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行
春行,A Journey in Spring
导演:彭紫惠,王品文
主演:喜翔,杨贵媚,蓝苇华,陈佳穗,张书伟,高捷,蔡明修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台湾语言:闽南语年份:2023
简介:老夫老妻如怨偶,生活像那坏掉的水管,一下子就漏了一地水。丈夫钦福不解温柔,妻子秀缎刻苦耐劳,也会暗暗抱怨丈夫令她错过看瀑布的美好时光。人生无常,钦福始知自己对妻子恋恋不舍,在潮湿的春季,他把老伴身体悉心照顾,开展一段面对遗憾的生命旅程。超16米厘拍摄,刻意保留菲林毛边,呈现出老照片感觉,捕捉残缺的美。台词精简,触..详细 >
很欣赏影片don’t tell but show的很多视觉/感官叙事方式,但遮不住文本的单薄。 有很重的蔡和侯的影子,可惜只学到了视觉节奏和皮毛,要承载住观众盯着屏幕几分钟几乎没有动静的画面的故事不是说非要多么宏大和细致,但至少不是试图让观众们看另一个毒爹懊悔余生。
故事相当一般,画面对眼睛相当不友好。
尊重每一位还在用菲林的电影人
影片质量以杨贵媚去世为分水岭。
不错的镜头语言 然后没了
C+ 视角是好的,目光远不够有力,只是篇很优美的小品文。映后导演表达的意思大概是“我们没有去批判这个大男子主义的、死后才知道深情的老头是因为我们只想凝视,把空间留给观众”,我不是说女导演必须有义务以女性主义视角批判,但(1)拍“凝视”有难度(2)你有社会性天然的批判资格,如果二者都没能做到,那就自然沦为平庸。【2024HKIFF】
3+
乏善可陈。最佳导演奖的含金量还在持续走低。(btw所有的夜外戏都糊的没法看,数字后期没干预吗… 画框边缘全程胶片漏光痕迹严重… 这些都无关质感,这是技术硬伤哎
建议可以投一下First,真的不太喜欢塑造的这种“外冷内热”东亚式丈夫/父亲。HKIFF48 PE映后
#ICA 长评-拧巴。感觉整部电影的表达很散,想说的很多,却似乎都在表面,东亚家庭,失去伴侣和男性主体性的呈现,感觉东亚的文化对于后代的影响还是大。听完导演的映后,给我的感受像是小津电影中的女儿拍了一部“小津电影”,总结下来就是拧巴。呈现了时间,却没有流动,强调了家庭关系,甚至映后提及了母亲纽带作用却没有呈现父亲变化,说更关注内心,远景和大远景更多的感受是角色与环境,最不喜欢的部分则是画面边缘炫光和左侧一直呈现的两道橙色条状光亮,映后问了下策展人,他说那是导演们故意设计的,在这里我都说不出是“故意的”和“不小心的”哪种让人更难以接受,现实主义题材利用视觉抽离现实让观众感受到电影为幻象的操作看不懂。之前看过一部主动“打破现实”的《漩涡》,利用分屏追踪不同角色行动的虚幻感在结尾处爆发的张力极强。
在伦敦看了首映,双导演都到了现场。面对犀利的问题:有没有想过将电影里的性格调换一下?为什么选择母亲去世?她们的反应顾左右而言他。(真的没有想到会是两个女性导演,还是酷儿?)有太多文艺片长镜头,镜头语言是很细腻的,但是意料之中的故事走向,意料之中的镜头剪辑,让这部电影看着像寡淡的影视优秀毕业生作品。涉猎的话题有意思但浅,变成了形式主义。在这部影片后我看了越南的另一个新兴电影,我觉得一对比简直好太多了,推荐大家去看看:”bury us in a long dessert ”
闷
有点欣赏不来,过于平淡和冗长的镜头,太压抑了。
死的意义是什么?是对生的珍惜?还是对终点的诠释?无法接受爱的人离世,把她留在身边会被说自私。欣然接受爱的人离世,鼓盆而歌又会被说薄情寡义。
超16mm拍攝。貴在人物之間的自然互動,吵嘴與相擁總在一夕之隔,細節見真意。瀑布的呼應。但除此之外,好像也僅走到了這裡。
含蓄自然
儒家文化圈下的夫妻家庭。
东亚人是知道怎么戳东亚人的心才更痛的
蛮有代表性的老中的父权、拧巴和苦
siff 2024 uptown 結束的時候以為是經費不夠 導演居然是拍軍犬的那個 qna好想問為什麼沒有後續了但怎麼可能呢qwq 男主和犬之力男主差不多 就是我最讨厌的那种 db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