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搞的敬业精神可嘉。
这三个人能成一部戏实在是很有才,另外一个跟没有一样,没出彩实在可惜。
电影的娱乐精神十足,说的都是老百姓的疾苦,但是充满了欢乐地舞蹈和音乐。
最后梦幻一般给了个开心。
人活着不管多痛苦,都要乐观的活着嘛这就是受苦的平头百姓的活法。
政府和房地产商还有媒体都被抨击了呀,好狠好狠好狠。
这种电视在中国不该是限制级么。
多拍点咯
之前知道这电影是宁财神写的剧本,所以就去看了。
买票以后才发现,导演是阿甘。
我以为要拍真的戏仿电影,例如《惊声尖笑》那样的,是一件很难的事,需要成熟的电影工业才能办到。
而我非常确信阿甘是没有这样的能力。
但其实这电影并不能算是一部真正的戏仿电影。
电影除了最开始有些比较密集的戏仿,后来的戏仿只是零星的点缀而已。
这电影只是在讲一个自己的故事而已。
宁财神的剧本其实还算不错。
他找到了一个现实意义很重的矛盾,用各方冲突来构造难题。
而其中的一些对白也写得不错。
但是这电影非常难看。
节奏混乱,粗制滥造,就没有几个段落是讲清楚了的。
如果是因为要引入笑料而导致情节中断也就算了,偏偏是情节混乱中断了笑料。
傻得没底了。
风格上有很多地方明显地想跟风《疯狂的石头》,但是水准上差了若干档次。
反正是强烈推荐不看得电影,我也不举例了。
简单地说,这是《无极》以来,我看的最烂的一部电影。
不知道IMDB上得分多少,我打1分。
(不想区分她和无极哪个更烂一些,虽然烂的方式并不一样。
)http://likeyesterday.spaces.live.com
主要两方面不足一是恶搞的模仿能力太差,没有模仿到精华,模仿的敬业水平和专业精神不足二是剧情苍白,既要控诉房产商的黑心,又弘扬好人有好报的道义,这两个方面真的是像剧里的台词,风马牛不相及。
这中片子,最适合春节放假时在家看,大家喝着茶磕着瓜子聊着家常在轻松喜悦的气氛中稀里糊涂没太在意地看看。
曾拍这样的片子,也说明他现在江河日下,沦为金钱的奴隶了。
阿甘对凯歌、艺谋、小刚说:瞧瞧你们花大价钱拍的那些烂片。。。
凯歌、艺谋、小刚反驳说:你丫站着说话不腰疼,有本事你自己拍来看看。。。
以上人士陷入无休止的争论中,于是,2007年我们只有贺岁烂片可看。
关于宁财神,我发现一个真理,恶搞只适合在电视和电脑上看,放大了的恶搞真的。。。
很恶。
抱着满怀期望看《大电影》,以为《疯狂的石头》跟《惊声尖笑》的完美结合横空出世了,结果不过如此。
开头融合了各种流行元素,买楼炒房,包括融合了潘石屹任志强的男主角的名字,外加hip-hop and rap;同时不忘了搞各大电影,带着宁财神和《武林外传》特有的贫,也算还行,有点无聊,能看出《惊声尖笑4》的痕迹。
结局如果定格在曾志伟和鸽子告别的瞬间,就会很闷,可是地底下莫名其妙的喷出泉水(很长一段时间我一直以为是下水管道爆了),进而导致几个小人物发家窜红成为大人物,这又有点太假了吧?
皆大欢喜并不是问题,问题是要给个理由先。
同样是荒诞,比起《疯狂的石头》,就太理想主义了。
故事很没看头,搞得也不够恶。
结尾搞《十面埋伏》的《四面楚歌》,分离出去做个短篇,上传到视频网站倒不错,但要标明匿名网友自作,以免观众如我抱太大希望。
不过个别的细节挺有意思,譬如看着看着银幕上方就滚过一行字,大意是某某论坛制作,仅供什么什么之用,版权归谁谁谁,出了事儿概不负责,有举报本论坛的,全家死光光。
经常网上down电影的,应该觉得很kuso吧,但是大多数人都没注意或者不明白。
全场唯一一次爆笑是接近尾声时,曾志伟演的Mr安德森演的德华(影射德华演的刘捕头)掷出了一把飞刀,那把刀在空中旋转,旋转前进,越来越近,一个特写镜头,原来是一把……瑞士军刀。
观众好不容易都笑了,还准备大笑特笑一番,电影却散场了。
P.S.这个世界上会欺骗的不只是人类,还有电影预告片。
之前被誉为中国的《惊声尖笑》但看过才感觉它并非我所希望的看过惊声尖笑的朋友也许都有这样的感觉,虽然是在恶搞大片,但故事情节也绝对让人惊叹,你甚至会因为突然间剧情的大变而大笑,而非仅仅依靠恶搞。
我喜欢惊声尖笑,当然第四部除外!
大电影仍然是中国那种恶心的电影风格,虽然其中也有一些让人预料不到的剧情变化,但还是看了头便知道尾的感觉。
单纯以恶搞为噱头,也许会让人发笑,最后让观众记住的只能是某个恶搞的片段,而非这部电影本身!
宁财神看来只会编不大复杂的戏,都说很好看很搞笑,看完之后感觉纯粹为了搞笑而搞笑。
就像当年的一石二鸟,看了预告片以为是一部很喜剧的片子,实际看起来完全不是一回事,整部片子充满了低级的滑稽,生硬而牵强,不像疯狂的石头散发的黑色幽默。
好几次都是在影院里勉强的嘿嘿几声,已显出我是在看一部喜剧片,而不是小学生的话剧。
这种感觉当年看一石二鸟、鬼子来了都有,中国这么多的人才,难道就只有这样的喜剧吗?
不明白!
不过最后十面埋伏那一段到还是比较搞笑,郭芙蓉把那永远也杀不死的章子怡学的是惟妙惟肖,在遭受了《黄金甲》折磨之后,也终于能在新年之夜轻轻松松的大笑一把。
本体就是一恶搞的喜剧电影,只是以讽刺当时房地产市场,炒房团等乱相做故事主线而已。
恶搞的本观众-我很开心,故事也讲的本观众-我看的清楚,理解的明白。
不懂怎么地就这么多人高潮了,拼命的喷。
喷人前言不搭后语,情节胡平乱凑。
我也是醉。
特么在这要求一部恶搞电影叙事情节连贯严谨,您就不应该来看搞笑片。
还什么IMBD评分。
真的是…装B党太多,喷不过来。
完毕-来自偶尔挖坟非文青真三俗脑残粉的怨念
今年年底的贺岁片都不怎样,“黄金甲”的成色太刺眼(潜台词:黄色,暴露);“伤城”延续这些年港片的特色,连绵不绝的暴力;“三峡好人”只有去体验生活才能更好体会其中的含义,可是城市离农村是那么遥远,档期可惜了;“大电影”集中今年的热门字眼“恶搞”。
老百姓,特别生活在城市的老百姓,需要的是中庸的电影。
(农村的百姓看电影的机会毕竟不多,这里没有对他们有歧视的眼光)。
不论如何,这里特别想谈谈“大电影”。
原来听说还是挺搞笑,想着去看看。
但看了前面部分,很失望,觉得无聊,提前退场。
比之周星驰的搞笑片,他的更是下三烂的。
看似融汇不少大片的经典镜头,可是从构思来看导演的思路是混乱的。
片子说是为了反应老百姓身边关注的事情,可是拍成这样,我真怀疑有些人是“心术不正”。
如果真要恶搞,就别拿老百姓说蒜。
看过些片花,“大电影”的制作成本不是太高,几个另类精英组成的草台班子,三个“好汉”一个帮。
想创造一个“靠低质量赢得票房”的神话,就算实现,也是过眼烟云,毕竟不是主流。
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吧,今天感觉到电影不是光用来看的,有的是被人嘲笑,被人骂的。
反正我觉得它只是来取悦于那些真正有“所谓幽默感”的观众。
电影不一定什么要素都兼备了,但是至少要有正气,就算那么一点点。
但愿明年以后都不要有这样的电影了,鄙视。
以上纯属个人观点,无须认同。
顺便说一句,郭芙蓉在里面的形象太失败了。
不知道到底是我要求太高期望太高还是片子真的太难看反正我是看了一半就忍不住power off的不知所云的标准无厘头唯一的乐趣在于揣测到底是恶搞哪部片子我看出来的仅有《阿甘正传》《无间道》《雏菊》《功夫》《头文字D》《碟中碟3》之后我也没有看下去我也再没有兴趣看下去也许是搞笑的 也许是恶搞的 也许不搞不精彩但是此片 搞得确实不怎么精彩差 极差
呵呵.这里有恶搞
10——7.5分。太凑合了
其实还好啦
这黑色幽默太不好笑了~~
无聊,自以为恶搞
说实在的,没有惊尖笑好笑,故事也很牵强,看得也挺累
应该是国内第一部经典串烧的电影吧。
非常不错
无厘头……
!恶搞了《雏菊》、《花样年华》、《无间道》、《人鬼情未了》、《天黑请闭眼》、《功夫》、《十面埋伏》、《Brokeback mountain》、《无极》、《我的野蛮女友》、《少林足球》。。。
比第二部好点
娱乐一下
。。。
打这片子开始大陆掀起了一阵很不健康的恶搞风
不错!赞!
中等偏下的水平电影,看不看没啥区别。
有些凌乱,感觉还好。
同居密友的表姐……
导演你叫阿甘,还上来就恶搞阿甘正传,剧情烂的啊,这么说吧,能坚持看完的都是狠人
之前炒得有点儿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