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年

Another Year,一年未缘(港),来年,另一年

主演:吉姆·布劳德本特,莱丝利·曼维尔,鲁斯·西恩,奥利弗·莫尔特曼,彼得·怀特,大卫·布拉德利,马丁·萨维奇,卡瑞娜·费尔南德斯,米歇尔·奥斯丁,菲尔·戴维

类型:电影地区:英国语言:英语年份:2010

《又一年》剧照

又一年 剧照 NO.1又一年 剧照 NO.2又一年 剧照 NO.3又一年 剧照 NO.4又一年 剧照 NO.5又一年 剧照 NO.6又一年 剧照 NO.13又一年 剧照 NO.14又一年 剧照 NO.15又一年 剧照 NO.16又一年 剧照 NO.17又一年 剧照 NO.18又一年 剧照 NO.19又一年 剧照 NO.20

《又一年》剧情介绍

又一年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工程师Tom(吉姆·布劳德本特 Jim Broadbent 饰)和心理咨询师Gerri(鲁斯·西恩 Ruth Sheen 饰)是一对生活在伦敦的中年夫妻。单身女性Mary(莱丝利·曼维尔 Lesley Manville饰)是Gerri的同事。 春天,Gerri邀请Mary来到家中吃饭,Mary告诉他们,她正存钱买一辆汽车,当晚Mary喝醉了,在Gerri家过了一夜,早晨遇见了Tom和Gerri的儿子Joe(奥利弗·莫尔特曼 Oliver Maltman 饰)。 夏天,Mary终于买下了一辆二手汽车,她来到Gerri家参加一次朋友聚会,又遇到了Tom的老朋友Ken(彼得·怀特 Peter Wight 饰),然而同样孤独的Mary对Ken的求爱只感到了恐慌。 秋天,Joe把他的女朋友Katie(卡瑞娜•费尔南德斯 Karina Fernandez 饰)带...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东八区的先生们剪刀日落日出谁是谁的菜Rematch石之茧青年维兰德第二季误打误撞第二季爬墙新娘年十八。霹雳MIT乐坛毒舌嗡嗡鸡第二十七季我是人类三贵情史堂吉诃德外传伦敦塔闹鬼人前叫多莉,人后叫凯蒂罪犯联盟第三季海明威与盖尔霍恩霓虹心生化危机:终章鲨鱼窥视你在我心上时光里的我们寻色中国沉睡谷第一季公路列车降头灵异咒一夜成名

《又一年》长篇影评

 1 ) 让冷更冷

我曾经讲过一个冷笑话:一块肥皂觉得自己脏了,于是去洗澡。

这个笑话确实很冷可同时也很悲哀。

这是一种无可奈何的冷感。

Tom和Gerri确实很幸福,故事正是围绕着他们展开,可却不是讲的关于幸福的故事。

或者说这是一个中性的故事。

你可以看做是Tom和Gerri一家资本主义中产阶级的幸福生活;也可以仅仅把他们当做是背景色,把Mary、Ken、Ron、女病人……的不幸衬托的更不幸罢了。

微微有些神经质的Mary从始至终都处在一种焦虑的状态。

她开始以为她的不幸仅仅是因为少了一辆车,而汽车似乎又给她的生活带来了更大的不幸。

可以说,汽车就是压垮mary的最后一根稻草。

影片的最后,Tom一家的谈笑声终于从Mary的世界消失。

她尴尴尬尬的坐在那儿,看着Tom一家。

那一刻所有的欢声笑语不过只是为了让冷更冷,最后冷彻心扉。

镜头渐渐淡出,Mary消失了。

影片结束了又开始了,我看见Mary带着倦容与沉默坐在诊室里向医生要两颗安眠药。

 2 ) 常规的生活与不靠谱的生活

这是一部絮絮叨叨拉家常的电影,我觉得颇有田野志(ethnography)的风格。

主题是时光流逝,我们如何变老。

有两种不同的生活,一种是常规的生活,两个人结婚生孩子,孩子长大再结婚,再生孩子,有稳定的收入,健康的生活。

另一种是不靠谱的生活,失败的婚姻,失败的爱情,一直试图抓住青春的尾巴,却总是被岁月抛在尴尬的处境中,他们无法面对现实,因为现实如此惨淡。

年轻的时候,前一种生活叫无聊,后一种生活叫激情;年纪大了以后,前一种生活叫安稳,后一种叫潦倒。

Tom和Ken,两个男人,都老了,曾经也都是疯狂的球迷,也都喜欢泡吧,喝酒,瞎闹腾,但是Tom后来过上了正常的家庭生活,Ken却一直活在年轻人的生活方式里,酗酒,自暴自弃,有今天没明天。

Gerry和Mary两个老女人,Gerry遇到一个靠谱的好男人,结婚生子,生活丰裕,Mary却离婚又爱上有妇之夫,年纪一大把却还不得不到处卖弄风骚找个男人,完全没有经济头脑。

这是部残酷的电影,我不知道为什么会归类为喜剧。

这部电影里,潦倒的人,全因他们自己的不靠谱而潦倒,生活幸福的人因他们的正常而幸福。

没有飞来横祸,也没有天上的馅饼。

生活的全部祝福与苦厄就这样完全压在人自己身上。

这区别甚至都不是因为种族、阶级、智商,这些偶然加诸于人的东西。

Ken和Tom是同学,Ken也是大学毕业有稳定公务员工作,甚至早年颇为关心政治。

Mary也曾经上过不错的大学。

有人也许会觉得这电影无聊,那么多家长里短的对白,一次又一次的喝酒聚餐(话说英国人的酒文化简直堪比中国人的烟文化,甚至更为严重,难怪19世纪那么多道德卫士都在讨论酗酒问题),但是每个人的一生就在这些闲聊中交代清楚了。

就好像去做田野访谈一样,你要耐心听,就能拼凑出杂七杂八信息后面的故事来。

Tom的侄子,曾经可爱又招人喜欢的Carl,最后变成了阿飞,甚至错过了母亲的葬礼。

Tom的儿子,却是靠谱略有点胖的有为青年,我本以为他会是gay,我也以为他会跟Mary调情,结果他和他父母一样都选择过正常的生活,找个靠谱的好姑娘过日子。

父辈生活的反差,在下一代中延续,一代又一代。

PS:靠谱和不靠谱,到底是基因决定的?

还是教育和经历决定的呢?

 3 ) 又一年

在人生这张布满难题的考卷上,“衰老”是压轴难题。

年华老去,曾经拥有的东西纷纷离去,环顾四周,留下来的只有病痛、孤独和巨大的虚空感。

大概每个人走到人生的末一段,都会有被生活背叛的感觉吧,像影片一开始的那个女人,内心黯淡,灵魂破碎,更糟的是回望来路,发现自己选择了一条完全错误的路。

而我们呢?

尚且年轻着的我们,时常勾勒自己的未来,却少有人憧憬老年生活,是恐惧吧?

那是人生的最后一段路,灰扑扑的,了无生气,所有的希望都已经被挥霍,那里接近终点,临近死亡,一切都再也不能重新开始。

于是我们在潜意识里回避,告诉自己那里遥不可及,最好永远也不会到来。

迈克—李在这段路上静静地架起了摄影机,以春夏秋冬为章节,探讨关于“衰老”的命题:Mary,人过中年,美人迟暮,离异独居,想找个男人重新开始,却不是被别人拒绝,就是拒绝别人。

春天,她把新生活的希望寄托在一辆二手小车上,兴奋地憧憬了很久,好容易买了车,却发现一辆车并不能把她从糟糕的生活中解救出来。

夏天,她对Gerry的儿子Joe春心大动,暧昧的调情,企图得到这个年轻人的爱情。

可到了秋天,Joe交了年轻美丽的女友,Mary无法掩饰自己的失落,言语刻薄,冒犯了Gerry一家。

扮演Mary的女演员演得很好,她慌慌张张的神态,喋喋不休的语速,落寞悲伤的眼神,把这个小人物的焦虑和神经质刻画的非常到位,可叹又可爱。

其实Mary并非真的爱上Joy,她只是喜欢他所代表的生活状态,一个温暖幸福的家庭,平淡温馨的生活。

她和Gerry夫妇是完全不同的人,聊天总是不太投机,甚至有些格格不入,然而她热衷于去做客,我想是一种心理上的取暖。

靠近幸福的人,自己也会分享到一些幸福吧。

Ken,过了退休的年龄却迟迟不肯退休,他并非热爱工作,而是无法打发退休之后的时间。

人生苦短,于有些人而言却也漫长。

夏天,Ken到伦敦做客,饭桌上有这样的对话:Marry:“what would you do with your time if you retired??

”Ken:“Pub……I don’t know。

”然而,即使是Pub,也让他很难再找到快乐,那里属于年轻人,不再是他的天下。

他每次出场,总是不停地吃东西,喝啤酒,像是一种孩子气的赌气,谁能怪他呢?

他那样孤单、落寞。

还有Ronnie,Tom的弟弟,妻子离世,儿子终年不肯露面,好容易在葬礼上现身,父子俩却恶语相向,无法相容。

最后只有到弟弟家去谋求一点家庭的温暖。

……他们都是不快乐的人,都有这样那样的不如意。

他们被“衰老”困住,孤独、落寞,却无力摆脱,无法和生活和解。

我们总有一天都会变老。

当我们老了,要怎样去生活?

影片里有答案吗?

也许有,Tom和Gerry是一对虽然步入老年,却始终相亲相爱携手前行的爱人,他们的生活或许就是迈克李的答案。

Gerry夫妇结识于大学,有共同的人生观、价值观,都喜欢下厨、园艺,日子过得平淡而幸福。

他们在田地里耕种的场景被作为影片春夏秋冬四个篇章的间隔,画面温柔、舒缓,相比整个片子抑郁的基调,这对夫妇的生活是明快温暖的主线。

影片里,他们总会在不经意的时候目光相遇,相视而笑。

那笑,让人温暖。

他们性情温和,宽厚有爱,乐于包容,对于进入他们世界里的人没有任何偏见和审判。

也许,生活就像Tom和Gerry悉心照料地那块田地,要耕耘,要照料,才会开花结果。

可是,这就是答案了吗?

如果你耕耘,依然一无所获呢?

人生,怎么会有答案?

 4 ) 各种恐惧

有影评说,年轻人不要看这部片,因为看完会对自己的暮年生活产生恐惧。

但是我还是看了,因为之前已经看过无数的类似题材的老人电影《二手狮子》《哈利布朗》《有人在吗》《涉外大饭店》等等,我觉得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足够了。

一口气看下来,有好多好多想要说但是最先来到嘴边的还是关于“恐惧”,是的,片中描写到的各种恐惧,而且这些恐惧在我看来,正是不幸的根源。

首先是一开头的病人Janet,她那种极具传染力的烦躁不安在一开始就把整部片推到一个小高潮。

她的恐惧是,生活的一成不变。

可以想象,心怀梦想的少妇曾经渴望生活会越变越好,但是到头来确实丈夫酗酒(猜测),女儿远嫁不相往来,而儿子却老大了还挤在跟父母一起住(有可能是个无业的啃老族)... 突然有一天临睡前某个事物trigger到了她让她产生了这些恐惧,恐惧到无法入睡。

接着是春天,播种时期。

Mary出现,Mary的恐惧最为复杂,但是我觉得可以归结为对青春逝去的恐惧。

可以想象,单身、自由、经济独立、不用做家务、不用相夫教子,听起来多么modern的生活方式,但是这种生活方式明显更适合于年轻的单身女子,not for a mature woman with cat。

Mary把自己的青春交给了两段感情,一段她觉得是年少无知,另一段却遭遇劈腿。

直到最终走出却猛然意识到自己已经不再是那个逍遥自在的年轻单身女子,再没有男子理会她抛的媚眼,甚至年纪稍长的男人都嫌弃她。

但是她内心深处却一直在拒绝承认自己不再青春,所以才会对Tom的儿子Joe心存幻想、对Katie心生妒忌,而且在老Ken对她表达好感时候反应激烈。

然后是夏天,成长期。

Ken来到,Ken年轻时候是个帅哥(如Gerri所说),但是现在却是个烟不离手酒不离口的平均每10分钟就要上一次厕所的胖老头(为什么单身剧中未直接说明)。

他看不惯那些“吵杂”的年轻人说明他很好地进入了老年人的心态,所以他表面上看起来也很快乐,“夏”这一节也是整部电影最欢乐的一节。

然而他的恐惧来自孤独,好友们的逝去让他感受到巨大的压力,以致于铁路上的一棵树联想到的葬礼就能摧毁他的精神防线。

但是Ken是积极的而且对自己认可的,我坚信他还是会找到幸福的,当然前提是他不要因为心脏病糖尿病什么的提前挂掉...秋天是收获的季节,Joe最终收获了女朋友Katie。

暂时没有看到Joe跟Katie的恐惧。

冬天最终来了,这一节也是4节中唯一没有以菜园开头的一节,因为冬天是检验你春夏秋经营成果的季节了。

这一节我没有读出Ronnie的恐惧,反而是感觉到了Ronnie的儿子Carl的恐惧,与片头的病人Janet一样Carl身上有着极强的负能量。

Carl的恐惧来自于对自己的怀疑,想象一下家境一般、与父亲有隔阂、离家出走但是却混得很差。

人在极度慌张恐惧没有安全感时呈现出来的就是易怒。

(未完待续)

 5 ) 《又一年》小感

“又一年”让我想起前些时候看过的另一部很有滋味的英国电影“塔玛拉.德鲁”;同样依托时间转换 四季变幻,截取生活中再平凡不过的一年光景,寄寓了一些符号式的人生主题,关于家庭与友谊,关于新生与消亡,关于希望与失望,阐释着Mike Leigh自身对生活的明晰态度!

Gerri和Tom这一对和蔼可亲的老爷爷老奶奶,他们温暖而坚固的家庭与爱,是会让很多观众欣羡与向往的那种平淡的幸福;没有无可救药的浪漫,却是可以清晰记得关于彼此早已远去的日子,恍如就在昨天,时光悄然停驻!

相形之下,Gerri和Tom的好友们Mary与Ken显然有着较为困顿落寞的生活;老友们相处,自然是絮叨抱怨琐碎细微的小事,或慨叹人生的不易,对话却并不无聊乏味,反而随着安静沉郁的原声配乐,毫不自知地陷入他们平凡简单的世界!

没有华美隽秀的台词,言语自然亲切,写意动人,可以体味到其中一些深刻的真情,是人们心中的爱与美好!

春天孕育希望,夏日诞下新生,秋天收获爱情,冬日老人逝去;当影片中的老人们走过了一年又一年五味杂陈的日子,岁月的重量年年沉淀,细腻沉静的画面里不再有飘摇的未来,只有铅华尽洗后静谧的温柔!

在影片的结尾,也许现实的残酷与颓然,正如湮没Mary的寂静与孤独一样覆水难收,但也让我明白了他人的幸福生活,别人的美丽风景,只能走近却不能走进,自己的破碎与忧伤,只能独自面对每一天都是流水,每一天都是旅途,每一天发生的看似无足轻重的小事,最终是会成为关于人生的故事,或是改变命运的事故,其实归根结底还是我们自己选择的路!

 6 ) 不是每个不靠谱的生活都是如此落魄的

及其不喜欢这样的设定因为没有常规的婚姻所以才会如此落魄落寞Mary是从一开始到最后我都不怎么喜欢但是到后来会可怜的角色人年轻的时候靠着姿色总是容易过上轻松自己想要的生活但是生活,总归是要自己掌控的例如你要学会照顾自己,你要学会理财,你至少要让自己经济安稳而不是在被一个男人卷走钱财之后每天絮絮叨叨喝酒然后发疯。

你在一定的年纪要自知,就好比年过30不是娃娃脸就不要娃娃装一样。

在絮絮叨叨的一半的影片里面会有一刹那觉得纳尼,难道单身一个人就会如此落魄?在费脑子的思考之后才觉得这个和单身与否没关系,和人才有关系有些人哪怕结婚哪怕有婚礼也一样会给自己搞的乱糟糟,而有些人一直单身也干净利落,甚至有着不一般的气质所以啊,不是每个不靠谱的生活都会如此落魄有勇气去面对属于自己的生活,别被别人的话语去束缚了就好。

婚姻自然有婚姻的好处,例如Tom和Gerri,可以互相倾听互相说话互相欣赏的伴侣。

而现实生活中,只能说类似Mary这样的朋友基本不太会在深入接触。

当一个人不能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和生活负责的时候她除了会让自己乱糟糟以外也会影响到身边的朋友。

这片子真得需要不想动脑子的时候有大段时间耐下心来看的哦片子诶。

 7 ) 自我疗愈

种植番茄,像不像一种疗愈的过程。

看着它一点点成熟,变成美好的诱人的模样。

它又不会绝经、不会更年期、不会长皱纹。

它不会输给时间。

不会变成一个没人要的老女孩。

我很害怕变老。

因为我不知道我老了之后怎么办。

如果我没有结婚没有小孩。

一颗番茄,从新生到死亡,需要不到一年的时间。

为什么人要度过那么多的一年又一年。

有的人活着像受苦,有的人活着以幸福温暖的面貌。

人和人的生活状态完全不同。

完全无法感同身受。

一个幸福的人怎么要才能去理解一个有抑郁症的人呢。

我觉得根本无法理解啊!

也许会说是你自己想不开啊、你自己性格有问题啊。

大家都是带着属于自己的滤镜在生活啊。

即使是同一样事物,也是不一样的色调。

如果一个人刚好受到了巨大伤害,看什么都是灰色的啊。

总是问你好嘛?

你好嘛?

总是回答我很好、我很好。

其实过得不太好。

一直在假装我很好、我很活泼开朗乐观。

有人愿意听我说吗。

有人不嫌我烦吗?

有人不嫌我太沉重吗?

大多数人都喜欢阳光的人吧。

害怕颓废抑郁的情绪会传染给自己。

害怕给自己带来麻烦。

每一个人就是永远只想着过好自己的小日子啊。

“我也帮不了你什么,抱歉啊,我有我自己的生活。

你自己要加油啊。

”可是这个世界是不公平的啊。

总是听到要努力,生活的真相却是很多时候努力也没什么用啊。

可能运气比努力更重要呀。

我看到mary的眼神近乎乞求,心疼的要死。

她是有多绝望才会来找jerry啊。

她不想被赶走。

她想要一些温暖。

不断寻找着爱。

她想要一个人来爱自己。

但是一旦对别人有所期待,就会失望了。

“为什么无法和自己相处呢。

一个人生活,也可以很精彩啊。

”但是,一个人生病的时候,连离开床的力气都没有的时候,怎么办呢。

有多少人经历过这样无助的时刻。

感觉自己像颗慢慢腐烂的水果,没人管没人问,就这样坏掉死去。

 8 ) 你了解身边人的痛苦吗?

这部电影的故事主体竟然是一个“五讲四美三热爱”的和谐家庭,而且从头至尾都没有丝毫破裂的可能性。

从春流到夏,从秋飘到冬,一直都是夫妻恩爱、父慈子孝、宾朋满座,和乐的家庭就这么和乐下去,什么都没有发生,就悄然过了一年。

按照一般规律,这样缺乏冲突的电影根本就不能成立。

可《又一年》就是要展现完全的美好,并在此过程中,表达导演的悲悯情怀。

在美好中表现悲哀,这似乎很矛盾,但导演迈克•李成功地做到了。

电影围绕着伦敦市郊一对老夫妻的生活展开,这是一个典型的中产阶级家庭,丈夫汤姆是地质学家,妻子杰瑞是心理医生。

他们有一个快三十岁的儿子,常会回家看看,还没等父母催,就带回了一个活泼又懂事的女朋友。

这个模范家庭的故事就是这样,再无其他。

让电影起波澜的,是那些不时登门的客人。

电影以季节为序,分为了春夏秋冬四个部分,每个部分的主要内容都是汤姆与杰瑞一起招待客人。

包括杰瑞的女同事、汤姆的老朋友、汤姆的哥哥等人,都一一出现在汤姆家中。

导演要表达的悲悯情怀,就暗藏在这些客人身上。

汤姆一家虽然很美好,其他人的人生却总是几近破碎。

比如老汤姆的哥哥罗尼,老伴刚刚去世,失踪很久的儿子终于归来,却是一副蛮不讲理的浪子形象,甚至将火爆脾气撒在前来参加葬礼的亲友身上。

断裂的父子关系,让罗尼的脸显得沧桑而悲苦,再将痛苦的罗尼与快乐的汤姆相比较,残酷的感觉也就一丝一丝地冒了出来。

更让人难忘的是杰瑞的女同事玛丽。

这个从开始贯穿到最后的形象,明显就属于那种不讨人喜欢的女人。

喋喋不休的聒噪、自哀自怜的怨气、缺乏同情的傲慢、莫名其妙的嫉妒心,都让她与这个家庭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可汤姆和杰瑞是如此的善良,他们接纳了这个处境孤独的女人。

玛丽可以随时出现在他们家,向他们倾倒无尽的苦水,随时大哭、随时大吵、随时大醉。

可是最后,因为玛丽过分的的失态,杰瑞还是对玛丽产生了嫌弃。

电影终结于一场其乐融融的家庭聚会上,镜头对准了欢声笑语之外正黯然失神的玛丽。

看到这里,我恍然似有大悟:难道这部电影的主角不是汤姆杰瑞,而是玛丽?

再想想才知道,其实玛丽也并非主角,因为她的故事支离破碎,根本就串不起来。

我们只知道她一直独身,曾与有妇之夫恋爱,拒绝了胖老头的表白。

虽然她总是急切地想要对人倾诉,却总是找不到合适的渠道,即使是最好的朋友,也无法真正了解她。

在其他一些惯常的电影中,我们就像全知的上帝一样,总是可以了解到主角的身世与经历,知道他们何以落到一个悲惨的结局。

这种了解,甚至往往多过于我们身边的人。

可《又一年》放弃了这种表达,它在美好的家庭之中安插进了几个不快乐的人,却不去交待他们为什么不快乐。

这也许就是在提醒我们,“不了解”才是常态。

即便是再善良、再善解人意的人,也难以对身边人的痛苦感同身受。

想到这里,片头那一幕的用意也就很明显了——影片片头,是杰瑞和同事正接诊一位长期失眠的老妇人,这位病人面对病情支支吾吾,根本无法讲出自己失眠的原因。

这一幕之后,直到片尾,她就再没有出现过,我们仍然无从得知她长期失眠的根源。

就是通过这些幸福生活之外的“冷眼旁观”,《又一年》让我们得以正视“他人的生活”。

即便你再幸福,也要明白:这原来是一个充满不被理解的痛苦的世界。

 9 ) 爱自己 每一天

《又一年》,很好的一部电影。

两个小时多一点的时间,它给了我很多美好而又深刻的东西。

或者不止深刻和美好,还有感叹,缅怀,沉浸,思考。

配乐舒缓隽永,静静流淌在心间,宛若岁月无痕,又好似倏忽光阴。

生活无须深刻,但生活,真的要靠自己。

没有任何人可以帮助你改变自己,还有,问一问陷在窘境中的自己,想不想改变,要不要改变,and如何改变。

朋友是什么?

是我们分享快乐,分担忧伤的陪伴者,是我们成长走向年老的见证者。

人的本质是孤独的,每一个人,都要认清这个有一点冰冷的现实。

所以独处是一个人一生需要面对的问题。

深刻的快乐几乎都来自一个人的个人体验,他人无法体会也很难感同身受。

这没有什么关系,真的没有什么关系。

另外一个永恒的哲学命题,关于“我是谁”的追问,同样贯穿在整部影片中。

幸福感来自哪里?

来自生活中每一个细枝末节,来自个人经历每一件具体的事情,同时也来自每个人自己的心灵。

这个世界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逆境中的挣扎,泥潭中的摔打,眼前的失去未必不是某一种获得。

不要抱怨生活,不要总是在同一个地方跌倒。

经验需要累积,而心境则应在岁月的流逝中越走越宽。

不要自怨自艾、喋喋不休,不要总是和别人比较。

哪怕再怀念以前的好时光,也要放眼未来,着手去做。

人啊,你当自救。

Ken救不了Mary,何况Mary对他没有好感。

Ronnie的儿子Carl是怎么变成今天这番模样,影片没有交代。

但我想Ronnie到底是不是一个合格的父亲和丈夫,他若对自己有一个客观评价的话,或许他的家庭就不是现在这个样子。

当然,家庭中每个人都有责任。

若每位成员都能时常反思并做出积极的改进是理想化状态。

但保持一些清醒的自省精神,是必须的。

我们每个人的故事,千差万别。

我们的人生机遇,各有各的喜悲。

但细想来,上帝对你未必特别不好。

羡慕他人家庭和睦幸福,其实你也有可以挖掘的内在潜质。

不一定要亦步亦趋他人的脚步和模板,比如不会做饭也不必强求自己,来的路上没有买到花也不必道歉。

生活的乐趣靠自己寻觅,如果真的没有业余兴趣,至少也要懂得在去好友家之前打个电话告知。

人贵有自知之明,Mary,do you know it? Do you know yourself?朋友怎会一再给你人生忠告?

即使她已明确告知你该怎样、不能怎样,最终还是要靠你自己识别 what to do,how to do.机遇不会一直垂青于某人,也不会一直绕开某人。

对生活、对自我,多一点觉察。

机遇就会来敲门。

 10 ) A different life?

让人心境瞬间衰老的一部片. 也许自己的生活并不会真的像mary那样茫然与无助, 但心底深处呢, 是否年老之时, 某一天, 突然也觉得自己的一生, nothing changes? winter最尾那里mary跟Ronnie说, its really lovely to have someone to talk to. 突然眼泪就掉了下来, 其实谁都不是绝对孤独的, 只是对人生总是有着自己的选择, Ken喜欢她她却看不上眼, 而她拒绝了Ken之后又被现实拒绝, 错以为自己爱上了年轻的joe, 其实谁知道呢. 也许她爱的只不过是某种她无法拥有的生活罢了. 也许在每个人老去的时候, 都奢望自己能拥有A different life, 但年轻的我们却年复一年生活在现实的琐碎中, 早已忘记了自己的梦想.

《又一年》短评

焦虑症吧

3分钟前
  • 四点水小西
  • 还行

可以用驚奇這兩個字形容嗎?用了幾次的聚餐把所有關係建構起來,和同類型電影不同的是,完全沒有正面的論述

7分钟前
  • 踢你小腿骨
  • 推荐

我爱麦克李。没有高潮没有曲折只有娓娓道来,熟悉的口音和场景,全然如同身边的故事。又一年,当你步入中年,当回望过去的灿烂和现在的一片狼藉,mary是那么寂寞地坐在幸福和嘈杂之中,好像这一切与她无关。最后的瞬间,我和她一样 期待来年的到来

10分钟前
  • ztlpoppy
  • 推荐

平淡到了无聊

13分钟前
  • 笑哈哈
  • 较差

难道是俺太木有内涵了- - 看不下去了 好无聊啊

16分钟前
  • Bréagnú
  • 较差

不错

18分钟前
  • xxx
  • 推荐

细腻···各色人的寂寞;展现没有爱情时的状态,以及畸形了的心态,而当最后友谊也失去了,一无所有,才最终崩溃了,而且无法回到过去;第二展现了一个美满家庭的重要性及美好

19分钟前
  • N米
  • 推荐

人间四季,春夏秋冬,生老病死,缓缓到来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23分钟前
  • 右耳//诱饵
  • 还行

迈克·李的电影总是没有刺点

25分钟前
  • 河原宏
  • 还行

鸡汤电影。

28分钟前
  • 易老邪
  • 还行

一年光阴,四个季节;一个家庭,几种人生。衰老,孤独,死亡,寂寞,就这样通过稀疏平常的生活慢慢展现,令人唏嘘。最喜欢结尾的那个dinner,镜头一一从开心,快乐,转过孤独,最后定格在玛丽悲伤的脸。

30分钟前
  • 圣无常
  • 力荐

7/10。结构设置上是《春夏秋冬又一春》,以花园为背景,将角色情感的兴衰浮沉定格在季节中截取好的一天。题材上又重回了迈克·李的处女作《荒凉时分》,用玛丽充满挫败的到访诉苦来做贯穿全剧的线索,时光在流逝,但她的痛苦永远没尽头。银幕上呈现的毕竟是导演个人化的生活经验,观众难以体会和代入。 @2014-09-01 22:00:15

35分钟前
  • 火娃
  • 还行

Celui qui atteint un certain age fait ce genre de film, qui nous parle de la vie, de ses hauts et ses bas, tel un bon vieux vin savoureux.

40分钟前
  • KUMA
  • 还行

春去秋來,又一年。

42分钟前
  • 北极光
  • 推荐

老实说这部片子让我觉得平淡甚至略带乏味。连续两次半途睡着,分三天才终于看完。一对老夫妻和他们周围的人们的日常生活片段,没有意外的故事情节,没有高潮,只是生活表象之下的四季更替,一年到头都阴沉沉的伦敦。Mary是个让人心生怜悯的可悲的女人。结尾的那个长镜头着实shock到我了。

44分钟前
  • Dreamer-Echo
  • 还行

一对老年夫妇,平淡似水。日常琐碎才是生活真谛啊。

46分钟前
  • maya
  • 力荐

麦克.李的“人间四季”,透过悲伤的春天、带刺的夏天、浪漫的秋天及死寂的冬天,我们看到生活中,花园里,外表光鲜但内里开花结果、枯萎落败两种截然不同的景致。主角“猫和老鼠夫妇”更像是以旁观者的视角注视着身边的亲人与朋友,反省和自我反省。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51分钟前
  • 大奇特(Grinch)
  • 力荐

书一样的电影。每个人物都是一本书,一季翻两页,越读越了解,越读也越困惑。生活则是比人更深的无底洞,纷乱的人际交点,错综的命运抛物线。人溶于生活,生活溶入季节,没头没尾没答案,灰底子上闪烁无以伦比的美丽折光。

53分钟前
  • 艾小柯
  • 推荐

没看完,或许现在的心境不适合看这样的片子,不喜欢

55分钟前
  • 三木荣
  • 较差

单身的孤独一年又一年

60分钟前
  • 豆友108693709
  • 很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