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早晨,肖恩从不安的睡梦中醒来,发现自己躺在床上变成了……什么都没变成。
你以为导演是卡夫卡?
在轰鸣的摇滚乐中,作为主演兼编剧的西蒙·佩吉和他的现代变形记《僵尸肖恩》不免要让严肃的人们目瞪口呆。
怀有灰姑娘情结的类型片观众失望了,平民代言人直到结尾还是和他们保持身份一致——无论过去现在未来,他依然只是个小职员;卡夫卡的广大读者也必定紧掩双目拒绝目睹孤独地狱和异化寓言落空,就像拒绝那双阴郁眼睛的主人和自己一样不过是——一个被迫害妄想狂。
只有沙发土豆有福了,往嘴里扔爆米花的同时不忘大笑,让一切出人意料的都可以顺理成章满意散场。
就像这电影本身一样。
——也许我们不应该忘了后现代主义者和女性主义者?
尚未进入恐怖片的魔幻现实之前,现代格里高尔·肖恩所能面临的最大困境无非如此:糟糕的工作,糟糕的工作伙伴,糟糕的室友和另一个——更糟糕的室友;附赠棘手的女友和她更为棘手的朋友、麻烦的母亲和更为麻烦的继父……当然他该庆幸他是在英国喜剧担任主角,换作金凯瑞的美国,恐怕还有些屎尿屁桥段恭侯光临。
忘却恼人的高深著作吧,这一次格里高尔醒来之后,面临的不再是冷漠的父母和妹妹,不过他没有变成甲虫,变成甲虫的是其它人。
虽然肖恩并没有符合期望成为SUPEER MAN,但作为一名倒霉的窝囊废,他的形象如此讨好和深入民心。
因为大多数观众的现状也颇为相似——都混得不怎么样,卡在自己的种种囚笼里动弹不得。
这时品种繁多推陈出新的笑料就起作用了,重复某个情节和当中的不同;温和的性笑话;对紫雨,王子,石玫瑰等老梆子的废物利用——这些限量版唱片珍贵非凡,却和棒球棍划船浆(或者还暗示了名牌大学的著名招牌运动)尘封在小木屋,直到派上相同的用场;在击溃僵尸千钧一发之际不忘拍照留念;生死关头相互取笑……辅以一点点对得住标题的血腥画面,直让没野心的和有野心的人们前仰后合,大呼过瘾。
一出完美的惊棘喜剧。
但仅仅如此吗?
——是的,真不应该忘了后现代主义者和女性主义者。
像以往开放性的天才之作一样,《僵尸肖恩》拥有无穷可深入挖掘的的细节和情节,肖恩一连串的失败显得如此耐人寻味,因为它的暧昧态度,使它轻易成为隐喻的温床。
我可以想象理论家面对这部电影时的兴奋表情,我们将随时目睹一种反对元叙事的话语如何成为元叙事,而《僵尸肖恩》在这种话语增殖开始之前,已经自我消解了。
《僵尸肖恩》的有趣之处不在于一大票意味深远的象征,而是它们的存在根本不是瓦解和颠覆,只是遂个人意愿明目张胆的调戏和左右手互搏。
变形记和异化在这里又上演了全新戏码,肖恩和他的室友直至数天后才发现僵尸的蔓延,这种迟钝不免让人发问,情景置换之下,自己会如何?
——恐怕是同样的后知后觉。
在肖恩更为发达的国度里,对世界的漠不关心更创新高,只有危机才能触及我们的心灵,使人与人之间崩解离析的关系重新弥合——但是且慢,《僵尸肖恩》在这里开始第一个自我消解,事实上,肖恩的确重新发现了友情,亲情,爱情的珍贵——然后又逐一失去了它们,并且毫无痛悔之意。
逼急跳墙的他不得不抱怨的是:“我总不能在一天之内连续杀掉自己的室友、老妈和女友吧?
”那动作迟钝作为个体时无杀伤力的QUTE僵尸,恰恰是肖恩们的倒影。
它的反英雄主义如此彻底,当灰姑娘情结进行到高潮,为保卫自己的生活历尽千辛万苦的肖恩,本应该咸鱼翻身终于拯救世界的英雄——一个也没有救到。
真正控制局面的,是当初和他们错身而过另一队的头头——一个女人。
女性主义者是时候欢呼了,这个无人察觉的伏笔,通常作为主人公正确决定的反衬,作为弱者,被拯救者的女性,在紧要关头做出了更正确的决定。
比肖恩的抱团几乎全灭相比,女性(以及片尾的小孩)竟然以理性的,坚强的,救世主的形象出现了!
那么僵尸的大规模出现暗示着什么?
天谴?
人性?
贪婪?
——或者竟然是对非典型的致敬?!
什么都没有。
镇压过后,异类与异类安然共处。
而本应该悲惨到扑街的肖恩,迎来的是和女友幸福和谐的生活。
没有任何后遗症,没有阴影,没有对死者的追悼。
电视节播着一连串我们似曾相识的报道——对灾后各地英雄事迹的歌颂,甚至僵尸及僵尸的病征也开始广泛应用在各项枯燥乏味的工作中。
——周到地包括媒体对没有在非常时刻及时发挥效用的自责。
所有人重建家园非常顺利。
也许富有同情心的人要尖叫,那是人。
“得救”是这么的不完整。
但是主角肖恩如此快乐。
影片最后是他到小屋去,变成僵尸的室友像过去一样与他一起打电子游戏,没有任何不同,除了室友得系上束缚行动的项圈——防止他咬人——多么耐人寻味。
一切都很好,甚至比之前还要好。
没有烦人的妈妈,没有严厉的继父,没有她烦人的室友,没有他烦人的室友,经过一场非人的,失败的战争,这个自由公民悄悄地,无意识地,彻底地摆脱了所有横架头上的一切权威。
啊哈,好一个并行不悖的多元化社会。
当我们要说点什么的时候,一切已经随着电影本身的游戏态度被消解。
正如某个著名典故那样,每一个答案都是捕捉傻瓜的圈套。
在雅痞的英式幽默面前,你真的确定你没有上当么?
它是如此随心所欲的,毫不在乎的,从形而上学蝉蜕了,充满快乐地完成了一次想象力的飞翔。
因此对于此电影,我强烈建议,一笑到底,直到滚下沙发。
一出完美的后现代惊棘喜剧。
仅此而已。
所谓每个人,我自个的定义就是像我这样的平凡人吧,不断想方设法的想给一潭死水的生活找点乐子。
大一那会看了这片子,感觉有点意思,但又说不出,不像有些豆友看完不带琢磨的就给评个烂片,真心的希望那些人评论某件事物前稍微过过脑子吧无聊的时候都会翻出来看看,但真正看懂还是再大四快毕业那会,在家里游手好闲醉生梦死的等着回校论文答辩的日子,当把这电影翻出来又看了一遍后,自个消停了好久。
剧情不用多说,喜欢的朋友相信也看了好多遍了,说此电影烂的人,你们一定没有注意到电影中一个bug,外边的人怎么就无缘无故的成了僵尸呢,木有邪恶的科学怪人,木有野心勃勃的生物公司,木有那冷藏保温的病毒小试管啊,病毒是神马??
病毒就是僵化的生活模式思密达!
跟肖恩同住的两位男子无非就是他脑袋中的两个观念,一位是100%的娱乐,一位是100%的工作,OK 两位打平,肖恩成为了电影中的正常淫,工作娱乐两手抓,偷空就跟马子耍,导演用很简单明了的叙事,就讲清了生活的定义,无非就是亲情爱情友情,工作和娱乐,模式化的生活真心的会让人变成社会的牺牲品,或许你还没有意识到。
剧中的每个人都在导演的安排下尽职尽责的扮演着生活中的角色,变僵尸的后爹尽职尽责的提醒着干儿子,跟肖恩见过两次面的大龄女青年也没有一点勾搭卖骚滚床单的意图.欲求不满的吕朋友并没有一哭二闹三上吊的折腾.. 所谓生活,原本如此,尽管你有时会yy一些见闻,那只能说明你tvb看多了在天朝,在这个物价飞涨的朝代里,很多像我这样的平凡人没法像结尾肖恩那样超脱惬意的养着妹子找乐子,帝国主义国家尼玛饿不死人啊。
丧尸片宇宙中一直有个假说就是所有的一切都是主角幻想出来的。
其他片子我不敢说,这部一定是肖恩幻想出来的。
女朋友和他分手,29岁就开始了年龄危机,同事不尊重,在家庭也不幸福一定要强调stepfather ,唯一的朋友是肥宅,标准世俗意义上的loser。
在经过一场丧尸危机后,不尊重他的人都死翘翘,父母也都挂了,自己成了领导者。
屋里的女朋友对自己崇拜的要死,好基友就算被咬了出门还是在仓库里随时陪他打游戏。
这一切不是loser的意淫是什么!
当然这是开玩笑的话。
剧本的结构来看是很经典又简单的叙事,loser遇到了人生危机,发生了什么困难,loser解决这些困难,最后抱得美人归。
丧尸是个伟大的发明,可以象征很多现代文明的弊端。
就像在前部分公车的人已经成了现代文明的丧尸。
电影唯一(大概吧)出现非欧洲的面孔是个说蹩脚英语的店老板,这点也可以从后殖民主义的点来看PS:我其实先看的《布莱克书店》,脑补是两人的对抗是两个书店老板的平行空间的对抗。
本来想把这些文字的标题叫做“每个人都是凡人”,但是突然考虑到我国流行大师李宗盛的那首著名的《凡人歌》,怕混淆试听就将名字改成每个人都是肖恩了。
这段是我关于李大师那首凡人歌的小段理解:我曾经特别认为这首歌是好东西,可长大些后就知道那是骗小孩的玩意了。
到底,李大师不是凡人,照他理解的凡人歌带入了太多对他个人“情趣”在里面,太多的机会太多的选择放到他的面前,名利或者美色等,似乎都是大是大非的抉择,但是抱歉,那是他的生活——名人的名利场。
只有名人才能和仙人们做比较(歌词中的那句脍炙人口:既然不是仙,难免有杂念,道义放两旁,把利字摆中间),而凡人对于这些事情也就想想好了,因为你也许一辈子也没有机会去权衡这些,而你每天所做的事情却和僵尸没有区别。
真正的凡人生活是如同肖恩一样的:到29岁还在作销售;钢笔水随时会漏到你的口袋里;和女友去餐厅订座位这等“天大的事情”已经把他搞的手忙脚乱;一首在留声机随机放出的流行音乐,都会被感动得一塌糊涂等等……但是后来肖恩真的遇上了大事——僵尸成灾,自己竟然有了成为英雄的机会,然而这个凡人却只是想拍死继父然后和妈妈以及女友在一起其乐融融的生活而已。
如此可爱的伟大计划,嘻。
后来,影片无厘头的集成了僵尸电影生存者游戏的套路:几个人变成一帮人,冲到一个极端环境然后死掉大半,最后男女主人公脱出重围。
片中重复出现的对白:- how are you doing?- SURVIVING.非常有趣,无论是平时还是身处绝境或者到最后险象环生,肖恩只能用“还活着”来形容自己的生活状态,嘻。
每个人都是肖恩,片头中出现的那些人:无论是给超市推车的、划价收银的,还是哪些street guys或者踢球的小鬼,她们都变成了僵尸,但是生活却没有因此而改变。
通过电视这种大众传媒,她们仍然被娱乐着而乐在其中。
也许只有死了的人才会有些许的不同,看来还是活着好,如同片尾的歌:oh you mak me live 写到这里不想多写了,这么好的电影不习惯善加评论,大家还是自己细心体会吧。
对白、镜头、原声(如果您喜欢英式摇滚活着皇后乐队的话)和表演都玩的惊心动魄却恰到好处,充满了英式的独立和黑色幽默,赞!
p.s. 我的网志 blog.yupf.com
就觉得那个人眼熟,开始我总以为是因为他像john cusack才觉得眼熟,今天突然想起来原来他就是black book里面的那个衰主角
只能说可能是我对他的期待太高了吧,看完感觉有点失望。
用幽默展现丧尸故事这个想法我还是很喜欢的,自带一种很富有感染力的乐观情绪。
不过这种幽默气氛还是应该用在为主体辅助的方面,首先你得有个好点的故事框架吧。。。
为了幽默牺牲了一队人的智商到最后几乎白送全灭。。。
主线为了幽默被搞成了这个样子就已经有点主次颠倒了。
啊。。
看了不但不会快乐,反而有被他们气到😭😂
决定把我在豆瓣的处女评贡献给这部片子之后,还是被它的几个译名好好恶心了一下。
杠上活死人、笑死人凶、活死人情缘、活人生吃……还好有一个稍稍正常一些的名字,僵尸肖恩。
整部电影就像一款survival主题的游戏,某天早上,主角醒来,发现伦敦城陷入了黑暗与混乱,僵尸横行,朋友、恋人、父母都面临着危险,于是一场生存的考验开始了……Run.Defence.Fight back.这些元素俱全,当然还要加些亲情友情爱情的调味素。
鉴于我们的主角是这样弱的一个小人物,僵尸的设定也相应调整,速度调慢,血量调低,攻击方式单一化……简言之,就是肉鸡化,这样出来的感觉才爽快。
蝙蝠侠的原声碟,灭火器,凳子,高尔夫球杆都可以捡起来做攻击的道具。
尤其是肖恩手中挥舞的板球棒,闪烁着金色的光泽,甩起来韵律感十足,痛快!
毕竟是survival而非action,除了男女主角外其他人等基本要死光光。
男主角肖恩可爱、善良、勇敢,一开场却是个不折不扣失败的小人物,爱情事业无一顺遂,或许老的时候真的只能坐在昏暗小酒馆里反思人生。
经过了僵尸一劫之后,挽救了爱情,赢得美人归;挽救了亲情,继父亲母都敞开心扉,虽然是在死前最后一刻;维持了友情,绑着铁链的胖僵尸艾德终于可以无忧无虑整日电动无休。
肖恩的生活态度还真是无敌,浑浑噩噩,得过且过,吃喝睡,睡喝吃,而有着“积极”或“正常”人生态度的皮特变成了僵尸,大卫被僵尸生吞,丽兹则皈依了肖恩的混吃等死教。
应该要有怎样的人生态度,还是要在看电视和玩游戏的间隙考虑个一袋烟时间的。
关于胖子艾德这种角色,每每让人无奈或抓狂。
哪怕笨死都是你自己的事情,拜托站远一些好不好。
导演们会说,不好。
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时,就需要胖子艾德们挺身而出,发挥他们的智慧做出最没脑子的事情,让剧情重新回到山重水复疑无路之中。
而这样的大条神经者,明目张胆大摇大摆的愚蠢反而让人恨不起来,在他们稀里糊涂的人生中,那么一两次闪光一两个优点,都会让人忍不住爱上他们,为他们哭来为他们笑。
这世界真是不公平阿。
原来伦敦闹场僵尸,就像害场感冒一样,分分钟就抹平痕迹了,从此僵尸和人类幸福快乐的生活在一起……电视上充斥有关僵尸的节目。
演艺界人士踊跃为灾后重建捐款、力斗僵尸的标兵小英雄得到表彰、人人在讲“我和僵尸不得不说的故事”、僵尸利用开发了待客泊车等新用途……而肖恩,也有自己的朋友僵尸或僵尸朋友躲在仓库里一起玩游戏机。
生活,就是要往前走嘛。
张着嘴,迷糊着眼,颤颤巍巍,姿势,并不那么重要吧。
万圣节之夜,看了这么一部不是那么“正宗”的恐怖片。
在2004年的《僵尸肖恩》之前,大概还没有那部僵尸电影能拍出如此高质量的喜剧范,至多只是《群尸玩过界》那种仍以恶心为主的恶趣味。
要把僵尸和搞笑挂上钩,最好的方式大概还是带着黑色幽默的英式喜剧。
这种英式幽默,个人总结,一是人物行为的优先级颠倒,比如大难当头还在争论纠结一些鸡毛蒜皮,而对一些小事则反应过度,比如哪个保洁员柜子没擦干净就把他宰了,简而言之,是猪队友和变态狂的结合体。
这个比美式屎尿屁和中国的摁在地上挠痒痒的模式都高到不知哪里去了。
二是对一些内容的黑色致敬,比如片中的英国酒吧和英式摇滚乐,两人拿着黑胶唱片砸僵尸,哪些舍得哪些不舍得,没有比这种时刻的简短有力的吐槽更有力度的了,再比如酒吧里不合时宜随机播放却怎么也关不掉的的Queens的歌。
说到底,这一套还是离不开英国的土壤。
啊,僵尸无疑是非常适合这种设定的喜剧元素,之前怎么没人想到。
<图片2>作为西蒙·佩吉成名作,也是“血与冰淇淋三部曲”的第一部,《僵尸肖恩》当年无疑开了一种类型片的先河,令人惊喜连连。
其实本片背后要暗示的东西,或者说其灵感来源也很明显,那就是我们活人其实也与僵尸没什么不同。
公交车上无精打采的芸芸众生,主角肖恩在僵尸爆发后很久才有所察觉,一群活人(被迫)装作僵尸混在其中也毫无压力,两队活人相交而过各自尴尬的僵尸式打招呼,甚至片名本身等等。
活人像僵尸的原因也很明显,肖恩的工作不如意,被人欺负,被女友甩,讨厌的继父,废柴室友,简而言之,life sucks。
我们大多数凡人和肖恩的处境没有本质不同,本片给出的解决方案是突发僵尸灾难来给你点肾上腺素,你会振作起来的。
这个解决方案也很黑色幽默。
<图片3>本片的确没给你合适的解决方案,这不是悲观,而是人家压根就没想跟你探讨。
人家的态度是僵尸这种永动机,我们应该利用起来解决能源问题,僵尸也可以做宠物,蠢萌蠢萌的叻。
至于死掉的人嘛,就当没存在过?
所以我这篇也写的太严肃了,你要做的应该是把一切抛在脑后,尽情地笑到肚子疼。
微信公众号:肥嘟嘟看电影(feidudumovie)
一开始,看到肖恩和他女朋友吵架我就乐不可支,尤其是看到旁边那三个人的痴呆表情。
小人物的生活就是如此:混到29岁还是个被人欺负的小职员,钢笔水还会漏到口袋;被女朋友踹不说,还被踢球的小孩砸,甚至从马路上便道还要踉跄一下~浑浑噩噩,乃至于压根没有注意到越来越多的人已经变成僵尸(此人晕到根本没看见便利店冰箱上的大血手印……)终于 ,小人物开始“拯救世界”,其实不是,他就是想拍死他继父,救出他妈妈,然后和女友重归于好,带着妈妈女人好朋友一起躲进他喜欢的小酒吧……仅此而已。
当然这个过程经历了重重险阻~画面血腥~有个暗恋他女友的家伙被僵尸掏出肠子生吃了……最后……世界当然是平安,僵尸们有的被消灭,有的和人“和平共处”~我们的小人物生活依旧:只是坐在沙发上的人从他朋友变成了他女友,而他只是换成在车库里和他已经变成僵尸的好朋友玩游戏罢了。
故事就是如此。
回头想想,这里面有一个小人物的欢笑和泪水。
他们用影碟扔僵尸那段巨乐,充分体现了英国人的民族自豪感(尤其是对美国),反正就是看到《蝙蝠侠》一类就可以用来砸僵尸……还有他们中途两支打鬼队遇见,搞得好像英超入场一样,乐死我了~然后看到他继父死前他们的和解,和女友的真心话,亲手枪杀妈妈……我有点要流泪。
是不是,作为一个小人物,只有在此时,此地,才可以诉说爱与心情?
写于2008年12月13日 13:52刚刚看了一部电影,《僵尸肖恩》,发现自己还真是火星了,比较久远的电影了。
04年的刚开始时当做一部鬼片看的,看惯了香港的僵尸想看看外国的僵尸是啥样?
还喊了一大帮子人来壮胆,开头有点闷,男女主角在pub里聊天,好像有点不知所云。。
但影片进行到30分钟后就开始好看了。。
故事发生在伦敦。
年近三十的肖恩(西蒙·佩吉饰)是一个一事无成的普通人,他的工作从未得到过别人的认可,他的猪朋狗友游手好闲,他和女朋友的爱情也亮起了红灯,一切看来都是如此不如意。
肖恩和自己的朋友皮特以及整日用打电子游戏和令人讨厌的行为打发日子的艾德(尼克·弗瑞斯特饰)同住在一幢破旧肮脏的房子里。
虽然肖恩打算为了女朋友不再沈迷,改正自己浑浑噩噩,缺乏上进心的懒散习惯,但他还是会遭到同事的耻笑,还是无法得到女友的原谅。
同时,他也不愿意承认自己和继父的关系,虽然他和母亲的婚姻已经持续了15年。
似乎生活就会这样平平淡淡地过去,但一件意向不到的事情发生了,整个城市被一群僵尸占领了,正常人被它们咬伤之后也会变成僵尸,病毒和恐慌在整个城市里迅速蔓延。
肖恩从宿醉中清醒过来,拖着正在玩电子游戏的艾德前去营救自己的女友和母亲。
当他们会合在一起之后,他们已经被成群的僵尸所包围,现在他们必须依靠自己逃离险境。
在和僵尸的战斗中,肖恩挽救了自己和女朋友垂死的爱情,危险也让他认识到继父和母亲对自己的感情,同时他也在这次战斗中发挥了他从来没有闪现的领导才能。
也许他要感谢这场灾难,因为它,他已经不再是那个没有目标的任性妄为无所事事不想责任不念亲情的小青年了。
里面有很多精彩的小细节小设计很精妙。
比如男主角两次去商店买东西,但是场景却渐渐发生了变化,但男主角仿佛还是不谙世事,睡眼惺忪。
男主角看电视频道换来换去但总是漏掉最关键的字眼(关于僵尸报道)。
在花园用唱片灭两个僵尸时却还在精挑细选唱片。
还有拯救妈妈的三个计划。
最最搞笑的就是那段僵尸模仿秀,真是笑到肚子痛而且结局也很出人意料。
僵尸都被保留下来。
男主角和已经变成僵尸的朋友一起打游戏,都是呼应前面的剧情。。
看惯了美式的喜剧,偶尔换换口味也是很不错的。
英式的幽默淋漓尽致的被表现了出来。
这就是一部打着恐怖僵尸片幌子的喜剧片!!
西蒙·佩吉的表演很出彩,该搞笑时搞笑,该煽情时煽情。
没想到他也是编剧之一。
是个人才。
还有比尔奈伊。
这个混蛋老头总是演一些抢风头的角色,在《真爱至上》演过了气的摇滚歌星,《加勒比海盗》里戴着那么丑不拉叽的章鱼面皮还是印象深刻的深海阎王大卫琼斯。
真混蛋!
坏心情了一天,没想到被这个电影拯救了。
僵尸肖恩可以换成僵尸fingcat或者僵尸小樱?
挺有趣的,那些活着的时候不过就是行尸走肉的人,最后反倒是回到自己原本状态了。继父死的时候比妈妈感人是怎么回事~最后和Ed打电动也是绝了~
到底經典在哪裡呢 看不下去 寧願去看zombie land
玩末日丧尸梗,但是丧尸战力“可防可控”,喜剧大于惊悚。典型英式黑色幽默,带点优雅绅士风度,再是慢条斯理的反射弧,全片皆在调侃和讽刺颓废的人生,肖恩负责表情,猪队友皮特的神操作成了笑点所在。
本片是对打击乐的表白,艾德象征着打击乐,或许有些人劝你放弃过时的打击乐,最后那些唱片只能堆在仓库,陪你长大的音乐只能关在一个房间里的角落里嘶吼,但是你始终维护着他。那不只是一张张唱片、一句句歌词,那是一个默默陪伴在身边的老朋友。 大近景快剪,到构想快剪多重对比,熟悉万合天宜的会对此很眼熟,很适合制造王大锤样板(喜剧基调、蠢萌)的人设。硬切多,容易打断情绪、打断思考,是在模拟断片式虚度光阴的主角的大脑记忆点。主角“振作”起来后就没有快剪了。 肖恩(男主) 艾德(室友) 彼得(室友2) 丽兹(女方) 大卫,小黛(朋友) 尼尔森(便利店) 菲利普(其继父) 芭芭拉(其母)
听恶搞的 没觉得好看着。最后一起打游戏还是蛮有爱蛮有质感的
看不下去,这丧尸不只智商下线。。。
Shaun的凡人英雄气概一点也不能补偿我对各类walkingdead电影里血腥场景的厌恶...
烂片不过是几搞,扮丧尸深得我心啊
看完后比较反胃。肖恩在险境中的反应真不错,那样的人在现实中一定不是平庸之辈啊,相比较那个戴眼镜的太不man了。
p的电影就跟激流勇进一样 我老准备过头然后错过那个激流。。
还行吧,,,不过有些地方确实没有get 到point
特爱这部电影,插曲《don&#39;t stop me now》也是大爱
不得不说这是一部基情战胜爱情的电影,而且极其缺乏内涵,似乎是想到哪拍到哪,无语,不过更让我无语的是剧中的僵尸。。。
高端笑点在结尾,看完好有扛把来福出门扫射僵尸的欲望,hello,zombies&#39; world~
经典继续,但是感觉这部片子给我的震撼少了点。只有那段,肖恩一夜狂欢之后去商店买啤酒,一路上都没发现别人的异常,导演讽刺现在社会人情冷漠的意图很明显哦!还有一点,其实我们都是僵尸一样的活着!
我是喜欢男一男二这对组合 但是总体没有7.8分这么精彩吧。。。。结局也。。。没有说的那么精彩吧。。。。
原来丧尸片能拍得那么好玩儿~
十週年。Simon Pegg跟Nick Frost好機油真是激萌。太好看!結尾驚現馬山芋2333不愧跟Simon Pegg也是好機油。
在剪辑方面没有《热血警探》那么花哨,不过还是很有意思的,哈哈哈,kill the qu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