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意中在电视上看了这片子。
分了两段看了下来。
对于漂泊在外的人,回家是情结,离家是矛盾。
触景生情。
电影中,老中青三代人,都面临着自己的问题,又都与至亲的人发生着矛盾,可能你我就是电影中的人物。
很现实也很真实的揭露了问题。
后半段一直哭着。
剧中的父女,母女间的争吵很激烈,都很真实,积怨已久的问题在大年三十的晚上,在亲人面前,靠着争吵,淋漓尽致。
让人释放的地方是家。
回家过年。
10分制的话7.5颗星吧剧透预警电影加入舞台剧节奏的尝试,梁超他们团队在搞,从闫妮嘴里客串了一句的开心麻花也在搞,然后高群书又开始搞但我还是原来的观点,从未成功过,或许我刻薄,恶棍天使就不提了,同时我也并不认为夏洛特烦恼多么好看两个字,折腾电影就是电影,你可以把舞台剧做成电影放,但那是“电影院内放舞台剧”本质上还是舞台剧我不是专业的影评人,但是我觉得电影的气质,在表演主体上,是无法过分外化的,电影可以荒诞可以解构,但是表演主体本身面对镜头是一种“呈现”,它必须符合镜头节奏本身,而舞台话剧不同,它的场子决定了它的表演必须是外化的,这是它们的本质不同,就像话剧和传统中国戏曲的表演模式本质不同一样电影主体表演可不可以疯魔可不可以外化,当然可以,但必须符合镜头节奏和叙事节奏本身,镜头为叙事服务,人物表演也为叙事服务,如果叙事本身是疯魔的荒诞的,那么表演当然要符合这一镜头节奏,远如周星驰喜剧,近如夸张的《厨子戏子痞子》和《滚蛋吧肿瘤君》都是这样的符合节奏的作品本山大叔的表演是大师级的,但问题在于,他很明白电影表演中戏剧化和生活化的平衡,所以这个阿兹海默症的东北老头形象十分立体,但在这样一个写实的背景之下,他和梁静演的那个疯癫的鸡贩子的冲突就显得莫名其妙,实际上更真实的菜市场拉价儿对话完全有可能比这种荒诞主义表达更有笑果,但是电影的叙事节奏上却采用了像舞台剧一样的人物形象对比模式,这就非常得让人难受要知道,本山大叔自己就是舞台表演出身,但他是用电影的演技在走,结果却最后还是被剪成了舞台剧,太折腾了同样出离的还有那个时不时出现的MC视频房顺口溜,对不起我实在无法将其称为音乐,我自认不是那种优越感爆棚的高冷文艺青年,但是这玩意仍然只是不入流的视频房顺口溜,我能理解开始两句重复多次的话是导演想用荒诞的模式制造节奏的同时强化主题,但是这节奏,还是是太折腾了同时这作品叙事也不完整,前后不对称,最后矛盾没交代完就开始跳广场舞,当然,我们都知道,这种家庭矛盾通过叙事脉络和情感逻辑本身的推演,是无所谓交代不交代的,其实这也恰恰是这部电影的主题,即发生了什么事儿,一家人还是一家人,但即使是无所谓交代不交代,在叙事完整性上也不能不对称,把结尾撂在那也不收就直接跳广场舞这就太糊弄事儿了,就像吃了一颗药,到嗓子里没下去,拿一通水硬压下去的感觉,二次元的话,这叫,强行完结,是要吃刀片的不过大的叙事节奏和一些扯淡的东西之外,这个片子的细处还是十分有张力的传统现代家庭矛盾剧,细处的走心的表演就不受大框架约束了,反而非常的细腻感染力强其实讲的东西就是俩字儿,代沟。
最近讲代沟的片子很多,对于现代中国家庭,寻找合家都能看的电影的契合点,从代沟的矛盾做切入是很正常的事情,老炮儿、一切都好,再到这个过年好,其实讲的是一个事儿——我是你爸爸就连歪果仁也来凑这个热闹,拍了星战之我是你爸爸和熊猫人战争之我是你爸爸以及火影忍者之我是你爸爸,还扎堆上映相声管这叫伦理哏。。。。。。。。。。
横向看来把我是你爸爸讲得最自然真诚,代沟表达最切实也最容易引起共鸣的,就是火影忍者和这个过年好,因为它们都对人物性格和矛盾发展细节做足了功夫,博人最开始就是鲜明的现代社会小熊孩子,而孙女最开始也就是鲜明的东西方混合式新新人类姐妹淘。
他们夸张,但是会让人们觉得可以会心一笑因为他们的整体气质是对的,对PSP和电脑网络的迷恋也不像很多对现代社会根本落伍的导演视角表达得那么尴尬,同时也以相对温情的方式探讨了时代变迁中父辈无以适从的教育方式和责任的问题,孩子并不真的像老辈儿想得那么无理地熊,老头儿也不像孩子想得那么无理地犟,这种基于平实细致的生活观察的呈现,要比老炮和星战那种程式化的东西,靠谱很多,毕竟同时理解两三代人,这太难,所以热依扎的角色要比李易峰更立体,炎亚纶的花瓶也比吴亦凡更有亲和力,有人说孙女作妖得过分,其实就别说她是个中西医结合疗效好的姑娘,就算是我身边的一些二十来岁的新时代小妞儿,做派上像这样的其实也挺多的,可能豆瓣知乎上都是文艺妹子不是走这一挂的所以觉得不可思议吧。
和其他家庭剧一样,矛盾之中爱的牵扯是这部电影当然的最核心的主题,女儿对老爸的又爱又气,孙女对老妈的又爱又气,孙女对姥爷的又轻视又重视,这都非常的符合现代中国家庭的情感结构,最后二舅回来认亲把这种对比性冲突推向了高潮,这些都是显而易见的,我说一个非常能触动我的小细节,就是热依扎把连奕名和闫妮拢到一块说了一堆感情,然后顿了一下,冒出一句,我上学的钱谁给啊,一般来说,这种台词就是来搞笑,或者说明这闺女不靠谱的,但是那中间的一顿,却彻底戳穿了我的泪点,这一顿当然不单因为前言不搭后语,同时还既体现了三个人关系的尴尬,也反映了夹在父母之间的女儿的境地和心态的尴尬,没有经历过的人可能很难理解那种本来就不成熟的心态中做包含的复杂,但是离异单亲的孩子应该最能明白那种“不知道该怎么想也不知道该怎么说,自己既是他们感情的轴心又同时和他们的事件毫无关系的难以自处”的感觉。
又或许是我想多了,那就当我想多了吧综合来说,大框架上的折腾看得我很糟心不假,但我觉得我还是可以给它打高分,人生不如意者十之八九,还是可以推荐纠结中有家庭这一环的朋友们去看一看的最后,热依扎挺好看的,张柏芝和野中萌好蓝合体的感觉
电影以老年阿尔兹海默症为背景,一个专心挣钱的母亲,一段不美满的婚姻,一个留美却意外怀孕的女儿,家庭之外的其他似乎很好,乐于帮助的警察学生,痴心的有钱单身汉,不介意女孩怀孕的留美小帅哥。
但这些丝毫掩饰不了那一炖糟糕的年夜饭。
中国现代父母和孩子沟通存在越来越多的问题,母亲以为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孩子,但孩子却从没得到她想要的关怀。
出现问题之后有的只是争吵,互相伤害,互相放狠话,接着就是长久的哭泣。
好像看到了一个模板,结局好像也是差不多。
父母最爱的还是自己的孩子,孩子慢慢或许会理解父母。
但这种电影最主要宣传的就是想要大家提早有一个意识吧,成长和理解或许是缓慢的,但时间消逝是回不来的。
既然你们最亲,就学会换位思考,以对待老板抑或对待客户抑或某个你每天献殷勤的角色的态度对待父母,交谈起来或许容易些,你也会感到更多的温暖。
时代在进步,孝顺不能丢。
镜头每次给赵本山一个人心里就接受不了,老了只剩自己,会不会太凄凉。
真的多陪陪父母吧,钱和欲望是没有止境的,但人活着至少要学会感恩。
后来突然跳广场舞,真的无法从刚才的吵架中出来,理解不了的结局。
从寻找老人开始就不断出现各种明星,但越看越觉得再也不像是个电影,网络这么发达,随处可见很多明星,请不要硬塞进一个电影,很减分。
片子其实是有些惊喜的,并非是想象中的团圆剧,也非评论所说的那么不堪。
独居老人;北漂者同时,也是一开始遵从父辈,而后因为时代的变迁、个人意识的开化然后“下海”;因为中代,而被影响到的下一代,早孕、叛逆、留洋、甚至数典忘祖;其他还有土豪,同学等等。
导演欲要表达和展现的角色和信息载体颇多,但是主题仍然是这个时代。
视角则是这个时代与传统的碰撞,几代人的爱憎纠葛。
因为想要承载的东西太多的缘故吧,所以显现出情节的些许混乱。
叙事的细节也还是很有思路的,比如断电、分幕等等。
矛盾的解决方式,有老年痴呆的设置。
大潘儿的设置,胡同神人的日常生活等,也幽默的不低端。
断电后的反思,“光明来了”预示着悲到喜的反转。
看的时候,也确实很有感触,也能引起反思,所以电影还是可看的。
总之,5.0的评分,确实有点儿低了。
但是结尾的这个跳舞……实在是……不太适合这个片子因为一部喜剧及格与否,不是逗乐不逗乐的问题,而是是否“戏剧”性。
“一人,我饮酒醉,醉把佳人成双对”
过年好这部电影很接地气,演绎了现在生活家庭过年的氛围,在这部电影中给我深刻印象的是独居老人老李,在电影中患有老年痴呆的老李过年独自去街上买年货,虽然忘记了回家的路也不忘去火车站接女儿,在他心里特别盼望女儿的回来,当看到独居老李在车站等待着女儿的回来这一幕很是感动,也反映出了现在社会中很多空巢老人的内心世界,老人们是需要人们的陪伴关心和照顾的,他们的最大的心愿就是想让自己的儿女过得好。
电影中还有一幕也让我印象很深刻,就是老李的外孙女,从美国回来,她反映了我们这一代人,在电影中她一直想着自己的喜欢的偶像,迷恋网络,不愿意和家人坐下来好好的聊聊天,让我们以后在家陪伴自己的家人时放下手机电脑,多点时间陪陪自己的家人。
这部电影很值得观看!
看完电影,我完全陷入了尘封在记忆深处的那段童年时光里。
家家户户门上都挂着两个大红灯笼,门边上贴的大红色的纸上跳跃着的是对新年的祝福,倒挂着的福字迎接着福气的到来。
一个满脸稚气的小女娃穿着新衣服,拿着点燃的火花棒同解解闷一起玩耍着,远处传来阵阵爆竹声,巨大的烟花在空中绽放,驱赶走了独属夜的黑暗。
但是如今,这样的年已经离我越来越遥远了,似乎那声声爆竹声只是梦里传来的音符。
私下揣测,这部电影的主要目的是本山大叔宣告安全着陆。
其次呢,我徒儿大鹏拍个煎饼侠都过十亿,我赵家班人才济济,还拉了这么多大腕捧场,再赶上春节这个大IP票房怎么也能分分钟过十亿。
可惜电影情节是硬伤啊。
这要是台话剧,绝对超赞。
可拍成电影放cctv6我看不到十分钟就得换台。
宝宝实在看不进去啊。
祖孙三代过于脸谱化,故事不够温馨,情节凌乱生拼硬凑,无头无尾。
很多明星只露了一脸,演员表里宋小宝等人直到片尾才出现,最后来段歌舞我以为穿越到了宝莱坞。
唯一搞笑的是胡同里那几个神经病,就这还混进去了文章……看完我就醉了,这电影有毒啊。
乡村爱情随便拍一集都比这个好看啊。
《过年好》绝对是一个另类的贺岁电影,一个与众不同的贺岁喜剧。
新年与旧年仿佛一样,它俩之间绝对不像真理与谬误之间有一个绝对的分界线。
无论是何人在这个时刻欢乐与苦愁总是半半相对。
很多家庭总会为了金钱闹得鸡飞狗跳,在这个象征着团聚的日子里,这一切的一切总是显得相形见绌,捉襟见肘。
不知道是不是真的要等到共产社会才会解决好这一切的问题。
在这个烟花纷争的节日里,看烟花果真是一个孤独的姿势……
在看过这部影片之后,除了欢笑也带给我一些思考。
对于小城市的老年人来说,在子女长大之后普遍去外面务工,见到子女的时间越来越少。
而在子女事业有成之后,子女想将父母接到身边,这时就是一个属于老年人的艰难的抉择。
父母不会为了自己而让子女放弃自己的事业,但如果和子女一起居住,将会到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去国完全陌生的生活,一系列问题会让老年人手足无措,而不去和子女共同居住就将变为空巢老人,将很难考到自己的儿女。
这就将是每一个老年人和家庭将要面临的痛苦选择。
第一次看贺岁片,挺应景儿的,每一个场景都能在自己身上找到相对应的记忆,李老师就像是千千万万老爷子的典型,朵儿也是万万千千当妈的代表,因为我是你爸我都是为你好,因为我是你妈你得听我的,而你却为所谓的自我去追求自由。
因为李莉未婚怀孕一事年夜饭没吃成,又停电了,老爷子晃晃悠悠点蜡烛祭奠老伴儿又自言自语的片段真是撮到了心坎儿上,尤其给离家出走的儿子打电话说的那句“你老爸还跟你记仇呢,赶紧回来吧,好好过年啊”,好心塞💔,老年痴呆有时候也是因为心病吧……<图片6>李二毛:因为偷李老师钱离家出走N多年从未回过家,而事实上,他一直守在李老师身边,有任何情况从来都是第一时间出现;除夕夜在车站找到李老师终于才肯露脸,父子没有隔夜仇啊!
<图片5>莉莉:典型婚姻不幸福家庭孩子,遵母命赴美留学,结果未婚先孕回国,什么都跟母亲作对,行为过激。
这个电影除了最后全网齐心协力找迷路的李老师的情节让人觉得很温暖,其他看着更多是心酸…如何使用亲情,使它恰到好处发挥作用而又没有负担,特别是不作为一种道德绑架,一生都应该好好修习的功课。
<图片4>
m2508:硬凹都没能把剧本打磨完整,更不谈好了。这边的编剧太烂,自己的脸过得去吗?
人成活的电影,不仅是本山的表演,整个电影节奏和每个人的表演都可以说是浑然天成,对白自然而凌厉,这就是一块玉啊。够我反复看一整子了。
感觉个个儿都是本色出演,演的挺好的。有两个我不能容忍,一个是莫名其妙跑来一段说唱,还有结尾MV,真是舜乐一奏,百兽率舞。陪我妈看的,就这两处看的我如坐针毡,刘能赵四儿白展堂姚晨出场也无法挽救整个情节的失控
根据李宗熹话剧《守岁》改编。英文名可译为Lost in Spring Festival 。前面还有点反贺岁的意思,越往后越不知所谓越找不着北,只剩大把大把走马灯似的人脉和大段大段狗血的剧情,整个一出强煽硬攒胡闹的大乱炖(p.s.隔离No.83)
i m furious這也太坑嘞,這劇情突然間就被在老人在車站而瞬間結束嘞…之前劇情的鋪墊突然就沒嘞…算了這是過年片不是劇情片… 最後擺明是想往寶萊塢群舞靠攏,但那歌詞真讓人無語…一星給熱依扎演得棒棒噠
一部两极分化的作品,非线性结构拼凑的温情片,如果不是硬靠贺岁档这个题材,这是不不错的国产家庭故事片,赵本山可能俗了点,但北方阶级人民的形象要数他塑造的最成功!
还是挺写实的,不错,绝壁不是5分,不是烂片
看了个十分钟的cut,外孙女那个角色太莫名了,闫妮好评
中间部分看了一个小时 太烂了 明星的堆砌 莫名其妙的剧情 完全是觉得央视放本山大爷太难得才看的
说说感受,热闹的气氛,热闹的词儿,带来的确实实实在在年的样子,不是所以的都是很好很好非常好的样子,热热闹闹一桌子菜,确实留下了老头,一人的打电话给儿子,说到老头,不好意思忘了他是本山大爷,是个无助的老爷子,只记得那个姑娘要回来的老车站。当离家出走的儿子跪在老父亲年前,对不起此时无声胜有声,我以泪奔。要的不多,就是和。快要过年了,新年好。
全程为莫名奇妙的叙事节奏尴尬,老年荒一人醉众独醒。炎亚纶完全没认出来脸整得好恐怖。
除了那个吓人一跳的250结尾,整体是动人了,且说出来了很多人过年都要面对的家庭问题。做菜的那些片段有点饮食男女的影子。结尾是怎么啦?家庭恐怖强行清洗。
挺闹挺的
小制作,大主题,每个人都得去面对。
我感觉还行啊,故事完整,中规中矩,虽无惊喜,但也没太大纰漏,还算感动,唯一是看到赵本山就出戏。
幸亏不是过年期间看的,所有矛盾激化都在一天,一番接一番,我他妈从头哭到尾!无数次想拿起电话给我爸打过去……最后集体广场舞为了迎合过年喜庆真是太违和了……
还好吧,属实没给我整笑呀
昨晚睡前看的,这电影是真的挺好看,豆瓣4.9分充分说明大众对国产片一贯的偏见不是这么好消除的。
又见本山老师,本山老师是我东北最后一位超级巨星了!与姝漾分手前看的最后一部电影。
看到最后那群明星刷脸的时候,我快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