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个人类,结果看了部宣扬“猩猩比人类更高级”的电影。
日了狗了,什么鬼?!
猩猩啊朋友们,猩猩!
对面是猩猩,你们有同情心个毛啊,它们就是一群会说话的猩猩。
是不是又有哪个傻吊把猩猩和黑人比在一起了?
人是人,猩猩是猩猩,生而为人不为人类做贡献,看这电影反而一堆人给猩猩站点?
合适么!
我简直惊了,这社会圣母太多可是要灭团的。
看一圈评论真的恐怖,都没人觉得这电影很毁三观。
这不就奇怪的移情作用么?
我每次看到一些电影里面,都能看到些三观奇歪的部分。
那小女孩她前一秒爸比被打死后一秒就把自己种族卖了。
——说真的,《猩3》看下来,旁人的圣母嘴脸真的恐怖,真的恐怖。
如果你期待这是一部弱肉强食的激斗战争片,或者类似于《赛德克巴莱》里英雄洒血的豪情片,那么你铁定会失望。
有这么一个场景,少女站在樱花树下,Ape摘下一朵樱花,嵌在少女的耳边。
少女眼底的泉水纯净,Ape像朋友又像长者,温柔的看着少女,发出“唔哈”的声音,仿佛在说,你真漂亮。
镜头切换十分缓慢,灰黑底调的背景,樱花和少女纯净的眼色,在Ape的眼里,美得让人心疼。
在这部片子里,你会看到相当多类似于以上所述的情感表达,一律是视觉效果逼真,直至人心的慢镜头。
我说直至人心,并不指催泪煽情。
直至人心,是导演用了ape的视角,告诉你战争的残酷,告诉你人类追求文明的真相。
好莱坞媒体称这部电影是“most human”的绝佳之作,让人逼问自己内心深处,审视自己对待文明对待人性的定义。
究竟何为人性?
孟子说,「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
导演慢慢拉近的慢镜头里,你会看到面对同伴血肉模糊的尸体,Apes对人类的残暴杀戮而充满恨意;会看到Ape在对待人类弃儿时,溢出来的同理心;会看到在仓皇的逃亡路上,Ape之间相互扶持,团结一致的人味。
与Ape呈现的人性相较,人类展现出动物世界里,傲慢,残暴,贪婪,嗜血,渴望权利的兽性。
电影里的人类是食物链顶端的强者,电影开头处,大量镜头给了战争中稚嫩的军人,他被俘虏后对Caesar有异于想象中的读解,而他的同伴,鄙夷的说我们无需给动物低头。
正是这群人类口中的“兽”,活出了人的善良和尊严。
影片中上校的宗旨,"There are times when it's necessary to abandon our humanity to save humanity"。
为了完成其弱肉强食,拯救长远人性的宗旨,上校不惜杀死弱小的妇孺,杀死自己的士兵,甚至亲手杀死了自己的儿子。
而领袖Caesar与上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影片中Caesar多次在混沌中看到在dawn中已经死去的Koba。
Koba血肉模糊的对他说,“apes not kill apes”。
这是他建立起来的猩球文明,是apes的政治和道德基础。
他没有给予背叛者Koba生存的机会,在电影中Caesar杀死屈服于人类力量而背叛的ape winter,但他却接纳了和自己不同种族的少女,认为她和他一样,是ape中的一员。
他一度被仇恨蒙蔽了双眼,但当他看到上校感染病毒,祈求他杀了他,他终于放下了恨,选择了放生,完成了精神世界的自我升华。
Caesar在电影里溢出来的人性,种族被灭危机下的善良,坚强,把这部片子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不仅仅是人性的深度刻画,影片结尾处,对于人类的政治隐喻,亦发人深省。
从human zoo逃出生天的Caesar,看到上校的军队和突然袭来的军队结束了战斗。
胜出的人类冲向高地,爆发出响彻云霄的欢呼。
从混沌中拣回一条命的Caesar,困惑又震惊的看着这群在大量死亡中摇旗呐喊,为新兴社会的胜利而自豪的人类。
下一秒,当新的人类把枪对准他时,雪崩吞噬了这个新人类种族的胜利。
Caesar和他的apes们见证了这场人类之间的屠杀,也见证了大自然的屠杀。
越过死亡,沉重喘息中,Caesar震惊于生命的消亡时,看到自己的小儿子亦得以幸存。
他终于放下了不安和惶恐,在这场混沌的逃亡后,泪眼婆娑。
片子里意义上的反派,导演给了他们残忍外像的同时,也赋予了他们性格上更多的内容。
没有百分百的恶,也没有百分百的善。
每个反派在电影中展现了赤裸裸的自私和贪婪,也同样赋予了他们,自私和贪婪背后的软弱和不安。
背叛的Ape winter,把箭射向Caesar的士兵,以及利己主义者Koba的追随者Donkey,他们在短短两个多小时的电影里,性格栩栩如生,似极了生活中平凡,迷惘,站在道德临界点的你和我。
大反派上校,在第一次与Caesar正面交锋时,Caesar的妻子和儿子倒在血泊,上校带着挑衅的,胜利者的姿态逃离。
影片走到末声,上校感染病毒,与愤怒的Caesar对视时,嘴里再喊不出“I hate you”,眼里却充满“请杀了我“的祈求和无望。
Ape三部曲,从Rise到Dawn,再至今天的War,是领袖Caesar个人的成长史,也是Ape,这个新型种族与人类矛盾激化的编年史。
第三部“War”,尽管它的标题提示是战争电影,而你看到的主题绝不是战争,是两个种族在争夺文明时,展现出来的人性和兽性。
三部都是经典,而第三部将故事的主题推入了高潮。
「人禽之辨」,泱泱宇宙,动物蚕食,总有更强的种族用杀伐手段,带来新的文明。
我不禁想,孟老先生所谓四端的仁义礼智,几时才能回归这个号称文明的真实世界?
图片来自谷歌
9/10 在UA cine moko看完电影,有那么一瞬间让我彻底懵了,这是绝对意义上的佳片,也是绝对意义上不会讨好观众,票房不高的电影,福斯砸了整整1.5亿美刀,目前来看顶多就是够刚好回本,票房曲线是一崩在崩。
至于天朝票房我是不会看好。
片尾极简字幕 影片的故事基本围绕着凯撒(安迪·瑟金斯饰)向人类武装领袖上校(伍迪·哈里森饰)复仇展开,全片的基调都是极其黑暗的,充斥着杀戮、背叛、奴役以及压迫,整体的质感就像一次反统治阶级运动。
凯撒为首的猿族向往的是和平相处,二者互不干涉,而在人类眼中猩猩是要被赶尽杀绝的。
伍迪·哈里森极简字幕但令人欣喜的是影片的画面却是明亮的,这有别于黎明片时灰暗的色调。
虽然影片节奏缓慢,但不会有看银翼杀手时那种黑不见底的感觉,可以一定程度缓解前半段的慢节奏。
这部电影展现了马特·里弗斯不向商业低头的决心。
作为一部大片,整部电影几乎没有什么笑点,不会是那种你一边吃着爆米花一边笑的抽气的类型,但这不代表这部电影没有令你享受的地方,而实际上有很多地方都令我看的很爽,有莎对士比亚、圣经的引用,有对人权和奴役的隐喻。
大量的镜头语言取代了文字推动剧情,我只看到有一幕在凯撒和上校的对峙是为了推动剧情的戏剧性发展而服务的,其他地方我都没有注意到(实际上几乎没有什么语言,除了凯撒只有一只猩猩会说话,而那只猩猩的词汇量也就200词),但包括那场对峙在内,整部电影的推进都显得如此自然,不会给人以生硬的感觉。
在拍摄手法上,这部电影非常的古典,最近我看的不少50-70年代的经典之作,都在猩球之战上找到了影子,其中非常明显的致敬有库布里克的《荣耀之路》和科波拉的《现代启示录》。
同样,配乐的手法也是非常的老派,在一些冲突之处,总会有一些70年代惊悚片风格的配乐出现(个人并不喜欢这种风格)。
还有大量的慢镜头特写,也显得非常的有张力。
除了最后的WAR,影片都在追求简洁的风格,剧情也不会显得很多余,剪辑也不会很复杂,需要用心去细细体验,一直到结局到来,至此,三部曲RISE DAWN WAR落下帷幕。
好的三部曲能够让前后的情节互相照应,而显然,马特·里弗斯做到了,为这个系列划上了堪称史诗般的句点。
我也很乐意谈谈电影的主演。
与其谈论安迪·瑟金斯,倒不如说所有的特技演员都发挥的非常出色,CG技术可以说达到了巅峰。
但是不可否认凯撒的角色刻画是如此的出众,我们在凯撒寻求复仇的路上看到了他所经历的心路变化,其中不乏能够让它惊醒的噩梦,这一切都让凯撒的人性塑造达到了近乎完美的地步。
凯撒的经历是猩猩中最丰富的,而这也让凯撒成为了猩猩之中最为矛盾的个体。
安迪·瑟金斯也从单纯的通过动作捕捉技术拍摄非人角色,完美转变到让非人角色展现人性的光辉。
跟随者凯撒的视角,我们经历了人猿的成长过程,对应的是上校,它代表的则更多的是人性的自甘堕落与毁灭。
人是一个复杂的产物,而伍迪·哈里森饰演的上校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深知身上担负的重任,而他又恰好是一个独裁者,这也让他做出了颇为艰难的选择,而这些决择却为结尾的戏剧性转折埋下伏笔。
沧桑的凯撒大帝总的而言,猩球之战是一部充满智慧的电影,同时能引起观众在道德上的反思。
其中不乏精致的场景和杰出的战斗场面,我已经好久没有看到如此出众的电影。
这是我会给这部电影高达9分的原因。
Ps 萝莉那一段真的炒鸡萌啊!
超爱这一段 (via tnabo字幕组)
猩球崛起可以总结出三个看点:主角都不是人,人都不是好人,人类终将被人类自己的进化所取代。
这是日耳曼与古罗马的战争,像贝奥武甫,像尼伯龙根的指环,正如罗马帝国一定会被民族大迁徙毁灭。
但最后,猿族走出了自己的新天地,犹如摩西出埃及,渡红海,到了应许的迦南地。
我已给《猩球崛起》下一部编好了剧本——十年后,生活在猿族中的小女孩出落成了美少女,又能飞檐走壁,百步穿杨,力大无穷,敢爱敢恨,她跟凯撒的儿子谈人兽恋,但遭到猿族普遍反对,更有不同物种生殖隔离的天然障碍。
这时候,人类野蛮入侵,大肆屠杀猿族。
小女孩的人类亲戚把她救了回去,人类高富帅向她献出玛丽苏的美妙剧情。
但她不堪忍受人类对猿族的屠杀,不堪忍受高富帅的虚伪。
生死存亡关头,她背叛了人类,率领猿人众奋起反抗,成为猿人版与少女版的《最后的莫西干人》、《与狼共舞》。
最后,小女孩排除万难,收获了她与凯撒儿子的爱情,在猿族即将灭亡时,生出第一个人类与猿族杂交的小宝宝,竟然意外地播下拯救人类的种子——杂交可以改变基因退化,正如两万年前,走出非洲的智人与尼安德特人的遭遇:先是杀戮,然后一小部分基因交流,最终形成了现代人类。
人类有识之士,喊出越战期间美国人民的口号:要做爱不要作战!
从此,和平降临地球。
第四部,大结局!
猩球崛起的历史,再现了人类自身的历史,尽管,结局可能只是个美好的奢望!
(A)如果你最近被《变形金刚5》中角色的碎嘴和唠唠叨叨整的很烦,建议你看#猩球崛起3:终极之战# 冷静一下[拜拜] 这是一部语言很稀缺的电影,大部分时候连人类都要使用手势去传达意思。
没错,在猩猩开始具有语言能力的同时,人类开始失去了语言。
而这样一部类似“默片”的电影,也没有特别宏大的战争或动作场面,居然通过曲折的情节、精彩的表演和配乐取胜,牢牢抓住了人们的神经。
而且最终带给人们深深的对战争、人性的反思。
本片早就超出了科幻片的范畴,即使很多特效,但最终给人的感受更像是西部片、黑奴片和战争片的混合,甚至出现虐待、自杀、越狱、复仇等一系列情节。
有时让人觉得是在看《十二年为奴》,不时又带有《现代启示录》既视感。
而从预告我们就知道,有个小姑娘诺娃会出现在本片中,成为与原版《人猿星球》衔接的关键。
而她与凯撒之间的关系又十分容易让人想起了《金刚狼3》里的狼叔与小狼女。
一个末日英雄加一个不说话的女孩,经历一场曲折又危险的逃亡。
只是,这场逃亡并不仅仅是“被逼无奈",。
影片展示出了他在这场浩劫中的变化,从一个只想获得自由的猩猩,变得越来越接近人类,甚至带有了人性中的缺点和黑暗面。
一方面我们看到他不仅获得了人类的智慧,也感染了人性的弱点;另一方面凯撒的这次内心旅程很类似《现代启示录》,让人们看到了战争与愤怒如何将人推向疯狂的边缘,也是本片深刻的意义所在。
而通过动作捕捉技术演出凯撒的安迪萨金斯再次奉献了精彩的表演,让这个角色富有了灵魂。
但我必须要说,其他猩猩角色其实也很出色,比如红毛莫瑞斯,她的脸像一个煎饼一样平,几乎显露不出表情的变化,但每个小动作和眼神都是这个系列电影最温暖的所在。
另一个新角色、动物园猩猩作为喜剧元素也缓解了紧张气氛,成为片中的一个亮点。
而本片的特效,不是为了创造惊人的视觉感受,是与剧情和角色融合在一起,毫无痕迹,让人自然开始慢慢忘记自己是在看一部科幻片。
最终,本片其实是一个讽刺性很强的现实寓言。
影片的结局十分令人玩味。
我觉得观众可能会有很多复杂的感受。
回过头去看这一切的起源,究竟是什么导致了这场灾难?
一切始于人类的智慧,终结于人类的智慧,很显然,人类再一次输给了自己。
作为观众,我们根本不需要纠结究竟站在哪一边,这次,你肯定是站在猩猩这边。
经过三集的铺垫,凯撒和他的几个好友已经成为影片真正的核心,从情感上,猩猩彻底代替了人类。
因此,无论最终人类的结局如何,都已经不重要,你只希望这些猩猩可以成功活下来。
影片给《人猿星球》的诞生提供了一个荒诞且合理的解释,虽然过程充满惊喜和曲折,但最终也让人觉得是人心所向。
《猩球崛起》从2011年的第一部开始到今年已经是第三部了,从第一部讲求特效的精进、关注影片中对人性的拷问,到现在的第三部仿佛只剩下3D和CG技术的炫技了。
论电影特效,该系列电影都是相当出色的。
通过人类演员动作捕捉和计算机CG技术结合,将猿族演绎得栩栩如生。
人猿战争场面精彩地眼花缭乱。
然而这一部故事本身是硬伤,还是好莱坞惯用的套路,依然是同样的配方。
英雄带领团队克服困境,历经艰险,战胜对手,来到美丽的新家园啊!
只不过这个电影里的英雄是一个智商异于常人的猿王啊!
犹记得第一部《猩球崛起》以低成本大获成功,关注的是人类肆意利用科技,反被科技吞噬,人类的野心引发的罪恶,聪明反被聪明误,苦果终须自己尝。
第二部《猩球崛起:黎明之战》讨论点则集中在种族对立问题上,人与猿之间的对立,彰显人性阴暗面的丑陋,最终还是回归到人性光辉(唉)。
第三部,猿族首领凯撒始终带着主角光环,不到最后一刻绝不能死。
他从高空落入水中,扑腾几下,抱住块石头,眼中充满恨意望向远方的敌人,但是王就是死不了!
凯撒一行终于找到敌军的基地发现同伴都被囚禁于此,愤怒中巡逻兵赶到,举枪直面,啪的一声,巡逻兵倒下,王还是不死!
最后,凯撒奔跑着要去引爆油罐,半路被狙击手拦下正面相遇,千钧一发之时,原来的猿类叛徒,猿性爆发击毙人类狙击手,猿王还是没死!
没错印证那句:我就是喜欢你看不惯我又干不掉我啊!
因为是最终篇,伟大的凯撒最终还是离开了,因为带领猿族找到新世界,猿王把该说的话说完了,敢做的事做完了,累了就倒下,就是这么任性!!!
电影里的漏洞也是多到手指不够数。
小萝莉带有病毒,然而照顾她的大叔却完全没事,或者说还没来得及被感染就被猿族喂了花生米?
小萝莉自带隐身功能,大摇大摆走进人类军队基地,喂凯撒喝水吃食,人性光辉展露无遗,然而这么久都没被军队发现,那些探照灯、巡逻兵都是摆设吗?
猿族从基地逃出,那么大阵仗,两个笼子里一个活物都没了,依然没人发现,直到人类战争开始才偶然惊觉。
这个剧情设计恐怕是为了说明人类退化了,语言、智力、视力都退化了!
好莱坞电影的广告植入也是赤裸裸啊!
树林里停着一辆废弃的可口可乐货柜车,凯撒骑马从旁而过,马儿你倒是跑得悠闲,感觉是特意给的慢镜头啊!
电影的优劣,不是由出品地区决定的,而是取决于制作团队是否用心设计、尽力完成。
我们包容,但是绝不能捧臭脚!
敷衍的作品,我们不约!
早在2个月之前,大聪已经写了一份《猩球崛起》系列终极指南报告,还没来得及看《猩球崛起3》的小伙伴(无严重剧透),可放心食用,时空门:《猩球崛起3》最终把三部曲熬成了什么味的汤?!
剧透预警,下拉高能。
今天咱们来聊聊凯撒的一生,不难看出,《猩球崛起》三部曲,其实就是凯撒从出生到死亡的遭遇,映射着整个地球一次生灵的交替。
伟大的格局故事,必定要伴随着一位伟大的角色。
如拿破仑,当年洗刷整个欧洲大陆;如成吉思汗,当年征服整片亚洲,甚至延展到欧洲内陆。
他们都有君王特征,身体不由自主散发着征服和革命的基因。
在《猩球崛起1》的时候,凯撒似乎伴随着这样的基因条件,呐喊出了人类的“no”!
从而领导猿类站起来革命,反抗人类。
但凯撒并不是内而外孕育的革命基因,而是外部坏境压迫崩生出来的火种,这样的火种,天生带着些许脆弱性,怜悯性。
说人话的意思就是,只要外部环境改变,火种的欲望就会安稳的变为蜡烛,火种的存在只需照亮当前就好,不需要星火燎原。
因此在第一部里,凯撒带领猿类躲避到森林之时,他为猿类争取了一个自由的空间,这个空间正好可以安放由外部环境萌生出来的革命火种。
到此,凯撒认为自己完成了革命。
这就是第一部《猩球崛起》的凯撒,他看起来像一位革命先锋,带领自己的臣民开创一片新天地,但他绝对也成为不了像拿破仑,成吉思汗那类革命君王,因为他们的征服欲是天生的,而凯撒内心并没有征服欲,他更多的需要的是空间,和平,繁衍。
很多人会说,凯撒在第一部的所有行为都是明智的,这么少的高智商猿类,和几乎坚不可摧的人类,以少胜多,已经不易,如果硬碰硬,只有死路一条。
没错,完全同意。
如果说性格决定命运,那么我们再接下来看看,凯撒的性格,如何决定猿类之后的命运吧。
来到第二部的《猩球崛起2》,由于猿流感,人类死伤无数,而猿类在森林里,有了自己的小社会,猿类分工合作,有军队,有家庭,有部落,有主要成员的”议会”,还学会了骑马。
那么,在猿类和人类没有大规模战争的时候,他是一位好的领导者吗?
只能说,他是一位仁君,他正直,爱家人,和平为先。
毕竟,凯撒虽然身为猿类,但他的猿生将近一半时间里,都是和人类生活在一起的,并接受着人类善的一面的普世价值观。
因此,凯撒的前半生,就注定前面所提到的,凯撒身体里从来没有对人类革命的基因。
这就导致他自认为了解人类,从而轻信人类,而人类是什么样的物种,我们自己应该很清楚了吧。
这样的仁君,往往伴随的是内部颠覆势力的抬头,没错,就是库巴,甚至一开始连凯撒的儿子,也不理解凯撒为何对人类如此眷顾。
凯撒仁君的性格,最终导致了猿类内部的分裂,凯撒被政变,让猿类分崩离析。
仁君在和平时期,一定会是一个很好的代名词,就如第一部和第二部中间没交代的年份,凯撒把猿类管理得相当好,该生生,该吃吃,该干嘛干嘛,猿类因此得以壮大。
而当冲突来临,甚至战争将至,仁君性格必将会有内开始撕裂,由外开始攻破。
在历史上,我们如果客观看待二战领袖人物丘吉尔,罗斯福,他们其实都是铁腕主义很浓重的人物,所以等二战结束,英国人民就亲手把丘吉尔从首相王位给推了下来,因为英国人知道,在和平年代,他们要的是仁君,而不是铁腕丘吉尔。
反推像凯撒这样的仁君,如果真正的战争将至,而非第一部的区域革命,那么第二部里的凯撒很多军事上的决定,是武断的。
凯撒间接导致了人类和猿类的终极战争的打响。
而库巴只是这个终极决战的导火索而已。
真正人猿战争起源,其实从第一部凯撒那一声“no”就已经种下了。
我们接下来看今天上映的第三部。
正因凯撒的性格,决定了今时今日猿类的最终命运。
在第三部影片的背景设定下,明眼人都能看出来,老天爷都在帮猿类,把曾经地球的统治者人类几乎干得只剩最后一口气,而猿类只需要轻轻一吹,人类就结束了。
经过这么多年的韬光养晦,猿类在军事上来说,如果乘胜追击,必将能灭掉人类。
而凯撒依旧选择是:逃避。
凯撒依然自认为了解人类,从而想再次通过谈判来换取和平。
而从历史车轮的宏观角度上看,这是物种之间的更新换代,而你凯撒只是恰好被安置在了这个交替的年代。
很多人会反驳,凯撒和高智商猿类,是人类种下的苦果,并不是物种之间的必然交替。
大聪觉得大家可以往更深层次去开脑洞,试想一下,如果人类研究的成果不是从生物基因研发,而是从人工智能AI角度呢,那是不是就更容易理解了?
没错,不管是生物基因突破的猿类,还是当今热门话题人工智能,这都是猩球崛起三部曲带给大家的隐喻:那就是人类自己给自己种下的恶果,可能会让人类走向终结。
换句话说,人类的欲望好奇基因,是导致人类自己灭绝的最终原因。
说回凯撒,我们往往称呼拥有统治权力的人是君王,而第三部的凯撒不光是君王,他更像一位精神领袖。
精神领袖并不需要实质的权力,他可以拥有比权力更高的意识形态,从而引领几代人去追随他的信仰。
比如现实世界里的格瓦拉这样的精神领袖(我知道很多人反格瓦拉,我只是举个例子,勿喷)。
第三部在隐喻上,主要就在讲述精神领袖的议题,因此大家能看到很大格局的背景,但视觉上貌似却呈现了小格局的战争,那是因为影片用了很多篇幅,想要塑造凯撒的精神领袖信仰。
从看《猩球崛起3》第一遍时,大聪就觉这影片像极了出埃及记,摩西作为希伯来人的精神领袖,引领着他们逃离埃及,走过旷野,穿过红海,最终回到自己的应许之地:耶路撒冷,而且摩西在返家途中,写下了“十诫”。
当然,在猩球崛起系列里,猿类其实没有所谓的真正的家园,但故事结构基本和出埃及记一样,特别是影片中猿类被人类奴役,和希伯来人被埃及人奴役如出一辙。
凯撒在带领猿类的过程中,不断给猿类普及比人类更为高尚的价值观,家庭观,世界观,这很像摩西为希伯来人写的十诫。
而人类将军,捡到小女孩的布娃娃,从而感染到病毒,和摩西通过上帝的帮助,获得神迹,击败了埃及人也很类似。
最后人类自己大决战时,更是神迹显灵,直接一场雪崩算是over了人类,怕了吧,猿类会上树!
保住了最后的火苗。
这不就是上帝在帮助苦难的希伯来人(猿类)吗?
其实大家细心去看,都可以从宗教故事里找到线索,然后宗教故事再演变成猩球崛起系列故事,观众又从这些故事里,看到了人类命运苦果的未来。
最后,我们来说一说,凯撒为什么必须死。
就像出埃及记一样,摩西死在了回家的路上。
作为精神领袖的凯撒,最终的目的是为了让猿类活下来,找到属于自己真正的家园,但更重要的是,凯撒要把凯撒的精神,传递给每一个活下来的猿人,这个才是影片最终要告诉观众的主题。
经历了所有的磨难,凯撒精神代代相传,最终成就了凯撒精神世界里的猿类星球。
猿类的历史,从第一部到第三部,都是一条逃亡寻家之路,而不是抗争之路。
这比屠杀战斗拿下来的江山,更有意义。
关注《大聪看电影》公众号,不追求跑量,只研磨精品。
更多热门影评,请跳转时空门:《猩球崛起3》终极指南《安娜贝尔2:诞生》《黑暗塔》《敦刻尔克》褒贬在哪里为什么这部是史上最棒的《蜘蛛侠》电影?
《星际特工:千星之城》《极盗车神》《海边的曼彻斯特》《银魂》真人版
“猩球崛起”系列电影一共有9部。
第一部《人猿星球》Planet of the Apes(1968) 第二部《失陷猩球》Beneath The Planet Of The Apes(1970)第三部《逃离猩球》 Escape from the Planet of the Apes(1971)第四部《猩球征服》Conquest Of The Planet Of The Apes(1972) 第五部《人猿大战》Battle for the Planet of the Apes(1973)第六部《决战猩球》 Planet of the Apes(2001)第七部《猩球崛起》Rise of the Planet of the Apes(2011) 第八部 《猩球崛起2:黎明之战》 Dawn of the Planet of the Apes (2014)第九部还未上映 《猩球崛起3:终极之战》 War for the Planet of the Apes (2017) 上映日期: 2017-07-14(美国)(前五部是一个剧情连贯的系列电影,虽然电影年代有点久远,但看完之后会觉得剧情特别有创意。
第七、八、九部这三部是以70年代老五部的故事为主体,全新开启的一个系列。
是个三部曲的概念,相当于诺兰的蝙蝠侠系列。
第六部《决战猩球》是蒂姆伯顿翻拍第一部电影,还没有看过。
据说还有两部电视剧版。
)
影史上有很多了不起的续集电影,但论及三部曲的每一部的质量都能保持同样水准,甚至部部超越的还真屈指可数,即便《教父》和《星战》,到了第三部也都见仁见智。
也就伊斯特伍德的“荒野镖客”、老版《夺宝奇兵》、理查德·林柯莱特的《爱在三部曲》、《玩具总动员》,新千年的《魔戒》、《黑暗骑士》可以列为经典。
2011年,一部中成本的科幻电影《猩球崛起》,以低调的姿态迎来了一片喝彩,比起惊人的特效,更让观众惊艳的是猩猩凯撒这个角色,大家也都迫切的想知道猩猩族群的命运。
到了第二部,电影摇身一变,成了一部结合黑帮元素的战争片,凯撒已成壮年,怒形于色,让人敬畏,根本就是猩猩版的教父。
因为有了前作的铺垫,科巴的背叛和和凯撒的隐忍都让人信服,两者的对抗的张力绷紧了整部电影,也埋伏下了第三部大战的种子。
第三部刚一推出便口碑爆棚,烂番茄维持着95%的新鲜度,看过之后更感受到了什么叫登峰造极,顶尖的特效和深刻的主题同时具备,又不乏娱乐性,毫不怀疑他是年度最佳的商业电影。
猩球系列最大的特色在于,除了故事是延续的,每一部的风格又都截然不同,人类角色只是流水的猩男郎和猩女郎,凯撒是铁打的主角,从来没有跑偏。
同样是虚拟角色,比起《变形金刚》那种从来都没搞明白谁是主角的电影,这个系列的创作能量全都花在了刀刃上。
从第一部的揭竿青年到第二部的威严壮年再到这一部胡子都花白了的暮色中年,凯撒完成了它坎坷的成长和智慧的演化。
《终极之战》的故事走向在预料之外,主创依然尝试柔和了不同的类型让影片在格调上独立于前两部,前半段是公路电影,后半段则是一出大逃亡。
内容上它衔接了老版《人猿星球》,更毫不掩饰的致敬了《现代启示录》,对于希望看到一场旷世大战的观众,电影未必能如愿,因为这是一部彻底的反战电影,就如导演所说:“表面上看起来是一部大型战争片,充满动作和战役的场面,但核心是凯撒内心的战争,是灵魂层面的战争——他到底会不会失去内心。
”开场的丛林大战相当残酷,也为影片定下了阴暗的调子,伍迪·哈德森饰演的上校心狠手辣,殃及了猩猩族群。
面对残暴,凯撒内心充满悲愤,可作为领袖,他又要避免战争,因此他把人猿的战争归结为私人恩怨,让族群迁走他乡,他则独自去复仇。
红毛猩猩毛里斯和另外两个忠诚伙伴自愿跟随凯撒踏上了远征之路,这个四人小组从第一部一只贯穿到这一部。
风雪中他们遇到了小女孩诺瓦,还有一只从动物园逃出来的“坏猩猩”,这个角色特别出彩并且相当重要,他有些神经质,明白凯撒族群不明白的生存之道,有自己独特的智慧,他的戏份让观众捧腹大笑,但又不是那种插科打诨的存在,他为本来压抑的故事增添了急需的轻松和乐趣。
远征队跟随线索找到人类军基地的时候,凯撒复仇心切,迷失了自己,睿智的红毛猩猩提醒凯撒,他越来越像科巴了。
接下来,凯撒看到了让他无比震惊的场面,内心被击垮。
大部分的时间里,镜头关注于凯撒的面孔,眼神,除了凯撒的扮演者安迪·瑟金斯创造出的神韵,凯撒的眼神需要CG技术的精雕细刻,细微到眼泪的弧度。
因此凯撒在这一部中内心的复杂和表情上的丰富,都远远超过了前两部,上一部中凯撒的枭雄姿态在这部中一扫而光,绝境中只剩下英雄迟暮的悲怆。
上校和凯撒的对质中,一长段比肩《现代启示录》中马龙·白兰度的独白相当有深意,这是一段反套路的设计,让这个角色从穷凶极恶的符号变的复杂起来,和科巴的背叛一样,上校的赶尽杀绝完全能让心信服,加句弹幕的话就是“没毛病。
”经历过第一部人类的折磨后,凯撒从第二部开始,就一直在捍卫猩猩有别于人类的本性,家庭、团结,哪怕在战争边缘也恪守 “猩猩不杀猩猩”、“凯撒不想战争”等信条。
而这些所谓的猿族立命之本,在这一部里统统都被瓦解了,猩猩里出了叛徒,猩猩会伤害猩猩,凯撒自己也差点步入科巴的后尘,他一意孤行的复仇是对族群的抛弃也是对自己的背弃。
凯撒和上校就像是对方的镜子,上校的故事让凯撒无比惊愕,他似乎意识到,猿性和人性并无区别,凯撒所谓的猿性,实际就是人性善良的一面。
凯撒一直以来对人类的凶煞面孔是为了保护族群,而上校残暴的动机也无非是为了保护人类。
在大背景下,人和猿的战争就是一场生存的战争,如果凯撒是上校,他未必能有更多的选择。
这一段也把电影的尖锐的种族主题推向了更普世性的层面。
绝望中,凯撒像耶稣一样承担起了族群的痛苦,电影用了种种的宗教化的隐喻来表达凯撒的“救赎”。
而小女孩诺瓦则像是天使一样的存在,她让凯撒振作了起来,让他知道了,无论什么样的逆境下都可以有所选择。
影片的第三幕没有被拍成《黑客帝国》或者《指环王》式的大决战,而是通过一场“出埃及记”将启示录的调子进行到底,这可能会让观众误读为平庸。
但这恰恰是很高明的。
纵观猩球三部曲之所以成功,就是因为不走寻常路,它没有给观众看想象到的,而是给了观众预设意外的格局,不一定山呼海啸,而是以小见大。
最后,凯撒从一个为和平而战的领袖升华为“摩西”式的创世者,红毛猩猩毛里斯对他说,你的故事会被传下去。
凯撒的那一抹微笑是他在电影中唯一的微笑,这一幕在影片结束后久久不能淡去。
至此,猩球系列见好就收,沉甸甸的结束了,和老版《人猿星球》中凯撒的传说圆润的结合了起来,完美收官。
这部电影的确过于沉重,如果说上一部的风格是往外张的,这一部就是向内挖的。
可它每一秒钟都是引人入胜,让你揪心的,每一个猩猩角色都是活生生的,很多时候纯靠细微的肢体和表情推动,好似默剧和心理剧,在配上绝佳的音乐,丰富又内敛,相对于看,影片更需要你去感受。
《猩球崛起:终极之战》代表了迄今为止,CG角色能达到的最高水平,真感觉这是一群进化了的猩猩们在演戏,不过不用担心,CG不会抢了真人演员的饭碗,因为赋予凯撒灵魂当属安迪·瑟金斯等一票演员,他应该被奥斯卡提名。
马特·里夫斯创造出了21世纪的新经典,三部曲完美的调和了艺术性和爆米花,主创创作上的低调、耐心和周全,回过头来看真实不可思议。
名声大噪的马特接棒了DC《蝙蝠侠》,依然把类型片融合的成功经验代入其中,期待他的稳扎稳打。
非常不推荐观看,预告片基本涉嫌欺诈。
人类和猩猩压根就没打起来,人类自己搞内战,然后猩猩们跟难民似的一路躲避战火波及。
然后人类自己把自己作死光了就结束了。
你把猩猩们都删了可能剧情也没多大差别。
猩猩们的社会没有进步,然后凯撒更是在一点思想进步都没有的情况下就莫名其妙的领了便当。
导致人类大幅灭亡的病毒开始变异,造成幸存人类开始退化。
然后人类为该不该杀掉发病的人类分成两派开始内战。
你没听错,这片的主线甚至和上一部猩猩们捅了人类的马蜂窝没有直接的因果联系。
因为反派是个不知什么逻辑认为发病的人类就该杀,但是和可能携带病毒的猩猩在一起就很安全的。。。
额,精神病?
所以猩猩们就莫名其妙地被抓了起来,然后演了一出mission impossible低配版,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猩猩们逃出去后我以为还能有点时间跟人类干一架,然后我看了一眼表,意识到又一位大导搞砸了一个IP。
凯撒对人类的态度?
人类又把自己作死了,还重要嘛?
动作戏?
不存在的文戏?
你就记住apes together strong就行了当一群apes聚在一起就会触发广范围降智光环,所以的确是apes together strong没毛病前三十分钟很精彩听反派把设定解说完就可以睡觉了。
这个系列重启之后的第一部,把人性的丑恶放大,而把真善美的部分投射到了进化的猩猩上,开创了一个别具一格的起源故事。
随后的第二部玩了个反转,让人性的丑恶也出现在了猩猩们身上,反思了一下人性的两面共存。
照这个逻辑,第三部的凯撒应该是褪去了圣母光环,然后以更加现实残酷的手段来解决和人类的纠纷。
又或者是以更加超脱观众想象的方法,将圣母贯彻到底,展现信仰之力能战胜一切困难。
然而导演奇葩的选择了一个弱化人与猿之间的冲突,甚至连猿与猿的冲突都一并弱化,放弃了大格局大问题,转而去描述凯撒内心的一个小心结,并且就为了这一个心结,牺牲其它所有的配角,用大篇幅去非常细腻缓慢地描述一个小问题。
看完一脸蒙蔽。
说凯撒毫无成长也是不对的,他的确学会了放下仇恨,做到了coba未曾做到的事情,走出了coba的阴影。
但问题是你不能很好地明白他为什么一定要放下仇恨然后spare your enermy“复仇”是一种形式最为简单直接的“正义”,也因此如果要一个角色放弃复仇,多半是为了更加高尚的某种东西,某种比复仇更加高阶的正义,比如说为了维护法制公正,比如说为了拯救更多的生命,或者又纯粹是为了给对方一个赎罪的机会。
放本片里,如果你说凯撒放弃复仇是为了拯救自己的同胞,那我觉得是没什么问题的。
问题本片的结构框架是:一开始凯撒把仇恨放于整个种族的生存之上,结果造成了大家被捕,死伤惨重。
被抓之后又因为只管复仇差点害死了全族同胞。
到最后的最后,还要为了去和反派清算再坑一大批同胞死于人类枪弹之下。
等到最后终于学会了放下仇恨,不等凯撒动手,直接大自然帮着凯撒拯救了同胞。
最大的问题就是凯撒放下仇恨,跟同胞得救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就算凯撒在那里一枪毙了失智反派,大自然还是会一场雪崩拯救猩猩们于危难之中,所以凯撒学会放下仇恨的意义在哪里?
或者反过来说他为什么不能一枪毙了反派?
反正等反派死了再去救同胞,时间上都绰绰有余的。
放过仇敌的那一幕之所以失败,因为它没有构成一个“艰难的选择”,它不像是小丑之于蝙蝠侠一样,你选A就要放弃B,也因此没有打在主人公的软肋上(复仇比同胞重要),结果就造成主人公的成长欠缺说服力跟冲击力。
如果说还有下一部,这一部纯粹是让凯撒得以成长的铺垫的话,那也还好。
问题到了结尾凯撒领了便当了。
那凯撒成长这么多,对于猿类对于整个系列甚至对于他自己的意义在哪里?
从我的角度看,因为凯撒全篇在关键时刻的错误选择,造成了猿类大量伤亡甚至还赔上了自己的性命。
尽管最后学会了放下仇恨的道理,但是失去的性命都救不回来了,凯撒含恨而死,无言面对九泉之下的左膀右臂跟妻儿子女,是个黑暗压抑的故事。
然而最后的画面音乐台词都在告诉我凯撒是得到救赎后心满意足地离去的。
一脸蒙蔽。
影片的野心很大,也有很多讽刺的内容,但野心大的部分为了服务于凯撒的个人情感以至于什么都没展开,除了凯撒之外其它的角色工具化严重,情感转折生硬到你无法理解他们存在的作用。
“猩奸”Dunkey,一只为人类卖命的猩猩,自始至终也没和凯撒产生什么激烈火花,然后最后一幕突然就反水了他的同类们也一样,本来背叛猩猩为人类带路的这一族值得一书,然而没等凯撒着手解决这个问题,人类就自己把他们作死了,猩猩们就又团结了。
同样的还有人类方的小弩手,幸存的小女孩等,都是潜力颇大,但是为了给凯撒“学会放手”这个主线让路,不给点机会展开就草草收场了。
特别是那个小弩手,给那么多镜头真的是意义不明。
这是要反过来打凯撒的脸告诉他说因为你放过了你的敌人所以现在你要死在他手下嘛?
然后小女孩和Dunkey还有Winter有什么不同?
Dunkey跟它的同类不也是因为害怕凯撒的制裁跑去帮助人类的嘛?
然后不也是因为人类对他好他就以为能加入人类的嘛?
凭啥Dunkey就是叛徒,小女孩就是天使?
至于讽刺的部分则是讽得太明显,以至于几乎是拿鸡汤往你脸上灌了。
诸如反派最后自己变成了自己发誓要杀尽的退化人类,大自然母亲的惩罚等,几乎就是直白到生怕观众看不懂的那个程度。
至少这个系列不会有下一部了。。。
===写在最后,一部电影,你觉得它好,值回票价,那就行了。
别人和你有不同意见,你不认同,不看人家的批评就行了。
或者简单的给片子打个高分,给我打个没用,不就得了。
想发表一下你的观点,我也支持,只要不是无意义的纯发泄。
你有你的观点,我有我的看法,既然不是在争生死存亡的紧急问题,吵不出结果就别吵了呗。
求同存异,这四个字不是很好理解嘛?
前半段公路片,后半段集中营战争片。人类智商窘迫至此,死不足惜。这也正是导演的目的,通过影射纳粹集中营和现代启示录,看着一群没人性的人类,观众只能去猩猩那边寻找认同。所以人类只剩哑巴小萝莉了?Amiah Miller
后两部都是猿尾续貂,原本两个分支的文明,硬被挤压成一种文明
英雄的终曲,人类的循环……难道只有我一个人感觉比前两部更沉淀、精彩……
什么鬼……%
这类流水线好莱坞片就是来看大场面的,但真的不知道这部片看点在哪里,冗长乏味,适合昏睡
回看这个系列,真的从始至终都表达了自己要说的东西,作为暑期大片实为难得。这部终章直指美国是建立在奴隶制的基础上——猿族劳役时竟大放星条旗永不落,真是太讽刺。反派就像纳粹种族清洗者和现代启示录的白兰度的结合,纳粹思维的荒谬和疯狂令人瞠目。瑟金斯真的值一个奥斯卡提名
心疼上校,神烦凯撒
强行装逼的典范之作。妄图展现的其实也不过是兽类有人性和人类有兽性这种老生常谈的主题。强行加入的人类小女孩和搞笑担当猩猩也不过是好莱坞流水工业的典型套路。上校挂掉和凯撒挂掉的原因都只能让人黑人问号脸。套路不可怕,可怕的是玩套路还想装深沉。
谢谢,这个系列终于结束了,我还是人类
烂到换个主题就是一出建党伟业。都tm哪跟哪儿啊,桥段强行拼凑一起,跟tm百度大脑编得剧似的。军营重犯牢房任由小屁孩进出?雪山中一箭不包扎走到温带才死?对方导弹满天飞tmd造石墙挡?编剧tmd想到哪写哪,而且居然还毫无爆点,神了。
槽点太多:上校担心猩猩身上病毒传染的话,为啥还把猩猩们抓来做苦工,和人类”亲密接触“?
原谅我睡着了
废墟fetish好喜爱这部片啊 这电影很棒啊 为什么评分这么低 imdb有7.8呢 作为院线片来说 真是很有古典气质和史诗感了 团队自始至终都很清楚自己要什么 各方立场,所求风格都很清晰 各位猩猩老师的表演真是棒极了 结尾小震撼了一下 反正一切都是药丸的 核平 打五星加点分吧
最后的结局并没有升华,而是平淡的结束了。猿王凯撒最后的日子??。。。PS:最后看到人类全灭还是有点小开心。。。╮(╯▽╰)╭
又感觉被愚弄了,仿佛看了一场崇尚原始,把文明当原罪的环保有机天然主义者的低能演说。凯撒从头到尾做的都是送分题,却烂泥扶不上墙,且终极考验得零分,因为坐等对手生不如死的伪善反而是不人道的。冗长无聊,蠢不可耐,从头到尾我都站人类这边,统治了大半场的猴叫让我分外想念任何一种人类语言。
本片是该系列格局最大寓意最深的一部,全片营造的末世气息和悲壮氛围,时刻感染着我。最主要的还是安迪瑟金斯塑造的凯撒真实可信,透过他的双眼能看到凯撒这个人物复杂的内心情感。不足之处是后半部分套路化的细节以及匆忙的收尾~
情节设置的过于刻意了,剧情装得很满,却是走马观花,而且都是些老生常谈,变态的军官,致敬《大逃亡》的越狱场景,悲壮的英雄结局。作为系列前两作的粉丝,觉得这部有失水准,失望。
编导不算反人类,仍旧是人类中心主义吧,猿类的美好其实是人性的“美好”,很少甚至没有猿性,个人比较失望。不过未来早已注定,2000年后人猿也堕落了,人性不可靠呀。凯撒他们的崛起,靠编剧强行下线人类智商,不管发生什么都看不见,任何异常都不调查。且三次关键时刻机械降神。
史诗格局下又有如此细腻的HIFI试听体验,这个系列相当耐看。
新版三部曲最后一部,但传达给观众的不是想把这个故事好好讲完的意图,而是迫不可耐的想草草了结这个系列的焦躁与随意。新版三部曲最烂实至名归,但最起码这个系列结束了,没有然后了,不像某赛车系列,还老死不死的赖着继续推陈圈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