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就帮塔实现 我儿子也是男人
伟大的愿望 (2016)7.52016 / 韩国 / 剧情 喜剧 / 南大中 / 柳德焕 金东英 在看本片以前,已先看过大陆翻拍的版本。
在短评中有不少友邻将原版同翻拍版进行对比,(我认为)这是毫无意义的,因为毫无可比性(翻拍版和原版差了一万八千个彭昱畅)。
纵使彭昱畅、王大陆再用力也解决不了这个差距;不能出现sex,但是套路却一点没变,实在是下贱!
一番呕吐以后,好在还有原版可以“正本清源”。
歧视这个故事没有什么韩国特色,而是在生活中十分普遍的心理/生理状态——十几岁,二十啷当岁的年轻小伙子对于女性、对于性的冲动甚至对“破处”的渴望。
不过,特殊的是男主角身患绝症,自知命不久矣,所以他对性的渴望与冲动就显得“急不可待”。
当然,他也不好意思与自己的父母坦诚相见;即使看见身材火辣的女性也只是敢远观甚至不敢表达一点赞美之词,以至于父亲会错意,带他跑了一次马拉松。
在他与发小袒露自己的愿望时,无意间被母亲听到,他也只好赶快用同音词加以掩饰。
这与《西西里的美丽传说》中那对父与子不同,从长辈对于子女“性”方面的关注程度不同、反应情况的差异也可以看出此片还是很有东亚特色的。
与欧美文化可以在大众作品中坦然讨论不同,东亚(特别是中国大陆)地区对这个方面似乎是一直非常闭塞,甚至是以一种压抑的态度对待,到了一种“谈性色变”的程度。
有些“专家”认为不谈/避谈是为了“保护”,可是很多时候遮遮掩掩反而会不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更不利于对青少年的保护。
而我也认为这是“传统文化”中最为糟粕的一部分,名为“保护”、“发展”,实则以压抑正常人的本性来扭曲大多数人,已达到肉食者凌驾于“道德标准”上的目的!
不,这扯远了。
偷瞄
偷瞄
母亲的发问
这么一大杯鸡蛋汁,我是喝不下的 (回到电影的内容中)男主角在大声喊出自己的愿望时,以今日的标准看是颇为油腻的,但我也觉得还算真实。
他只是撕下了一切伪装和掩饰,以一种“不要脸”的姿态讲出心里的愿望。
幸运的是,他有两个乐此不疲去帮他的发小,以及可以理解他的父亲和班主任老师。
我在想,倘若男主羞于开口,或者开口后被父母严厉地训斥、呵责,那么最后的走向会是如何呢?
实在是不敢多想,恐怕还有可能以更加悲剧收尾。
在这样一个压抑的大环境下,一些影视剧中的任务甚至都可以让我羡慕不已,这大概就是一部深刻作品的意义吧。
这一幕应该是调侃了《孤胆特工》
帮他成人的姐姐 当“性”可以不被偏见,可以有正确的性教育,欲望可以被正视的时候,青少年可以得到更好的保护,身心也会更健康,甚至亲情也会更加和谐。
当然,这种观念的转变不是仅靠一部电影就可以可以改变的,即使是在电影中也有“母亲”这个保守的代表,更何况更加封闭的现实环境。
而在这种情况下,肝胆相照的友情就更加可贵了。
实话说,在目前我标记看过的影视作品中,尚未看过如此的“舍命陪君子”的友谊,这种友谊甚至超过有血缘的亲情——他们只是用真心来维持彼此之间的情感,没有夹杂任何“成人世界”的污秽之物。
他们可以一起在海边发疯,一起“打飞机”,一起打球......而或许也是因为他们尚未不如真正的成年人世界,这才能保持着这份纯真、一起“犯浑”下去。
两位发小对男主所经历的痛苦感同身受,甚至对无脑的“冰桶挑战”者拳脚相加,甚至在没想到如何实现这个“伟大的愿望”方法时,也可以亲自上手帮他解决......反正,要是我,我肯定无法对任何朋友如此付出。
每一次难过的时候,就去看大海......
愚蠢的“冰桶挑战”
不如说是“管鲍之交”?
细想一下,除去对男主心想的愿望,伴随男主活下去的应该还有那一份乐观。
倘若是我,恐怕早已经变得歇斯底里、狂躁易怒且消极不振了。
而男主仍然可以“不甘死去”,渴望在死前有一次“成人礼”,虽有些“离经叛道”,但确实值得我学习。
而男主的成人,我想也不仅仅是一次性生活,更是面对一切的勇气!
当然了,我还是希望“性”不再是违禁话题;比如包里的安全套不再是“羞辱”,而是安全意识的象征。
说要实现男主的愿望,其实很多都不是男主的愿望,男主反而像是为了让家人和朋友实现心愿,而被到处折腾。
最大的优点是悲伤又搞笑的情绪过度很不错,其实很难拍的,但是整体还是很顺畅,没有特别出戏的感觉。
男主演得最好,其他人都还有差距。
不过正峰还是很不错的,在悲惨和搞笑之间微妙的情绪都处理的不错。
最好笑的是他挨巴掌那里。
人物性格不够明显,开场很久每个人物都是模糊不清的,没特色,没印象。
台词写的太幼稚了,都要破处了还写这么含蓄干嘛?
仔细想的话其实是一个很悲伤的主题——病患如何解决性生活。
但是显然没有深挖,甚至太浅太浅了。
合理性欠缺,专业人士不愿意的原因是什么?
没有好好解释,就是不愿意。
类似的情节浪费了很多时间,但是没有推动情节。
结尾一起去跑马是什么鬼???
跑马只是爸爸的一厢情愿而已,为什么结尾大家一起去?
应该实现的是男主的愿望啊???
——赶快变成大人啊!
强推韩版《伟大的愿望》!!!
笑点与泪点并存!!!
父母和两个发小为了男主完成愿望,各自努力,虽然最后的最后男主还是死掉了,mua的,我的眼泪不值钱。
看的过程中真的很羡慕男主有这样的朋友,愿意倾尽全力来帮助他完成愿望,有这样的朋友陪伴,连死亡都不再可怕(我才发现他的一个发小居然是《1988》的正峰!!!
我的妈!
我之前刚看完他的《浪漫的体质》)
看到短评里有一句话写的很好,这个电影把性这一点明明白白的讲了出来,一点不遮遮掩掩,和冰桶挑战那样的伪善形成了巨大反差。
其实性是每一个人都必须面对的必须经历的事情,按理来说应该是平常事,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变成了不可言说之事,所有人都谈性色变,影视剧中更是完全一点不能提及,甚至于改掉电影的主题改成面目全非都要去掉它。
现如今很多小孩连被性侵了都不知道怀孕了都不知道难道不是性教育缺失的表现吗……现如今经济在进步,科技在进步,性教育却一如封建时代般不可言说,这就不算是真正的进步。
这部电影算是迈出了很大的一部,把人正常的生理需求很大大方方的表现了出来,很值得称赞,我们就需要这么走下去,可以算是里程碑作品吧。
只可惜这是韩国……我国依旧是禁忌。
说实话三位主演都不算韩式美男,但是却很真实,仿佛就是身边的人身边的事,大家拼尽全力为朋友完成梦想,很好,情节一点也不多余,而且所有的感情表达都很自然,没有尬煽情,相比国产翻拍版好了太多
今年一年一度喜剧大赛2,胖达人有个节目叫《天台告白》,演完访谈时间,土豆讲起自己的高中,因为自己偏科,文科类分数都极高,但理科就是不及格,学不会。
但是由于父辈对文理科的刻板印象,最后土豆还是在父亲的压力下选了理科,高中这段努力始终得不到回报的绝望成为土豆在梦魇中反复惊醒的回忆。
这时,马东问他:“为什么高中有那么惨痛的回忆,还会时常缅怀那阵时光呢。
”土豆哽咽的回答:“因为有朋友啊。
”这部电影看完也让人有这样的感悟——因为有朋友啊。
高焕已经在医院躺了三年了,但时不时的性幻想导致他梦遗,难以启齿的欲望无法直接向照顾自己的母亲倾诉,高焕不得已以尿床掩盖自己遗精的事实,母亲也会错以为高焕已经丧失自己控制大小便的能力,询问医生后得知高焕只有一个月到一年的时间。
父母听后就想让高焕在最后的日子不留遗憾,母亲开始给高焕喜欢的篮球运动员写信,父亲看了纪录片也想让自己的儿子感受到风的感觉,开始锻炼马拉松。
而高焕的两个傻朋友——一个自己打篮球都能把自己摔伤,另一个自信满满地给自己好友抄答案结果两人共同倒数第一,并不知道高焕的实际情况。
依旧按照惯例时常去医院看望高焕,闲聊式的问高焕什么时候出院,这时的二人根本没有朋友可能会死的概念。
直到高焕父亲带着高焕去跑马拉松,自己却体力不支昏迷过去,被救护车带走,自己的儿子反而在下坡的时候掉入臭水沟,被路过的司机发现,新闻报道初步猜测是被父母遗弃的残疾人。
两个傻朋友看见新闻报道急匆匆往医院跑,这时母亲才告诉二人高焕已经时日不多的消息。
两位傻朋友也去问高焕有什么想做的,并自己合计根据所有影视桥段,人临死前都想去海边,所以二人打算带着高焕去青春海边之旅。
二人凌晨把高焕从医院偷出来,但二人的愚蠢还是没有掉链子,他们找的海边荒无一人,垃圾遍地。
天气也没选对,寒风刺骨,三人在海边准备肆意挥洒青春的时候,高焕轮椅被石子绊倒,导致高焕倒栽葱式摔倒了。
二人不得已打电话给高焕的父母处理残局,二人不出意料的被高焕父母教训,高焕的母亲大哭的问:“为什么这么折磨我的儿子。
”让我瞬间眼睛酸了,但这时导演也没有过度渲染悲伤,接下来的一幕就是甲德在面临高欢母亲的耳光时,居然闪躲了,高焕母亲都为之一惊,甲德也意识到不对,老老实实又道歉,说您再打一遍吧,让人哭笑不得。
青春之旅的滑稽事件发生后,二人重新做自我建设后又去医院看望高焕。
高焕一面偷笑他们的蠢兮兮的好心办好事,一边也意识到自己时日不多了,最终给好友倾诉自己真正的愿望——想做爱,临死还是个处男实在是太逊了。
很奇怪,我们每个人都有很亲近的人,父母、朋友、爱人、同事,每个人好像自然而言就会将自己身边这些社会关系对自己而言的职责进行划分,在不同类型的人面前,我们总是不同的表现。
高焕难以对父母启齿的愿望,就这么肆无忌惮的向朋友倾诉。
也幸好两个朋友是个傻的,居然真的答应高焕的要求。
两人找了学校里自认为开放的女孩,结果被打的鼻青脸肿,又给路边小纸片的电话打电话问可以去医院出差吗?
结果被老鸨狠批一顿,最终因为带着很少的钱去求人找鸡,被抢了钱扒了衣服,二人在公交站被误会成流氓被送往警察局,甲德还被父亲用高尔夫棒打了一顿,从此世界都变成红色。
二人没法,只得准备自我牺牲释放高焕的欲望,结果正在医院扒了高焕的裤子,捏住高焕,被上完厕所的高焕父亲目睹一切。
甲德还尊敬的问了好,这又是个笑点。
得知原因的高焕父亲也加入找妓满足高焕愿望的队伍,结果因为人愿意去医院开展业务被拒。
这时飞来横祸,二人从夜总会出来碰见班主任,第二天招致一顿毒打,班主任询问原因,二人死咬不说,甲德甚至准备咬舌生怕泄露自己的秘密。
高焕的父亲也在此刻出现道出实情。
也亏的是班主任在夜总会的关系,使得高焕终于满足了自己的愿望。
电影的结局是高焕的葬礼,二人拿到了高焕用嘴写的信——小子,你们也快点长大吧。
影片在二人与高焕父母一起参加马拉松后结束。
这部电影节奏很好,本质还是没有脱离喜剧,但搞笑的背后又有深刻的悲剧内核,值得一看。
剧名为《伟大的愿望》我想并非是指这个愿望本身伟大。
而是指围绕在高焕身边的亲人朋友,为了实现他的愿望而付出的努力,接受他人的嘲讽……那些荒诞离奇的过程是伟大的。
每每看到这些带有悲剧色彩的电影,都会感慨自己是如何的幸运。
我们总觉得活到七八十岁好像才是正常的。
似乎忘了,其实意外离世也是不足为奇。
这里好像出现了一个命题: 既然我们不知道生命的尽头会在何时结束。
那我们是应该马上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及时行乐?
还是应该先解决现实问题,相信苦尽甘来呢?
高焕是不幸的,同学都能在校园肆意奔跑,而他却终日瘫痪在床。
心理和生理都承受着压力。
而他也是幸运的,拥有疼爱自己的父母和珍惜自己的亲古们,在临死前也完成了自己的愿望。
都说人们的愿望是无穷无尽的,那从这个角度看,相对大多数人,高焕也很幸运啊!
最后想对自己说一句: 你呀,都理智这么多年了,是不是应该放纵一回!
这个中秋档,《小小的愿望》着实小火了一把,最终票房也还算可以。
可小二并没有去看。
多次改档番位维权还在其次,一部经过多次改名并删减的电影,还能保留多少初心?
剧照早在影片最初预告公布时,看到彭昱畅饰演的角色,躺在床上高呼“我要破处”时,小二是很激动的。
结果,没多久,影片就撤档了。
原因不难猜,因为“性”。
剧照只不过,一部主打青春、兄弟情的电影,真的有那么多需要删减修改的内容吗?
为此,小二特意再看了遍韩版《伟大的愿望》。
答案是,这片就不应该拍出来!
剧照作为一部公映的影片,居然光明正大的呼吁“未成年人破处”!
还有满屏的胸部和翘臀,搜集小广告找女人、爸爸和老师还一起帮着挑……这种剧情,不仅低俗,而且很有误导性!
万一孩子看了,跟着学怎么办?
可是,这么“坏”的一部电影,韩国不仅拍了,还放了。
制作粗糙节奏缓慢的情况下,口碑居然还不错。
为什么呢?
豆瓣截图其实,只要沉下心来,不难看出,影片不过是披着“性”的外衣,内里却试图探讨更深层次的方面,比如亲情、兄弟情,还比如疾病、生死。
那么,为什么别的电影可以从其他角度切入,偏偏这片要从“性”下手?
在小二看来,这恰恰才是最贴合现实的。
影片中,高焕因为肌萎缩,已经在床上躺了三年。
可即便亲自感受着疾病带来的痛苦,他坦言,死是什么,他还没有明确的理解。
高焕尚且如此,更不用说身体倍儿健康的好兄弟南俊和甲德了。
甚至于,每次探望结束后,甲德都会下意识说一句:“不用起来送了,你躺着吧。
”“死”,在他们这个仅有娱乐和学习的年纪,只是模糊的字词罢了。
因为无知,所以无畏。
剧照也因此,当问到死前还有什么愿望时,高焕的第一想法必然是他感兴趣的却尚未接触过的。
好奇“破处”的感觉、渴望“成为一个大人”,合情,合理。
只不过,在国内,在大多数观影者的意见下,这些统统变成了“不合情、不合理。
”事实上,这也不是中国电影第一次“谈性色变”了。
同一部电影,国内上映,总是比国外公映要少那么几分钟。
再长点,二十多分钟的也不是没有。
久而久之,就连影迷,都对“删减版”见怪不怪了。
诚然,观众有这样那样的担忧,确实也能理解。
毕竟,有些电影只是为了性而性,噱头有了却毫无意义。
毕竟,哪怕是看个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都会发生多起模仿片中情节造成伤害的新闻。
百度搜索“模仿电视剧情节”,结果……可是,一味的严防死堵,就有用吗?
因为谈性色变,每年未成年人偷尝禁果意外怀孕的新闻比比皆是。
甚至,因为没有正确的性教育,因此染上相应疾病的情况,同样大的吓人。
性教育,说白了,和别的教育并没有什么不同。
从某些角度看,它更是十分必要的。
剧照更何况,电影,作为一种艺术表现方式,本身就具有多样性。
倘若观众不喜欢太过直白的,也完全可以以一种更高级的方式去展现。
比如,电影《喜欢你》。
简单点看,它只是一部讲美食和爱情的电影;稍稍想的复杂些,也有观众从中看出了“食色性也”的潜台词。
这样的处理,似乎更加“老少皆宜”。
只不过,对于把韩国原版情节、台词乃至画面构图都一一借鉴的导演来说,这样的要求,高了。
英国的电影,最感人的是那个自己也处在麻烦中却还尽力帮忙的小伙伴。
青春期的男生本来就很难相处,更何况是处于绝症中的呢。
小伙伴自己在关心一双鞋,印象里一个镜头是两扇公寓门,小伙子进出左边的门,他是单亲,不关爱自己的母亲,却总想去寻找自己的父亲。
年轻的小伙子啊,你的生活也是艰难的呀!
后来来满足愿望的嫩妞穿了护士装来医院,真是应景。
事后绝症小伙子问:你愿意嫁给我吗,姑娘说不行,你太小了,我还要赶十点的火车。
呜呼!
诚如小子所言:性非初抑非结束。
朋友及人间关爱可慰藉余生。
和狗哥一起看的,笑点满满的一部电影。
只能说惊喜真的很多。
先谈几个惊喜吧。
第一个,这部电影虽然围绕男主破处的愿望,但或许长期以来被政治正确的思想统御吧,我想当然的认为肯定破处不成功,毕竟这种事难登大堂。
结果,人还真破了。
紧接着是一个小惊喜。
破了之后感觉如何?
我又想当然了,以为男主会说,“很一般,不如想象中的那么美好。
”结果人说爽爆了。
真的还挺意外的。
第二个,关于男主的死。
我一开始认为男主肯定不会死,因为死了就不符合喜剧片的happy ending 了嘛。
结果人还真死了。
哈哈哈。
这是比较让我惊喜的两个点。
笑点很多。
剧本方面的话。
第一个人设,男主,爸爸,两个好朋友以及妈妈、老师、女郎等。
人物方面可谈的不多,较为单一扁平,但每个人物都发挥了他相应的作用,这点做得还是很好。
第二个剧本结构。
挺好的,很典型的成熟的剧作结构。
第三个台词。
就是很棒啊。
该笑就笑,偶尔煽情。
总之是部不错的电影。
另外,最近彭昱畅主演,大陆翻拍的《小小的愿望》即将上映,不知道为咩不太看好呀。
那个彭昱畅是照着韩版男主选的吗?
好像呀。
尽管像,自然不看好🙈
看完这部电影内心满满的感动,高焕身边的每个人都在为实现他死前最后的愿望而努力着:两个笨蛋死党一边挨着女生的巴掌和白眼,一边还是不死心地询问着身边的每个女生是否愿意为高焕实现愿望,甚至还将魔爪伸向至亲的姐姐;笨拙的父亲在一开始理解错高焕的愿望,最终造成“残疾少年被无良父母抛弃”的人间惨剧后,没有嘲笑儿子最后真正的愿望,最终高焕实现心愿,父亲可谓是一号大功臣,当然也少不了我们的vip班主任的一份功劳。
患病的高焕是可怜的,18岁的青春少年终日躺在病榻之上,身体所有的知觉渐渐消失,无力地迎接死亡的到来;可他却也是幸运的,身边的至亲都在为实现他的心愿而努力着,我曾经一度担心高焕的愿望无法实现,毕竟这个愿望实在有些难以启齿,毕竟高焕的情况如此特殊,还好他的心愿最终实现了,他终于没有遗憾地到了天国。
人生最大的幸福莫过于身边有这么多爱你的人,有的人活得很久很久,可他的身边却没有一个知心的人,这样漫长的人生实在孤寂;高焕的生命终止于最美好的18岁,他无法享受同龄人未来几十年的人生:为事业打拼、结婚生子……这些美好瞬间他都无法拥有,但这看似短暂的生命,却因为他的父母、友人、长辈们的关爱;因为他们为他实现了最后的愿望而画上了个最圆满的句号。
如果问我临死前的愿望,其实我的内心还没有一个准确的答案,我对于死亡的思考实在太少太浅,但我想只要在我临死之前有那么一个人陪伴着我,为我努力实现着最后的愿望,不论这个愿望最终实现与否,我想我也会带着他的这份关爱,这份努力去往我最后的归宿。
这样足矣。
同类型的看过很多。这个笑点和泪点均不出彩,进行太慢,不感人
声明先看了“小小的愿望”然后去补了原版新版太纯洁了,以至于看原版有点儿不适,尺度的表达有点儿emmm……恶心三个主角缺乏少年感,仨小伙跟父母在一起真的没有什么年龄差,韩国是有多缺演员?没看完,坦白讲,更喜欢新版。追求尺度的请看韩版
除了创意之外整体拍的都不太行,节奏太慢了,让人忍不住快进,笑点也很重复
小小的愿望也可以很伟大的实现。蠢萌之中带着心酸,做爱之路充满崎岖,伟大的友情让人动容。
第1800-现实中,肯定会有瘫痪的人有一样的愿望。
笑中带泪的青春
·····看不下去~~~韩国怂包电影~
好玩。有些反俗套桥段,但是愿望处理不好就会低俗,所幸还不错
果然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先看的中国版再看韩版,大声说出想做爱才是这片子的中心思想,情节几乎一模一样,但韩版相对更流畅自然一些,打手枪那一幕真是尴尬又好笑。
4.0
三个傻 b的青春,笑中带泪的青春。
当我们不再“谈性色变”,敢于直面性需求的时候,社会也就进了一大步。韩国《伟大的愿望》与我国《小小的愿望》对比,惭愧我国已经落后不止一点点了。
韩式催泪+性喜剧,可能是因为感同身受,所以好久没笑的这么大声了。男主他妈好像陈绮贞啊...
这个吧 离滚蛋吧肿瘤君真的差很远。。。。
角色的塑造,还是有些流于表面,没有深挖到每个角色的个人魅力。
沙雕
对单身的特殊患者的需求是一种关照。
6.5.其实原版也就一般,但胜在对青春、死亡和性的价值观非常正确,最后还略有点小动人。笑点不多,算是一大缺憾。总体来说自然不做作。
挺没营养的,梗也十分的老套,有些地方扯到不能再扯。笑点也不够密集,说实话没笑过几次。这种电影也要翻拍,挺失望的。
三个傻 b的青春,笑中带泪的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