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全是冲着戏精朱镇模,才翻出这部01年的片子来看。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首先是超强卡斯,钻石级别:安圣基、郑宇成、章子怡。
在人才上,真是不服高丽棒子不行,你看人家的电影业培养出有那么多的演技、外形、票房兼备的演员,反过来,这些人又支撑着他们的电影发展。
二十一世纪什么最贵?
人才!
不信你看,香港电影的不振最明显的表现就是香港演员的青黄不接。
第二,《天地英雄》原来是山寨《武士》。
一样的多国部队,不同的是明朝的高丽使臣换成了遣唐使;一样的人物设置,将军、和尚、地位尊贵的女人,一心想回家的异乡人,情感纠葛大同小异;《天地》里的小孤城一战俨然就是《武士》里土城之战的进化版;比较起来,还是《天地》的视觉效果更好些;但《武士》在精神上更胜一筹,更加清晰有力,安圣基的那句台词“只有经历过长途跋涉的人,才看的到归乡的慢慢长路”让人印象深刻。
1375年,中国正是元明更替之际,高丽国亦经历了内乱,明朝使臣被高丽所杀。
这一年,高丽使团在龙虎将军崔祯(朱镇模 饰)和州镇兵系统的长官大政(安圣基 饰)率领下出使明朝,却被边境官员以为明朝使臣报仇为由羁押,发配大漠。
使团一行人在大漠遭遇蒙古一部袭击,意外的获得了自由,在返回高丽的途中,使团偶遇被蒙古拉哈木将军(于荣光 饰)一部捉获的明朝公主芙蓉(章子怡 饰),崔祯决定救出芙蓉公主,以便南下南京觐见朝廷,完成使团的任务。
使团中获得自由身的奴隶英率(郑宇成 饰)和龙虎军、州镇兵等人大开杀戒,将公主救出。
拉哈木不甘示弱,返回大营召集部从,誓要将公主带回大漠……
“只有经历过长途跋涉的人,才看的到归乡的慢慢长路”很早就听说《武士》很不错,可是一直没有机会看,还是昨天朋友聚会上听到那首片尾曲,一个从英国回来的朋友告诉我,他在英国的时候,经常听这首歌,每次听到这首歌都很想哭,都想到回家的感觉~~~我突然有很想看这部大片的冲动,整整近3个小时,感受了惨烈中的柔情。
情是成为推动整个故事向前发展的一条主线,如果没有感情那整个故事将没有那么跌宕起伏,那样让人觉得心里潮潮的。
吕松和将军对公主的感情最为明显。
吕松和将军都是刚烈的猛将,他们都曾为了公主而冲突,最后也都为了公主而献出生命,吕松从开始就对公主很有感情,他的死到是还情有可缘,可是将军几次不理智的举动,使得他决战之时那句“战死杀场是我的梦想”打了折扣,但是或许这正是导演的安排,因为为爱而死的人才是爱的最彻底的。
忠义骑对明朝百姓的情意,也成为故事的另外一个感人之处,翻译官照顾孩子,小伙子为产妇偷水而被元军射死,等等。
他们是有血有肉的,很重感情。
“归乡”这个主题自始至终都贯穿着,于是导演安排了陈立这个角色,他理智,胸怀宽广,最终实现其他同伴不能完成的遗愿,回到高丽。
当公主问陈立“这样的小船不能经历大海”,他说,“那也要回去”,于是就有了我开篇写的那句话。
我是在电视上看得这部电影,最开始感觉很震撼,因为看到高丽兵,蒙古兵,明朝兵混战在一起有点玩儿帝国时代的感觉。
各种语言各种装束的大杂烩出现在眼前,一时间眼花缭乱不能自拔。
但不久就看的有些别扭。
被押送的高丽兵遇上了劫匪一样的蒙古兵,又遇到了出嫁的公主章子怡,还有一群逃难的老百姓跟了上去,故事讲到这里就有些讲乱了。
倒是动作场面还不错,高丽兵组成的战斗小队分工明确战斗积极,拖家带口却还是让史上最强大的蒙古兵无可奈何,他们桀骜的性格也在这个时候彰显了出来。
到影片的结尾,仅存的高丽兵坐小船离开欲横渡渤海也是相当感人。
至于章子怡的表现,我想说的是太让人失望了。
就是起到了一个花瓶的作用,一脸正经的表情似乎是在维护公主的威严,但是最后我发现大家都在浴血奋战的时候只有她显得多余而无用。
最后她活了下来我感觉有点咬牙切齿……如果想看三个民族打架,那就来吧,如果幻想着来看史诗那可就真的失望了……
电影本身其实并没有什么好说。
电影带给人的启示是:很奇怪的现象是韩国人用中国(香港)的技术拍中国人的特色文化(武侠)居然非常受韩国人欢迎。
从《飞天舞》到《武士》,我们看不出它比一部中等水平的港产武侠片有何突出之处。
可就是这样的二流制作,愣是打破了韩国票房一个又一个记录。
静下心来一想:真正打动韩国人的是那些所谓精彩武打镜头、大场面、“好莱坞明星”章子怡,还是其他的什么?
其实这几年韩国电影的卖座之作(例如《朋友》)并非盲从好莱坞式的大片,而是立足于本土化、民族化的作品。
即使武侠,也因为韩国文化根源在中国,那里面有高丽民族的血液在流淌。
由此联想到中国人用好莱坞的技术来拍大片行不?
一百多年前就有个识时务的魏源在大声疾呼“师夷长技以制夷”。
李安好像是最先觉醒的人,姑且勿论他是否曲线救国。
事实上,几年前大陆的冯小宁就在做。
张艺谋现在也在做。
问题的症结其实并不在此,而是中国人是否能拍出中国特色。
好莱坞在向世界灌输唯美国独尊的大国民思想。
如果我们仍然在闭门造车、夜郎自大,那么,到头来只能用鲁迅先生的两句话来为中国电影总括: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死亡。
故事的起因是高丽使团被明军埋伏流放为背景的。
一开始便塑造了崔政刚毅(tie)猛(zhi)男的形象,随后遭到小股元兵的袭击,使官死亡、国书不在,崔政认为任务失败,决定回国。
并在途中使用严刑峻法处罚偷食的属下,导致一人身亡。
逆我者亡随后遇到公主,许多人认为崔政和黎帅是因为喜欢公主。
但实际上是公主向崔政求救,给了他一块姨妈巾,激发了崔政无限的想象。
姨妈血而黎率则是用副使给他的遗物换取了长枪,斩杀对副使尸体吐痰的人,结果花式装逼,光速被捕。
被蓝不花看中,而公主以为是救她。
呦呦呦,这小伙子我喜欢第二天崔政决定埋伏蓝不花夺下公主,手下包括副官都反对,而陈昱因为喜欢黎率而赞同,结果所有人又都同意行动。
(表明陈昱更得军心)
但是她都把苏菲给我了
后入战斗中黎率追到公主,打倒了蓝不花,展现了非凡的武艺和武德。
在公主中的心目嫣然成为了一个神秘的大英雄。
崔政迎接公主时,公主没过多搭理,反而更关心黎率。
【崔政心里不平衡了,当初是谁给他姨妈巾的?
】公主随后要求黎率做保镖,结果黎率不答应,被胖揍一顿后,崔政表示要杀,被公主阻拦,崔政很愤怒,给他划了一剑。
结果——瞧瞧公主那心疼的小眼神。
居然把我的小哥哥的脸搞花了随后蓝不花带兵追上来,崔政说要以驾车为诱饵,拒绝副官驾车的请求,委派忠义骑的小年轻去送死【众人不服】。
随后黎率要求加入,崔政表示很高兴,去(死)吧。
临别的时候公主又送了黎率她的姨妈巾做为信物绑在了枪上。
(此时崔政心中一万个草泥马)
沃日!?
什么情况?
蓝不花识破了计谋,派了几个兵去给黎率送人头,让黎率升级。
而崔政这边,因为崔政对公主百依百顺,又不想等黎率。
所有人包括副官都不听话了,没人听他的了,搞的很是尴尬。
卧槽?
然后升了级的黎率回来了,公主就急切的看枪上的姨妈巾,结果没有看到,在一边愁眉苦脸。
待黎率过来把姨妈巾从裤裆里掏还给公主,结果被一旁妒火中烧的崔政夺过来扔到了地上。
呵呵这就体现了一个对女神百依百顺,救她百次,奋不顾身并且得罪别人也要帮女神的直男老好人,和一个偶尔救你一下,爱搭不理的高冷男神。
女生对这俩者的差别待遇。
随后公主提出要抬,崔政说好的,被和尚骂“蠢货!
”,但崔政还坚持要抬。
随后元兵赶上来,崔政为保护公主探探路,被射个半死。
而黎率救被绑架的公主,耍了一招转体360度飞枪,帅气的救下了公主,然后想问问公主被撩到没有,结果被换来了1耳光。
黎率生气的逮着公主手说,不要任性。
其中黎率还拆了公主的凳子。
老子可是男神最后结局就是为保护公主而被射个半死的崔政不但遭到了手下背叛,连都公主没去照顾他。
他自己一个人流浪了,都没人留他。
(好惨呐)不过后来又与大部队遇到了,公主赶快给他台阶下,让他回来。
你们根本不在乎我是否存在结果到了小土城,蓝不花让人来劝降,大侠黎率二话不说上来就砍死了一个,陈昱也为了他的好基友射了死另外一个。
晚上陈昱表示关键时刻还是要靠钢铁小直男崔政指挥,被拒。
果不其然,第二天直接险些全军覆没。
当晚丹生被射死,男神黎率生气的表示要砍下公主的头挂城门上。
PS【当初是他二话不说杀劝降的使者的】这时我们的钢铁直男老好人,依然站在公主这边,骂众人是懦夫,又指责黎率。
可她关心过你吗结果黎率跟钢铁直男讲哲学,众生平等,男女平等,还挑衅。
叛逆第二天受不了别人的指责的公主无奈的走出去了,高冷男神黎率跟了一段时间后又拉住她的手说你不要出去了(反复无常)。
于是钢铁直男(崔政)赶快跑出来解围。
最后钢铁直男被干翻,副官为救他嗝屁了,男神被俘。
蓝不花要收服男神,可惜这句话用错了对象,只有崔政才是他们不在乎的。
陈昱在乎、公主在乎,你在乎
那你放手吗最后大战之后,就剩陈昱一个人带着男神的遗物回乡去了。
可怜的崔政将军从来都没人在乎他。
朝鲜是明朝附属国,电影背景,正是明朝与元朝交替中的时期。
大国的变动,在微小。
附属的小国,都是害怕的,派使团去表示忠诚。
远出的人,离开故土,永远是思念家乡的,回家是他们的目标,也是他们的愿望,这就是电影的一条线。
公主问将军,卫士说你们是想回国的。
将军回答公主,个人和国家不一样。
在没碰到公主前,武士们落魄的聊天,连南京都没到,任务一半都没达到,是不荣耀的。
朝鲜和中国一样儒家文化,受命于天子,臣服君,有负君托。
回到故国是没用荣耀,是丧家犬,可在这么不济,都愿意回去,因为家里有妻子老母。
碰到公主,只到有一线生机,救了公主,就能为国家完成任务。
三个国家,在沙漠的战斗。
朝鲜武士内部不团结,蒙古人凶残,明朝士官的盲目。
人性一面,公主不放弃自己的子民,中国善良的老百姓,朝鲜人抛弃本身的胆怯和自私,也愿意保卫它国的子民。
这不是韩国人,美化自己,能救赎他人。
他同样放大自己缺点,武士勾心斗角,内部争吵,他们在利益驱动下,帮助中国老弱病残的百姓,可在面对强劲的蒙古劲敌下,能一起抵抗共同的敌人。
充满了暴力镜头的《武士》一片原为200多分钟,为了在中国上映,被迫删改为150多分钟。
平心而论,这部影片虽然长则长矣,却节奏明朗而不显拖沓缓慢——影片中几乎一半的时段是打斗戏,有马战也有步战,有箭雨也有刀光,有单打独斗也有群殴,有攻城拔寨也有丛林追逐,令人目不暇接眼花缭乱。
故事发生在中国明朝初年,由于误会,高丽使团被明皇朱元璋流放大漠,遭遇了被元兵掠来的芙蓉公主,风吹起的她的面纱,高丽将军惊艳于这个“艳若桃李,冷若冰霜”的女子时,便做出了“救出她”的决定。
从此便揭开了一幅幅交织着情与爱,善与恶,勇敢与胆怯,温情与冷酷的人性图。
男主角之一的高丽奴隶,或许我们直至影片结束也记不住他的名字,但却会被他十足的男人味吸引。
他有着狮子般的眼睛,在他身上,我们会懂得什么是男人的坚毅、倔强、忠诚,我们也会读出他铁性中的柔情与痴心,品味出“冲冠一怒为红颜”的凄美,也便会明白“武士”的真正意蕴。
许多人喜欢章子怡的清纯,但芙蓉公主却是傲慢乖戾但又敏感脆弱的。
为了保护她,尸横遍野,血流成河,最终深爱她的两个男人都死在她的脚下,其中包括她也深深爱着的高丽奴隶。
本是掷向她的长矛被他甘心情愿地挡住,他倒地的一霎,她是怎样地心痛啊!
她那除了倨傲再无其他表情的脸也终于流下了爱情的眼泪,只是这爱情却太过凄艳了。
高丽武士与元兵的次次交锋展示了幅幅美丽的人性图。
母子之情,对家乡眷恋之情,让我们相信:爱可以让胆怯的人勇敢,让冷酷的心灵温情,让误会化解,让仇恨冰释,让人们团结,让人性绽放出最华美的光彩。
影片结束时,武士们个个死得壮烈,这是个悲剧,这又不是个悲剧,武士们最终找到了自己的价值,完成了他们的心愿。
黄沙大漠,柔情与血腥的交织。
灯光亮起时,我还来不及擦干脸上的泪痕,身上所带的纸巾已早已用完了。
或许在都市生活太久,心早已麻木;或许看了太多的爱情故事,早已腻味,但这部韩国影片用血腥的柔情大大赚了一笔我的眼泪,让我久久回味。
顺便说一句本小姐超喜欢饰演片中奴隶李帅的郑宇盛!!!
这是很久很久以前看的电影,已经不记得看这部电影的动机,但肯定不是因为中方演员,呃…不能说坏话这部电影完全实景拍摄,韩方在这方面的处理非常对我胃口,就是一群糙汉子穿着破褂子每天在沙堆里摸爬滚打,险象环生,脏的连五官都模糊的那种。
“长工”郑雨盛在主人口头撕毁奴籍后仍旧坚持拖着主人尸体一路前行,随着时间推移尸体发生一系列变化,在剧中也没被忽略,虽不能说合理,但还是细心的。
本就是一帮要人没人要钱没钱,大使还挂掉的落魄使团,朝鲜将军却在遇见大明公主后试图赢回局面,真是色字头上一把刀,连当时才二十出头、离奔三还有些距离的我都想抽他个大嘴刮子。
就这样,任性傲娇不知死活的朝将军拉着明公主踏上自以为的逆袭之路,路上又遇到一帮被打劫的大明子民,公主深感重任,死活要一起带着,队伍瞬间集齐老弱病残孕……指着逆袭却得罪了蒙古将军,最后被围堵在了破城里,随后上演一出大明子民和朝鲜使团联手抗击蒙古大军的戏码,这里不得不表扬韩方,每一个打斗场面都可圈可点,从演员表情到兵器交缠的瞬间,镜头给得即唯美又森严。
大结局我忘了,只记得最后响起了刘沁的心归何处,而自这部电影后我就被安圣基这大叔圈了。
很小的时候看过这片子 没什么感觉 今天又翻来看 才发现这部片子还是很不错的 我很庆幸看到的是比较完整的片子中韩文混合 片子很长 故事虽然很简单 但是人物刻画还是很饱满的 不论是高丽 蒙古 大明公主还是老百姓 从他们进沙漠到最后 就像把我也带入沙漠一样 虽然我对棒子没好感 不过在这部片子里 里面的高丽士兵 他们真的是最让人敬佩的武士 ..
云视听看的133分钟版,不清晰影响观看体验
故事較單薄,好在人物塑造非常成功,造型設計和戰鬥場面都很出彩; 英雄義氣 長存天地
成吉思汗的霸业毁在这么一群蒙古兵手里也算是理所当然了。当年的国际章在各大片中角色是可以互换的了。
在DVD时代看过,印象深刻,对韩国电影最初的记忆,豆瓣评分低了。
当年在北京跟着朋友稀里糊涂进影院看的,第一次觉得冷兵器的暴力这么美。有郑宇成和章子怡打个四星一点不纠结。这部片的豆瓣打分过低了。
这辈子没见过如此离奇愚蠢的故事,没有剧本可以不拍不要硬拍
我靠,还能再扯点儿嘛?还能再韩剧点儿嘛?!啊?!?!?!
这个电影能尬死人,看不下去!演员太让人出戏了,只有郑雨盛的肉体撑着,还有我就想问于荣光老师每次接这类角色心累不 愁眉苦脸打着酱油的大将军
非常非常舒服的电影,喜欢
故事发展的不错,人物刻画也很生动
早期臭长韩影代表。逃杀片我最烦三类:圣母、愣头青、装逼犯,很不幸这片全占了,而且还反反复复没完没了。
冲着郑宇成和章子怡去的。事实上是个山寨版本的《天地英雄》,有点失望。章子怡在这部戏里没有什么看点哎。
其实把串场镜头去掉会更精彩。
韩国人也能把武侠拍的这么精彩,大陆这些破谋子就知道生孩子~
不错的古装片。人物塑造立体,丰富。就是于光荣饰演的蒙古将军太多脑子进水的决定… 有点匪夷所思。另外战争戏着重渲染氛围和情感,却忽视了对客观状况的说明,基本都是乱打一通就结束了,少了些对局势的理解和气势。这点有些可惜。不过整体上都是一部完成度很高的电影。
没能看完 兴致越看越低
很血腥很残酷...
很有气势,最后有点感动。不知道为什么当时在电影看的时候想到《大铁锤传》。。。
想到它的复制品那么好看,不忍心打低分了。
这都什么乱七八糟乌漆麻黑的,打三星都嫌高的破片,不是我寻思都是奴隶为啥人家穿的是粗布衣服jws穿的是……啊?啊?金导爱到恨不得钻进蒙古将军的身体里去疼可怜奴隶小狗的程度重新看了完整版,发现乱七八糟原来是因为被切掉了半个小时,对不起金导我骂早了,给补一个星表示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