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夏日的晚间,一家人吃完晚饭无所事事,爸爸突然提议看一下之前在手机上刷到影片---《军舰岛》。
在各大网站搜索无果后,我就去贴吧寻求帮助,果然吧友从未让我失望。
军舰岛 (2017)7.92017 / 韩国 / 剧情 动作 历史 / 柳昇完 / 黄政民 苏志燮 开机,投屏,慢慢欣赏。
影片讲述的是在二战时期,日本人强征朝鲜人民去军舰岛卖苦力,最终朝鲜人民为能免遭杀害平安回到故乡顽强抵抗日军的故事。
其实,影片开始大概前二十多分钟我是有点没太看懂的(可能是对那段历史不太清楚,当然也没太用心看),一直是矿坑和酒会交替叙事。
后来,乐队被抓去挖矿感觉才是故事真正的开始。
其中,有几个人或是说某类人让我印象深刻。
1.孩子的父亲(也是乐队的老大哥)。
我觉得可以用“自私”来形容吧,的确任何一个父亲应该都会为了救自己的孩子不择手段,这也和近期出的《十日游戏》中的沈辉很像。
当然,我感觉他也有点太会做人了,哈哈。
从起初的墙头草到后面各种事情的权衡,他一定是经历过很多才会这样。
2.尹学哲和那些难民。
尹,代表一些虚伪的领导者们,无辜的难民感觉就像他们的傀儡一样,已经被他们洗脑,没有自己的思想,是可怜的也是可悲的。
(我只能说时刻都要有自己的想法啊,不能一直让别人牵着鼻子走,那样你和难民有什么区别??
) 3.崔七星和吴末年。
这个就没什么好说的了呀,战争年代的完美爱情呀,凄美!
当然,崔还是挺有骨气的,忍辱负重,即使被仇人一再折磨,也从未低头,最终成功报仇。
总的来讲,影片看到最后还是挺感动的,既有奋起反抗的民族情感,也有保护儿女的父女情柔情,还有坚韧无悔的凄美爱情,大到民族小到个人完美演绎,最后核弹爆炸产生的蘑菇云火光也是点亮了幸存者们生的希望!
韩国电影大部分应该都是写实的吧,有的甚至比较夸张,这个虽然场景镜头也很写实,但我觉得它想表达的更多的是在情感上吧。
由于近代被日本侵略的这段苦难的共同回忆,中国人在抗日话题上很容易和韩国人同仇敌忾起来,而且就目前来看,韩国也许也是唯一能就此,与中国产生有力共鸣的国家。
与此同时,中国的抗日片由于部分作品过于奇葩,常常被网友拿来调侃,而一直形象不佳。
所以,《军舰岛》这部韩国抗日电影,是令不少中国人期待的。
影片以历史真实事件为蓝本,讲述了日本殖民时期,400多名朝鲜人被强征去军舰岛,受尽苦难的故事。
导演柳承莞是如今韩国影坛的一线人物,2000年他以一部低成本影片《没好死》,一炮而红,其新颖的拍摄手法、富有创意的剪辑,让人眼前一亮,他也因此被封为韩国的昆汀,而他在片中对动作、恐怖、犯罪等多种剧情类型的娴熟把握,也让人们预感,一位具有强烈个人风格的商业大导演诞生了。
柳承莞随着《无血无泪》、《不当交易》、《老手》等作品的成功,柳承莞将人们的预感变为了现实,他也顺利晋升为韩国一线新锐导演。
柳承莞来执导《军舰岛》,能让这个严肃、沉重的历史题材,变得好看而不沉闷,至少在故事行进了30分钟左右的时候,我也是这么想的。
影片一开始用黑白色的影像,描述了军舰岛上朝鲜煤矿工人的悲惨生活,童工瘦小的身躯在矿道中艰难爬行着,面色饥黄的工人进行着超高强度的艰苦作业,简陋的设施,导致矿内事故频发,数十条人命常常在一瞬间被吞噬,死状恐怖。
这段剧情非常震撼,短短几分钟就将军舰岛煤矿工人的非人生活,生动的刻画出来,随后出现的彩色画面,则预示着故事要开讲了,各色人物陆续出场,并登上了前往军舰岛的船只,有被强征的,也有被骗来的,有男的,也有女的,有大人,也有小孩,有小混混,也有大学生,有胆小怕事的,也有莽撞死硬的......丰富多样的人物群像,不仅让人赞叹,也反映了日本殖民者无差别化的残忍施虐。
接着,为了营救一个重要人物,潜入军舰岛的军人朴武英出场了,专业的军人素养和强烈的使命感,让他成为其中最具领袖气质的人物,矿难发生时,他的果断、理智、勇敢,也证明了这一切。
朴武英我们自然而然会觉得,接下来的剧情,应该是一盘散沙的各色人物不堪日本人的暴行,最终拧成一股绳,在朴英武的带领下,进行反抗和逃生。
讲真,这个套路确实老了点,但只要有巧思与新意,依然可以很好看,毕竟导演是柳承莞啊!
而且后续剧情里,显然可以加入很多动作和惊险的元素,这可都是他拿手的,记得当时我看到这里时,都不由得兴奋啊!
心想着,来吧,柳承莞,给我一场酸爽的动作脱险大戏!
然而,随后的剧情里没完没了的聚焦于朝鲜人的内斗,将一个原本应当描述日本殖民者对朝鲜人压迫的故事,讲述成了日本殖民压迫下朝鲜人内斗的故事。
整个故事的性质都变了。
柳承莞大导演,当然不必遵循我那老套的想法,而展现自己的独特性,但是一个以历史真实事件为蓝本的题材,必然会存在一定的约束性,他的做法越界了。
军舰岛的这段历史,对朝鲜人来说,不但是一段苦难历史,也是一段很憋屈的历史。
2015年,军舰岛这座罪孽深重的岛屿,竟然被日本申请为世界文化遗产!
即便不是朝鲜人,也能想象他们内心的感受,最后日本口头承认曾强征朝鲜半岛劳工,便顺利通关了。
申请成功后,日本一贯的尿性就显露出来,对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相关劝告,全部没有履行。
对此,韩国人深感委屈与无力(朝鲜应该没空管这个事),作为一个小国,就是这种待遇。
军舰岛《军舰岛》在韩国上映首日就吸引了97万的观影人次,创造了韩国影史上最高开画记录,上映8天,累积观影人次高达500万,造成这种热潮的原因,不仅仅是因为柳承莞导演的品牌效应,更因为自军舰岛申遗成功后,韩国人对这段历史格外重视,他们乐于见到它被搬上大荧幕,让越来越多的人知道这些事情,更希望在电影中得到他们无法在国际上得到的正义。
显然,柳承莞这个变质的故事,让韩国人的期望落空了,于是《军舰岛》在上映第二周后,很快遭遇票房暴跌,最终连收回成本都变得很难。
除了故事变质,让韩国观众更不满的,也许是《军舰岛》中,朝鲜人物的刻画。
做日本走狗的朝鲜人柳承莞曾表示在创作时,希望摆脱日本人绝对恶,朝鲜人绝对善的模式。
时代发展到如今的地步,这样的想法,大部分人都是能接受的。
于是,为了钱坑同胞的朝鲜人,为了自保做日本人走狗的朝鲜人,出现在片中时,我想没人会有异议。
但是,后来的情况就不对了。
李姜煜陆续出场的主要人物,竟然大多都不同程度上的呈现出卑鄙的特质。
片中最大的反派,是一个为了谋利,伪装成爱国领袖的朝鲜人尹学哲,片中最有正派气质的朝鲜人朴武英,面对想保护年幼女儿的父亲,没有任何同情,几乎毫无纠结的放弃对他的承诺。
戏份最多的李姜煜,在日本人面前低头哈腰如同一只狗,但作为一个弱者的自保,大体也能理解,但当朴武英请求他帮忙时,他不但没有表现出一丝对国家、民族的感知,甚至还以此要挟对方,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就太过分了。
不但如此,就连那些没有名字的群演人物,也大多是卑鄙的,当李姜煜的女儿素姬得到了日本人相对好一点的待遇时,竟然遭到了慰安妇们的排挤,为了营救女儿,李姜煜需要贿赂慰安妇,才能让她们配合。
从这些朝鲜人物身上,我看到的是两个大写的“冷漠”,面对外敌的欺凌,朝鲜人竟然没有一丝对同胞的怜惜,真是让人不可思议!
冷漠的朝鲜人,一直都没有真正有效的团结起来,得知日本人要团灭他们时,依旧争吵不停,在约定联合行动的情形下,还在你推我挤,简直无法直视。
柳承莞导演说,他不想把电影拍成带有煽动性的民族主义电影,但也没必要把朝鲜人描写的如此不堪吧?
更可怕的是,在片中,当朝鲜人不团结时,日本人始终团结一致,当日本人因为素姬的才艺和乖巧,放她一马,没有让她当慰安妇时,朝鲜人却乘乱奸杀了一个从没有伤害过任何朝鲜人的日本女学生。
如果,这是史实,没话说,应当遵从事实,但这是一个在真实事件基础上,虚构的故事。
素姬我们当然相信在日本殖民期,总会有几个不像样的朝鲜人和一大批只求自保的庸庸大众,但也总会有那么几个像样的朝鲜人吧?
总会在危难时刻,有那么一丝同胞手足的情义吧?
既然是虚构的故事,遵从客观理性的原则,朝鲜人的人设上应该是多样的,而不该都如此不堪,应该有人性闪耀的时刻,而不是全程可耻。
《军舰岛》不但没有好好揭露日本殖民者迫害朝鲜劳工的史实,其人设到剧情,还存在严重歪曲历史的倾向,正义何在?
别说韩国人不满了,我这个中国人都看不下去了,估计只有日本人会非常开心,大呼一声:柳承莞实乃我大日本帝国的好皇民啊!
片中也有两个正面的朝鲜人物,小混混和妓女,前者有骨气,后者不冷漠,但他俩至始至终都没有真正参与整个剧情,把他们去掉,也不影响故事的完整性,在片中,他们一开始是欢喜冤家,后来是同命相怜到惺惺相惜,最后携手抗敌,共同赴死,所以这俩人就是来撒狗粮的。
然后,柳承莞导演承认了,“这部电影并非一部讲述历史的电影”。
所以说,这完全是一次消费历史的行为,而且消费的是一段有血、有泪的苦难史,一段最近让韩国人倍感痛苦又憋屈的历史,毫无底线,也没节操。
很多人看到的是抗日,我看到的是抗朝(朝鲜人)。
电影从表征看是战争时期日本人对朝鲜族劳工的压迫,实际上内核是遇到外部压力,朝鲜人内部的劣根性,看完惊觉和国人一模一样啊。
电影从表现手法上来说,已经很好了,但是不够好,尤其是最后的结尾……我能想到的是,会有很多人逃出去,但是我没想到会是这样的逃法……那个钢铁做的传送带,靠人力那样,我估摸着那点人应该是拉不起来的吧从传送带往下跳,为啥会想到用绳子?
直接把衣服被褥啥的,铺在下面人直接跳不好吗?
我想的是来支援了,把日本兵全灭了,人逃走的……谁能想到是杀了个队长,日本兵就变成木头人了再不济,也应该是抢了或者炸了火药库,把日本兵杀没了再逃啊军舰岛就那么大点地方,那么多人居然还想偷偷的跑,咋可能呢
《军舰岛》,在韩国上映以来票房一路高歌,甚至把同期上映的好莱坞大片挑落下马。
韩国的《军舰岛》是一部我们眼中的抗日主旋律影片。
说电影前,必须简单提及一些有关军舰岛的历史。
军舰岛,原名端岛,位于日本长崎以西4.5公里的海域上,是一座与世隔绝的孤岛。
因为岛上和地下埋藏着丰富的矿石资源,日本从明治维新时期就派人上岛开采。
渐渐,这个岛从一片荒芜,到四周高墙包围,岛上高楼林立。
1916年、日本最早的7层钢筋混凝土住宅楼在岛上建成,号称日本当时的“摩天楼”。
从1891年开凿到1974年关闭,近百年的开采,军舰岛被成为“明治工业革命遗址”。
2015年,军舰岛申请联合国世界遗产并获得通过。
日本举国上下弹冠相庆。
军舰岛也成为当地一个旅游地。
在习惯选择性遗忘,回避历史的他们眼中,军舰岛是天堂,但对于二战期间被强迫到岛上进行开采的中国人和朝鲜人来说,这里绝对是地狱。
二战期间,有数千平民被强迫拉到军舰岛从事危险,惨绝人寰的,非人道的地下开采作业。
在岛上的朝鲜人、中国平民,忍受着饥饿,炎热,疾病,被当做机器一般使用。
很多人被这座看不到希望的地狱岛折磨到自杀。
岛上生活差距悬殊,日本人每天过着锦衣玉食,有舞会,有晚宴,生活如常。
可一墙之隔,每日被炭黑袭身的劳工们却如鬼魅一般。
他们一些生活在地上,号称过着充实的生活;而劳工们几乎常驻地下,在地狱里乞讨着活下去。
韩国影片《军舰岛》就以二战期间,军舰岛上朝鲜劳工的生活,以及最后的反击为视角切入了这段快要被人遗忘的黑暗历史片段。
《军舰岛》从导演到卡司都非常亮眼。
导演柳昇完擅长战争动作片,又有刺入社会,揭露现实虚伪面具的能力,从《柏林》《不当交易》到《老手》,每次出击,都能引发影迷和影评人的追捧。
柳昇完对于电影商业性和艺术性的平衡,可谓拿捏有度,即不会完全妥协于商业,在对于历史和社会的坚持下,总能把故事讲述的活灵活现,引人深思又噱头十足。
在演员选择上,集合了韩国老中青三代优秀演员,黄政民坐镇中央,串联起全片;老演员李璟荣老骥伏枥,气场压人;小鲜肉、火热新星宋仲基和苏志燮负责拉拢女性影迷。
《军舰岛》从题材到演员几乎涵盖了广大年龄段的影迷,为票房大卖提供了基础保障。
看完全片,胖哥对其场景搭建,对于道具制作的尽量叹为观止。
军舰岛地下开采环境的恶劣,对比着岛上日本人生活空间的精致,形成了令人震惊的巨大反差。
包括演员服饰的考究,食物外包装等细节都做到了最大程度的还原。
全片最后高潮,朝鲜劳工暴动反抗出逃的大场面戏,调度有方,在一片混乱中,条理清晰的展现出了人性的动荡,对于主旋律的升华也点到即止,没有太多煽情,较为克制。
《军舰岛》最大的魅力还是在故事建构中体现角色的复杂内心。
虽为抗日片,但《军舰岛》实则对准的仍旧是难以揣测的人性,在生存高压下的人物抉择。
韩国电影对于人性的刻画常入木三分,毫无忌惮。
这次,《军舰岛》更是把着力点放在了岛上朝鲜人自己的“窝里斗”,以体现真实的人性一面。
《军舰岛》有三组关键人物推动着剧情,丰富着主题。
黄政民饰演的父亲李姜宇和女儿李素熙一条线,小演员李素熙才在去年大热的影片《釜山行》中饰演孔侑的女儿。
日据时期,李姜宇和李素熙是当地小有名气的音乐家。
李姜宇擅长左右逢源,利用演奏家的身份获利。
但历史巨轮之下难有完卵。
他阴差阳错还是被骗到了军舰岛上。
为了保护自己的乐队成员,特别是自己的女儿,他继续发挥着小人物的功能性,拉拢各方势力,提高自己“活下去”的概率。
另外还有李璟荣饰演的朝鲜商人、政治领袖尹學哲和宋仲基饰演的特工朴武英一线。
尹學哲在朝鲜国人心目中具有超高的领袖地位,在军舰岛上他是朝鲜劳工们的精神领袖。
朴武英接受光复会命令,希望在二战末期救出尹學哲,为新国家的建立夯实基础。
第三条线是苏志燮饰演的混混流氓老大崔七星与妓女吳末年的感情故事。
崔七星信奉暴力,凭借武力重新当上了军舰岛劳工群体中的老大,手戴一只劳力士手表作为权力的象征。
他与前劳工头头的内斗将掀开了“窝里斗”的一角,为了争夺更加优质的生活的状况,朝鲜人与朝鲜人之间常常内讧。
尹學哲不断制止,说“这就是日本人希望看到的局面”,可并没有太多效果。
这里就是弱肉强食,人们都遵循着丛林法则。
而八面玲珑的李姜宇自然充当墙头草,人人都为自己的利益而付诸行动。
父女线负责亲情,痞子和妓女一线负责爱情,而特工救援一线则呈现出人性的狡诈和战争与政治的无情。
随着故事的发展,我们发现朝鲜劳工最大的敌人不是狐假虎威的劳工头头,也不是坐山观虎斗的日本人,而是他们的精神领袖尹學哲。
尹學哲和军舰岛所长为了自己的利益,把所有劳工的工资占为己有,通过各种草菅人命的手段获取了巨大的钱财。
在人性的觉醒过程中,特工朴武英揭露了其虚伪的一面,小人物李姜宇站了出来,痞子带着爱着的妓女开始了与军舰岛日本军人的最后一站。
故事的高潮安排在日本投降前夕。
广岛遭受原子弹打击后,军舰岛奉命销毁劳工证据。
在一场轰炸后,军舰岛一片狼藉,为反击和逃亡提供了机会。
日本军人的大屠杀和朝鲜劳工的大逃亡把故事推向了最后的高潮!
最后,影片以长崎原子弹投放作为结局。
历经万难的劳工们在逃亡的矿石船上见证了原子弹的蘑菇云,这宣告了军舰岛地狱生活的彻底结束,也是日本二战完全投降的历史化影像书写。
《军舰岛》虽然着力表现朝鲜劳工内部的“窝里斗”,表现人性在金钱和权力还有生存欲望下的黑暗一面。
但同时,我们又看到,导演依然将人性最光明的一面,亲情放在了首位,以父女线贯穿全片。
寻找人性的缝隙,在冷酷中发现被掩盖的温柔;在刚硬的人身上窥见脆弱的刹那;在绝对秩序中寻觅灵魂的波动;在固若金汤的世俗城池里寻找可供攻破和契合的缺口;以此,在那些不可能的人身上,显示出灵魂最完整的图景。
这才是电影的力量,也是其主控思想成功传递的高级模式。
《军舰岛》在揭露历史上,选择了这样一个故事架构,可见它消解了宣泄,依然用普通影迷最为容易相信的亲情作为“源动力”,让影片显得真实,有质感。
这一点上,国内影片的确值得借鉴。
最后,说一个题外话。
在军舰岛申遗过程中,韩国国内掀起了大规模的抗议活动。
但在中国,国人几乎对这段历史鲜有所知。
而但是军舰岛上的中国劳工人数其实在朝鲜劳工人数之上。
我们的悲痛,怎么能成为他们的荣耀!
后台回复,军舰岛,胖哥送上这段值得被铭记的历史。
揭露了那段悲惨的历史,以高薪工作为由,将中国及朝鲜劳工骗至军舰岛海下深1000米挖矿,扣押工资不说还随时有崩塌人亡的危险,所长及日本人肆意虐待劳工,最终致使几千人死亡。
黄政民饰演的合唱团团长很到位,将小人物的手无缚鸡之力却处处保护女儿的动情演绎了出来,大灾大难面前并不是所有人都是“燕双鹰”。
最终经过壮烈的斗争只有极少数人成功逃出了军舰岛。
这才是真正的抗日大片,有温情,有凶狠,也有朝鲜人民的窝里斗,人物形象鲜明,演技在线,影片中黄政民不在意形象,在底下将一名普通的遭受虐待的旷工形象表现了出来,场面壮烈,真正的抗日影片。
二刷二刷会注意到更多的细节,影片开头部分登上地狱之船却是欢快激昂的背景音乐,反而更显得荒唐,悲壮与凄凉。
不论在哪段历史时期,叛徒和小人都远比敌人更为可恶与可怕,黑帮大哥与“妓女”女主双双死于叛徒手中,在最后的逃命前,而叛徒却被日本人统一认作朝鲜人被杀掉,多么讽刺啊。
韩国的主旋律比天朝高了两截:第一没有那么多脑残设计;第二中心思想不用始终围绕着某党某军,没有那么多束缚。
虽然各种牺牲感人,但是结尾白忙活一遭,鲜血都白流了… 不过这也不能怪编剧,毕竟剧情主要是虚构的。
电影院里一大半是冲着她们“老公”来的妹子,嗷嗷乱叫。
我并不鄙视追星这种行为,但某些粉丝群体也太那啥了吧,这毕竟是一部血腥的战争片,那些女的几乎全场都是在嘻嘻哈哈,尤其是战斗白热化各种缺胳膊断腿爆头流血+豪言壮语的煽情场面时笑的声音最大,真搞不清她们的笑点…历史上1943年之后端岛上挖煤更多的是中国劳工,不过天朝应该不会拍摄这类影片,毕竟把八路军和吴京弄到1945年的长崎难度太大。
发现很多人都是千篇一律的一句“韩国人又拍出来了”、“这个题材只有韩国人会拍”然而不好意思,实际上二战劳工题材我们不但拍过,而且这方面我们才是先行者(当然啦,如果你们睁眼瞎嘴硬死吹就当我没说)https://movie.douban.com/subject/2333726/https://movie.douban.com/subject/3093334/https://movie.douban.com/subject/1958725/https://movie.douban.com/subject/10527230/其中重点推荐《记忆的证明》, 思想深度和叙事结构 比《军舰岛》出色的多,《军舰岛》 最后撕国旗的桥段都有点抄袭《记忆的证明》的感觉还有,别因为年代久远就胡扯没有重播,后续其他卫视重播过好几次,不要不知道就是没有实际上《记忆的证明》是央视出品,拿了飞天奖和金鹰奖,是第25届飞天奖最大赢家,拿了长篇电视剧一等奖、最佳导演和最佳编剧三项大奖
2017年12月13日南京大屠杀纪念日当天,央视新闻频道有一则报道:记者在美国街头随机采访了十个人,问他们是否了解南京大屠杀。
采访结果对中国人非常不友好,其中八个人表示没听说过,一个人表示略有耳闻但不知详情,只有一个人表示了解大致情况,而他是个韩国人。
随后记者将问题换成了是否知道奥斯维辛集中营,答案几乎是百分之百的肯定,还不忘定性一句:那是一场毫无人道的野蛮兽行。
别说在同样西方文化背景下的美国,即便在中国,奥斯维辛的知名度也不可谓不高。
且不说历史教材里的记载,《辛德勒名单》中一抹不知所踪的红色,《美丽人生》中踢着纳粹正步的犹太父亲,早已成为超越种族的控诉。
在记录苦难这一点上,没有什么艺术形式比电影更有力度。
当然以南京大屠杀为代表的日本军国主义暴行不被西方世界了解,并非主要由于我们没拍出足够好的电影。
其深层次原因还是二战以来话语权掌握在西方世界手中,他们所关注主要是欧洲战场,所以在反思、警惕纳粹主义上不遗余力,至于亚洲国家的深重苦难,则似乎是来自另一个星球,适当给予悲悯即可。
另外,日本在悔罪上一直态度暧昧,刻意掩盖、否定侵略罪行,也在很大程度上混淆了视听。
而与此同时,我们在自己国内的电视台上演着裤裆藏雷、手撕鬼子的抗日神剧自娱自乐。
时至今日,抗日神剧早已被唾弃,可你看看还有多少个堂堂省级卫视依然在播放类似的题材?
通过播放的剧集就能判断出该卫视处在一个什么水平上。
占据着丰富的资源,尸位素餐,只管政治正确,哪管艺术堕落。
而同样深受日本侵略之苦的韩国,起码在诉苦难于影像这一点上,比我们做的要好很多。
比如这部《军舰岛》。
军舰岛原名端岛,位于日本长崎以西4.5公里,海岛周围富含煤矿,明治时期就已有开采历史,后被三菱公司经营,成为日本重要的煤炭输出基地,1974年关闭。
2009年1月5日,日本申遗成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纳入“九州•山口近代化产业遗产群”;2015年,军舰岛又申请成功“明治日本产业革命遗产”,成为日本著名的旅游景点。
而这所谓的“世界文化遗产”,埋藏着无数二战期间被强征到岛上的中国、朝鲜劳工的冤魂。
我不了解这段历史,甚至从来没听说过军舰岛,直到韩国人给我上了这一堂课。
《军舰岛》的拍摄就是冲着日本申遗成功而来的。
导演柳承菀,主演黄政民、苏志燮、宋仲基,凑出这样的阵容,我相信即便出自资本的运作,那也是带着温度的资本运作。
电影讲的是日本殖民下的一群朝鲜人被骗到了军舰岛上,被迫进行生不如死的高强度劳动,最后在光复军成员的带领下,于长崎原子弹爆炸前夜奋起反抗的故事。
电影的叙事本身谈不上非常好,特别是前三分之二的剧情,过于四平八稳,想要着力的重点太多,以至于每一部分都有注水的感觉。
三个主要人物都承担着一个主题,黄政民要展现与女儿的父女情深,宋仲基饰演的光复军军人则要串起整个反抗过程,苏志燮则要上演一段生存危机前的孤岛绝恋。
三个人在各自戏份中都演得不错,当然黄政民理所当然要高一个档次,尤其是他与金秀安扮演的女儿之间的对手戏,处处惹人飙泪。
可线索的多样化,无疑大大分散了类似题材电影应该有的重中之重——受压迫者的苦难。
只有对苦难的表现足够到位,才能积攒出充分的张力,迎接最后关头的爆发。
《军舰岛》在这一点上显然不够,我们只看到宿舍床铺上有水,饭菜里有蟑螂,女人被拉去做慰安妇则蜻蜓点水。
最后反抗的导火索被戏剧化处理了,精神领袖的形象被颠覆,众人就走上了反抗之路。
可以说一系列剧情的发展都是按部就班,没有积攒出足够的爆发力。
兴许导演对前面部分的缺点也是了解的,所以在最后反抗的战斗戏上下的功夫相应就多了。
韩国电影的战争场面不是盖的,虽然没有飞机大炮,死亡的残酷性却展现得淋漓尽致,:大量劳工被枪弹击中,毫无声息地死亡;爬往生命之船的小道拥挤异常,没人讲什么人道主义,挤上去就是生,挤不上去就是死。
层层递进的高潮,先是苏志燮和慰安妇恋人相拥而死,随后是黄政民中弹,最后宋仲基斩落代所长罪恶的头颅,众人突围成功。
所以这部电影是一部标准的韩国主旋律,若考虑到宋仲基的神勇表现,称之为“抗日神片”,也不是不行。
但它又是一部成功的电影,它的目的是让观众了解军舰岛的历史,提醒人们不要忘记日本军国主义的累累罪行,激发民众的爱国热情。
这些它都做到了,并且捎带着给中国人也上了一课,军舰岛上的劳工不只朝鲜人,中国人更多!
“为什么我们拍不出这样的电影?
”这样的问题很low,没有意义,我也解答不了。
我只能在这部电影中探究为什么韩国人的民族灾难能打动中国人。
因为,它是从人的角度出发的,是从一个普通但真实的个体视角看待战争的。
主角黄政民一副朝奸油子的模样,没什么情怀,乱世之中,自己和女儿能活下去才是最重要的。
对大部分普通人来说,这不就是才好的情感共鸣点吗?
影片最后,奄奄一息的黄政民托付宋仲基给女儿买冰豆浆喝,我忍不住眼泪。
舐犊之情是深厚的感情,也是电影最好用、最安全的手段。
我想到《釜山行》的最后,男主孔侑自杀之前,回忆起女儿刚出生时的情形,愉快地死去。
我相信这种选择:我可以带着遗憾死去,但只要孩子活着,就有希望,无论是敌人是僵尸,还是日本人。
对了,《釜山行》中孔侑的女儿也是金秀安演的,小姑娘长得谈不上漂亮,但演得真棒,甚至气场盖过了黄政民。
所以导演把最后一个镜头给了她:直视被原子弹轰炸的长崎。
从她的眼神中,我们可以读到很多很多受过日本侵害的民族人民想说的话。
标准电影工业的作品,高端残酷大气深邃,差一点给五星。
我不知道,这个岛是如何设计和布景的,如此逼真,让人信服,从开场地下开矿的矿工开始,一丝不苟的道具和服装(甚至没有服装,只是个别演员胖了一点)可以看出是下了真功夫的。
导演驾驭能力很强,尤其到后来战争残局来临时各方的表现,结合人物特征,男主为保护女儿,极力忍辱求全,是代表大多数人的立场;黑帮拳手血性仗义,是未开化的民间英雄化身;朝鲜人的头目尹学哲貌似那些虚伪的政客;革命者宋仲基代表正义,角色个性鲜明,一个女儿和一个女孩也为电影增色不少。
我们又被甩远一条街。
韩国电影在小人物上的塑造常常给人耳目一新。
一个是经常演流氓的演员,一个是想演电影的黑社会流氓。
两个人不经意间第一次遇到的时候,傲慢的演员,见到对下属的拳打脚踢异常凶狠的流氓,内心波澜,有较量一番的冲动,然而面部表情告诉我们,他胆怯,他害怕。
黑社会流氓僵直的脸,显露出他对自己目前的生活状态并不满意,而靠打“假拳”的演员看似风光,却被经纪人牢牢压制住,跟女朋友约会都是偷偷摸摸的。
角色转换上,想演流氓的流氓,最终“仁慈”地放水,导致了小弟的死亡。
而想演出流氓那股狠劲的演员,最终靠拳头,打败了流氓。
其实在角色转换上,我更喜欢演员演流氓,演着演着真变成了黑社会流氓,而流氓当演员,最后沉浸期间无法自拔。
当然题目得改成《电影不是电影》。
韩国电影喜欢拳拳到肉,再配上声效,看起来确实“肉疼”。
但是为什么有人说,流氓还不是真打,是在演电影呢?
从力学上分析:如此速度一拳,不是牙齿打蹦掉,就得下颌关节脱位,然而这么多拳下来,演员就流了几滴“血”,第二天一洗,痕迹都没了。
比较下来,还是李连杰的武打电影看起来更靠谱一些。
动作漂亮,讲究躲闪,化力消力,不会硬杠。
即使硬杠,也不会用身体柔软的部位凑上去。
剪辑和支线的混乱反映了叙事能力的不足;故事忙着清算殖民者和卖国贼的所有罪状,以至于每个被害者都是匆匆掠过、只有惨却无法为谁痛。除黄叔以外的角色都是空壳和大片的“元素”,偏偏江玉的性质无法让观众共感(当然演的好)。最后混战一场却有瞎忙活的感觉,抓对重点不是早了结了?多加一星给美术
竟然用了莫里康内的音乐,一阵心潮澎湃之余又瞬间出戏…将旭日旗切开两半那幕似曾相识,《赛德克巴莱》好像有类似镜头?
政治立场有问题,感觉有美化日本的嫌疑,听说在韩国本土也是因为这个问题票房不太好。
合理怀疑是无挑海外快递特辑为引发起的这次创作。韩国人煽起民族主义情怀真不手软,“我代表朝鲜处决你”,很可怕了。
那谁,无良政客专业户啊。
商业味过过过重点吧,强行煽情的讲故事手法.
可惜一众好演员拍成这样,人物太多,主线不够突出,铺垫和高潮凌乱也没达到效果,感觉是刚学会写作文的小学生,没有任何代入感和真正打动人心的地方,期待越大失望越大,论演员论题材都应该是年度大作,就这样毁于一旦,看电影还是得挑导演啊
其实也有很多中国的劳工死在那里呃,现在竟然变成旅游景点了真的讽刺...... 希望sjs以后少拍点这种动作片 上了年纪一直打斗膝盖受不了啊
朝鲜版抗战神剧
以战争和奴役为背景,以如此精良的制作和优秀的演员为基材,却选择了最浅薄浮夸的表达方式,用欺凌和暴动去表现苦难和尊严,用虐心和煽情去引导怜悯和愤怒,再有技巧的形式也掩饰不了其空洞的内容,再极致的煽情也无法击穿人的内心,取而代之的是虚构感、造作感和煽动感。因期望大,固失望大。
强行煽情和英雄主义,油腻又反感
果然韩影和韩剧的受众是不一样的。
朝鲜人之间的矛盾,日本人之间的矛盾,两国人之间的矛盾,加上战争末期美国新式武器蓄势待发的大背景,在端岛有限的空间得到立体呈现。分三条线刻画了黄晸玟的亲与滑、苏志燮的情与悍、宋仲基的正与勇三个个性鲜明的人物。黄晸玟演技明显高出一筹。那个朝鲜领袖反派脸太明显。高冷小姐姐得劲儿。
三星半。所有的角色有一种想到就拿来用的感觉,所以几条线汇聚并不令人激动,技术层面又缺少变化。但故事之一有趣,营救的人发现是坏人,其实讲好这一点就不难,可是又避免不了更大故事的诱惑,民族热情啊非得宣泄吧。青天白日旗被剪成两半,好大的场面,可惜就孤零零的在那显得不好看了。
美術攝影演技都很讚,想到演員們一張張帶泥的臉感覺三星有點遺憾,但是真沒打動我也不像《出租車司機》至少有某一情節令人感喟良多。標準商業片,幾乎毫無驚喜。進行曲式的配樂配人間地獄效果不錯。啊還有蘇志燮和宋仲基好有型。CJ有錢有權伸行業內手遮天,不得不反感。0726,CGV상암 ScreenX版
逃出军舰岛那段确实惨烈,韩国的战争片工业水准的确是亚洲一流,但可惜编得太过,成手撕鬼子的抗日神剧了。另,军舰岛上可不仅有朝鲜劳工,还有中国劳工啊!我们何时能拍出自己的历史呢?
即使套路,黄政民也能让你大放异彩
基本跟《鸣梁海战》一样,把很好的历史题材意淫成神剧来宣泄民族情绪,变成对内的商业大片,这一点上韩国是死不悔改,但好像中宣也一样…
后面不行… 真不行… 韩国电影最大的问题之一就是煽情和热血得太刻意(虽然这点中国电影也好不到哪儿去
23.04.30 韩文柳昇完一部军舰岛基本可以养活一众现在还在致力于拍摄新主流战争题材的导演。后半段很好,朝鲜人自己的内斗从某种程度上也映射了南北朝鲜至今分裂的局势,宋仲基多个天神下凡式的镜头真的很战狼…只是可惜三条线的前面拍的实在是散且混乱,加上投影字幕和一些信息的漏译让人难以入戏。想来也是神奇,在韩国文化院改造之前唯一去看过的一场电影是黄政民的《特工》,几年之后改造完成后去看的第一场电影是他的《军舰岛》,与其说是缘分,不如说他是真的高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