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当年《古惑仔》流行的时候,我的很多同学曾满腔热血地说,自己要成为像“浩南哥”一样的黑社会“大哥”。
想来也对,当年风靡全国的香港黑帮片,其中的人物无一例外地,都是重义气,讲感情,对付敌人绝不手软,敢为朋友两胁插刀的“英雄好汉”,而这也使得涉世未深的我们想当然地以为,这就是真正的“黑社会”。
但当长大后,我们就注定会明白,所谓的“黑帮”,不过是另一个尔虞我诈的成人社会,甚要比“文明社会”更加卑劣、黑暗。
金炳斗,我赞同一位朋友说得,“他不属于黑社会,因为他不够狠”。
他信任朋友,渴望爱情,忠诚老大,保护家人。
他就是传统黑帮片中天然的男主角。
但他最后的下场却是,被老大遗弃,被朋友背叛,他失去了他所珍爱的一切。
这一切,只是因为他“不想付出,不想进步”?
我相信,这是黑帮中绝大多数成员的况状,他们没有野心,只是为了“糊口”才加入其中。
这样的人,你要他们付出什么,又要他们如何进步?
悲观地说,其实任何一个圈子均是如此,你若想成功,要么比他人更聪明,要么比他人更野蛮。
因为真相就是,文明的人往往会被最先淘汰掉。
金炳斗对金珉皓说了这么一句话:一定要拍出黑帮精神的精髓啊!
说实话,我很难判断炳斗是否真得相信“黑帮情神”。
如果
相信的话,为什么他可以毫不手软地杀掉自己的老大?
如果不相信,他对于自己朋友与小弟所做的事岂不失去了意义?
但是,当他倒在地上,看着握有粘上鲜血的尖刀的兄弟时,他明白了,再深的情谊也抵不过内心的欲望。
何为“黑帮的精髓”?
会长明白,金导演明白,吴宗秀更明白,就是“你需要什么人和他需要什么”,就是卑劣的街头。
影片当中炳斗老大的老大,在车里对炳斗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年轻人,要想成功,没有别的,只需要找到你需要的人,然后知道他需要什么。
这句话扔过来,像根冰柱直插胸口,给我印象极深,为此思索了一天一夜。
“你需要的人”指的是能帮助你解决欲望的道具,而“知道他需要什么”则是达成其帮助你的唯一有效手段。
我试图找到反例,却徒劳而返……我发现这真的就是人类行为的定式:如果欲望是终极傀儡师,那我们就是他忠心不二的手下,无形之线牵引着每一个人,然后我们或有心或无心的利用着别人,而别人亦然,只为满足心中各式各样大大小小的欲望。
无论什么关系——朋友以能互惠互利为你来我往的平台,爱人以能相互吸引呵护为相亲相爱的前提,甚至亲人都要以能互相支持扶助为和睦团结的基础。
从这点出发,也许或多或少应该去除“利用”这个词的贬义色彩,就成熟一点儿,理智一些,视它为单纯的动词,让心中的悲凉感散去些许。
可欲望的沟壑,却像一道久久不能愈合的深疮。
那条烂沟在空气下暴露久了,我们心中便开始滋生不安、焦躁和饥渴的蝇卵:过的不好的,想过的好一点,再好一点;权利小的,想权利大一点,再大一点;没有人爱的,想找到人爱,越多人越好……一颗颗永不满足的心在没有尽头的深渊,前仆后继,万劫不复。
奔着新的目标,我们可以铲除过去的记忆,丢弃过去的人,头也不回路过翻篇展开新的人生,但是切记:当你成为其他人途中的牺牲品时,请一定不要惊讶,不要悲伤,不要失望,不要像炳斗一样在困惑的泪水中死不瞑目。
当他以为自己拥有家人般的兄弟,纯洁珍贵的友情,又初品爱情滋味的时刻,欲望的哀歌响起——原来这一切只不过是他一厢情愿而已。
黑帮,恰如人类社会的原始版本,只有赤裸裸的欲望争斗,卑鄙才是卑鄙者的通行证。
影片结束时,响起一首老歌:Alan Parsons Project的《Old and Wise》,里面唱道:……And someday In the mist of time When they asked me if I knew you I'd smile and say you were a friend of mine And the sadness would be lifted from my eyes Oh when I'm old and wise As far as my eyes can see.. There are shadows surrounding me.. And to those I leave behind I want you all to know You've always shared my darkest hours I'll miss you when I go ……这应该就是炳斗弥留之际的心声吧。
===================================================附试听地址:http://www.xiami.com/song/play?ids=/song/playlist/id/1249503/object_name/default/object_id/0
“黑帮精神”?
算了吧,那只是炳斗志得意满时对自己这份职业的玫瑰色的描绘。
看看他在失落时对珉浩的悲伤吐露吧:“活着太累了,真想死了好!
”炳斗真的是象他所说的,为了活下去不断地在劳累着拼搏着。
致所有待成功人士:要想好了自己愿意为将来的成功投下多少的筹码。
生命可以吗?
可以,好,舍生忘死了。
亲情可以吗?
可以,好,六亲不认了。
恋情可以吗?
可以,好,独来独往了。
友情可以吗?
可以,好,六根清净了。
炳斗的问题在哪里呢?
他并没有想成功啊,他的“上进心”其实是来自于“一家人都活不下去了”的境遇。
他的老大如果多分他一点职业报酬的话,后面的事情应该很难发生下去。
一句话,被生活所迫。
他也不想投下大的筹码,生命、亲情、恋情、友情,他一件也不愿意割舍。
至于尊严,他更是小心地呵护着。
所以说,投注那么少+成为成功人士的“上进心”又这么来得被动,炳斗怎么可能在黑帮电影里成为笑到最后的那个人呢?
他的狠,并不在血液中,而只在生命受到威胁时才狂放出来。
炳斗对贤珠说,为了她可以离开黑社会,重新开始生活。
问题倒不在于这是不是现实,而在于三百六十行,投注那么少+成为成功人士的“上进心”又这么来得被动的炳斗,离开黑社会了还是没多大机会得到哪个行业的高回报的。
炳斗真是可怜啊,既不想成功又不想下大注,却在职业道路上被推推搡搡地越行越远,最后连根本不想投下的生命、亲情、恋情、友情和尊严也一并失去了。
想起《黑社会》里的Jimmy仔对邓伯说"我当小贩的时候因为想不被欺负才加入了社团",就是说也是没想好下多少注要取多少回报,就稀里胡涂地上了职业道路了。
真是异曲同功啊。
想起我24岁自觉不自觉地走出了大学校门,不是也就这样不明不白的走上了职业道路吗?
我要多少成功,我愿意下多少注来搏,当时真是没想明白过,大学时也没哪节课上有先生教啊。
所以在此郑重致所有待成功人士:要想好了自己愿意为将来的成功投下多少的筹码。
如果生命、亲情、恋情、友情和尊严都可以投下,容我风格不高地问一句?
那做成了成功人士还有什么劲啊?
就为了到时能在几个各怀心事的人面前自恋般地唱一着心爱的卡拉OK吗?
成功不等于幸福,这个道理我离开大学多少年了,才在不断地折腾中明白。
炳斗如果懂得这样的道理了,他会活得多轻松啊。
贤珠对他说:”我怕黑社会;我怕你。
”其实是害怕一个伪追求成功真眷恋幸福的炳斗在人生道路上大行歧道而不能归返吧。
最后不幸正是如此。
就这样再重来一万次,他所能得的都还将是同样的结局吧。
这部电影我觉得拍到珉浩的电影首映都是四星的水准。
从首映式再后面的那些情节看似紧张刺激,其实人物的反应显得突兀,剧情发展也早在预见得到的范围之中,其实看得挺没劲的。
如上所述,炳斗在职业道路上注定是要失败的,但一定要拉珉浩和别的兄弟到这个结局中来“出点力”,有点为了情节而情节了。
首映式前的部分我是个参与思考的观众,首映式后的部分直到影片结束我只是个麻木地被娱乐的看客了,是为这部影片的遗憾。
致待成功人士,想明白了再迈开步子啊。
别象炳斗一样,别象Jimmy仔一样,别象我一样。
“我需要的人是谁,他需要什么?
”片里大boss最强的嘴遁压制洗脑之术!
这句话应该是:“我前面是谁?
如何取而代之!
”只杀马前卒,不取大将之颅如何可为王?
街上从来都是卑劣的,社会里何其不是?
认真做完一个企划,老总夸奖的那个人永远是某个组长,真正拿到年薪的也是某老总,默默付出的小职员永远得不到赏识,所以炳斗策划了两起暗杀计划,一方面让黄会长刮目相看,一方面乘机按死自己大哥,表面看来合情合理,其实不如说是炳斗中了黄会长之计,黄会长故意当着炳斗的面透露出杀检察官的意图,他心里明白炳斗大哥已经老了,硬不起来了,早已经是可以卸磨杀之的老驴了,所以黄会长一箭双雕杀了自己政治对手,除去了炳斗大哥这个老累赘,所以第一局黄会长大胜,炳斗小卒升官为小胜,炳斗大哥惨败!
第二局小学同学金铭皓加入,这家伙是个导演,这家伙连笑起来都让人觉得恐怖,这家伙明是一个导演,其实暗地里一个思想匮乏的编剧,这家伙利用贤珠接近炳斗,成功打进黑帮,在炳斗最伤心的时候套出了炳斗杀人的秘密,完成了剧本,这局金铭皓大胜,炳斗遇到恋人,表面有所获,实则已经埋下祸根!
第三局黄会长指着一片土地告诉炳斗这是他的江山,黄会长又设局,以金钱诱惑炳斗暴力拆迁,其实黄会长压根没打算给炳斗钱,再说金铭皓这个笑面虎,这家伙的电影终于准备上映,炳斗恋情朝好的方向走,这局玩完,表面风平浪静,实则暗潮涌动!
最后一局,炳斗赶走所有住户,开开心心完成任务,还顺路和贤珠吃杂酱面!
金铭皓电影上映,这货竟然把真实事件拍进电影,其实冷静思索一下,电影一般都是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所以这个事情是有挽救的余地的,片尾黄会长和金铭皓一起k歌,可以看出黄会长对电影的态度,但是黄会长开始设局了,他惊惊诈诈的打电话给正在吃面的炳斗,让炳斗处理好金铭皓,他知道炳斗下不了手杀金铭皓,所以他一定也打了电话给了宗秀,结果是宗秀把金铭皓埋了,这也逼急了金铭皓,金铭皓搞了几个朝鲜人去杀炳斗,黄会长挑拨离间成功,最后宗秀杀了炳斗,黄老板利用炳斗的死洗白了自己,把自己和炳斗犯下的杀人案撇清关系,让电影永远只是电影,是不是和第一局让炳斗和他大哥相斗很相似?
即使没有电影的事件,炳斗被杀也是时间的问题,宗秀不醒悟最终也会走上炳斗老路,黄会长从来没有计划杀了金铭皓,因为他不会愚蠢到杀了一个名导,搞出此地无银三百两这种蠢事,因此才有结尾三人一起k歌的场面,所以最后一局,黄老板大胜,宗秀小卒升官小胜,笑面虎金铭皓小命得保,亦胜,炳斗大败。
整部戏最让我动容的是贤珠,这个笑起来很温柔的女孩,这个在图书馆工作了七年,每天都要站很多个小时的女孩,炳斗的出现的那天,她唱了一首很好听的歌,可惜炳斗没能听完,炳斗的出现也许让她的生活里出现了光,如果炳斗没有死,那场求婚她一定会答应的,也许她不用再在图书馆工作,可以摆脱眼镜男的纠缠,她本可以幸福,炳斗曾在答应她退出黑社会,可惜那束光芒最终黯淡了,片尾的时候贤珠打听炳斗的消息,她的关切之情让人觉得她已经不在乎炳斗是不是黑社会,最悲剧的是她不知道炳斗已经死在了河边,这份思念和期待就像被宗秀烧毁的照片,早已没有了结局…… 谢谢你的看完我的评论!
很不错的一部黑帮题材的电影,严格意义上来说,又不那么纯粹。
原因在于影片多了一份对家庭和爱情的讨论,男主人公多了一种纯真和对美好的幻想,他甚至显得那么不堪事世,那么容易相信别人,他心机不深,只为了让一家人逃离苦难,物质生活进步一些。
所以这样一位处于江湖的黑道小头目必定会是一个悲剧的 人物,因为他不够卑劣,不够他从前的大哥卑劣,不够赞助 人卑劣,不够小弟卑劣,甚至不够他的初中同窗卑劣。
所以电影想表达 和探讨的,并不单单是黑社会,而是更广大的街头巷尾,我们每个普通人都走过的地方和 我们普通人内心的阴暗面和利益面前表现出的不亚于黑帮流氓的丑陋。
《卑劣的街头》是06年上映的由柳河执导赵寅成主演的一部黑道电影。
黑帮的电影有很多,其中也不乏好看的。
但相比其他电影的兄弟情深社会险恶,《卑劣的街头》更加侧重描述欲望和人性。
暴力和欲望充斥着整部影片,不过分夸张残忍,也没有一丝怜悯和仁慈。
你以为你只是站在旁观者的看台看一场别人的电影,猛然回神却发现自己已经参与了一场关于生死的打斗。
为什么会选用“卑劣”二字我想只有看完全片才能深深体会。
人心是卑劣的,欲望和野心是世间最填不满的东西。
千浩振所饰演的最大的老板说:“尚哲已经不行了,他没什么缺的了。
”不是他没什么缺的,而是他想要的身为老板的自己已经给不起了。
所以才会有炳斗,才会有宗秀。
利益至上的观念在每个黑帮人的脑袋里根植,如果想要得到,除了杀戮和讨好别无选择。
这样卑劣的人心组成了街头的一部分,在这个圈子里每个人都只是被上层操控的工具,被利用去走上一条不可能回头的路,然后在这条没有路灯的道路上迷失自己,偶尔也会想起原来,明知道不会有出口但还是要一直硬着头皮向前走。
我们会对背叛而感到气愤、不甘、失望。
可回过头来看,宗秀不过是另一个炳斗,为了得到金钱和权势总是要出卖自己的。
我们每个人都是这样,一个自以为是的个体,只看见对自己有益的部分,从我们第一次产生坐视不理的想法的时候我们就是这样。
这部电影很好地为我们揭示了一个真正的黑帮到底是什么样子的,死亡是最干脆的行事手段。
真正黑帮从不缺有身份有地位的人,缺的是能够接替这个位置的人。
亦或说是一种规则,只有把控了这种规则才能存活下去。
炳斗得意地太早了,捅死了尚哲的他不该这样毫无防备,在巨大的利益面前他选择了百分百相信对方,忽视了自己早晚会被取代。
影片最后回放了炳斗说的一句话“民浩啊,用真正的黑帮精神去拍点东西吧!
”在卑劣的街头里,你以为已经经历过出生入死的兄弟之间的信任都被导演玩弄于鼓掌之间。
我想很多感情和未来都是我们以为而已。
卑劣的街头,真是真实又冷血。
同一间包厢,同样的镜头和站位,每个位置都有人,但都不再是过去的人。
不得不说,最狠的还是老板。
从尚哲在卡拉ok的时候说“老板,我爱你哦。
”到炳斗在同个地点说的“老板,你可以百分之百信任我。
”,我想就已经预示了他们最后的结局,这样卑劣的人心面前,你怎么能选择“信任”这个字眼,信了就输了。
看完心里一直低气压。
可是我没有哭。
也好,眼泪变得越来越吝啬。
其实我的心里有很多七七八八的感触与想法,这可以说明那是一部好电影,许久没有被电影感动过。
与Memories of bali中不同,赵寅成虽然成功地塑造了两个完全不同的人物,但是这两个人性格中的缺陷,才造成了他们不可避免的悲剧结果。
卑劣的街头,这是小人物的悲哀,如果说要同情炳斗的遭遇,不如让我们来看清楚整个事件的真相。
他为什么对于一个多年不见的小学同学可以轻易吐露心声,为什么可以那么相信那些可以对他下手的一家人,为什么可以那么把会长的所谓承诺都当真,这些都告诉我们,不能轻易的相信任何人。
如果一个人的心里会存着善良的信念,那么请不要加入黑社会,不的,包括卑劣的人生。
否则,只有卑劣的活着或者死去。
感人的歌声。。。。
As far as my eyes can see.. There are shadows approaching me.. And to those I left behind I wanted you to know You've always shared my deepest thoughts You follow where I go And oh When I'm old and wise Bitter words mean little to me Autumn winds will blow right through me And someday In the mist of time When they asked me if I knew you I'd smile and say you were a friend of mine And the sadness would be lifted from my eyes Oh when I'm old and wise As far as my eyes can see.. There are shadows surrounding me.. And to those I leave behind I want you all to know You've always shared my darkest hours I'll miss you when I go And oh When I'm old and wise Heavy words that tossed and blew me Like autumn winds will blow right through me And someday In the mists of time When they ask you if you knew me Remember that you were a friend of mine As the final curtain falls before my eyes Oh when I'm old and wise As far as my eyes can see...
天,演员真的不好做。
那样的动作,是怎么做出来的?
要如何突破自己的防线?
应该是忘了自己,忘了自己,才能做到那样我们观众看来会脸红而他自己浑然不知的动作。
幸运的是,他一直正常着,不用迎合谁而作妖孽状。
自自然然,本本真真,多好!
喜欢那个对什么问题都认真思考作答,看到别人的难处,别人的牺牲的人。
因为,他尊重自己,所以,尊重别人。
喜欢这部胜过《那》,因为《那》他被装在了瓶子里。
而这里,他被释放迁移了。
喜欢这样本心的演出。
期待《霜花店》,欣赏古代的他。
黑帮题材的电影,曾经的香港影坛给我们留下了无数回忆。
打打杀杀的生活,情义与背叛的交织,江湖写照,莫过于此。
香港影坛的没落,电影题材的多元化,让这一题材不可避免的逐渐没落,金钱的至高无上,谁还会去重视情义二字。
日渐繁盛的日本与韩国影坛,有三池崇史、北野武、金基德、朴赞郁这样的鬼才导演,风格也总是遵从着他们自己的路数,其中虽然有一些标志性的刻板,但是也少了一些唯利是图的献媚。
上面提到的两位韩国导演与今天的主题无关,暂且不说,三池崇史和北野武都拍摄过黑帮题材的影片,亚洲导演此类题材的影片少了一些欧美此类片中复杂的利益纠结,极力表现的多还是一些忠义仁孝,这和亚洲独有的文化特色是分不开的吧。
不知道男性观众观看黑帮题材的电影大多是怎样的感受,不可否认,做为一个女性观众,男主角的江湖味道是吸引观众的一个不可或缺的因素。
不见得要帅气,但是眼神一定要淋漓尽致,对待老大的臣服、对待兄弟的忠义、对待朋友的豪迈、对待家人的温存、对待爱情的凄婉,这一切足以让一个人物丰满生动起来。
就像本片中的主角炳斗,他是弟弟严厉的哥哥、珉浩眼中那个儿时的伙伴、贤珠眼中无微不至的恋人,这就好像你身边的某个熟识的朋友,他,就这样跃然纸上。
影片中打斗的场面其实并不是很多,但是每一场打斗都让人窒息,每一场的打斗都好像是生死之战,不由的在心中默默祈祷不会有事吧,不会有事吧。
相对于前一阵看的《锰胛》(片中的武术指导是请的韩国人),豆导真是温柔许多,香港台湾的黑帮题材还是比较偏重情,而韩国和日本的,就多了一些义的硬朗。
炳斗的终极老大是个典型的老狐狸角色,看起来似乎是个温和的长者,出手也比原本的大哥大方,但是我想是个人都明白,能独立风骚,必定不是靠着温和取胜的,就像我们的炳斗,太多柔情与顾及,可是也正是因为这份柔情,让人无法怨恨,反而更加的喜欢。
他的那份天真和憨厚,让人怎能对他不多情呢?
只是我本想着他的死应该更壮烈一些,这也是黑帮题材的套路吧,想想《疤面煞星》的结尾,真是无与伦比的壮烈。
但是至少我想即便没有那么壮烈,那么也应该是被仇家或者老大杀死,我太浅薄,谁能想到杀死他的竟然是他最信任的小弟呢?我本认为这是一个对他忠肝义胆的角色。
可是当初他也不是为了保全自己而杀了相哲哥么,那么为了生存,他最信任的人也自然可以变成杀他的人,无法责怪也无法怨恨,茫茫江湖,谁能去主导,还不都是只能随波逐流。
人生的结尾也多半如此吧,哪有那么多的轰轰烈烈,错愕中就这样闭上了双眼,来不及心爱的女人说爱你,更来不及展开新的生活,或许连畅想都未曾来得及,人生总是有太多的来不及,背后挨刀子的事情真是猝不及防。
人们可以为了生存杀死自己的老大,人们可以为了生存陷害最好的朋友,情义二字不值钱,情义二字还被多少人看中和信奉?
陨落的起止是炳斗,情义在腥风血雨暗箭伤人的江湖也早已荡然无存了。
情何从,义何往,死又未尝不是一种解脱。
片子后半段还是稍显仓促,气氛表达稍显不足,片子的末尾,炳斗的弟弟依然在给大哥鞠躬,又是一条不归路的伤恨循环。
当贤珠怅然若失的问炳斗的妹妹到底有没有哥哥消息的时候,内心的难过稍有一些温暖。
是啊,直到结束,其实片中并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答案,其实自己心中也明白他的死是不言而喻的,但是或许这种掩耳盗铃的自欺欺人是导演最隐喻的悲天悯人,不如去抱着希望,希望就此能摆脱江湖的纠葛。
纷繁复杂的世界,留一些幻想的空间给纯真和美好吧。
炳斗捅死自己的大哥相哲,宗秀捅死自己的大哥炳斗。
这是报应,是自作自受,或套用中国人的黑帮观,他们背弃了忠义。
片中金会长向炳斗传授人生经验的时候,说过一句话,大意是想要发达,看你需要的人是谁和这个人需要什麼。
这句话直接让几个人的生命以及我们的讨论成為笑话。
宗秀的下场也是显而易见的,甚至黄会长自己也一样。
都是被更上层的人玩弄著。
如果没有黄会长的授意,他们都不会捅死自己的大哥。
更理想化的设定,如果没有黄会长之类的人,甚至都没有黑帮的出现。
开篇炳斗狠狠教训打架的弟弟,警告他不要混黑帮。
又对患病的母亲、妹妹照顾。
像极了一个正派的警察。
结果镜头一转,他自己就是黑帮中人。
这种违和又不违和地表明炳斗只是為了家人,从事黑帮的工作。
生活所迫,而不是性格使然。
看见大哥相哲捅死人,让炳斗畏惧黑帮。
恋人贤珠的害怕,让炳斗厌恶黑帮。
黑帮在炳斗心裡,只是维持生活的工具。
直到维持不下去,诱饵开始接踵出现的时候。
炳斗才逐渐成為被提线的玩偶。
维持不下去是指好赌的大哥相哲步步剥削。
诱饵则有两个:一个是想换掉不听话的下属的黄会长,一个是爱情的出现。
一个卑劣,一个伤心。
听话的炳斗在黄会长那裡步步高升,并因一档逼迁的事被许以高价回报。
如果没有意外,虽然不确定黄会长肯不肯给,但可以肯定炳斗拿到这笔溢出生活的报酬会就此退出黑帮拥抱爱情。
他倒不是意识到需要剪断自己背后的丝线,只是不用再依靠黑帮维持生活。
他在这方面的幼稚,让他逐渐成為了黄会长下一个不听话的下属。
更失意的同学导演珉浩的出现,成為捅进终结炳斗生命的一把匕首。
同是天涯沦落人,珉浩踩著炳斗爬上餐桌,而炳斗还在想著有饭大家一起吃。
珉浩不知道的是,从此他的背后也长出了丝线,成為了别人的玩偶。
炳斗在告白之际(可能是求婚),被迫逃亡。
小弟捅进胸口的一瞬间就死掉。
生命是脆弱的,生活也是如此。
观影经验告知我结局会是悲剧,直到最后,我真的很伤心。
炳斗说一定要拍出黑帮精神的精髓啊!
不知道是什麼?
韩国黑帮片,有些人性挣扎的描述。韩国人和日本人在有些地方挺像的呢。男主角赵寅成很帅哦,呵呵~~
戏剧化的现实主义,结合草根奋斗和宿命悲情。赵寅成的表演是最大卖点,但有点过于韩剧式表演。PS韩国黑帮就是西服加棒球棒吗
卑劣的街头也被拍成了卑劣的纯情,所以纯情就有纯情的结局。向永远的柯里昂致敬。
兄弟一家人,但将黑社会看得太义气以致全情投入就是你的不对了。小资情调的初恋相遇,电影梦想的一骑绝尘,插在恶杀的黑水中显得俗而艳美。利益集团的重新苟合,是人的工具性使然,老板下大棋不会滥杀才子。你手段不狠,洞察不足,心肠太婆妈,所以死得很忧伤。但能活在众人脑海,也是江湖精髓的达成。
太过冗长,赵仁成真的很帅,演技超好,李宝英怎么样子那么多变,让人认不出来,果然韩国整容不一般
故事没有太出人意料的地方,但还是挺揪心,谁死谁活,赤裸裸的算计啊。赵寅成的红嘴唇太出戏了,最后一场戏老大的一首歌突然就文艺了……
今天老师讲到这片子时,我以为我没看过,原来我看过啊!还是部感觉挺不错的电影呢!嘻嘻~~~
这个结局也能猜到,KTV唱歌暗示了很多次了。都不过是被利用的物品罢了,没有价值就会被替换掉。不过掉脑袋的秘密透露给导演这种事情,还是很降智
太。。。。长。。。。。了。。。。。
dark ending,女的,心软的,别看了。结尾曲old and wise有温柔的动人心魄。
没有真朋友 没有真兄弟 没有真道义
导演那条线真的是人能写出来的?
韩国也有黑帮史诗。打斗很真实,残忍及赤裸,情节很吸引人,歌曲也很刺激很搞。无奈的生存 罪恶的生活PS:和新宿事件类似!第二次看韩国电影,第一部是 假如爱有天意,卑劣的街头这部片很经典。。浓浓的黑帮味道以及生存的辛酸和屈辱
柄斗真可悲,自己喜欢的女人害怕他,唯一信任的朋友利用他,自己的老板压榨他,奋不顾身用生命去保护的家人不理解他。看得心里不是个滋味,不喜欢。
出来混迟早都是要还的- -
文人与武夫皆不可信。
花了两小时就为了告诉我们嘴巴要牢!真是太拖沓了,结局收的也很突兀。比《新世界》差远了。
“暴力组织三部曲”的第二部,是一部“拍出了黑帮精神的精髓”的电影,看多了香港浪漫主义的黑帮电影,这部电影的真实更能吸引我,让我有理由期待三部曲的终结篇...喜欢李宝英的气质,很朴素的高贵~~
这是韩国版的麦克白嘛
回头看看其实挺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