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程碑
Meel Patthar,मील पत्थर,Milestone
导演:伊凡·埃尔
主演:苏文德·维奇,Pavitra Mattoo,Lakshvir Saran,Mohinder Gujral
类型:电影地区:印度语言:印地语,旁遮普语年份:2020
简介:经验丰富的卡车司机加利布即将到达50万公里的行驶里程,这也是他所在公司的最高纪录,然而就在这个当下,他的背部突然感到一阵剧烈疼痛。加利布于是决定回家,并在家门口发现了一封信。他去了自己所在的村庄,为已故妻子的家人向他提出的赔偿索求进行辩护。村委会最后做出了一个不利于加利的裁决,给了他 30天的时间来决定一个合理的..详细 >
印度片,走现实路线,沉暗感太重了,不在电影院看我都快睡着了
有几处相当动人,“廉价的酒太臭了”。
还好吧
1星给底层视角,流水账,节奏差,2倍速都嫌慢。2021.10.9 7.0/310 短评108/差评11%(差评%显示何时关闭的?)
他可以是怀疑妻子不忠,和妻子冷战将她逼向绝路的丈夫。也可是破了纪录获得里程碑,却腰肌劳损的卡车司机。一个丧妻的卡车司机,他的家就是在路上。他可以不要钱,只是需要这份工作,这种生活。他不会酒气冲天去和老板动手不留后路。却发现资本之下自己并无路可走,只有异常疼痛的后背,提醒他的生活。
前浪被拍在沙滩上时,没人要关注你的处境和意见。无论什么经济体制。
仅仅从印度一名普通货车司机身上采撷的生活碎片,让人得以窥伺人生河流冰山下庞大阴影。在某个冰山溶点,你会发现晦涩的未来,就写在立足之处,被时光里对工作及家庭的耕作侵蚀裹挟,继续漂流。导演是悲悯又踏实的,他的社会性根植于对生命的观察及哲思。
片子整体还可以就是有些闷 后劲很大
工作好累
为啥在平遥那么不专心的刷手机啊!几次想收好后好好入戏,又总是失败的拿出手机,也可见这个印巴卡车公路片没有一下子抓到我的人物。哪怕乡村宗法审判,本可以作为触发焦虑剧情的事件,但重点又落回司机日常状态的绘画般细节描述,也就从此进入不了了。
架空的现实主义创作,被抹去生存价值的卡车司机,最糟糕的一类地域视点,面貌的缺失和苦难的消弥,孤立无援的单薄创作和肯·洛奇没有可比性,作为武器,它的矛头指向还不够尖锐,因此与上层对峙的虚伪遮掩呈现注定了人物弧光侧证的无效,观众对角色不会再有兴趣探索。那些在注视和言语中仅存的诗意才真正拯救了抗争的直觉本能,当真实的灵魂始终没有被唤醒,即便是一场灵幻的大雨也无法拖曳着意识迈入虚空,即便是一次道德的审判也无法带领心房走进忏悔,我们看到的冷峻也止步于虚幻,所以任何基于现实的寓示解构都是毫无意义的。虽与滨口同样在文本的浅层表面进行着「驾驶我的车」的主体映射,可这里妻子的亡者身份却可以作为典型反面来警醒,完全没有在尊重任何神秘,只是在消耗电影作为体验媒介仅存的生命。为了实现理想却丧失了幻想的可能,值得吗?
#PYIFF立意还是蛮深刻 表现上音乐加的有些少 感觉更像是环境音和人物对白堆砌的情景剧
内容写实、沉重,但却未能给予观众相匹配的观感,技法和叙事都略显青涩。三星。
平淡地叙述,情感却很真挚,但故事倒是没太多印象深刻的见解与新意,结尾不错。
太闷了无聊
灰暗沉闷如工作狂的生活,而生活或许也有那么一场酣畅淋漓的大雨,可你也没时间去感受。
从拍摄手法、呈现形式到故事结构相当不印度的电影。一个运货卡车司机的生活,他已过壮年,职业生涯亦是巅峰,行车里程超过50万公里。但一堆让人烦恼的事也缠着他:背部隐隐作痛,妻子又自杀,工人罢工只有他工作,老板刚解雇其老迈同事,同时又给配了个年轻实习生,让其感觉到失业的恐惧…影片将这一切缓慢地娓娓道来,虽显沉闷,却能从中感受到沉重的生活压力。
#SIFF第五场,中年男子的苦闷人生,太平淡了中途打了个盹。最后的那场大雨已经是全剧最激烈的场面了。“我的痛苦源自于我只会做这个”,满屏都是打工人被资本家支配的无奈~
片子不错就是有些闷,下午第一场实在太困了。一名卡车司机的不堪生活,印度底层劳动人民写照:腰肌劳损,零工罢工,妻子去世家人索赔,警察收贿,匪徒打劫,实习生小伙努力靠谱却对他的岗位产生威胁...“美国科学家居然研究一只蚊子的旅程?白人对什么都感兴趣,所以领先我们几十年,而我们只能过这样痛苦残破的生活。”
有浓厚的现实关怀,但故事讲得略沉闷。第一部的风格在这里没有进一步更彻底地贯彻下去,还挺可惜的。2.5