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日本《电影旬报》日本电影十佳榜首是老导演阪本顺治的《世界的阿菊》。
江户末期,黑白画面,4:3画幅,章回体,主演是曾获柏林国际电影节最佳女演员、三获日本电影学院奖最佳女配角的黑木华,黑木华的古装扮相很有古典气质,与本片风格非常匹配。
本片以1858-1861年江户长屋贫民街为背景,讲述两个年轻掏粪工与落魄武士女儿的故事。
难以想象的是本片最先“声”夺人的是画面,开场就是装满粪便的粪桶,故事也从茅厕和掏粪开始。
掏粪工的工作就是从各处茅厕掏粪,用桶担到码头,用船运输集中一处堆积发酵,变成粪肥,再卖给农场主。
电影详尽地描写了掏粪工的工作流程,木勺、木桶包括手都是工具,有大量的茅坑、粪桶、粪肥的画面,甚至能感受到特写镜头就是刻意停留在粪便上。
有一处细节在现代人看来可能难以忍受,主角失亮在河边拉屎,之后用平时围在脖子上的汗巾擦屁股,然后把汗巾在河边泥水中简单涮洗,又搭回了脖子上。
本片的黑白画面除了营造复古感,也降低了视觉冲击力。
显然这是导演的设计,他要让观众直面生活的本来面貌。
电影把四年时间分成一个序、八个章节:江湖人可真能拉,无敌的阿菊,遗憾的阿菊,恋爱的阿菊,两个笨蛋,傻傻的阿菊,踏舟前行,世界的阿菊,阿菊的世界。
中次(宽一郎 饰)原本是废纸回收员,但因为收入太低,转而跟随失亮(池松壮亮 饰)做起掏粪工。
中次负责的区域住着源兵卫(真木藏人 饰)和阿菊(黑木华 饰)父女,源兵卫早已被驱逐成为浪人,被迫住在贫民区但依然交不起房租。
某天源兵卫被昔日同僚杀害,救父心切的阿菊也受伤,导致失声。
阿菊与中次初次相遇时便有好感,家中发生变故后中次也在默默关注阿菊,还会送她写字的纸作为礼物。
在一个初雪的日子,阿菊带着拿手的饭团去看望中次,途中却被撞倒压碎了饭团,阿菊向中次解释,动情的中次开始向阿菊表白,阿菊不能说话,中次口笨舌拙,两个人在小巷里比比划划,直到雪花飘落,白雪皑皑。
羞涩的阿菊,自卑的中次,最终相拥在一起。
江户末期,世道衰败,权贵骄奢,平民困苦,旧制度已经腐朽,新时代还未到来。
历史的混沌在电影里只是背景,一笔带过,几个人物却透出与时代气氛相反的清澈与活力。
家道中落没有让阿菊消沉,反倒多了飒爽与通达,她从小受过教育,平时会在寺子屋教小孩子们写字,心无芥蒂,不存偏见,随心而行。
序章,阿菊、矢亮和中次在厕所门口躲雨相遇,两人都认出阿菊但待遇不同,无感的矢亮喊名字会被阿菊责骂,有好感的中次喊名字阿菊却一脸欣喜,喜剧效果十足,也显出阿菊率真的性格。
第一章,滂沱大雨导致粪水横流,面对手足无措的街坊,阿菊会勇敢提出要去找工具亲手掏粪。
第五章,阿菊摊开心上人送的纸张,准备写字,原本想写的字却不自觉地变成心上人的名字,随后羞涩又开心地躺倒大笑,手拍地板。
第七章,阿菊心目中显然不介意所谓阶层和身份,面对中次的犹疑,她大胆主动拥抱。
阿菊对世界没有成见,“出淤泥而不染”。
矢亮比中次有更多的存在感,相对不善言谈的中次,矢亮总有说不完的话,在他眼里,世界就是屎尿屁,世道跟屎一样。
这个世界就是吃进去乱七八糟的变成屎,然后屎里长出新的粮食。
世界上人人都得拉屎,无需忌讳。
当被雇主羞辱,兜头泼了一身粪水时,矢亮大喊:“本来想让这个世界吃屎,结果自己却先吃了屎。
”矢亮始终有底层的“自觉”,对生活不满,但又知道自己无力反抗,便反其道而行之,用夸耀和戏谑自我解嘲,甚至中次也对他人前懦弱人后逞强的“精神胜利法”不满。
只有一次,当他被欺辱后,阿菊伸手想帮他,矢亮却倔强地拒绝,脸上满是委屈和压抑,习惯了被踩踏的人怯于受到关心。
中次总是默默地注视着别人,他并不认同矢亮的“屎尿世界观”,也不习惯矢亮的不讲卫生,面对阿菊时也不敢表露心意,在这点他和矢亮是一样的,他们都知道自己面前有条界限,他们没有跨越的资本。
粪水最可怕的不是污染了身体,而是陷落了人心,失去了自救的能力。
但,变化正在发生,他们还年轻,一切皆有可能。
“世界”在电影里有两次解释。
第一次是第二章,源兵卫告诉中次,世界是天空的尽头。
你要是有一天遇到了自己喜欢的女孩,你就对她说,“世界”上我最喜欢的人是你。
说完不久,源兵卫就遇害。
没落的老一代已经注意到了远方的存在,只可惜他们已经无力追赶。
第二次是终章,阿菊教大家识字“世界”,住持解释说:“世界就是,你从这个方向走出去,又从另一个方向走回来。
”当时的人们对“世界”一定是不明就里,不可捉摸。
时间正在背后推着他们走,不慌不忙,毕竟还有当下。
包围在粪水中的人们在学习“世界”,站在混沌中的人们开始开眼看世界。
政治,历史,阶层,武士道,庶民生活,启蒙,91分钟的电影充满了宏大主题但又蜻蜓点水,不着心力。
掏粪工和武士之女的爱情太像童话,复古风格很大程度上遮盖了剧情的粗糙,同时电影的段落式结构制造了可以想象的空间。
轻喜剧的表演让几位主角生动讨喜,冲淡的故事又让导演对大历史大时代的思考欲露还羞。
对江户末期的反思已经太多了,导演放弃文本层面的思辨雕琢,转而用“粪便”和“世界”两个意向填满银幕,剑走偏锋,胜过千言万语。
第八章是一次小小的总结,矢亮学会了反抗欺压,中次参加了阿菊的识字课。
最后一场戏,阿菊、矢亮和中次三人漫步在森林中,矢亮跟着阿菊在空中比划“世界”的书写,中次感慨道:“这就是青春啊。
”一句可能超出历史情境的台词,更像是导演忍不住让角色代替自己感慨。
这段戏的鱼眼镜头制造出特别的观感,林中顺直的道路变成U字型,三人从左边走到右边,很像是住持的那句:“你从这个方向走出去,又从另一个方向走回来。
”年轻的男女们,正在从旧世界/自我走向新世界/自我。
矢亮虽然是一个挑粪工,处于社会的最底层,但最后还是把大粪浇在了长期谩骂殴打他的武士宅邸的门卫头上,或许大多数人的人生就是这样吧,长期忍受偶尔反抗,当然也有一些人从不反抗。
对于矢亮来说美食吃进肚子拉成大粪,然后大粪浇到地里会孕育美食,矢亮的世界就是这么个轮回,你盼着生活会美好,但生活兜兜转转一圈后,又骑在你脖子上拉了一堆稀屎,但这堆屎也许不是坏事,只要你能接受它,就能把这堆屎拿去施肥种出粮食来,吃了粮食在拉屎,这就是一个生命轮回。
可如果你不接受它,你的世界就塌了。
电影《世界的阿菊》是一部令人难以忘怀的作品。
它以独特的视角和大胆的表现手法,将观众带入一个充满挑战与惊喜的观影旅程。
影片以江户时代末期的长屋贫民街为背景,聚焦于两个年轻掏粪工与落魄武士家大小姐之间的爱情故事。
从影片一开始,导演阪本顺治便毫不避讳地将粪便这一元素呈现在观众面前。
这种直面生活底层的勇气让人震撼。
在雨后的街道上,粪水横流,人们等待掏粪工的到来,这样的场景生动而真实地展现了底层人民与污秽相处的日常。
然而,正是在这种看似恶心的情境中,导演却巧妙地融入了美好的元素。
雪后的浪漫场景,阿菊与中次在雪中表白的羞涩与动情,让人感受到极致的纯洁与爱意。
这种强烈的反差构成了影片独特的观影感受,仿佛在告诉我们,生活虽有屎尿屁,但偶尔也有春光。
影片中的角色塑造十分饱满。
阿菊,这位出生于武士家的大小姐,在落魄的生活中依然保持着飒爽与通达。
她不拘泥于阶层和身份,勇敢地面对生活的困境。
当她失去声音后,依然用行动表达自己的情感,与中次之间的默契与爱意令人动容。
中次和矢亮作为掏粪工,虽然工作卑微,但他们却有着自己的坚持与梦想。
他们在屈辱与艰难中努力生活,展现了底层人民的坚韧与乐观。
导演在电影语言上的创新也值得称赞。
黑白画面的运用,既如实反映了那个年代,又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观众对粪便画面的生理不适。
画幅、色彩、调度和景深的出色运用,为影片增添了独特的美感。
最后的鱼眼镜头更是巧妙地诠释了“世界”的概念,让观众对影片主题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影片所传达的主题深刻而发人深省。
它通过对底层生活的真实刻画,挑战了观众对于恶心和美好的认知。
生活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就像影片中所说的,食物从上面进去,从下面出来的是粪便,而这些粪便又成为滋养农作物的肥料,再次进入人类的生活中。
这种生命的循环让我们思考,在看似庸俗和琐碎的生活背后,其实蕴含着深刻的哲理。
即使在底层,即使生活在污秽之中,人们依然可以找到属于自己的美好和尊严。
《世界的阿菊》不仅是一部关于爱情的电影,更是一部对生命、阶级和社会的深刻反思。
它以一种独特的方式,让我们重新审视生活的本质,在屎尿屁的世界中感受到了生命的美妙。
这部电影告诉我们,无论生活多么艰难,我们都要勇敢地面对,用心去发现其中的美好,因为这就是我们生活的世界,一个充满无限可能的多元而包容的世界。
最近观影最好的一部:「世界的阿菊」,阿菊的世界。
黑白电影,古典的明暗对比和层次,喧嚣的世界简洁、纯粹。
彩色画面出现三次,短暂,转瞬即逝。
还有,章回体叙事方式,带来久违的怀旧。
我喜欢的黑木华,用无声的演技完美诠释失声后的女主角阿菊。
怎么理解「世界」?
阿菊的父亲说,世界就是天空的尽头;中介比划说,世界就是此刻的你(阿菊)和我;法师说,世界是你从这里一直往前走,却终将会回到这里。
如果以佛教观,我可以观清净,观无常,观轮回,观自他无二……世界也是如此。
去了分别心,世界不存在起点和终点;不存在干净与肮脏;不存在香与臭;美与丑……
从始至终、充斥着粪便画面与台词的电影,到最后,如雪后的世界般洁净与安宁。
粪便来自我们的身体,粪便用来浇灌蔬菜和粮食,我们吃下蔬菜和粮食,又变成粪便排除体外。
这就是轮回。
这题材虽说不上惊世骇俗,但要在大银幕上毫不妥协又态度鲜明地表现这种真实工作的日常,并同时"如诗如画"地勾勒出江户晚期的人情风物,我未曾想象到能获得如此美好的视听体验。
本片剧作兼导演阪本顺治令我无限崇敬。
"道在屎溺",《庄子》即有此阐述。
早先还有全国劳模掏粪工时传祥被立为榜样。
无论是先贤哲学,还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都教育过我们,工作不分贵贱,真理无处不在,甚至于最污秽处。
本片在黑白摄影的框架下,将掏粪工日常拍得"纤毫毕现",甚至让人产生生理幻觉。
但这极致地对污秽的刻画非常有必要!它与主人公经历的阶级凌辱、亲人离散、乡邻情谊、青春思慕、和对四季天气政治人情无常变幻的全然接受一齐,用黑白生活流的影像风格,短小明快的叙事节奏,像齿轮般紧紧咬合,松弛又高效地表达了其艺术主题。
导演没有用金句宣讲主题,一切都润物无声地融入了画面,音乐,人物,故事。
污秽处却流淌出清泉般的感动。
这中间有爱情带来的美,更有来自生命体会的真和人间情谊的善。
甘甜的回味将超出你的期待。
极少看到内容、形式和主题如此完美契合的电影。
它仅仅只需要90分钟。
这部电影讲述了阿菊日常生活的有边界的世界、阿菊所处的幕府时代末期的世界,以及19世纪中叶相对于日本的外部世界。
生活在这个世界的阿菊是历史上的无名者,但她是影片的中心人物,所以后两个世界的故事被留白处理。
同处一个时代的人因眼界与格局的差异形成了迥然的认知。
“世界”到底是什么呢?
作为下级武士的阿菊的父亲说:“世界的意思就是没有尽头,如果有一天遇到喜欢的女孩子,你就对她说:世界上我最喜欢的人是你,这就是最高程度的喜欢了。
”这是父亲在粪坑边对喜欢自己女儿的掏粪工说的话。
在最污秽的地方说着最纯洁的话。
但如此期待看到新世界的父亲,没能看到脱离粪海的新世界。
掏粪人说:世界即粪海。
此时距离明治维新还有11年。
阿菊因父亲而受到牵连,受伤成为 喑哑 之人。
她原本在寺院教书,如今 口不能言,只能书写,但寺院僧人说:你可以靠书写继续来寺院教书,只做一半就好。
因为“人”字 由一撇一捺构成 ,事情只做一半就好了,另一半别人来做。
嗯,“人”字不是强调相互支撑取暖,而是强调一个人不可能做成所有事,没关系,那就由众人来做好了。
特朗普在第一个任期时说,“海地这个国家就是个粪坑!
”其实,尚未脱离粪海的地方何止海地一个呢
感谢好友璐璐的赠票,让我幸运地得以在美琪大剧院看完上影节闭幕影片《世界的阿菊》,此刻 上海梅雨季的雨夜躺在床上写✍🏻️观后感。
电影讲述的是江户时代末期两个年轻掏粪工矢亮、中次与落魄武士女儿阿菊之前纯洁的爱情与友谊。
黑白色调,4:3画幅,章回体叙事,在这个喧嚣的时代,以激进的态度(满屏的粪便)回归古典,以幽默风趣诠释底层讨生活小人物的辛酸生活,回归诗意与浪漫。
三人第一次相识在寺庙公厕躲雨的屋檐,一个是人人捂鼻嫌臭避之不及的掏粪工矢亮,一个是寺庙废纸回收员中次,一个是落魄武士女儿在寺庙当教书匠的阿菊。
作为三人阶级高位会读书识字的阿菊本能地靠近书生气的中次,嫌弃底层掏粪工矢亮。
出了生计所迫,中次成了矢亮的掏粪搭档,开始了掏粪生涯,受人欺负白眼冷落侮辱。
他对阿菊暗生情愫却深知身份不配不敢表达,只是在阿菊武士父亲被杀,自己脖子被割声带受损失声后默默关心她,送她写字的纸作为礼物。
矢亮和中次的友谊也让人倍感温暖,每当中次有所抱怨的时候,矢亮都是用实际行动诠释“钱难赚屎难吃”,这是他们唯一的赚钱营生,为五斗米折腰,备受凌辱只是常态而已。
他说不管达官贵人,还是富贵商贾,贫下中农,升斗小民,每个人都是上面吃下面拉,死后回归土地,无一例外。
甚至你喜欢的阿菊也是。
“本来想让这个世界吃屎,结果自己却先吃了屎。
” 是矢亮被农场主辱骂时,他的自我解嘲之语。
“总有一天,我会让这个世界吃屎”,是矢亮被寺庙看门人反复辱骂后的奋勇反击的碣语。
阿菊在纸上写下心上人中次的名字,然后害羞地躺在床上捂住脸的样子太可爱了。
她为心上人做了饭团兴匆匆地跑出门准备亲手送给他,却被急行的板车撞翻车轮碾过饭团,即使这样她仍然一路跑到中次家等他回来,穿着木屐的脚在冬日里冻得通红。
两人见面了,她生理反应不由自主地捂住了鼻子说了声“好臭”,理智觉得不礼貌又打掉了自己捂鼻子的手,黑木华也太可爱了吧!
(她看着超眼熟,原来演过《风平浪静的闲暇》和《重启人生》,长得和苍井优也有点像。
)失去语言的阿菊和不会识字写字的中次,在大雪中完成彼此双方心意的确认,达到了心意相通。
网友说,被视为肮脏污浊的粪便也是孕育生命的养料,毋宁说任何美丽或圣洁的生命都诞生于被大粪浇盖的土地,最后也会回归污浊。
污浊与美丽,是完整世界的一体两面,天空是没有边界的,因为世界是处在循环中的。
寺庙的师父说:世界,就是从这里走的,会从那里回来。
万事万物都是一个循环。
电影时长91分钟,非常友好宜人。
电影的粪便画面虽说是黑白的,但为了怕观众觉得是糊弄用泥巴代替的,还是有几帧彩色镜头,不建议饭后或是吃东西时观看,可能会生理性呕吐。
还有上周刚看完《椒麻堂会》,里面有一句台词“人如果吃不饱吃不好,连屙屎都不生蛆。
”这句话和这部电影里有异曲同工之妙,武士家那一片的粪便收费比贫民窟这一代的贵,粪便重量也更重,能卖更多钱。
能在上影节看到这部电影,真的是不虚此行!
真是一部有味道的电影啊,冲出屏幕的臭味和导演特意安排的粪特写,为了强调甚至在第一章结尾的彩色镜头给了一个粪坑特写,说真的前20分钟的观影体验真的是在“想吐”和“安静看电影”之间反复横跳。
而影片的故事并不完全关于它,终究还是在讲述人。
挑粪老员工矢亮,挑粪新员工中次,落魄武士女儿阿菊,他们生活在社会的底层但却认真地生活着。
阿菊和中次的喜欢,中次和矢亮的友谊,中次的真诚,阿菊的坚韧,矢亮的不屈不挠,武士父亲临死的武士精神,邻居先生的殡葬梦想等等,这些人性和情感的光辉闪耀在了一片并不富庶的土地上。
而在这样的故事背景下,故事里充满气味被人嫌弃的屎似乎成为了一个哲学思考的开关:关乎每个人生存却被嫌弃的东西,在它面前人人平等但同时大家却瞧不起为大家处理它的人。
世界是一个圆,是开始也是结束,每件事都在这个圆里包括美味的食物和令人嫌恶的屎。
而每个人也是,有起有伏有始有终,平等的对待平等的爱和对世界的平静的看待,积极的生活的哲理都蕴藏在这个圈里,这才是关于世界的哲学。
我记得我在故事开始是皱紧的眉头,也记得慢慢开始反思自己的过程;我想起阿菊可爱的打滚,也感动于雪中抱紧的彼此;我为兄弟俩在田野追逐而开心,也为他们收到不公平的对待而揪心。
这些感觉即使在如此恶心的开始之后慢慢浮现,也让我领会到去除刻板印象祛魅的重要性,当我们看待事情的态度更平静角度更客观,更包容,也许看到的世界真的可能更闪耀更有趣。
不长的故事里视觉冲击和灵魂洗涤并存,突然感受到了一种大对冲带来的领悟感,莫名会被感动到。
乐观的人,平等的爱,幽默的生活和表达,以及臭气冲天的观影体验。
《世界的阿菊》是一部奇特的电影,因为“屎”是构成它的一个重要元素。
1️⃣电影是视觉艺术,人们通常喜欢美的事物呈现在屏幕上,因为它们会带来愉悦感,如:精致的食物、美丽的自然、整洁的城市、可爱的动物、漂亮的脸蛋等等。
2️⃣当我们在屏幕上看到鲜血淋漓、残肢断臂和肚破肠流时,愉悦感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惊骇和恐怖。
那么在大屏幕上看到屎呢?
3️⃣上过旱厕的人多多少少都能记起那些污秽不堪、蝇虫乱飞的场面。
我是在电脑上看的此片,即使导演为了减少视觉冲击将画面作了黑白处理,但恶心、想吐的感觉和刺鼻的气味依然俘获了我。
人的通感能力就是这么强。
4️⃣导演为什么要这么赤裸裸的拍屎呢?
因为这是一部以掏粪工为主角的电影,在江户时期的日本,掏粪工的社会地位并不高,虽然掏粪行业有一定的经济价值,但掏粪工作被视为一种低贱、污秽的工作,往往由社会地位较低的人从事。
5️⃣这些人在社会中受到歧视和排斥,他们的生活和工作环境也相对恶劣。
电影忠实的呈现了这一点,但也表现了他们面对艰难生活的勇气和乐观精神。
6️⃣除了“屎”这一元素,电影还着重表现了“世界”这一概念。
在东方,“世界”一词源于佛经,代表空间和时间。
在古代中国,它代表宇宙、八荒或者天下。
而在西方,直到文艺复兴之后“世界”才作为宇宙、自然、地球和人类的概念。
7️⃣《世界的阿菊》中的“世界”是什么意思呢?
为什么阿菊是世界的?
8️⃣影片中的时间是1858年的幕末时代,此时黑船来袭已过去五年,虽然幕府还没倒台,但日本的封建社会根基已经开始动摇,武士没落,阶级分化严重,开国对政治经济都产生了巨大影响。
9️⃣“世界”这个词打开了日本人的视野,阿菊的父亲说:“天空没有尽头,对面的世界我们一点也不了解,都是一群井底之蛙。
”住持解释道:“世界就是啊,你从这里走出去,又从那里走回来”预示着日本将走向世界,从世界中成长,又以全新的面貌回归。
🔟阿菊的行为正印证着这种改变,作为武士家的小姐,她去寺庙教书,放下阶级隔阂爱上掏粪工、在大庭广众之下为掏粪工擦脸上的粪水,像男人一样帮忙打扫长屋的厕所。
❗️最喜欢片中阿菊的父亲对掏粪工中次说的那句话:你要是有一天遇到了喜欢的女孩子,要告诉她“世界”上我最喜欢的人是你,这是最高程度的喜欢了。
‼️请千万别在吃饭的时候看。
‼️电影中有一个镜头是还原彩色的💩,小心。
故事发生在江户时代末期,两位男主角是掏粪工,女主角是没落武士家的女儿(也就是标题里的阿菊)。
影片采用章回体的叙述方式,从男女主三人的视角,交替着讲述贫民阶级如何讨生活。
全片是黑白色调,穿插有少量的彩色画面。
这些忽然明亮的画面和每章的标题一起,给电影增加了许多可爱的成分。
说实话,开头男主的掏粪场景还是有冲击的,剧场里大家纷纷遮住了眼,低下了头,有小声惊呼,也有讪笑声。
但是随着故事的展开,类似的场景再出现时,大家变得安静了,我也突然有了这样的想法:“啊,其实这就是贫民实在的脏臭生活。
像电影里那样干净在外、腐烂在内的人,有什么好骄傲的呢?
”影片里中次(男主之一)说大哥(另一男主)是“有强大的感情,懦弱的心灵”。
说大哥只会说笑,却从来不敢反抗(欺负人的武士)。
为什么叫“世界的”阿菊呢?
电影里,阿菊的父亲向中次解释了“世界”这个词,是整个天空的意思,是一直往前走还是会回到这里的意思。
这个故事没有贫民英雄的转折,有的是女主无法挽救父亲的命运,也没能随父亲死去,捡回一条命后继续教书;有的是男主做着挑粪的苦营生,日渐消瘦时收到女主送来的饭团,他想对女主说些什么,但不会读写的他总想不起来“世界”这个词,只能在雪地里拼命敲打地板,用手指着天空画圈;有的是大哥没有如他说的那样去“掀翻世界”,在反抗了武士之后,背起粪桶就逃跑……故事没有峰回路转,但都真实可爱。
世界就是从这里一直走,最终还是会回到这里的东西。
世界的阿菊,世界的中次,世界的大哥,世界的许许多多人也是,就这样脏臭、困窘地走下去,走回这里,也一直走下去。
激动比划说不出话只想把一个世界送给同样说不出话的你。但世界是什么?就是,呃,从这边走去,总会从那边又过来
大便沒有蒼蠅,差評
屎版聂隐娘。真好。
无聊
3.5 这是一个屎(诗)意的世界
似乎想围绕阿菊 但阿菊的戏份好少
谈情说shi,为唤平等
1.工整的PPT。这部影片最大的贡献就是它采用黑白色调,以至于看的人不会感到那么惨。2.底层人与武士之女。
日本旬报2023年第一名给了这部以屎为主镜头的电影,第二给了以厕所工为主角的电影。虽然都是屎尿但都是在讲生活的哲学和人性的美好。我不觉得这个片子里的那些脏秽有多恶心,看这部电影的时候我在吃饭,也没觉得反胃。就是整体看下来没有觉得多惊讶和震撼,是有艺术美学的,也是有隐藏在其中的哲学道理的,但是总觉得有点刻意了,就像是几个短片的拼接,如果对江户时代的历史不算了解,可能不太容易真的体悟其中的那些值得挖的点。
天山电影院。屎意盎然,虽然黑白处理,但砰砰砰声还是扑面而来
优点:对“世界”和“青春”这两个词有了初识般的sentiment缺点:为赋新词强说臭。若没了粪,就更是一部典型小清新了吧。片子画面里,除了粪味,我实在想不到别的味道了,以至于呈现在眼前的粪也渐渐虚假了起来,像水泥一样(真的比粪味,20世纪的日本古装片里,随便一个镜头的味道都更醇厚);还有两位挑粪工,仿佛是从某文创园请来的文青cosplay的。唯有佐藤浩市和石桥莲司两颗老帮菜把片子的维度掏深了些。这剧本如果交给旧社会、现实主义苦大仇深专业户——北京人艺来演,都会深刻真实的多——一间长屋就够。真正的龙须沟老炮(泡),面对屎漫金山怎会轻易掩住口鼻呢!段落体的形式也很偷懒——明明是剧作松散,完成度低,整合不起来。edo toilet到底比不过tokyo toilet啊。
掏粪工还要买屎?
惊到了,那么爱整洁怕异味的日本人居然拍了一部围绕掏粪这个议题为中心的电影,恕在下看不下去。
只有關於「せかい」的那些打動到我。
比世界是草台班子还绝望的是这世界是个粪坑,你我都在大粪中,粪发涂墙,厚积薄发,在屎味儿中相拥,吃不吃屎味儿的巧克力,吃不吃巧克力味儿的屎。
#25th SIFF# 前入围2023IFFR大银幕奖。真是“有味道的电影”,江户时代掏粪工的“职人电影”,技术细节还是挺到位的。用黑白(每个章节最后一个镜头彩色)比较好地避开了可能引发的生理不适(虽说一定还是有),在底层贫民题材上也用喜剧和浪漫元素中和了现实主义自带的悲苦(当然这不是现实主义电影啦)。想看拍摄花絮特辑。
拍得很差,“粪便”只是噱头而已,无论是江户的时代肖像,还是爱情本身,哪怕是运粪工的工作、三位主角的性格都没有得到很好的刻画,最后学せかい还感叹青春太尬太尬…
#SIFF2023-07 上影节目前为止的最佳观影体验,全场数次大爆笑再加剧情进展中鼓掌,又名被屎尿屁狠狠征服的我们。颜色的变化是神来之笔,第一次是反差的惊喜,后来还有清楚的苦涩、鲜活的跃动和历史的定格。池松壮亮的人设稳定得可怕,一本正经搞笑担当。
2024.06.12 2D 好看的,后面的大哥一边吃爆米花一边看太猛了
味道十足 直接想起了索多玛120天 尽管除了某一样元素 其它相差甚远。不管怎样 还是呈现出了那个时代日本某个层面的样貌 算是有点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