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这么多人喷“大清早亡了”,2024年还在搞婆媳矛盾这套陈芝麻烂谷子的桥段。
真是羡慕这些评论的人,没有遇到这样的生活。
我看了前几集,朱劲草爸爸的每句话都非常熟悉,简直就是我公公生活照进了现实,朱家家训,事事讲风水,男人要管老婆才有男子气……事事都要有掌握能力,事事都要夸自己做得对,贬低媳妇不对。
基本台词的每一句都都来源于生活。
而顾茉莉给老公准备结婚纪念日礼物,老公却在帮腔父母的委屈,就是我本人的现实写照。
刚给老公精心准备买了一套苹果手机的生日礼物,回头却为了父母吵架冷战了一个星期,委屈的想离婚。
在民政局预约了下周一离婚,老公却下午到办公楼来道歉求原谅。
哭了一中午,一下午,想到远在美国生活时没有父母的恩爱生活又心软。
剧里的台词多么精准“如果婚姻里只有两个人该多好。
”不知道婚姻应该如何继续,不知道未来如何,感觉这样的婚姻每天都在走钢丝。
也许有一天就真的去领了离婚证。
前半部婆媳矛盾,缺德亲戚,描写垃圾公公都挺好的,后半部强行给男女主降智,聊天记录不看完,女的孤身一身去无人区找人,纯纯不讲逻辑硬编。
然后后期编不下去了就强行提节奏快速烂尾,倒霉老头也不快点死。
刷刷短视频看看剪辑的片段挺好的,没必要看剧了。。。。。。。。。。。。。。。。。。。。。。。。。。。。。。。。。。。。。
颖儿的嘴歪了,美容过头了吧,镜头只能拍左边脸,但还是遮不住啊!
看着好别扭,陈晓,萨日娜和几位老戏骨演得不错,童谣改不了歪嘴的表情,陈晓演得中规中矩,剧情有很多不合理之处,只能当作消遣,茶余饭后消磨下时间,不能太过认真,不过这一波家长里短,鸡飞狗跳的婚姻家庭生活的让年轻人更不想婚了。
《小日子》终于迎来了大结局,朱劲草和顾茉莉还是选择了复婚。
他们两口子用事实证明,“结婚证”这张纸的用处,远比他们想象的重要。
同时,编剧也告诉观众们,结婚从来不是两个人的事情,一直都是两个家庭之间的磨合。
朱劲草和顾茉莉看似问题不断,甚至还出现了一个“小三”高夏菁试图插足。
可是,高夏菁的手段真的不高明,甚至高夏菁并没有使出多大的计谋,都是那种一查就露馅的低级手段。
高夏菁就是放了一个平A,朱劲草和顾茉莉的大招都放完了。
所以说,朱劲草和顾茉莉之间彼此的不信任,才是他们之间最大的危机。
我个人认为真正导致朱劲草和顾茉莉出现婚姻危机的罪魁祸首,并不是这个高夏菁,而是朱大力。
朱大力作为朱劲草的父亲,才是朱劲草和顾茉莉都无法断绝的关系。
高夏菁再怎么使坏,只要朱劲草和顾茉莉夫妻同心,就可以轻松解决。
可是,朱大力存在,不是朱劲草和顾茉莉能够应对的。
甚至,朱大力的问题,根本就没有答案解决,朱劲草和顾茉莉就算真离婚,都没有办法躲得掉朱大力对他们发难。
那么朱大力的底气,又是来源于哪里?
老实说,就是他对于“父权”至上的绝对信仰。
因为朱大力的父亲,就是这么对他的,朱家家规也并不是他所创,而是他们朱家的“传承”。
朱大力的底气有一部分也是来源于张善亚的顺从,所以当张善亚提出要离婚的时候,朱大力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慌张。
他在倒下之前,甚至委婉地告诉张善亚,自己可以退几步,只要她别离开,一切都好谈。
还有,他在倒下之前,写了“对不起”三个字。
他内心深处是知道的,他之所以能够活得这么硬气和洒脱,就是老婆张善亚无怨无悔照顾她和包容她。
编剧还是遵从“死者为大”,在朱大力去世之后,并没有人说朱大力的不是。
甚至,用了许多陌生人的出场,来表达朱大力实际上是一个“好人”。
虽然平时小气,但是关键时刻要他捐款的时候很大方。
这主要还是给朱大力“挽尊”,编剧也不想把结局弄得太负能量。
可是,这也侧面的证明了,朱劲草和顾茉莉的破局之法,只能是朱大力下线。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朱大力不可能突然悔过,这样很容易让观众觉得是刻意洗白,有“包饺子”的嫌弃。
所以,大结局选择了让朱大力写遗言,来表达他的悔过态度,就是“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这样的设定,看起来会更加合理一点。
朱大力不是十恶不赦,可是他的思想和性格,注定无法让两个家庭安宁。
他就是典型的“守旧派”,不过“守旧”不一定是坏事,他对于传统的传承,比任何人都上心。
所以,他会花心思去写春联,会用敲鼓的方式,去传承一些他认为的宝贵文化。
可是,他也过于“守旧”,精华和糟粕他都想要传承下来。
他在当今讲究男女平等的时代,还在守着封建社会的男尊女卑思想。
这也是他为什么能够理直气壮的使唤张善亚,还有批评顾茉莉。
特别是对于顾茉莉,他是从心底里的看不惯。
因为顾茉莉一家的思想,在朱大力的眼里就是太过超前,甚至他觉得是不伦不类。
顾茉莉的父亲负责做饭,在朱大力的眼里,都属于是上不了台面的事情。
时代在发展,朱大力却止步不前,连最基本的男女平等,他都接受不了。
更别说传宗接代的问题。
吴玉兰可以支持顾茉莉不再结婚,只要开开心心的生活就行了。
可是,朱大力这辈子,都不可能同意这种思想。
所以说,最终为了大团圆结局,只能让朱大力下线。
朱大力下线之后,观众瞬间会觉得他们的问题都消失了。
吴玉兰出钱帮助朱劲草和顾茉莉买一套大房子,原本的小房子给张善亚养老,然后吴玉兰二老搬到张善亚的小区,老人家们当邻居,年轻人住一起,真正做到互相扶持,又互不干扰。
只可惜,朱大力看不到这一幕,也不知道还能有这种活法。
看了几集,没有最狗血只有更狗血。
为了自由而离婚,夫妻二人不但能达成一致,还有一种为爱披荆斩棘慷慨赴死的壮烈,自我感动得一塌糊涂。
简直让我大开眼界!
编剧也是不容易,没有边界感的婆婆,思想封建的宣传科长公公,口口声声为了女儿好但因为要报复会亲家而断然拒绝帮女儿女婿买房的亲爸亲妈,脑回路清奇的女主,没头脑没主见的窝囊男主,再加上几个奇葩得千姿百态的亲戚,以为凑齐了龙珠就能召唤神龙洗劫观众智商了是吗?
神马玩意!
这部剧,好坏之论在前面有诸多的争议。
但看到后几集,挺好的,切生活之实。
印象深刻的是,朱劲草的父亲,典型父权社会ego很大的产物,视之种种,第一反应不是讨厌,而是可怜他,甚至觉得他无辜。
一口一句“朱家”,被父权思想蒙骗的孩子,空历几十年风雨,不懂得如何爱、不懂得什么是一个家庭的幸福,权威性成为追求的终极目标。
求而不得在他身上展现为赤裸裸的无力,这与他欲望中的控制,形成强烈的讽刺和可笑。
是可悲的人生。
多希望他还有机会去领悟和转变,哪怕尝到一丝丝人生其它视角的甜。
免于日常琐事的争论和争权,如果有人能用恰当的方式从这个层面戳破他的ego,即便他当场无法接受但事后有反思意识,是否有可能慢慢有所改善?
未知。
(与之对标的是顾茉莉的父亲,是相对智慧的老者存在)另一个令人印象较深的,是顾茉莉和朱劲草的感情历程。
虽然走势起因不太合理,但后几集的情感动态很真实。
在感情里,不太容得下另一方对异性、尤其是威胁性异性的善意,哪怕它是来源于对普世的善意。
感情是需要自私的,甚至需要展示自私以自证。
这种自私的中心围绕的是“我们”,茉莉为这一点而失望。
很多时候是理解但不原谅,这是感情特有的现象。
朱劲草但凡能多想一层,或者说愿意做这一层,不会和她走到这一步。
正当这个节点,职业的差距拉大,自卑的心显露。
一人退缩、自以为是地成全;一人介怀、闭口不言地失望。
从信誓旦旦走到分道扬镳,也就这么轻易地发生了。
钱钟书说:婚姻是一座围城,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逃出来。
茉莉美丽明朗,随性洒脱,热情率真,活得坦荡松弛,像一道光,照进了劲草幽暗惊惶的世界,所以虽然二人家庭条件有很大差距,也遭到了双方父母的强烈反对,他们依然义无反顾满怀憧憬走进了婚姻的殿堂,开始了幸福的小日子。
可是因为要结婚,他们需要一个安身之所,这就埋下了他们成家后的第一个雷,劲草父母不同意跟女方合资买房,而是倾其积蓄付了首付,买了一个57.2平米的小居室,二人世界还好,当他们有了自己的孩子,长辈开始进驻他们的生活,艺术气息的装修风格开始多了些许土味烟火气,染上了一抹夕阳红,生活的方方面面开始渗透老人的意志,囤积很多舍不得扔的、有可能在以后的以后能用得上的物品,生活空间被进一步压缩,最后只能退守阳台的上下铺,这个家已经变成了责任的集中营,没有了爱情的余地,他们只能在周五的酒店享受片刻的温存,燃烧积压的热情。
因为共同生活,也多了很多的摩擦。
劲草妈妈大闹画廊,让茉莉丢尽颜面,撕下了家庭的遮羞布。
茉莉给婆婆买巨额名牌包,可是被小姨来了个偷梁换柱,让朱家的面子里子都丢了个干干净净。
公公摆家长权威,搞道德绑架,非要茉莉立贤良淑德好媳妇的人设,结果实力打脸,一天搜肠刮肚,汇集几千年仁义道德的精髓,炮制出《朱氏家训》,简直闪耀文化之光,然后茉莉就出走了,进而离婚了。
围城里的茉莉逃了出来,逃离了那个让人窒息的小火柴盒,试图在这个寸草难生的荒漠之外,重新建立自己的婚姻绿洲,也努力打造自己的事业王国。
那围城外的世界还是冲进围城之前的那个世界吗?
是,或不是。
走出围城的茉莉,是带着光芒的,她有着艺术的敏感,审美的纯粹,超越功利心的真诚,无可无不可的松弛,绝无匮乏感的坦荡磊落,同时乐观上进,充满拼劲。
世人都深谙这个世界的复杂,所以都喜欢真实又纯粹的东西。
茉莉就用她的这些品质征服着世界,事业上愈挫愈勇,活出了自己的风格。
可是,家的小温馨小确幸开始变得可望不可及,小儿绕膝爱人在旁,当时只道是寻常,如今难觅旧时光。
跟爱人,由于沟通不畅,由于房子那个跨不过去的坎儿,猜疑和嫌隙开始潜滋暗长。
茉莉的出走让劲草更清楚地看到了自己的无能,更强势地刺激了劲草的自卑,为了向爱人证明自己,他开始跟生活较劲,远走奔波,选择独自扛起小家庭的重任。
婚姻保卫战,绝不是一个人单打独斗,生活也不相信英雄主义。
一份真挚的爱情,也一定是双向奔赴风雨同舟,而不是陷对方于卑微。
曾经,离婚是为了能更自由地相爱,可是现在似乎一切都背道而驰。
时间差、空间差、心理时差,都将会极大地考验这段婚姻。
孩子,也开始被父母离婚的强震波及,心里所受的伤害无法估量。
双方父母,因为离婚、因为孩子而产生的矛盾没有丝毫减少,反而愈演愈烈。
更重要的是,离婚后,小家庭跟双方父母的捆绑不仅没有解除,反而更加牢固。
小家的支离破碎,使得对父母的依赖更变本加厉了。
我们不仅没有变得更强大,反而变回到了父母羽翼下的雏鹰,心安理得接受他们的庇护。
曾经很不理解这个离婚的剧情设定,今天突然想,或许编剧也只是把我们的悔不当初变成了既成事实,让我们看看,如果给我们这种可能,一切是不是会变得更好。
如果我们真的离婚了,我们真的不在一起,所有的事情就会像我们想象般那样美好吗?
至少现在看来,如果我们并没有找到婚姻的真解法,离婚绝不是万能膏药。
相反,那些在婚姻里不构成问题的问题,都将找上门来,考验这段感情的成色。
九九八十一难,升级打怪,一关都不能少,到最后,说不定我们反而会醒悟,原来婚姻才是我们的庇护所。
但不可否认的是,正是因为我们都在积极地求解,我们也正在理清这一团乱麻,疏通这一路的荆棘,找到婚姻的钥匙,靠近婚姻的真谛,学会怎样抵达小日子里的小幸福。
祝福劲草和茉莉!
一口气刷完12集《小日子》,总体感受是风格轻喜,主题严肃。
《小日子》的严肃在于它用看似闹剧的情节,撕开了传统家庭的遮羞布。
朱劲草和顾茉莉的原生家庭,都是一家三口的配置。
朱家是两男一女,顾家是两女一男,性别比例不同,两家的运行逻辑也不一样。
重点聊聊朱家。
朱劲草家是朱大力,朱劲草,张善亚。
朱大力是国营机械厂的宣传科科长,张善亚有浓厚的家庭主妇气质(原著里面是民企职员),朱家沿袭的是传统家庭的打法。
第三集,朱大力制定《朱氏家规》,算得上国剧的荒诞名场面之一。
《朱氏家规》明显影射《朱子家训》,这一幕有《小日子》的雄心壮志。
尽管《朱子家训》有些处世之道至今仍有可圈可点之处,但它在剧中更像是传统糟粕的代表,是朱劲草和顾茉莉小家庭分崩离析的炸药。
朱大力的《朱氏家规》让顾茉莉感到窒息,因此她在第二天就以出差为由逃离小家庭。
朱劲草没有与朱大力叫板的能力,最终和顾茉莉办理离婚手续。
《小日子》有个细腻的设定。
第一集,当张善亚和顾茉莉婆媳大战时,朱劲草能当面力挺顾茉莉。
第三集,朱大力对顾茉莉恶形恶状,朱劲草却只会一言不发地离开。
尽管如此,朱大力依旧深受刺激,曾经对自己言听计从的乖儿子,怎么变这样了?
同样是作妖,朱大力比张善亚更可恶,为什么朱劲草却不敢和朱大力正面刚。
这里面隐藏着传统家庭话语权的分配问题,“父为子纲、君为臣纲、夫为妻纲”。
传统家庭是个以父子关系为主轴的生育社群,夫妇关系只是配轴[1]。
在朱家,朱大力地位最高,朱劲草次之,张善亚最末。
这个用三纲五常背书的权力关系,即便大清亡了,它依旧是国人的集体潜意识。
儿子地位高于母亲,是朱劲草和妈妈讲理的勇气。
中国人讲情理,情比理大,孝是情分,朱劲草为了妻子,担着不孝的风险,和母亲讲道理,一反“天下无不是之父母”的观念,这是一种进步,(在传统孝子眼中,这是退步)。
张善亚只敢在顾茉莉面前横,也不过是发扬了婆婆欺负小媳妇的传统技能。
梁漱溟就说过“中国人原来个个是顺民,同时亦个个都是皇帝。
”怎么理解呢?
简单讲,中国人有明显的威权观念,被强者欺负的弱者,也总能找到比自己更弱的弱者。
明白这一点,我们就能理解朱大力为何这么横,朱劲草为何会变怂,张善亚为何是好是好,来回横跳。
朱家人的操作让当代观众窒息,就是因为他将中国传统家庭伦理关系戏剧化,浓缩化了。
《小日子》最精华的部分,其实还是朱家人吵吵闹闹的情节。
朱大力喜欢对儿子儿媳指手画脚,也会殴打妻子。
强调父权和夫权的朱大力在传统社会中是个正常人,在当代的上海,他却是个顽固不化的怪胎。
第十二集,顾茉莉提到朱大力和张善亚在家里基本上不说话。
这对顾茉莉来说匪夷所思,但这是传统家庭的主流形态。
费孝通在《乡土中国》里对中国传统家庭有过精彩的分析。
乡下,有说有笑,有情有意的是在同性和同年龄的集团中,男的和男的在一起,女的和女的在一起,孩子们又在一起,除了工作和生育事务上,性别和年龄组间保持着很大的距离。
朱家是小市民家庭,不算严格意义上的乡下人,但他们的家庭氛围保留着乡土社会的主要特征。
费孝通在《乡土中国》开篇就强调,“从基层上看,中国社会就是乡土性的。
为什么传统家庭会推崇夫妻之间相敬如宾?
对此,费孝通也有解释,因为传统家庭是个“连续性的事业社群”。
事业想要提高生产效率,排斥私情,需要纪律。
男欢女爱会影响事业效率,因此中国传统家庭缺少因爱而婚的概念,而是强调门当户对。
想要让事业社群实现连续,重男轻女就成为传统家庭的政治正确,因为传统社会默认的法则是,只有男性才被视香火。
朱家的两男一女的人口结构,是传统家庭在八九十年代的最精简配置——朱大力有国企科长职位,这里隐藏着一个特殊时期编制对人民生育的影响。
朱劲草是1990年生人,正是计·划·生·育最严苛的那几年。
如果张善亚一胎是女性,我毫不怀疑,朱大力这种传统观念的捍卫者,宁可丢掉工作,也要继续造娃。
社会转型太快,传统的家庭格局和观念已经转变,朱大力明显跟不上时代了。
他的大脑袋无法理解,以父子关系为主轴的家庭越来越少,以夫妇关系为主轴的家庭才是大势所趋。
朱劲草现在能容忍朱大力,不是因为朱大力有理。
而是他在上海买房,用的是朱大力和张善亚给的首付。
朱劲草的小家庭需要原生家庭为他的小家庭持续输血。
经济尚未独立,朱劲草的人格无法独立。
再来简单聊聊顾家和朱家的不同。
在朱家,家务活交给女性做,朱大力来上海后,命令顾茉莉亲手下厨。
在顾家,家务活给男的做。
顾得茂一出场就是带围裙做饭的煮夫形象。
顾得茂做饭,吴玉兰健身,这对夫妻有平等交流的能力,可见顾家是以夫妇关系为主轴的家庭。
他们不重男轻女,因此能全心全意爱着顾茉莉。
顾茉莉从小不缺爱,因此她对前任江海涛能拿得起放得下。
良好的家庭环境,给了她有益的精神滋养。
当顾茉莉发现,朱劲草的父母会影响她的婚姻质量,于是她主动提出离婚。
顾茉莉被原生家庭保护地很好(剧中台词“我命好”),事业和原生家庭家庭给了她底气。
她对婚姻的诉求是生活幸福。
当朱大力影响了她的幸福生活,于是她果断切段婚姻关系,只会暗中保留她和朱劲草的情侣关系。
对顾茉莉来说,婚姻证书只是法律证明,没有婚姻关系,并不意味着爱情消失。
老一辈人无法接受这个逻辑,因为他们没有因爱而婚的观念,没有结婚证,意味着夫妻关系的消亡。
顾茉莉的出现,是女性形象的进步。
她不是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的贤惠女,不会因为婚姻压抑个人情感和欲望的小媳妇。
“嫁给朱劲草,不代表顾茉莉可以接受朱大力张善亚的管教。
”顾茉莉的主动离婚是夫妇关系为主轴的必然,是对父子关系为主轴的家庭伦理的反对。
她离婚的言外之意是,“朱劲草你搞不定你爹,我们就离婚。
”
《小日子》的原著作者伊北说过,“中国的家庭关系走到今天,它的变化是缓慢的。
《小日子》选择的历史纵深,一个是城市化过程中的家庭关系变化,另一个随之而来的夫妻关系和亲子关系的变化。
”对城市化过程中,传统家庭和现代家庭的观念上碰撞是我们当代人的日常,《小日子》能让很多80后90后这些想要独立却依旧需要原生家庭输血的小夫妻有共鸣。
尽管《小日子》的切入点不错,但它的缺点明显。
整部剧过分依赖大量巧合推动剧情。
我见到做了个统计,几乎每集都需要巧合来推动剧情。
第一集,顾茉莉开房的发票被张善亚发现,第二集,朱劲草自愿放弃房产承诺书被顾茉莉发现,第三集,朱劲草答应早早下班去外卖,好巧不巧公司服务器瘫痪,第四集,顾茉莉和江海涛见面,同事米娜拍照让朱劲草吃醋。
第五集,假包案,顾茉莉好巧不巧发现朋友圈信息,成功自证清白……或许有人说,无巧不成书。
但是,利用这些巧合推动剧情,导致人物形象稀巴烂。
比如说顾茉莉天资聪颖,有时候简直是福尔摩斯,她知道婆婆讨厌她乱花钱,她和朱劲草开酒店,为何不好好藏好发票?
她知道米娜对自己不怀好意,去见江海涛时,看到米娜经过,还敢在公司暴露行踪。
频繁用巧合推动剧情,冲淡了《小日子》珍贵的现实主义题材的气息。
好的巧合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同样是朱劲草和顾茉莉想要趁人少亲热,张善亚突然回来就远比顾茉莉父母回来要好得多。
因为朱大力喜欢当老爷子,离开朱劲草的小家庭,张善亚会被欺负。
回儿子家是她接近幸福生活的最优解。
于是,张善亚离开后很快就主动回上海了。
而吴玉兰和顾得茂卖掉房子就马不停蹄赶回上海,本是恩爱夫妻,不好好享受二人世界,却天天围着女儿转,似乎不合情理。
除了过分依赖巧合推动剧情,剧中也有大量单薄的配角,顾茉莉的同事米娜,朱劲草的父母——尤其是朱大力,简直就是概念下的产物。
主创想要表现传统男性的荒唐,完全可以用一些善行做反衬,然而朱大力除了作妖,我们完全感受不到他对儿子的爱。
总而言之,《小日子》有创作野心,但剧情设定有很大问题,这或许是编剧的问题吧。
陈晓和童瑶主演的《小日子》看完了。
这部剧聚焦于小家庭生活,和中年人的职场生活,可以说还是很有看头的。
有人说婚姻是两个家庭的事,当小家庭遇上两个不同的大家庭,难免有些磕磕碰碰。
顾父的豁达和朱父的自私,顾母的居高临下和朱母的小心翼翼,当他们遇到一起,就犹如火星撞地球一般火花四溅。
陈晓所诠释的中年朱劲草,在遭遇职场危机的同时,家庭的重担也好似巨石,压得他喘不过气来,他不得不一忍再忍。
这一幕,如同无数职场中年人的真实写照,触动了他们内心深处的无奈。
而童瑶饰演的小公主顾茉莉,则像是一朵娇艳欲滴的玫瑰,在婆家的刁难下,她依然保持着那份坚韧和美丽。
她的故事,仿佛一面镜子,映射出众多少妇的心酸,让人不禁为之动容。
他们的故事,既呈现了中年人在职场和家庭中的挣扎与坚守,也让我们看到了生活的美好,引起无数人的共鸣。
然而,今天我并不打算说这些,而是谈谈剧中的几处败笔。
1.江海涛的主动当顾茉莉成功签约著名画家严隶,眼红者有之、蹭热度者有之,一张很正常的签约仪式照片,被有心人各种解读,再加上绿茶高夏菁的推波助澜,让顾茉莉身陷桃色绯闻。
这时候,她的律师前男友江海涛及时站出来。
他主动找到顾茉莉,说自己愿意帮忙。
这一段看似非常感人,但委实经不住细想。
请注意这里的人物关系:他不但认识顾茉莉,同时也是严隶的朋友。
而且当初是他甩了顾茉莉和别人结婚,现在又想吃回头草。
如果他委实对顾茉莉没有非分之想,或者说他有心避嫌的话,正常的流程应该是:他默默地出手帮助。
直到顾茉莉后知后觉地发现实情,他再掩饰说:自己不是帮助你顾茉莉,而是帮助自己的朋友严隶,至于帮助到你,那完全是顺手而已。
这样的话,他还可能得到一个高赞。
作为男二,就要有男二的基本素质:默默付出,不求回报。
然而他并没有这么做,反而是第一时间找到顾茉莉向她卖好,那么他究竟是出于什么目的,完全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幸亏最后江海涛自动退出,不然只凭他这个行为,就无异于男版高夏菁。
2.朱劲草的奇怪行为在剧的末尾,周鱼利用顾茉莉x q,被朱劲草发现,及时前往阻止。
这里虽然突出表现了朱劲草深爱妻子,为他们后来的复合打下基础,但是这段情节仔细品味,却是经不起推敲的。
因为他发现猫腻太快了。
不过就是客户的无意中的一句话,他就开始怀疑,这脑回路的转速,快到难免让人产生错觉:是不是他大男子心理作祟,不相信妻子能通过画画赚钱?
这里申明一下啊,不是说他揭发周鱼不对,只是针对他发现的速度,实在太快了。
说到这里,再多说一句。
朱劲草口口声声说为了小家庭甘愿放下身段、吃苦耐劳从头做起。
然而当他怀疑周鱼x q,在还没有证实的情况下,就毫不犹豫地辞去好不容易找到的工作,这根本就是不负责任的表现。
假设一下,如果他一边工作,一边查证,或者告知妻子情况,提醒她对周鱼多加提防。
然后他们夫妻二人合力揭发周鱼,这样是不是更能显示出他们夫妻二人情深意厚?
显示出他们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呢?
为了树人设,结果塌了人设。
这段剧情也是没谁了。
3.米娜和周鱼的反转电视剧中人设反转,本来是很正常的事,不过这部剧中米娜和周鱼的反转,却让人丈二金刚摸不着头脑。
米娜,是顾茉莉曾经的同事,也是竞争对手。
她不但自身缺乏职业素养,经常给顾茉莉使绊子,还曾经在顾茉莉成功签约严隶以后,用卑鄙手段给顾茉莉泼过脏水,这样一个人,怎么看怎么都是一个反派角色吧?
结果让人大跌眼镜的是:在剧终时,她不但成了男女主角的助攻,协助他们揭发了周鱼,还一转眼成了唯一一个愿意帮助女主卖画的人,并成功和她签约,成为她的经纪人,俨然一个女主新闺蜜的姿势。
回头再说另外一个重要角色——周鱼。
刚开始他是一个不靠谱的富二代。
他买画被人骗了钱,口口声声说要抓住那个骗子,却不是为了追回损失,而是不能丢面子;他还曾经奋不顾身地救过顾茉莉;他吊儿郎当地向顾茉莉示爱……
就这么一个搞笑担当,一转眼就成了利用顾茉莉x q的幕后黑手!
这两个角色,在中间没有任何交代的情况下,突然反转,让人看得瞠目结舌,不知所云。
结 语《小日子》这部电视剧,虽然在不少方面有出色表现,但是部分情节安排过于刻意,让人感到突兀,进而影响了观感,不免遗憾。
希望未来的电视剧制作,不仅要注重情节的铺设,更加要注重其严谨性,避免出现类似的不合理情节。
小日子 (2024)5.42024 / 中国大陆 / 剧情 / 安建 / 陈晓 童瑶
有个人说什么🈲题材,说什么这是制造矛盾对立让女性不想嫁人,拜托,让女人不想嫁不想生的从来不是电视剧,是🐶👨🏻好吧。
而且我觉得就应该看这样的电视剧才能让女生结婚之前多为自己考虑,偶像甜剧看多了老以为自己是女主角,万千宠爱于一身呢。
你爱看啥啊?
大型古装玄幻仙侠剧?
大型都市浪漫爱情剧?
还是大型科幻悬疑伦理言情剧?
现在能看的题材已经很少了,看个家长里短的你还想🈲,我看应该禁止你上网。
我昨天看的截图,一个人发朋友圈说“老婆生气出门了,以为有骨气不会回来,结果晚上还是回来给他做饭了,我妈说的对,远嫁的女人不用管,她没地方可去。
”我觉得这样的一个截图,一定可以减少至少一个女生远嫁的心思。
跑题了…这个剧没有出轨,没有背叛,即便和长辈生活的不愉快,男女主依旧是相爱的,其实这已经很难的。
这是公婆难为儿媳,你说搞对立了,你没看过丈母娘老丈人看不上女婿的吗?
我看过,亲眼看过,我家邻居,女儿结婚,不同意,结婚当天她父母都没下车。
到现在对女婿也没有好脸色。
所以,电视剧里演的就是现实里存在的。
和性别对立无关。
有点狗血,不过人生哪能时时刻刻都正襟危坐啊。没想到这部剧矛盾点一环扣一环,根本就出在朱大力身上。童瑶太有气质了,陈晓演窝囊废真是我见犹怜,乔振宇钻石王老五帅爆,杜海涛二愣子一样哈哈哈,婚姻问题说到底就是老一辈管太宽,新一代又不敢豁出去反抗。三月一个月只看了这一部剧,还是挺下饭的。陪我复试。
晓哥是不是被编剧马扁了?还是欠导儿一部片啊?
说不上特别好看,但也没那么难看,我竟然看完了一部生活剧,鸡毛蒜皮的,一地鸡毛。结局确实得这样,不然好不了一点。能理解一个在很多人眼里都不好的人,却有大家不知道的好的一面,但这个真的很洗白了🤔看日剧生活化,很容易有治愈的小细节,而国产剧生活剧,就是大部分都是鸡飞狗跳,但不太治愈,唉……但这剧还是有一点的治愈的,这个结局是让人开心的。演员演的挺不错的,茉莉父母和朱劲草妈妈真的都很明事理挺好的了。
靴靴,有被气到
看了一下这个女编剧,全是烂片没有一个正常剧。 拍摄出来的每个人都是疯癫状态
好喜欢喜欢吴玉兰女士!
没想到编剧给朱大力安排了这么一个结局,唉,人是复杂的。
😬朱劲草有错吗?乌鸦反哺羔羊跪乳,他只是想当个孝子这是人之常情,要保护好老婆维护自己的小家庭这是丈夫父亲的担当。🙄顾茉莉有错吗?为了爱情牺牲了物质享受,她个人的空间却一再被挤压,不会做饭怎么了还要被阴阳怪气。😓劲草爸妈有错吗?他们辛苦养育一个孩子,把不多的钱全部给他买房子,他们输不起这场豪赌,房本只写儿子的名字有备无患。🤧茉莉爸妈有错吗?一个娇滴滴的女儿嫁给个不知道哪里冒出来的臭小子,有钱还不让出,女儿还要和公婆同住日常受气!😮💨这日子好过了,也更不好过了。关关难过关关过!
战术性离婚。
以前觉得电视剧里的破事太荒诞,现在觉得还是现实更荒诞更破烂。这俩人之所以还能折腾,还是因为互相有感情;现实呢,两家都是破事,俩人感情也就那样,也不可能这么容易就大团结,更多的依然是细水长流的支离破碎和将就凑合。(朱大力也许不算彻底的坏人,但他绝对不是一个合格的家人,他太消耗周围的、最亲的人了;汪凌霄和沈榴榴这一对很健康很配;陈晓和乔振宇演兄弟真是又像又帅)
有一说一 我觉得挺好看的 虽然里面有很多不合逻辑的地方 但是看看还是蛮爽的
男女主我都喜欢
你别说,第一集开始那些空洞的念白,让我直接打一星~
俩夫妻开房开发票是要去找岳父报销吗?俩小时800,俩凯迪拉克,俩公司下午茶乱请,你跟我说住七年50平?钱都开凯迪拉克去足浴店被骗光了吗?换房第一枪打死我吧……
经历过两代人的争吵才更明白茉莉夫妻俩的“难”,现实的生活只会比电视剧更加糟心,幸好茉莉和劲草还有爱。
男主爹妈太奇葩了,难以忍受。家里这么有钱父母这么好,非要结婚过苦日子忍受奇葩的公婆,这就是爱情吗?我不理解,哪怕陈晓这么帅我也理解不了。为了晓姐和童姐我还能忍两集吧
感觉那群不读书国外混文凭到人都回来了,编剧如此不接地气,应该给他们单拉一个分类,叫现代架空文学。
节奏很快,一上来矛盾冲突拉满,公公仿佛活在大清朝,也太窒息了,门当户对真的很重要,就算爱可以战胜一切,但家庭上的差异导致的矛盾不可避免
大明遗老遗少对局民国沪上海王,穷矫情,强作愁,父母皆祸害,子女皆孽债,共生绞杀假的跟过家家儿似的
小夫妻和两对父母能拍出6种不同的精神病也是很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