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红

萧红,Falling Flowers

主演:宋佳,黄觉,王仁君,张博,李依玲,吴超,陆怡璇,孙维明,张彤,李凤绪,王同然,鲁思远,张维智,杨丽萍,李翰臣,江心怡,丁字佳,曹世平,温杰捷,李洪权,赵荣章,瓦洛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大陆语言:汉语普通话年份:2012

《萧红》剧照

萧红 剧照 NO.1萧红 剧照 NO.2萧红 剧照 NO.3萧红 剧照 NO.4萧红 剧照 NO.5萧红 剧照 NO.6萧红 剧照 NO.13萧红 剧照 NO.14萧红 剧照 NO.15萧红 剧照 NO.16萧红 剧照 NO.17萧红 剧照 NO.18萧红 剧照 NO.19萧红 剧照 NO.20

《萧红》剧情介绍

萧红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1942年,病中的女作家萧红(宋佳 饰)困在了日军炮火下的香港,年轻的东北作家骆宾基(张博 饰)陪在她的身边,萧红向骆宾基讲述了她10年来颠沛流离的写作生涯,以及她和作家萧军(黄觉 饰)、端木蕻良(王仁君 饰)之间的两段不寻常的感情,特别是她与萧军难以忘怀的感情经历。这个生逢战乱,历尽坎坷,向往爱情,充满魅力的女作家深深打动了骆宾基,但此时的萧红已经病入膏肓。骆宾基和外出归来的端木蕻良把萧红送进医院,陪伴她度过了生命中最后的时光……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我为相亲狂老练律师第一季疯狂的赛车西班牙女佣你能听到我吗?第一季夜班医生第四季日光之下你还活着食罪者的诅咒耶稣指引你上高速续倒数第二次恋爱生死大营救暖阳之下诅咒荒漠杀机旧案寻凶第二季你爱的某人龙之奇迹擅长捉弄的高木同学第二季从暗处来我叫白小飞柏婷娜小姐天国大魔境侠义神捕之诡影死亡之地堡垒:戴安娜Y医生:外科医生加地秀树第五季恶灵入侵在路上回声八号

《萧红》长篇影评

 1 ) 《相由影生》——唯有自尊者得善终

最近我在正参加的MBA课程中遇到一个挺有意思的项目——研究美国作家Joan Didion的作品《self-respect(自尊)》,教授一再强调Joan Didion的自尊观能给我们带来一套全新的思维模式并帮助每个人找到真正的自尊,出于对真正自尊的好奇,我参与了这一课题的研究。

为此我查阅了很多相关资料,从西方自尊观的形成发展,到各个时期代表性的自尊理论,在整理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后,我发现东西方文化中对自尊的认知存在很大的差异:东方式自尊是面子,它的存在依附外界的评价和认可,简言之,如果一个人的言行得到社会或周边人的认可和赞赏,这个人由此感到有面子,那他就会觉得自己有自尊。

不同的是,西方式自尊是个人内心的一种力量,这种力量不受外物影响,一个人,相信自己、诚实面对自己、做自己想做的事,从而活出真正的自己,这就是自尊。

我很惊讶不同文化背景下对自尊的认知偏差会如此之大,然而想到自己时下在面子重压下过着的犬儒生活,倒也觉得能有明确目标,并不受外物影响,活出真我的西式自尊会是一剂解救良药。

在印证这个观点前,我想先讲个心酸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叫萧红,中国文坛界的洛神,民国四大才女之一。

她的文字就好比洛河碧水中袅袅升起的出水芙蓉,清美传奇,而她的一生也仿佛洛神般翩若惊鸿、短暂凄美。

萧红一生特立独行,执着追求爱与自由,她的文学造诣堪称天才,白话文体的文学创作无师自通,独创风格的散文式小说在当时的文坛中独树一帜。

可惜,文学上的成就并没有给萧红追求爱和自由的生活带来捷径,相反,她颠沛流离,爱不能久,一直挣扎在想独立又不得不依靠男人的无奈里。

萧红人生最大的悲哀就是把生活嫁接在爱情上,希望通过男人来获得幸福。

这一点从萧军的出现便开始得到印证,然后是端木蕻良,再是骆宾基,每个男人都是她溺水般生活里的浮木,以为抓住一个就可以摆脱困境,却发现生活像被诅咒般,爱情世界里的世态炎凉一直在她身上循环上演。

我想倘若换成个个性刚烈的姑娘,比如同为民国四大才女的张爱玲,肯定早就抖干净虱子,重新披上华丽的袍,昂着她那张犀利而孤傲的脸,冷冷回应生活到:“如果你认识以前的我,就会原谅现在的我”。

张爱玲也爱过,遇到胡兰成她也曾经卑微的低到尘埃里,可是胡兰成的不忠却造就了张爱玲的华丽转身:“因为爱过,所以慈悲;因为懂得,所以宽容。

”一代才女自从再未涉足婚姻,生命之花独为文学作品而绽放。

同一时代背景下,同样是受女权思想启蒙的新女性,同样是才华横溢的女作家,同样也是向往爱情却深受男人伤害的可怜人,萧红和张爱玲却有着截然不同的命运路。

中国人总爱说性格决定命运,那性格究竟是什么?

性格是一种在经历了认知、态度、行为、习惯后才会培养形成的关于认知的系列特征表现,其中认知是根源也是关键。

在我的理解中,认知最重要的一点应该是明白自己要什么,并以此固化成为目标。

我们再看萧红,她性格的特质是感性灵动却懦弱无序,她一生追求爱情和自由,却从来没有为获得爱情和自由努力丝毫。

她的不付出,从本质上来讲,是对她所谓追求的根本性否定,因为如果认定追求之物是有价值的,就必定会付出努力。

对于萧红,文学创作也好,爱情也好,都是率性而为。

相比之下,我会更加欣赏张爱玲,她独立、孤傲、犀利更是毒舌,形象一如当下流行的单身腐女,她能在中国文坛史上留下那么浓墨重彩的一笔,追根溯源,靠得是她坚定的内心,她绝对是一个拥有超强自尊的人。

我不敢说拥有这种自尊的人就一定会功成名就,但有目标、有勇气、有节制、有判断的去生活的人一定能获得她认定和需要的幸福。

好像奥黛丽赫本,她的人生目标就是有个温暖的家庭,因此不论她的演艺事业如何辉煌,或是就算经历过的两段失败的婚姻生活,都不会改变她坚持并追求目标的态度,她努力去爱,去营建一个温暖的家庭。

事实上,年老的奥黛丽赫本到生命的最后,身边也有个爱他和理解她的男人陪伴。

人们总说奥黛丽赫本是幸运的,可是幸运从来不会从天而降。

命运是认知和坚持的结果。

现在我开始明白Joan Didion在她自传中常提到的一句话:“因为拥有自尊,我获得了幸福。

”拥有真正的自尊,是通往幸福之路的夯实之梯。

 2 ) 那个有魅力的女人,那些有缺点的男人

没有人能够否认,萧红是个有魅力的女人。

没有人会像她一样,在境遇最不堪,穷困潦倒,身怀六甲之际,还能令萧军一见钟情。

也没有人会像她一样,有复杂的情感经历,怀着萧军的孩子,却令一个小她几岁的未婚青年,为她痴迷到愿意娶她为妻。

更没有人像她一样,在动乱的战争年代,在病重憔悴的时刻,丈夫不在身边,却是另一个爱慕者在照顾呵护着她。

每个男人都有弱点。

汪恩甲在萧红两度逃婚的情况下,仍旧追随在身畔,不肯放弃。

虽然最后不知去向,却也是历史迷案,很难说得清他到底是真想抛弃她,还是遭遇了不测。

只是,他注定是一个不能够懂得她的男人。

很明显,萧军更欣赏她的才华。

也只有在萧军身边,才有了二萧相随的文坛佳话。

只是,他可以拯救她于水火,也会出轨。

从后来的人生经历来看,即使他离开了萧红,与另一个女人成婚直到暮年,仍旧没有改变他出轨的劣根性。

他仍旧背叛过,不忠过。

不同的是,那个女人忍耐了他。

电影里的萧军,一直表达着他同样的心愿,他不想离开萧红,为此会让另一个怀孕的女人去打胎。

黄觉实在英气逼人,又带着儒雅和温和,总是令我和那个家暴的萧军联系不起来。

当萧红的心伤痕累累时,她选择了温和陪伴在身侧的端木。

此刻的她,已经不再奢望男人能够罩住她的整个天空,已经放弃了很多对男人的幻想,只不过想过一份安稳的生活。

可惜,她生逢乱世。

或许正是这乱世,映衬出端木的自私和懦弱。

兵临城下,他会弃她,自己先出逃。

这种时候,让她如何不想起曾经救她于危难的萧军,会生出如果是同样的际遇,萧军定会来救的念头。

那个男人会像英雄一样从天而降,也会移情别恋,游戏花丛。

端木固然没有绯闻,遇到事情却也无法依靠。

而这一瞬间,她是否已经有了悔意。

不同男人的不同弱点,在那个时空,都成了她的致命伤,令她无法承担。

我们不能奢求萧红能够进化到可以完全脱离异性照顾的程度。

毕竟,在那个时空,炮火连天,战争正如火如荼,女人的力量还太微薄。

即使是和平年代,又有哪一个人不需要感情?

于是,所有深爱萧红的后世读者,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她一次又一次为情所伤。

暂时还看不到骆宾基的缺点。

毕竟,他还只是她的朋友,没有深入到她的生命之中。

但我确信,即使萧红没有早逝,假以天年,她真的离开了端木,跟随了骆宾基,我们看到的,只不过是又一个有缺点的男人而已。

只是,人不同,缺点自然也不同。

有没有那么一刻,你像我一样在想象,如果是萧军的果敢,加上端木的忠诚,骆宾基的追随……集他们的所有优点于一身,而摒除了他们各自的缺点,那该是多么幸福的改变。

如果是那样的话,萧红定不会如此游离失所,也不会那么多痛苦和心伤。

可惜人生没有如果。

像我某一天失眠,在朋友圈里唠叨:“我需要一个不挑我毛病的男人,觉得我这样就挺好的。

成熟、包容、关怀、理解……想想真TMD奢侈。

”有男性朋友在下面温情回复,“要求不多,不奢侈。

”而女人的反应正相反。

雨姐姐很理性:“你用想要的方式对待你想要的人,必会得到。

”铭姐姐更理性:“根本没有这样的人,机器人除外。

”如果有这样的机器人,一定脱销。

就像大规模生产这种男人的韩剧,令无数女人集体白痴一样。

萧红尽管如此惹人怜惜,令人深爱,可是在男人的心里,却是五味陈杂。

很明显,她不是一个好母亲。

而她是否是一个好伴侣,是否是他们心目中的良配,却并不能够完全肯定。

萧军明确表示过,做为作家,他承认她的才华。

但是做为妻子,他却并不留恋她。

世人皆知她病危时,心有所游离,端木仍旧一直认为她是他的妻子。

在她离开十几年之后,才再婚。

萧红的吸引力无人能挡,而她的缺点,同样也众说纷芸。

其实,我不觉得宋佳和她有何神似,但她还是演出了萧红的某些气质,多情的、倔强的、要强的;却又是柔弱的、寂寞孤苦的……那个有魅力的女人,那些有缺点的男人。

也可以反过来说,那些有魅力的男人,那个有缺点的女人……

 3 ) 深夜感言-----想跟女孩交流的话

看完这部可称之为悲剧的女作家传记,我在为其惋惜,佩服之余,又深深的下决心不能重蹈其覆辙。

无疑萧红在文学上取得了非常高的造诣,她个人的才华使然,时势造英雄也是有的,在那个年代,一个民族的苦难催生出无数的题材和经历。

而今,我们没有那个机会和背景去创造她们有的辉煌,但我们至少没有背负国仇家恨,没有体味世事沧桑,所以纵使我会为自己平庸的生活感到无望,却又为自己生于这个时代而深深庆幸,宁为太平犬,不做乱世人。

说远了,我不觉得一个女人放任自己流落到不幸的境地是获取他人同情的资本,假若有这种想法,那么我就还在封建男尊女卑的思维禁锢之中。

由于我生处在现在这个时代,使得我有了生来独立的人格,整个过程总觉得萧红总把自己处在一种极度不牢靠的依靠之中,我以为,这是悲剧的根源,她非常倔强,也非常勇敢,是于时代抗争的娜拉。

但是又常常把对别人的期望作为生活的全部,期望本身就是抽象的。

另一个方面来说,萧红也好,张爱玲也罢,都是深受文学熏陶的人,然而我窃以为,伟大的文学作品给她们这些热爱文学,醉心于作品情节之中不能自拔的女人带来了一种悲剧的宿命,在我少不经事的时候,我也对文学作品中坚贞矢志不渝的男女主人公深怀敬意,并发自心灵深处的向往那种纯粹的,精神支柱状态的爱情。

我也以为无视众多追求者一往情深的爱会对我报以同样的热情和忠诚,是的,我也这样坚信过,好在我生于这个时代,这对于我来说是极度幸运的事情,我们女人的权利和机会与民国不可同日而语,我在受教育的同时有着足够的时间和机会来适应这其中的落差,只要在一定程度上保护好自己,那么就有机会适应这个落差和学会直面这个事实,对于感性动物来说,这是一个鲜血淋漓的过程,也许以后回想起来会觉得没什么,但对于二十出头的姑娘,这真的需要时间。

太多的文学作品歌颂美好的爱情,无视家人的感受,物质的基础以及其他很多不可或缺的因素,似乎把一些女孩子都教育得太傻,都以为自己中意的人是那么忠诚 坚持 热烈,其实也许有,但是你未必喜欢,一个人的感情只能叫暗恋,两个人互相爱慕才叫爱情,这就决定了爱情的不确定性。

我看完萧红的生活之后,我觉得有必要吸取教训首先,就是深刻的觉得,一个女人要想在今后的生活不至于被动,那就不能与自己的家人有着太大的背离,应该认真的听取、权衡家人的意见,不把自己逼得太苦,让自己在任何时候都有着坚实的依靠。

然后,就是不要让自己怀着孕谈恋爱,怀孕是结婚之后的事情,这是自然法则,有时候遵守规则也是对自己的保护,即使显得墨守成规,毕竟性爱之后的结果是由女人来承受,一些必要的保护必须是自己给予自己的,让男人爱上怀着别人孩子的你,并不是一件证明你魅力的光荣的事,那么大一顶绿帽子戴在你的爱人头上,他想要不直面都不行,对于男人的这点尊严,女人有必要去维护。

生在幸福年代的我们,或许会像一片花瓣,无声的腐烂在世界的一角,虽然我有着这种杞人忧天的不满,但让我平庸而幸福,所以我深刻的感受到我热爱着和平。

 4 ) 既平凡又猥琐

  本来没有多喜欢《黄金时代》里的萧红,但今天补了13年小宋佳的《萧红》,倒还是觉得汤唯的萧红更合逻辑。

  萧红应该就是一个终生活在自我世界的人,所以她没有多少普通人的道德包袱,逃婚让家族蒙羞,法庭状告棒打鸳鸯却被打脸,两度以有孕之身追逐爱情,无法被婴儿激发的母性荷尔蒙,以及让许广平烦恼的每日去鲁迅先生家报到。

  但凡有着符合当时或者现在很多家庭妇女推崇价值观包袱,萧红的人生必然会被改写。

     作为路人的我,也希望萧红可以略符合通行的道德准则,毕竟可能亲手葬送自己孩子的母亲,是很难被理解的。

  不过,完全不通人情世故的她,才会自有她天真明亮的一面。

她那句:“有各式各样的作者就会有各式各样的小说”,正是因为她内心没有包袱,才能于无为处成就自己的自由灵动的文风。

而在萧红这部电影里,萧红从她的天赋里走出来,成为了一个和万千主妇们持有相同思维角度的普通女人,似乎她就应该生活得井井有条,一丝不苟。

可是,如果萧红是有这样理智健全的生活的人,以上漠视道德准则的行为又如何存在?

我真的很不喜欢这版萧红,如果给主角换个名字,完全可以是任何一个徐帆擅长表现的主妇。

可是,徐帆的任何角色,都断然不会有以上的各种人生轨迹。

所以,这思想与行为背道而驰的角色,难道不是所谓的既想当什么又要立什么吗?

另外,许广平对萧红的抱怨,只是因为她分身乏术,已经无力待客,无从抚慰萧红的寂寞。

怎么在电影里,当鲁迅猥琐地笑着问萧红“要怎么谢我”时,就那么违和呢?

我又想起黄金时代里,萧红一脸明亮地问先生:我的裙子好看吗?

那时候,先生脸上那绷紧的严肃,终于卸下,有些微的调皮:红上衣,要不就配红裙子,要不就配黑裙子。

 5 ) 不错的文艺片你看懂了吗?

看清楚了什么鞋,破鞋对吧。

试问抽烟的人,有烟没火的感觉你难受不。

还有结婚那场表面看是喜庆,在看反打的背景绿了,红了绿了你自己想吧其中的含义。

梨代表什么,分别分离。

离婚。

还有其中提到的滑火柴,干柴烈火,你懂吗?

一点既着。

鲁迅说你该怎么谢我了,那就下水饺给我吃吧。

谐音是什么,睡觉啊,笨蛋。

最后漂流的水还有人,这些场景在太阳照常升起等很多文艺片中都出现过。

而且很多戏出现了镜子里的人,镜子是看自己的对吧,照片是给别人看的,还有她手里拿着照片讲萧军那一段戏。

看不懂的人才悲剧。

那是你的知识不够,打开的方式不对你依旧看不明白。

就像好多人看不懂无极跟东邪西毒一样。

 6 ) 关于萧红和萧军的那些事

看完电影《萧红》,深深感觉对不起今天被我祸害的朋友们,我曾因喜欢萧红多次向他们推荐这部电影,当我看到敬爱的鲁迅先生屁颠屁颠地拿着写好的序,当着许广平的面满脸淫笑地对萧红说:“你该拿什么来感谢我呢?

”并且这句话翻来覆去重复了两次。

我第一次在银幕上看见活生生的鲁迅居然是这个样子,这给我强大的心灵留下了多大的阴影导演你知道不?

很多人认为许广平不待见萧红,就觉得鲁迅跟萧红有关系,作为一个资深的鲁迅八卦爱好者,我在这里负责任地告诉大家:鲁迅不但没有偷看弟媳妇洗澡,和萧红的关系也十分地纯粹。

其源头无非是萧红遗言想将自己的骨灰葬在鲁迅墓旁,萧红一生孤苦,只有她祖父和鲁迅对她好,让她感到温暖,这又何尝不可呢!

说实话,看过海多纪念鲁迅的文字,只有萧红的文字最终压卷。

其关键之处,是把鲁迅作为一个人来写的,其它人要么则是把鲁迅作为一个神写的,要么干脆拉倒抹黑无限妖魔化,好像不去捧捧或者踩踩就无法证明自己的高明似的。

捧鲁的有个叫房向东的,看过你才知道什么叫做肉麻无比脑残粉,骂鲁的则多了,韩石山真正做到了人不无耻,天诛地灭。

扯远了,还是回到电影里去吧!

小宋佳长得比萧红漂亮,这点还不算糟蹋,但有次萧红向端木说起自己的梦想,捧着高脚酒杯,其间眼波流媚,很像是上海滩四马路出来卖得导演知道不?

萧红临死前在纸上写过一句:“我将与蓝天碧水永处,留得那半部‘红楼’给别人写了。

半生尽遭白眼冷遇……身先死,不甘,不甘……”这话难道是被导演吃了么?

萧红是民国时我最喜欢的女作家,没有之一。

和她相比,冰心、苏青、丁玲、张爱、白薇、凌叔华,甚至林徽因这种顾影自怜的文艺范至今都有传人,她们可能比现在的一些美女作家漂亮,家庭出身好,多才艺什么的,但那根接力棒至今都还有人传承着。

萧红的《呼兰河传》有如沈从文的《边城》一样,都是文学史上的特例。

再来说说萧军,萧军可是拍着胸脯说老毛最多只配当他大哥的铁血真汉子!

他有次去延安过路,老毛准备巴结他召见他,他回绝说不了,可以说是当时延安几个不臣老毛的人,后来还有次把老毛灌醉套出了不少真话,都完整地记录在他的日记里。

英雄如此之豪,又有几个呢,电影里只身去救萧红,咋这么娘呢!

晚年时红卫兵要去斗萧军,萧军说:“我活到这把年纪,已经是超期服役了,如对我进行武斗,我年轻时在讲武堂当过武师,下面的话就用不着我说了,希望你们珍惜自己的青春。

”红卫兵听完就傻眼了,从此只敢对他文斗了。

萧军自称是个性格暴烈的人,在电影里却像一把鼻涕被几个女人甩来甩去,导演你烦不烦!

萧红死后,传闻端木和骆宾基把人埋了后,痛快地打了一架,然后各奔东西老死不相往来。

在骆宾基的回忆录里,只承认萧军才是萧红真正的丈夫。

本来很简单的故事,三人各持一端,最后搞得像罗生门一样。

我觉得在萧红的眼里,萧军有侠气未免粗暴,且爱处处留情;端木够温柔不够担当,遇事总是退缩;这就是萧红的苦恼。

你们帮她选好了吧!

不过萧红临死前还对骆宾基说:三郎若是知我病重,一定会不远千里来救我……这话让人觉得惨然!

关于《萧红》,导演整体结构还是不错,最关键的一点是不懂萧红,估计丫连《呼兰河传》都没读过,所以根本不能理会萧红圣徒似的拼命写作,是源于对故乡对土地的深深热爱。

其实霍建起《那山那人那狗》就有这种感觉,现在却忘了老本,搞得自己和张艺谋陈凯歌一样,对现实过于妥切,手忙脚乱仅余浮躁二字。

这只能说中国整个电影产业环境气候极其恶劣,除了田壮壮贾樟柯少数电影人还有些许职业操守外,其它人差不多都是拍个电影侥幸成红,再用这个作为敲门砖理所当然地向主流投怀送抱了。

好电影不能上座,烂电影层出不穷,票房这东西纯粹是个假大空,连泰囧这样烂成渣的电影都有人追捧,真是滑天下之稽!

不过最后我还是被《萧红》有些地方感动了,尤其是火车快开时,萧军给她买了两个梨子,这也是本来就有的。

梨者离也,不管他们以后见没见面,我的鼻子有点酸,想必眼睛有点红。

年纪大了,泪点和尿点都是这么低,甚至分不清煽情和感动的区别,倒是笑点却是和血压一样不由自主地高了,长期以往,人生还有何乐趣可言。

正如中国足球的沦落一样,中国电影产业的没落,乃至中国文化的断层和缺失,这些烂账都可以统统归到体制身上。

如果中国将来没有任何实质性的改变,我们只会变得越来越无聊越来越脑残,一个个走在街上,就像灌足了气的充气娃娃一样。

一遇到什么事,可笑不可笑,好玩不好玩,先爆了再说,正如我现在丢下工作,一个劲儿地只顾吐槽。

ps:看到宋佳的卖力表演忍不住多打了一星。

 7 ) 先生不是红颜 是男人的领导者

从姓汪的到萧军再到端木 萧红这一路都是被动地选择了接受 碰上的都是一群渣到不行的男人 唯一好一点的就是萧军 起码就如他自己所说的至少他不会离开萧红 他知道萧红的脆弱 不忍他伤心 却也一再地让她伤心 其实话说回来这一切归根结底不过是每个男人本性的体现 只能说男人都是视觉动物 没有耐性和一个女人长长久久地一辈子 这对他们来说是种煎熬 不能怪任何人 只能说他是个男人 只不过犯了所有男人都可能犯的错而已 萧红的命运总是被男人左右 当然也有时代的被动 从一个城市到另一个城市 她很执着 也很超脱 在那个年代 但是却太容易被一个男人捆绑 当然也不可避免地需要男人来依靠 生了两个孩子 却没有怎么当过一个母亲 早早的自己也因病离世 命运的转折有时候来的太过突然 到最后身边的小骆又以一个同情者和欣赏者的眼光对萧红产生了爱慕 这不过都是男人的一场小游戏而已

 8 ) 也就只有这些

我就像他划过的一根火柴,转眼就成了灰烬,然后他当着我的面划另一根火柴。

没错,我是个粗人,没有去理解你,可我没想过要离开你。

他就像一场大雨,很快就可以淋湿你。

但是云彩飘走了,他淋湿的就是别人。

他给我想要的,疼爱、理解、注视、专一、轻声说话,我要的不多!让你这样的女人流泪,是所有男人的罪过。

 9 ) 让像你这样的导演/ 编剧执导,是所有观众的罪过

将剧中台词略微篡改,奉还给导演和编剧大人。

如果你们不会讲,干脆闭嘴。

如果要点评这部电影,简而言之,没,诚,意。

没有足够的诚意去老老实实地研究萧红这个人,没有足够的诚意去想怎么来表现这个人,没有足够的诚意去让观众心有戚戚而不是啼笑皆非。

就好像高中生编不出作文,就拿华丽的文字糊弄;就好像学者出不了成果,拿剪刀浆糊的“成果”搪塞。

你毁无聊题材可以,别来毁萧红。

我私心里觉得我校观众应当是比较有素质的一群,但是今天看《萧红》几度嘘声大起各种笑场,而且完全不是观众的错。

不知百讲引进这部电影是出于什么心态。

敬爱的导演和编剧,你们的智商在哪里?

我们不懂电影叙事,但是我们都知道,这个人不应是这样的,这个故事不是这样讲的。

不能把本应是悲剧的故事,讲出了喜剧的滑稽。

作家也是人吧?

平时也要正常说话的吧?

不是一张嘴就朗诵的吧?

而且还张口闭口就是“我崇敬您”“她给她爱上的男人能量”种种散文诗格式,(编剧是把十几岁女生的日记本直接拿来用了?

)鲁迅他老人家居然成了江苏台的莫非,专门给萧红点评夫妻关系,还用上了“你们两个就像两只刺猬”的时髦比喻。

而电影叙事的拖沓也懒得吐槽了。

影片开始萧红逃跑,场景是萧红的父亲和继母在炕上抽烟斗。

窗外仆人喊了一句“老爷,大小姐跑了!

”萧父应了一句“什么?

”死心眼儿的仆人居然又老老实实重复了一遍“老爷,大小姐跑了!

”最后影片表现萧红临终场景,骆宾基和端木交错出现,萧红在梦境跟现实中间游移不定,眼睛闭了又睁睁了又闭,让我忍无可忍开始乞求导演给萧红个痛快吧让她去吧让她痛快地去吧。

电影的叙述方式是一方面,更让人忍无可忍的是人物塑造。

既然自称传记片,那应当抓住这个人的灵魂。

萧红不仅是个女人,她更是个人。

对她的才华成就、精神意志视而不见,一门心思关注她的情史(而且是yy得离谱的情史),八卦恶俗的取向暴露无遗。

很明显,萧红身上最出众的是她过人的才华,而不是她在男人间兜兜转转无人可挡的魅力。

电影里那些段罗曼史基本都是扯淡,居然连鲁迅都黑。

萧红自己是有性格弱点,但这些弱点如果写得真诚细微同样可以震撼人心。

一个有才华的女人,是怎样跟自己的文字相依为命,怎样在坎坷的情路上跌跌撞撞走过来,依靠对更多人苦难的同情而获得救赎的?

我们没有看到。

我们看到的,只有二萧一见钟情的狗血,(“让像你这样的女人流泪,是所有男人的罪过”;“她是个孕妇,但她不是个普通的孕妇”),只有端木脉脉凝视萧红的矫情做作,只有生造鲁迅“怎么谢”(还专门强调了两遍)的恶俗可耻,只有将骆宾基友情生掰成爱情的无节操(包括抓痒抓得那么销魂的桥段= =)。

萧红是女作家,不是万人迷。

 10 ) 一条被抛上岸的鱼

先看的黄金时代,三个小时,越看心越静,就好像真的在那个时代旁观着那样一群人,听他们讲故事,看他们在战火中颠沛流离,燃烧自己。

含蓄、文艺,看完满脑子都是汤唯始终有些淡漠却脆弱的脸。

再来看萧红这部的时候,叙事更接地气,情绪更直白,所有人的欲望、缺点、渴望都裸露着,像一条被抛上岸的鱼,即将面临一场明明白白的解剖,不需要读者敏感共鸣,主人公会一一讲给你听。

相比之下,许鞍华采取的是只呈现“客观发生”,所有的”言“,也就是主观表达,只在意会,或者也可以说是取决于观众所具有的怎样的“真实观”。

你的真实观会决定你看到一个怎样的萧红。

这版三个男主,一个比一个更没记忆点,女主病重还能中气十足地和端木吵架,很出戏,还有女主的发型、孕期的细节处理,对孩子的态度等等,都可以处理的更合理些。

偏个人的叙事,薄弱了,弄丢了萧红文字里的荡气回肠和细腻敏感的拉扯,也缺少了炼就“萧红”这个人的时代背景刻画。

《萧红》短评

每个成功女人的背后,都有一个博爱的男人。

5分钟前
  • 寒狐居士
  • 推荐

宋佳演的不错 苦难 背弃 与振作 女性的天空是低的吗?该找谁来依靠?

9分钟前
  • 空谷幽居
  • 推荐

生死场里的被抽打的马,哈姆雷特里因爱而疯而死的奥菲利亚,都是另一个萧红的倒影。爱就爱了的男人,爱只爱着的女人,萧军成就了她也毁灭了她。终其一生都在走出爱,却又无法真正诀别,完全相反的端木蕻良是另一层面的寄托。时代造就了她,也在时代里沦落而毁灭。

14分钟前
  • 刘浪
  • 较差

理解萧红,却不能理解她爱着并爱着她的萧军〜但再多想一层,又有什么不能理解,人嘛,最难战胜的就是自己!

19分钟前
  • Sylvia
  • 力荐

已阅,暂时没什么感觉,今年应该还有部关于萧红的影片,看完了再来比较比较。

22分钟前
  • 私房歌
  • 还行

有流水账一样敷衍的感觉,演员选得很差劲,宋佳太气质,东北话不及格,萧红其实就是个倔强淳朴的乡村姑娘,导演对萧军形象很丑化,他虽然多情但绝不是见一个爱一个,没有拍出萧红在萧军面前的依附地位,时代容不得女人太强,这也是二萧情感破裂一大原因,而端木在这部里也像个傻子。

23分钟前
  • QQ
  • 较差

《黄金时代》好歹展现了民国时期的文人风骨,而这部就只剩下狗血的感情线了……

27分钟前
  • 欧依熙
  • 较差

演員感覺不夠入戲 有的時候情緒又太過了╮(╯▽╰)╭ 對白很平庸甚至些許雷人 旁白倒是不賴~ 攝影與配樂做得極好~ PS. 愛情 之於本我的女性 是致命的 毀滅性的 不論好壞…

32分钟前
  • Chapelle L.
  • 推荐

温吞吞没腔调没观点,失望!

34分钟前
  • Aboo
  • 较差

晚来偏无事,坐看天边红。红照伊人处,我思伊人心,有如天边红。

38分钟前
  • ViGgO
  • 推荐

矫情造作。不过场景挺漂亮的。和室友的几个感触:1.宋佳太漂亮了,不适合演萧红,只是“美女”,而少“作家”;2.萧红、萧军、端木躺在一张床上调情那段真是天雷滚滚啊;3.萧红晚期经历的争论还是挺大的,拍出来有些偏激了;4.鲁迅的普通话……总之,如果不挂名《萧红》,会觉得这片好些。

42分钟前
  • 菲什
  • 还行

摄像挺不错的啊~ 后半段流水账了

45分钟前
  • 唱²
  • 还行

和黄金时代相比,这部的萧红是少妇,汤唯的萧红则是少女。这部的萧红像个坏脾气的主妇,汤唯的萧红像个为情所困的作家。配角的演绎更不用说,还是有差距的。许鞍华的萧红赢了,那个萧红是带着美的,曾经有过快乐,有过挣扎,有过希望,有过绝望。萧军倒是这个更有魅力些,冯绍峰感觉还是有点孩子气。

50分钟前
  • 阿柴
  • 还行

啥也沒說清楚啊,除了各種文藝就是文藝

53分钟前
  • 草間彌混元丸
  • 较差

自传记

57分钟前
  • ︷boy﹖
  • 推荐

片子真是深有萧红文风,散漫舒缓,环境比人物出彩,独独少了骨子里的苍茫。

1小时前
  • 百无一用发小春
  • 还行

文艺女青年不好当啊

1小时前
  • kerr
  • 还行

这矫情的台词和情节,太搞笑了,笑到最后我都笑不动了

1小时前
  • 一颗大豆
  • 很差

文人什么的。。。

1小时前
  • 发呆的草
  • 力荐

一直不怎么喜欢小宋佳,在这里也不见得有多喜欢,特别是她的发型设计!尼玛学生时代麻烦你清一色齐眉小刘海,中期侧分,后期中分御姐范可以么?别什么时候都差不多。无法直视。还有和端木的那段情,别用口述的方式直接说“没担当”就完事了可以吗?鲁迅一出场吓到我了!太神似了吧!黄觉是年轻版胡军

1小时前
  • 吃面包的小狮子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