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柯蛙在近年上映的电影中,有几部片子稀缺而难得。
他们在众多的平庸之作中,脱颖而出,熠熠生辉。
它们的每一帧画面、每一处的配乐、每一个毛孔,都在挑战着中国电影的下线。
这样的电影,是鞭挞人性的登峰之作,是解构现实的经典巨制。
是人类灵魂的伟大歌者,是中国梦想的卓越先知。
可是我却每一次都与它们失之交臂。
当年《富春山居图》的盛况,我没有遇到;郭敬明华丽的《小时代》三部曲,我又没有遇到;就连今年秋天的那部登峰造极的《纯洁心灵:逐梦演艺圈》,我也再次错失良机。
可是就是昨天,我居然遇到了。
亲眼见证了一个烂片的诞生。
来,让我们大声喊出它气势磅礴的名字:《相声大电影之我要幸福》!!!
鉴于你们都不会去看这部电影,所以我就把这个脑残到令人发指的剧情,简单的说一下。
(往复杂了说也没什么可说的。
)郭德纲是个土豪,又土又豪。
于谦是他的司机,是个大龅牙。
郭麒麟是个修车工,穷小子。
岳云鹏是个失忆的人,没职业。
故事就两件事。
一,郭麒麟爱上了郭德纲的女儿。
二,郭麒麟把郭德纲的项链给弄了。
于是这部几乎让德云社倾巢出动的大电影,呈现了非常“复杂又烧脑”的剧情:找项链找项链找项链,追女儿追女儿追女儿。
首先是于谦监守自盗,把郭德纲价值连城的项链给偷了。
然后把罪名栽赃给郭麒麟,郭麒麟不服的说,“我人虽然穷,但是志可不短!
我一人做事一人当,掉了我就给你找回来!
”于是......他就去天桥找个大仙算了一卦。
(你可别小瞧这个大仙,我怀疑他才是幕后编剧。
这个电影的剧情走向,就全指着这位大仙随心所欲的胡说八道了。
)大仙收了300块钱说,“你得找一个贵人,他能帮你找到项链。
”于是郭麒麟一下天桥,就在公共厕所的门口,遇到了贵人岳云鹏。
电影到了这个时候,德云社这两位活宝正式聚首,开始了他们浮夸、陈腐、装腔作势的表演。
下面的情节,就是在狗血韩剧和春晚小品之间,不停地无缝切换。
先是岳云鹏失忆,再是女主对郭麒麟不离不弃,再是男扮女装、再到黑社会绑架、再到扮鬼吓人......最后,大闹婚礼现场。
这几个桥段,单拎出哪一个都是男默女泪!
当它们再结合在一起的时候,就爆发出让人看了想死的神奇力量。
最终,在无数次没话找话的尬聊,和无数个不知所云的情节之后,电影终于要结束了。
冤案真相大白,穷小子也终于追上了富家女。
你以为电影就这样平平淡淡的结束了吗?
你太天真了。
一个卓越的喜剧,只有单纯的屎尿棍可不行,一定要有一个让人流泪的精神内核。
所以导演决定,要拔高!
要升华!
要触及灵魂!
但是鉴于导演的十八流水平,根本不知道怎么拔高,最后只能生拔!
拔的龇牙咧嘴,触目惊心。
比如最后一幕是这样的:在一个灯火辉煌的夜晚,郭麒麟抱着郭德纲的女儿,站在朝阳门的银河soho上。
他一边看着貌美如花的女主,一边望着二环路上挤成了翔的车流,大声的喊出,我要幸福!
你幸福啥?!
我请问你幸福啥?!
是观众的钱太好骗了吗?
是演的实在尴尬,终于要结束了吗?
是觉得所有人都是白痴,还产生出智力优越感了吗?
作为一部相声大电影,这一个多小时看下来,我觉得真的太神奇了,居然全程无笑点。
这个里面唯一好笑的就是,导演连一条线都讲不明白,居然还选择了用好几条线去讲。
而且还有梦境、闪回、倒叙、反转等大师的手法,处处都暗含着导演不俗的创作功力和艺术野心。
为什么?
为什么您如此自信?
为什么给你一个10分钟小品的本子,你就敢整成一个大电影?!
是不是给你一个大风筝,你还想星际穿越啊!
说完导演,再说说这部电影的幕后大boss,“德云社家族”的灵魂人物。
郭德纲。
在当今的影视市场上,各路演员花开花落,导演的水平忽高忽低。
只有两个人,他们遗世独立的存在着。
世上的烂片如繁星一样多,但是他们却能一直稳定的输出,没有一部失误过。
一位是郭敬明老师,另一位,就是我们敬爱的郭德纲老师。
尽管《我要幸福》豆瓣只有2.8分,好于0%的喜剧片。
但请相信我,这依然不是郭德纲最烂的。
早在三年前,那个时候天很蓝,人很真,还没有那么多的大IP和小鲜肉,也没有震撼心灵的《逐梦演艺圈》。
那个时候的郭老师,就已经创作出《秘术》这样挑战人类观影极限的作品了。
在今年的三月份,一部《欢乐喜剧人》再一次横空出世,以豆瓣2.5分追平了自己的最烂纪录。
这几年来,郭老师一直在尝试挑战自己的极限,致力于把自己打造成电影界的最毒奶粉。
也成功地让“郭德纲”与“电影”这两个词结合到一块,就会产生让人闻风丧胆的化学反应。
现在想想“郭敬明电影”,虽然是屎,但是起码是华丽的屎。
尽管在价值观上恶臭无比,但是人家对画面、对摄影,还是有一点追求的。
如果说“敬明”明目张胆的拜金,“德纲”则是恬不知耻的媚俗。
“郭的电影”似乎才更像是这个影视圈的毒瘤,它制作起来更加随意和粗糙。
它对于社会问题的解答,对于大众心态的撩拨,更加的恶毒和不负责任。
更重要的是,它对电影更加没有敬畏之心。
它既不尊重市场,也不尊重观众,更不用说在电影工业上的开拓和创新。
那么郭德纲为什么要拍电影?
为什么一个被称为相声大师级的人物,会把电影拍得这么烂?
有太多的人爱听郭德纲的相声,郭的相声也的确说得好。
如果看早年间的郭德纲,会看出他对这个急剧膨胀的时代充满恶意,对这个庸俗的世界永远是一针见血的攻击。
不同于郭敬明小说,一直以来对浮华世界的跪地膜拜。
郭的相声野蛮、暴戾、永远有一种以俗制俗、以毒攻毒的独特魅力。
它既满足了草根阶级对于江湖的发泄式妄想,也迎合了精英阶层对于庙堂的戏谑式鄙视。
可是这两年的郭德纲,开始对他曾经极度藐视的世界奋力跪舔。
他已经失去了当初的野性和锐利,在这个新新媒体时代里如鱼得水,温顺得如同一头无毒无害的绵羊。
他拍电影、演电视、搞投资、当综艺主持人、做嘉宾,可就是不好好说相声。
或许传播相声需要新形式,或许养活德云社那一大家子不容易,或许现在的钱好挣能捞一笔是一笔,这个我无心考证。
但是这些,都不能成为拍出一部又一部烂片的理由。
当自诩为相声大师的郭德纲,第一次戴上长发飘飘的头套,对着镜头眼神娇媚的时候,相声艺术的面子和里子,就已经是一地鸡毛。
当德云社赚的盆满钵满,年底分钱的时候,能不能稍微匀出一点点出来,下次找个稍微读过点书的编剧和导演。
你们要知道你们拍的这个玩意儿是电影,是要放到电影院里去公映的,不是在德云社的群里面内部传阅。
要捞钱也要稍微走点心,要糊弄观众也总要对得起“电影”这个叫法。
中国的喜剧电影可以不需要郭德纲,但是也别把后腿拖得太多。
今天看到有一部喜剧片,想和哥们去看看,但是没约到,最后决定自己去看了这场电影。
电影院买票的时候,卖票姐姐问我3次是自己看么。
是!
我是!
就我自己!
后来进场又遇见了几个熟人,也问我为什么自己来。
我就一个单身狗而已。
不要问了好么。
哇!
很难受!
整部电影笑点很少,有也是多为耍宝,与其说是一部喜剧,不如说是一部这爱情剧。
电影总共有四对情侣,分别表现了不一样的爱情。
感觉呢是全部戏围绕一个钱字来的。
都是有钱怎么怎么样?
没钱怎么怎么样?
拜托,我还是没太看懂这部戏,到底要讲什么?
他这个,卖的是情怀吗?
看着看着都快睡着了。
对了,我记忆最深刻的就是最后结束之前旁白的一段话“看一看你身边的那个人,怎么样,是不是很幸福?
”我。。。
(ಥ_ಥ)这个电影就不考虑单身狗的感受么。
我自己来看电影,我一看身边,第一次感受到了孤独寂寞冷。
对不起,可能这部戏真的不适合我。
2星真的不能多了。
个人观点求轻喷。
不会再看德云社的电影了 。
发誓。
在犹豫要不要看的一定先看影评先看影评先看影评。
看过最烂的两部电影应该是这一部和上一部德云社的电影了。
郭老师还是说相声吧。
恩…整部电影没有什么思路也没有什么笑点…在犹豫的我劝你不要浪费钱了……在犹豫的我劝你不要浪费钱了……在犹豫的我劝你不要浪费钱了……在犹豫的我劝你不要浪费钱了……在犹豫的我劝你不要浪费钱了……在犹豫的我劝你不要浪费钱了……在犹豫的我劝你不要浪费钱了……在犹豫的我劝你不要浪费钱了……
北京这座城市过去的二十年,是书写英雄故事的二十年。
三环外的庄稼地,变成了钢铁丛林鳞次栉比,破旧狭窄的街道,变得车水马龙、酒绿灯红。
一个个小人物的奋斗史在这座弥漫着浪漫英雄主义色彩的城市里写成,潘石屹、罗永浩、筷子兄弟、王宝强——每一个在这二十年间来到这座城市的人,都渴求一种可以复制的成功,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欲望。
郭德纲,是这些奋斗故事主人公中的一个。
1995年来到北京,1998年创建德云社,经历了台上演员比台下观众多的无人问津,也经历了为电视节目做效果被人隔橱窗围观的唾面自干。
郭德纲最终在这座城市最灿烂而汹涌的二十年洪流之中浮出水面,成为这个时代当之无愧的相声第一人。
二十年后的今天,名利满身、家庭和美的郭德纲,面对舞台下动辄万人的粉丝和观众,或许会回想起,他从蒲黄榆演出结束,兜里还剩一块钱,无奈只能夜走大兴黄村的那个遥远的深夜。
那个晚上他从夜里十点走到第二天早上四点,脚底磨得全是水泡,也暗下了一个决心——“我要幸福”。
不知道跟这一晚的遭遇有多大联系,但郭德纲把他的这些苦难用谐谑的方式写成了相声《我要幸福》。
“我”字系列后来成了他现场效果最火爆的作品,那些让人笑出眼泪的段子里,不知道有多少是他在大兴简陋的出租房里苦出来的灵感。
郭德纲几乎搬出了整个德云社班底的《相声大电影之我要幸福》,和那段让他扬名立万的同名相声调性相差无几——小人物的自嘲,用荒诞和糟改自个儿取悦观众。
他深知在这座城市生存的不易,所以在他的电影里,连那些小人物电影标配的说教式的奋斗经历都变得不再重要,自嘲式的乐观精神成为唯一重要的东西。
一切就为图个乐儿。
他先把自个儿弄成了一荒谬不经的土豪,再给于谦安上俩大板儿牙,估计谦儿哥这抽烟喝酒应该就都不大方便了;郭麒麟一堂堂富二代成了修车的,为了追求爱情还非得腰里别个死耗子楞充打猎的;人见人爱小岳岳成了人见人恨的赌徒,还让人打成了失忆,相声世家少侯爷侯震男扮女装满大街追着人问“我美吗”……你要说这片子能给电影艺术做什么贡献郭德纲自个儿保准第一个骂大街。
从苦里头过来的人,就会对乐有着强烈的执念,郭德纲自个儿都说了,指着相声教育人,这不是有病吗?
他把德云社最有人气的这些人凑到一块儿逐一糟改,就如同十几年前在《我要幸福》里糟改自己一样——那些鞋底磨穿的苦难讲给你你也不爱听,我们还是讲讲笑话吧。
就让影迷的归影迷,观众的归观众。
抛开了电影的教育意义和艺术意义之后,在逗乐儿这件事儿上,郭德纲大概没怕过谁。
这部影片是他首次搬出德云社全阵容,在老少爷们分兵作战了多部喜剧之后,大概是终于觉得时机成熟了,老郭把大家召集到一起,拿出了自己压箱底儿的IP,攒出了这部戏。
郭德纲在影片里扮演的郭壕富甲一方豪车豪宅,跟相声里那个换了三双筷子也没在鱼翅炒饭里找到鱼翅的任人欺凌的小人物不可同日而语。
从城里走到大兴用了一整个晚上的郭德纲,从大兴走回天桥、前门、三里屯用了二十年。
他对告诉你这二十年是怎么过来的显然没什么兴趣,忘掉生活的苦难也没有多么难——从大兴线坐到二号线,找个相声园子或者影院乐呵一下——说相声的拍电影,比那帮作家啊演员啊德艺双馨的老艺术家啊,强就强在确实哪哪儿都挺逗乐儿的。
那看似笑闹不断的找箱寻贼的过程,隐含着追求爱情和找回亲情。
幽默中不缺温情,搞笑中亦有感动。
但总有种图文不符的感觉,最后也有点强行升华的样子。
虽然设置了很多的笑点,像是一些老笑点堆在了电影里,但并不能让人笑出来,不好看啊,不好看啊。
幸福并不遥远,就在你平凡的生活中。
——《相声大电影之我要幸福》
郭德纲的这个电影恶评如潮,豆瓣评分居然低到2.8分!
不禁让人惊奇,这是多烂的电影才能在豆瓣上这么低啊!
不禁让人感到好奇起来,看完之后发现并没有那么糟糕,反而要比一般的烂片要强很多,所以在这里给郭德纲平反下。
既然看相声电影就别要求它像电影啊,一个个的真是的,就当看相声呗。
好歹比那些打着喜剧电影名号的烂片强啊,至少有挺多相声专有的段子不是吗,如果对比一下其他的烂片电影,还是强点的。
估计很多受众都是看了《欢乐喜剧人大电影》《秘术》之类的郭德纲电影对老郭失去信心了没看过就无脑评价(虽然以以上两个我都没看过),或者部分观众是没怎么去过影院,因为喜欢郭德纲于谦才特意去捧场的,因为抱有期待确实会让人失望,所以打低分,虽然这片不是好片,不过也绝对没那么烂。
影片质量跟迪丽热巴的《……》(电影名我忘了,反正票房破亿了)感官是一样的。
应该说郭德纲的还好一点,毕竟迪丽热巴那个电影的所有笑点和套路都跟白开水一样,算是发了霉的俗套笑点,而老郭的这个好歹还有点相声特色的笑点,评分却是一个豆瓣5+分,一个豆瓣2分,真是粉丝效应啊2333333为了打一下分,特意找了一下对傲娇与偏见的评价,结果那个电影,我没评分2333333另外几个相声演员变化也都不小郭老板明显肥硕了不少郭麒麟以前瞅着挺精神的小伙儿现在也胖成一坨于大爷带了那个假牙真是恶心的一逼,都快成老蛤蟆了不过扮演郭德纲闺女的女演员还挺有灵气的,长得像周韵+大S,23333333最后吐槽一下,整个电影最大的败笔就是煽情音乐和思考人生的部分,相声电影你扯那干嘛,大家乐了不就行了吗?
相声有教育人的吗?
相声有煽情的吗?
郭德纲自己在相声表演里无数次说过这些,结果一到电影怎么就砸这儿了呢?
抛开电影来讲,郭德纲郭老板是我蛮佩服的一个人,毕竟当代一路全靠才华走过来,能够抵御住时间冲刷,站在行业顶端红到现在,并且让人敬佩的公众人物,只有郭德纲和周杰伦了
是什么造就了郭德纲呢?
应该是时代吧。
中国人讲时势造英雄,这是真理,你把刘关张放到现在,再有本事顶多是个犯罪团伙。
侯宝林属于改革开放前;马季属于八九十年代;姜昆、侯耀文扛旗在20世纪初;郭德纲属于互联网时代。
郭德纲自语单口比对口说的好,说书比单口相声强。
呵呵,希望大家听听王玥波。
相声大电影,当然是以相声为主,喜欢德云社的,大概不愿意错过,即便是韭菜,也被割得心甘情愿,毕竟里头德云社的“大梁”基本都出场了。
只是,不知道导演是不是和演员有仇,人本身就“够大”了,还满世界的“特写”,活生生的一个屏幕放不下一张脸。
电影里头,类似这样的特写随处可见。
所以,看了这么多张“大脸”,你还“幸福”吗。
于大妈这次被折腾得够呛,不仅要演反派,还得是龅牙。
导演是中了黄飞鸿的毒了,病得不轻。
作为德云社的灵魂人物,郭德纲必然是妥妥的主角。
关于小宝宝的事儿,说得明明白白的。
作为客串,特写的镜头就差点意思了。
不过,这也是整部电影里头为数不多能让人缓解一下视觉的镜头了。
当时的太子,身材是够可以的。
于大妈这“兄弟”一出口,还是很有笑果的。
不过,最有笑果的当属侯爷。
这小侯爷是德云社的镇社之宝,别让侯爷说相声,侯爷一旦说相声,谁也兜不住。
张鹤伦这算命大师,也不知道是哪里来的“神通”,一下子就算住了大脸。
在后来的故事里头,张鹤伦已经借机摸人小手了,此后给了他在舞台上“开坟”的历练。
岳云鹏在故事里头给的特写也不少,这脸啊,真的是一个屏幕装不下。
而且,岳云鹏的故事线特别的奇妙,吃喝嫖赌的人设暂且放一边。
单说这出走的媳妇忽然“端庄”的出现在婚礼现场,就足够让人失忆。
孟非小面也没逃过被特写的命运。
大头,大头,还是大头。
捧哏的命运,于大妈已经摆在那儿了,阎鹤祥逃得过城管,但逃不过逗哏。
烧饼那时候满脸的痘痘,是化妆效果还是素颜,这完全不可知。
但导演很贴心的给了特写,如果是化妆,那化妆师确实值得夸夸。
另一位客串完全没注意。
逗哏的逃单也不是重点。
完全被旁边的画报给吸引了眼球。
最后彩蛋里头,杨九郎也是“浮肿”得变形,说相声时貌似也没这么胖的啊。
其实既然有于谦、岳云鹏、郭太子的参演,写一个有看头的故事不难啊。
像岳云鹏,既然现实中紧跟郭,那戏里就应该反过来,像现实中那些和郭闹翻的弟子一样,演一个土豪郭的得力助手,但首先背叛,把锅搞得焦头烂额。
然后一众弟子可以跟随背叛。
像于谦,现实中和郭德纲那么铁,那开场时就应该是郭的老铁,在郭困难时总是挺郭,但慢慢发现实他才是个背叛郭的幕后大boss,背后一切都是于谦的策划,最终把土郭德纲搞得倾家荡产,万劫不复,关键是众叛亲离。
像现在这片子这样才偷个项链实在没意思。
像郭太子,那应该随着剧情发展发,现他是郭的亲儿子,那郭的女儿呢,正当二人关系尴尬的时候又发现不是郭的亲女儿。
或者直接翻过来,郭太子开场时是土豪郭的儿子,然后慢慢发现不是郭的儿子,而是于谦的儿子……
烂头焦额珠宝寻,片中笑点靠耍贫。
之前烂片谁为王?
首屈一指属德云!
与德云社的电影看过几部,每次看完无不如梗在喉,又似吃了苍蝇般令人作呕。
真心心疼那几十元电影票。
此电影具有所有垃圾电影的品质,故事情节陈旧,拖拉,荒谬。
笑点更是老套,把相声中臭遍街的包袱生搬硬套过来。
此片适合在夏天看,能让你直出冷汗,影院空调钱都可以省了。
导演水平太洼,演员表演生硬,编剧更是拿来主义加胡编乱造,处处是硬伤
德云社出品的“电影”!喜剧变闹剧不重要,重要的是喜剧+闹剧还不好笑。不知道片名为什么要叫相声大电影,叫德云社大电影不是更贴切嘛。其实打发时间随便看看也不是不可以,但是作为电影就有点膈应人了。郭德纲依然是摆着架子做逗哽,整个德云社其他人一起捧哽……这样的套路不如直接看相声。
这次《我要幸福》升级成为了相声IP 改编成了电影《相声大电影之我要幸福》 除却郭氏父子之外 还有于谦和小岳岳来助阵 几位“喜剧人”齐聚一堂 原来是站在台上俩人“说相声” 现在变成了大家一起“群演相声”了 事儿是那些事儿 但是故事却相比相声多了更多的趣味性 也更丰满 毕竟电影是与相声完全不同的
第一次在电影院看没半场提前离场,实在太渣了
真的没剧情
纯粉丝电影,小辫戏份太少,一张嘴就知道是他~
补标记
一笑而过,看过之后笑笑而已的喜剧片
单纯看一乐,普普通通的剧情,普普通通的演技,德云社团建🈶️
还有送情郎和照花台
还行吧,不伦不类的。刷刷手机看看还是挺不错的动静。PS 植入广告的孟非面馆貌似黄埔子了。
节奏乱,简直了。。。基本都是相声段子,简直了。。。就于大爷表演无敌,简直了
为这德云社的各路角儿来
没觉得有那么的不堪,只是不能以心目中的电影的标准来看待它便好。觉得很郭德纲,有些老段子,因为就是那样儿……只是在电脑上看个乐呵而已吧~毕竟要感谢郭先生给大家带来了那么多的欢乐。
江湖骗子牛逼
我真是羞于承认我看了这个东西,对,这东西甚至都不能称之为电影。这个用过期地沟油加上窖藏一百年的大清老母鸡熬出来的冒着腐败尸臭的毒鸡汤,我竟然还尝了一口,真是令人作呕。
好好好
还在讽刺土豪
可能我有滤镜吧,我觉得挺好看的。
我不幸福谁都别幸福!
幸好没去电影院看,不值票价。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177386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