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是一首诗。
回忆起我的青春,就是高三时板报上的高考倒计时,教室里唰唰写字的声音,课桌上高过脑袋的课本,同学们嬉戏打闹声,操场上的欢笑声。
近年来,青春片,悄悄在电影市场流行起来。
但是电影里的青春似乎都是非常狗血,各种堕胎,各种为爱痴狂。
难得一部片子,没有那么多的狗血。
脱离了无病呻吟的矫情和所谓的疼痛青春。
作为一部青春片,青茫算是中规中矩。
故事情节没有了狗血,但是相对就比较薄弱了。
演员倒是挺养眼的,一群新人演员比起之前的那些一把年纪来演高中生的演员好多了。
青茫里的演员看着就是一股青春气息。
我特别喜欢青茫里的阳光。
特别是林天骄和高翔在一起的时候,阳光似乎就特别的美好。
把那种少年时淡淡的喜欢,那种朦胧的美凸显的特别美好。
看了这么多青春片,就特别希望能够有一部青春片,能够把青春时期我们的拼搏,我们的友谊,我们充满阳光的青春给拍出来。
作为曾经有过青春人,拒绝再看到各种疼痛青春来代表我们的青春。
在这个青春片泛滥的年代,电影《谁的青春不迷茫》摆脱了内地很多青春片惯有的那种车祸、堕胎的剧情,而让大众对这部电影增加了一丝好感。
整部电影剧情简单,没有过多的意外与起伏。
影片中女主叫林天娇,正如她的名字一样,她是一个来自小康家庭里,生长于温室的天之骄子。
学习成绩优异,以考上清华大学的金融系为目标,长期以来成绩位于前茅。
而男主是来自于单亲家庭,从小没有母亲,父亲也在7岁那年出事入狱,一直以来和眼盲的爷爷生活在一起。
因为父亲的原因,男主小时候一直被人诟病,所以养成了现在这种无拘无束不在乎别人的看法的性格。
电影讲述的就是这样的两个人相遇,然后改变彼此的过程。
其实不算彼此,更多的应该是男主改变女主,告诉她要为了自己的理想而活,的这样的一个故事。
电影立意很明确,就是要告诉大家要清楚自己的梦想,不要为了家人父母而活,要为了自己而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
就整个电影来说,情节的连贯性不够,剧情漏洞也不少。
首先,男主7岁就无父无母,还要养一个失明的爷爷,他是怎么做到的?
而且从后面来看,男主并不是很穷啊,还有相机可以用。
其次,电影中男女主角的感情戏来的莫名其妙。
女主好像从一开始就目的明确的针对男主,男主又莫名其妙的对女主好感。
电影中,班上其他同学在黑板上写上高翔 林天娇的情节让我想起了《情书》,我没看过原著,不知道这算不算是借鉴的《情书》。
不过无所谓了,电影《情书》中的美好,在这部影片中是完全没有体现出来的。
另外就是,喜欢女主的那个优等生突然转变态度告诉林天娇,高翔要离开了,这个转变也是很生硬,没有过多的描写就转变了,导演是不是认为配角所以不用说啊?
还有就是林天娇放弃省三好学生,要去送别高翔这部分拍的是不是太夸张了一点,电影中这样类似的情节不少,比如去年的《夏洛特烦恼》就有。
对了,男主修车厂的朋友好有艺术才华啊,一个晚上将学校教室的天花板画成了星空图。
还有男主的离开也是很莫名其妙,以及最后十年后,大家都完成了自己的梦想,成为了很厉害的人。
在内地的电影里,梦想真的好容易实现啊。
演员来说,个人觉得男主选的非常的失败。
男主的形象完全不适合演这样一个角色,长得是一副标准的乖学生的脸,和他修车厂的朋友完全是两个世界啊。
女主还行,角色的契合性还算高,但是表演上没有太多的亮点。
最喜欢的两个角色反而是女二和女二的男友,女二一直知道自己要什么;而他男朋友一开始给人的感觉是唯唯诺诺的,用林天傲的话说是真不知道女二喜欢他什么,但是当这样的两个人最后做出剃光头的决定的时候,还是让人眼前一亮,印象深刻的。
电影中,苏有朋的客串让人无力吐槽。
说着一口ww腔的东北话,这是闹哪样!!!
总的来说,电影很一般,剧情简单无亮点,但是不狗血,新人导演算合格吧。
“青春”永远是一个亘古不变的话题,“青春片”也永远有一个庞大不衰的观影群,而每部片子关于青春的诠释都不尽相同。
《致青春》说青春是用来怀念的;《同桌的你》说时光不会老,只要你仍在;《匆匆那年》说谁也拉不住匆匆而逝的时光,昨日终不可留;《青春派》说就算破釜沉舟,也要搏他个日落日出,背水一战,干他个无怨无悔;《左耳》说爱对了是爱情,爱错了是青春;《青茫》说谁的青春不迷茫,其实我们都一样。
林天娇,一个学霸,老师父母眼中的优等生乖乖女,生活在她的眼中无非就是努力学习取得好成绩,按照别人安排好的人生轨迹一丝不苟的前行。
而我们又有多少人的青春和影片中的林天娇一样,埋头在堆积成山的课本试卷中,甚至为了能在考试中前进一两名提心吊胆的抄着小纸条;想出去疯狂那么一次,却担心着父母的责备和那还未完成的作业;放纵自己看会喜欢的小说,又在父母推门进来时光速般的藏在作业本下;趁父母不在看电视,又在他们回家前一小时关掉来散发电视的余温。
如果你问我梦想是什么,开始我会大言不惭说出心中所想,渐渐地我发现自己与它背道而驰,却在别人给自己安排的道路上渐行渐远,根本不知道什么才是真正正确的未来,却按照一个别人说对的方向一直努力。
高翔,一个典型叛逆少年,他可以在上课睡觉,可以不写作业,可以顶撞老师。
在我的印象中这样的男生总是能博得更多人的注意,学渣们愿意与他为伍,学霸们有些“羡慕”他的任性。
而在高中那样的强压下,他竟然可以任性,任性的做自己喜欢的事,但未来呢?
有些人的任性是因为他的懒惰,而有些人的任性是因为他的坚定,很显然,高翔是后者,他坚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并一直追寻着心的方向,他甚至选择了退学,因为他说他不想在学生时代就开始骗人。
林天娇知道自己喜欢天文不喜欢金融,却对着全班同学说出“我要考清华金融专业”,高翔也曾问天骄:“你真的喜欢你金融吗?
还是更喜欢星空?
”所以高翔理所当然的对全班同学说出那句“我想飞”,当他在全校典礼上站在高空展开滑翔翼飞上天空的那一刻他就已经成功了。
不是所有人都可以想做什么就做什么的,多少人说着勿忘初心,坚持最初的梦想,而现实却是整天重复着他们并不喜欢的事情,想过改变确因种种原因安于现状,想飞却没有勇气站在高处,终有一天站了上去,但他们却无法跨出那一步,蓝天永远是那么近那么远。
林天娇和高翔,学霸和学渣,看似两条平行线却总会有很多交集,在一次重要考试上,林天骄为顺利通过考试选择作弊情碰巧被高翔看到,从高翔帮他掩饰的那一刻开始她或许不知道自己的人生轨道已经开始和这个“差等生”发生重合。
不同于其他青春片的怀孕堕胎撞车,天骄和高翔是懵懂的,羞涩的,清纯的,甚至整部片子都没有真正在一起,但他们在对方的青春中都有着不可取代的地位。
每一个花季的少年少女都有那么一段藏在心底的爱恋,多少年后回忆起,唯有甜蜜绕指尖。
陆田甜和欧小洋这一对则是另人羡慕的,他们敢于大胆说爱,陆田甜喜欢欧小洋,欧小洋喜欢陆田甜,他们更是可以为了爱不顾一切,在被学校通报批评后一起去剃情侣光头,那时的我们敢这么高调示爱的真的不多,有喜欢的人只和自己最好的朋友讨论,在一起害怕被老师家长看到,俨然是一对地下工作者。
黄韬和李涛则是一对好兄弟的设定,黄韬喜欢林天骄,李涛可以为黄韬出头,每个人的青春都有自己无话不谈的朋友,或男或女,这种友谊无关爱情,是最纯正最无坚不摧的,他们可以无话不谈,谈理想谈爱情,他们互相鼓励互相调侃,都说没有骂过你笨的朋友不是真正的朋友,或许就是这样吧。
《青茫》的画面是温馨的,甜美的,印象较深的一幕是林天骄骑车追高翔,不近不远的距离,两人的心却交汇在一起;还有一段是两人一前一后走走在学校走廊,天骄在前面关掉一盏灯,高翔在后面打开一盏灯,镜头呈现一明一暗两个世界,预示着二人人生轨迹的不尽相同,而美中不足的是仍有些片段MV即视感,大银幕上需要的是真实,各位演员的表演略显稚嫩,而青春的主题可以较好的弥补这一点,知名演员的加入有增色也有不足,操着东北口音的苏有朋很是出彩,相反柳岩和林更新则略显违和。
而影片的结局也不免令人有些失落,林天娇独自一人走在马路中间,逐渐消失在茫茫人海之中,是啊,谁的青春不迷茫!
一场无悔的青春不过是拼了命、不要脸、尽了兴,片中高翔说“十年后,我会成为什么样的人,是闪闪发光,与众不同,还是哪怕一直努力,却依然平凡,我不知道,那就走着瞧”,谁的青春不迷茫,我们都一样,让生活变得有奔头,才会让每一天变得有一点追求,坚持走下去,都能遇见光芒。
首映归来,致那个让我们难以释怀的青春。
我觉得很多片子都没有一个定性的好坏。
只是戳中每一个人的点不同,我不认为这是一部很成功的青春片,但是我却因为这部片子在电影院哭的一发不可收拾。
被大家认为青春片开始的致青春我倒没什么感觉。
看到两个光着头的人迎面又来,对对方送以安慰的笑容,我真的忍不住了,可能是感同身受,可能是某一点戳中了我,就是觉得,她们真的很好,坚持了下来,这样真的好。
可能是把自己带入,就觉得这一幕让我很感动,她们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他们只是普普通通的高中生,还要面临高考,只是青春期的情窦初开,这一份世界上最没有杂质,最没有世故的单纯感情,可能没有那么深沉,却只是简单的喜欢,简单到看着你就开心满足。
到最后的那些字,虽然毕业都会看到,也很老套,但是对于刚刚哭完的我来说,就像回到了毕业一样,那种感觉,那种与大家离别的不舍。
真的很想大家。
其实我们总说自己成熟了,那些见多了都显得幼稚,但是有些时候某件事戳中我们,那种单纯的幼稚的感觉还是会回来,还是对我们有用的。
青春这个话题已经被电影圈拍烂了,《青茫》没有过多的狗血剧情,剧情逻辑还算通顺,可谓是中规中矩的一部小清新电影。
《谁的青春不迷茫》让人感到最迷茫的地方不是剧情的展现,而是时不时老师来的一句口头禅 “你们迷茫死了”——多么烧脑的台词无时无刻不在提醒着这是一部迷茫的影片。
其实我不喜欢这个名字,好像它成为了青春的代表,谁的青春不迷茫,我们都一样——我的青春不迷茫,我们不一样......青春是怀揣梦想为实现远大的抱负努力拼搏的时光;是为了仇视父母眼中那个别人家的孩子的叛逆;是交一帮一起调皮捣蛋的铁哥们;是认认真真追一个心仪的女孩;是经历一次刻骨铭心的挫折;是错过一段浪漫美好的爱情;是怀揣梦想为实现远大的抱负努力拼搏的时光。
犹记得《11度青春系列》中的短片《老男孩》中关于两个最普通的北京小人物的梦想与现实,经过岁月洗练以后剩下那钻石一样璀璨的记忆,或许我们都能在这光与影中间,找到自己的影子,找到自己关于时光的记忆,关于青春的记忆。
每个人年轻的时候,青涩的岁月里,都会有很多不羁的想法,有很多天马行空的梦幻,但是当大家30多岁的时候,而立之年悄悄过去,生活就像一把无情的刻刀,改变了我们模样,曾经那些陪伴我的人啊,你们在哪里?
你们正在干什么?
你们还记得那些关于青春的日子吗?
你们,还记得,我们曾经的那些梦吗?
当你们想起来这些东西的时候,会轻轻地笑一下吗?
会留下沧桑的、抑或幸福的眼泪吗?
曾几何时,怀孕、堕胎、车祸已经成为了青春的代名词?
青春本是青涩美好,激情奋进,活力四射的芳华正茂,我在等待能够抓住真实的青春的骨髓的那一部出现
青春片的确看了很不少了。
我大概可以分成三类吧。
第一类已经被多次诟病,充斥着打架、恋爱、堕胎的所谓青春片,用各种怀旧的典型符号填斥着细节,借着情怀的名义来大圈其钱,印象中,《同桌的你》、《匆匆那年》便是此类。
第二类的青春片相对更有追求,有些原著其实不乏矫情造作,但导演和编剧努力让故事讲得更好看,《左耳》和《七月与安生》便是此类,也赢得了不少口碑的肯定。
第三类典型的是台湾的两部青春片,《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和《我的少女时代》,讲的校园生活基本是围绕求学来展开,也充满着励志的元素。
在这个意义上,我觉得《谁的青春不迷茫》是靠近第三类的,只是在学霸女主跟学渣男主的爱情故事中,编剧舍弃了青春的爱意感化坏男孩而让他迎头追赶的套路,而是表达人生不止考学一条路,忠于自我、追求真正的理想的主旨。
尽管这一点刻画的相对有点薄弱。
男主的梦想挺空泛的,相对女主性格的全面刻画,从侧面讲述的男主身世和性格都比较弱。
飞天翱翔有点太夸张和写意,当然对于年轻的心来说,想飞、想远走他乡,永远是内心的呼喊。
同理是最后整个教室天花板的星空,算是浪漫之极也完全离开了现实。
女主的方面则非常完整。
学霸为了保持自己的优秀记录,在考试中作弊穿帮,但得到学渣男孩牺牲自己的掩护。
很写实的情节,所谓的好学生在学习高压下,甚至会选择不择手段,而所谓的差生的闪光面,也在故事的讲述中缓缓展开。
女主的家庭情况同样唤起很多人的共鸣吧。
母亲的不断施压,要求女儿获得最好的成绩。
为了孩子的学习,离婚了都还貌合神离地生活在一起——中国有多少父母坚持到孩子上大学后才离婚的故事,也算是又接了一回地气。
然后便是女二和男二的小插曲。
相对女主略显硬朗的五官,女二的确更加娇俏甜美,虽然笑的时候会露牙肉。
为了角色,她的牺牲不可谓不大,理由仅仅是向所有人宣告他们的爱情,便率性地剃光了头发——我还没看的时候真的一度以为这姑娘的角色得绝症了。。。
这可能就是为了表达清纯的率性和无所畏忌吧。
总体来说,本片还是保持了一定的水准,算是不辱使命的又一光线青春片吧。
在青春片狂轰滥炸的今天难免会让人有些视觉疲劳,但是又想重温那个放肆的青春年华,所以依旧抵不住它的诱惑再次走进影院观看又一部青春片《谁的青春不迷茫》。
如果说《我的少女时代》通过霸道男主和呆萌女主虏获一票女生的尖叫,《致青春》让观众回想起大学时期的美好时光,这部影片给观众更多的感觉是真实,没有惊心动魄的爱情,没有狗血的剧情,写实的高中生活勾起了人们的纯真回忆。
导演姚婷婷之前执导过电视剧版的《匆匆那年》,个人觉得无论是选角和作品质量上,电视剧版都要好于电影版,这次也没让人失望,一贯的风格让观众感受到那份真实的情感,在一票青春片中属于那种基本没有槽点的好作品。
这部影片启用的都是新人,稍有点资历的当属白敬亭了,演过《匆匆那年》电视剧,《旋风少女》,还挺适合这类影片的。
之前的角色都是那种略带悲情色彩的三好学生,虽然各方面优秀但是在情感上总是不得志。
这次饰演一位略带叛逆却为人正直的学生,与之前的形象还挺不一样的。
作为女主的郭姝彤饰演的林天骄有点像倪妮,气质还挺符合学霸这个身份的,与白敬亭饰演的高翔虽然是一个学霸一个学渣,但是站在一块还是挺搭的。
年轻的演员、青春洋溢的面孔诠释着稚嫩的青春还挺带感的。
影片在故事上追求平稳中有亮点,让这部青春片更容易引起共鸣,那个青涩的年代考试的压力成为了每个人心中的一块石头,就算自己不想学父母的的施压也让人有点喘不过气来,这就是中国的应试教育,既然躲不过那就勇敢的面对。
影片中一再强调梦想,这个立意还挺不错的,也许在那个懵懂的年代每个人对于自己未来的走向都是未知的,都想成为更好的自己却不知道怎么做才对,所以才会迷茫。
但是迷茫并不可怕,怕就怕在没有梦想,那样才是真正的失去自我。
就算前途未知,但始终忠于自己的梦想,做自己想做的事而未知努力就不会让未来的自己感到后悔和遗憾。
每个人都没有个人的活法,不是说学习好以后就一定能干大事,但一定要有目标,否则会一事无成。
影片中父母的那严厉而又饱含暖意的爱还挺让人感动的,可怜天下父母心,虽然有时候父母的方式不太容易被接受但是要体会他们的用心就不会别扭了。
影片在感情上处理的还挺细腻的,真实的叙事风格还挺打动人心的,友情、爱情、亲情交织于高中生活里。
懵懂的爱情对于未知的孩子们来说充满期待却有手足无措,在感情和学业之间寻找平衡点还真是挺难的,老师父母的压力让孩子们有点手足无措。
当忠于自己内心为这梦想努力拼搏时就会找到人生的方向,一切也就顺其自然了。
虽然高翔看起来是个“坏学生”却有着一颗难得可贵的孝心,为人也很真实所以很招人喜欢。
不能简单粗放的以学习好坏作为评判一个学生的标准,想立业就要先学会做人,这点上影片的立意还挺正能量的。
虽然是新人主演的一部电影,但是各种明星客串成为了亮点,处处有惊喜。
一首《hey jude》让观众回忆起曾经的自己,也为影片中分别时刻渲染伤感的色彩。
虽然是习以为常的青春片,却因为它的真实让人印象深刻,再次回想起年轻时的自己,一去不复返的青春。
林天娇(郭姝彤 饰)是同学和老师们眼中公认的三好学生,不仅学习成绩优异,道德品质的高洁更是有目共睹。
然而,在一场非常重要的考试之中,林天娇因为患上了感冒而发挥不佳,心急如焚的她想到了作弊,然而却因为作弊技术太差而东窗事发。
让本以为一切都已经结束了的林天娇没有想到的是,同班同学高翔(白敬亭 饰)竟然替自己背了这个黑锅,要知道,高翔是那种林天娇最瞧不起的捣蛋王讨厌鬼,好吃懒做游手好闲简直一无是处。
就这样,林天娇和高翔之间开始产生了奇妙的羁绊,林天娇越想远离高翔,就越是有一股奇妙的力量将两人凑在一次。
随着时间的推移,两人都渐渐发现了彼此内心里不为人知的柔软一面。
首先解释一下为什么给四星。
当然电影本身有很多可以被挑剔的地方,给三星就差不多了。
不过我对这部青春片是相对宽容的。
一是因为刘同,算是他书版青芒的半个书粉,也喜欢刘同这个人的经历、谈吐与风格。
二是因为它有一批真正洋溢着青春气息的新人演员,而不是那些“老黄瓜刷绿漆”已满脸风霜却假装清纯的伪青年演员。
特别提一句那位不靠特效真的剃了头的妹子,很勇敢,很青春,很美丽。
三是因为它的情节不狗血,不堕胎、不车祸、不绝症。
终于不再是那些1%的人的青春,少了一些套路,多了一些真诚。
那些学霸和学渣,我们绝大部分人的学生时代都遇到过,或者自己就是被贴上那个标签的一个。
那种分不清是友情还是别的什么感情的暗暗情愫,让已离开高中十年的我产生了一些共鸣。
青春,是不怕平淡的。
青春电影,其实不需要跌宕起伏的剧情设置。
青春电影中的人,应该青涩,也应该单纯。
青春里,有做不完的题,睡不饱的觉,单一校服包裹下每一个鲜活的个体,淋雨中的你和他……青春里,梦想是直白的,目标是专一的,现实是迷茫的,未来是未知的……我们既可以勇敢地追求梦想,也被赋予了犯错的权利。
电影的结局,也留了一个可能的未知。
一次的错过不代表永远错过。
拥有青春的我们是相信时间不会带走那最好的时光,也相信宇宙那么大地球那么小我们总会遇到。
当我回忆青春,细枝末节已然忘得一干二净,可是我还记得那些美好,朦胧的,真实存在过却又似梦幻,时光给了青春的回忆打上了一层最美的滤镜。
从这部电影里,能看到我的青春。
因着这份共鸣与感动,也因着回味了青春,值得多给一颗星。
光线传媒出品的校园青春片,由姚婷婷执导,一批青年演员出演。
影片讲述了“好学生”林天娇和“学渣”高翔,从偏见到和解,再到互有好感,反映青春期学生成长烦恼的过程。
和大多数青春片不同的是,该片主演全部由一批初出茅庐的演员担当。
就是这一批陌生面孔,青春洋溢,每个人脸上都充满朝气和活力,使得整部影片也是朝气蓬勃,虽然青涩却很养眼。
在同样年轻的面孔中,有一个演员的形象比较突出,她就是王鹤润,中国传媒大学13文艺编导专业的一名学生,在影片中饰演“陆田甜”一角,为了这个角色,王鹤润付出了很多,她不仅要接受角色的挑战,还要为了角色剃光了自己的长发。
后来又因为海报需要,再度将刚长出不久的头发剃掉。
适逢2016“北京国际电影节开幕”,作为受邀嘉宾,王鹤润只好以光头形象随剧组亮相电影节红毯。
电影《谁的青春不迷茫》在北京举行发布会,郭姝彤、王鹤润两位女主角首次公开亮相,对于为角色剃光头发一事,王鹤润当天虽然泪语涟涟,但仍摘下发套展示光头造型。
王鹤润后来谈起这件事时已能够用微笑面对,“这是我的第一部作品,为了这部戏和角色很值得。
剪掉头发对于我的意义不仅是外形的改变,也让我看到了不一样的世界。
”回顾以往影片,像王鹤润这样为了角色牺牲的女星其实不在少数。
宁静,为《白银谷》变光头;白百何,《被偷走的那五年》;陈冲在电影《诱僧》中不仅是光头,还因其大胆演出引起过众多争议;莫文蔚刚出道的时候就有过光头造型,她个人说剃光头是自己从小的愿望,因为小时候曾拿爸爸的电动刮胡刀替哥哥剃头,剃得很过瘾!
赵薇在《少林足球》里的光头造型表明年轻一点的赵薇五官真的很过硬!
为了拍《V字仇杀队》(V for Vendetta),娜塔莉剃了个光头,以这样的发型走上红毯她也毫不紧张,这样的发型只是更突出她完美的脸蛋。
其实,正如影片带来的感觉一样,改变不只是让你看到奋斗,更可以让你感受到青春!
没有辣么狗血伤感!懵懵懂懂的青春才是真理啊!谁说菇凉青春就一定要有爱情,菇凉也可以有梦想!
剧还可以吧 还是脑残的剧情
回头望望,看看自己走过的每一个步子,每一个脚印,每一段路,有欣喜、有懊悔、有痛苦,但是没有缺点的青春又怎能称得上是青春,影片充满人性的光辉。
真……差
好喜欢淋雨那场戏 特别喜欢小白回头开始唱hey jude 也是喜欢配乐的。演员都长得好真实 真像自己生活中的人哈哈。
居然看得下去,年轻的小演员看起来感觉还不错,没有老黄瓜刷嫩漆的油腻感,还挺清新的
感觉很有共鸣的一部青春题材电影!不知道为什么豆瓣上的影评大都是三两颗星。个人觉得还是不错的,小白的演技值得给个大拇哥儿,女主演技也不错(青年演员这样已经很不错啦!继续加油!)。还有好妹妹乐队的客串,着实让我惊喜了一下。快结尾时响起的Hey Jude代入感也蛮强的!我给五星,支持!
好像每個成績好的女生都會喜歡成績不好的但特別出挑的男生 成績不好的女生就會喜歡學霸類的男生 這難道就是青春么 不像我 只看臉和身高。20160422@中影國際影城(西溪印象城)8號廳 1排9座
五星是因为谷阿莫的评论
怎么说呢,我的青春就没什么迷茫的。我并不觉得这个可耻,也不觉得有什么光荣的。
多好看的!难得一部青春片不装逼不鬼扯!本来是因为推广曲去看的[偷乐]~真的觉得不错!
虽然套路还是有点老,但感受到了刘同、导演和演员的用心
比预想的好,几位年轻的演员也不出戏
很多人看过之后估计都会和《那些年》比较,但是实话实说这个男主长的也太像了,女主冷不防看一眼以为是海清。校园爱情的故事题材上演绎了一场不太狗血的故事,不烧脑,不侥幸,不麻烦,不赖~
如果说刘同天天在微薄上给城乡结合部的少女灌毒鸡汤,那么这部电影证明了这碗毒鸡汤不仅不是炖的,还是用调料冲的、放便利店里卖的垃圾食品。那婆婆妈妈的矫情劲,直接回答了你的青春为啥这么迷茫。刘同说,谁的青春不迷茫?我说,你的问题在于你想的太多,读书太少。
剧情套路了点,但好在演员不油腻,男主还真是青春呐
用一批新人演了还算真实的青春故事,虽然也有老套的桥段和借鉴,但整体而言还是不错的青春电影,有些情节煽情,有些故事催泪,爱情、友情、亲情元素混杂的恰到何处,丝毫不显得突兀,而用一批老演员客串的方式来带年轻人的方式确实是青春片不错的选择。男一柯震东,男二杨洋,那些年混搭左耳,呵呵
3.5四舍五入四个星吧,比想象中好,男女主白嘴唱的黑猪着实是有些接受无能…
有点阳光小美女的影子,不过作为青春片,虽然桥段太司空见惯,也还算不错吧
刚打开就发现是二刷了,小时候觉得挺不错,给个四星情怀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