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心营救》、《冰路营救》都是企业主为产量,放任隐患直至发生事故,将职员生命悬于九死一生境况中,电影中职员遭遇事故是不幸的,最后终又被救出好像又是幸运的。
真实世界中大大小小的企业,又有多少在事故发生后,职工能平安获救?
不奢望企业主对职员有责任心,但生命在所谓利润面前真的只是一串串数字吗??
这部影片勾起了我那些回忆,我曾经也是一名矿工,一名煤矿工人。
煤矿的危险远不止这些 毒气 低氧 偏梆(塌方) 透水 火灾 爆炸 ,时刻都是提心吊胆。
年轻的新工人有的直接吓哭。
哎 在内蒙准格尔旗荒无人烟 工友们都是丈夫 都是父亲!
背井离乡 物资短缺。
工友告诉我 不是穷的没办法没人愿意下井,有的因为孩子多 ,有的因为给孩子买房结婚…… 我只想说劳动人民不容易,矿工很伟大!
所以我几乎哭着看完的
地心营救:奇迹缘何发生?
对矿难不怎么熟悉,通过这部电影多少了解了一些常识性的东西:矿难一经发生,生还率很低,救援难度很大。
什么是绝望?
就是没有“光”,甚或透下一丝丝通往黑暗的幕。
不由想到一个话题:如果让你选择一种死亡的方式,是被人拿枪对着,还是像电影中一样深陷地底?
这两种方式的不同就在于,前者是“最后通碟”(难以取舍),后者是“讨价还价”(如果能晚一分钟,多了考虑的时间)。
这是一个问题。
拍这样的片子,或许对于环境与人物的刻画,才是关键,这部电影在这方面,偏中。
说说电影中的细节:他们为什么能活下来?
1.33人中,有一个熟悉矿坑的工程师(确保他们能首先存活下来)。
2.33人中,有一个领头人(鼓舞人生存的意志,确保他们能尽可能久的维持秩序并生存)。
3.旷工家属的激烈反应,引起社会首先的关注,与持续的关注(以至于,政府不得不,将其进行下去,并大力投入)。
4.救援工程师的能力。
难以想象,200层楼的深度,花了一百年的时间挖掘的坑,居然在六十九天后,成功将人救起。
不得不惊叹“事在人为”的奇迹。
难以置信,“人为求生存的决心”,33个工人居然就这样坚持到了最后(在有物资进入前,也有很长时间)。
惊叹之余,对于类似于矿坑老板,为求私利,置旷工生命于不顾,未完成的梯,经久失修的矿坑,无一不引起人对生命,对“无止境欲望”的深思。
总的来说,这部电影,对于拓宽内容方面,还是不错的。
絶地拯救33的片名令人錯以為是驚險災難片,但這部由女導演執導的電影,走的是温情劇情片路線,說的是人性本善,呈現的是大部人有着的人性光輝,絶處縫生,終於化險為夷的故事。
如果你想看的是災難傷亡場面,動作打鬥,人吃人之類的驚慄電影,請無視這部,因為你一定會投訴悶!
悶!
悶!
甚至爆粗。
絶地拯救33的礦難發生在智利,是為2010年,倒塌的是金銅礦的礦坑,事故引至33礦工被困於礦坑700米的深處,在超過兩月的漫長等待救援期間發生的故事;由於是真實故事改編,結局事先將揚了,無疑減低了它的可觀性,尤其看到戲中出現一些面對生死危險的情節時,所以看這戲不會覺得緊張。
電影一開始很簡單交待了幾位主要角色的背景,礦難隨即發生,没有拖泥帶水的拖踏情況。
之後就分成地下跟地面兩條線講述故事,地面的拯救行動,由礦務部長作主導,地底由男主角Mario為骨幹,兩個角色在礦難中所起的作用是他們堅持的信念,保持樂觀的心態。
Mario為了多賺收入,陰差陽錯的陷入礦難,但亦由於他的努力和堅持,在眾人衝突中擔負起平熄糾紛,鼓勵他人的作用,因而逐漸替代了原本的領工成為被困礦的領袖。
礦坑中33人在缺水缺糧,身處華氏100度的高温下奮鬥,地面上則交待了最初政府因是私礦的關係要推卸救援的責任,最後得礦務部長挺身而出主持了救援的行動。
期間講述救援團隊的盡力營救,卻在鑽挖期間意外頻生,也交待了家屬親友和全國人民的反應,亦有借着礦難撈政治本錢的政治家,賺名聲的慈善家,想發礦難財等等的各式人等。
跟許多災難片不一樣的地方是除了不放大災難本身或人的陰暗面,電影也不以個人英雄作買點,反而着眼於群策群力,而且比較着重細節,雖然不是緊張萬分,但在推進上不重複也不悶場。
這33人幸運獲救,更多的礦難卻以悲劇收場。
1,生死面前,一切皆为小事。
过往的恩怨误解,在只有一次的生命面前黯然失色,用尽一切乐观坚强度过死亡门槛,最终想要的只是抱住最亲最爱的人“像婴儿一样哭泣”,费尽力气才明白最简单的道理“family is all we have”。
2,智利是一个可以让矿工姐姐扇矿业部长的耳光后两个人还可以互相鼓励的国家,拥有乐观坚强而且有纪律性的人民,得以创造无一人罹难的救援奇迹,让受困矿工与万千群众发自内心为自己的祖国骄傲欢呼,由不得让人肃然起敬。
3,人生难免起起落落,或许有辉煌与高峰,也难免挫折与低谷。
矿工中有位法兰克林是智利前国脚,参加过1984年奥运会(来自维基百科),却也被困井中。
获救后,矿工们受到英雄般欢迎,似乎走上了人生巅峰。
然而不久后多数矿工就不得不重新回到了现实生活,面临如酗酒或毒品等健康和心理问题。
而且因为他们获得了太多关注,反而很少有公司敢雇佣他们,有人甚至难以维持生计。
生活残酷而真实,即使见证和参与了瞩目的奇迹,也同样要体验世态炎凉与人间冷暖。
真正的人生,是一步一个脚印活出来的啊。
“Such is life.”
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该片剧本并不复杂,从矿难发生、救援受阻再到地上地下齐心协力最终创造奇迹,故事平铺直叙。
视觉效果上,期待中所谓“灾难片”的大场面、大制作并没有出现,甚至影片也没有像《火星救援》那样着重刻画营救过程。
可以说,整部片子着重于展现的是温暖感人的人文情怀。
故事本身的传奇色彩已经很浓,《地心营救》作为灾难片,在视效场景上花了很大功夫,虽然没有《火星营救》那样的外星环境考验,但地球内部的各种地质运动危险也挑战不小,画面十分震撼。
但最大看点还是这33个男人之间的协作,以及被困69天的心理戏刻画。
在食物匮乏,无法与外界取得联系的情况下,恐惧与绝望弥漫在人群中,他们最终克服种种困难、重燃希望的过程,让观众揪心又感动。
希望每一个人都能够平安健康的生活下去,且行且珍惜。
【地心营救 The 33·美国/智利2015】2010 年智利圣何塞铜矿发生塌方, 33 名矿工被困在700米的地下长达 69 天。
对于这群处于世界边缘地区衰退行业的男性低薪阶层而言,他们在地心的危难处境无意间触发了一项惊天动地的人类壮举,一时间他们占据了世界媒体的头版头条,从地心掏出矿工的过程被全球直播,不啻于人类首次登月。
这部由墨西哥导演执导、好莱坞(西班牙/巴西/法国)演员出演的好莱坞电影不得不用英语拍摄,表演者与对话脱节,本应情感丰厚,坚韧和温柔的场景却有股莫名的滑稽和俗气,除此之外,它仍是一部扎实的电影,细节丰沛,人物夯实。
矿工原型在片尾悉数登场,来参加海边的聚会,一起拥抱,对镜头微笑。
配发的字幕则是矿业公司未被追究责任,矿工们没有得到任何赔偿。
这是第三世界资本主义的真实。
全世界每年大约有12000名矿工死于矿难, 找到他们的可能性不足1%。
相形之下,更觉电影的悲壮(190)。
若不是书上的推荐,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好莱坞大片,我定是不会看的。
情节倒是没有太过吸引我,四平八稳,中规中矩,大概是看之前就知道结局。
但事件本身是很震撼的,当时新闻一出震撼全球。
“我从事挖矿20几年,经历5起事故,没有一个人是救出来的。
”首先是生存概率确实极低,再者,经济成本会允许他们展开施救?
naive … 这倒是让我想说,穷人的命都拽在上层阶级手中,全凭政府和资本家的意志为转移。
这让我想到昨天看的印度推出新公民法引发的骚乱及背后原因… 笑了… 芸芸众生皆是一枚棋子罢了。
(此处省略500次,敏感话语不可说)Chile,作为南美最稳定发展且富裕的国家头衔实在太多了。
铜矿、硝石(唯一生产国)资源位列全球第一,作为国民经济命脉。
这部片子一出,我想是给国民打了一针强心剂,再次在全球打一波广告,也是争气。
只不过作为全球最狭长的国家在地形上实在有点意思,与阿根廷、巴西并列为ABC强国。
教育高度发达,全球最自由经济环境。
题外话:世界边缘国最近“三毛钱乱了智利”这个标题真是魔幻了。
几年来国内经济增速发展,被视为拉美国家及发展中国家的楷模,圣地亚哥竟因为地铁票涨3毛钱,引发“近几十年来最大规模骚乱”。
为了自由经济发展把自己搞臭掉也是有点意思。
新民主主义的推崇,导致经济自由化,私有化,市场化,削减关税壁垒,外资大幅入侵,资本自由流动、甚至国有企业、公共领域、教育、医疗私有化。
政府干预极少,简直可怕,显而易见,贫富差距日愈增大。
18年智利GDP3010,然而75%工薪阶层不过月入5k。
却要承担起所有私有制下的经济费用(显然相对于公有制来说得翻倍)。
体制不改,游行不会终止。
不得感叹还是社会主义好啊。
地上人员一直在工作,救援钻井机日夜不停的运行,但每次都与避难所擦肩而过,就在他们将要放弃,奏响哀乐时,工程师最后的方案用最后一台钻井机找准了目标。
当钻头钻破避难所的那一瞬间,骨瘦如柴的矿工们兴奋无比,他们用油漆在钻头上做上记号,贴上纸条:我们在避难所内安全,全部33人。
地面的人们沸腾了,希望再次燃烧,各地政府纷纷援助,提供设备,物资与救援方案,食物,水源,衣物等也从钻孔中用圆筒送下,33名矿工在死亡的边缘逃了回来。
20160306观影《地心营救》感谢《文艺大家谈》给了我这次观影的机会。
我犯了一个非常低级的错误,竟然把11点半当成了1点半。
当我拼命赶往影院的时候,我的内心有一种坚定的信念,那就是有些事情争取一下,也许就能成功,放弃了就没有希望了。
所以我虽然晚到了20分钟,却没有错过太多的精彩。
真的要感谢小编,观影中间出来给我送票。
影片真的很棒!
感动得几次落泪!
简单写了个观后感,作为表达歉意的方式吧!
《地心营救》是根据智利2010年8月5日圣何塞铜矿33名矿工遭遇矿难,困于矿井下700米深处,69天被成功营救的真实故事改编而成。
33名矿工全部生还,这都依赖于他们中有一个精神世界无比强大的马里奥,他说“我相信我们会成功,因为我选择相信!
”信念成了支撑他们活下来的最大的保障。
当有人精神崩溃的时候,马里奥会带着他念祈祷词,当有人选择轻生的时候,马里奥会告诉他我们需要你,你的家人需要你。
食物也很重要,如果没有平衡的分配,那么也许大家就会哄抢食物,或者因为食物发生自相残杀的事情。
700米深处,真的可以说是地心了。
当钻井的声音传到矿工们耳朵里的时候,那成了他们一生中听到的最美妙的声音。
而这也是营救最困难的地方。
钻井偏离了方向,营救队几乎放弃,家属们甚至开始祈祷,但是部长的坚持使得地上和井下终于取得了联系。
接下来的营救更是险象环生,但是正是因为“永不放弃”的坚定信念,让这33位矿工全部成功营救。
当钻井钻透矿工们头顶的巨石的时候,我和矿工们一起喜极而泣;当第一个工人成功升井的时候,影院内响起了掌声。
这掌声献给智利政府对矿工们生命的尊重,也献给人类永不放弃的信念。
没关注真实事件,全是通过这个电影了解到的,全程跟着地下地上的人们担忧紧张;部长超级帅,矿工的乐观有纪,亲人的坚定支持,能安全营救出太开心了
在天朝就只有“盲井”这一个结局……
导演拍电影的时候一定戴着红领巾
剧情太弱,没什么转折跌宕起伏,只是平平淡淡把故事讲完,其中人性的描写还算是亮点,旷工,家属以及官员的心里活动和变化有些看点,但也只是相对来说。还是那个问题,故事是个好故事,题材很是个好题材,但是没拍出来。电影本身只值三星,但这次救援当年确实是轰动世界的事件,吸引全球的目光,当时也就是没有直播网红这个概念,否则这33个旷工妥妥的年度网红。配乐可能是唯一真正值四星的项目。
改编自历史真实事件:2010年的8·5智利圣何塞铜矿坍塌事故。每天两勺金枪鱼,一小口牛奶,支撑了17天,没有超乎一般人的坚强和冷静,是过不了这最难的一关的,其次当然是家属和新任矿业部长的坚持,只为1%的成功性。不知道是不是史上最完美的矿难救援奇迹。PS ziva唱的那首歌叫?
有看到过电影退场灯还没亮起来的时候 观众纷纷迫不及待站起来要滚的场面吗!
打算看下原著《深暗》
5毛特效做的和国内大片有的一拼。剧情略拖沓,最最不能忍的是导演你干毛总是给哪个老女人镜头啊,劳资还以为帅小伙要被你安排和老女人擦出火花呢
3.5
最近看的不是隧道事故就是矿井事故,跟坍塌干上了么?
又一部标准好莱坞式西方精神价值观输出灾难片
压抑、闷。
真实的力量大过电影太多
美国和智力关系还算不错呀,救出来真的是一个奇迹了
或许只有置之死地才能涅槃重生,我默默地看着电影,在黑暗中肆意地洒着眼泪…审视着自己的人生!
社会和媒体的监督有多么重要,恰恰是我们最缺失的制约力量。
正在看,这是什么年代,哪里,还允许这种黑矿存在?智利,刚看了一部委内瑞拉的,和一部古巴的,又是拉美,同病相怜。这是场噩梦,但愿不再发生。患难见真情。
6.5/一般般吧 没有多少恐慌感,相对而言我喜欢俄罗斯水灾那个什么什么电影= =
哈哈 这么欢快的灾难片 不痒不疼的 看完没什么感觉……好吧 部长还算帅
考验人性,人吃人的逼问。有信仰,有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