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当然的以为是现代版的淘金故事。
落魄的肯尼生长在矿业世家,梦想着有一天会发现一个大金矿。
为此,他找到地质学家麦克,一起到印度尼西亚这个千岛之国去勘探。
麦克带着肯尼来到一个山谷中,指点着远处起伏的山峦,层层叠叠逶迤不断。
景色好极了,不仅适合勘探,也适合闲暇时的旅游。
不禁想起了杰克伦敦笔下的落基山脉的那些淘金者们。
和美国当初的淘金热一样,肯尼和麦克风餐露宿,忍饥挨饿,吃了不少苦头,肯尼还差点被疟疾夺去性命。
功夫不负有心人,他们终于拿到了岩石样本鉴定:有金子。
然后就是发狂、庆祝。
大大小小公司求上门来,准备入股分羹,肯尼的公司顺利上市。
一切都那么顺其自然按部就班。
典型的一夜暴富型的发家史。
肯尼还拿到了矿业协会的金锄奖。
在颁奖晚会上,肯尼激动演说,麦克在台下默默的看着,然后悄然推门而出。
然后是惊天逆转。
印尼那个地方根本没有金子。
所有的岩石标本都是麦克掺进了金砂后送去鉴定的。
麦克卖出了所有股票之后消失了。
真相一出,舆论哗然股市大跌。
肯尼也被FBI请去喝茶。
这就是根据美国当时著名的Bre-X金矿公司金矿诈骗案改编的电影。
和娼妓事业一样,诈骗是一个很古老的行业。
几千年来,不断的有人受骗,不断有人付出高额代价。
不断有人跳楼上吊打官司。
虽然诈骗者手段越来越巧妙,越来越高科技,但是万变不离其宗,那就是看准了被骗者的痒痒肉:贪财。
俗话说有买就有卖。
反正总有那么些不长记性的人们钻入诈骗者的圈套。
最新的一个案例刚巧发生在中国。
就在2010年,同样是一家加拿大上市公司在云南进行金矿钻探时,夸大所发现矿藏的黄金含量,刺激该公司股价大升。
骗局被揭发后,已经有超过1000名投资者(包括许多中国投资者)上当受骗。
影片中,肯尼给出了答案:“这里唯一的真相就是:所有人都想变的富有,没人在乎所谓的真相。
人们唯一需要做的就是睁开双眼,自己作出判断。
到处都是危险,为什么没人注意到?
因为没人想要探究真相,他们只愿意盲目的相信。
这就是人类的本性。
”说的真好!
在咱们国家里,人们同样是遵循着这个规律去主动上当。
没人关心亿霖公司的山上长不长树,也没人关心蚁力神是不是真能壮阳。
他们唯一憧憬的就是鸡变蛋蛋变鸡变个没完。
等他们梦醒时分,发现身边的那个鸡蛋已经碎了的时候,便哭天抢地的拉横幅,找政府,爬高楼,组织上访团,慷慨激昂的发誓要追回我的劳动果实。
上演了一出又一出的滑稽剧。
我很想问问:你们早干嘛去了?
影片结尾,有一处点睛之笔。
肯尼在落魄无奈之际,收到了一封信,是消失的麦克寄来的。
里面有一张巨额支票,还有当初肯尼和麦克草签的五五分成的合同。
这个并不真实的收尾,鼓励着人们继续去上当受骗。
子子孙孙没有穷尽。
从一开始就看的出来,故事的主角就是一个偏执狂,他生来就对勘矿有些疯狂的热爱(从他后面说:金矿是金矿,金钱是金钱,这是两码事。
即可得知),他偏执到因为麦克仅仅有一个“火山地震带”理论,就可以卖掉结婚的信物,孤身前去印尼寻找勘矿的希望,不容自己一点退路,他偏执到可以把最后一分钱投向一个虚幻的未来,也可以不顾生死等待试样结果。
偏执狂还有一个特点就是绝对的自信,自信的甚至有点不可理喻,在片中很多处关键时刻,当所有人都犹豫不决之时,威尔斯像一只充满欲望的狮子一样,紧盯目标,赶走他人的疑虑。
豆瓣上不乏认为威尔斯是共谋,但我想提出我自己的一点想法,不一定对,可以讨论。
我认为从始至终威尔斯都是不知情的,直到影片最后他打开了信封。
因他不知情,在纽波特公司夺取冠名权之时,他会如此生气,而且拒绝了3亿美金的开价,偏执狂要的是把名字就在历史;后来为了夺取采矿权,他更是像个疯子一样进入虎笼,让苏哈托的儿子丹尼看到他的勇气。
我想说,为了钱和为了梦想,一个人表现出来的勇气是不一样的,偏执狂可以用生命去换梦想,但金钱收买不了他们,也许麦克正是看到威尔斯身上这种对待梦想近乎疯狂的特质,才利用他跨过了一个又一个难关。
还有一个细节,采矿权被夺走后,他俩在酒店发生的一系列对话,麦克讲了他发现最大铜矿的故事,麦克此时讲这个故事意图何在?
是不是他其实想告诉威尔斯,其实金矿也是假的?
后来威尔斯说:我喜欢这个故事,你去找铝矿却发现了最大的铜矿,我去找金矿却发现了你这个朋友。
虽然两个男人之间出现这种浪漫又肉麻的话有些怪怪的,但从威尔斯口中说出来,我认为他是发自内心的。
你们可以回看下这里的镜头,两人脸上的表情说明了一切,麦克一直保持愁容满面不知所措,而威尔斯却充满希望的微笑着。
他对金矿骗局是不知情的。
威尔斯如果一开始就知道金矿是骗局,在苏哈托夺取采矿权后,他们一定会先办法逃掉,而不是呆在酒店里想对策。
在威尔斯发表优秀探矿者感言时他说:什么是探矿者?
就是一个在荒漠里,没有水可以喝,开采的工人一个个都走掉了,最后留下的那个人,那个相信金矿存在的人。
我知道这句话可以正反两面理解,可以理解为,他相信金矿存在却并没有金矿,也可以理解为,每一执着个抱有淘金梦想的人都是探矿者。
最后在联邦调查局年前,威尔斯还原了整个事情,对话中麦克被抛尸应该是假的,他为苏哈托挣了300亿的85%,杀死他是不太可能的,至于那些死亡证据想伪造太容易了。
最后一段对话其实是全片的点睛所在,而且只有在威尔斯的确不知情的情况下,才能应对联邦调查局的调查不漏破绽。
有人说,是他演的太好了,滴水不漏,高智商犯罪……我想说,一个随父辈的梦想做了一辈子探矿者,又不是一个情智双高的惯犯,他在FBI面前怎么可能演的滴水不漏,我不倾向于这种把犯罪片的剧情硬套在此剧中的假设。
而且在最后一幕当他看到支票时,他的眼神是温暖的,而不是那种一切圈套得志后的目光狡黠。
“我去找金矿,却找到你这个朋友”。
再体味一遍,威尔斯是认真的。
挺完整的一个故事,直到看到了结尾。
双男主的事业线是ok的,跌宕起伏,很多事情都亲力亲为,相比富二代还是喜欢对抗命运翻身的富一代,实干派给了这两位角色雄厚的活力,看这电影不会感到闷,况且还有女主在旁边当辅助,出戏是基本没有的。
爱情线前期是有点杂乱的,出轨的情节虽然烂大街但也算符合行为逻辑,有钱了飘了,但夫妻吵架突然就骂到女方对男主不信任,各种没有逻辑没有道理的乱输出,虽然是喝了酒,但男主斩钉截铁的态度和后面没有悔意的念头,应该能表明吵架那段戏是清醒的,但说出的话却是没有行为逻辑的,这一段有点多余,直接出轨分手就好了。
但爱情线到后面又能感觉到入戏,因为导演把它简化了,没有那么多的藕断丝连,虽然男主回心转意,但没有资格和理由要求女主原谅,男主想抱着礼物去探望女主,结果看见女主在跟一个男生交谈甚欢,就神情落寞的转身离去了,虽然这是他应得的,但这样的情节处理就恰当好处,没有打扰,各自安好,但心里依旧存有余念。
反转情节也是OK的,后面的诈骗案属实是搞了波大的,因为前面男主励志的一生拍的很写实,特别是颁奖典礼,那些镜头很入戏,所以就能导致后面的反差效果还不错。
男主为了梦想不惜一切代价的人,结果却被梦想背叛了,那种刚踏上神坛却发现都是幻境的心情,老遭罪了。
还失去了世界上最爱的两个人,打击不是一般的大,男主也是演绎的很生动。
但是,终于要说但是了,这三条线其实正常走完都挺不错的,形成闭环,但偏偏就这么草率的结束了剧情,我看的一脸懵逼。
这等于事业线不存在了,所以这是诈骗还是梦想失败后的补偿,又或者两者都有?
爱情线也不存在了,最后安排的见面没什么问题,毕竟两人的举止很正常,就像两个人许久未见但又熟悉的陌生朋友一样,很复杂的情感,但见面的目的是什么呢?
就见了面然后啥信息也没表明出来,看不到一点后续剧情的发展,多余。
反转线就更奇怪了,首先诈骗肯定是真的,支票都有了,而且这也是对我前面剧情有疑问的解答,之前看到地质专家,也就是制作滤水器的角色,指责为什么男主没有卖掉金矿,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样子,这点就让我很奇怪,前面的剧情来说双男主都是那种梦想大于金钱的那种,所以当听到把金矿这个成果从男主手里抢走的时候,男主极力反对,钱只是一部分原因,最主要的还是梦想不能被剥夺,而地质专家听到电话居然是质问为什么没卖掉,这就让我很费解,但现在得到了答案,至少那个时候朋友还没有想致男主于死地,两个人还是能抽身的,但男主的执着超乎了地质专家的想象。
原来是从头骗到尾,那到底男主参与了没有,如果没参与,那只能说是有点惨,只是地质专家那边有点说不通,虽然剧情说狗带了,但应该是没狗带的,毕竟骗这么大一笔钱没有跑路计划实属说不过去,但这样男主必坐牢啊,现在当CEO都不用付主要责任的吗,就算分到了一半钱也用不了啊。
如果说男主参与了,那也说不通,没道理把计划搞这么大然后自己完全不撤退,把希望寄托在FBI调查失败上,完全没理由。
而明显导演是一点都不想解释,就什么东西都加一点,但是又是毫无价值的信息,最后拍拍屁股走人,沃日。
Ps.男主好像蝙蝠侠,还总觉得在哪里见过,原来就是那个星际穿越的男主。
我看了很多评论大部分都说男A参与了欺骗,其实我想说的是在电影看头导演就说了 “创作灵感来源于真实故事”既然是灵感,不是完全照搬这个事情。
既然是电影就会有艺术加工,就会有无限的空间和想象。
真实故事发生在加拿大,现实中确实是男A参与了这场大欺骗。
但是从电影的观后感来说我更愿意去相信男A并不知情,而是真正是一个疯狂的掘金者,是一个梦想家,我更愿意相信一个版本就是 男B自己非常相信自己的这套寻找金矿的理论,但是所有人都不相信他,唯有同样和他处于人生低谷的梦想家男A非常认可他,愿意用其所有投资开矿。
在他们历经千辛万苦挖掘并且男A在倾其所有用尽最后一分钱的时候男B才认识到他的理论可能是错的。
但是男A却为了他的这套理论连命都可以不要。。
在思想斗争过后男B决定回报男A 所以他采用的另一条道路。。。。
一条男A也不知道的道路。
也就是我们知道的大欺骗。。。。
在片尾导演也留了悬念,男B最后是否没死?
他们是否还可以团聚?
这都充满了想象,我们或许可以想象,男B在最后关头说服了士兵,或许用金钱买通导致最后关头饶他一命,随便找了个贴死鬼扔了下去,都很有可能。
这就电影艺术加工的魅力。。
电影快结束时男B为了报答男A的信任把一半的财富给了男A(这可以看出男B其实是个重情义的人,因为他如果是个纯粹的骗子包括他和男A合伙。
那他其实可以完全不支付男A一半的钱 可以独吞,但是他没有。。
所以这种情义也说明了他会为了报答男A所以在开始的时候选择另一条路)。。
而此时此刻他在世界的某个地方安静的活着。。。
这或许是我更愿意去相信的版本,电影的魅力就在于此,发挥各自的想象
满分,这是最基本的尊重。
选角选的,如此到位传神。
男一男二,那种互相支撑,已经不能是支持了,产生的微妙化学反应,让他俩有一种心有灵犀的感觉女一,用情专一,踏实,清醒所带来的睿智,以及低野心带来的享受当下。
跟我妈妈是如此的像,前女友身上也有这个影子
男一,我是非常能体会理解他的。
冒险家,野心家,充满激情,不顾后果,因为他紧盯着那个目标。
那个目标太高,达不到时候,惩罚自己,也发泄给别人。
这在他酒会上被别人调情后,与女主的争吵时爆发出来。
他不仅希望另一半全力的支持,还希望对方理解他,与他同步。
可那是另一个你啊,哪是另一半。
他视平淡的幸福为不思进取,排斥抗拒,倾尽全力的与其拉开距离。
而真与权钱的顶峰交手后,节节败退。
孤寂无助时想找的还是女友。
其实他也不懂自己,也许他想要的是一种平静,跟女友一样,只不过是功成名就后的宁静。
就像他说的,我在乎的不是钱,是金子,这是两个完全不一样的东西。
他想要的是证明自己。
他的不懂,也体现在,他允许自己和别人调情,自己沾花惹草,觉得自己能控制自己,这没什么,甚至还怪女友小题大做,甚至情绪化,把自己想象的加倍发泄给她。
可当他高高兴兴回去找女友时,仅仅看到她和别人有说有笑,就忍受不了。
编剧也是讽刺的可以。
别人不做事情,你认为是她没能力做,那你就想错了。
她也如她所承诺的那样,心里的位置,藏在那自制的窗帘和收集好的一摞信件中。
而友谊,千回百转,没有哪一次被观众猜到。
而最后,却被无声的证明。
帮你拿到了你想要的金锄头,和死前不要身无分文。
而男主,也是隔空,对着这个老朋友,笑了一笑。
哦对了,那两段演讲,就是教科书,不用怀疑。
TruthProspector
1.开头 给女友变魔术 也不光是为了展现对女友的爱 手表也不是 一次次挖出来的 是放进去的 就像是挖出来的一样2.他们找到了 印尼儿子 想赚钱 赢取 老爸的信任 解救公司一直亏损 他也恨那个公司因为那个瞧不起他的美国总统 至于为什么一直要测 丹尼的胆量 因为那是后来他要面对的事情 要有胆量 即使对方是老虎 印尼人也要挑合适的 合伙人 因此 后来印尼人帮他们脱身了 3.结论就是 danny 应该是知道的 这就是他们的plan 不然 印尼人也可能提前抛售股票 4.拉印尼人入股 他们才能好好的
其实故事很精彩,只是很多人没看懂!
要真正理解故事先明白两个前提:第一,整个事件就是主角、迈克和公子哥三人实行的一场骗局;第二,整个故事除了最后三分钟,其它的情节都是主角对FBI的审查的回答。
先说第二个前提:故事从一开始就有主角第一人称的旁白,我开始也以为是正常的叙述,电影看到一半以上我才明白,原来从一开始就是对FBI调查的审查回答,然后又从头开始看电影,没理解电影的朋友建议也回头重新看一次。
因为调查问答,主角当然不会承认自己是主谋,所以很多情节都说了谎,骗了调查员也骗了观众。
可以这么说,有许多人证的情节,都是事实,主角没说谎,而关键的情节,只有两三个人在场的情节,主角都说了谎,也就是说不是故事真正的发展过程。
比如他和老婆关系破裂、他和迈克的见面、他在深山里得病以及他和公子哥去公园摸老虎重新拿回开发权等等。
而电影最后的三分钟是真实的情节,也正是这最后三分钟透露了主角许多地主说谎的情节。
首先,他在审查中说自己和老婆关系已经破裂,因为他和漂亮公关勾搭在一起,又发现他老婆和她上司勾搭在一起。
他老婆甚至连他电话都不接了,审查中他说,他没有因为诈骗受益,相反因为诈骗他失去了一切,包括家庭。
而事实呢?
审查一结束,他没有任何犹豫直接开车前往老婆住处,他老婆也没任何惊讶的表情。
最重要的是审查是10月18日结束的,而迈克的支票寄到的时间是9月25日,寄往哪里?
寄往他老婆住处,8200万直接寄她家,你说他们关系破裂了吗?
还有一个细节,审查中他说,他老婆的邻居只关心树会不会长到他家去,而主角发现金矿后,不再关系树的问题,而是关系金矿的事。
事实呢?
电影最后三分钟,主角回到老婆家里时,她邻居仍然只是关心树的问题,一点儿也不知道金矿的事的样子。
关于他是主谋的最直接证据当然是最后收到的那8200万还有他的笑容。
当然电影里也有些暗示,比如审查结束时,他抬头看到两只鸟儿在天空自由飞翔;他在审查中提到他梦到自己是一只没脚的小鸟在天空飞翔(暗示捉不到把柄);审查中,他强调老员工们一定要先卖出一部分股票,没卖出的那位一直责怪他,问他是不是知道真相;还有审查员的劝告,劝告他不要出国,不要购物,不要飞行(我知道是你,只是没证据而已)。
关于迈克的死,FBI都说很不可思议了,都分钱了还不逃跑,还回工地,捉住了也不关起来直接送上一架直升机,摔死了刚好脸被吃了,还没确定身价就火化,还多细节都不对外公布。
整个事情就是主角主谋,迈克配合,公子哥协调及扫尾
看到好多人纠结猪脚到底有没有参与骗局的问题。
毫无疑问是有的电影中有很多小的细节都暗示了主角很早开始就已经参与骗局了。
让他手下的员工出售点股票、对合伙人说“肉麻话”、和老婆说“如果我对一切心里有数” 如果说这都是暗示的话,那最后主角回到老婆家的时候 他邻居对他说的话就直接证明了猪脚从很早开始已经在编故事了。
另外其实主角的梦想并不是找到真正的金矿而是金钱。
ps:这些好莱坞明星为电影不惜“摧残”自己身体的行为不知道国内小鲜肉看到会不会脸红
这太他妈励志了,只要你想象有金矿,就他妈真的会有金矿啊你去找XX矿却找到了铜矿,我来找金矿却找到了一个朋友。
什么都是假的一起共患难过的朋友才是真的。
很多人都没能在低谷的时候挺过来,迈克和主角就挺过来了,追逐梦想的过程才是最精彩的 ,相信你在观影的时候看到他们发出找到金矿的呐喊的时候,你的内心也是澎湃的
有些演员演起戏来总是不要命为了剧中人物的要求,可以随时变化自己的身躯从形象首先开始符合人物应有的模样需要胖就胖,需要瘦就瘦这样令人敬佩的演员,每个人心目中都有谈到这类演员,而艺名欧巴首先想到的是马修.麦康纳
好好的帅小伙,原本长这样为了演达拉斯买家俱乐部里的男主,可以爆瘦成纸片人当然,近乎自虐般的投入,让他也凭该片拿下了奥斯卡最佳男主
也可以演华尔街之狼里面说服小李子的金融巨鳄短短几分钟,让那年奥斯卡最佳男主候选之争,有了正面交锋看过的人,都知道,那年小李输的不冤
也可以演魔力麦克里面的肌肉舞男,肌肉啊好像随随便便就可以长出来似的很怀疑,他们的肉体都是气球吗,想瘦就瘦,想有肌肉就有肌肉真是好气噢
一个演员一旦走上精益求精并自我摧残的道路,那他往往就会一发不可收拾了这不,马修又一次颠覆摧毁自己的形象这一次,他演了一个秃头的,略微龅牙,大腹便便的大胖纸一眼看到的时候,真是辣眼睛但是,再一次让人感受到马修那演员教科书般的演技
马修饰演的男主肯尼,是一个矿二代,祖上靠发掘金矿发家但是这个家族公司到了男主手里的时候,垮掉了公司一窝人只能挤在一个小酒吧给客户打打电话希望招来投资人,投资他们的金矿挖掘项目男主头发都秃了,肚子也大了即使他非常努力的打电话工作,但他依然像是一个看起来家道中落的,快步入中年的男子他的家族企业,瓦肖矿业公司无人问津,没有生意
然后,他做了一个梦梦中有印尼和金子醒来了,他当掉了手表,用为数不多的钱买了机票,飞去印尼去找一个地质学家,迈克
用肯尼的话说就是一个早已经被行业所淘汰的他一个不处在事业巅峰期,可以说是低落期的地质学家他们要证明自己他们要一起在印尼寻找金矿根据迈克的理论,在当地,他们找到了一个有相当大可能藏有金矿的地方肯尼说,这个地方和他梦里看见的一模一样
找到了地方后,他们就需要投钱,投设备,人工到这块地方,去挖掘金矿这需要一大批钱肯尼开始负责讲故事,从客户那边筹钱客户可以是工人,可以是皮条客,也可以是随随便便的上班族,甚至可以是小混混客户出资的钱可以以购买股份的形式,购买印尼这个项目的股权,也可以是购买瓦肖矿业公司的股权肯尼说:他有强烈的直觉,他推销的是他真心相信的东西
肯尼对迈克说,他们的卖点就是这个故事而你,迈克,一个闻名的地质学家,就是这个故事的核心筹到了第一部分大资金后,他们开始了在印尼的开采工作他们相信,只要挖到金子,他们就发了而他们相信这里有金子
然而时间慢慢的过去,他们发掘了很多很多,但化验结果一次比一次糟糕而好不容易筹集到的钱也正在一点点花光肯尼也得了疟疾奄奄一息,他拿着一张银行卡,对迈克说这是我仅有的钱,都用上,别让我一无所获的死去
当肯尼从奄奄一息中醒来,迈克告诉他,发现金子了每吨含8盎司金子,在业界造成了巨大轰动他们的征程真正开始了,不管是好还是坏瓦肖公司在印尼公司发现金矿的消息开始传开来了华尔街以及各式各样的人都跃跃欲试,投入资金到这个印尼的金矿项目,认购瓦肖公司股份他们都想分一杯羹,毕竟看上去那是一个大金矿
手握一个充满潜力和想象力的项目,那么你将摇身一变为成功人士滚滚的金钱向他们涌来而瓦肖公司也重新焕发了光芒,甚至比以前更强大在纽约交易所上市了,并且股价一路飙升而影片整个故事是根据真实故事改编的现实中瓦肖矿业的原型 Bre-X矿业,当时更是从上市初的每股0.45元一度狂飙到最高点每股270元!
凡是持有该公司股票的人都将会一夜暴富如果你从该公司上市初持有市值10万,那么到最高峰你将拥有6000万!
成功就是这个样子,大人物都会主动来找你寻求各式各样的合作,他们都会想窥觑那份巨大的蛋糕以前你穿的再体面,他们也不会见你现在即使你什么都不穿,他们也会主动来找你
各方大佬,美国金融界的,印尼政府的,都眼红于这个大蛋糕了肯尼和迈克面临的是如果不乖乖的让出一部分金矿的利益,和他人分享金矿不然他们很有可能无法再拥有这个金矿当比你更有钱和更有势的人盯上你手中的蛋糕时,你很难全身而退,你必须要有取舍,有所妥协即使妥协,他们也要留住这个项目肯尼声称:他要守卫他的梦想
梦想,好高尚连他们的竞争对手,商业巨头都说我开始有点敬重这个家伙了肯尼也对迈克说:我去寻找金矿,却找到了一个朋友我们也要差点被肯尼的精神和他们至间的友谊感动了但是,这是一场骗局!
没错,就是一个大骗局!
第三方机构检测瓦肖矿业的样品,发现他们在样品中作假事实上很有可能,印度那块地根本就不存在金子而样品中的金子,从种种迹象表明,是人为加进去的舆论,股票持有者,机构投资者,一片哗然而从肯尼在和FBI调查的叙述中,肯尼明确表示自己并不知情,迈克才是一直在前线的人而迈克也早已经在几周前利用空壳公司抛售了瓦肖矿业股票套现1.64亿美元,并且已经消失的无影无踪肯尼声称自己对一切并不知情而肯尼到底是最大的傻瓜,还是共同的大骗子
公司也被纽约证券交易所停牌了,一切高光和财富似乎成了过眼云烟人生从高峰一下子跌入到低谷170亿美元的价值一夜之间消失很多有权有势的人都对肯尼和迈克极其愤怒神奇的财富盛宴居然是一场惊天大骗局但真相到底是什么就像肯尼接受FBI调查质问时说的:唯一的真相是,只要能发财。
没人在乎真相是什么,因为这样大家都能发大财
就很像很多资本市场上发生的故事一样,一个概念,一个利好,只要人们觉得有利可乘,并不会真正在意那些一闪而过的疑点反而是会利用这些利好和概念,拼了命的做高市值让雪球越滚越大,吸引更多的人进来华尔街如此,其他的资本市场也是如此人心如此
有人说这是一个关于梦想和友情的故事但艺名欧巴想说:这是一个关于金钱的故事上面所说的故事都是根据肯尼的口述,谁又知道到底是不是全部都是真的呢梦想和友情不是绝对的没有,但本质还是一个追求金钱的故事,梦想和友情只是伪装的外壳这一切从最后肯尼回到家,收到一张8200万美元支票时脸上露出那很复杂的微笑,就可得知迈克套现了1.64亿美元,然后人间蒸发了8200万美元正是1.64亿的一半
就像当初肯尼和迈克俩人签订的合同上写的一样“证明他们错了,五五分成,不惜一切代价”这真的是不惜一切代价最后再次提醒下这,是根据真实故事改编的现实中的那2个人,胆儿可真够大的
而爱折腾自己的马修.麦康纳无论在不同影片中怎么变换他的身材和样貌我们也始终可以靠有一点来辨识出他那就是他的声音不得不提,无论角色帅气与否,马修的声音都是充满磁性后台回复“金矿”给你高清汁源相遇是关注,喜欢是评论,品调是分享
太套路化了,开头就知道结尾
还挺曲折
影帝的演技精湛,不惜自毁形象,使得作为粉丝的我看得挺难受啊……叙事很闷,居然是真实事件改编,还居然只发生在20年前,贪婪愚蠢的人性啊.......千年不变
看不进去
麦康纳的身材真是千变万化,一会瘦骨如柴《达拉斯卖家俱乐部》,一会壮硕无比《真探》,一会大腹便便《金矿》,再配合有张力的表演,塑造的角色总是令人难忘!一场金矿引起的诈骗案!不管是谁演这种题材的电影,总能让人想起小李子,不知道为什么!?
马修演技超一流,扮丑扮得都不像他了;编导水平二三流,平铺直叙,片子的主旨我没懂,谁会是骗子谁又不是,最后没逻辑。
跟<华尔街之狼>一样.又是一个下作,无趣.张狂的贱人最后却没有下地狱的恶俗故事.
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模板套路电影。(给我看困了)
骗子竟然守信了
典型的开放式结局,请不要自以为是地将你的猜测当作唯一解读。马修演得很棒,邋遢固执兴奋骄傲懊恼,油腻但不猥琐,办大事的小人物。
整容式演技,以及,Lenard Cohen的老烟嗓才配得上这个秃顶肥胖老狐狸的故事。
看了别人的影评,或许这整部片子从头到尾都是一个骗局,从剧情上来说是有构思的,但是我不知道为什么就真的欣赏不来Matthew的演技,能感觉到很献身卖力,是敬业的……但是给我的观感就很不好可能是比较疯癫?唉
可看性不强,最后的结局也在意料之中。我想找到金矿,但我找到一个朋友。
发迹于热带雨林里的创业传奇。一场惊天骗局带来的大起大落太考验男人的意志力了,除非像男主一样真心热爱这门事业,要不是一般人早跳楼了。马修麦康纳发现商机打鸡血的神情怎么看都会跳戏到《华尔街之狼》。
以史上最大的金矿骗局为原型,极富戏剧性的事件却拍得拖沓沉闷。骗局的设置被草草带过,取而代之的是骗子的单方面自述,梦想、友情、名声、金钱,但是角色的魅力又不足以支撑起整部电影。马修麦康纳这回演了个奇丑无比的秃顶胖子,敬业是敬业,但是相比以前的角色除了外形并没有什么突破。
这是标准的美国故事,也是标准的好莱坞手法,不过拍得挺好看。故事曲折,一波三折,还留有余味,观众还有何所求呢?
6.1
乏善可陈,结局难道要告诉我这是同志电影!
如果马修才是boss。。
7.0(8.2)。補標。今年看過。印象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