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天涯海角任你行,是直是弯我来定——那一段关云长与曹孟德不得不说的奸情虐恋。
番外1:每一个成功男人的背后都有一个肌肉男——忠犬受张辽的故事。
番外2:丞相,总有一天你会俯在朕的盔甲之下——斯德哥尔摩症候群患者汉献帝的内心独白。
番外3:奈何青梅竹马,相爱却要相杀!
——韩福与关羽在“黑社会”的当年情。
番外4:所谓皇命难违,只是想用我卑微的爱情为你的天国祭奠——秦琪那苦逼的暗恋史。
前传:狼爱上羊啊,爱得疯狂——那一刻,我发誓要得到你——曹操与关羽的初见。
PS:姜文与邵兵俨然已经官配了么。
那时不时的牵牵小手,摸摸大脸什么的,那缘定一生不离不弃什么的,那眉目传情那邪魅一笑什么的,姐的狗眼被刺瞎了千百回啊千百回!!
再PS:孙俪啊,回去和你家那口子多演几部军旅题材偶像剧吧成吗,别争着抢着上大银幕了,真心不好看。
这他妈是神马剧情啊?
闯关游戏啊?
《真·三国无双》啊?!
关羽傲骄别扭肌肉受兼有自虐倾向啊,曹操流氓腹黑攻啊,张辽忠犬一只啊!
现在国产片简直无腐不成片了啊!
这电影再一次告诉我们女人都是浮云啊!
不但不爱你利用你最后还捅你一刀啊!!
作为一个腐女俺都看不下去了啊!!!
安志杰好帅啊,邵兵好帅啊,姜文好帅啊,连他奶奶的王学兵都很帅啊!
真是腐到家只能看帅哥帅大叔看奸情了啊!!
编剧自己没那么想非要把人物往高大全的方向靠,结果把自己绕进去了吧?
我呸!
看《关云长》的时候很不合时宜地想起了《见龙卸甲》,不仅仅是因为都是取材于三国著名人物的爆米花电影,还有就是有些香港电影人固有的创作模式,这里有长处,也有局限。
当然《关云长》比《见龙》要高出一个档次,因为这里有姜文,还有姜文扮演的曹操。
感觉姜文是个戏路越演越窄的演员,现在让他再演出《末代皇后》、《芙蓉镇》那种状态几乎不可能了,他的个人气场太强大,以至于在与角色的融合上经常会出现间离,在观众看来忽而是人物,忽而是姜文……而他又不可能永远只演张麻子,所以我觉得姜文最佳状态的表演也许只可能出现在他自己导演的作品中了。
但姜文之于《关云长》的重要性是毋庸讳言的,他略带风格化夸张的表演让这个性格有些漫画化的曹操不至于变成雷帝呱呱,既然人物是飘着的,那姜文正好就飞着演,于是效果就有了。
所以文戏看姜文,武戏看子丹,《关云长》还是值得一看的,但看的时候最好忘掉历史,也别总问自己“这是关羽吗”,要不可能会把自己搞得很凌乱。
其实关羽这样的扁平人物并不适合现代人的欣赏口味,道德完人什么的最讨厌了,一下子就让人想到主旋律了。
但有了曹操这样甘当小人的既得利益主义者来搅局,往往会让人物的交锋充满了恶趣味的快感。
而且让《关云长》走得更远的是,这里的曹操成了忠义化身了,相比起他背着骂名搞建设平叛乱的大义来讲,关羽对兄弟手足情的追随反而成了小义,在这个小义驱动之下,关羽反而成了一个挡我者死的利益追逐者,直到最后喊出“我杀了你这个昏君”这样突破底线的话,关云长的忠义千秋彻底沦为曹操治世英才的衬托者。
不过这是艺术创作,不是复述历史,只要自圆其说,如何演绎是创作者的自由,但我觉得如果没有强大的创作力,最好不要颠覆人物的基本属性,不要僭越历史大环境的设定,否则就成了自说自话。
关羽的忠义很重要的一方面就是忠君,在当时君臣父子的纲常伦理之下,汉献帝要杀关羽,用得着遣将截杀吗?
直接赐死就完了。
还有就是自己给自己拌蒜的地方,关羽一招之内砍杀河北名将颜良,而后来杀孔秀、韩服、王植等人却大费周章,莫非这些汉将比万人敌颜良武功还要高强?
最大的纰漏出在女眷身上,明明应该是护送二位夫人的,而且前面也都出现过了,最后随关羽上路的却只有孙俪扮演的出轨欲望强烈的准夫人一名了,那二位正室哪儿去了呢?
香港人搞电影路数其实蛮可爱的,无论什么题材拿过来,先改成自己擅长的模式,这对于编而优则导的麦兆辉庄文强来说是轻车熟路的。
于是《关云长》照样可以搞成黑帮片的模式,朝廷就是社团,哥们义气什么的最好说事了;战争场面不好拍,那就别诛文丑了,斩个颜良意思到了就行;现在男男戏流行,你也别浮想联翩了,那就让关曹二人明着腐给你看;关羽是马上将,这不行,不好打,那就不让赤兔马出现,改骑毛驴;五绺长髯打起来也不方便,那就改成短须,最后让大胡子亮个相就行了。
于是就有了现在这个麦庄版的《关云长》。
过五关斩六将,再加上前面的斩颜良,打足了六场动作戏,而且处理方法也各有不同,甄子丹还是花了心思的,还玩起了《精武风云》中出现过的战场跑酷,斩秦琪一场的连弩(原来这玩意儿不是诸葛亮发明的)追杀简直就是三国版的丛林CS了。
观赏性足够,就是酣畅之余少了那么点让人揪心的东西。
从曹操开场一大段独白开始,我就预感我要后悔花半价坐进来了。
果然,看完之后,第一怀念三国志,第二想玩三国杀!
总的说来,有以下感触:1、三国英雄也好,奸雄也罢,始终难过美人关,不为红颜祸水,只因美人总乃他人之妻 2、孟德有情,云长无意,文远一情一意 3、一方百姓只认一方官,管你黑猫白猫,给他们带来实际利益的才是爷,详情请参看王植 4、狼的世界做羊是要成为炮灰的 5、女人读史书谙谋略才能避免沦于非命6、曾经最讨厌张辽,因为他总偷我桃,如今三国首选他!
7、50块大洋啊!
在通货膨胀这么严重的时代,失业女青年真的伤不起啊!!!!
开门见山,《关云长》是烂片。
烂得无懈可击,烂得完美无缺。
本人原不是毒舌之人,一部电影,如果哪怕有一点能打动我心之处,我都会觉得,恩,还好。
但是《关云长》,从头到尾,竟然没有一点动人之处,它一直在动刀。
它想拍小情小爱,拍成了尿;它想拍胸襟情怀,拍成了屎。
而且还不是那种畅快淋漓的排泄,它是尿不尽,它是便秘。
最近上映的国产电影,可能唯一的意义在于开发国民的谩骂潜能,提高国民的谩骂水平。
《战国》这样的一看就是,浑身上下散发出一种超然卓然的坑爹气质。
《关云长》则是那种看上去霸气外露,实则xx不举之徒。
也是来坑爹的。
历史啊三国啊什么的背景之类就可以省略不谈了,因为这片儿压根没有这方面的顾虑,淫家轻装上阵,就是跟你耍耍。
从电影院出来,一个陌生的瘦弱女生可怜楚楚地说,电影里面没有诸葛亮是吧,没看懂呢。
我就想啊,真该有个男的跟你一块来看,这样的话你受的伤就有人安慰了。
你说吧,这样一部商业的片子,深度神马的咱就不勉强了哈,你让人家一个女生都看不懂,你说你好意思吗?
可见吧,这片儿多么没有剧情。
从头到尾,就子丹哥在那儿带着苦逼脸迫不得已地打啊杀啊;从头到尾,就姜文爷在那儿带着得瑟劲儿不能自已地说啊卖啊(卖腐)。
二位导演兼编剧的思维,看上去听上去是那么的与时俱进,而实际上是那么的丢人现眼。
比如,子丹哥在客栈与韩福一坨人的对打。
身中剧毒还能坚挺不倒就不说了,在水坑里好不容易被人拿着刀架在脖子上,那个人吧,他偏不来个利索的直接抹了关的脖子,还非要叨逼叨说一堆废话。
这是多么落伍的手段啊。
果然,那个叨逼叨的家伙被捅死,关爷没死成。
好威武。
再比如,关云长的那把刻着“福”字的匕首,送给绮兰的时候,绮兰小姐回忆了,哦,原来是关二哥用它杀死了那些想要非礼偶的人呐,这把匕首当时就插在那些人的尸体上啊。
可是呢,这把匕首怎么搞的又回到关二哥手里了呢......如此纠结于一个道具,我都觉得自己无聊。
但是啊,这把万恶的匕首在这万恶的片儿中出现了不下四五次,老麦啊老庄啊,你们这么重视它都能搞出这么大的漏洞,那整个片儿应该惨成什么样了。
这片儿就像是一集电视剧,上没有头下没有尾,不知道从哪里扯出来这么莫名其妙的一段。
没有站立起来的根基,只靠一个虚构出来的女人就想让这个关云长的行为变得有理有据变得可信,坑爹吧你就。
总之,它就像浮在空中的,楼阁?
想得美,是浮在空中的豆腐渣工程。
我终于知道子丹哥为啥会演这片儿,他是动作导演嘛,想怎么打就怎么打,反正打多矬自己都不会死。
我也终于知道姜文爷为啥会接这片儿,他是戏霸嘛,想怎么演怎么来,反正这片儿最闪亮亮的台词都给了他了,他身旁的那些手下神马的完全没有存在感。
总之,又是一坑爹的片儿。
有三类电影,最容易令主创费力不讨好,第一是翻拍片,不可避免的要和原版拿来比较,即使是优点,也会因粉丝流连于老版的种种特质而变作缺点,前段时间的《倩女幽魂》就是一例,第二是系列电影的最新片集,007电影再怎么拍,也及不上60年代开篇几集在粉丝心中地位,所以新世纪后选择前传作为题材,即是无奈,也是明智,第三就是名著改编,尤其是被搬上荧屏和银幕多次的名著改编,其讨好观众程度更甚于前两者。
《关云长》作为《三国演义》中最耳熟能详的故事之一,要拍出新意几乎是不可能任务,麦庄既然有勇气挑战此题材,当然有相应对策。
只是令他们胸有成竹的对策,却未必管用。
首先,他们花了很多篇幅讲述正戏前“身材曹营心在汉”的戏份,从电影叙事角度来说,这是塑造人物性格,交代剧情原委,也是为影片主打的动作铺垫的,确实少不了。
而且与原著相比,这一段不能说没有创新,在厨房中,在大殿上,在野外农田中,曹操使出三寸不烂之舌与关云长争论去留,高谈阔论仁义道德与天下的戏码,皆是源于原著而高于原著的段落,论姜文表演的个人魅力,值得竖一竖大拇指,可本是双方心理角力的戏,却由于甄子丹一方完全缺乏互动、只是刻板的坚持一意孤行,导致张力全无。
和去年拍摄的《三国演义》中此段比较,也完全缺乏后者那种层层递进,压力剧增。
两人说了一场又一场,人物关系和情节还在原地踏步,唯一稍有剧力的一场是关云长中了迷药天人交战,随即又被“刺客”打断的戏,但要诉诸于如此下三滥的桥段才能推动剧情,就跟要使用春药才能勃起一样,掩盖不住的是无尽的疲软。
终于进入令人兴奋的过五关斩六将环节,这是最令麦庄挠头的一环,在看片之前,观众已经有了足够的心理期待:关云长武功无敌,对手只有输或死的可能;无论编剧加入任何变数,关云长必将杀出重围,这方面也没有悬念;再加上主演是“宇宙最能打”的甄子丹,毫无疑问要营造出些许的悬念和抓人都是极难的。
而这个段落,也果不其然是全片最令人惨不忍睹的。
在“对手肯定不如关云长”这个不可违背的大前提下,且看麦庄用了什么手段来编制故事。
一是仗着敌方人多,增加双方势均力敌的平衡,也延长打斗时间。
可由于他们对大场面武打的调度并不娴熟,导致影片中的多人围攻关云长的打斗味同嚼蜡,只能依靠“关门不见人”来拨动观众心弦。
而甄子丹最擅长的也并非群攻,而是与旗鼓相当的对手独斗,所以出彩的仍是窄巷单挑之类招牌设计。
二是以中毒削弱主角实力,增加危机和风险。
处理好了,就如《霍元甲》,会产生惊心动魄的剧力,可处理的如本片一般,除了老套,便是虚假。
中毒的起因就令人啼笑皆非,生硬的强奸了“兄弟情义”,笑场台词也一并奉上。
随后的带毒御敌,只有在打斗间隙,才以甄子丹的喘息和乏力来表现中毒,一旦开打又是威风凛凛,只有临近结束,才将一边倒的局势做了势均力敌的转移。
三是以关云长的仁义为其制造麻烦,不忍杀人和爱惜无辜皆成了行动阻碍,这里麦庄又浪费了一个本可大加发挥的故事创意,用曹操从天而降的形式解决了关云长的道义问题,非但没有成功打造出英雄该有的豪迈气概,反使效果适得其反,造成了一种反英雄式的戏剧反讽,与全片格调格格不入。
而一贯在英雄戏中拖后腿的美女,这次却有出人意料的表现,孙俪非但没有沦为哭哭啼啼的坏事女子,反而在关键时刻以武力救了关云长的命,当然那个桥段本身还是太过可期而无惊喜。
再有一招,叫做改变历史,或者说是增强版的戏说,反正三国原著就是小说,只要不违反时代背景,想怎么添油加醋都可以。
片中最出乎观众意料的一着,是将小说及先前所有影视作品中唯唯诺诺的傀儡皇帝汉献帝刘协,变作心思深沉老辣的终极幕后指使人,其手段之高明甚至高过曹操。
一开始大殿上一场类似“指鹿为马”的戏,简单交代皇帝处境,符合观众期待,也制造出几分黑色幽默般的讽刺意味,中间草场与关云长对话一段,更进一步,显出皇帝并非性格懦弱头脑简单之辈,而是心怀壮志坚强隐忍,此处已突破观众的刻板印象,且为结局铺垫,但即便如此,结局一出,还是令众人惊叹。
此三处层层递进,每一处都将先前框架打破,使汉献帝性格趋于丰满,且就戏剧效果来说,每处都是片中罕见的精彩时刻,饰演刘协的王柏杰在三场戏中表演风格亦全然不同,令人击节,可说是全片最予人惊喜的一环。
麦庄的最后一招,是在故事结束之后,猛然跳跃到20年后,以字幕交代关羽战死和各诸侯国的反应,企图将影片由单纯的动作武侠片,往“史诗”的境界上靠,顺便弥补这个关云长一直没有大胡子的遗憾。
但如此做法纯属画蛇添足,非但没有营造出丝毫的史诗氛围,反成了尾大不掉的累赘。
对于关云长这样的传奇英雄,截取他生命中最辉煌的一段,呈现出无首无尾的精彩事迹,才是渲染其英雄形象的最佳手法。
硬要搞成史诗,结果只会将神降格成人,令之前竭力描绘的超人的英雄形象彻底崩塌。
大量观众来就熟知关羽战死的下场,之所以选择本片乃是为了体会影片这种造神手法给予的虚拟代入感,既然英雄崩塌,那么影片当然无法提供满足,也就沦为不值一看的次品了。
文/方聿南
在观影途中,后座一男孩一直在给女友介绍三国的历史,什么是“过五关,斩六将”。
电影呈现的好象就是小说《三国演义》里的历史,但细节却值得推敲,因为颠覆了大众原本的观念。
不过,不是有人说了,历史是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没有亲自经历过,谁又能说得清呢?
电影中,姜文饰演的曹操成了“深明大义”的大“奸雄”;对比之下,甄子丹出演的关羽除了会耍大刀,就只剩下“愚忠”了。
有一颗星特意给姜文。
他的台词功力太厉害,把银幕上的关羽和台下的我们常说得一愣一楞地,真好玩。
无法想象,没有姜文的曹操,该片的水准会下降多少。
姜文继《让子弹飞》后,又完美地“霸气外露”了一次。
他长得不算好看,但是从骨子里散发出一种雄性的大男人味道。
这不是光靠肌肉就能堆砌起来的,这种男人的味道是一种真性情的流露。
有时候,男人味不是光靠练几块腱子肉就能突显,它更能在你为人处事的时候显露;如果你装不像,还不如不装。
有时,保持自己本真的面目会来得更自然些。
光练肌肉,是练不出一个真男人的。
嗯,我好象有点儿扯远了。
总之,我感觉,该片拍的古香古色,还蛮有味道的。
有记者问庄文强:“你知道姜文为什么要接你的这部电影吗?
”庄文强当时就笑了:“当我得知他要来演这个片子以后,我也非常想知道这个答案,后来见到姜文我问他,他说这个剧本里有几场戏他特别喜欢,觉得有这几场戏,就够他演关云长了。
” 姜文所说的到底是那几场戏,导演没说,但看过电影之后,你会发现这一定是一部姜文愿意去拍的电影。
第一,片中充满浓郁的雄性气息,男人、烈马、沙场、有酒有肉有女人,粗粝中带着豪迈;第二,片子虽然粗犷粗粝,但并不粗糙,这是一部带着智慧的电影,片中的每个人都很有智慧,这些高智商的人物凑到一起,唇枪舌战中,交织昭示了一个庞杂的乱世枭雄年代。
对于《关云长》里所展示的智慧,有的影迷觉得是小儿科,有的影迷觉得来来回回很墨迹,但无论是否喜欢这部电影,大家达成共识的是这是一部“颠覆”的电影。
但这“颠覆”里到底隐藏掩盖着什么呢?
可能很少有人愿意去想,因为影片的放映过程里大多时候充满的是腐女以及充满腐女情怀的男人们的笑声,姜文时不时故意搞笑的表演更是似乎要把自己打造成为一名实力派谐星。
其实《关云长》里所说的“颠覆”,如果再仔细一点去想,可以换个词来代替:拧着。
影片重头到尾都拧着来,最显而易见的就是台词,关云长说曹操“携天子以令诸侯”,曹操答:“事实上明明是‘携曹操以令天子’……信这话的不是坏人就是蠢蛋。
”千年来家喻户晓的“孔融让梨”也给拿来戏谑了:“这孩子让他让个梨还行,让酒他就不干了。
” 但让整个影片拧着的核心当然不是这些文字游戏,而是关云长和曹操在整个交锋过程中所涉及到的个人世界观,第一次在大银幕上对中国传统观念进行了180度的扭转,而最后拧出的这个和我们传统印象里截然不同的世界,也许是事情的本来面目——关云长最开始认为“皇命难违”,可是当他看到一个又一个杀手以“皇命难为”为借口以死来他取性命的时候,他最后意识到“皇命难违”只是个用来骗人的幌子,你“皇命难违”,我便“替天行道”;其次,关云长一直试图用杀人来换取和平,曹操之所以器重他也正是因为这一点,但曹操心里明白,这个世界上以为把皇上干掉就天下太平的,全都是蠢货,因为“杀了他,所有人都有作乱的借口”。
最终在关键时刻,曹操迫不得已对关云长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人不能治国,法纪才能治国。
”关云长问你能保证这事你可以做到吗?
曹操答得也很干脆:不能。
“皇命难违”是狗屁,为皇命去送死是SB,认为把皇上干掉就天下太平的更是白痴。
“人不能治国,法纪才能治国。
”但你能保证这事你做可以到吗?
凭一个人的力量,永远都不能。
也许,这是《关云长》的初衷。
有人说姜文把曹操演成了张牧之,但我觉得不是,张牧之对自己的每次策略都胸有成竹,而片中的曹操一直明白什么是自己能掌控的,什么是自己不能掌控的,对于杀人、英雄、和平、仇恨、道义这五者之间所存在的谜团,他心中无解,这盘棋他比常人能看得更远,但他从来没有制胜的把握。
也正是因此,《关云长》里的曹操不是英雄,而是枭雄,也可以称之为一个真正的政客。
而甄子丹扮演的关云长,在片中则是一个不折不扣的革命理想主义者,因为他极度向往和平,对未来充满美好幻想,所以在政客的煽动下,一次又一次地去挑战自己的道德底线,最终当他痛苦地意识到事情的真相时,理想幻灭。
在传统道德和愤怒的驱使之下,他选择了对曹操的彻底背叛,而这样的背叛,只会给另一批政客带来福音……这样一个人的命运注定是悲剧的,正如曹操最后所说:“害死关云长的不只是孙权,还有刘备、孔明……我要让全天下人知道,是那些披着羊皮的豺狼害死了关云长。
” 所以也许从电影角度,《关云长》不如你意,但如果你从影院出来,意识到这是个讲述一个革命理想主义者的合理死亡的故事,想必会让你稍稍宽慰一点。
上海电影评论学会《关云长》研讨会上的发言。
香港的两位编导麦兆辉和庄文强,把他们比较成功的动作片和黑帮片经验带到本片当中,以武打作为主要构成元素,动作镜头和场面比较成熟,影片尚可一观。
从黑帮片视域来看,本片表现的是两个男人的情义。
曹操和关羽都有解民于倒悬的雄心壮志,曹操是从平定天下,称雄乱世的需要来优待名满天下的关羽的,他认为在乱世讲情义是讲不通的。
而从关羽的角度来讲,他跟随刘备的目的是匡扶汉室,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是不合正统的,有个人野心在其中,两人因此道不同不相为谋。
但两个人又都惺惺相惜,关羽义字当头,曹操敬关羽之忠义,屡屡网开一面,关羽也敬曹操的雄才大略,投桃报李的为曹操斩颜良诛文丑。
总之,本片合乎黑帮片和动作片的人物形象塑造的路数。
但从历史片的角度来看,就有很多遗憾。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对历史和经典作品的改写,要考虑到当下观影的基本人群,特别是青年人的爱好,这无可非议。
但是作为正剧颠覆历史,也要考虑一般人群对中国历史所形成的共识,考虑观众的心理接受基础。
关羽之所以在中国人心目中成为一个偶像,成为一尊神,是因为中国人的心理需要。
不管是乱世,还是治世,不管是居庙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不管是王侯将相还是乞儿贩夫,中国的传统文化中需要一位忠心不二的、一诺千金的、又知恩图报的三位一体式的人物作为偶像来敬重,这个偶像不但是用来供奉起来享受香火的,而且是用来作为榜样学习的。
中国人不仅是希望自己成为这样的人,而且希望自己的朋友、敌人、合作者也成为这样的人。
以高贵的人品名世的关老爷不是历史上实有的,是中国人根据自己的精神需要造出来。
谁若颠覆这个树大根深的关圣形象,被传统文化浸润的所有人就会感觉如鲠在喉。
因此,影片中的汉献帝一而再再而三的派出刺客刺杀忠于汉室的关羽,这就很无厘头。
而关羽与他的“准嫂子”意念中的暧昧关系也让无数的“旧老夫子”和“新老夫子”大跌眼镜。
本片中汉献帝形象及其与关羽关系的改写不是建立在观众对历史常规的基本认知基础之上的,而是按照香港黑帮片的路数来写,显得很突兀很另类。
历史片的改编应遵循“熟悉的陌生化”,而不是空穴来风式的随意化,这在“新历史主义”的基本观点成为共识的当代电影创作中,也应成为常识。
(杨晓林)
关云长是一部好片。
个人认为,虽然称不上让子弹飞式的一流,但也属于上乘。
从演员阵营及表现来说,此片的角色可分为四类。
子弹哥饰演关羽,虽然演技略平庸,但保证了武术动作的火爆精彩;姜文大神刻画的曹操堪称无与伦比,无论是戏份还是风采,都压过了本片主角云长哥,孙俪饰演的小妾绮兰这一角色,大部分时间里都较为平庸,倒是最后的高潮部分出了一下彩。
最后就是包括皇帝、韩福、王值这样一类角色,其表演虽然皆不能与曹操大神相比,但对于这个崭新的故事却是不可或缺。
本片之好,从编剧和历史解读的创新来说更可称道。
关羽的故事,中国人皆熟知之,对此解读也已有公论,关云长面对曹操拉拢毫不动摇,为护送嫂子回到刘备身边,过五关斩六将,神勇无敌,忠义无双。
本片彻底颠覆了传统的解读,也正合乎香港导演拍摄历史电影的颠覆传统。
而且尤为人所惊叹的是,这颠覆是如此有深度,又合逻辑。
(一)只有曹操懂关羽首先要说的必属曹操无疑。
姜文饰演曹操之出彩,即使片名改为《曹孟德》亦不为过。
此片宣传之时就以关曹“暧昧”关系为卖点,本来以为又是满足腐女恶趣味之炒作,但关曹关系确为本片之核心。
全片剧情归结起来,就是曹操为收服关羽费尽心机,最终却功亏一篑。
曹操在影片一开始的旁白中就已经点明此点:这关羽是他刘备的棋子(妻子??
),怎样才能变为我的棋子呢?
此后剧情发展,皆从此点出发。
曹操爱关羽,他自己说的明白:我就喜欢你。
为什么曹操爱关羽?
他说的也明白:你本是一匹狼,偏偏生了一副羊的心肠。
影片中,关羽武功旷世无敌,得之则可平定天下,若为敌所得则天下难得。
或者说,关羽就是乱世里的战略性武器。
这个战略性武器威力无敌,但极有原则,重情重义,视刘备如亲兄长,宁死不忍负之。
剧中人人都明白这一点,因此关羽离开曹操之时,曹营众将包括皇帝在内,莫不欲诛之而后快,因此得知关羽将留在曹操身边之时,刘备小妾绮兰不惜以身相许,以求为刘皇叔留下二哥。
这些人皆知关羽,更怕关羽,但是他们却都不懂关羽。
只有曹操懂关羽。
曹操知道,关羽义薄云天,绝不会辜负刘备。
既是如此,他又何苦想要收服关羽?
当关羽要离开自己,他又为何不杀之?
定论是,曹孟德爱关云长之武略,爱关云长之仁义,爱关云长之为人。
但是本片的解读不是如此。
魏将皆要杀关羽,曹操怎会不明白关羽不能降必要杀这个道理?
一个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的枭雄,又岂会因为爱才这种感性的理由损害自己的大业?
唯一的解释是,曹操有办法,也有信心可以收服关羽。
因为曹操懂得关羽,明白他内心的矛盾和渴望。
关羽是什么?
他是武的化身,人人都看得见;他是义的图腾,人人都很了解。
但他归根到底是一个男人,这一点,只有曹操懂。
身为一个男人,关羽渴望一个家,需要家里有一个自己爱的女人;在经历了无数的杀戮以后,他就会厌倦,会痛苦;他渴望结束这个乱世,百姓都能过上安居乐业的好日子。
传统的解读里,关羽是一个解释“义”的符号,影片则把关羽还原为一个人。
是人,就有情,就渴望情。
家和心爱的女人、杀戮的疲倦、对安居乐业的渴望,都是关羽的情。
曹操问关羽:你为什么不愿意留下?
关羽答曰:因为你们这里没有情。
关羽的心底里渴望着作为一个人的情,但是可悲的是,他为了他终生坚持的“义”,一只在压抑着自己的“情”。
他对刘备有君臣之义,所以对不能领曹操的情;他对刘备有兄弟之义,所以不能对绮兰有任何“无礼”,因为这是他大哥的女人,是他的嫂子。
关羽所秉持的义是如此沉重,以至于即使被下了春药,他的情都能被克制住。
这固然值得敬佩,但是换个角度思考,如此为人,是否有些太过辛苦,甚至可悲了呢?
情义情义,我们常常连带说起,但这在关羽的内心,却是不可调和的矛盾冲突,时时刻刻折磨着他,让他不再是人,而是一个象征武和义的冰冷的图腾。
关羽自己说:我的心早已空无一物。
何异于人间失格。
(二)义的崩塌关羽内心的痛苦,曹操是懂的,因为懂得,所以会利用,所以有信心留下关羽。
怎样让他变成自己的棋子?
曹操的办法是“动之以情”。
曹营皆是降将,说明曹操极懂人心,极懂收服人心。
关羽心中所想,他一清二楚,关羽内心挣扎,他也洞若观火。
但是一开始,曹操还是想用传统的办法收服关羽,他请出皇帝,赐关羽汉寿亭侯官位,莫不想关羽当堂讥刺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令曹操颜面尽失。
既然关羽对官爵嗤之以鼻,曹操便以“义”来争取关羽的心。
他告诉关羽:我曹操治下,百废复兴,六年没有一个人饿死。
关羽说难民怎么办?
曹操说我回去就给他们解决户口。
曹操带着皇帝亲自耕作,对关羽道:不是我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而是天子挟曹操以令诸侯。
正是新三国里那句话:没有我曹操,这天下不知几人称王,几人称霸!
就连皇帝本人都说,正是曹操,他这个皇帝才有白饼,有肉羹。
曹操这一连串作态,莫不是在告诉关羽:我曹操不是乱臣贼子,我也在为江山谋一统,为百姓谋福祉。
你关羽所追求的义,不是在刘备那里才能找到,我曹操一样有。
曹操此番作态,绝非虚伪,而是用事实说话(后面韩福和王植的部分证实此点)。
然而关羽此时并不相信曹操。
曹操以天下大义拉拢关羽失败以后,便另辟蹊径。
曹操得知关羽与绮兰之间的纠葛,便想出给他下春药,妄图使二人发生不伦关系。
此计很是阴毒,也很是高明。
一方面,此计可破坏关羽和刘备的兄弟之义。
关羽因辜负了对刘备的兄弟之义,可能出于自责不敢寻找大哥。
但刘备亦为枭雄,不会舍不下一个女人,到时刘备把绮兰许给关羽,关羽恐怕更对刘更加死心塌地。
春药一计高明之处在于,绮兰不仅是刘备的女人,更是关羽心爱的女人。
曹操懂得关羽,懂得他为了对刘备的义,压制对绮兰的情。
关羽曾说过:我没有家。
送关羽回房前,装醉的曹操对真醉的关羽说:云长兄,你留下来帮我,我给你一个家。
曹操要留下关羽,便要利用关羽的情,勾起关羽对家的渴望,对心爱的女人的渴望。
这份渴望被上了一把叫做“义”的锁,而曹操的一剂春药,便是这情锁的钥匙。
可惜的是,曹操又失败了,他低估了义在关羽心中的份量。
而关羽也得知了大哥的下落,将要离开曹操。
关羽来向曹操道别,曹操闭门不见。
假若曹操真心想要履行他和关羽的诺言,应该前来相送。
但是曹操没有,关羽封金挂印,自行离开。
众将心急如焚,因为他们谁都知道关羽如何一刀劈死颜良,若放任离开,将来某日这一刀就可能取走自己首级。
可曹操悠悠然一句:放行。
曹操果真如此豁达,如此重诺?
若有此份诚意,他送送关羽又何妨?
其实,关羽擅自离开,众将欲杀关羽,曹操莫不心知肚明。
只要顺其发展,待时机一到,曹操打出一张王牌,则关羽之心可收矣。
关羽先诛杀孔秀,后诛杀韩福。
不愿杀戮的关羽问两人为何不放过自己,两人皆言道:皇命难违。
尤其是杀韩福一段,更是动摇着关羽的心。
董卓一把大火,洛阳一片废墟,如今曹操治下,百废待兴,曾经刀枪暗器天下一流的福字号也放下屠刀,从事生产。
关羽为了全与刘备君臣之义、兄弟之义,不仅要放弃自己所爱之人,更要向兄弟拔刀相向。
曹操未必能料到关羽与韩福的关系,但他却知道,属下众将为了防止再起干戈,定然会诛杀关羽,阻止其回到刘备身边。
深深厌倦杀戮的关羽,不仅要屡屡提刀杀人,更会认识到,自己好像成了阻挠江山一统,破坏百姓安居乐业的魔头。
这是与他对刘备之义的反动,是它心底深处的情和渴望。
诛孔秀、杀韩福,深深地触动了关羽的情,刺痛了关羽的义。
洛阳一战,大难不死。
关羽为了减缓情义冲突对他的折磨,进行了一次挣扎。
他想要抛开自己的情,于是拜托僧人将绮兰送到汝阳,使让自己动情的绮兰远离自己,同时为了贯彻自己的义,他专门选择祸害百姓的贪官污吏诛杀之,以此说服自己,他不是阻挠江山一统、破坏百姓福祉的魔头。
然而,曹操在得知关羽诛杀卞喜之后,祭出了自己的杀手锏。
曹操的王牌,就是王植。
王植,一个爱民如子的好官。
百姓的离开、王植的自尽,儿童的引导,百姓的唾骂,曹操的出现,英雄的维护。
一切布局都如此完美。
关羽问王植:为何要疏散百姓?
王植答曰:不愿多造杀孽。
为何要为难关某?
王植答曰:惟愿多留将军一刻。
这都是再告诉关羽:你若不忘刘备,你若一定要与曹魏为敌,便是破坏天下一统,便是无形中再造杀孽。
最后,王植不惜以死告诉关羽这一点,而且是自尽于其青龙偃月刀下,这不能不对关羽的心理构成极大的冲击。
尤为刻骨铭心的是,当关羽发现了疏散的百姓,百姓莫不视之如仇寇魔头,以石子击之,狂呼杀了他杀了他。
这一刻,随着武神的轰然跪地,关羽心中的“义”也轰然崩塌。
这就是自己坚持的义吗?
换回的只是百姓的仇恨和杀意。
失去了自己的义,关羽宁可死在一个普通百姓的手中,不做任何反抗。
曹操,此时,恰如其分地登场了。
他下了封口令,告诉关羽:英雄你来当,小人由我来。
时机之巧,分寸之准,令人咋舌。
一个人绝望的时候,给与希望是最为珍贵的。
曹操的话,其实是告诉关羽,你过去的义没有了,我这里还有,我这里不仅有义,还有情。
因为你来了,情便有了。
(三)情的湮灭曹操:袁绍就要打来了,助我一回。
关羽:如何?
曹操:十万大军,去两万,自溃。
关羽:岂不是还要杀人?
曹操:这已经是和平最低的代价。
关羽决定留下了。
曹操的计策成功了,不着痕迹。
关羽不知道,魏将不知道,皇帝也不知道。
因为曹操看透了关羽,用他的情,毁灭了他的义。
绮兰急了。
关羽、绮兰、刘备是一个俗套的爱情三角。
但是俗套的剧情放在宏大额历史里,往往会升华到不一样的境地。
年轻的时候,关羽为绮兰杀了人,沦落天涯,追随刘备。
衣锦还乡之时,绮兰早已认不出当年的小青年,却对刘皇叔心生爱慕。
尽管如此,关羽却并未心有芥蒂。
他是一个义重于性命的英雄。
即使在梦里,关羽都不能对绮兰有所表示。
越是遮掩,越是欲盖弥彰。
绮兰,是他心底里的痛,更是他心底里的爱。
是证明他还为人的一点点的情的证明。
可悲的的是,绮兰最终证明的,是她对刘备的爱。
经历了春药一事,绮兰知道了二哥的心意。
当关羽向她道别时,她说愿意和关羽在一起,只要她向刘备提出要求,视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的刘皇叔,绝不会不答允。
在经历了腥风血雨后,绮兰对于关羽的情和渴望也有所理解。
她向关羽抛出了家的诱饵,为的却不是回报关羽对她的爱,而是成全自己对刘备的爱。
只要牺牲自己,便可换得关羽重回刘备身边。
绮兰对关羽的了解,远不及关羽对她。
面对爱与家的诱惑,关羽只是一句:如果我不愿意随你回去,你还愿意和我一起吗?
直白的揭穿,往往是刺入心底的匕首。
关羽不想心底里的那一点情沦为爱的欺骗,于是赤裸裸的撕破了绮兰的伪装,换来的是绮兰的以死相逼,接着是欲诛之而后快的的决绝。
在这个问题上,绮兰和那些曹魏将领一样,深知关羽不能得之必须杀之。
她自然杀不了武功盖世的关羽,但却杀死了关羽的心。
眼前这个人,自己为她杀人逃亡,为她过五关斩六将,为她和大哥团圆而杀人无数,还来得却只是一柄匕首。
哀,莫大于心死。
然而心死,却莫大于挚爱消殁眼前。
弩箭贯穿了绮兰的胸膛,她就这样死在了关羽的面前,在挽留关羽不成,刺杀关羽亦不成的绝望和崩溃里。
关羽经历了义的崩塌,决心留在曹操身边,即使未必相助,也绝不相敌。
但是转瞬间,他又经历了情的湮灭,那长年以来,被冰冷的杀戮掩埋的、心底里的小小的情,那是关羽尚且为人的证明,那是他对于家、对于爱的仅存的执着,就这样被无情的利箭彻底射穿。
义理的破灭,与人可能只是心死的无奈,情的破灭,却是导致无休止杀戮的暴力潘多拉魔盒。
关羽的愤怒,直接奔向那弩箭的源头。
皇命。
难违!
(四)曹操其实此刻,最愤怒的不只是关羽,还有曹操。
关羽这枚棋子,为了为我所用,曹操百般算计,万般筹划,等的就是关羽告别绮兰的这一刻。
英雄嘛,难过美人关,可要是过去了,那便海阔天空,任君翱翔。
但这阔的是我曹孟德之海,空的是你刘皇叔之天。
青龙偃月刀即便不能斩向刘备,但只要不斩向自己,便是巨大的胜利。
况且还可以用来对付袁绍江东之流?
曹操计策已成,美梦成真,心中喜悦可谓无以复加。
胜利的果实越甜美,失败的痛苦便越惨痛。
密林里,曹操跑过去,皇帝说:是我下的诛杀令。
皇帝的这道令,射死了绮兰,射怒了关羽,射疯了曹操。
如果把关羽放到一个至高的位置,他的归属足以决定天下的归属(正如剧中塑造的那样),那么你便可以理解,曹操的愤怒和无奈究竟到了一个什么程度。
曹操的梦想,是天下一统。
说的难听点,他是为了实现个人的政治野心和抱负,说好听点,他是为了修补刘姓江山,让天下百姓安居乐业,不受兵祸连年颠沛流离之苦。
挟天子,是为了这个梦想,收服关羽,是为了这个梦想,被蠢人和坏人千秋唾骂,是为了这个梦想。
可是关羽用刀指着他说:你想一统天下,绝不可能。
前一刻,这个男人还决定留下来,留在自己身边,为自己诛杀袁绍两万大军,然后平定江东!
皇帝!
混蛋!
少年皇帝用渴望表扬的眼神看着曹操时,曹操心里的愤怒恐怕已经到了顶点,他恨不得立即杀了这个报废了自己梦想的昏君。
人生最大的痛苦之一便是,当你恨一个人入骨欲立刻诛杀之的时候,却又不得不留下他的命。
杀了皇帝,天下人又有了造反的籍口。
曹操只能这样告诉自己,也只能这样告诉关羽。
当曹操抓着皇帝的肩膀,内心的狂澜、脸上的表情、到最后世界上最艰难又最自然地笑容,当曹操看着关羽持刀离去,身上透露的那种无奈、失望和一切成空的纠结。
这个曹操的一切情感,我实在想不出如何用文字来描绘。
只有姜文的演技,只有姜文的演技,不,这已经不是演技,是化身为彼的天然,才能把这一刻的曹操刻画若此。
在曹操这个角色上,姜文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他是最好,没有之一。
(五)结尾影片把关羽请下神坛,塑造为一个人,一个受情义折磨,勇猛却又脆弱的普通男人。
这个男人有三层:勇、义、情。
编剧导演无比牛叉,可惜子弹哥的表演稍显不足。
这三层关羽,勇自然是没话说,二哥眼一睁,人头满天飞。
义这一层,多少演了些出来。
至于导演最想表达的情,子弹哥的功力明显不足。
甄子丹变成了甄子呆,武打明星终究是武打明星。
关羽本是一匹狼,却天生一副羊的心肠。
曹操对僧人说:我可没说过我是羊。
2哥啊
看导演搅基会更好~
天下不乱唯绮兰添乱也~现在的中国古装片只会玩三角恋了吗?孙俪从头到尾像只女鬼一样,故事平淡如水,演员毫无生气。只有姜文的麻匪曹操能为影片增添一丝生气,台词应该是姜文即兴添加的,很有他的特点。影片还用了一个闭门杀敌的省钱表现主义……
打戏虎头蛇尾了
我靠。。。
姜文真屌。
姜文的台词!!噗!!
我觉得还可以啊!
烂片啊!!绝对的!!!
作为一部电影,还是不错的。评分太低,只是大家要求太高而已。
我喜欢这片,有历史,有动作,有喜欢的演员,有不错的表演,最重要的,有基情!!
一个只玩三国无双的人,一个没看过三国演义的,叫他如何写好一个关于三国的剧本,天荒夜谈,我承认没看完,因为我看不下去。
我不是黑水党,谢绝跨省
女淫啊。。
腐女必看.
这片子属于陈寿看了要气死,罗贯中看了要笑死。人情味太浓烈了,导演大概没研究过三国时期的登记人口是怎么从6000万减到700万的。
像这种人人熟知的故事,却偏要加入好多自己的解读,对忠义,对战争杀戮等的各种看法,最终的情况就是,连原本的故事都讲不好,情节胡编乱造,叙事乱码七糟,人物性格莫名其妙,连一直期待的动作场面都没有预想中的精彩。全片无高潮,失望。不过邵兵越来越有型了啊,加油!已修正至一星,欢迎跨国。
手里拽着刀子,心里想着嫂子
魏国迷必看,蜀国迷绝对不要看,吴国…打酱油吧
河北猛将颜良文丑的武力尚不如卞喜孔秀(比断臂的韩福都不如),连个文弱县令都能拖刀大战,张文远是曹操的好基友,荀攸是个藏不住心思的死胖子,许褚做得一手好菜,孟德身高飕飕超过关云长;方中信出演刘备,演得像个曹丕。青龙偃月刀一踩就断,关羽是武功天下第一的刺客,想杀谁杀谁却经常被打得吐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