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玻璃的人
Die Glasbläserin
导演:Christiane Balthasar
主演:Luise Heyer,玛丽亚·艾维克,弗兰茨·丁达,Dirk Borchardt,罗伯特·格维斯戴克,Max Hopp,Ute Willing,乔安娜·比顿宾德,Jesse D'Lane,Karel Hermánek Jr.,托马斯·齐林斯基
类型:电影地区:德国语言:德语年份:2016
简介:The young Marie, daughter of a Thuringian glassblower, violates all traditions after the death of mother and father. To feed herself and her sisters, she bec..详细 >
画面感不错,但剧情还是差强人意了
剧情推动过于快!主角好美,男人好烂,镜头色调好看
2016的部电影也能把女性刻画的这么悲惨了,不是被强就是被打,难道只有这样才能凸显成功来之不易吗。确实看的有点生理不适,所以只能给低分
豆瓣评分偏高,电影还是挺好看的,非常动人的故事。
有趣了~两个姐妹两种选择,姐姐表面上是自食其力其实是依附男人,妹妹表面上是嫁“人”生子但从未放弃自己真正想要做的事情。关键是无论你选哪条路都免不了被男“人”强暴的过程~真是在男权社会生而为女即是原罪啊~没有特别明显的性别觉醒更没有形成理念和口号,比较符合时代现状。但通过妹妹和公公的对话——“你们做的是生活用品,我们做的是工艺品,咱们不会形成竞争关系。”公公便安心铩羽而归——点名了男性通过不择手段垄断资源才能占据有利地位的事实。不觉得男性角色被丑化了,绝大部分到现在不也就是那德行~邻家小哥一直温柔的守候姐姐,公公虽直男癌却懂得给别人留余地哪怕是女人(和妹妹说开前他就阻止了流氓们砸姐妹俩的屋子),美国小哥……就是个凑数的……罢了~这都看不到也太敏感了吧~整体效果还是不错的,到底是德国人~
一部看完之后想看第二遍的电影,很温暖有力量的女性励志电影。
“你和那些纽约的女人不一样”这样的话其实本身也是一种物化和异化。被强暴的苦难,工作的艰辛,是那个时代的必然,强行扭转的甜蜜结局太唐突了。希望文明一直在进步中。
会因为名字错过的好电影
圣诞节的玻璃球,情人节的红爱心
3.5,前面咋那么惨啊,吹玻璃真是个美活
好无聊。。
女性平权之路真的漫长又痛苦
影片里的男人看的让人气愤,女性可以自由工作是多么可贵,她们遭受质疑、欺压,可是她们勇敢的品质和不屈的精神支撑她们直面人生的风暴,鼓舞她们向前。最终,故事结束在平安夜,姐妹俩都有了不错的结局。那个美国人的出现有点救赎者的意味。我想,只有女性自身实现真正的独立,以及更加公平的社会环境作为保障,才是解决女性问题的途径。
看完这部电影真的很震惊,原来只要跳出自己的思想界限,勇于尝试,我们就可以活出不一样的自己。在现实中,我们一旦提出一个从未被实践的想法之后,首先是遭遇到周围人的否定,特别是与性别不符的事情,比如男人学绣花,女人学拳击等。但是只要我们敢于迈出第一步,你便永远也想不到自己竟有如此大的潜力。在世人的眼中,仿佛每个人永远只能按照既定的步骤上学>工作>谈恋爱>结婚 >生孩子 >养孩子…女人就必须要结婚生子,照顾家庭,这部电影让我看到了那个时代女性意识的觉醒,在成为其他角色之前我们首先是一个优秀的自己,独立的自己。尊重自我,活出自己。
女性的自强之路
可以
虽然有点仓促,但是近期看过质感最好的电影了,拍成剧就好了
虽然最终落于俗套:有钱的男人出现给女主带来转机,但依旧给4⭐的原因是支持女性独立,从家暴中走出来
看哭了555555
论有门手艺的重要性自强自立的女人总会得到该有的幸福,结局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