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记忆中倒A档最烂的一部了……江户川乱步原作改编,结果推理部分跟屎一样,剧情上也不知所谓,“数学”这一学科在本作中被神化了,初学者可以预测未来,深有造诣者可以改变世界,拿着电脑推导几个公式就可以运筹帷幄,决胜于千里之外,简直神棍。
剧情无数硬伤,也就只剩下猎奇算是看点了,但也就是浮于表面的猎奇,寒蝉之类的心理恐惧猎奇比这个不知高到哪里去了。
啊,官方貌似还把伪娘当做了一个卖点,可惜这种跟女孩子没有任何区别的伪娘实在是没什么意思,我身为一个伪娘爱好者全程没反应。
假如江户川乱步先生还健在的话,得知自己小说里创造的易容高手+神偷“怪人二十面相”竟然被整成了对社会不公的反抗者,不知会作何感想呢?
此为题外话。
中学生浪越在明智的帮助下创造了能够控制引发蝴蝶效应的“暗黑星”公式。
他用这个公式解决掉了经常对自己施暴的父母和同学,并希望以此公式引发社会变革。
从此,他用暗黑星引发了数起事件,并放出了专门惩处恶人的“怪人二十面相”的传说。
为了实现理想,浪越自己成为了初代的怪人二十面相,而在这个传说的影响下,警官加贺美、帕诺拉马岛绮谭中的东小路千代子、死因裁判官南由于各自的原因相继成为二十面相。
这让我想起网络剧《暗黑者》中的暗黑执法者Darker,他行刑的都是钻法律空隙的漏网之鱼,而且会给受刑人和罪行同样代价的执行方式,这和警官加贺美所扮演的二十面相何其相似。
动漫中对加贺美的转变进行了详细描述。
从小警员开始,加贺美兢兢业业,誓要抓住每个罪犯,并在后来升任警官。
然而,后来他却遇到了因曾经进过精神病院而不被起诉的须永(PS:这让我想到了“急性短暂性精神障碍”这个梗。
),而须永在精神病院期间又杀害监视人员逃走,并报复性杀害了加贺美的妹妹。
这件事令他彻底崩溃,从而萌生了成为二十面相的想法。
我想大多数人都会同情加贺美吧。
跳出动漫来说,我们在生活中不时也会遇到不道德的问题,虽然没有如此极端,但我们也可能会因此而迷茫:这个社会怎么了?
还能做一个好人吗?
或许我们会保持本心出淤泥而不染,或许我们会麻痹自己适应社会变得“成熟”,但如果某天,你听说有这样一个人,他专门惩处法律无法制裁的恶人,你会怎么看?
我相信大多数人是希望这样的人存在的。
惩罚恶人,伸张正义,“怪人二十面相”在道德上占据了制高点。
可是,我们只是看到了二十面相在道德上的正义,却忽略了“法治”这个词。
后起的二十面相模仿者都以自己的方式结果了恶人,还得到了大家的拥护,于是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模仿者,引发了蝴蝶效应。
浪越的计划正是这样一步步地实现。
在最后一集,浪越决定用自己和别人的自杀来完成变革社会的最后一环,明智要阻止浪越,但他却看到路上几乎每个人都戴着二十面相的面具——当然是他的幻觉,但这说明大家在心理上都变成了二十面相。
这让我想到了电影《V字仇杀队》中数十万人在11月5号戴着V怪客的面具进军国会的一幕,动漫算是致敬它了。
最终浪越还是成功自杀,完成了他理想中变革社会的最后一环,但结果如何呢?
在动漫结尾,羽柴说,二十面相变成了免罪符,被那些自称正义的人使用来肆意实施制裁,虽然对犯罪形成了威慑力,但这是浪越所满意的结果吗?
显然不是。
在现代社会,法律才是扎扎实实的社会约束框架,可是,当法律和道德站在了天平的两端时,我们却又会倾向于道德。
这个问题难道无解吗?
并不。
有句话叫“法不外乎人情”,但这“人情”指的不应是通常说的带有某种意味的“人情”,否则社会早就乱了,它指的应当是道德和道理。
道德是内在的修养,而法律是外在的框架。
两者相互促进,才能达到和谐。
否则,只有道德没有法律,就成了人治,以人治替代法治终会造成暴力泛滥,而不是理想中的人人向善,正如动漫的结尾所说;反过来,法律违背道德,就成了压迫束缚人们甚至助纣为虐的工具。
我们之所以会希望有类似二十面相的人出现,就是因为法律还有不完善不合乎道德的地方。
但是,要解决这个问题,还是得回到法治上来,要不断完善法律,稳定法律与道德的天平。
比如扶不扶老人的问题,很多国家制定了“好撒玛利亚人法”,免除施救者的责任,我国是不是可以借鉴一下呢?
「我对这世界不抱有什么希望,也觉得活着没什么意思。
」乱步的作品断断续续的看过几部,也被其中诡异猎奇的手法深深震撼到。
有评论说这部番虽是致敬乱步,但只是完成了皮毛。
而我认为,这部番虽然推理元素被大大削弱,它的悲剧内核却以一种夸张的手法表现了出来。
我们可以从很多地方看出乱步的影子,比如人间椅子,当然小说里是活人生活在椅子里,享受那种暗地里抱着女主人的变态快感。
还有嵌在石膏像和混凝土里的尸体,分尸剥皮屡见不鲜。
然后后期剧情就转向了对电脑程序制造的怪人二十面相的破解,也是个人觉得比较扯淡的地方。
抛弃这些外壳,这部番想表达的是什么呢?
可能比较混乱。
大家纠结的点在于剧情里对精神病犯罪的探讨,我看了很多观点,这部番确实对这一部分的处理夸大了,加剧了戏剧冲突。
比如犯罪者不是变态就是肥宅,受害者则基本上是善良无辜少女或小男孩。
这完全无法涵盖社会上的所有现象,先不说精神病是否真能成为免罪金牌,这样极端的剧情设计明显就不合理。
可我在观看的时候依然被触动到了。
我想这部番更想告诉我们的是是否存在绝对的正义。
阿加莎的《无人生还》也探讨过这一命题,大法官惩罚了有罪但没有被法律制裁的人,也算是「二十面相」吧。
社会上的罪恶从未停止过,霸凌、家暴、欺诈、遗弃等等,我自己也曾经历过。
这些弱势群体无一不盼着这正义来临,却从未等到过。
我们每天看着社会的不良新闻,或许也愤慨过。
但之后呢,又麻木的生活。
剧里电视上总是出现官员、精神病医师、教育博士的观点,似乎这就代表了社会上的三类人群——普通人、不正常的人和儿童。
扪心自问是否总是被外界的观点所影响呢?
无论对错,只要这些事情自己没经历过,就无法真正去共情,去感同身受。
剧里很有意思的地方在于把群像变为剪影、木偶或骷髅,只有与主角发生联系才会显示出真容,平时则代表主角对身边的人或事物毫不关心。
这个意象也代表着社会上麻木的人群,大家对待自己的生活已经满是伤痕了,哪有功夫管其他人呢?
本质上的确是木偶。
从这个角度上说,怪人二十面相确实是人们心中的正义化身,尽管它其实是拉普拉斯的恶魔。
大仇得报是每个人都喜欢看到的戏码,但它能改变什么吗?
能让世界变得更好吗?
不能。
如果人人都活在仇恨中,那么一切都变得虚无了,你会永远活在地狱里,无法解脱。
秩序才能限制人性,每个人心中都有洪水猛兽。
就像每个人都可以靠怪人二十面相去实施他认为的正义,但正义有定论吗?
每个事件里一定存在着完美受害者吗?
我想真实情况要复杂的多。
善与恶不是绝对的二元论,绝对的正义必将唤醒新的邪恶。
放下屠刀,不能成佛,但能放下执念。
困住我们的从来都不是因果论,而是执念。
「我可以理解你,但我永远不会原谅你。
」我给这部番打 7 分,它没有那么不堪,只是想讲的东西太宏大,没有戳到大家的爽点,又不能进而引发更深的思考。
我不认为这是一部好番,但我却为它写下了长评,也是近期最触动我的番。
「我对这世界不抱有什么希望,也觉得活着没什么意思,但现在却觉得稍微有些有趣起来了。
」希望大家都能更好地活着。
明智君跳过去抓住浪越君的手:“你要是跳下去,我也跟着一起跳,这样你的算法无论如何都不会成立了。
你想想看,假如我们一起跳了,第一种可能,只有我活下来了,那我仍然要去自杀,算法不成立;第二种,我们都死掉了,算法不成立;第三种,我们都活下来了,我知道你又要试图自杀,那我就拘禁你,算法不成立。
你知道,我有资源,我可以这么做;第四种,只有你活下来,那么你一定会被死刑,算法不成立。
所以,亲爱的,活下来,我们私奔吧……”所以,造成这样的结局,是明智君不够明智啊哈哈哈。
但是浪越君的尸体没被找到。
所以这是开放结局。
好了开始评。
这不是推理剧。
更像是以此为幌子来表达某些观念的。
主题是,程序正义以及私刑。
这个主题很大以至于很多剧都在这个题目里撕。
比较正统(不会招来舆论抨击)的做法是,剧情安排各种观点的角色上场,撕,但是剧做得看起来很客观,所以看不出作者到底是什么想法。
这要是在我国,嗯,我还是闭嘴。
另外,编剧关于数学、物理、算法这些的臆想还是中学生的水平,但是广大中学生又没办法以严肃的手段证否,所以嘛……对了,片尾曲「ミカヅキ」(http://music.163.com/#/song?id=34179277) 很好听!
复制粘贴哦,别直接打开。
逗伴处理不好 escaping。
第一集看完的时候:额…可能是慢热…后面说不定会剧情爆炸什么的呢…你看石头门也是…忍着忍着…第二集开始推理了:开始了开始了…诶?
等等…哦…不是本格啊…没事没事社会也挺不错的…诶…等等…怎么社会派也不是?
等等??
这就完了??
凶手认了??
没没有证据只靠男主嘴炮攻击????
WTF?!!
感觉我的智商受到了极大的侮辱…还有啊男主长得一点也不可爱为什么还是男孩纸?
男主的基友好痴汉而且经常变成绿色的还有糟糕的ntr台词令人感到十分不愉快设定为什么这么杰克苏??
"天才少年高中生侦探入学考试满分之后一直休学在家获得政府特许而且秘密帮真政府办事但是并不满足喜欢破解异常犯罪的迷题来刺激他天才的大脑" ?????
我的天骗小学生吗?
哦对确实是小学生毕竟男主只是个13岁的少年(?
)呀不是吗推理也强行自说自话而且根!
本!
没!
有!
证!
据!
完全就是男主吧啦吧啦说个不停说什么警察就信什么…还觉得哇男主推理的好厉害啊…而且…这推理剧情…"老师找我是因为喜欢我啊" "犯人想栽赃我是因为犯人喜欢老师但是老师又喜欢着我啊" 抓犯人也是男主跑过去跟犯人说一大通感人的话然后犯人跪地哭泣承认然后警察再进来抓人全过程真的一点证据都不讲啊我的天!!!!
我………………行…你厉害…江户川乱步的原案能给你们做成这样…也是…6到飞起👍感觉就是写了个跟推理半毛线关系都没有的故事只是用了一点乱步作品里的元素然后就大张旗鼓的打着纪念乱步的旗号罢了…我觉得乱步要真看到这个都可以气活过来了…虽然男主的基友是"护妻狂魔"但是怎么看都很碍眼啊…男主也…唉…而且剧里的那种…卖腐看着也总觉得哪里不对是那种…令人反感的卖腐…作为一个腐女都替他感到尴尬…看不下去看不下去…其他人物塑造也很苍白…没有什么人物心理描写…虽然里面很多变态…(虽然我平时也很喜欢各种各样的变态来着)但是这里面的这种…这种变态真的很无力啊感觉就是纯粹为了变态而变态无任何理由…额…说起来我觉得这些人其实称不上变态…应该被叫作,"奇葩"(微笑好好这么一个有趣的梗被玩得烂成这样我很气诶除了OP和ED蛮好听的其他真是一无是处啊[捂脸]推理就别提了…画风也称不上特别好(也不能像冰菓那样推理一般全靠画风鼓励我看下去)血腥也是伊藤润二玩剩的梗…(白眼
昨晚后来把 乱步奇谭 最后几话看完了 豆瓣上只有6分都不到 但是毫不犹豫的打了满分 说实话 我觉得我也好biantai虽然时间已经真的不多了 但是我还是想分析一下各种oped很应景 尤其是ed的文字 真的写的很好 在最后一话 明智解决事件之后靠在栏杆上面伴随着月光喝咖啡( 昂首仰望 , 皎洁圆月依旧高悬夜空 如今的我一无是处穷途末路 黎明之梦 只见我匍匐在地寸步难行 反正整首歌曲都很好) ed歌词纯复制 .......动画中两对cp 明智和浪越 小林和羽柴 完全符合他们的写照 浪越渴望被明智理解 找到 即使他们的立场已经发生改变 小林觉得日常是无聊的 因此想通过办案从无聊的日常中得到解脱 他同样也渴望着被谁找到 发现 当他若无其事的向羽柴搭话时候 他已经被找到往更加深远的地方去讲 剧中那些fanzuishishizhe以及fanzuibeihaizhe也是 实施者为了各种原因去向被害者实施报复 被害者也曾经是实施者 那些被浪越煽动ziyuantiaolou的 都是只是想通过自己的行为让社会群众知道他们的故事 希望社会揭发事件 目的也是寻找一开始只是几个毫不相关的案件 后来慢慢地引出 二十面相 一直到最后 当中有一集也算是温馨? 影男拿着装有zhadan定时器的机器找到了明智事务所 寻求协助 之后婴儿啊 小猫啊 劫持事件啊 fankong啊 之类的 各种事件相会成了一体 偶然看似着必然 最后影男得救了 婴儿抱走了 小猫留下了荒诞的事情 得到了一个圆满的结局 就本片的画质来说 我觉得其实是蛮精良的 起码在ipod touch上看 真的各种清晰 各种好当中 每每有事件发生 相应的新闻报道也会出现 都是一些各界人士的评论 什么教育家 啊之类的 这些评论都代表了社会大众对于某一事件的看法 普遍心理 动画原本可以做得更加好 只是还是有些没有深入第一个案件 人间椅子 女学生为了得到老师的爱 而老师已经移情到小林身上 于是就把老师给sha了 做了椅子 在老师的家中 同样搜出了被老师做成椅子的女生第二个案件 影男 有人冒充影男诱拐youguai儿童 小林深入浅出 终于得到了情报 最后在youguai者家中搜出了大量儿童的尸体 有些儿童乖乖就范所以没有被杀死 有些就不行了 有一名儿童 帮助了影男 给肚子饿的他吃东西 在儿童身患重病的时候 影男通过扮演医院老爷爷 护士 慈善人士等给予她帮助不过 女孩最后还是死了 被诱拐犯sha死的 而那个诱拐犯没要过多久就因为精神疾病不承担刑事责任而被释放了 这又是另一起事件了第三个案件 社长和总监在一座岛上建立了jiurouchilin有一天 他们被器材压死了 但是那并不是意外 犯罪者是他们单位的事务员.起因是为了给因为过度劳累致死的伙伴报仇 以及酒肉池林的建筑物是以她为原型建造的 她为能够使社长 总监 实现诺言 而maishen了 结果却得不到当时的承诺第四个案件 法医为了给自杀的弟弟报仇而在食物中下毒事件 他的弟弟原本是可以得救的 但医生极其不负责任 把用于非法的器材安装了弟弟的身上 弟弟受到感染 生命危在旦夕最后选择最后2个案件也可以说一个事件,都是以二十面相所引起的 ,可以分为kagami警官杀人事件以及浪越事件. kagaimi警官是靠努力工作而一步一步升上去的 他也好 他的妹妹也好 认为只要努力 就一定可以获得成功 但是在一次事件中 犯罪者被抓了但是检察机关以犯有精神疾病为由不予以起诉还有犯罪者恐吓kagaimi警官 说我食饭有精神疾病 你抓了我 我照样会出来 后来 那名被kagami警官抓住的犯罪者出来后有一次杀了人 最后连他的妹妹都被残忍的sha害了 惨象恐怖 渐渐地 kagami警官越走越远 最后他变成了二十面相 杀了好多没有任何悔意的犯罪者 自己也入狱浪越的身世看的好心酸 被父母 一直打 考试落到第二名就拳打脚踢 被同学 用刀片划伤 早退回到了家里 父母还不肯带去医院 说是家暴会泄露 被老师 老师的不作为行为直接引起了浪越的受伤 最后 三种人都被浪越运用公式 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去除了 明智是他唯一的好朋友他可以说为了保护明智 从而成为了二十面相 当他和明智最后一次吵架的时候 在几天之后 他就zifen了 然而 那只是虚晃一招 他并没有死 最后又出现在了明智身边 到后来 浪越到底是时还是没有死 已经不重要 还是希望他活着 他们并没有任何错误 理解方式不同摆了人们说 社会法律已经没有任何安全感 法律已经保护不了任何人 光有空洞的法律条文却起不到任何威慑力 好人依然会被杀害 犯罪人却因为各种原因而被免于起诉 于是众望所归 出现了能够维护公平正义的英雄
本来以为是比较重口的本格推理番,毕竟乱步名字太响了,但是我基本没有拜读过他老人家的大作。
怀着期待好奇的心情看了两集,感觉只剩重口了,推理不了一点,主角还整了个伪娘设定,天天和男的搞暧昧,勾使中的勾使。
多给一星是给他有那么点批判现实法律的影子,精神病不用担责什么的,就两星,多一点都不值。
可以说这一话算是一个小高潮了。
说实话打从一开始就隐约预料到加贺美会黑,这种过分正直的角色如果不是伪君子那就迟早会像双面人一样陨落。
因此当明智对加贺美指出“像你这种人尤其容易堕落”的时候,脑海中一下子就闪出了尼采的那句话——与恶龙缠斗过久,自身亦成恶龙。
说说这一话的原作《芋虫》,这部作品可以说是我对江户川乱步观念全面改观的一部作品。
乱步的推理小说推理向来很勉强,《D坡》电灯熄灭之谜研究了半天结果是灯丝老化断了,受害者身上的绳捆痕迹研究了半天结论是受害者是个抖M。
有人说动画中二,其实看过原作就知道原作更中二,因为乱步比他的作品还要中二。
乱步生前写作生涯并不算一帆风顺,经常有人质疑他的写作技巧,这老爷子偏偏又特别经不起骂,一听到负面评价就嚷嚷着搁笔不干了,然后等身无分文了又灰溜溜地跑出来继续写,所以说实话一开始对此人的印象并不太好。
后来有一次无意中读到《芋虫》(当时翻译是《米虫》)的漫画版,发现原作赫然是“江户川乱步”,这才对老爷子由轻微的蔑视转肃然起敬。
芋虫,即蛀蚀稻米的米虫。
看过原作的人应该知道,这指的是小说主人公从中国战场归来,断手断脚五感几乎全失的丈夫。
此人被村民奉为“战神”,他的妻子即主人公一开始也对她敬畏万分,可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她逐渐由敬畏恐惧转为困惑并最终变为鄙夷,蔑称其为只会蛀蚀大米的“芋虫”。
没错这是一部讽刺日本军国主义的社会鞭挞作,而且讽刺如此露骨令人难以想象乱步当时经受怎样的压力,这正是我对乱步转而崇敬的原因。
看过动画,就会发现动画这一话就内容而言除了断手断脚其实没多大关系,但是你们没有发现岸诚二其实忠实地还原了原作的中心思想么?
《人间椅子》(同样也是个其实不属于明智系列的作品)讲述的是扭曲的爱,于是动画讲述的也是扭曲的爱;《芋虫》描述了一个扭曲的社会下蛀蚀社会的“芋虫”,第五话讲述的也是在扭曲的法律体系下钻法律漏洞的“芋虫”们。
所以说到底,说毁原作的,究竟是监督在毁,还是你们太肤浅呢——没有喷人的意思。
最后一话叫“白昼梦”,不知是指涉浪越的暗黑星革命理想还是结局的“生活重归平静,连小林同学都觉得有些趣味了呢”,或者二者兼具。
这个剧集不长,情节设计得比较紧凑,一开始颇有奇谭故事的暴力血腥噱头十足,最后却归于沉痛的社会反思和批判。
对峙的明智和浪越是昔日知交,这种相爱相杀的剧情似乎比较老套,但实际两人只是观念化的存在,代表了两种改造社会的思路。
天才少年的明智充任警方的助力,相信法律能够维护秩序,从私人情感上,他也曾多次试图拯救浪越。
被欺凌的弱者浪越一步步变为二十面相,通过煽动弱者的仇恨,以私刑追求正义,引发恶劣的社会效应,希求以暴动摧毁现有的不公制度。
两人虽然渐行渐远,但最终目的其实是相似的,都是想遏制罪恶,维护公义。
影片中以二人计算黑暗星公式将其观念具象化,公式的算法不同,导致的后果不同,而且每个人的想法和行动的改变都会影响到结果。
这个情节设定很新颖,视觉效果也很好,金色蝴蝶纷飞和彼岸花盛开的场景都很华丽。
颇有意思的是,一直自信计算的天才少年明智却是在小林的提醒下,才发现自己认知的局限性,他竟一直没有将自己的行为视为影响计算的变量。
类似这样的隐喻和象征颇多,从而在基本框架之上,增加了剧情的亮点。
比如小林同学的形象设定。
他明明更像个女生,为何要设计成少年?
其实看到最后,小林存在的意义就凸显出来,他其实是男是女并不重要,虽然在中间的单元剧情中女相的身份发挥了破案辅助的道具功能。
但总的来说,小林是一个比二位男主更抽象的观念化存在,他无所谓男女,或者说因此而具有更加普遍的象征性。
他是一个典型的后现代个体,厌恶一切,觉得活着一点意思都没有。
剧情开始,他被陷害,面对血腥现场,他表现出超乎正常的漠视和平静,不光是对罪行,还有生命本身。
对此,剧中以剪影的形式呈现小林眼中的他者,对他而言,只有被他“看见”的人才拥有实相,其它永远都是模糊的剪影。
同样的手法也用以呈现浪越眼中的他者,只不过换为更加可怖的骷髅。
还有岛上被异化的众人,以木头模型的形象呈现。
一个个残酷的案件对缺乏人性的小林而言,只是短暂地勾起他解谜的兴趣,让他觉得生活稍微有那么一点意思而已。
他的这种超然的视角,也很利于呈现明智和浪越的内心,所以剧情安排他先是靠近明智,后被浪越掳走,先后揭开了两个人的内心世界。
但小林本身在经历了所有故事之后人格上并没有多大改变,结尾他只是说觉得生活好像也有点意思,仅此而已。
这也显示了小林形象的单薄和道具性,一个移动的视点而已。
对暗黑公式的推求象征着对罪恶起源的追溯和遏制犯罪的探索。
剧中还有一个悲剧性的人物加贺,他从一个优秀的警察沦为一个二十面相的遭遇某种程度上宣告了法律的局限性,从他的故事中可以看到编剧的怜悯之情,但最悲惨的是他即使成为沾满鲜血的二十面相,也未能如愿为妹复仇,这种安排说明编剧并不认同浪越的理念。
好在结局的安排没有让浪越认输并和昔日好友和解(还故意让小林说了一句来误导大家),而是让他毅然殉了自己的理想,成全了这个悲情人物。
在浪越脱手的瞬间,难道明智的信念不会动摇么?
对此没有呈现。
结局又回到小林的视角,二十面相的案件告结,生活归于平静。
但消灭了一个初代二十面相,就能消弭人心中的恶意吗?
暗黑星的公式是无解的,二十面相也会不断幻化,恶滋生恶,根本找不到出路。
我没看过江户川乱步的书,但是我喜欢看推理类作品。
刚开始看这部动漫的时候觉得还不错,然后看到后面说浪越和明智研究出了公式可以推导出社会犯罪现象,我不懂是不是真的存在这么一种公式,但我表示不能理解,觉得挺扯的,不过我还是耐着性子看下去,一直到结局。
抛开那个公式不说,整部片子想要表达的思想内容是很深刻的。
从第一话——人间椅子开始到最后的二十面相,都是揭露社会存在的不公平、不公正现象。
一些变态杀手令人深恶痛绝,但却凌驾于法律之上,真正的正义不能得到伸张,所以使得一些原本善良的人误入歧途,令人惋惜。
说一下动漫最后,浪越应该是召集了一群和他一样受到过虐待或者其他不公平待遇,导致对社会充满不满和愤懑的人,他是想通过死的行为引起社会对这些底层人士的关心和救助,但我觉得他这做法太偏激了。
明智都伸手救他了,他还是选择死亡(虽然最后我感觉他没死),到底是对这个社会存在多大的悲观啊?
一直活得没心没肺的小林应该是料到明智会救浪越,但自己被羽柴抓住的时候,还是感动的哭了,一直觉得生活没有色彩的人,都会被朋友的关心打动。
没错,这个社会有太多不公平的事情,但我们也不能因此就缺少对生命的热爱!
前面几集还行,后面只剩中二了……而且对于这种真BG假耽美的设定表示接受不能……ed赞
就记得片头曲超级好听
和江戶川亂步沒關係吧= =。
除了横山克一泡污,岸诚二这季发挥太差,还顶了江户川乱步的帽子……等倒A档下季的《全部成为F》吧
这是赤裸裸的 基啊。。。
两集弃,小林这个助手的设定,明明是一个男生,偏偏声音、衣着至别人对他的性取向都是以女性来看待。如此之腐,实在受不了。而前两集所谓的推理,也非常的小学生,还好意思乱步之名,我就呵呵了。OPED倒是挺好听的,可惜了。
请求男主脱裤子验身,我不信你是男人
这是一部没有推理的推理,于是最后我们仍未知道那个小林的性别
不正常人类研究所
人设一定要做的这么“迎合观众”么?观众没你们想的那么low。角色设定极其不讨喜,推理的表现手法真是跪了,呵呵。本季新番全军覆没,又一个一集弃。
两星半。想要探讨的主题其实算是有些深度,加上种种细节暗示,编剧的脑洞以及想法值得肯定,但整体上的推理设计简直是胡闹,情节也受限于篇幅短小,草草处理显得很乱很草率,情绪缺少持续铺垫。很好的主题我不知道怎么能拍成这样,除了第五集基本上没有能看的
写作朋友 读作恋人 这一切都是性别的谎言
故事本身太吸引我以至于忍了11集伪萝莉小林……想要给四星但是小林戏份太多所以去掉一星,可是浪越男神登场和明智的虐恋情深简直萌的我不要不要的,demo小林和富二代的西皮麦麸我又不是很喜欢。。。三星吧三星吧~【你都在看些什么乱七八糟的啊喂!(#`O′) btw,其实看着心情挺沉重的,二十面相还收人
本来很期待的,结果什么鬼啊呕吐物一般的设定啊,就算江户川先生尸骨已寒也不能这么圈钱啊,去拍卖腐番乙女番都没人管你,然而借着大家之名行擅改之事就是制作方欠揍,七月的黄段子那样坦然的直爽出击的多令人尊敬啊,黄段子让我一个女生都和室友们抱着追啊,总之七月最佳当属黄段子和黑街gangst。
这片没有推理,只有无聊的伦理。
每个人都可以是二十面相!
第二集推理什么玩意儿……人物设定非常宅向。就不能好好讲故事吗。两集弃
这是什么鬼…
略带侦探元素进行破案的故事,想表达一些社会现象,高智商侦探男主明智小五郎,助手小林,对平淡的生活感到无趣,因此跟着男主调查事件,怪人二十面,引发的社会问题,社会的不公平,司法漏洞等等等等,欠缺了故事性,剧情与想表达的思想偏离三观,画风灰暗,整体普通。
有创意的新片不多,凑活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