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恋第一段、卧底农场第二段、歌厅第三段,还每一段都爱主角爱得死去活来的,合着主角不是十九年忍辱负重、呕心沥血地查案,都奔着谈恋爱去了呗?
甚至给女主报班学英语只是为了让她嫁个好的?
尤其是生日许愿那段,愿望是有个好前程找个好男人,好男人排在前程后面了都,真的恶心极了。
而且每次救女主都是她被强暴时男主突然出现,所以没别的能突显感情线的手段了,只能依靠俗套的英雄救美了?
第二段农场感情线男主要走,这女的非得过来留住他,顺便送个人头,真的毒啊。
前农场主杀了现农场主的妹妹是能加快他逃跑的脚步还是咋的?
都被警察追得要坐车跑了,还不忘补刀农场主妹妹的人头,人家就浇你杯酒有这么深仇大恨的么?
第三段感情男主辞了工作,女主请吃饭帮他留住工作的同时也留住他,这是什么蛇皮逻辑?
男主多大人了,还要女主当妈似的给他操心工作?
甚至在女厕所,女主和反派相好的对镜一起哭那段,男凝满满,不就和老男人分个手么?
整得要死要活、非他不可的干嘛?
至于么?
啥时候男导演和编剧能够不意淫女性呢?
关键是这几段感情线对于主线也没有任何帮助啊。
反派逼格那么高去哪不能打电话,非得为了谈恋爱天天爬树修电表才能打这个境外电话是吧?
专心拍主线抓反派不行嘛?
非得拿感情线来注水。
有这闲工夫都能直接拍到把基金会一锅端了,反正男主无所不能:精通金融学,能够帮歌厅、拳击场赚的利润翻几倍;精通拳击,第一次上场就能压着对手一路平推,要不是剧本让他必须输他干翻整个拳击馆不在话下;精通各种身法,经常以一打多;精通兵法,不费一兵一卒轻松让农场易主;精通恋爱,以优异的人格魅力让出场的女性都爱他……等等这些过硬的本领,组成了集万千优点于一身的完美的男主,完美到只有女人能让他不管不顾的冲上去被打得鼻青脸肿。
还有现在时空的男警,也要整个女警cp,还要安排他俩吵架再和好的桥段,合着没有感情线就不会推进剧情了吗?
当然除开多余的感情线,剧情前期确实很吸引人。
之前没见过的国安方面,间谍渗透、机密保卫战什么的其实挺带感。
但是揭秘之后才发现反派的逼格全来自内鬼的报信,就没了斗智斗勇的感觉。
尤其是最后一集反派落网,在人群中巡视了千百遍终于在一个瞬间对上了眼神,在下一个瞬间掏枪打架,从游轮栏杆滚到地面,在餐桌椅间拳脚相加。
这段主角夺下反派的枪,却又一拳把反派往枪的位置打过去,真的难绷。
最后双双中枪相视而亡,不知道演员拍时有没有现场,但我真的笑到停不下来,就莫名深情款款了起来。
最后几句台词很有意味,也算是本剧为数不多的优点了,比如“用时间在缩小范围,用生命在捍卫信仰”(很像三大队也是警察多年追凶)“和平年代的大好河山,需要无数个无名英雄”(本片的主旨了,非常好的立意,但拍的吧…唉)“只想踏踏实实地活着,也算在这世上来过一次”(没毛病)“我就知道你们在外边一吹号,里面的这些舌头都成了翁中之鳖了”“脚受伤了,就应该坐下来想一想,哪一步踩错了”
我知道大家都很失望、愤怒,要骂娘。
先不说后三集那个拖泥带水的节奏,吴豫和张驰在邮轮上对视的慢镜头,好像下一秒两个人就要拥吻。
就这狗屎一般的结尾,大家都想让编剧把脑袋从脚后跟里拿出来再用一次,好好琢磨一下这是人类能想出来的剧情吗?
但是!
我在愤怒之后冷静下来,想起另外一个国产卧底神剧《潜伏》。
它的结局也一样让人骂娘,想给导演寄刀片。
新中国都成立了,你就不能让余则成和翠平有个圆满的结局吗?
卧底没完没了了?
还***继续假结婚,还最好假戏真做?
这不让我们为国家抛头颅洒热血的战士寒心吗?
羊毛就可一只羊薅?
吴站长说过,没有人情的政治是短命的,我强烈怀疑本剧的编剧导演和《潜伏》的一样,就是通过影视剧作品来渗透大众,党就是这样不停的利用和消耗那些赤诚的有信仰的战士的,大家都不要当傻子,都不要付出了!
综上所述,国安局还是先查一下编剧和导演是不是国外渗透的敌特吧
这部剧最精彩的地方不是“ 一个50多岁卧底19年的警察,刚和女朋友求了婚,抓到坏人就能回归警察了,但受了伤,正昏迷着,然后上面就自己决定让这个警察假死继续当卧底 ”。
而是电视剧一个含蓄的侧写“吴豫被牺牲后,没人见过尸体,没有告别仪式,只有罗厅口头的一句话,但是身边的所有人包括同事、亲妹妹、女朋友没一个人有任何怀疑的举止。
女朋友听到牺牲的消息后,问能不能见见,胡局说等通知,胡局心里不知道?!。
剧中有一些展现国安洞察力的情节,如吴前女友、杨子通过郭伟杰调阅吴豫资料就能猜到吴豫的卧底身份。
但是所有人表面上都默默的配合的接受了吴豫被死亡的“事实”。
为什么呢?
因为最后一集反复出现的12字标语“GJ利益高于一切,BM责任重于泰山”。
首先我是谍战片爱好者,国产谍战剧能看的几乎都看过了,像潜伏、黎明之前之类的都几刷了,话说回来好剧看的多,差劲的也看过不少,所以我的包容性自认为还是很强的!
所以看这片子之前我没也报太大期望,看着有廖凡和猪猪寻思看一看,现在看完了我得好好喷一喷这帮司马东西。
1、说实话9集之前我都能接受,(9集之前是啥我忘了)至少没到乱我道心的地步,可是后面简直失了智了,不!
是纯把观众当RZ了,就男主这个聪明劲哈,一路披荆斩棘都过来了,我nm最后发现那个人那么多次,哪一次喊个人都能逮着,你就跟老子愣是拖愣是拖,我寻思编剧导演凑集数没这样凑的吧?
你比那些爽文水字儿的都不要脸,真的脸都不要了!
2、我tm上午都要被炸死了,我被上线卖了现在要跑了我还要去修电闸?
我还边修边挨锤,这是牛马生活过不够是不是?
我去NMD臭嗨!
我就看你剧情磨磨唧唧来来回回追犯人我就知道你tm像个弱智一样想写死几个,好嘛,先刀国安小妹,没死,再刀廖凡,好嘛死了,下面是煽情环节,这可以更好水剧情了嘻嘻,先来一波回忆,再来一波慰问,接着是展望未来,好嘛那边棺材都订好了这边男主睁眼了。
嗯真棒,就这剧情一样不吃三吨想不出来真的。
3、我寻思境外分子都是先知啊?
干什么都能知道,哪哪有危险都能预感到,我nm一个人都把国安玩成这样,多来几个还得了?
编剧导演你们动动你们猪脑子行吗?
4、不是你们是在拍英雄还是侮辱英雄?
英雄就该这个下场?
英雄不是人吗让你们这样玩?
不是英雄就注定没得团圆没得生活没得爱情没得亲情吗?
辛苦大半辈子了,承受了多少?
人终于熬出来了,大圆满了戒指也买了,火锅店也开了,猪猪问他去干嘛,我都要替廖凡说回答一句你等会我出去领个一等功。
然后你给我就这么弄死了,好嘛又弄活了,呵呵,写这剧情的你真你吗是个人真的。
最后,槽点太多了多到我认为每一秒都是槽点。
看到最后我真的阵阵恶心,太让人作呕了,最后一集我内心就一句话:司马导演,司马编剧。
看完字幕我又把这句话重重吼了三遍。
第一,吴豫发现了剑蝶在酒店楼顶修电路,然后不上报(女紧擦发现剑蝶了也不上报,逞英雄?
),一路跟着,然后寻死,这泥麻什么逻辑,他上报找剑蝶不是更容易吗?
第二,这个剑蝶是很牛毕的专业剑蝶好吗,很扯的是他冒险去网吧上网了,目的是上网看新闻(真有这必要?
),去网吧就算了,他还登记了真名字,这是什么佬残剑蝶?
是导演和编剧老残了吧。
第三,吴豫这个形象胡子拉叉,老态龙钟,就一遭老头,我晕,两个妙龄少女喜欢他?
胡子刮一刮也好点吧。
还有很多漏洞,不符逻辑的地方,导演太牛了,把观众当二毕
年轻国安那条线就别提了,各种bug,放着电话不联络不叫机场、海关相关人员拦截,就一堆人在机场跑来跑去用人类最原始的方法追间谍;国安部门人员的小孩居然没有小学可读;放着专业人员不用,围观等着大学生去敲键盘解密…这类奇葩行为极多。
本来吴豫这条线质感比较强,结果越到后面越离谱,明明找到目标了居然因为租客几句询问就眼睁睁等电梯关门然后推开租客走楼梯,什么逻辑;明明爆炸现场有张驰血液,居然想不到和杀手DNA对比,强行设定证据链充足没有理由叫当地警方配合继续搜捕;一个个专业人士都被下了降头一样个人英雄主义上身,发现目标不和队友沟通明明可以围捕却硬要单枪匹马找死;把反派诱到天台了,结果就为了在暗处静静地看着他维修!
静静地看着!
看着他修好安全离开!
…md,编剧到底有没有逻辑!
补充:刚看完结局,简直无语了,逮着一只羊狂薅羊毛,薅成老羊了还不放过!
卧底十九年,50多岁的人了假死继续去卧底,打也打不动跑也跑不快,这是派去卧底还是派去送死啊!
另:看评论才知道反派演员是导演…最离谱的就是这个反派!
各方面无短板的全能型顶尖技术人才兼顶尖杀手,坚持几十年兢兢业业无条件搞事情(ps:没一件搞成)兼屈辱低质底层生活…为的是什么?!
无脑天才又无条件忠诚,离谱得惊人
前面的感觉就是那高级的大男主爽文,文武双全的阿sir,最起码看着带劲啊,结果到最后死了,这也就算了,最后的最后还诈尸了!
这么大把年纪,都准备结婚养老了,而且早就暴露了,脸都发全球了,你折腾人家干嘛???
编剧导演的恶趣味简直令人发指!!!
就这死了还折腾家属折腾未婚妻,还折腾同事,家属都不做遗体告别吗??
国产剧太侮辱人了
11月18日写最近周六日刷了腾讯视频的网剧《宿敌》,原作小说是《山河无名》,虽然网剧还有两三集没有结束,但是已经迫不及待看了原著小说版本,就看完小说说一说看之后网剧和小说的对比,主要从编剧修改的内容对比来看。
先说人物剧中主要突出的人物是廖凡饰演的吴豫和易烊千玺饰演的杨伟杰,剧中区别于小说,增加了反派张池的大量戏份,这点是区别于小说的加分项,让电影里敌对势力刻画更突出,更能体现出这种人的无奈和偏执,他们追求普通人的生活却又无法放下所谓的荣誉,所以对比张池和吴豫,这两种人其实是一类人,只是走了不同的路。
两个正派主角则是主旋律不同的体现,两代国安人的命运交织在一起,最后协力攻破境外反华势力,其他胡夏峰,钱雨,王俪,罗平,大忠(这里面剧里是忠,小说里是钟,这种修改也算是小有心意,剧里增加了杨伟杰怀疑大忠是我内部叛徒的剧情,可能也从名字证明了大忠的忠诚度。
)魏东山、朱晓天,这两个人对比小说从人物刻画上来说有了一定的改变,首先是朱晓天,在原著钟是晓天,没有朱这个姓,晓就是姓,这里不明编剧的心思,个人觉得小说里的晓天才有更多的构思,就像小说里写,晓天很信风水,认为别人叫他天哥,天总总比叫他晓天好,晓小同音,这也是一个社会边缘人想一步通天的期望。
再说东山,东山一直有说东山再起的含义,剧中东山最后在茶馆里悠闲自得的喝茶,似乎编剧为了让这种忠胆侠义之人有了更好的归宿,也似乎在替吴豫还了账,而小说里东山并没有再起,在建筑工地当起了小包工头,这才是符合这种小人物的结局,曾经叱诧风云的大哥最终也落得寂寞。
说回晓天,剧中的晓天比小说里更加凄惨,痴迷于风水玄学,疾病缠身,剧里也把吴豫遇到的一些其他的社会大哥揉在了他的身上,黑拳,金融让这个人物更加的丰富。
剧中的女人们,乐乐,原著乐乐只是东山公司里的一个小姑娘,和东山并没有什么羁绊,而剧中把乐乐写成了东山的妹妹,受吴豫牵连最后惨死,这个设定就是让东山和吴豫的情感冲突更激烈,东山最后有个好结果也算是编剧对东山的还账。
黄萧,晓天酒吧里的陪酒女,小说里的黄萧更加真实,敢爱敢恨社会底层,没有什么逆袭的桥段,为了吴豫献身了晓天,最后也回到老家被老实人接盘了,现实让人无力,而剧中的黄萧和小说里的威妹融合在了一起,她学习英语成了公寓的经理,追着吴豫来了武江,虽然也有人骚扰,但是无疑过上了正常人的生活。
最后再回头说说主角三人,先是张池,剧中出现的每一个反派其实都能在张弛身上看到影子,小说里的张池太过简单,纹身这条线也没有剧里那么突出,张池也有按摩店女老板的陪伴,也会因为受伤而腰疼,他也有自己的执念,就是一辈子完成一次任务,捍卫自己的荣誉,剧中的他超强的技术,也更能表现出国安见招拆招的强大实力。
随后是杨伟杰,小说里把杨伟杰刻画成为外形和吴豫酷似,胆识能力也是相当,只是性格两个人大相径庭,杨伟杰性格是胡夏峰版本,其实杨伟杰是顺应时代的新国安人,有着老一辈国安人的坚韧,同时时代背景下接触的东西也很多,造就他不拘泥形式的办案风格,最后说起来其实杨伟杰是重要串联整个故事的人物,他一边追寻前辈的足迹,一边追寻案件的线索,他让这个时空交汇的故事更加紧凑,完整。
最后是吴豫,小说说吴豫是石头,其实个人觉得有点问题,一个石头是可以几十年如一日做磐石一样沉浮,专一,但是却缺少东山信任、边境立功、晓天依仗的资本,这里面有一些割裂,石头可以不爱言语,但不能是木讷的表现。
11月21日看过剧版大结局后写剧版看完了,是个大团圆结局,比小说结尾人死落寞要多一丝欣慰,终于不再是什么好人没好命的结果,吴豫活了下来,东山富足的退休了,周佳受伤后也没有危险,除了这一点,个人感觉剧版在其他几个点也和小说有很大的区别,一是删除了部分人物,比如将黄萧和威妹融合成了一个人,这里面给了黄萧一个好的结局,也让整体故事更紧凑更有连贯性,让黄萧和吴豫的情感戏有了一个完成的延续,从开始到结束。
二是增加了张池的经历是叙述,让张池区别于小说成了一个有血有肉的人,最后如果不是他还有一丝善念去帮助小孩,也就葬身于基金会对他的刺杀之中,他想带着按摩的小瑜一起远走他乡,他甚至因为小瑜的一句话决心做一个普通人,还是回公寓去修理电表从而不招惹事端,剧中的他更完整,更让人唏嘘。
三是走私木材、边境偷渡、地下黑拳,这些剧里花了一些篇幅去呈现,展开了剧中罗平提到吴豫在云南,新疆干的那些具体的贡献,原本我认为这些剧情,纯是为剧版增加时长罢了,但仔细想想这些细支任务中都有吴豫对张池锲而不舍的体现,让观众更能身临其境的感受到在这漫长的19年中,山河无名的体现。
第四剧中有很多令人诟病的逻辑bug,例如GA那么多人能放跑一个人,最后靠一个50岁编外大爷拼死抓获敌人等等,被认为是过多的没必要桥段,但是整体看下来依然是瑕不掩瑜,整体故事比较紧凑,人物有特点,比那些粗制滥造的动不动就几十集的水剧强太多了,现在的网络有一种怪像,对好剧鸡蛋挑骨头,对烂剧多些宽容多谢理解,支持它继续努力。
抓一个人19年没问题,后期太假了,电梯里遇到,被人打断就不出手抓了?
外面发现了 就一直跟踪 等待对方全副武装?
你跟踪就跟踪了,发现目标之后不第一时间汇报请求支援?
非要一路找到对方家里了,才去汇报?
目标明显没有其他人帮助,一对一碰到了,扑倒制服不行吗?
主角不是搏击冠军吗?
非要等对方准备好了全副武装 和人家去单挑挨两抢才解决。
是个好故事,可惜没拍好。
大部分时间都拍得太刻意,最刻意的是非得去日料店吃饭,还安排吴豫和老贼挨边坐,然后反复擦肩而过,然后决定逃跑的老贼还他妈接个电话溜溜达达跑去修电灯。
😓😓😓朱珠的角色太惨了,从头到尾都透着不那么聪明的劲头。
最后的抓捕行动这几集,节奏变快了,还以为是拍得最好的一段。
有进退,有博弈。
但细想想全是漏洞。
老贼穷途末路既然出手了,还给她留条命?
老贼进屋就被盯了是可以飞去对面的房子?
然后天亮之后竟然可以大摇大摆的走出包围圈?
一帮人被炸完可以在一个错误的窝点一直墨迹?
再说说剪辑,在船上的宿敌对视,是个关键时刻,氛围是得营造。
但是抻得太过了,竟然抻了三段,足足19个镜头,近景中景全景主观镜头客观镜头都给用迷糊了。
您要想抻得有层次,怎么又不舍得给大特写?
哎,没有。
白瞎了好故事。
敢不敢让全国的编剧都测个智商,不到70分的去写天线宝宝,不到90分的去写熊出没,100分的写古偶和职场剧,超过110的才让写悬疑。一个二个的连常识都欠奉,非得搞创作吗?
就这导演的自恋程度,这剪辑水平,这讲故事能力,去高中话剧社当个指导老师都多了的水平,别出来搞笑了
十九年前的吴豫在警车内运筹帷幄,如今的吴豫在航天大厦摆脱追捕,从狩猎者到逃脱者的转变,从活泼到深沉的内心变化,更好奇吴豫这个角色身上有什么样的故事了
扬子在里面演警察,真有点出戏。这哪像好人
四个字形容:一坨大便
高开低走,前面很硬核,从第十集开始逐渐离谱,吴豫在剿灭基金会境外金主后,已经不需要再卧底了,却还要独自潜伏,模仿三大队一样送外卖做洗衣工,跟地下党一样偷偷摸摸,省吃俭用盒饭都是地摊的,办案经费呢?没苦硬吃么?再往后都是线索靠巧合,动机越来越离谱,身背数条人命今晚就要跑路的间谍,甲方让修电箱,居然包一背就去了,吴豫找了十九年的间谍,今晚不捉拿归案间谍就跑路了,居然还抽空去跟女神吃了个饭,顺便揍了渣男。离谱离谱离谱!
真不行!除了廖凡的演技。
到底是多傻叉的国际犯罪组织会让成员犯罪的时候文身?一开始我觉得这个致命bug实在不应该,看到最后发现,傻缺导演不断给自己假戏,一个几分钟抓捕罪犯的情节他敢拖5集,这个自恋狂魔甚至不肯放过每集片尾,强行放上自己导戏的片花,我就觉得可以原谅一切不能原谅,尊重傻叉的宿命🤐🤐
难得罕见的当代题材,还真不错,技术细节很到位,可能是当前独一无二的到位,大喜。
最后几集怎么还「三大队」起来了。问题是,程兵被开除公职坐完牢以个人身份追凶,没有资源和支援,而且是在数字技术还不那么普及发达的年代;吴豫受组织指派,合着一点技术支持都不给,2019年了在重庆这种体量的大城市里用小本本一家一户暗访排查……而最后的结局证明两点:这个组织极其冷血(堪比《守岛人》可着一人薅到死);编导心术极其不正。既没有对他们假意致敬的「英雄」的尊重,也没有对人类情感的基本尊重,更不尊重观众。
期待续作
廖凡朱珠各一星
编剧可以先尝试提升下逻辑能力。
db这边的评分偏低呀……演的尤其好,人物都算立得住。当然,剧本不够完美,悬念太早揭开了。双线叙事,看的很舒服。
周佳审讯嫌疑人时能进行微表情分析,电子信息战时能保护我方资料库,这样又飒又专业的女警角色可以多来一点
很平淡,开始节奏还成,警察们都是疲惫的素颜的接地气的,一到杨子就开始特写加0.5倍速了。
秦昊 应该挺适合这个角色
几场跟踪戏拍得太好了!张力拉满。廖凡简直出神入化,好吓人的演技(或者说不演之演)。但是真的吴豫啊五十岁了不要再当卧底了,梁朝伟在无间道里面也没有一直卧到五十岁呀!组织上考虑一下呀喂,能不能不要可着一个人坑啊~
比起强刺激,更偏向于抽丝剥茧般的探案过程,郭伟杰一边和间谍斗智斗勇,一边了解吴豫的过去,内容蛮丰富扎实的
剧情和故事其实都不错,角色的弧光稍显不足,总是天神下凡降维打击的状态太过顺利,略显不真实,简单说会让人感觉是一个超级英雄版的三大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