hand Man英军进军驻扎纽约港,汉密尔顿得到华盛顿的赏识,阿龙伯尔埋下了嫉妒的种子。
9.A Winter’S Ball 10.Helpless1780年的冬日舞会中汉密尔顿结识三姐妹,伊莱莎对汉密尔顿情难自禁一见钟情。
11.Satisfied 大姐安吉莉卡在二人婚礼上致辞,并回溯了自己对汉密尔顿的感情及自己的选择。
但需要注意的是,现实中大姐在与汉密尔顿相遇时已经结婚,这段是导演的改编。
12.The Story Of Tonight(Reprise) 阿龙·伯尔升陆军中校,与军官夫人西奥多西娅斯通,对汉密尔顿的嫉妒又增加了一分。
(西奥多西娅丈夫因伤去世后,嫁给了伯尔,二人育有一女)13.Wait For It 阿龙·伯尔的独白,不同于汉密尔顿my shot中所唱的总是毫不犹豫,阿龙伯尔总是在伏击等待Love doesn’t discriminate between the sinners and the saints,it takes and it takes and it takes and we keeping loving anywayDeath doesn’t discriminate between the sinners and the saints,it takes and it takes and it takes and we keeping living anyway14.Stay Alive Ten Duel 15.Ten Duel Commandments 华盛顿任命查尔斯·李领导军队却节节败退。
在华盛顿解除其军权之后他败坏华盛顿的名声。
约翰·劳伦斯为了维护他们的名义向查理斯·李提出决斗,劳伦斯打伤了查理斯·李。
需要注意的是开头子弹从汉密尔顿头上飞过暗示了结局,这场决斗成为之后伯尔和汉密尔顿决斗的伏笔。
16.Meet Me Inside 华盛顿得知决斗的事情十分生气让汉密尔顿回家。
17.That Would Be Enough 伊莱莎怀孕,原来她一个月前请求华盛顿让汉密尔顿回家。
18.Guns And Ships 美利坚最喜欢的法国战士——拉法耶特。
1775年,美国独立战争开始。
拉法耶特认为“美国的独立,将是全世界热爱自由人士的福祉”。
1777年,拉法耶特自备战舰,募集人员,参加美国独立战争,与美洲殖民地人民共同抗击英军。
1779年,离开美国,回到法国。
一年后,拉法耶特说服法国王室让他带六千名法军前往美国参战。
1780年,任乔治·华盛顿前卫部队司令。
1780年罗尚博伯爵寿命指挥法国特别远征军,加入美国大陆军,联合拉法耶特后觉的军队迫使英军康华利在10月9日投降。
拉法耶特向华盛顿建议让汉密尔顿回归。
语速最快的一首歌,平均每秒6.3个单词。
19.History Has His Eyes On You 20.Yorktown “The World Turned Upside Down” 1781年美法联军向约克镇的英军发动攻击,约克镇战役是最后一场大规模战役。
1781年10月17日,康沃利斯请求进行投降谈判。
1781年10月19日,8000名红衫军走出约克敦。
当服装整齐的英军走过衣衫褴褛的美军面前一一放下武器时,军乐队奏响了《The World Turned Upside Down》的著名乐章。
唱到Immigrants we get the job done. 时台下欢呼声一片,也有人记得美国从来都是移民建立起的国家,他们最应包容各色人种。
Gotta start a new nation, gotta meet my son建立新的国家,迎接我的儿子一句将国和家紧密相连,建立全新的国家是父辈为子辈献上的最好礼物,新生的国家和后代必将充满希望。
21.What Comes Next 借乔治三世之口问出美国前路在何方,开始讲述美国独立之后的故事22.Dear Theodosia 菲利普的女儿西奥多莎和汉密尔顿的儿子菲利降生 You will come of age with our young nation在父辈的努力下他们会同新生的国家一同慢慢长大。
汉密尔顿得知自己最好的朋友约翰·劳伦斯在与撤退途中饿英军交火时丧生。
23.Non-Stop 战争结束后汉密尔顿回到纽约完成学业,他和伯尔都成为律师。
汉密尔顿被选中作为纽约青年代表参加制宪会议。
汉密尔顿与詹姆斯·麦迪逊和约翰·杰伊联手写下一系列文章《联邦论》为美国宪法辩护,计划写25篇,但六个月他们写了85篇,汉密尔顿一人完成51篇Write day and night like you’re running out of time。
华盛顿任命汉密尔顿为财政大臣。
24.What’d I Miss托马斯·杰斐逊被华盛顿提名为国务卿从法国回到美国。
需要注意的是,托马斯·杰斐逊由 拉法耶特的演员扮演。
政见不合,汉密尔顿意图杰斐逊声音小还有点口吃,不擅长公开演说25.Cabinet Battle 内阁会议讨论汉密尔顿的提议:建立美国中央银行,只在让联邦政府掌握财权。
托马斯·杰斐逊反对。
汉密尔顿需要国会批准,但没有人支持,华盛顿希望他可以寻找到折中方式26.Take A Break 汉密尔顿的儿子菲利普九岁生日。
安杰丽卡来探望夫妻二人,希望可以让汉密尔顿去度假休息。
但汉密尔顿因为工作原因拒绝前往。
约翰·劳伦斯的演员扮演菲利普。
27.Say No To This 就在妻子去度假期间,玛丽亚·雷诺兹出现,二人维持了长达六年的情人关系。
汉密尔顿也一直被情人的丈夫勒索。
28.The Room Where It Happens 汉密尔顿为争取杰斐逊和麦迪逊对他财务计划的支持,与餐桌谈判上达成1790妥协:迁都华盛顿。
伯尔也应未能跻身此次会议内心更加嫉妒汉密尔顿。
在南方州的代表看来,纽约实在是太靠北了,完全无法让南方州对这里施加政治影响力。
考虑到独立战争结束后,北方州与南方州之间关于奴隶制存废的激烈争论,南方人的担忧其实也不无道理。
独立战争后南方州靠着发达的种植园经济一枝独秀,已经把债还得七七八八,只剩北方州还在财政泥潭里挣扎。
汉密尔顿为解决经济问题,决定由政府发行债券,进而让联邦政府接管各州的债务。
在杰斐逊的撮合下,汉密尔顿和代表南方州利益的詹姆斯·麦迪逊进行了多次谈判,双方最终达成了妥协,即麦迪逊不再投票反对债券计划,但美国的首都也必须南迁,这一历史事件也被美国人称呼为“1790年妥协”。
新首都被确定在美国南北方的自然分界线波多马克河一带。
为了彰显公平,新首都以河上的乔治敦港为中心,由河两侧的马里兰州和弗吉尼亚州各划出一部分地区,共同拼接为一个正方形。
1800年时任总统亚当斯还是带着国会议员们义无反顾地迁到了新首都,哪怕当时国会大厦还没建好。
为了纪念华盛顿的不朽贡献,新首都被以国父的名字冠名,而名字中的“哥伦比亚”则是取自美洲的发现者哥伦布,后面加上了-ia的词缀,构成了美国的女性化人格象征。
29.Schuyler Defeated 汉密尔顿的岳父失去了参议院席位,伯尔成为新任纽约州议员。
更改党派加入民主共和党。
会议主题是英法开战,是否援助法国。
汉密尔顿反对新生国家介入他国战乱。
1793华盛顿颁布《中立宣言》“对双方爱去友好和不偏不倚”成为早期美国的基本外交政策30.Cabinet Battle 31.Washington On Your Side杰斐逊、麦迪逊和伯尔三人因为华盛顿对汉密尔顿的支持心生嫉妒,开始寻找汉密尔顿的黑料。
32.One Last Time杰斐逊辞职国务卿竞选总统。
而华盛顿也决定不再参选。
1797年华盛顿发表《告别辞》宣布卸任。
告别辞正式出自汉密尔顿的手笔。
这里节选了最后两段。
33.I Know Him34.The Adams Administration 35.We Know36.Hurricane37.The Reynolds Pamphlet 1797-1801年约翰·亚当斯担任第二任总统,杰斐逊担任副总统,由于二人与汉密尔顿的冲突,汉密尔顿被解雇。
亚当斯、杰斐逊和伯尔三人找到汉密尔顿给情妇丈夫的付款凭证,指控汉密尔顿挪用公款,参与经济犯罪。
汉密尔顿为了自证自己没有犯罪主动写了雷诺兹手册陈述身世和政治抱负,并公布自己的婚外情以及被勒索的细节。
这一事件结束了汉密尔顿成为总统的希望。
(剧中为突出人物冲突作了改编,实际上去和汉密尔顿谈话的是詹姆斯·门罗、穆伦伯格Muhlenberg和维纳布尔Venable,因为种种原因秘密泄露,于是汉密尔顿于1797年写下雷诺兹手册)38.Burn 汉密尔顿妻子伊莉莎知道之后十分伤心,烧毁了他们的所有通信。
39.Blow Us All Away40.Stay Alive (Reprise)41.It’s Quiet Uptown 菲利普从国王学院毕业,可以说大有青出于蓝之势。
埃克提出批判汉密尔顿的言论,菲利普为了维护父亲声誉提出与他决斗。
汉密尔顿知道之后向菲利普提议第一枪应该指向天空,这是法国的高尚礼节,如果对方也是正人君子,也应如此。
可对手提前开枪菲利普死在决斗场上。
汉密尔顿夫妻二人伤心欲绝搬到了安静的市郊生活。
二人又生了一个儿子取名菲利普(伊莉莎的三妹佩吉1801年去世,大女儿承受不了哥哥死去的消息精神失常。
这个时期伊莉莎遭受了很多打击)42.The Election Of 180043.The Obedient Servant 1800年总统大选伯尔与杰斐逊票数相同,关键时刻汉密尔顿支持了杰斐逊使其成为总统,阿龙提出决斗。
44.Best Of Wives And Best Of Women45.The World Was Wide Enough 1804年7月4日汉密尔顿在出发去决斗前给妻子留下信件。
7月11日二人在新泽西州决斗。
汉密尔顿把枪对准了天空,伯尔击中了他的肋间。
死前伊莉莎和安杰丽卡陪伴左右。
伯尔也因此事成为历史罪人,到处欠款被多州通缉。
The world was wide enough for both Hamilton and me.46.Finale (Who Lives, Who Dies, Who Tells Your Story) 终章由华盛顿(白衣表明已死)带领领唱。
伊莉莎用余生整理汉密尔顿的文稿,投身慈善事业,创办孤儿院。
《经济学人》中写道:“当美国人一直在思考他们是谁,他们的国家是怎样的——他们为谁服务,他们归属何处这样的宏大问题时,《汉密尔顿》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会,让人们对这一切是如何开始的,以及未来可能走向何方进行思索时激发自己的爱国情感。
它还展现了一个更包容、更多元的愿景,美国过去是这样,将来也应如此。
“At a time when Americans have been pondering big questions about who they are and what their country is—who is served and who gets to belong—“Hamilton” offers a welcome chance to feel patriotic about how it all began, and where it might still go. It also presents a more inclusive, more multicultural vision of what America always was and what it should be. ”这部音乐剧成为一个现象级的事件,将讲述历史人物的音乐剧与摇滚说唱融合,这样的创新非但没有让人感到对历史人物的不敬,反而让更多人关注音乐剧、关注历史,甚至让大家从历史中寻找如今困局的解决方式。
就算是政治正确,那么多人都魔改成黑人也太过分了吧;对rap无感的人,对歌和剧情都get不到
要说我不喜欢看百老汇吧也不对,以前疯狂喜欢《猫》剧,芝加哥、红磨坊都是心头好,那不喜欢这部剧的原因就是政治正确吧?说实话这剧音乐也很无趣,没有打动我,可能我不太喜欢rap?
感谢LMM,有生之年终于看到OBC的演出了,激动得哭了!一切的一切都很完美!我爱每一个人!为什么不能打六星!
建国史版版美国有嘻哈,咱们的《建国大业》是不是也能排成这样?美国建国史确实不容易引起国人的共鸣,中国主旋律都不爱看何况美国的?英国国王被黑得够狠!演员唱功都是无敌的,有个问题,他们的麦别在哪里?
第一次看歌剧,前半段感觉挺好,看到后面耳朵有点疲倦,导致观感下降,不是舞台剧不好看,而是看久了困意来袭,总体来说还不错,只是看一次真的太累了。
并不香,你们可以拉黑我了
美国版建国大业…无语了,用音乐剧的舞美气氛煽动所谓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太空洞了吧。并且主角唱的也不好听
歌舞剧版抗日神剧·娘道·回家的诱惑合集。
这部戏经历了陈年。16年暑假和冲哥在宿舍里看B站盗摄,那时我刚从纽约回来,美国还乘着奥巴马时代最后一朵理想主义的浪花,文化多元的未来在每张脸上、每段旋律和编舞中,第一幕如此振奋人心,“敬自由”,“为革命”。半年后看到卡司通过表演向彭斯喊话的新闻,那瞬间感到的依旧是音乐剧的魔力,是一丝灯塔主义的好感和一种对普世的、流行的“爱国主义教育”的向往。今天,在刚刚半年有余的迪士尼+上,它是一段同样来自16年夏天的录影,一个回不去的时刻(美国)和许许多多特写。我回到纽约,被尾声重新打动,看着看着满怀了太过年轻又百年苍老的nostalgia:舞台艺术属于前疫情,希望和野心属于前特朗普,唯问句属于此刻:那历史层层叠叠的回音:Who lives? Who dies? Who tells your story?
原来高清Daveed Diggs这么辣🥺🤤 希望大家都去听他的乐队clipping. 我第一次听他rap的《Taking Off》真的吓到了 没想到有人能讲话这么快声音还这么好听!
未看
怎么这么长,只坚持了30分钟。实在欣赏不了,出现那么多黑人是什么意思,那时候的黑人不都是奴隶吗?
去看演唱会结果旁边坐了个音痴全场大声跟唱的心情。剧挺好,音乐挺好,如果不是他写的不会找他来唱吧。林聚聚出场我出戏。
我想问这算不算类似「美国版的建国大爷」这样?完全get不到点。。。
我们没能见证1512年满身油污的米开朗基罗走下西斯廷礼拜堂的脚手架,我们没能见证1824年双耳失聪的贝多芬在《第九交响曲》的首演上转身谢幕,但我们不需要为此而感到太过遗憾,因为我们幸运地见证了2020年踌躇满志的林-曼努埃尔·米兰达在百老汇的舞台上编织出梦想家远去的背影。当我们注视着眼前的这一切,历史也在悄悄地注视着我们。
好吧,伟大的作品看不懂也看不下去
不针对剧本身,这个千呼万唤始出来的官摄质量真的不太行…一个官摄如果宛如清晰版的盗摄,实在是负担不了粉丝这么多年的期待…(当然我不是粉
看了个开头差点冲过来打五星,看到一半想打四星,看到结尾服了,还是得打五星。eliza太好哭了。看完满脑子oceans rise, empires fall, da da da dai
竹板这么一打呀,别的咱不夸,夸一夸老一辈资产阶级革命家
花开两朵,有一朵是样板戏。用黑人扮白人是伪饰。编舞和转换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